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山西中医杂志

山西中医

山西中医杂志

Shan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산서중의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山西省中医药学会 山西中医药研究院
  • 影响因子: 0.5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7156
  • 国内刊号: 14-111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2-3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山西中医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王晞星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沆瀣汤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观察

    作者:袁海红

    目的:观察沆瀣汤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治疗组给予沆瀣汤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洛西林钠治疗,7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44%,对照组为70.3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沆瀣汤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采用阿洛西林钠治疗.

  • 中药浴足配合前列地尔对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作者:宋启刚;李义;郎彦波;韩永峰;付嬴;张月;李雪晶

    目的:探讨分析前列地尔配合中药浴足对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确诊的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皮下注射胰岛素降压、降血糖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配合中药浴足治疗.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总有效率以及两组患者循环内皮细胞、内皮素-1、一氧化氮和血栓调节蛋白血管内皮细胞各指标.结果:治疗组治愈18例,显效10例,好转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8例,好转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9.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1个疗程后的循环内皮细胞、内皮素-1、一氧化氮和血栓调节蛋白血管内皮细胞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配合中药浴足对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患者内皮功能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

    作者:陈江

    观察中药自拟方旋覆降逆汤加减,配合西药抑酸剂兰索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将165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2例予中药自拟方旋覆降逆汤加减,配合西药抑酸剂兰索拉唑治疗;对照组73例予西药兰索拉唑治疗,治疗8周为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为86.3%,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镜检查病灶恢复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较好.

  • 消瘾汤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作者:沈洪军;余土根

    目的:观察消瘾汤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确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消瘾汤联合咪唑斯汀治疗,对照组采用咪唑斯汀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并对临床痊愈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观察痊愈3个月后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27例,显效20例,有效3例,全部有效,愈显率为94.0%;对照组痊愈15例,显效22例,有效9例,无效4例,愈显率为7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痊愈患者复发率比较,治疗组为11.1%,对照组为46.7%,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瘾汤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单用咪唑斯汀治疗.

  • 疏风通络方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呼出气一氧化氮值的影响

    作者:王腾飞;张慧琪

    目的:观察疏风通络方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呼出气一氧化氮(FeN0)值的影响.方法:将5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予抗炎解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中药汤剂疏风通络方治疗,治疗两周后比较两组患者FeNO数值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eNO值均有所下降,对照组治疗前后下降数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下降更明显(P<0.05),而且两组下降的幅度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风通络方可显著减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气道炎性介质一氧化氮(FeNO)数值,对抑制哮喘气道炎症有较好作用.

  • 热因热用临床应用举隅

    作者:解德平;尹艳

    热因热用系中医治则中反治法之一,其理论源于《内经》,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治法有逆从,从寒热有真假也”.它指的是以热治热,即用热性药物治疗有“热”的病症的方法,但这种“热”并非真热,实际上是假热真寒证,即疾病本质是寒,而其外在表现为热.治疗时要避开热的假象,而针对其寒的本质.这提醒我们临床中要遵循“治病求本”的原则,仔细辨证,审证求因,而不是遇到表现为热象的病证一味地寒凉攻之,这样往往会事与愿违,南辕北辙.笔者运用热因热用法治愈临床表现为热证的患者若干,现举2例如下.

  • 车树强临证验案2则

    作者:樊威伟

    车树强主任医师系天津市中青年名医,天津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在肾脏疾病的治疗及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肾病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委员会委员,天津市中医药学会肾病学会副主任委员.笔者有幸侍诊于侧,受益匪浅,现将车树强教授临床验案2则介绍如下.

  • 王氏连朴饮临床新用

    作者:左海朝;黄琴

    王氏连朴饮载于《霍乱论》,全方由制厚朴、姜汁炒川连、石菖蒲、制半夏、香豉炒、焦栀、芦根组成,是主治湿热并重、阻滞中焦证的经典名方.导师黄琴教授临证谨守该方基本病机,灵活化裁,用于治疗证属湿热的某些疑难杂症,收效颇佳.现试举验案数则.

  • 耳穴疗法对妇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情绪与失眠的影响

    作者:刁翯;刘笑梅

    目的:观察耳针对妇科患者围手术期失眠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科术前失眠患者160例,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告知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耳穴疗法治疗,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焦虑程度SAS评分,以及患者的术前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评分(PSQI).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耳针治疗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前及术后的焦虑程度,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入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睡眠时间则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术前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疗法可明显改善围手术期患者的焦虑情绪,并且可缩短手术患者的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提高妇科手术患者的睡眠质量.

  • 针刺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20例

    作者:李富越;赵亮;赵建国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疗效.方法:20例患者均采用针刺治疗.结果:治愈9例,有效10例,无效1例.结论:针刺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疗效确切.

  •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

    作者:钱芳芸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6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在每年三伏天进行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10次为1个疗程,连续贴敷3个疗程.结果:治愈54例,显效71例,有效5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94.1%.结论:采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确切.

  • 电针足三里、阿是穴加梅花针叩刺治疗紧张性头痛疗效观察

    作者:张秋菊;王冠;黄琼新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阿是穴加梅花针叩刺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紧张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阿米替林加散利痛治疗,治疗组采用电针双足三里加梅花针叩刺(沿手足阳明经)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为7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证候积分均有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阿是穴加梅花针叩刺治疗紧张性头痛疗效较好.

  • 针刺大都穴治疗中风偏瘫疗效观察

    作者:林振原;吴文裕;吴明霞

    目的:观察针刺大都穴对中风偏瘫下肢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7例采用基础穴位配合大都穴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基础穴位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仪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下肢Fugl-Meyer量表评分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础穴位配合大都穴治疗中风偏瘫在改善下肢运动功能方面疗效较好.

  • 玻璃酸钠结合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作者:喻学春;蔺盛世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结合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采用膝关节注射玻璃酸钠结合温针灸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单纯运用玻璃酸钠膝关节注射法,1周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11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临床控制8例,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6.9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单纯注射法和玻璃酸钠结合温针灸的两种疗法都时膝骨关节炎有治疗作用,但玻璃酸钠结合温针灸的治疗效果更佳,对膝关节僵硬、功能活动的改善方面较为明显.

  • 王象礼应用补肾活血清利湿热法治疗男科病经验简介

    作者:刘青云

    王象礼主任医师系中国性学会中医性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西省优秀专家、名医,从事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男科临床研究30余载,在男科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善用补肾活血、清利湿热法治疗男科疑难杂症,临床疗效显著.笔者在跟随导师学习期间,略有体会,试将导师部分经验简介如下.

  • 罗玲从阴虚血瘀辨治晚期恶性肿瘤经验举隅

    作者:周竞峥;刘勇;付玲

    罗玲系重庆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重庆市名中医,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重庆市第二届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医内科),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30余年,临床专长于肺系疾病、中医肿瘤和中医急症的辨证施治.根据在热病研究中的启发及自身长期的临床观察,认为阴虚血瘀证广泛存在于恶性疾病中,尤其是恶性肿瘤晚期,阴虚与血瘀相互促进,形成恶性进展,严重影响疾病的预后,对阴虚与血瘀相互关系的认识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创立养阴填精化瘀法能够有效改善晚期肿瘤的预后.现将罗玲主任中医师以“阴虚血瘀”辨治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 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血清GAS和SS的影响

    作者:罗晓琴;杨云

    目的:观察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一般情况、胃排空率、血清胃泌素(GAS)和生长抑素(SS)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夹尾刺激法配合隔日进食制备F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取“足三里”和“太冲”穴治疗电针组大鼠,空白组、模型组予束缚固定,每日1次,共14天.治疗结束后,分别对3组大鼠检测胃排空,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HSA)测定血清中GAS、SS的表达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胃窦组织.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减轻(P<0.05)、胃排空延迟(P<0.01)、血清GAS、SS的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体重增加(P<0.05),胃排空增快(P<0.05),GAS在血清的含量增加(P<0.05),SS在血清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电针治疗可调节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血清中脑肠肽GAS及SS的表达,加速胃排空,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

  • 清热利湿补肾活血汤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作者:谢春亮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补肾活血汤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6例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治疗组给予清热利湿补肾活血汤治疗,对照组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临床指标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05%,ESR和CRP值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晨僵时间、VAS评分、Schober试验及指地距改善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26%)较对照组患者(26.32%)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利湿补肾活血汤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益髓颗粒治疗化疗相关性贫血临床观察

    作者:马晶洁

    目的:观察益髓颗粒治疗化疗相关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化疗贫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根据具体病情给予化疗及必要的辅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益髓颗粒,6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RBC)计数、红细胞压积(HCT)方面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均P<0.01),且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较大提高,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均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均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卡氏评分明显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均P<0.01);两组近期疗效及化疗毒副反应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髓颗粒能有效提高化疗相关性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改善患者中医血虚证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益精汤治疗肾精亏损型男性不育疗效观察

    作者:高荣芳;吴江平

    目的:观察益精汤治疗肾精亏损型男性不育的疗效.方法:收集60例中医辨证为肾精亏损型的男性不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益精汤,对照组30例予生精胶囊,观察治疗前后的精子活动度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精子活动度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P<0.01),对少弱精子的疗效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精汤补肾填精,可显著提高精子活力.

  • 中医药治疗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概述

    作者:王利平;高文艳;林一帆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发生、发展机制及防治措施的研究已成为重症医学的重点课题之一.从肠IRI发病机制方面对单味中药及中医方剂对IRI的预防及修复作用进行阶段性总结有利于临床把握正确的研究方向.

  • 高血压病肝气郁结证证治规律探讨

    作者:朱羽硕;李运伦

    肝气郁结是高血压病早期多见的重要病机,临床常见眩晕、头痛、头目不清利、胸胁胀痛、抑郁寡欢、善太息、脉弦等表现.现代研究显示,该病与机体抗氧化酶活力降低、血微量元素下降、脂质代谢异常、血清雌二醇、卵泡刺激素、孕酮等激素水平异常以及精神因素影响等密切相关,其证治规律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具体治法以疏肝解郁为要,兼以清火、理气、活血等法辅之.临床文献显示,以疏肝解郁法为主治疗高血压痛疗效确切,在中医证候得到缓解的同时,患者相应的生化检测指标也有改善,从而为明确疏肝解郁为高血压痛早期肝气郁结证的主要治法提供了微观理论依据.

  • 雄黄散加味治疗湿热蕴结型肛周湿疹疗效观察

    作者:刘亦农;张承红

    目的:观察雄黄散加味治疗湿热下注型肛周湿疹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本病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取雄黄散加味熏洗治疗,对照组30例采取皮炎平软膏外涂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0.0%,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愈率为16.7%,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雄黄散加味熏洗治疗湿热蕴结型肛周湿疹疗效较好.

  • 紫草如意金黄方联合氧喷治疗乳腺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疗效观察

    作者:袁香坤;孙云川;史福敏;何新颖;黄如敬;左晓娜

    目的:观察紫草如意金黄方外敷联合氧喷治疗乳腺癌患者放射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将48例Ⅱ、Ⅲ级乳腺癌术后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采用紫草如意金黄方外敷联合氧喷;对照组运用喜疗妥治疗.两组均治疗15天,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愈合时间及治疗前后KPS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78.26%,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为(8.4±2.2)d,对照组为(11.6±3.1)d,前者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KPS评分大部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但紫草如意金黄方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草如意金黄组方外敷联合氧喷可明显缩短乳腺癌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愈合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 中药药熨结合功能训练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护理观察

    作者:孙丽萍

    目的:观察中药药熨结合功能训练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药熨结合功能训练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药熨进行治疗,同期治疗20d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67%,对照组有效率72.2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疼痛VAS评分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药熨结合功能训练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疗效较好.

  • 肛瘘辨证分型与超声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银浩强;王琛;王嵩

    目的:探讨肛瘘患者的中医证型和超声图像特征,为肛瘘的中医辨证证分型提供影像学的客观依据.方法:收集163例肛瘘患者的基线资料,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肛瘘证型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既往史等一般资料),计算体重指数(BMI),进行中医证候采集并辨证分为2型(即湿热下注型、正虚邪恋型).同时进行超声检查,获得瘘管形态学参数和血供情况.结果:湿热下注型肛瘘患者男性构成比明显多于正虚邪恋型,有脓肿史者明显多于正虚邪恋型组(P<0.05),平均BMI明显高于正虚邪恋型患者(P<0.01),瘘管血流丰富者明显多于正虚邪恋型患者(P<0.01),瘘管大血流流速明显快于正虚邪恋型肛瘘患者(P<0.01).正虚邪恋型肛瘘患者病程明显比湿热下注型患者长(P<0.05).影响两种证型转归的因素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是:病程、BMI、瘘管血流分级和性别.结论:肛瘘的中医证型特点与相应超声图像特征有一定的相关规律性,肛瘘的相应超声图像临床可作为辨证分型的参考依据.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证型与现代医学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卓剑丰;谢淦全;陈剑坤;钟佳

    目的:探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证型与现代医学相关因素.方法:取9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先明确其中医证型,再比较中医证型与血脂水平关系,中医证型与硬化程度关系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各中医证型的血脂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肾亏虚型患者78.57%有斑块,痰湿型患者85.71%有斑块,血瘀型患者92.31%有斑块,气虚痰瘀型患者84.61%有斑块,这几种证型有斑块率高,颈动脉粥样硬化为严重.其它证型患者的硬化程度较轻,各证型的有斑块率均在60%以下.所有证型有斑块率差异比较(x2 =2.245,P>0.05),无统计学意义.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年龄、靶器官损害史、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等因素呈现明显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存在8种中医证型:即气虚型、肝肾亏虚型、痰湿型、瘀血型、气虚痰湿型、气虚血瘀型、气虚痰瘀型、肝肾亏虚痰瘀阻络型,各证型有斑块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率不能区分中医证型.

  • 《中医诊断学》多元化教学法运用初探

    作者:郭文娟;李琳荣;田松;李晶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课和主干课,其教学质量对学生临床应诊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其内容涵盖了中医诊法和辨证以及临床病历书写等重要内容.为了提高《中医诊断学》的教学质量,从知识、素质、能力的人才培养三要素出发,充分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把提高中医诊断技能,培养中医诊断思路作为教学核心,运用多元化的《中医诊断学》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努力营造仿真教学氛围,促进了学生中医诊断思路的形成和中医诊断技能的掌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山西中医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