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Practical Journal of Organ Transplantation(Electronic Version)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影响因子: 0.50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5-5332
  • 国内刊号: 11-933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1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沈中阳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相关免疫基因芯片的应用

    作者:宋文利;郑建明;莫春柏;冯刚

    目的:通过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与急性排斥反应(AR)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为提高肾移植术后AR的早期诊断水平及肾移植的疗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手术当日和移植肾穿刺活检当日收集的外周血作为对照血样和实验血样,提取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芯片杂交,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发现了外周血淋巴细胞中与AR可能相关的免疫基因,其中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相关基因差异表达上调20个基因,下调11个基因。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存在与AR可能相关的免疫基因,筛选出AR时表达量出现差异的基因。

  • 婴幼儿供肾儿童肾移植50例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汪笑宇;赵闻雨;张雷;朱有华;曾力

    目的:探讨目前儿童肾移植中婴幼儿供肾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0例婴幼儿供肾儿童肾移植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结果根据移植术式的不同分为单肾移植组(37例)和双肾整块移植组(13例)。单肾移植组的术后并发症包括血管栓塞1例(占2.7%),输尿管梗阻1例(占2.7%),肾功能延迟恢复17例(占45.9%)和急性排斥反应(AR)4例(占10.8%)。双肾整块移植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包括血管栓塞4例(占30.8%),尿瘘2例(占15.4%),肾功能延迟恢复2例(占15.4%),AR 2例(占15.4%)。单肾移植组术后随访3~31个月,人、肾的存活率分别为100%和94.6%,末次随访时血肌酐为(67.9±23.1)μmol/L;双肾整块移植组术后随访4~44个月,人、肾存活率分别为100%和76.9%,末次随访时血肌酐为(56.2±18.7)μmol/L。结论婴幼儿供肾在儿童肾移植中的应用可有效缓解我国移植器官短缺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心脏死亡供体肾功能的保护

    作者:韦中余;韩永仕

    目的:探讨心脏死亡供体的肾功能保护。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武警总医院2013年9月—2016年6月完成的268例可控型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体的临床资料,对其个体化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268例供体中入科时少尿者46例,血浆白蛋白偏低者134例,经过积极补液扩容,补充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使中心静脉压(CVP)维持在8~12 mmHg(1 mmHg=0.133 kPa),其中有15例在术前尿量较前增多,总有效率达32.6%。85例使用升压药者中有47例去甲肾上腺素的用量也较前有所减少,在15例入科时肌酐高的患者中有11例出现肌酐下降,有效率为73%。结论在监测CVP的情况下积极进行补液扩容有利于供肾的器官功能保护。

  • 临床脑死亡病例判定12例报告

    作者:杜宏生;李牧;马景鋻

    目的:探讨脑死亡的临床判定标准。方法对12例昏迷原因明确且排除各种原因的可逆性昏迷患者进行脑死亡判定。临床判定深昏迷,脑干反射消失,无自主呼吸。确认正中神经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N9和(或)N13存在,P14、N18和N20消失;脑电图(EEG)显示电静息;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显示颅内前循环和后循环呈振荡波、尖小收缩波或血流信号消失。以上3项中至少2项阳性,临床判定和确认试验结果均符合脑死亡判定标准者首次判定为脑死亡。首次判定12小时后再次复查,结果仍符合脑死亡判定标准,则确认为脑死亡。结果该组12例患者均符合脑死亡判定标准。结论脑死亡判定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必须严格按照判定标准进行。

  • 脑死亡器官捐献心脏移植供体保护性治疗与功能评价

    作者:张海波;孟旭;韩杰;李岩;贾一新;曾文;许春雷

    目的:对单中心脑死亡器官捐献供体选择管理及心脏移植手术效果进行总结。方法2014年1月-2016年6月单中心110例终末期心衰患者接受脑死亡器官捐献原位心脏移植手术治疗。其中男性8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为(34.5±12.7)岁,体重为(52.7±14.9)kg。其原发病中84例为扩张型心肌病,4例为终末期瓣膜性心肌病,22例为终末期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均为Ⅲ~Ⅳ级。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为(72±9)mm,左心室射血分数为12%~35%,肺动脉压为30~78 mmHg(1 mmHg=0.133 kPa),全肺阻力均小于48 kPa·s/L。供者年龄为21~45岁,既往无心血管疾病或其他重大脏器病史。供心缺血时间为(165±18)分钟。手术主动脉阻断时间为(72±18)分钟。术后采用环孢素A(CsA)、吗替麦考酚酯(MMF)和甲泼尼龙进行免疫抑制治疗。结果术后并发症包括右心衰竭9例,肾功能异常13例及急性排斥反应6例。术后围术期死亡8例,其中3例死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2例死于重症感染,3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脑死亡捐献供体由于特殊的神经和内分泌等系统发生严重改变,合适供体的选择与管理是心脏移植成功的关键。

  • 小肠移植物的器官保存现状及展望

    作者:杨涛;沈中阳

    小肠移植物是所有腹部实体器官移植供体器官中对冷热缺血时限条件要求为苛刻的[1-2],但是低温静态保存技术沿用了近30年,已无法满足临床需求。

  • 档案信息化管理在移植患者随访中的应用

    作者:邢玉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成立于1998年,18年来共完成近8000例肝移植手术,约占我国肝移植总数的1/3,是目前亚洲大的器官移植中心。为体现我中心医疗的人性化服务,并为患者长期生存、生活质量提供保障,器官移植中心开展对术后患者的随访,并建立随访档案。随访档案是在移植患者结束手术及院内主要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医生为定期对患者进行问诊、查体及安排相关特殊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得出诊断意见或安排进一步治疗而建立的医疗档案。这种医疗档案对于器官移植患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器官移植患者需要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来预防排异的发生,面对这种终身性疾病,积极、有效地建立随访档案、开展随访工作可以实现对病情的定期监控,加强对移植器官功能的评估,对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及时进行指导性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1]。

  • 炎性反应对脑死亡供体器官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窦晓婧;王清平

    近年来,对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的回顾性分析均证实脑死亡供体器官的移植后功能恢复延迟及移植失败的发生率高于活体器官移植[1-2]。脑死亡状态可以减少移植器官功能、增加移植物的不良预后,但脑死亡对供体器官功能影响的潜在机制尚未被完全揭示。已有研究表明,脑死亡触发了机体循环、内分泌、代谢等系统及炎性反应的剧烈变化,各供体器官出现了炎性反应及儿茶酚胺的不利影响并导致该器官移植后出现不良结果[3-4]。多项研究证据表明,脑死亡供体在器官水平会表现出系统性炎性反应,其反应程度越高,移植后器官功能损害程度越严重[5-6]。目前尚未明确脑死亡本身或是围脑死亡期不良事件造成这种系统性炎性反应,本文就脑死亡与系统性炎性反应相关性及其对供体器官功能损害的相关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 肺移植受者的选择

    作者:杨航;周敏;陈静瑜;吴波

    选择合适的受者是肺移植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我国大量终末期肺疾病患者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行肺移植评估,加之供肺短缺,常导致患者在等待供肺期间死亡[1]。本文结合国际心肺移植协会(ISHLT)关于肺移植受者选择的国际指南及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综述,旨在帮助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心内科、胸外科医生等,明确哪些患者能从肺移植中获益,掌握正确的肺移植评估时机和手术时机[2-3]。

  •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肝功能维护的研究进展

    作者:范鹏飞;张玮晔

    肝脏移植是目前公认的终末期肝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1]。近年来,随着需要接受肝移植患者例数的增加,供肝数量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供体器官短缺问题日趋严重,为了增加供体器官来源,各国移植界逐渐放宽了供体器官的使用标准,扩大标准的供者(ECDs)器官移植不断增多。目前,我国ECDs主要是指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者。DCD供肝的冷、热缺血时间会增加,使得器官移植后移植物发生器官原发性无功能(PNF)和移植物功能恢复延迟(DGF)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因此,对供肝功能的维护尤为重要。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心脏死亡供体供肝功能维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边缘性供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婷婷;孔心涓;饶伟

    随着肝移植的快速发展,供体器官与潜在受体数量之间出现了显著差距[1-2],临床上面临供体缺乏的困境,边缘性供肝成功应用于临床的比例不断增加,同时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PGD)及早期移植肝无功能(PNF)的发生风险也随之增加,这可能造成移植物或受体生存率降低等不良后果。了解边缘性供肝所致PGD的影响因素可以更好的维护及优选供体。本文就边缘性供肝移植术后PGD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国人心脏移植注册数据分析与脑死亡心脏供体的选择和维护

    作者:黄洁

    供体心脏植入手术术式:①原位心脏移植:经典法(双心房法)、双腔静脉法(发生三尖瓣及二尖瓣反流较少)、全心法;②异位心脏移植(并列心脏移植)。心脏供者选择标准:年龄<45岁,部分边缘供体可小于50岁;预计冷缺血时间<8小时;无长时间或多次反复的心肺复苏史、无感染;血清学检查无乙型/丙型肝炎,艾滋病等;无不能控制的菌血症;无原发性脑肿瘤以外的恶性肿瘤。

  • 中国器官移植受者的高血压诊疗指南(2015版)

    作者: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

    高血压是器官移植受者术后常见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发病率70%~90%,明显高于普通人群18.8%~30.0%的高血压发病率。移植后高血压是导致移植物功能丧失和生存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与发生心血管并发症风险有显著相关性,可直接导致移植物功能丧失和患者死亡,成为受者带功能死亡的重要病因。然而移植后高血压控制率仅为30%~60%。指南推荐器官移植受者高血压诊断阈值为血压高于130/80 mmHg(1 mmHg=0.133 kPa);对于老年受者目标血压可放宽至140/90 mmHg;而年轻、肾功能好的患者目标血压亦不应低于120/70 mmHg。指南推荐器官移植受者家庭自我血压监测作为首选的血压监控方式。器官移植受者术后高血压有多种因素,虽然免疫抑制是移植后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原因,但以治疗高血压为目的调整免疫抑制剂要全面了解免疫状况,权衡利弊,谨慎决定。指南推荐结合危险因素和患者实际临床状态制定个体化联合治疗方案,达到强化降压效果的同时,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中国成人高血压诊疗指南》作为器官移植受者高血压评估分层方案的参考标准。

  • 努力提高我国公民身后器官捐献的成功率

    作者:周健;陈岗;何晓顺

    自2010年我国政府启动公民身后器官捐献工作以来,器官捐献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实现了移植器官来源从司法途径向公民自愿捐献的成功转型[1]。我国一举成为全球移植第二大国和亚洲器官捐献的成功典范。然而,我国的公民身后器官捐献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我国每百万人器官捐献率仅为2.1%,远低于欧美国家水平[2-5],尚不能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如何提高我国公民身后器官捐献率,改善捐献器官的质量,提高移植术后的疗效仍是我国器官移植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近10年来开展器官捐献工作的实践经验,就上述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