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新发传染病电子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Electronic Journal of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6-2738
  • 国内刊号: 11-9370/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1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陆普选
  • 类 别: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期刊荣誉:
  • 华支睾吸虫病及其合并症的CT表现

    作者:刘红山;方竞;廖锦元

    目的 探讨华支睾吸虫病及其合并症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567例华支睾吸虫感染确诊病例,观察肝硬化、胆管扩张、胆管结石、胆道感染、合并肝胆恶性肿瘤等的CT及MRI特点.结果 144例为急性感染,1102例为慢性感染,321例CT及MRI表现为阴性.急性期表现为胆道感染;慢性期表现为胆道结石、单纯性胆管扩张、合并恶性肿瘤.结论 华支睾吸虫病急性期多表现为胆管周围炎,可合并肝内胆管轻度扩张;慢性期以胆道结石、肝外胆管的弥漫性轻、中度扩张,可合并恶性肿瘤.影像学检查对合并症的检出、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 数字化X线胸片计算机辅助诊断鉴别肺结节良恶性研究

    作者:赵文俐;郭红云;林士兴;权申文;李牡兰

    目的 观察分析数字化X线胸片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aided diagnosis,CAD)鉴别肺结节良恶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深圳市南山区西丽人民医院收治的154例单发结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80例为恶性,74例为良性结节,分别诊断未使用和使用CAD输出图像的X线片,观察者的积分使用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完成分析.结果 平均ROC曲线的下面积,低年资医生从未使用CAD输出图像的0.713逐步增加至使用CAD输出图像的0.792(P<0.05);而高年资医生,使用CAD前后平均ROC曲线下面积并无显著差异(P>0.05).CAD输出的肺结节风险值,与良恶性呈正相关,由此ROC图像下面积增强度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通过对单发肺结节患者使用数字化X线胸片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能够更加行之有效地帮助低年资医生进行影像学诊断,完成对患者肺结节病灶良恶性的检出,在临床中能够对患者及早确诊、及时治疗,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初治单耐药肺结核的CT影像学研究

    作者:陈根铭;成官迅;朱少乾;曾令延;温兆意;庄燕妮

    目的 探讨初治单耐药肺结核的CT表现及特点,以提高对初治单耐药肺结核的认识.方法 收集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深圳市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接诊的初治单耐药肺结核患者30例作为单耐药组,另选择同期初治抗结核药物敏感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在年龄、性别、病变分布及CT表现间的差异.结果 单耐药组与对照组在性别、病变分布差异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耐药组年龄较对照组小,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叶样或段样实变、肺不张、无壁空洞及支气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的出现率单耐药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肺门纵隔淋巴结钙化的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叶样或段样实变、无壁空洞、支气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及无肺门纵隔淋巴结钙化为初治单耐药肺结核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初治单耐药肺结核CT表现以活动性征象为主,病变广泛,当存在大叶样或段样实变、无壁空洞、支气管增厚狭窄及无肺门纵隔淋巴结钙化等征象时,有助于初治单耐药肺结核的影像诊断.

  • 基于弹性成像多模态检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附视频)

    作者:董常峰

    肝纤维化是在肝细胞发生广泛变性和坏死基础上产生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病理过程,是慢性乙肝发展的重要病理特征以及肝硬化发生的必经环节,无创性准确分期肝纤维化程度是近年研究热点.

    关键词:
  • 重症登革热并血小板膜糖蛋白抗体阳性1例报道

    作者:林路平;范慧敏;李粤平;陈谐捷;赵令斋;姚细安;叶欣;邓晶;谭行华;张复春

    目的 为了解重症登革热并血小板糖膜蛋白抗体阳性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1例重症登革热并血小板膜糖蛋白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救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朱某,男,21岁,于2014年9月19日入院.急性起病,发热1天,体温高38℃,病程第6天出现全身出血性皮疹、牙龈出血、便血、尿血等出血症状,入院后查血常规提示WBC:5.87×109/L,NEU:2.71×109/L,RBC:4.96×1012/L,HGB:151.00g/L,PLT:2.00×109/L,HCT:43.3%;登革热抗体IgM阳性,登革病毒核酸阳性;诊断考虑重症登革热,输新鲜血小板2单位后1小时后复查PLT下降至:1.00×109/L,HGB下降至107.00g/L,PLT查血小板膜糖蛋白抗体GPⅡb/Ⅲa阳性,给予大剂量激素、丙种球蛋白,连用3天后患者出血症状好转,血小板回升,病情好转.结论 重症登革热合并血小板显著下降患者应注意检测血小板抗体.如血小板抗体阳性情况下输注血小板可出现严重出血.应用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等可能有效.

  • 蚊细胞融合病毒研究进展

    作者:郝嘉男;秦成峰

    细胞融合病毒早由Stollar和Thomas和在埃及伊蚊细胞系(源自Peleg的蚊子胚胎)当中发现[1].他们将埃及伊蚊细胞的培养液低速离心,然后在上清液加入未稀释的白纹伊蚊单层细胞液.在室温孵育60分钟后,去除残留白纹伊蚊细胞液,培养液继续在28℃环境下用MM培养基培养.

    关键词:
  • 登革病毒非结构蛋白NS1研究进展

    作者:赵杰;刘建英;程功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给人,引起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广泛流行于亚热带以及热带地区.研究表明,登革病毒的非结构蛋白NS1在病毒感染、复制及传播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登革病毒感染早期诊断的重要标志物.本文拟结合近年来登革病毒NS1蛋白的相关研究,从NS1的产生过程、功能及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相关的检测手段与疫苗开发等方面阐述NS1蛋白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 寨卡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与寨卡病毒病的主要临床症状

    作者:崔晓云;吴艳花;安静

    寨卡病毒病(Zika virus disease, ZVD)是由寨卡病毒(Zika Virus, ZIKV)感染引起的一种发热性自限性疾病,近几年来ZVD疫情在全球呈现暴发的势态,由"无名小卒"迅速成长为严重威胁全球公共卫生的"主力".本文拟对ZIKV的流行病学特点,生物学特征以及引起的主要临床症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广大临床工作者在诊断ZIKV感染时做一提示.

    关键词:
  • 登革热流行趋势研究进展

    作者:张萌;何剑峰

    登革热(dengue fever,DF)是因感染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引起的一种蚊媒传染病,主要传播媒介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人群普遍易感.DENV属RNA病毒,主要有四种血清型(DENV1-4), 2007年在马来西亚有研究报道可能存在第五种[1].DF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肌肉或关节疼痛、皮疹等,严重的可导致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等[2,3].影响DF流行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湿度、蚊媒控制措施的有效性以及人员的流动性等.

    关键词:
  • 登革热患者IgM/IgG抗体动力学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赵令斋;庾蕾;洪文昕;邱爽;杨慧勤;王建;张复春

    目的 了解我国登革热患者登革病毒IgM/IgG抗体动力学,分析免疫状态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性.方法 应用登革病毒IgM和IgG抗体捕获ELISA法动态检测1371例登革热患者登革病毒特异性IgM和IgG抗体,依据其水平判断患者的初次或二次感染状态.结果 登革病毒IgM抗体水平随着病程进展迅速升高,至发病第6天阳性率即达95%以上,IgG抗体水平上升相对缓慢;初次感染与二次感染发生率分别为75.02%和24.98%;轻症和重症患者二次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差别;老年患者二次感染发生率(52.79%)显著高于青壮年患者(18.39%).结论 我国登革热患者以初次感染为主,老年患者二次感染发生率高.

  • 媒介伊蚊可持续控制策略及关键技术

    作者:刘起勇

    1 前言伊蚊是蚊科中大的一属,我国比较重要的媒介伊蚊包括覆蚊亚属的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和白纹伊蚊(Ae.albopictus).我国埃及伊蚊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及西南边境地区,而白纹伊蚊分布非常广泛,南起海南岛,北至沈阳、大连市,西至陇县和宝鸡市,西南至西藏自治区,向东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其中北纬30°以南为常见.

    关键词:
  • 模式识别受体在登革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作者:赵令斋;张复春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 DENV)是一种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属黄病毒家族成员,其感染在临床上可引起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1].重症登革热主要表现为严重出血、休克和重要器官功能损害,病死率高.但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登革病毒二次感染所致的抗体依赖感染增强作用(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ADE)、细胞因子风暴、病毒毒力变异等因素与重症致病机制有关[2].

    关键词:
  • Ⅱ型登革病毒DNA疫苗在小鼠体内免疫保护作用与性别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王然;高娜;安静

    目的 探讨Ⅱ型登革病毒DNA疫苗pVAX1-D2ME对不同性别小鼠的免疫保护效果的差异.方法 利用pVAX1-D2ME质粒分别免疫雄性和雌性小鼠,每次免疫前及末次免疫后取其血清,检测体液免疫应答的各项指标;并于末次免疫后两周攻毒,观察小鼠的生存率.结果 不同性别小鼠对该疫苗均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免疫应答具有Th1趋向性;且免疫后不同性别小鼠均可抵抗致死量病毒的攻击,生存率为100%.结论 小鼠性别对免疫应答和免疫保护无明显影响,pVAX1-D2ME免疫小鼠能够诱导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和免疫保护作用.

  • 登革病毒E蛋白Ⅲ区:需要重新重视的结构域

    作者:郎欣月;陈佩;戴程谷秋;谢茜;赵卫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有四种血清型(DENV1-4).其导致的登革热是一种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常见的蚊媒传播疾病.临床表现从无症状感染到危及生命的重症登革热,主要特征为血管通透性增加、血小板减少、出血性症状和休克[1].据估计,每年约有3.9亿DENV感染病例,其中9600万例有显著临床症状[2].

    关键词:
  • 中国登革热现状

    作者:张复春

    登革热是由1~4型登革病毒(dengue virus, DEN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是全球传播广泛的蚊媒传染病之一.在我国主要通过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叮咬传播.近年来,我国登革热疫情形势严峻,流行区域逐渐扩大,防控工作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已成为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关键词:
  • 肺结核影像学及分级诊断专家共识

    作者: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传染病放射学专业委员会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WHO《2017年全球结核病报告》发布,2016年,估计在世界范围内有1040万例结核病新发病例,约有170万人死于结核病,七个国家占到总负担的64%,印度首当其冲,其次是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等,因此,结核病仍然是头号传染病杀手.中国是全球第三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其结核病防治工作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形势依然严峻.

    关键词:
新发传染病电子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