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

右江医学杂志

Youjiang Medical Journal 우강의학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 影响因子: 0.7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3-1383
  • 国内刊号: 45-1126/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 曾用名: 卫生简讯;右江卫生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右江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西
  • 主编: 黄照权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对冠心病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雪清;梁燕玲

    目的 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检测冠心病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QTVI技术对102例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G)证实为冠心病患者(单支血管狭窄>75%)的左室壁进行定量分析,根据病变血管不同分为冠心病A组(病变血管为左前降支)、冠心病B组(病变血管为左回旋支)、冠心病C组(病变血管为右冠状动脉),分别测量A、B、C三组左室壁相应节段心肌运动峰值速度、收缩期达峰时间及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的结果,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冠心病A组、C组与对照组比较,相应节段QTVI参数Vs、Ve、Va均明显减低,Ts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对照组比较,Vs、V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T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检查数据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TVI技术可直观、定量反应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是一种无创的诊断冠心病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髂腰韧带在胸腰骶移行椎CT定位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邱小琴;杨华岳;覃奇宁

    目的 探讨髂腰韧带在胸腰骶移行椎CT定位诊断中的价值,以提高定位准确性和阅片效率.方法 通过对1291例脊柱下胸段-腰骶区域螺旋CT三维图像,观察髂腰韧带的正常起源及位置,找出正常序列脊椎及移行椎与髂腰韧带正常起源的关系,并与腰骶部移行椎或合并腰肋时的常规定位法及金标准定位法进行比较.结果 髂腰韧带正常起源于L5椎体横突,在CT横断、冠状面上均能清晰显示,位置恒定,易于分辨,不论脊椎序列正常与否,以及是否合并腰肋的存在,均不影响利用髂腰韧带对腰椎节段的正确定位.结论 以髂腰韧带正常起点来定位第5腰椎,可作为对胸腰骶节段快速、准确定位的依据,方法简单易行、准确性高.

  •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鲍志强;唐国熙;游淑娇;李金水

    目的 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50)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NCPAP辅助吸氧治疗,对照组(n=48)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鼻导管或头罩吸氧.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疗效以及咳嗽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天数.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咳嗽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 NCPAP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能提高毛细支气管炎的治愈率,缩短病程及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足三里注射甲氧氯普胺注射液预防化疗所致呕吐的临床观察

    作者:周宗远;刘霞

    目的 观察足三里注射甲氧氯普胺预防化疗所致呕吐的效果.方法 选取82例肿瘤化疗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根据肿瘤类型给予同样的化疗方法,其中对照组给予5-羟色胺(5-HT)受体拮抗剂预防化疗所致呕吐,观察组加用足三里注射甲氧氯普胺预防呕吐,同时对两组患者止吐效果、化疗等依从性以及营养状况进行观察,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观察组患者呕吐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患者化疗、饮食、休息和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足三里注射甲氧氯普胺预防化疗所致呕吐的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加以推广.

  • 健康教育对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程度及有效控制血糖的效果观察

    作者:梁秋叶;覃花桃

    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及血糖控制效果.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经内分泌科专家门诊诊治的112例患者,健康教育前发放自编问卷表,调查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疾病自我管理情况及技术操作等.通过健康教育6个月后再次发放问卷表,与教育前进行自身对照医疗行为依从性、知识认知程度及临床控制指标.结果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医疗行为各项依从性指标、糖尿病相关知识认知程度及临床控制指标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认知程度及治疗的依从性,改善不良习惯,可有效控制血糖,防止和延缓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 原发性肝癌继发门静脉海绵样变多层螺旋CT表现

    作者:张俊;卢杨柳;周品全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PLC)继发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25例PLC继发CTPV患者行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大密度投影(MIP)、容积显示技术(VR)等图像后处理技术显示肿块、异常的门静脉及侧支血管情况.结果 25例患者中,弥漫性肝细胞癌9例(合并肝硬化5例),巨块型肝细胞癌9例,结节型肝细胞癌4例(合并肝硬化1例),胆管细胞癌3例.门静脉增宽伴癌栓形成18例,门静脉受压变窄5例,门静脉显示不清2例.22例肝细胞癌增强均表现为典型的“快进快出”改变:3例胆管细胞癌表现为动脉期呈轻度强化2例,无明显强化1例,延时扫描呈中等强化,其中2例伴有肝内胆管扩张.所有病例均显示门静脉区迂曲扩张的门-门侧支血管影.14例并发门静脉高压、门-体侧支循环形成.结论 多层螺旋CT能准确显示PLC的形态、部位及继发CTPV侧支循环血管的走向及形态,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间断性高浓度胰岛素对HUECV304细胞iNOS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黄凌云;秦爱平;杨敏;刘江华;全宏梅;廖斌

    目的 研究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ECV304)在间断性高浓度胰岛素与持续性高浓度胰岛素作用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的不同表达,从而进一步研究间断性高浓度胰岛素血症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及发病机制.方法 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ECV304)为实验对象,研究间断性高浓度胰岛素对血管内皮细胞iNOS蛋白表达的影响.分为四组进行实验,即间断性高浓度胰岛素波动组(含100 nmol/L胰岛素的细胞培养液及含1 nmol/L胰岛素的细胞培养液轮换,每隔8小时更换一次)、持续性高浓度胰岛素组(含100 nmol/L胰岛素的细胞培养液)、含正常浓度胰岛素组(含1 nmol/L胰岛素的细胞培养液)、阴性对照组(不含胰岛素的细胞培养液);再依次更换新鲜条件细胞培养液(每次培育8小时后),四组细胞均培育72小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内皮细胞iNOS蛋白表达.结果 四组内皮细胞经含不同浓度胰岛素的培养液培养72小时后,结果表明:正常浓度胰岛素组、间断性高浓度胰岛素组、持续性高浓度胰岛素组的内皮细胞iNOS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不同程度地增高,分别为对照组的1.92倍(P<0.001)、4.52倍(P<0.001)、3.31倍(P<0.001),其中以间断性高浓度胰岛素组增高幅度尤为明显,高于持续性高浓度胰岛素组(P <0.001).结论 相对于持续性高浓度胰岛素,间断性高浓度胰岛素更能增强人脐静脉内皮细胞iNOS蛋白的表达,提示间断性高浓度胰岛素可能通过影响血管内皮细胞iNOS蛋白表达途径而损伤血管内皮的功能,从而促进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进一步发展.

  • 老年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花冠杰;韦利元;韦颖;申勇

    目的 观察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就诊的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同期选择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非老年患者32例作为对照(对照组),回顾分析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和术后6个月随访资料,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和随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PCI手术成功率为97.14%,对照组成功率为96.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为17.14%,对照组为3.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随访期观察组MACE的发生率为45.71%,对照组为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比非老年患者具有高危性,虽然急诊介入手术的成功率较高,但通过随访得知远期疗效较差,预后不良.

  • 3S理念健康教育模式在高危儿母亲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何青春;陆青梅;陆丹兰;黄春霞;罗云喜

    目的 探讨支持、技巧、自信(support、skill、self-confidence,3S)理念健康教育模式对高危儿母亲的影响.方法 将106例高危儿母亲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应用3S理念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母亲母乳喂养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泌乳始动时间,产后24h、48 h、72 h的泌乳量.结果 出院时观察组母亲母乳喂养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为(26.53±2.14)h,对照组泌乳始动时间为(32.78±3.06)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853,P=0.0000).两组母亲产后24h、48 h、72 h泌乳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24 h、48 h、72 h泌乳量均多于对照组.结论 3S理念健康教育模式能有效提高高危儿母亲母乳喂养知识与技能,增强母乳喂养信心,促进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促进母婴身心健康.

  • 显微镜下射频消融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的应用研究

    作者:何引;殷海;刘柏松;吴家森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射频消融低温等离子切除扁桃体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1年1月~2013年12月需行扁桃体切除术的180例患者随机分组,分别行显微镜下射频消融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等离子组,n=90)和单极电刀电凝扁桃体切除术(电刀组,n=90),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白膜脱落时间及术后再出血率.结果 两组的白膜脱落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等离子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再出血率明显低于电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等离子组术后1d、3d、5d的疼痛程度评分少于电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显微镜下行射频消融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及术后出血少,术后局部疼痛轻的优势,且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早产儿贫血的常见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作者:李晓菲;韦联彬

    目的 探讨早产儿贫血的常见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贫血早产儿(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分析早产儿发生贫血的常见原因,选取同期60例非贫血早产儿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早产儿的出生体重、胎龄、住院期间平均血红蛋白(Hb)值及患儿缺氧史、母亲贫血史、采血量≥10 ml/kg、机械通气等情况,分析早产儿贫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各相关危险因素与贫血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中,贫血多发生在出生后2周内;贫血原因以失血23例(38.3%)、感染性疾病20例(33.3%)、血红蛋白病6例(10.0%)为主;观察组早产儿的出生体重、胎龄、Hb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患儿缺氧史、母亲贫血史、患儿采血量≥10 ml/kg、机械通气等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失血、感染、血红蛋白病、缺氧及母亲贫血是早产儿发生贫血的常见原因,出生体重、胎龄、采血量及机械通气与早产儿发生贫血紧密相关,应当避免对早产儿反复采血,做好预防感染等护理措施,及早防治早产儿贫血.

  • 改良冷刀锥切与LEEP治疗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样病变的疗效比较

    作者:徐晓英;龙雯晴;王秀美;薛晓玲;卢红

    目的 比较改良冷刀锥切(CKC)和LEEP治疗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Ⅲ)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55例CINⅡ~Ⅲ患者行改良CKC或LEEP术,比较两种方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创面出血发生率、术前与术后病理符合率、病变切缘阳性率、宫颈狭窄或粘连发生率、复发率等.结果 LEEP组不需住院治疗,其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改良CKC组(P<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改良CKC组(P<0.01),但术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改良CKC组(P<0.05).两组术后病变残留、与术前病理符合、宫颈狭窄或粘连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CKC与LEEP临床疗效相似,两种方法各有优劣,临床工作中需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 闭孔神经切断术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局部组织血液流变学的干预作用

    作者:曾文容;唐毓金;黄可;谢克恭

    目的 探讨闭孔神经切断术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的局部组织血液流变学功能改变的影响,以寻求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新的防治方法.方法 选用健康成年中国白兔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9只)、激素组(15只)和治疗组(16只)三组.利用每周皮下注射醋酸泼尼松龙的方法成功制备兔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动物模型,4周后治疗组行闭孔神经切断术,分别选取实验前、激素注射后4周(术前)、激素注射后8周三个时间点行股骨头局部组织血液流变学检测,并处死进行股骨头大体观察、HE染色、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大体观察、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早期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建立成功,且8周后治疗组与激素组相比股骨头坏死表现明显减轻,两组间及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闭孔神经切断术可以降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局部组织血黏度,有效延缓或降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

  • 早期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罗茜;杨玉科;赵万泼;黄艳青;王建源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以住院号尾数的双号和单号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入ICU后在病情允许且无禁忌证的情况下,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患者则给予传统的静脉营养.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营养支持前后的各项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营养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人体测量学指标均有一定的提升,且观察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管相关性感染、肺部感染、腹泻、食物反流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较好地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状况,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生命所系健康相托护理理念在乳癌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徐龙湘;刘高巧;蔡兰春;范慧文

    目的 探讨生命所系、健康相托的护理理念在乳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用对照研究方法将8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和执行医嘱,观察组在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和执行医嘱的基础上,运用生命所系、健康相托的护理理念,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措施,责任护士督导并跟进患者的功能锻炼过程,时间为1个月,记录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的情况.结果 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满意度调查显示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为57.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生活质量量表各领域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运用生命所系、健康相托的护理理念,能有效减少乳腺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莫钧婷;岑晴;黄清玉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予饮食控制、调脂、扩管、营养神经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空腹≤6.0 mmol/L,餐后2h≤8.0 mmol/L),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多伦多评分系统(TCSS)评分以及足部麻木、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明显下降,但治疗组下降幅度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MNCV和SNCV均明显提高(P<0.01),且治疗组的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9%、73.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

  • 多次剖宫产术并发症临床分析

    作者:陈玉莲;叶凤联

    目的 探析多次剖宫产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妇产科多次剖宫产术患者50例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初次剖宫产术患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术中腹腔粘连程度以及多次剖宫产患者不同腹壁切口类型的术后并发症和新生儿情况.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的盆腹腔粘连发生率分别为76.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不全/完全子宫破裂、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粘连、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7分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次剖宫产纵切口患者的产后出血、子宫破裂、胎盘异常发生率显著低于横切口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纵切口、横切口新生儿Apgar评分<7分的发生率分别为26.9%、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次剖宫产术后易出现产后出血、子宫破裂、胎盘异常等并发症,纵切口可降低多次剖宫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适于多次剖宫产术.

  •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周明霞;莫钧婷;梁毅堂;李超炎;刘颐业;梁平

    目的 探讨影响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的相关因素,为有效干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的168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停止胰岛素泵治疗1d后空腹血糖(FPG) <7.0 mmol/L及餐后2h血糖<10.0 mmol/L作为临床缓解,缓解的患者作为观察组(72例),其余为对照组(96例),对可能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观察组患者的BMI指数、病程、血糖达标时间、入院时FPG、入院时糖化血红蛋白(HbA1c)、入院时胆固醇、入院时C2/C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初诊2型糖尿病病程长(OR=6.488,95% CI:2.183~17.695)、入院时高FPG水平(OR=10.196,95%CI:3.247~ 29.905)、入院时高HbA1c水平(OR=5.223,95%CI:1.963~ 15.024)是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P<0.05);而高入院时C2/C0水平(OR =0.386,95% CI:0.121~1.040)是保护性因素.结论 临床对病程较短、FPG/HbA1c水平较低及C2/C0水平较高的患者应尽早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以提升临床缓解率.

  • 壮通饮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球病理改变的影响

    作者:江旭锋;曾庆春;刘军杰;刘燕平;黄炳臣;黄永秩;黄岑汉

    目的 实验性研究壮通饮(ZTY)对DN大鼠肾小球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肾切除合并腹腔空腹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DN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组和壮通饮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7个组.治疗组每日灌胃,壮药组用壮通饮(低剂量组6.8 g/kg,中剂量组13.6 g/kg,高剂量组27.2 g/kg),西药组用卡托普利1g/kg.于实验给药治疗6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糖、体重、右肾指数,且通过光镜、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肾小球的病理改变.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假手术组各项指标检测均无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及各治疗组24h尿蛋白量、血糖、右肾指数及体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PAS染色及电镜下,模型组与各治疗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其中模型组病理改变明显,肾小球明显肥大、基底膜增宽、系膜区明显增生,毛细血管腔明显变窄,阳性物质明显增多,系膜基质明显增多,肾小球内毛细血管呈节段性硬化,毛细血管管腔狭窄,足细胞的足突融合、消失.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24 h尿蛋白量、血糖、右肾指数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体重虽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E、PAS染色及电镜下,各治疗组病理改变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其中壮通饮中剂量组减轻为明显.而各治疗组之间,虽然壮通饮中剂量组各项检测指标及病理改变的减轻、改善程度为明显,但与其他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壮通饮可以改善DN大鼠的一般情况,减轻肾小球病理学改变,对DN大鼠的肾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高血压颈动脉斑块阳性患者miR-375表达检测

    作者:李鸿翔;李近都;梁烨;李天资;蓝家富;李清锋

    目的 探讨miR-375在高血压颈动脉斑块阳性患者的表达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23例高血压颈动脉斑块阳性患者(实验组)的血压和血清miR-375表达水平,并与12例健康者(对照组)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收缩压、舒张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miR-375表达平均水平分别为(170.4±6.0) mmHg、(106.3±8.7) mm-Hg、(1.28±0.08) mm和(3.53±0.77),对照组分别为(132.2±3.8) mmHg、(86.4± 6.6) mmHg、(0.83± 0.17) mm和(2.36±0.76),实验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iR-375表达的平均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miR-375或许作为致病因素,而不是保护因素参与高血压颈动脉斑块阳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miR-375过高表达对高血压颈动脉斑块阳性患者疾病可能有促进作用.

  • 不同层级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压力水平调查分析及对策

    作者:马小花;杨西宁;王缉干;石萍;梁盼

    目的 探讨不同层级儿科护士压力源及压力水平的状况,为护理管理者动态了解护士压力状况,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广西崇左市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201名儿科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层级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儿科护理人员不足、工作量大,家属要求过高,不良的工作环境是压力源的前三位;而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经常倒班,工资及福利待遇低亦是不可低估的因素.结论 建议护理管理者在不同层级阶段应根据其压力源不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缓解其压力状况,合理配置护士,加强对护士的人性化管理和关怀,将压力变为动力,稳定儿科护士护理队伍.

  •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作者:张应亮;莫紫文;黄晓丽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1~2014年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适量胺碘酮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明显低于治疗组的9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心脏猝死率为1.67%,对照组则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抗室速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Q-T间期、静息心率及左心室EP情况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廉价、安全等特点,值得推广使用.

  • 多普勒技术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研究进展

    作者:梁燕玲;罗雪清

    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冠心病、高血压等容易发生左室舒张功能不全,而且往往早于收缩功能不全.然而有研究指出在普通人群中亦存在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其发生率约为27.3%[1],此类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表现为单纯舒张功能不全,但其预后与收缩性心衰相似[2,3].由于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给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带来困难,诊断标准至今尚难统一.评价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衰竭的金标准是心导管检查,但由于是有创性检查,重复性差,难以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因此,寻找一种无创、简便且可靠的检查手段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之一.多普勒技术是目前多用于评价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手段,本文对常用且比较简便的超声多普勒技术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及其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如下.

  • 炎症性肠病与肠黏膜屏障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振疆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原因未明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近年的研究发现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与IBD的发生密切相关,了解IBD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改变对于研究IBD的病因、寻求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IBD与肠黏膜屏障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 喉乳头状瘤的治疗进展

    作者:刘津

    喉乳头状瘤(laryngeal papilloma,LP)是发生在喉部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和成人.儿童乳头状瘤的特点是多发性,生长较快,容易复发,但恶变相对少见,而成人喉乳头状瘤的特点是单发较多,有恶变倾向[1].目前关于喉乳头状瘤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辅助药物治疗[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新的治疗手段不断应用于临床,我们将目前一些新的治疗方法总结如下.

  • 免疫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足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标良;唐乾利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相关的疾病,目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已知免疫因素在1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目前亦有学者认为,T2DM也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并有淡化糖尿病分型的观点,这为T2DM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全新的思维空间.为此,许多学者对免疫与T2DM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现综述如下.

  • 牙周炎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曾伟兰

    牙周炎是由于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周组织的感染性疾病,当患者口腔存在大量的菌斑或其他细菌微生物时,定植在龈牙结合部的牙菌斑日久可以引起牙龈慢性炎症,若得不到及时治疗,一部分人的龈炎病变向牙周深部组织发展,将导致牙齿支持组织的破坏——牙周袋的形成和炎症、进行性的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后导致牙齿的丧失.越来越多的调查研究表明,牙周感染是人类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因素是冠脉血管发生缩窄和硬化,随着冠脉不断变窄,心肌就无法获得充足的氧气和血液,若治疗不及时,患者并发心脏功能疾病或死亡的概率很大.诱发冠心病的原因并不单纯,患者的工作生活习惯、家族病史、体型体重、慢性疾病等原因都有可能引发冠心病.笔者通过查阅近年的临床研究文献发现,冠心病与牙周炎也存在一定关联,现就相关研究作一综述如下.

  • 难治性鼻出血的治疗进展

    作者:隆家毓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的常见急症,占医院急诊总数的0.5%[1].其中90%~95%属于鼻中隔前段黎氏区出血,治疗相对较容易,但有5%~10%出血点难以直接观察,多为鼻腔后端,鼻腔填塞效果差[2],这类多属于难治性鼻出血.目前定义难治性鼻出血是常规内镜检查未发现出血点,并经规范的前后鼻孔填塞仍未能控制的反复鼻出血[3].鼻出血的原因有很多,既有肝肾功能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及血液系统疾病等全身原因,又有鼻腔鼻窦肿瘤、鼻中隔偏曲、外伤、手术等局部原因[4,5].随着鼻内镜技术和血管介入等技术的发展,治疗理念不断进步,旧的方法不断拓展,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新方法层出不穷,现将目前常用的难治性鼻出血处理方法归纳如下.

  • 综合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影响的研究

    作者:黄连欣;农小珍;黄小珍;罗素祯;李雯馨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简称,是由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致命性传染病.其特点为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特别是T辅助细胞(TH)的免疫功能缺陷,引起一系列条件性感染或肿瘤.我国卫生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近年来我国HIV的感染率呈持续上升趋势.目前,对于AIDS的治疗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一旦确诊,患者将面临严重的心理打击,容易产生恐惧、焦虑、抑郁、自卑、孤独、压抑、愤怒、悲观、失望等负性心理,常常影响到他们的社交.谢海莉等[2]报道,性病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得分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为减轻或消除AIDS患者的社交回避及苦恼,我们对50例AIDS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骶管阻滞联合腰部叩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莫子林;卢美香;李晓玲;蒙绍广;刘春光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为腰腿痛的常见病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腿痛的方法多种多样,疗效也各有差异.我科于2013年5月~2014年8月采用骶管阻滞联合腰部叩击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患者知情同意,在我科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男80例,女40例,年龄20~65岁,病程1个月~5年,单纯腰痛40例,并发下肢酸麻胀痛80例,髓核突出部位L4/5 70例,L5/S120例,L4/5和L5/S1同时突出3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均有CT检查支持,除外合并有血液病、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心肺疾病、严重高血压、糖尿病、穿刺部位有感染、骶管病变的患者.

  • 在职党员义工社区服务常态化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蓝常贡;杨发奋;李雪斌;唐毓金;卢晓茜;韦晓玉;覃巧裕;罗歆;黄前方

    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与服务,是新形势下拓宽党员服务群众渠道,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途径[1].我院通过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工作,让在职党员参与所属社区党组织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党员身份进社区、作用发挥进社区、监督管理进社区”三项功能,创新新时期在职党员义工服务的新途径,构建八小时外的服务新平台,为党建工作内涵建设进行有益的探索.

  • 医护同步全程服务责任制管理模式对实习护生的影响

    作者:韦彩捌;覃美凤;潘春秋

    临床实习是护生认识护士角色的重要启蒙阶段,是整个学习阶段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是培养规范护理行为、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关键时期,高素质人才培养必须有高水平的实践教学作支撑[1].医护同步全程服务的责任制管理模式是指在组织结构和内容上由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组成,对患者实施医护同步全程服务的责任制护理[2].该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医疗护理管理模式,我院普外科自2011年运用该模式后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该模式对实习护生的影响总结报告如下.

  • 高压氧治疗44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作者:陈彩片

    新生儿颅内出血(intractanial hemorrhage of the newborn,ICH)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改善患儿预后的关键[1].我科使用高压氧治疗ICH患儿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1年8月~2013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ICH患儿86例,男53例,女33例,年龄1~30天.入选标准:经CT检查确诊为颅内出血,病情稳定.排除标准:无进行性脑出血,病情稳定.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33例,小脑出血18例,脑室出血19例,硬脑膜下血肿16例.临床表现:昏迷1例,偏瘫21例,烦躁不安47例,前囟饱满紧张28例,全身或局部抽搐13例.将8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全胸腔镜下零高值耗材手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39例初步经验

    作者:刘孙伟;李新武;唐宇;王春海;刘其贵

    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是近年在胸外科领域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微创新技术,已成为外科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方法[1].但胸腔镜手术治疗费用昂贵,一次性高值耗材限制了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推广.我科自2010年3月~2014年4月采用全胸腔镜下零高值耗材手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39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 依达拉奉联合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血肿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作者:黄英文;唐其权;陈安平;周宁全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这种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具有很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内科保守治疗1个月内的病死率仍在50%以上,该病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1];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操作简单、治愈率高,但大量临床实验证实,大脑出血时产生的自由基使脂质过度氧化,从而引起细胞成分的交联神经功能丧失,即使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清除颅内血肿,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也不能完全恢复正常[2].依达拉奉作为强效氧自由基清除剂,能够抑制出血后的脑损伤组织发生炎性反应,起到脑保护作用[3].本研究将依达拉奉与微创血肿清除术结合使用,研究其对脑血肿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纤维胆道镜治疗术后肝内胆管残石64例临床体会

    作者:李敏朋;潘孟;赫军;俞渊;许斌

    外科手术是肝内胆管多发结石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往往无法一次性完全取尽结石,术后残石较常见,以往多需再次手术治疗,自纤维胆道镜问世以来,胆道镜取石已成为治疗胆道术后肝内胆管残石的理想办法.我科2012 ~ 2014年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残石64例,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高频彩超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罗蔼瑞;覃慈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引发儿童急腹症的常见原因之一,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容易误诊误治.近年来,高频彩超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对提高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检出率,减少小儿急腹症的误诊率意义重大.本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临床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106例,对治疗前后的高频彩超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高频彩超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右江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