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中国临床解剖学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atomy 중국림상해부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 影响因子: 0.7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65X
  • 国内刊号: 44-115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108
  • 曾用名: 临床应用解剖学杂志;临床解剖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徐达传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骶髂关节未经影像学引导下穿刺的解剖学基础

    作者:邹宇聪;李义凯;杨先文;陈润祺;于成福

    目的 为临床骶髂关节未经影像学引导下穿刺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3例已固定好的骶髂关节断层标本,4例干燥骨盆(男女各2例),4例防腐骨盆(男3例,女1例)和6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男32例,女30例)骶髂关节CT平扫图及三维重建进行解剖观察和测量,以髂后上棘下的骶髂关节矢状滑膜部为穿刺目标.结果 男女矢状滑膜部矢状长度分别为(18.40±3.40)mm和(17.32±3.60)mm(P>0.05);男女矢状滑膜部到后正中线的距离分别为(41.00±3.30)mm和(42.74±4.00)mm(P<0.05);男女矢状滑膜部中点与髂后上棘距离分别为(27.66±3.10)mm和(28.76±3.50)mm(P>0.05).结论 根据性别,脂肪厚度等不同情况在距离后正中线(41.00±3.50)mm的范围,髂后上棘下(28.00±3.20)mm这一区域进行未经引导下穿刺可使穿刺较容易进入骶髂关节,使得穿刺成功率提高.

  • 骶髂关节前路钢板螺钉固定手术安全区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作者:刘佳;孙善全;倪卫东;蒋电明;高仕长

    目的 通过对骶髂关节周围解剖和CT重建进行研究,明确骶髂关节前路钢板螺钉固定的安全区.方法 选15具成人尸体骨盆,做以下测量:L4、L5神经前支到骶髂关节线的水平距离及到骶骨翼的垂直距离;L4、L5神经根从椎间孔到真骨盆缘的长度及其中点直径;在CT冠状位二维重建中测量:骶髂关节切线与矢状面的夹角;骶髂关节骶骨侧宽度. 结果 L4、L5神经根从上到下距离骶髂关节线的距离逐渐减小,宽处分别为(2.1±0.2)cm和(2.6±0.2 )cm,窄处分别为(1.2±0.2 )cm和(1.5±0.2 )cm;L4神经根距离骶骨面的垂直距离从上到下也是逐渐减少,高处约10mm,低处则紧贴骨膜,L5神经根前支则全长紧贴于骨膜;从出椎间孔到真骨盆边缘L4神经根的长度为( 7.4±0.8 )cm,其中点直径为(2.7±0.8)mm;L5神经根的长度为(3.9±0.5) cm,其中点直径为(7.3±1.4)mm;CT重建中观察结果:骶髂关节面与矢状面的角度约为30度;骶髂关节线到椎管外侧缘的距离从上到下逐渐减少,宽处3.3 cm,窄处2.3 cm;到椎间孔外侧缘的距离较为恒定,约2 cm;结论 骶髂关节前路钢板螺钉的安全区:钢板应置于骶髂关节的中、上部,上钢板向骶骨侧剥离不超过2.5 cm,下钢板向骶骨剥离不超过1.5 cm,螺钉内倾30°植入.

  • 桡动脉肌间隙远、近段皮支链皮瓣的解剖学基础

    作者:孙超;徐聪;张伟;李宏亮;谭为;丁自海

    目的 为桡动脉肌间隙远、近段皮支链皮瓣带蒂转位修复腕部及肘部小范围组织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选用新鲜男尸正常上肢标本12侧:10侧乳胶灌注显微解剖,2侧制作铸型标本研究桡动脉从肱桡肌与桡侧腕屈肌肌间隙发出皮支的解剖形态学特点.以桡骨茎突至外上髁连线中点为分界划分前臂远、近两段.结果 (1)桡动脉发出肌间隙皮支9.1支,其中前臂远段发出皮支6.8支,直径(0.45±0.14)mm,蒂长(1.2±0.48 )cm;前臂近段发出皮支2.3支,直径(0.68±0.12)mm,蒂长(1.9±0.53 )cm.桡动脉在前臂远、近两段发出的肌间隙皮支的参数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桡骨茎突近端(3.0±0.67)cm和肱骨外上髁远端(9.01 ±1.74)cm,分别有直径(0.59±0.08)mm,蒂长(1.41±0.26)cm和直径(0.67±).09)mm,蒂长(1.87±0.62 )cm恒定粗大皮支从肌间隙穿出;(3)相邻皮支穿深筋膜后,其终末支间形成与肌间隙长轴平行的血管链.结论 以桡动脉肌间隙远、近段皮支设计带蒂转位皮支链皮瓣可用于修复腕部及肘部小范围软组织损伤,避免了其主干动脉的破坏.

  • Dorello管区的解剖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毅;虞昊;金国华;陈霞

    目的 为颅底外科提供Dorello管区的解剖学资料. 方法 50例头颅标本进行血管灌注红、蓝乳胶或硅橡胶,对Dorello管区的构成、毗邻关系、内容物等进行观察和测量.对岩斜段展神经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研究该段展神经硬脑膜鞘的构成.结果 Dorello管由Gruber韧带、颞骨岩部尖端、上斜坡外缘构成,管内走行脑膜背侧动脉、展神经及其硬脑膜鞘.展神经硬脑膜鞘由硬脑膜和蛛网膜构成.Gruber韧带可以分为6型:Y-型,蝴蝶型,三角型,镰型,爪型和复干(条索状)型.展神经存在多种变异,复干型展神经出现率为16%,双侧都为复干型展神经的出现率为5%.展神经在Dorello管区出现转折,按转折的程度分为:重型(<120°)占60%(60侧),中型(120°~150°)占36%(36侧),轻型(150°~180°)占4%(4侧).结论 Dorello管区结构复杂,展神经变异多,对Dorello管区的研究有助于在手术中减少神经、血管的损伤,同时阐明展神经损伤的机理.

    关键词: Dorello管 展神经 颅底
  •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相关血管的活体解剖学观察

    作者:张策;薛琪;李国新;丁自海;钟世镇

    目的 阐明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right hemicolectomy,LRH)相关血管的活体解剖学特点.方法 对36例接受LRH的肿瘤病人进行术中观察和术后录像复习.结果 肠系膜上静脉(superior mesenteric vein,SMV)为起于右髂窝上缘,位于小肠系膜和升结肠系膜交界部的蓝色条纹.肠系膜上动脉在系膜内难以目视辨认,走行于SMV左侧.回结肠血管出现率100%,为升结肠系膜内、十二指肠水平部下缘附近、搏动的条索.胃结肠干出现率77.8%( 28/36),包含上右结肠静脉/右结肠静脉者占比为89.3%( 25/28);后者亦可直接注入SMV.胃结肠干于胰切迹右缘的横结肠后间隙汇入SMV右壁.右结肠动脉在胰颈下缘起始,常与胃结肠干伴行或交叉.结论 正确的间隙(肠系膜内间隙)、标志和线索(肠系膜上静脉),是LRH中血管定位的解剖学基础.

  • 第1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学

    作者:张楠;史增元;尹维刚;沈乃刚;林荣

    目的 提供第1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学依据.方法 解剖58侧防腐固定的成尸手标本,观测第1掌背动脉的起源、外径、长度及吻合.观察皮瓣感觉神经的来源及分布.1侧新鲜成尸手标本动脉造影.结果 第1掌背动脉起于桡动脉鼻烟窝段,外径( 0.77±0.19 )mm,长度(5.21±0.47 )cm.第1掌背动脉分为3型:Ⅰ正常型占60%(35侧),走行在第2掌骨桡侧,在第2掌骨颈或示指近节桡侧与示指桡掌侧固有动脉吻合.Ⅱ变异型占29.2%( 17侧),Ⅲ缺如型占10.3%(6侧).第1掌背动脉伴行静脉两支者占29%( 17侧);1支者占19%( 11侧);缺如占52%( 30侧).皮瓣的感觉神经来源于桡神经浅支.结论 第1掌背动脉作为轴心血管设计为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示指近节及掌指关节背侧皮肤缺损.

  • 颌骨前突畸形三维解剖测量与诊断标准的初步建立

    作者:褚晶晶;齐向东;秦建增;黄世清;叶庆伟;张宗富;钟世镇

    目的 探讨并建立颌骨前突畸形三维解剖测量方法与诊断标准. 方法 通过计算机编程建立颌骨前突畸形的三维解剖测量方法;对14例志愿者二维X线头影测量与计算机辅助三维解剖测量的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①建立了正中矢状面上鼻根点与上齿槽座点连线(NA)、鼻根点与下齿槽座点连线(NB)与眼耳平面(FH)的α角、3角来反映上颌骨、下颌骨对于颅部位置关系;并建立正常诊断范围:α:88°~93°;β:87°~90°.②统计结果提示二维测量与三维测量对正常颌骨无显著性差异,对于异常颌骨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计算机辅助颌骨前突畸形的三维解剖测量方法是可行的,体现三维解剖的空间立体关系.提高诊断的准确度,为颌骨畸形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客观依据.

  • Arantius韧带头侧附着处的形态观察及临床意义

    作者:周峥;杨定华;丁自海

    目的 为临床手术通过Arantius(肝静脉)韧带寻找肝左静脉背侧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解剖观察33例尸肝Arantius韧带,并追踪其头侧附着处.结果 Arantius韧带头侧附着处成多样性;33例左肝静脉背侧均被显露.结论 通过Arantius韧带追踪肝左静脉方便可行.

  • 缝匠肌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作者:孙锋;黄东;吴伟炽;牟勇;马晓芬;周绍龙

    目的 明确缝匠肌肌皮动脉穿支和肌间隙穿支的分布区域特征,为缝匠肌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逐层解剖12侧经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新鲜标本,观察缝匠肌动脉血供特征、穿支数目及优势血管分布.结果 由各动脉发出进入缝匠肌及其表面皮肤的穿支血管有7~12支,其中以缝匠肌中、上段穿支分布较为集中,主要为股动脉发出.肌皮穿支有3~4支,平均管径(1.30±0.15)mm,蒂长(1.10±0.10)cm;肌间隙穿支2~3条,管径(1.20±0.20)mm,蒂长(1.15±0.15)cm.此外,旋股外侧动脉发出一较长肌间隙穿支,管径(1.35±0.05)mm,蒂长(7.20±1.40)cm,可达缝匠肌中段. 结论 缝匠肌中、上段穿支较多而位置相对恒定,设计缝匠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组织缺损是切实可行的.

  • 计算机模拟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位置对关节活动的影响

    作者:斯海波;陈世荣;刘淼;徐西东;庄万强

    目的 通过计算机模拟全髋关节置换术,研究假体位置对关节活动度及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以CT数据为基础,利用计算机三维重建及虚拟手术技术建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三维模型,在不同假体位置模拟关节运动并测量关节发生撞击前的大活动范围.结果 (1)髋臼外展角增大可导致屈、伸、屈曲90°内旋活动范围增大,对外旋影响小;髋臼及股骨前倾角增大均可导致屈及屈90°内旋活动范围增大,而伸及外旋均减小.(2)为满足日常活动需要,取较大髋臼外展角时,髋臼前倾角宜适当减小;取较小髋臼前倾角时,股骨前倾角宜适当增大,反之亦然;而髋臼外展角与股骨前倾角的相对位置取决于髋臼前倾角.结论 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把握好假体的相对位置可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增加关节稳定性.此外,本结果对髋关节假体翻修术中假体安放及术后脱位患者日常活动范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下颈椎血供的解剖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林永绥;王万明;郑和平;张发惠;王春

    目的 为颈椎前路减压手术中减少出血量,改善显露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15具成人尸体标本上,解剖观测C3~7椎体前后部血供的起源、走行、分支及吻合.结果 椎体前部血供来自颈升动脉脊支、甲状腺下动脉和颈深动脉脊支,C4~7椎前动脉在椎体上的分支相互吻合,在颈长肌的内侧缘处常吻合成一纵行动脉链;椎体后部血供来自椎间动脉发出的椎后动脉,其分支在颈椎体后部吻合形成节段性弧形动脉吻合链.结论 阻断术椎的椎前动脉及其与相邻椎前动脉的纵行动脉吻合,并在颈椎后部减压时注意对硬膜囊外侧缘及椎体中部处的椎后动脉及其分支的处理,可减少颈椎前路减压手术的术野出血,改善手术显露.

  • PGE2和NF-кB信号途径在骨再生中的相互作用

    作者:邱小忠;王国保;胡晓芳;王永魁;张马辉;王乐禹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利用MC3T3-E1成骨细胞株与大鼠骨折模型来研究骨折愈合过程中PGE2和NF-кB信号途径的相互作用.方法 利用PGE2与NF-кB抑制剂BAY 11-7082处理MC3T3-E1成骨细胞和大鼠骨折模型,采用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Western blot分析、EMSA分析以及ELISA测定等研究手段,研究PGE2、NF-кB、BMP-7、Id2以及SOD2在骨再生中的作用.结果 利用10 μmol/l PGE2处理MC3T3-E1细胞10 min,30 min和2h后,能够显著地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当细胞用5μmol/L BAY 11-7082处理后,PGE2诱导作用受到抑制,表明PGE2增加ALP的表达是通过NF-kB途径来介导.局部注射NF-kB抑制剂后PGE2的生物合成明显减少;此外,抑制骨折部位ALP的活性,在骨折的损伤修复过程中,NF-кB、BMP-7以及SOD2的表达均明显上升,而Id2的表达明显下降;加入NF-кB活性抑制剂后,BMP-7与Id2的表达恢复到正常水平,而SOD2的表达没有改变. 结论 PGE2能够同时通过抑制Id2细胞因子和激活NF-кB信号途径诱导成骨细胞分化.

    关键词: 骨再生 PGE2 NF-кB
  • 两种脑出血动物模型的AQP4表达与磁共振成像的比较研究

    作者:张波;孙善全;甘胜伟;伍修宇;钟小燕

    目的 比较两种脑出血(ICH)动物模型磁共振成像(MRI)的差异,并对其分子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将胶原酶和自体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模型,分别于术后6h、12h、1d、2d、3d和7d进行磁共振成像扫描,观察两组脑出血模型血肿体积的大小;运用干湿重法、伊文思蓝(EB)测定法和免疫印迹分别检测两组脑出血模型的脑含水量(BWC)、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和AQP4的表达变化.结果 胶原酶模型组的血肿体积在脑出血后1d达到大并持续至3d,自体血组的血肿体积在12h达到大;胶原酶模型组的BWC在1d达到高峰并持续至3d,而自体血组BWC在2d逐渐降低;胶原酶模型组的EB含量在12h达到高峰并持续至2d,而自体血组EB含量在1d逐渐下降;两组模型的AQP4表达量在6h开始升高,1d达到高峰,2d逐渐降低.两组模型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胶原酶对BBB和细胞外基质的破坏以及AQP4的表达变化是两组脑出血模型血肿体积出现差异的重要原因.

  • 新型聚乳酸与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的性能测试研究

    作者:黄江鸿;王大平;刘建全;马经野

    目的 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新型的聚乳酸与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找到两者复合的佳配比,从而得到理想的人工骨移植材料.方法 采用原位聚合法按一定的配比(纳米羟基磷灰石质量分数分别为0,10%,20%,30%,40%)聚乳酸与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对这类新型的人工骨进行性能测试,通过抗弯、抗压,弹性模量,电镜扫描,体外降解实验,观测该人工骨的力学性能、微观结构、纳米羟基磷灰石在聚乳酸中的分散情况以及复合材料的降解性能.结果 (1)力学测试显示:随着n-HA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逐渐减少.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在n-HA微粒的质量分数为20%时弯曲强度出现峰值(156.8 MPa).复合材料的弯曲模量随着n-HA微粒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2)SEM扫描显示:纯PDLLA材料断裂表面较平整;在n-HA含量为10%时出现大量的韧窝,明显的粗糙断裂面;在n-HA含量为20%断裂表面凹凸不平,形成大量的韧窝;在n-HA含量为30%以上时断口又变得越来越平整,尚有许多小的韧窝.(3)体外降解实验显示:随着降解时间的延长,降解液的pH值均逐渐降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也逐渐的产生一定的衰减.结论 当n-HA含量为20%时,该人工骨复合材料有着更好的力学性能和降解性能,筛选出该种新型人工骨的佳配比,制备出性能良好的PDLLA/n-HA复合人工骨材料.

  • 苯丙胺致小鼠行为学的变化和纹状体纤维的损伤

    作者:任亚丽;宿宝贵;马丽华;潘三强;曹长姝;周立兵

    目的 探讨苯丙胺对小鼠行为学的变化和纹状体纤维的损伤.方法 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和苯丙胺组.苯丙胺组又分为1、7、14和28d四个组,腹腔注射苯丙胺2 mg·kg-1·d-1.建模期间对小鼠进行自主行为活动测试.用Nauta法观察纹状体纤维的变化.结果 自主行为学检测发现:用药后,苯丙胺7、14、28 d组的运动总路程、平均速度、大运动速度、快速运动时间/总时间比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增加(P<0.05),而慢速运动时间/总时间在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Nauta法染色显示苯丙胺14d和28d组纹状体内可见变性神经纤维呈黑色,正常组和生理盐水组均未发现变性的神经纤维.结论 苯丙胺可引起小鼠多项活动性指标的增高,及纹状体神经纤维的变性.

  • 损伤骨骼肌组织内CD8+T细胞的功能特性

    作者:冯利强;曾慧君;刘幸卉;陈荣;黄维一;廖华

    目的 分析骨骼肌损伤后CD8+T细胞的渗出及其功能特性.方法 机械挤压法制备小鼠胫骨前肌(TA)损伤模型.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检测损伤肌组织内CD8+T细胞的渗出及其可能的CTL功能.结果 HE染色证实机械挤压引发显著的TA肌纤维坏死、退变和再生.损伤肌组织内出现广泛的炎性渗出,损伤后7d(再生初期)可见较多的CD8+T细胞,少量CD8+T细胞共表达Perforin以及IFN-γ.结论 与慢性肌炎的免疫反应相似,急性损伤同样会引发CD8a+T细胞的渗出、活化并具备CTL功能.但这种活化的CD8+ CTL细胞仅短暂出现于肌组织的再生初期.

  • 维甲酸诱导脊柱裂胎鼠脊髓组织中Caspase-3表达情况

    作者:马英桓;袁正伟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维甲酸诱导脊柱裂胎鼠脊髓组织Caspase-3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孕10d Wistar大鼠,实验组用溶有维甲酸(40mg/ml)的橄榄油,以135mg/kg经胃管注入给药制作脊柱裂畸形大鼠模型;对照组选取孕10 d Wistar大鼠给等量橄榄油.将实验组及对照组按照孕12、15、17和20 d分为4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分析Caspase-3在对照组、畸形组胎鼠脊髓组织细胞中的分布和表达情况.结果 脊柱裂大鼠脊髓神经组织中Caspase-3在15d开始增多,一直持续到20 d胚胎大鼠.其增高情况明显高于同一时间点对照组大鼠.胚胎15、17和20 d显性脊柱裂畸形鼠脊髓组织Caspase-3阳性细胞数多于对照组,荧光强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维甲酸诱导的脊柱裂胎鼠Caspase-3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发育胎鼠.

  • 切开复位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

    作者:朱小弟;王利;李文庆;毛仁群;杨涛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加压空心螺钉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5例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腕骨关节,舟骨骨折复位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同时修复关节囊和韧带,术后进行康复治疗. 结果 术后随访7~24个月,平均15个月,根据Cooney 腕关节评分标准,本组优8例、良10例、可5例,差2例,平均评分值82分.X线片检杳舟状骨骨折一期愈合,腕关节达解剖复位,腕骨间隙正常.结论 应用切开复位加压空心螺钉和克氏针内固定,修复关节囊和重要韧带,有利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是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的较好方法.

  • 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发病的解剖因素探讨

    作者:刘成龙;靳安民;朱立新;闵少雄;吕海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 SSEH)发病中的解剖学因素.方法 分析1995~2010年10例接受手术的SSEH患者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及病理结果.结果 10例患者均行随访,时间6-18个月,手术治疗的患者中2例患者受累肢体神经功能完全恢复;8例患者除大小便功能不同程度改善外,肢体的运动感觉功能无明显恢复.术中所见并结合病理检查,血肿组织者10例,血管畸形者.结论 SSEH病因不明确,多发病急,发展迅速,预后差.自发性的出血可能与硬脊膜外隐匿性血管瘤或静脉血管扩张等有关,解剖学因素在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血肿 解剖学 硬膜外
  • CenterpieceTM微型钢板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中的应用-附14例报告

    作者:张顺聪;江晓兵;唐永超;梁德;杨志东;晋大祥;姚珍松

    目的 评价应用CenterpieceTM微型钢板固定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疗效.方法 采用改良单开门手术,C3、C5、C7椎板开门侧行CenterpieceTM微型钢板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1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结果 随访6个月~2年,平均13.6个月.JOA评分由术前的(11.1±0.78)分提升为(15.3±1.12)分(P<0.05),术后复查CT及MRI提示椎管显著扩大、脊髓减压,随访期间无一例发生内固定物松脱、门轴侧椎板内陷及再“关门”现象,术后2个月时仅有2例存在颈部轻微疼痛、僵硬感,术后半年复查症状消失.结论 CenterpieceTM微型钢板固定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安全有效的术式,门轴固定牢固,能显著减少再关门现象及轴性症状.

  • 肾动脉伴右睾丸动脉变异1例

    作者:刘娟

    在制作一具儿童男性标本时,见其肾动脉及睾丸动脉有变异(图1),报道如下.1.左右肾动脉均有两支.右肾,从腹主动脉右侧壁和前壁分别发出右肾动脉上支、右肾动脉下支.上支距肠系膜上动脉2mm处发出,外径为3.8 mm,下支距上支29.5 mm处发出,起始处直径3.2 mm,由肾门的下端进入肾脏.左肾,从腹主动脉左侧壁发出左肾动脉上支、左肾动脉下支.上支距肠系膜上动脉2.2 mm处发出,下支距上支6.8 mm处发出,起始处直径3.1,斜向外方进入肾门.

  • 低位腹腔干并多分支变异1例

    作者:朱夏媛;马建军;段嘉;王逸鹤;周晓丹;曹学辉;王小芳;何巍

    解剖1具老年男尸时,发现其腹腔干较正常位置偏下并伴多分支变异.查阅文献未见相关报道,为积累国人解剖学资料,现报道如下:该男尸长159 cm,腹腔干在胰后方平第2腰椎上缘水平由腹主动脉前壁发出.该干依次发出膈下动脉干、胃左动脉、脾动脉、肝总动脉及中结肠动脉干5条分支(图1).腹腔干起始部外径7.22 mm,走行0.65 cm后发出膈下动脉干,该干在腹主动脉前方上行0.52 cm后分为左、右2支.左支沿左肾上腺内侧缘上行1.0 cm后发出分支至胃底部,本干继续上行入膈.右支贴腹后壁向右上走行入膈.胃左动脉由腹腔干走行1.60 cm后发出,外径为1.76 mm,该动脉在网膜囊后行向左上方达胃小弯并下行.腹腔干在距其起点2.23 cm处依次发出脾动脉、肝总动脉、中结肠动脉干,其外径分别为4.22、2.90、3.24 mm.脾动脉沿胰腺上缘向左行于网膜囊的后方入脾;肝总动脉在网膜囊的后方沿胰头上缘向右上方走行;中结肠动脉干在距其起始点0.8 cm处,发出胰背动脉,外径为1.68 mm,该动脉行经胰腺后方于胰腺下缘入胰,中结肠动脉干下行于胃结肠韧带内,走行1.18 cm后在结肠左曲处分为左、右2支,与左、右结肠动脉相吻合.

  • 膈肌和心包缺损伴心脏右移

    作者:姚康;黄璐璐;佟颜杉;吴洪海

    根据心轴(心底与心尖连线)的走向,可将右位心分三种情况:反位心脏、右旋心和右移心;右移心是指因肺部疾患(如右肺叶发育不全、萎缩)等其它因素引起心脏移位于胸腔右侧,心脏本身无畸形,房室解剖位置正常[1~3].笔者解剖一成年男尸(35~40岁),身长168 cm,头面部、躯干及四肢的外部体征均未见异常.

  • 上肢动脉及肌皮神经变异1例

    作者:孙超;丁自海

    作者在解剖一具中年男性保留肩胛骨的右侧上肢标本时见其动脉及肌皮神经变异,现报道如下:在喙突以下5 cm,腋动脉分两支主干动脉,其中一条为其直接延续,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伴随正中神经下行为传统意义肱动脉,直径4.68 mm.此支在肱骨内上髁上方5 cm发有尺侧下副动脉,在上臂除发出肌支营养喙肱肌、肱二头肌外无其他分支.

  • 第Ⅲ代经口寰枢椎复位钢板系统三维稳定性评价

    作者:石林;夏虹;赵卫东;刘雅普;杨庆磊;尹庆水

    目的 对比经口寰枢椎复位钢板固定系统(TARP)与后路椎弓根钉棒固定系统的三维生物力学稳定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6具新鲜上颈椎尸体标本(C0-3),随机分为正常组、TARP组、后路钉棒组.每组标本均利用美国魔神运动分析技术公司步态分析系统(Motion Analysis,co.6Eagle系统)测量屈伸、侧屈、旋转各个方向的运动范围(ROM),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前路TARP 钢板组与后路椎弓根钉棒组在屈伸、侧屈、旋转各个方向上与完整标本差异显著.前路TARP钢板组与后路椎弓根钉棒组在屈伸、侧屈、旋转各个方向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前路TARP固定系统具有与后路椎弓根钉棒固定系统相当的三维稳定性,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前路TARP系统可作为寰枢椎可靠内固定的选择方法之一.

  • Evans手术对跟骰关节压力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张鹏;夏江;俞光荣;赵宏谋;杨云峰

    目的 研究Evans手术矫正平足畸形对跟骰关节压力的影响以及该术式的足外侧柱佳撑开宽度,为临床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 6例正常成人新鲜足标本,根据不同工况分为正常对照组、平足模型组、Evans手术外侧柱延长的LCL*4 mm、LCL*6 mm、LCL*8mm、LCL*10mm及LCL*12mm组.实验标本逐级加载至350 N,利用K-ScanTM骨关节接触面测量系统的K-Scan6900#压敏片分别测量7组跟骰关节压力变化.结果 在350 N垂直载荷下跟骰关节的峰值压强分别为(kg/cm2):对照组(9.21±1.60)、平足组(24.90±2.45)、LCL*4 mm组(21.68±2.21)、LCL*6 mm组(15.95±2.59)、LCL*8 mm组(11.04±1.15)、LCL* 10 mm组(15.20±2.35)、LCL*12 mm组(21.55±2.03).平足组跟骰关节峰值压强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Evans术后的所有组跟骰关节峰值压强较平足组有明显降低(P<0.05);LCL*8 mm组与正常对照组跟骰关节峰值压强接近(P=0.143);LCL*8mm组跟骰关节峰值压强较其他外侧柱延长组小(P<0.05).结论 Evans手术治疗获得性平足,其术后对跟骰关节压力在一定范围内较平足术前有所减小,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而撑开长度在8mm时跟骰关节压力小,且接近正常状态.

  • 腰椎峡部裂机翼型记忆合金固定装置的有限元分析

    作者:朱立新;王健;曹延林;樊望驹;于郭吉;张西兵;叶文明

    目的 以正常人体CT影像数据为基础,建立腰椎峡部裂弹性固定有限元模型,分析内固定器受力并对其进行改进.方法 采用分辨率0.625 mm薄层CT扫描数据,导入Mimics 10.0软件建立三维几何面网格模型,通过Geomagic studio12.0、HyperMesh 10.0前处理,终导入Abaqus10.1软件生成腰椎峡部裂记忆合金固定模型,并在椎体上表面施加500N压力和7.5 Nm力矩,模拟前屈、后伸、侧屈和旋转四种生理载荷,观察并比较不同载荷下固定装置的应力分布.结果 机翼型记忆合金固定装置应力集中于侧翼,尤其是侧翼和底座的接合部位,后伸和旋转时大,容易导致疲劳性断裂.结论 提高镍钛合金材料质量和工艺水准,术后延长腰围保护时间,以避免机翼型记忆合金固定装置断裂的风险.

  • 脊柱中胸段(T6~8)经肋椎单元固定系统有限元分析

    作者:赵岩;江建明;李筱贺;霍洪军;左媛;肖宇龙;杨学军

    目的 建立T6~8椎体病灶清除植骨+后路经肋椎单元固定系统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系统所受应力对其进行改进.方法 获得1例男性(身高172 cm,体质量71 kg,39岁)T7椎体结核病患进行螺旋CT扫描,将所得数据导入计算机,通过Mimics 13.0软件和Ansys11.0有限元软件建立T6~8后路病灶清除植骨+经肋椎单元固定系统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在在椎体上表面施加500 N压力和10Nm的力矩模拟腰椎前屈、后伸、侧屈3种生理载荷,观察不同载荷下固定器械的应力分布,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 在前屈和后伸运动状态下,螺钉尾部是应力为集中的部位,上位螺钉大于下位螺钉,对于纵连棒,上端总是大于下端,且下端应力为零;侧弯位,螺钉尾部应力均较前屈和后伸位减小;纵连棒上下端应力相当.同一部位三种运动状态下比较,螺钉尾部总是后伸位大于前屈位,侧弯位小;纵连棒E,F点,总是前屈大于后伸,侧弯小;侧弯位纵连棒末端小.结论T6~8运动节段后路椎间植骨经肋椎单元内固定的病人在做前屈和后伸运动时上位螺钉尾部及纵连棒的上端容易发生疲劳性断裂.

  • 面神经鼓乳段在斜矢状断面与HRCT上的定位及临床意义

    作者:钟斌;李清锋;周曼;段菊如;吴英宁;黄昌盛

    目的 探讨面神经鼓乳段在斜矢状位佳显示的扫描基线,为面神经鼓乳段疾病的影像诊断和耳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利用HRCT对16例(32耳)外观无异常的成人颅骨标本行斜矢状位扫描获得层厚为0.625 mm的HRCT图像后,再用火棉胶包埋技术将颞骨标本切制层厚为1mm的连续斜矢状断面标本,选取面神经鼓乳段显示良好的CT图片与对应的切片标本对照观测.结果16例(32耳)在斜矢状位均可完整显示面神经鼓乳段全程,面神经鼓乳段全长为(23.58±1.44)mm,鼓室段到外半规管的距离为(0.75±0.12)mm,面神经鼓室段到鼓室的距离为(0.34±0.08 )mm,鼓室段和乳突段的夹角为(108.88±2.49)度.结论 颞骨斜矢状位HRCT图像结合对应切片标本能良好显示面神经鼓乳段及其周围结构的解剖位置和毗邻关系,以与正中矢状面成(21.40±4.35)度为扫描基线作斜矢状位扫描显示面神经鼓乳段佳,对颞骨的影像诊断和耳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枕颈复合体关节间隙在CT与MRI中的比较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任伟;王建;袁武;邵珩;李云生

    目的 将火棉胶微视断层切片相关结构测量数值与CT、MRI的对应数值进行比较,测量和评估枕颈复合体的各关节间隙,探讨CT、MRI对枕颈部关节间隙数据测量的精确性,明确枕颈复合体测量评估的佳方法.方法 采用24例正常死亡的中立位成人颈椎标本,以枕颈复合体作为观测对象.CT、MRI扫描,采集影像学图像.然后经改良火棉胶包埋法处理标本,制作枕颈复合体的横断面(12例)、冠状面(6例)和矢状面(6例)的连续切片,层厚1mm,观察并测量分析三种来源图像中的相关组织间隙.结果 在火棉胶组织切片、CT、MRI中精确测量枕颈复合体各关节间隙的距离,包括寰齿间隙(ADI)、齿突侧块间隙(LADI)、寰枕间隙(AOI)、寰枢椎间隙(AAI)、基底齿突间隙(BDI)、基底寰椎间隙(BAI)的距离,并将三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统计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①为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精确的关节间隙数据以供参考.②结果提示3组影像来源的数据无统计学差异,可认为CT、MRI均可作为判定枕颈复合体关节间隙的准确方法,MRI是评估枕颈复合体的佳选择方法.

  • 心肌桥-壁冠状动脉临床应用解剖的双源CT研究

    作者:虞康惠;成官迅;刘国顺;阎静

    目的 研究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双源CT(DSCT)形态学特征,以提高对MB-MCA临床诊断价值的认识.方法 分析3709例冠状动脉CTA病人,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的冠状动脉16段分段法对检出的MB-MCA进行准确定位,对其长度、深度、收缩期管腔压缩程度及其伴随的粥样硬化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3709例病人中发现MB-MCA 638例,检出率约17.20%,共检出654支MB-MCA,其中426支位于7段(S7)、72支位于8段(S8)、56支位于6段(S6),其余分别分布于2段(S2)、3段(S3)、4段(S4)、9段(S9)、11段(S11)、12段(S12)、13段(S13)及16段(S16);MB-MCA平均长度为( 20.52±9.84 )mm,平均深度为(1.27±0.93 )mm;收缩期时MCA管腔呈现不同程度的狭窄,但重度狭窄罕见;92例MB-MCA患者在MCA前存在粥样硬化斑块. 结论 DSCT不仅可直接显示MB-MCA的解剖形态,还可动态评价其在整个心动周期的变化,为MB-MCA临床意义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 螺旋CT成像对右肺上叶肺段与亚肺段动脉管径的评价

    作者:陈光平;陈吴兴;董海娜;叶再挺;林黎明;叶叔文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成像对右肺上叶肺段和亚肺段动脉管径的评价.方法 240例行胸部CT增强扫描的正常成人,运用不同方法进行三维重建并测量右肺上叶肺段和亚肺段动脉管径,再按性别分2组、按年龄分3组(20~40岁、41~60岁、61~87岁)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①性别之间、不同年龄组之间的右肺上叶肺段和亚肺段动脉管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同重建方法各有其优越性,MPR重建图像能较好显示肺段和亚肺段动脉,应用此法测量动脉管径较为准确.结论 多层螺旋CT成像能较好评价右肺上叶肺段和亚肺段动脉管径,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数据.

  • 器官脱细胞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彭蒙蒙;梅劲

    异体器官移植是彻底治疗器官衰竭的有效方法.然而,人们对移植器官的需求量远远大于器官的供给量,其在一定程度上迫使研究者们加快对脱细胞技术领域的研究.近几年,随着脱细胞技术从组织水平过渡到器官水平,在组织工程/再生医学领域出现一个具有发展前途的器官功能置换方式.2008年,Ott[1]等学者利用Langendorff装置成功地对心脏进行了脱细胞化,且通过心肌细胞再植入使人造心脏产生搏动.随后,有不少学者对各器官进行脱细胞化技术探索.由于各器官的组织结构不相同,其脱细胞方法也不相同,本文就器官脱细胞化的研究动态及其处理方法综述如下.

  • 肝脏分段与切除术的进展

    作者:许鑫森;王瑞涛;刘昌

    充分了解肝内血管解剖对于解剖性肝脏切除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l].自从Cantlie于1898年第一次描述了肝脏的功能解剖,随后Healey和Schroy,Goldsmith和Woodburne,Couinaud以及Bismuth等人的工作极大地推动了对于肝脏功能解剖的认识[2].目前人们对于肝脏功能解剖的理解大多数是源于Couinaud 对肝脏分段的描述,即以肝内门静脉分支和肝静脉分支的分布为基础[3,4],分肝为左右半肝、5叶和8段,见图1 (Couinaud肝段[4]).

中国临床解剖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