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国中医药杂志

中国中医药

中国中医药杂志

The Chinese - Medicine Magazine of China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 中华科学技术出版社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728-6077
  • 国内刊号: 72-2003/R
  • 发行周期: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张万富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从气学说看中医学的综合理念

    作者:徐正友;徐灿坤

    气,在古代是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认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就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宇宙问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气是万事万物之间沟通的媒介.《周易·系辞》中说,"天地氤氲,万物化生",《黄帝内经素问》中说,"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被引进中医学领域,逐渐形成了中医学的气学说.

    关键词:
  • 脂质体制剂的靶向性特点及应用

    作者:仵文英;薛红安;邹晶;陈亚丽

    综述了脂质体被动靶向与主动靶向的特点以及其在网状内皮系统、病毒性肝炎、抗感染、肿瘤等方面应用、研究概况,旨在为愈来愈多的脂质体制剂早日走向临床提供参考.

    关键词:
  • 哮喘的中医药治疗

    作者:刘琼;罗海燕

    近年来,哮喘的发病率、死亡率、患病的严重程度逐年升高,引起了医学专家、卫生官员的极大关注.西药治疗哮喘因毒、副作用较大而使在本病的应用受到限制,而中医药治疗哮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其独特的优势.现代中医药对哮喘的治疗大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七种.

    关键词: 哮喘 中医药疗法
  • 伤寒论《阳明病胃家实》探析

    作者:沈士明;唐国荣

    《伤寒论》阳明病以胃肠燥热实为特点,即所谓"胃家实".原文185条日:"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说明阳明病是由胃家实所形成的.胃家、非单指是阳明胃、亦包括了手阳明大肠、泛指整个胃肠道、实是指邪气盛则实、亦非单指肠中有形实滞.胃家实概括地说明了病邪深入阳明、胃肠燥热亢盛、病变以里热实证为特征.其燥热之邪充斥于全身、未与燥屎搏结者、称为阳明经证,燥热之邪与燥屎搏结、阻塞肠道、影响脏气通降者、称为阳明腑证,二者均属于胃家实.正如章虚各所云:"胃家者、统阳明经腑而言也、实者受邪之谓".

    关键词:
  • 中医衰老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作者:陈学忠;尹方;扬俐;董秀云

    中医对衰老的研究有二千多年历史,历代医家对衰老探索,不断推动着中医衰老理论的成熟和完善,近代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在对衰老理论的继承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些新的学说,发展了衰老理论,其理论和实践为传统的衰老理论和养生术增添了新的内涵.

    关键词:
  • 谈炒炭药在血证中的运用

    作者:余武龙;王春琴

    炒炭药是指将药物炒至全部为焦黑色,但中间仍呈黄褐色为度.药物炒炭后,可增加炭素,炭素具有吸附作用,可增强止血作用.但某些药物炒炭后因性味改变和有效成份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反而没有原药材的止血作用好.临床实际运用中,将炒炭药分为温(热)性、平性、凉(寒)性三类,温(热)性炒炭药多用于虚证出血,如气虚不摄,血溢脉外的出血;凉(寒)性炒炭药多用于实证出血,如火热亢盛,迫血妄行的出血;平性炒炭药则虚实证出血皆可选用.血证中正确选用炒炭药,既可治本又能治标,能缩短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消除或减轻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 大黄在中医急症中的应用

    作者:罗福田;刘绍安;刘柏清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大黄的干燥根茎,处方常用名:大黄、川军、锦纹、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异名:黄良、火参、肤如、将军、峻(藏药名).其性味苦寒,入脾胃、大肠、心包、肝经,其主要作用有4:①通便导滞;②泻火凉血;③活血祛瘀;④利胆退黄.根据祖国医学"通则不痛"、"不通则痛".以及"六腑以通为用"的原理.对一些急腹症属于实热结滞之证.常首选用大黄,再配以清热泻火解毒行气等药.每每取得良好的效果.大黄泻下力强,并有清热泻火作用.适用于实热壅滞,大便燥结,宿食积滞,血热出血来兼有便秘者.

    关键词:
  • 距骨骨折脱位并内踝骨折及同侧跟骨开放性骨折1例报告

    作者:李天朗

    罗某,男,21岁.2001年12月9日站在汽车车箱内手撑靠在车箱前面的玻璃(每张12.5kg,共50张),在上坡转弯中汽车突然刹车,致玻璃边砸在左足跟上,当即流血、肿痛,于伤后1小时送来我院就诊.

    关键词:
  • 手法整复双向牵引治疗陈旧性踝部骨折脱位

    作者:李天朗

    陈旧性踝部骨折脱位的治疗.一般是切开复位内固定或关节融合术.自1999年以来,笔者采用手法整复,双向牵引治疗该损伤5例,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推拿加温针灸治疗网球肘临床观察

    作者:熊学琼;吴佐联

    网球肘就是肱骨外上髁炎,是由急慢性损伤造成肘关节肱骨外上髁及其周围软组织疼痛,并影响伸腕和前臂旋转功能的慢性、劳损性疾病.本病临床常见,以保守治疗为主,但保守治疗中,采用单一的推拿、针灸或药物外敷疗法,疗效都不如采用综合疗法者好.我们采用推拿加温针灸疗法对48例网球肘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 治疗乙肝怎样用大黄

    作者:罗福田;刘绍安;刘柏清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的干燥梗茎,性味苦寒入脾胃、大肠、肝经.其主要作用有通便导滞、泻火凉血、活血祛瘀、利胆退黄,大黄中引起泻下作用的主要成分为番泻甙甲.根据祖国医学"通则不痛"以及"六腑以通为用"的原理,对一些肝胆疾病患者兼急腹症属于实热结滞之证,常首选用大黄,配以清热、泻火、解毒、行气等药,每每取得较好效果.大黄泻下力强,并有清热、泻火、利胆退黄等作用,适用于乙肝初期湿热毒邪较盛和乙肝的急、慢性期的大便不畅以及湿热交滞胃肠引起便溏不爽,湿热蕴结脾胃,引起胃肠症状以及乙肝肝硬化腹水期均可选用大黄.

    关键词:
  • 自拟愈精助育汤治疗精液不液化症的体会

    作者:黄珠南

    应用愈精助育汤治疗精液不液化症68例,分5型随症加减,结果治愈40例,有效20例,无效8例.

  • 针灸对晕厥的疗效研究

    作者:李红军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晕厥的疗效.方法:将2001年6月至2004年3月在卫生队治疗的35例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在治疗的35例患者,治愈率91%.结论:针灸在治疗中出现的晕厥现象疗效明显.

    关键词:
  • 颈牵引状态下针刺夹脊穴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256例

    作者:李金明;胡琼英;刘文革

    颈椎病即颈病综合症.属中医学"痹症"、"痿症"、"头痛"、"眩晕"、"项强"等范畴.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自96年开始,采用颈部牵引状态下针刺以颈部夹脊穴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256例,其症状缓解快而明显,疗效稳定,均获满意效果.现报导总结如下.

    关键词:
  • 自拟补气和血解毒汤治疗乙肝

    作者:鲁田夫

    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目前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应引起高度重视.乙肝是属于中医的"疫毒"范畴,乙肝病毒(湿热挟毒)是人体致病的主要原因;体内正气虚弱(免疫功能低下,脾肾功能受损)是发病的主要病机;肝郁气滞血瘀(肝组织损伤口,微循环障碍)是本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三者互为因果,在临床症状表现也非常复杂.因此,在治疗上必须采取补虚、解毒、化瘀三法并用方可奏效.笔者临床十余载,自拟补气和血解毒汤,三者兼顾,效果极好.

    关键词:
  • 参苓自术散加减治疗高血压26例

    作者:郭小华

    笔者运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高血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26例患者中男8例,女18例,年龄40~50岁6例,51~75岁20例,根据WHO血压判断标准:26例均属于原发性高血压,血压20~22/13.3~14.6Kpa 10例,18.6~19.8/12~13.3Kpa 16例,高血压病史均在5年以下,临床症状:头痛头晕,四肢麻木,疲惫无力,失眠,记忆力减退,食少纳差.

    关键词: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62例临床观察

    作者:江广春

    慢性前列腺炎为成年男性常见病,治疗方法很多.我们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的方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6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关键词:
  • 健脾清肠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8例

    作者:李雪松

    笔者从1993年~2003年运用自拟健脾清肠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8例,临床疗效佳,现总结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48例病人,门诊病人30例,住院5例,男性16例,女性32例.年龄20岁以下1例,21~35岁14例,35~50岁27例,50岁以上者6例;病程短者6月,长者10余年,所有病例均经大便镜检,视野均有红白细胞,并见成堆脓细胞,纤维结肠镜检,有不同程度的溃疡和糜烂,肠粘膜充血水肿.诊断标准参照《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疗效标准》.

  • 克溃散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

    作者:李雪松

    我们使用自拟克溃散组和西医对照组对120例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进行临床对比观察,发现中药治疗组有效率96.8%,治愈率82.3%,1年后复发率为11.5%,西药对照组分别为91.6%,62.0%,48.8%,治愈率及复发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均《0.01.

    关键词: 克溃散 消化性溃疡
  • 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回顾

    作者:任建平;陈华;田社清

    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是病因未明的下消化道炎性疾病,至今国内尚无较理想的治疗药物.近年应用灌肠疗法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文献报道较多,现简要回顾如下.

  • 中医四联疗法治疗尖锐湿疣36例报告

    作者:张敬珍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1例,女性5例.年龄16~57岁之间,平均年龄31.8岁,病程1月至17个月,其中11例在外地治疗后复发后来我处就诊的,所有患者均经醋酸白试验阳性.

    关键词:
  • 补阳还五汤与血塞通治疗脑梗塞50例

    作者:陈文才;杨英

    我们从2000年1月~2003年12月,用补阳还五汤与血塞通合用,治疗脑梗塞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诊断标准以1986年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塞的诊断标准为依据.全部病例均为住院病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40~75岁,平均51.4岁;病程1~25天,平均7、8天.按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改良爱本堡十斯堪的那维查研究组)分为:轻型26例,中型18例,重型6例.

  • 疏肝理脾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

    作者:曾立清

    2型糖尿病是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包括糖、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等物质代谢紊乱.因其早期可出现"多饮、多尿、多食易饥、消瘦乏力"等症,中医将其归属"消渴"范畴,传统按上、中、下三消进行论治,正如《证治准绳·消渴》所说:"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便数有膏为下消",病机为属肺、胃、肾三脏阴亏燥热,治疗以滋阴降火为主.

    关键词:
  • 从肾虚血瘀论治围绝经期妇女盆腔炎疗效分析

    作者:张琼;张勤华;齐聪

    目的:从肾虚血瘀角度分析围绝经期妇女生理特点,探讨补肾活血法治疗围绝经期妇女慢性盆腔炎的立方依据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中医治疗的围绝经期(40-55岁)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分成2组(各30例)对照组(A组):清热解毒利湿;治疗组(B组):补肾活血,清热利湿.比较两组疗效和相关指标.结果:A组、B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 3.3%和96.7%(P《0.05),治愈率分别为20%和56.7%(P《0.01),服药剂数分别为22.4±4.3剂和17.4±36剂(P《0.01),疼痛延续时间分别为5.76±1.68天和3.73±1.57天(P《0.05).结论:围绝经期妇女慢性盆腔炎多伴有肾虚血瘀证,以补肾活血法治疗迅速缓解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 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证治疗

    作者:李夏风;杜玉梅

    慢性萎缩性胃炎(以下简称CAG)是以内镜下粘膜变色,变薄及血管显露为病理特征的顽固性难治性消化道疾病.其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上腹部饱胀或疼痛、恶心、呕吐、嗳气、腹泻、贫血、消瘦、舌炎等,归属祖国医学"胃脘疼""痞症"等范畴.近年来发病率及癌变率有上升趋势.据报道,约1%未作治疗的CAG可能变癌,而胃癌病人50%以上有CAG病史,因而CAG的治疗引起医学界广泛重视.我们从2000年至2003年,通过对98例CAG患者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及体会,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 李书义治疗糖尿病的经验

    作者:李茜

    李书义认为,糖尿病的主要病机为"下虚上实,水火不济".阴虚燥热为本,日久必见气伤,导致气阴两虚.故治疗宜滋肾水以固本,生津润燥以治标,同时勿忘益气健脾.基本方:生黄芪15~30g,天花粉30g,葛根12g,山药30g,茯苓1 5g,泽泻10g,山茱萸15g,生地黄15~20g,金樱子12g,根据症状的不同,又可随证加减.

    关键词: 糖尿病 老中医经验
  • 将军油治疗骨折并发症--张力性水泡(附37例临床观察)

    作者:李天朗

    张力性水泡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骨折并发症之一.笔者自2000年7月以来,对37例患者采用将军油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川芎治疗头痛2则

    作者:李盈昌

    川芎本名为芎,因四川产量多,质量佳,故临床处方多用川芎.对于将川芎用于治疗头痛,历代医家见仁见智,各有不同.笔者于临床运用川芎治疗多例头痛,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 中药治疗银屑病56例

    作者:邓建平;邓小刚;蒋文贵

    银屑病是皮肤科的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疾病.自1999年至2003年,我们运用中药治疗银屑病5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银屑病 中医治疗
  • 干祖望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经验

    作者:李丁霞

    干祖望教授是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喉科专家,在近70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03年,我有幸得到干老的悉心指导,受益匪浅,特总结干老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经验,与同道共鉴[1].

    关键词:
  • 中医如何辨证治疗肾炎蛋白尿

    作者:谭晓燕

    肾炎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以浮肿、小便不利、腰酸、蛋白尿为其主要临床表现,而蛋白尿的消退较为顽固,难以治愈,根据临床上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以供同仁参考指正.

    关键词:
  • 偏头痛与风、痰、瘀病机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倪世秋;王继明

    通过论述感受外邪、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忧思劳累、久病致瘀与偏头痛的关系,探讨偏头痛与风、痰、瘀病机的相关性.

    关键词: 偏头痛 病因病机
  •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

    作者:林雪;邓皖利

    中西医学对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从不同的理论体系出发有各自的认识,治疗理念上有差异,中医重视气血、脏腑、阴阳的平衡,强调心理、整体、环境的调整,能有效改善症状,西医注意血压指标及危险分层,能有效迅速控制血压升高,但二者治疗高血压的共同目标及主要目的是大限度降低心脑血管的死亡和病残的总危险.为此中西医发挥各自优势,中西医有机地结合,不失为治疗高血压的一条主要途径.

    关键词:
  • 小承气汤加味在腹部手术后病人的应用探讨

    作者:黄顺彬

    我科以小承气汤加味用于妇产科腹部手术后患者,对治疗组病人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等进行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慢性乙肝中医病疾探讨

    作者:郭小平;徐妮

    慢性乙肝属世界性难治疾病,近年来中医药在慢性乙肝的防治应用上,曾取得一定成绩,但疗效仍难尽人意,且疗效难以进一步提高.回顾中医对慢性乙肝的认识过程,分析目前中医药防治现状,结合长期临床体会,参考实验药理研究和病理生理学研究,审证求因,审因论治,笔者认为慢性乙肝的病机是"疫毒是因不是果,血瘀是果也是因,脾虚是果不是因,"下面简述之.

    关键词:
  • 中西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64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永安;张晓涛;陈厚兄;刘明澈

    我科自1991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164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64例中,男93例,女71例;年龄21~68岁,平均42岁;164例中有腹腔手术史者146例,其中脾切除17例,阑尾切除术38例,胆囊切除术46例,胃大部切除术18例,宫外孕、子宫肌瘤等妇科手术19例,其他手术8例.18例无腹腔手术史,主要为女性盆腔炎患者.全部病例均有典型的肠梗阻临床表现,并经X线证实为肠梗阻,病史6h~4d,平均26h.

    关键词: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98例

    作者:余德华

    8年来,笔者应用自拟归芪二枝四藤汤并配合西药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9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98例中,男17例,女81例;年龄35~45岁18例,46~60岁58例,61~75岁22例:左肩疼痛71例,右肩疼痛24例,左右疼痛3例;病程长1年,短18天.

    关键词: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86例

    作者:杜素萍

    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8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下:1治疗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性30例,女性56例,年龄大56例,小11岁.

    关键词:
  •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40例临床体会

    作者:黄顺彬

    我科对40例异位妊娠(EP)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及中药联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40例疗效观察

    作者:刘莉;吴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胆囊炎疾病的人逐渐增多.近2年来,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治疗胆囊炎40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的40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山茱萸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作者:陈随清;张云彬;杨晋;冀春茹

    山茱萸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传统中药,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是近几年药理作用研究比较深入的中药品种之一.综述了近年来山茱萸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 小剂量黄芪升血压,大剂量黄芪降血压

    作者:李惠红

    在我们医生给病人治病时,经常需应用黄芪,不管用中药或是用针剂,都有小剂量黄芪升血压,大剂量黄芪降血压的作用.

    关键词:
  • 增免抑瘤合剂合并化疗对卵巢癌大鼠免疫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张勤华;齐聪;黄宗瀚

    目的:从细胞免疫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角度探讨增免抑瘤合剂(ZMYL)抗癌增效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DMBA诱发的原发性卵巢癌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化疗组(CDDP化疗)、结合组(化疗结合ZMYL合剂灌胃)和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结合组又分成A组(化疗前给中药)和B组(化疗后给中药).共治疗3周,比较各组大鼠T细胞亚群(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化疗组的CD3、CD4、CD4/CD8较对照组略有下降,尤以CD4显著(P《0.05),结合组能明显升高CD3、CD4、CD4/CD8比值(P《0.05);血液流学检测提示,化疗组大鼠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血沉、纤维蛋白原水平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结合组各项指标明显下降,尤以结合A组效果显著(P《0.01).结论:ZMYL合并化疗能战轻化疗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损伤,并改善T细胞亚群比例失调,同时能有效降低血液高粘滞性,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及血液高凝状态能促进肿瘤的复发转移,故改善免疫及血瘀可能是ZMYL合剂抗癌增效的作用机制.

  • 糖尿病早期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

    作者:张兰;于世家;王镁;郑学民

    目的:研究糖尿病早期大鼠周围神经病变,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动物模型的确立提供客观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大鼠建立糖尿病模型,用酶联免疫法测定DM大鼠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及热痛阈的变化,观察大鼠6周时坐骨神经超微结构的病理变化.结果:DM大鼠2周时,与正常组比较血清髓鞘碱性蛋白明显升高(P《0.01)热痛阈值明显降低(P《0.01),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呈明显负相关(r=-0.75,P《0.01).电镜结果显示:DM大鼠坐骨神经有髓鞘神经纤维板层分离,呈严重脱髓鞘现象,轴突内微丝微管排列紊乱(照片1~2).胞质内粗面内质网扩张,线粒体呈空泡样改变,细胞膜断裂.结论:STZ诱导DM大鼠早期已出现明显的周围神经损害,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病理特点,说明DPN模型建立成功.

  • 黄芪的免疫研究进展

    作者:李维云;张玉环

    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黄芪Aatragalus membranaceua(Fisch)Bge.var.monghd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性微温,味甘,归脾、肺经.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化学成分主要含多糖1.3%~3.3%、三萜皂甙、黄酮类、生物碱、微量元素.经研究表明该药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可增强T细胞依赖的移植物抗宿主反应,使胸腺内T细胞百分率增多,T细胞亚群功能增强.并可促进肿瘤患者的淋巴细胞转化率,产生IL-2的能力明显提高.同时能明显促进正常机体特异性抗体生成,显著提高抗原结合细胞数,抗体分泌细胞数及抗体生成量.降低N-胆碱受体抗体的滴度.其有效成分对抗体形成细胞发挥一种双向调节效应,反应低者促进之,反应强者抑制.并可提高巨噬细胞的FC及C2b受体Mφ-EA花环及Mφ-YC衰老、血花环率,诱生IL-Ⅰ.对正常人及肿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在体外分泌的TNF-α和TNF-β均有增强作用.对NK细胞的活性有促进作用,对Ⅲ型变态反应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此外本品尚有抗炎、抗病毒、扩张冠状及外周血管、降压,抗疲劳、抗缺氧、抗衰老、耐低温,减轻肝、肾损伤,利尿等作用.由于该药具有以上良好的内在作用机制,因此目前广泛的应用于与临床各科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支气管哮喘、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荨麻疹、过敏性紫癜,慢性肾炎、重症肌无力、白塞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对病毒性疾病,白细胞减少,感冒、冠心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银屑病、结性红斑等也有一定临床疗效.综上可以看出,黄芪为作用于免疫系统的有效药物,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与机制,可广泛用于临床学科研究与疾病的治疗.

    关键词:
  • 营销与妇幼保健院的持续发展

    作者:王万平

    医疗机构属于客户支持型组织,其发展直接依赖于被服务对象的支持和稳定.卫生改革的主要目是: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努力满足人们的基本的医疗服务需求.(欧洲和美国认为医疗系统的主要目的:合理利用现有的卫生资源为居民提供好的服务-make the bestvalue for the money).

    关键词:
  • 略谈中药功效比较鉴别学习法

    作者:李启珊

    所谓药物的功效,是指药物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和效果.它是指导医生临床用药的重要理论依据.必须为中医工作者所掌握.由于药物品种成千上万,功效内容繁多,且极易混淆,往往给教学带来不少困难.余通过三十余年的教学临床实践,认为借助比较,总结归纳,寻找规律,是掌握中药功效、执简驶繁,指导临床用药的有效方法.下面谈谈几种具体的比较方法,仅供同道参考.

    关键词: 中药 功效 比较 学习法
  • 护士滴眼药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作者:冯进

    滴眼药是眼科护士常操作的一项技能,也是眼科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是经眼局部点药,达到治疗眼疾的一种方法,此操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为此,有必要强调滴眼药应注意的若干问题.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 石菖蒲与其伪品岩白菜的鉴别

    作者:张莉;冯大仁

    对石葛蒲及其伪品在性状、显微、理化、紫外光谱等方面进行了鉴别研究.

    关键词: 石葛蒲 伪品 鉴别
  • 浅谈无陪护精神病患者的消费护理

    作者:黄懿;墙学军

    在所有的疾病患者中,精神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每一个精神病患者在白知力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有的甚至完全没有自知力,不能完全或者根本无法象正常人那样去支配日常的消费活动.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在没有家属陪护的情况下,对患者实施消费护理变显得尤为重要,现就消费护理的相关事宜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中国中医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0 03 06 08 11
2009 02 04 06 07 09 11
2008 02 03 05 07 09 11 12
2007 02 04 06 08 11
2006 02 04 06 08 10 12
2005 03 04 06 08 09 1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9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