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儿科学 > 中华儿科杂志

中华儿科

中华儿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ediatrics 중화아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3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578-1310
  • 国内刊号: 11-214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www.cmaped.org.cn/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杨锡强
  • 类 别: 儿科学
期刊荣誉:
  • 中国部分城市儿童血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谈藏文;戴耀华;谢晓桦;张帅明;樊朝阳;贾妮

    目的 了解我国学前儿童血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04年起连续5年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银川、西安、成都、武汉、合肥、北京、长沙、哈尔滨、郑州、呼和浩特、石家庄、海口、大连、青岛、广州、南宁各城市相同城区固定幼儿园及社区的69 968名0~6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原子吸收法测定其血铅含量.结果 (1)5年儿童血铅含量≥100μg/L平均检出率为7.57%,血铅平均水平为(45.00±2.05)μg/L,均低于我国既往调查.2004-2008年儿童血铅含量≥100 μg/L检出率分别为10.03%、7.85%、7.40%、6.91%、4.78%(x2=297.36,P<0.0001).2004-2008年儿童血铅平均含量≥100μg/L检出率海口12.15%、郑州10.49%、广州10.37%、石家庄9.69%、长沙9.53%、西安9.46%、武汉9.40%、合肥8.50%、成都7.99%、银川7.98%、哈尔滨7.51%、北京6.10%、大连3.25%、呼和浩特2.89%、南宁2.46%、青岛2.39%(x2=768.21,P<0.0001).(2)Logistic回归分析:母亲文化程度低、儿童年龄大、常咬文具/玩具、男性、在交通繁忙地带散步/玩耍时间较长、进食前不洗手、常食爆米花、常服中草药、常吸吮手指啃指甲、住房楼层低、室内墙皮脱落、常玩橡皮泥、住所周围有油漆/蓄电池/炼钢铁/炼油/印刷厂、离主干道较近是其血铅含量≥100μg/L的危险因素.散居、常服钙、铁、锌制剂、常食乳类及乳制品、母亲年龄较大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 儿童血铅含量≥100 μg/L检出率高于发达国家,铅暴露是我国儿童的公共卫生问题.儿童血铅状况受外环境和自身多因素影响.政府及社会应以环境干预切断污染源为手段,以营养干预健康教育为方法,减少儿童铅暴露及其危害.

  • Wolcott-Rallison综合征一例报告及其EIF2AK3基因突变检测

    作者:丰岱荣;孟岩;赵时敏;施惠平;王炜辰;黄尚志

    目的 报道一例Wolcott-Rallison综合征患儿,研究患儿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2α-激酶-3基因(eukaryoticinitiation factor 2α kinase 3,EIF2AK3)的突变情况,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基因诊断与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生化检查及骨骼X线检查并做出临床诊断;提取患儿及其父母的基因组DNA,针对EIF2AK3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应用降落聚合酶链式反应(Touch-down PCR)扩增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及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区,对扩增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分析.结果 (1)9岁4个月男性患儿,身高108 cm,智力相当于6岁儿童发育水平;出生3个月时被诊断为1型糖尿病,正规胰岛素治疗后空腹血糖常高于11.0 mmol/L,高达23.5 mmol/L;面容异常;肝脏于肋下5 cm,剑突下2 cm;骨骼畸形,X线提示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2)患儿EIF2AK3基因的外显子8中检测到c.1408_1409insT(p.S470FfsX7)杂合突变,外显子9中检测到c.1596T>A(p.C532X)杂合突变,2个突变位点分别在患儿母亲和父亲的基因中得到验证.结论 Wolcott-Rallison综合征临床特点:新生儿或婴儿早期发生的1型糖尿病,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体格和智力发育迟缓,多系统损伤;结合患者临床表现与生化、物理检查,对致病基因EIF2AK3进行突变检测是诊断Wolcott-Rallison 综合征的可靠方法.EIF2AK3基因c.1408_1409insT与c.1596T>A是导致该患儿出现Wolcott-Rallison综合征表型的致病突变,患儿为EIF2AK3基因突变的遗传复合体,这2个突变在国内外均未见报道,属新突变.

  • 黏多糖贮积症Ⅰ型二例基因突变检测及产前诊断

    作者:王新宁;魏珉;施惠平;邱正庆;姚凤霞;孟岩;张为民

    目的 对黏多糖贮积症Ⅰ型病例进行基因检测,对再孕母亲进行产前诊断.方法 用酶学检测方法 确诊2例黏多糖贮积症Ⅰ型先证者;采用PCR扩增技术结合序列分析的方法,检测2例先证者血液及其再孕母亲羊水细胞中IDUA基因外显子及其两侧内含子.结果 在2例经酶学检测确诊的先证者中共检测出4种基因突变:p.L238R、c.883InsC、c.531InsT、p.L346R,2种为插入突变,2种为错义突变.在先证者1母亲羊水细胞IDUA基因中未发现致病基因突变,羊水细胞中IDUA酶活性为9.0 nmol/(h·mg蛋白);在先证者2母亲羊水细胞IDUA基因中检测到与先证者相同的两个致病突变,羊水细胞中IDUA酶活性为0.5 mol/(h·mg蛋白).结论 从黏多糖贮积症Ⅰ型先证者发现的4种突变中,p.L346R为已知突变,p.L238R,c.883InsC,c.531InsT为首次发现的新突变.胎儿1未获得与先证者相同致病基因,为正常胎儿.胎儿2获得与先证者相同致病基因,为受累胎儿.产前基因诊断结果 与酶学产前诊断结果 相符合.

  • SCI对我国医学期刊的影响:我国在SCI收录期刊发表的医学论文10年数据分析

    作者:付晓霞;李贵存

    目的 探讨科学引文索引(SCI)对我国医学期刊的影响.方法 检索SCI扩展版(SCI-E)数据库,得到2000至2009年各年被SCI-E收录的中国医学论文和其刊载期刊,对刊载这些论文的期刊的影响因子分布、变化进行分析.查阅2000至2008年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2009年数据还未公布),得到2000至2008年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收录的论文数,比较SCI-E和CSTPCD收录论文的变化趋势.对一组动态(与时间相关)资料的分析,采用"定基比"(与1个固定时间2000年的数值比)和"环比"(后1年与前1年比).求平均速度时,采用几何均数(G),影响因子数的分布描述采用中位数.结果 2000年SCI-E收录期刊刊出我国医学论文3774篇,其后逐年上升,到2008年增加到16 714篇,增加了442.87%,较同期CSTPCD收录期刊刊出的我国医学论文增加百分比(281.33%)高出161.54个百分点.10年来,SCI期刊收录的中国医学论文的几何平均增长速度为20.87%,2000至2008年CSTPCD的几何平均增长速度为18.2l%.2000至2009年,发表我国医学论文的SCI收录的期刊,影响因子并没有上升,甚至有下降,中位影响因子逐年为1.866、2.073、2.390、2.702、2.409、2.496、2.380、2.218、2.280、2.331;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平均被引次数也只有5.87次,仅为国际被引次数平均值(10.57次)的一半;发表在影响因子>5的SCI期刊上的医学研究论文一直低于20%,平均仅占16.38%.结论 l0年来,我国在SCI收录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逐年上升,增加幅度明显高于CSTPCD,但其影响力有限.要区别对待SCI期刊,控制在影响因子<3的SCI期刊上发表论文,要鼓励在影响因子>5的SCI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

  • 钙神经调节蛋白抑制剂对狼疮性肾炎治疗作用的Meta分析

    作者:周杜鹃;吴小川

    目的 系统评价钙神经调节蛋白抑制剂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Cochrane系统综述方法,检索时间截至2010年5月,检索范围包括www.guideline.gov,www.nice.org.uk,mdm.ca/cpgsnew/cpgs/index.asp,www.show.scot.nbs.uk,www.nzgg.org nz,www.eguidelines.c o.uk,www.-n.net,Cochrane图书馆、EMBASE、MEDLINE、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同时手工检索了相关杂志、专业资料和网络信息,对同质资料进行研究.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检索出符合纳入标准的共7篇随机对照试验(RCT),其中环孢素A与环磷酰胺(CTX)治疗对照的RCT4篇,他克莫司与CTX治疗对照的RCT3篇.无论是环孢素A治疗组还是他克莫司治疗组,24 h尿蛋白量均有明显下降.与CTX治疗组比较,他克莫司治疗组24 h尿蛋白下降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P=0.005),但环孢素A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8,P=0.28).他克莫司治疗组完全缓解率大于CTX治疗组(Z=3.64,P=0.0003),不完全缓解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3,P=0.6),总有效率他克莫司治疗组优于CTX治疗组(Z=2.2,P=0.03).结论 钙神经调节蛋白抑制剂能明显降低狼疮性肾炎患者24 h蛋白尿,且他克莫司的疗效优于CTX,但可靠的结论 仍需要大样本、多中心、设计良好的RCT的进一步验证.

  • 儿童肠息肉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作者:程海英;江米足

    肠息肉是一类从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性赘生物,是引起儿童下消化道出血常见的原因之一[1].随着电子结肠镜技术在儿科的推广应用,越来越多的肠息肉患儿在临床上得到确诊和有效的治疗.据报道,21岁以下人群肠息肉发生率约为1%[2],但我国目前尚无儿童肠息肉的流行病学资料.

  • 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探讨

    作者:王霞;黄建萍;朱碧溱;姚勇;肖慧捷

    目的 了解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病理确诊的IMN患儿的临床病理特点,总结其不同治疗方法 的疗效.结果 儿童IMN占同期所有肾穿刺活检(简称肾穿)患儿的3.81%.25例IMN中男9例,女16例;起病年龄2~14岁,平均(9.4±3.4)岁;肾穿时病程0.4~11.0个月,中位数2.5个月.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肾炎型21例(84%),肾小球肾炎4例(16%).全部患儿均伴血尿,其中肉眼血尿7例,高血压4例,并发血栓2例,肾功能不全1例.病理分期IMNⅡ期21例(84%).伴中重度小管间质损害者6例,伴局灶节段硬化2例.22例肾病综合征及肾病水平蛋白尿患儿中,21例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20例符合评价激素疗效标准:激素敏感1例(复发后转为激素耐药),19例为激素耐药(95%).后续治疗包括继续单纯激素减量隔日治疗8例,其中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3例;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12例,该12例连同首选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1例、激素治疗5周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1例,共14例.结论 本组患儿IMN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为主,均伴有不同程度血尿.绝大多数初治激素耐药,但部分病例减量隔日治疗过程中获缓解,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及疗效尚需进一步临床验证.

  • 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技术检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22q11微缺失

    作者:陈瑛;阚惠娟;毛君;丁洁;孟庆霞;李海波;程洪波;刘敏娟;孙颖;严文华;李红

    目的 检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22q11微缺失情况.方法 采用商品化的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 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P250试剂盒,检测100例散发的先天性心脏畸形样本,其中40例产前超声诊断为心脏畸形的胎儿,60例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结果 心脏畸形的胎儿有2例为22q11微缺失,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有1例22q11微缺失;3例检测出22q11微缺失的患儿,2例为3M典型缺失,1例为非典型缺失.结论 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存在22q11微缺失.

  • 关注儿童炎症性肠病的诊断策略

    作者:许春娣;王歆琼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原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与克罗恩病(CD),部分为未定型结肠炎(IC).UC又称非特异性UC,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CD为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病变可累及整个胃肠道,而以末端回肠及临近结肠为主,多呈节段性、非对称性分布.

  • "超级细菌"给我们的警示

    作者:陆权

    "超级细菌"(superbug)--一个形象地比喻细菌泛耐药的代名词,原本是临床医学和微生物学界关注和研究的项目,近半年来在全球传媒上被报道得沸沸扬扬,由此产生的各种观点和声音,足以使我国儿科医务人员去正视和了解,现就此谈点自己的看法.

  • 儿童炎症性肠病的治疗现状与展望

    作者:黄瑛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未定型结肠炎(indeterminate colitis,IC).

  • 儿童炎症性肠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作者:孙梅;滕旭;郭静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未定型结肠炎(indeterminate colitis,IC),是儿童和青少年时期重要的慢性胃肠道疾病.IBD特别是CD多在青少年期起病,约20%~25%的IBD在儿童期就被诊断.

  • 锌指蛋白A20在炎症性肠病患儿肠黏膜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郑翠芳;黄瑛

    目的 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儿肠道炎症反应与锌指蛋白A20(A20)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8至2010年就诊于我院并行肠镜检查的患儿肠道黏膜标本共57份.将标本分为正常对照组(n=16)、IBD缓解期组(n=12)、IBD活动期组(n=13)和非IBD肠炎组(n=16).内镜下取各组患儿末端回肠黏膜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A20、NF-κB、IL-6、IL-8的表达水平.结果 (1)NF-κB、A20在正常对照组肠黏膜中仅微量表达,IBD活动期组和非IBD肠炎组NF-κB、A20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2)IBD缓解期组较正常对照组NF-κB[(9.35±4.84)%vs(0.57±0.44)%,P<0.01]、IL-6(t'=1.34,P>0.05)、IL-8(t=1.38,P>0.05)表达水平高,而A20在mRNA水平(t=1.03,P>0.05)和蛋白水平[(0.36±0.18)%vs(0.87±0.29)%,P<0.01]上表达均偏低;(3)与非IBD肠炎组相比,IBD活动期组NF-κB[(24.17±11.27)%vs(55.29±21.84)%,P<0.01]、IL-6(t=2.22,P<0.05)、IL-8(t=2.97,P<0.0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A20在mRNA(t=2.26,P<0.05)和蛋白水平[(29.23±11.70)%vs(16.8l±5.90)%,P<0.01]上表达均较低;(4)IBD缓解期组与非IBD肠炎组相比,IL-6、IL-8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和t值分别为0.03和0.28,P均>0.05),而A20在mRNA水平(t=4.42,P<0.01)和蛋白水平[(29.23±11.70)%vs(0.47±0.25)%,P<0.01]上表达均较低.结论 IBD患儿存在肠道炎症反应过度而A20表达水平上调不足的现象;A20表达水平的异常可能参与了IBD的发生和发展.

  • 锌缺乏对生长期大鼠小肠黏膜形态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应爱娟;舒小莉;顾伟忠;黄先玫;帅向华;杨玲蓉;江米足

    目的 了解锌缺乏对大鼠小肠黏膜形态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3周龄刚断乳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正常组自由食用含锌30μg/g正常饲料;缺锌组自由食用含锌0.4μg/g的缺锌饲料(参照AIN-76配方);配饲组食用正常饲料,但进食量限制为缺锌组大鼠前1天的进食量,各组自由饮用去离子水.每日清晨称大鼠体重并记录前1天的进食量,观察有无厌食、腹泻、皮炎、生长迟缓等缺锌的症状.2周后处死,检测血清锌的浓度;留取空肠黏膜作病理切片和HE染色,测定空肠黏膜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比例;检测空肠黏膜刷状缘乳糖酶、γ谷氨酰转肽酶(GGT)和氨基寡肽酶(APN)的活性.结果 实验开始时正常组、缺锌组、配饲组大鼠的平均体重分别为(67.4±5.3)g、(64.7±4.8)g和(66.5±4.1)g,平均日进食量分别为(11.2±1.0)g、(11.6±1.6)g和(11.2±1.4)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第7天缺锌组平均进食量与正常组和配饲组差异不明显,而平均体重则明显低于正常组和配饲组(P<0.01);而2周实验结束时缺锌组平均体重为(112.0±11.5)g,明显低于正常组和配饲组的(164.0±15.9)g、(137.5±16.2)g;缺锌组平均进食量(13.4±5.1)g明显低于正常组的(18.2±2.4)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缺锌组血清锌的含量(733±231)μg/L明显低于正常组的(1553±159)μg/L和配饲组的(1457±216)μg/L(P<0.01).三组大鼠空肠黏膜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例分别为(2.98±0.5)、(2.77±0.5)和(2.81±0.7);乳糖酶活性分别为(26.1±15.0)U/mg、(27.4±12.8)U/mg和(40.8±18.5)U/m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缺锌组空肠黏膜GGT为(12.7±6.5)U/g明显低于正常组的(19.1±10.4)U/g和配饲组的(18.5±7.7)U/g,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缺锌组空肠黏膜APN(25.5±7.5)U/g明显低于正常组的(48.7±16.8)U/g和配饲组的(43.9±14.5)U/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锌缺乏可致食欲下降、体重减轻,可引起空肠黏膜刷状缘肽酶活性下降,但对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例和乳糖酶活性影响不大,表明锌缺乏先影响的可能是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功能.

  • Cajal间质细胞胃动素受体的表达

    作者:许文达;江逊;兰莉;仝海霞;王春晖;王宝西

    目的 研究Cajal间质细胞(ICC)上是否有胃动素受体表达.方法 以10日龄仔兔小肠为组织来源,采用Ⅱ型胶原酶酶解法并结合密度离心法分离、培养细胞;对培养的ICC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 ;应用ICC特异的c-kit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后,用荧光显微镜对其进行鉴定;应用特异性胃动素受体抗体(anti-GPR38)、c-kit蛋白抗体以及细胞核染料(hoechst33342)联合对培养的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染色;以流式细胞仪分选的ICC为靶细胞,分别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将提取的细胞总RNA,经反转录后扩增,行3%琼脂糖凝胶电泳;提取的细胞总蛋白,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转膜,抗体杂交,发光检测;从基因和蛋白水平来验证ICC是否表达胃动素受体.结果 特异性的c-kit蛋白抗体荧光染色鉴定成功培养出兔肠道ICC;细胞免疫荧光三标实验显示ICC胞膜上存在胃动素受体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培养的细胞中c-kit阳性细胞比率为64.3%,流式细胞仪分选出阳性细胞分别为6.7×105个和5.6×106个;对分选出的ICC提取的总RNA和总蛋白分析检测显示胃动素受体mRNA以及受体蛋白定性分析结果 均为阳性.结论 兔肠道ICC上有胃动素受体的表达,ICC在胃动素促进肠道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2001至2007年兰州婴幼儿杯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金玉

    "2001至2007年兰州婴幼儿杯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病学研究(Epidemiological study on human caliciviruses diarrhea among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in Lanzhou from 2001-2007)"一文发表在<病毒学文献>(J Archives of Virology).

中华儿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6 06
1992 04
1991 01 02 03
1989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