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riatric Orthopaedics and Rehbilitation (Electronic Edition)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6-0263
  • 国内刊号: 11-9364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1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张英泽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手术治疗

    作者:余斌

    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内骨折,约占所有骨折的1%,常伴有关节面塌陷、半月板、十字韧带和侧副韧带等损伤[1]。根据致伤原因可分为高能量损伤和低能量损伤。高能量损伤多见于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低能量损伤则多见于患有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老年患者摔伤。OP患者胫骨上端的骨小梁密度减小,骨骼脆性增加,轻微外力即可导致应力性骨折[2]。而且OP老年患者往往合并重要脏器功能、心理和代谢问题,因此,常规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技术需要一定的改良,才能更好用于OP患者[3]。随着胫骨平台植入物和手术技术的不断创新,骨质疏松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包括针对退行性关节病、合并多种并发症、骨折前就存在的关节活动受限、低能量损伤导致的多发骨折平面以及术后功能锻炼困难等患者的治疗[4]。

  • 老年脊柱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李石伦;鞠林林;陈伟;刘磊;刘勃;杨光;姬晨妮;刘涛;于沂阳;张英泽

    目的: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老年脊柱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2443例老年脊柱骨折患者的3425个椎体骨折,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损伤节段及骨折分型等资料,总结分析5年间老年脊柱骨折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443例老年脊柱骨折患者共3425个椎体骨折,其中男性942个椎体(27.50%)、女性2483个椎体(72.50%),男女比例为1∶2.64。老年脊柱骨折椎体数60~69岁年龄段所占比例高(45.31%)。AO分型中A型3092个椎体(90.28%)、B型287个椎体(8.38%)、C型46个椎体(1.34%),各分型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969,P=0.137)。颈椎骨折共91个椎体(2.66%),51.05节段(31.87%)所占比例高;胸腰椎骨折共3334个椎体(97.34%),其中胸椎骨折1406个椎体(42.17%),腰椎骨折1928个椎体(57.83%);53.01节段(30.35%)所占比例高。对3225个胸腰椎骨折进行Denis分型,其中Ⅰ型2396个椎体(74.29%)、Ⅱ型639个椎体(19.81%)、Ⅲ型125个椎体(3.88%)、Ⅳ型65个椎体(2.02%),各分型男女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65,P=0.446)。结论老年脊柱骨折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60~69岁年龄段所占比例高;颈椎骨折中51.05节段所占比例高,胸腰椎骨折中53.01节段所占比例高;AO分型中A型所占比例高,胸腰椎骨折中DenisⅠ型所占比例高。

  • 京津唐地区1583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姬晨妮;陈伟;朱燕宾;刘松;张飞;杨宗酉;李彦森;刘勃;田野;董天华;张英泽

    目的:分析京津唐地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京津唐地区8家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就诊的骨折患者的数字化影像资料和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筛选出60岁以上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记录并比较其性别、年龄、AO及Evans分型等数据,分析2年间京津唐地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共收集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583例,其中北京地区491例(31.0%)、天津地区293例(18.5%)、唐山地区799例(50.5%)。男性643例(40.6%)、女性940例(59.4%),男女比例为1∶1.46。左侧比右侧稍多(825/758)。平均年龄为(77.6±7.6)岁,其中71~80岁所占比例高(45.5%)。AO分型中31-A2型所占比例高(61.1%),31-A3型所占比例低(11.5%)。Evans分型中Ⅰ型所占比例高(27.4%),Ⅴ型所占比例低(11.5%)。结论京津唐地区老年转子间骨折占各年龄段转子间骨折的73.4%,占老年髋部骨折的51.9%,女性多于男性,其中71~80岁所占比例高,31-A2型与EvansⅠ型骨折所占比例高。

  • 老年股骨颈骨折诊治中的重要问题

    作者:张英泽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患者常见的骨折之一,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为4.65/10万,骨折不愈合率达10%~34%,股骨头坏死率高达30%~50%,被称为“尚未解决的骨折”[1-2]。早关于股骨颈骨折的报道发表于1378年,患者系德国皇帝查理四世,其罹患股骨颈骨折后长期卧床,终因肺炎死亡[3]。1921年Smith Peterson发明了三翼钉,开启了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治疗时代[4]。1942年Moore和Bohlman[5]进行了第一例股骨头置换,是股骨颈骨折治疗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基本形成了现代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模式。自1921年开始,围绕着股骨颈骨折诊断、治疗方面的争论从未停止:是内固定或髋关节置换?半髋还是全髋?水泥型还是生物型?这些争论促进了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物和假体的持续改进、患者预后的不断改善及整体诊疗的快速进步。至今,部分争论依然继续,但股骨颈骨折诊治已基本规范:首先应用X线和CT检查明确骨折分型;然后根据骨折分型和全身状况选择手术方式,包括内固定或髋关节置换等;术后对患者进行规范的关节康复训练。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较年轻患者更加棘手,老年患者存在髋部骨质疏松明显、股骨头血供不佳、术后活动能力差、全身性疾病多而复杂、康复锻炼困难等问题。因此关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研究和争论颇多,本文就其中几个重要问题,结合我们的经验并查阅文献,与骨科同道共同探讨。

  •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策略

    作者:邱贵兴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及其所致的脆性骨折越来越多,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1]。骨质疏松性骨折主要涉及桡骨远端、肱骨近端、髋部和脊柱等部位,此类骨折的合并症多,致死率高,以髋部骨折为例,年死亡率高达30%[2]。美国每年因骨质疏松性骨折花费的医疗费用高达180亿美元[3]。因此,提高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特性的认识、加强预防、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 桡骨远端骨折与下尺桡关节损伤

    作者:张鹏;王天兵;姜保国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 cm以内的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1/6[1],尤其多见于老年人,多在跌倒用手撑地时发生骨折。对于短缩畸形未纠正、尺偏角或掌倾角未恢复者,行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时,可造成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碍,常见的问题包括:桡腕关节活动障碍、疼痛、下尺桡关节(distal radioulnar joint,DRUJ)活动障碍、腕尺侧疼痛等。特别是DRUJ活动受限及腕尺侧疼痛者往往表明DRUJ损伤或出现了DRUJ的不稳定。这种损伤多数是因为桡骨远端骨折的同时合并了DRUJ的骨性损伤(DRUJ关节面损伤)、非骨性的损伤(包含三角纤维软骨损伤、其周围附属韧带的损伤、关节面软骨损伤等)以及相关结构的损伤,如尺骨茎突骨折等。Ogawa等[2]报道,35%的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和53%的关节外骨折患者合并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TFCC)的撕裂,而TFCC是维持DRUJ稳定性的主要结构。Pederzini 等[3]通过腕关节镜检查发现,桡骨远端骨折合并的TFCC撕裂是导致DRUJ损伤及不稳定且影响腕关节功能的主要原因。

  • 老年骨科患者手术的麻醉与康复

    作者:刘进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接受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心、脑、肾等内科系统疾病,需要服用一种或多种药物,这些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干扰麻醉药物的效果,给手术麻醉的实施和围术期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1];此外,有研究显示老年患者自身状况、手术和麻醉相关因素导致的围术期死亡率分别为1/870、1/2860、1/185056,表明高龄和慢性疾病是大手术围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2]。因此,临床应转变对老年患者的治疗模式,把老年患者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将以“骨折”等骨科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老年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模式。高度警惕其伴发的多器官疾病,仔细评估相关器官的储备功能,正确把握佳手术时机,从而确保患者围术期安全、手术成功及良好的预后。

  •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皮质骨厚度与骨密度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玺;胡永成;耿欣;陈菲;李健

    目的探讨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肱骨近端骨皮质厚度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相关性。方法使用螺旋CT机对69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肩关节进行扫描后在图像工作站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处理软件中对两个水平层面图像的皮质骨厚度进行测量并取平均数,BMD值使用双能X线BMD测量仪测量获得,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方法对腰椎和股骨颈处BMD与平均皮质骨厚度相关性进行计算。结果69例患者中,男18例、女51例,女性骨质疏松者占全部病例的65%,男性骨质疏松者占全部病例的16%。男性患者腰椎、股骨颈处BMD和平均皮质骨厚度均优于女性(P<0.05),骨质疏松患者中男性患者腰椎、股骨颈处BMD和平均皮质骨厚度也优于女性(P<0.05)。腰椎、股骨颈处BMD与平均皮质骨厚度密切相关,骨质疏松患者的腰椎、股骨颈处BMD与平均皮质骨厚度也密切相关。结论采用CT扫描和图像工作站后处理软件测量肱骨近端皮质骨厚度是评价BMD的一种快捷、精确度较高的方法,是对DXA的有益补充。

  •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吴斗;郝海虎;朱剑;贾祎佳;孙吉平;刘强

    目的:探讨引起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且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患者28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57例、股骨颈骨折132例),根据是否出现POD分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部位、术前并存病、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POD的危险因素,观察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组间年龄(χ2=13.813,P=0.001)、术前并存病(χ2=19.281,P<0.001)、受伤至手术时间(t=5.101,P=0.041)、麻醉方式(χ2=32.63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70~80岁和>80岁组POD发生率高于年龄<70岁组,OR值为3.427(95%CI:1.584,7.415)和6.247(95%CI:1.965,19.862);受伤至手术时间≥7 d组POD发生率高于1~3 d组,OR值为14.279(95%CI:5.391,37.819);术前并存病≥3种组POD的发生率高于≤2种组,OR值为4.069(95%CI:2.024,8.182);全麻组POD发生率高于椎管内麻醉组, OR值为3.988(95%CI:1.848,8.608);POD组和无POD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6.7%和42.0%。结论高龄、术前并存病多、受伤至手术时间长、全麻是老年髋部骨折发生POD的危险因素。

  •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异位骨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朱晓东;徐锡明;董立薇;张静;陈自强;李明

    目的:分析脊髓损伤后发生神经源性异位骨化(neurogenic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 NHO)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采集并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符合纳入标准的脊髓损伤致截瘫患者150例,利用高频超声检查髋关节是否出现NHO,将患者分为NHO组和非NHO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痉挛、压疮、血浆α2-HS糖蛋白、血清骨成型蛋白、血清D-二聚体、血清C-反应蛋白及血清钙离子含量、脊髓损伤节段及程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脊髓损伤后发生NHO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56例(37.33%)患者发生NHO。单因素分析示,两组间年龄、血浆α2-HS糖蛋白、血清骨成型蛋白、血清D-二聚体、血清C-反应蛋白、血清钙离子水平、压疮和脊髓损伤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NHO组患者的α2-HSG浓度较非NHO组显著降低,OR值为0.929(95%CI:0.887,0.973)。结论脊髓损伤患者血浆α2-HSG浓度下降是发生NHO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浆α2-HSG浓度越低,越易发生NHO。

  • 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袖撕裂的疗效分析

    作者:赵晨;商培洋;车凌宾;叶庭均;庄澄宇;王蕾

    目的:探讨、分析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袖撕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采用锁定钢板治疗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袖撕裂患者22例,男8例,女14例,年龄61~76岁,平均(66.7±4.3)岁。术中复位骨折块后采用锁定钢板进行固定,同时使用缝线缝合修复撕裂的肩袖组织。分别在术前、末次随访时对患者进行臂、肩、手功能障碍(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上肢功能评分,并在末次随访时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估。结果22例患者均获得成功随访,随访时间为25~32个月,平均(28.3±1.8)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平均DASH评分由术前的(132.4±5.7)分改善至(46.4±3.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8.368,P<0.05);Neer百分制评分结果,优10例、良9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达86.4%(19/22)。所有患者均未发现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袖撕裂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具有术后并发症少、肩关节功能效果恢复好等优点。

  •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作者:高小雁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骨质疏松患者逐年增加。老年骨质疏松骨折中,髋部骨折约占50%以上[1-3]。谵妄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比较不同手术部位术后谵妄的发生率,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髋部骨折(35%~65%)、腹主动脉瘤(33%~54%)、冠状动脉搭桥手术(37%~52%),可见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高[4]。且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其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为4%~17%[5-7],因此,谵妄不但增加压疮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影响患者术后康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还大大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在临床工作中,老年骨折患者谵妄的发病率常被低估而得不到及时准确的治疗和护理。护理人员作为患者直接和经常的接触者,对谵妄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老年髋部骨折诊疗水平和患者的预后。本文从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两方面将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护理起指导作用。

  • 墙壁拉力器训练对老年下腰背痛的疗效研究

    作者:高文双;曹建业;吴卫卫;董国栋;张静

    目的:探讨墙壁拉力器训练对老年下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下腰背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试验组患者采用墙壁拉力器训练,对照组则采用相同时间的健步走训练。利用超导磁共振扫描机自带系统测量L4~5和L5~S1水平多裂肌与脂肪组织的对比度,并比较两组受试者训练前后的对比度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差异。结果6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14个月,平均13个月。训练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的L4~5和L5~S1水平左右两侧多裂肌与脂肪组织的对比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训练后试验组患者的对比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组患者的L4~5水平左侧对比度升高了15%,右侧升高了20%,L5~S1水平左侧对比度升高了2%,右侧升高了7%。训练前两组患者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8,P=0.715),而训练后试验组(2.13±0.47)患者的VAS较对照组(3.87±1.96)明显降低(t=-3.204,P=0.003)。结论墙壁拉力器训练可增加老年下腰背痛患者的多裂肌功能,提高腰背部核心肌群的稳定性,缓解下腰背部的疼痛症状。

  •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稿约

    作者:

    关键词: 老年 骨科 康复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