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중화중의약학간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影响因子: 1.0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7717
  • 国内刊号: 21-154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182
  • 曾用名: 中医药学刊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社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康廷国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慢白灵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对血清sIL-2R,IL-2水平影响的研究

    作者:庞爱明;崔宇杰

    目的:研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免疫功能变化,探讨慢白灵胶囊对CML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疗效机理.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实验组、对照组CML治疗前后及正常人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实验组采用慢白灵胶囊治疗,对照组用靛玉红治疗,均采用单盲法.结果:(1)CML患者血清sIL-2R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而IL-2则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2)使用慢白灵胶囊治疗后,升高的sIL-2R水平有明显回落(P<0.01),而降低的IL-2水平则有明显升高(P<0.01),且疗效优于靛玉红对照组(P<0.01).结论:CML患者存在着免疫抑制,慢白灵胶囊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除免疫抑制,这也许正是慢白灵取得疗效的机理所在,也是其疗效优于靛玉红的原因.

  • 通腑化痰法对急性出血性中风血肿吸收速度与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赵敏;王新志

    目的:观察通腑化痰法(中风星蒌通腑胶囊)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血肿吸收速度、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30例)应用中风星蒌通腑胶囊4粒口服,每日3次;2组均治疗5周.观察2组患者血肿吸收速度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同时检测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质蛋白(LDL)、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结果:治疗组治疗5周平均血肿吸收量34.6±2.3ml,对照组为26.5±1.9ml,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HDL显著升高(P<0.01),LDL明显降低(P<0.05),TC、TG显著降低(P均<0.01);治疗组治疗5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7.2±1.3分,较对照组25.5±1.5分显著降低(P<0.01),证明中风星蒌通腑胶囊能降低脑水肿、促进血肿溶解液化、吸收和病灶修复、再建.结论:通腑化痰法能减轻急性出血性中风患者的脑水肿,促进血肿吸收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致残率,而且还可控制脂代谢紊乱,降低神经功能损害,缓解症状,对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退热合剂的药效学实验研究

    作者:王秋;方志军

    退热合剂对内毒素致热家兔有明显的解热作用,能降低小鼠仙台病毒性肺炎的肺指数及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体外抗病毒实验证明,对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与药物浓度呈正比.

  • 中药组方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抑制作用的机理研究

    作者:张维彬;梁朝晖;石灵春;谭敏;何青莲

    目的:探讨中药组方抑制小鼠Lewis肺癌细胞的作用机理.方法:复制小鼠Lewis肺癌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中药组方、替加氟生理盐水对各组肿瘤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并测定各组小鼠的皮下瘤重,计算抑瘤率.结果:中药组方治疗组的皮下瘤重,cyclinD1标记指数和PCNA标记指数均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且抑瘤率为43.09%,与替加氟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组方能有效降低小鼠Lewis肺癌细胞cyclinD1的表达,抑制细胞增殖,从而抑制肺癌细胞生长.

  • 《理瀹骈文》论述中药膝关节冲洗疗法考辨

    作者:刘新功

    清代吴师机于公元1864年所著<理瀹骈文>,又名<外治医说>是我国第一部外治疗法专著.据载,"吴师机设存济堂药局于扬州,岁阅症五六万人,多用膏药治病."因之吴氏被后世称为"外治之宗."

  • 近视复明丸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研究

    作者:喻干龙;彭抿

    为研究近视复明丸的临床疗效,治疗组以近视复明丸配合双星明眼液治疗假性近视和低度近视患者并以增光片配合双星明眼液和单用双星明眼液对照;以近视复明丸治疗高度近视后巩膜加固术后患者,并以维生素AD胶丸对照,结果,治疗组在视力提高,屈光度及眼轴控制,视觉诱发电位波幅,潜时方面优于对照组,说明近视复明丸可治疗假性近视,恢复至正常,对低度近视可明显改善视力及延缓眼轴和屈光度的发展,对高度近视后巩膜加固术后可改善视力,延缓眼轴进展.

  • 祛瘀利浊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78例

    作者:夏智波

    自拟祛瘀利浊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的临床疗效观察,设治疗组(祛瘀利浊汤)78例,对照组(前列康片)30例,疗程2个月.结果表明治疗组痊愈率35.9%,总有效率89.7%;对照组痊愈率20%,总有效率7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提出瘀浊阻滞精室为CP的病机核心,其亦为CP缠绵难愈的主要因素.治疗上以祛瘀利浊为基本治则贯穿于CP的治疗的整个过程,并探讨了祛瘀利浊法治疗CP的机理.

  • 针灸与基因表达

    作者:沈梅红;李忠仁;张春兵

    从针灸机理、针灸疗效和基因针治疗疾病等方面,对针灸应用基因技术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发现针刺镇痛、抗炎、抗损伤及艾灸调节免疫功能等方面具有某些基因水平的调控作用.虽然针灸与基因技术相结合的研究中尚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但两者结合将会揭示生命科学中的许多奥秘,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关键词: 针灸 基因表达 综述
  • 真气意念调息对人体血液学与免疫学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家骏;明海霞;李生财;刘健鸿

    应用意念调息功法对56例阴虚、阳虚患者进行气功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相关证候,以及Hb(血红蛋白)、WBC(白细胞)、Pc(血小板)、IgG、IgA、IgM(免疫球蛋白G、A、M)、C3与CD3(T细胞总数)、CD4、CD8(T细胞亚群)等血液学、免疫学指标的变化.方法:全部56例慢性病患者由真气运行创始人李少波教授亲自指导练习静功五步法,取坐位,用耳留意呼吸,意念自然相随,避免刻意促使呼吸运动的频率与幅度增大或减小,使呼吸节律处于生物学稳态后,调息凝神,摒弃杂念,使大脑皮层意识集中于脐下三寸丹田之处,每天练功2次,每次1h.30天为一疗程.对照组取坐位,每次1h,每天2次,限制其体位,但不限制或诱导大脑皮层的意识思维活动.结果:观察了真气意念调息功法对不同阴虚证、阴虚证治疗前后血液学与免疫学指标的影响.对治疗前后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值与正常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表明意念调息功法对于阴虚、阳虚患者的相关血液学与免疫学指标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结论:真气意念调息是一种良好的强身健体和促进人体内环境稳态的体育疗法.

  • 虎杖不同炮制品的实验研究

    作者:江海燕;蔡少芳;潘莹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虎杖不同炮制品中总蒽醌的含量.结果:盐灸虎杖、姜炙虎杖中总蒽醌的含量较高.提示:不同炮制方法、辅料、温度、时间对虎杖中总蒽醌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 树舌多糖GF对小鼠HepA瘤Rb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庆梅;刘丽波;潘洪明;于英君

    为探明树舌多糖GF对小鼠HepA瘤Rb基因表达的影响.本实验用链霉菌抗生素蛋白-过氧化酶免疫组化法来测定瘤组织中Rb蛋白含量,通过多媒体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实验结果.结果表明:树舌多糖GF组、猪苓多糖组与荷瘤对照组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即树舌多糖GF、猪苓多糖明显增强HepA瘤组织中Rb基因的表达;树舌多糖组与猪苓多糖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即树舌多糖GF更能显著增强Rb基因表达,优于猪苓多糖.因此可初步认为,作用于抑癌基因Rb并使之表达增强,是树舌多糖GF抗瘤作用机制之一.

  • 磁化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并发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作者:张丽;李东书;盛丽;蒋中越

    目的:观察磁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并发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单纯性肥胖症并发高脂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观察肥胖指标及血脂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与结论:试验组具有减肥效应的同时,在改善患者的血脂指标胆固醇(TC)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 通络活血热敷灵治疗骨伤骨病360例临床研究

    作者:喻永光;唐大军;喻刚

    报告了采用活血化瘀、通络散寒、除湿止痛,接骨续筋之法,突出了把散剂通过自热技术发热,使敷药的药力渗透到伤痛内部,达到治疗骨伤疾病的目的,使其提高疗效的原理,研制出通络活血热敷灵治疗骨伤疾病360例,对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后疼痛及风寒湿痹所致肢体疼痛等症均取得明显疗效.笔者近3年来通过用此热敷灵外敷贴疼痛部位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增生及肿痛、风寒湿痹所致的疼痛,并进行疗效观察,除7例效果欠佳外,治愈好转率达98.06%,经6个月至一年的随访,效果确切、稳定.对照组比较观察治疗,P<0.05,有显著差异.

  • 生精Ⅰ号对不育症精子质量影响的研究

    作者:邹如政;冯辉

    目的:对生精Ⅰ号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与五子衍宗丸对照.方法:治疗组口服生精Ⅰ号,每日1剂;对照组口服五子衍宗丸,6g,2次/天,2个月1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52.94%,总有效率为85.29%;对照组显效率为20.31%,总有效率为53.12%.结论:生精1号能明显增加精子密度,提高精子活力,治疗精液异常不育症疗效显著.

  • 《伤寒论》研究札记

    作者:柯雪帆

    对<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77条进行研究.指出,炙甘草汤能治之脉结代、心动悸是外感热病所引起,非能医治一切心脏病引起之脉结代、心动悸.同时对关于脉结代与心动悸、关于脉结代、关于炙甘草汤的配伍、关于炙甘草汤中的药物作了阐述.认为,炙甘草汤用之于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之心律不齐疗效佳,对风湿性心脏病之心律不齐有小效,对冠心病及高血压之心律不齐几乎无效.

    关键词: 伤寒论 研究 论述
  • 张子和倡导汗吐下法考释--张子和不像中医而像古印度吠陀医生

    作者:干祖望

    <中国医药大辞典·金元四大家>:"李杲、刘完素、朱震亨.张子和也.<医宗必读>以张为仲景,误."笔者认为"不误".以肤见而言,<医宗必读>谈的是"四大家"而未言"金元".以实质而言,张子和不像中医而像古印度的吠陀医生.应该不能列入中医界.

  • 感染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理的研究

    作者:金明秀;于静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病的一种.发病原因不明,许多专家认为:与EB病毒、逆转录病毒、人细小病毒B19密切相关.研究认为B19引起慢性关节炎与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其主要为T细胞、细胞因子、热休克蛋白(HSPS)介导的免疫损伤.目前,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尚无令人满意的疗效,深入研究其病因病机,必将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开启希望之门.

  • 《内经》治病以人为本

    作者:赵明山

    <黄帝内经>一书,重自然,重社会,重人身,勾画了天地人广泛联系的宇宙间生命活动图式,系中国古代生命科学集大成之作.现仅就以人为本的医疗思想,作一粗略陈述.

  • 手法治疗颈神经后支源性颈肩痛的临床评价

    作者:王希

    颈神经后支源性颈肩痛,因缺乏特征性体征,诊断较为困难,易被忽略.为了提高诊疗效果,根据Bogduk对颈神经后支的解剖学研究,通过对130例临床资料的分析,对其诊断标准以及中医手法的治疗作用进行探讨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其一,对颈神经后支源性颈肩痛临床症候群深入认识,有助于提高诊疗水平,是学科发展的重要课题;其二,中医手法治疗,具有有效性、持续性、可补性三大优势;其三,深化对颈椎小关节形态学的三维研究,为手法的针对性和安全性提供必要保证.

  • 小儿哮喘的总治法与分治法精要

    作者:王烈

    小儿哮喘临床多见,根治颇难.介绍多年防治小儿哮喘的经验,从治法方面归纳为总治法与分治法.总治法立足于整体,具体有清热法、解毒法、温寒法、活血法、调气法、补益法、祛风法;分治法重在解决症状、缓解标候,从根本方面看与总治法极为相关,总治与分治多共一方.则重在治标,其有止咳法、平哮法、定喘法、化痰法、消积法、通腑法、开窍法.依法立方选药,临床所治,疗效颇佳.指出,诸多之法,临床单用、复用均可取效.多法联合施治,疗效较为理想,组方遣药的前提是辨证.当明辨证候、病理症状而立法,再依法而用药.

  • 口服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长的机理及证治

    作者:石玲;曲俐

    口服药流产,目前虽然广泛应用,但其弊端是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偏长(平均14天左右),甚者长达2~3个月,发现有个别出现失血性休克的病案报道.西医常用缩宫素、丙酸睾丸酮、避孕药、雌激素等药治疗.中医多以活血化瘀,如桃红四物汤、生化汤、失笑散为基本方,虽然在临床上取一些疗效,但无突破性进展.

    关键词: 药物流产 阴道出血
  • 颅脑术后脾胃失调的辨证论治

    作者:杨际平

    患者施行开颅术后的各个阶段,除了表现发热、嗜睡等症状外,伴有恶心、呕吐、纳差、脘腹胀满、腹痛、腹泻、便秘等脾胃功能失调的症状,严重影响了原发病的治疗效果.笔者通过辨证施治收到满意的疗效.

  • 穿琥宁注射液治疗风温肺热病32例

    作者:陈燕

    穿琥宁注射液具有明显解热、消炎作用.是穿心莲内脂在吡啶中与琥珀酸酐反应而研制的水溶性针剂.能抑制细菌内毒素引起的发热,促使消炎退热,促进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并能在炎症初期发挥作用,抑制炎症发展.

  • 自拟肾衰散治疗慢性肾衰30例疗效分析

    作者:徐军建;王乾;邰迎春

    对肾衰散治疗慢性肾衰进行了临床观察研究,将56例慢性肾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6例.结果表明,肾衰散治疗慢性肾衰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症状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对慢性肾衰患者血尿素氮的影响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该方可明显改善慢性肾衰患者的恶心、呕吐、乏力、皮肤瘙痒症状,可降低血尿素氮水平.该方疗效可靠,未发现毒副作用,值得进一步开发应用.

  •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辨证分型与治疗

    作者:张立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是常见、多发病.临床表现亦错综复杂,在临床辨证中,也较为棘手.笔者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认为,无论患者在症状上属哪一脏腑为主,辨证均当以肾虚为本.治疗上,补肾兼顾其标,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 股动脉注射蕲蛇酶治疗Ⅲ期脉管炎120例

    作者:陈子胜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以下简称TAO)是中青年男性常见周围血管疾病,致残率高,且难以治愈.笔者从1998年6月~2001年6月共选择3期TAO患者120例,进行了临床研究,现分析报道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反复性早期流产56例分析

    作者:蔡丽慧;赵卫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反复性早期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6例,孕前口服强的松5mg,每日3次,每于月经周期第3天开始服用,连服7天,共3~6个月,同时应用避孕套,停药后受孕.一旦确诊妊娠,即给黄体酮20~40mg/日,肌肉注射;HCG 2000u,隔日1次,肌肉注射,至孕3个月后渐减量停药.配合中医治疗,孕前中医辨证分型以基本方(毓麟珠、自拟加味逍遥散)加减.孕期中医辨证分型以基本方(自拟补肾固胎饮,自拟养血安胎汤)加减,服药3~5个月.对照组20例,孕前均单纯用上述西药治疗.结果:抗体转阴率:治疗组77.7%,对照组25.0%(P<0.01);保胎成功率:治疗组55.9%,对照组1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无明显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为本病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值得临床推广.

  • 抗澳转阴汤干扰素并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0例

    作者:王天星;李力强;宾建平

    笔者于1998年12月至2000年12月,用抗澳转阴汤合α-2b基因工程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0例.并随机与小柴胡汤联合干扰素治疗72例对比观察,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针刺治疗胃痛45例疗效观察与护理

    作者:王莲英;孙宝毅

    针刺是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项目之一,将82例胃痛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天枢、太中、脾俞、胃俞等穴;对照组37例,遵医嘱给予654-2、胃复安治疗.在基础治疗与有效的护理措施的配合下,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改善,胃痛消失或减轻,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但对照组副作用发病率高;治疗组安全、方便、经济,患者易于接受.

  • 长强穴封闭加中药熏洗治疗肛裂106例

    作者:毕素英;杨相杰

    笔者近2年来,采用长强穴注射,用于缓解肛裂疼痛,达到治愈的目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对106例肛裂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全部治愈,无复发,现临床报告如下:

  • 针灸治疗疑难杂证四则例析

    作者:李荷英;刘世琼;骆文郁;姜文照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病的精髓,也是针灸治疗的根本法则.特别是在疑难病的治疗过程中,只有辨证准确,才能使其治法合理,取穴精当,手法适宜,也才能作到得心应手,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现举验案数则如下.

    关键词: 针灸 疑难杂症 治疗
  • 头针定眩汤并用治疗梅尼埃病86例

    作者:刘素琴

    我科自1998年6月~1999年12月,用头针配定眩汤治疗梅尼埃病8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脾虚证胃肠粘膜屏障保护功能的研究集要

    作者:王文波;谢湘峰;程艳荣

    探讨脾主卫外功能的实质,从五个方面对近十余年脾虚证消化道保护功能研究进行了综述:1.胃肠粘膜屏障功能减低;2.胃肠粘膜局部免疫功能状态较差;3.肠道菌群失调;4.胃肠激素中前列腺素、前列环素、胃泌素、表皮生长因子下降,生长抑素亢进;5.自由基在胃粘膜异常增高.展望:胃肠道作重要免疫器官,弄清脾虚证胃肠道粘膜内T细胞亚群,尤其是B细胞的改变并结合全身的免疫功能,可进一步全面地揭示脾虚证的本质.

  • 零号乾坤胶囊化疗并用治疗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

    作者:李桂;王建增;夏素萍;牛景月

    目的:观测零号乾坤胶囊配合化疗对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的近期疗效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61例初治缓解后复发的MM病例随机分组,观测组给予COAP方案化疗,同时口服零号乾坤胶囊;对照组给予COAP方案化疗.结果:观测组CR率90%,有效率(CR+PR)100%,2年无病生存率83.3%,2年总生存率90%;对照组CR率51.6%,总有效率87.1%,2年无病生存率45.2%,2年总生存率71.4%.经统计学处理,两组CR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2年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零号乾坤胶囊对提高复发性MM的近期疗效及生存率具有临床意义.

  • 益脉降压胶囊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

    作者:段学忠;李猷河;蔡新吉;杨丁友

    目的:观察益脉降压胶囊对老年气虚血瘀证型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IR)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老年气虚血瘀证型Ⅱ期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口服益脉降压胶囊和卡托普利,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较健康对照组FBG无显著差异(P>0.05),FPI、TNF--α显著升高(P<0.01),ISI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与其治疗前比较,FBG无明显变化(P>0.05),FPI、TNF-α显著降低(P<0.01或P<0.05),ISI显著高于(P<0.01或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FPI、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IS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FPI与TNF-α含量变化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两组血压下降幅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疗程结束后复查上述指标.

  • 化瘀解毒汤对脾肾阳(气)虚型慢性肾功能衰竭脂质代谢紊乱的影响

    作者:曹红霞;贺支支;皮持衡

    探讨脾肾阳(气)虚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脂质代谢紊乱及其与中医"痰浊"、"瘀血"的关系,实验用化瘀解毒汤对31例脾肾阳(气)虚型CRF脂质代谢紊乱患者进行治疗,并对其治疗前后血脂系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肾功能等进行测定,以期寻找中医治疗CRF更有效的途径与方法.结果表明,脾肾阳(气)虚型CRF患者脂质代谢紊乱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异常;甘油三酯(TG)、氧化低密蛋脂度白(ox-LDL)均显著升高(P<0.01);载脂蛋白A与载脂蛋白B比值(Apo-A/Apo-B)明显降低(P<0.01);脾肾阳(气)虚型CRF患者不同病期脂质代谢紊乱有差异;肾功能衰竭期TG、ox-LDL显著高于肾功能衰竭失代偿期(P<0.01);脾肾阳(气)虚型CRF患者兼痰浊与非兼有痰浊组、兼瘀血与非兼有瘀血组脂质代谢紊乱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兼痰浊组与兼瘀血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脾肾阳(气)虚型CRF患者经中药方化瘀解毒汤治疗后较治疗前:TG、TC、LDL、ox-LDL、Apo-B、SCr显著性降低(P<0.01);Apo-A/Apo-B及CCr显著性升高(P<0.01).

  • 电针柴葛解肌汤并用治疗胆管结石实验及临床研究

    作者:宋继刚;李广林;彭莲

    探讨电针合柴葛解肌汤治疗胆管结石的机理,通过对5条健康家犬正常、针刺及口服柴葛解肌汤后胆汁流量、俄蒂氏括约肌张力数据测定,经统计学处理,胆汁流量P>0.05,无显著差异,俄蒂氏括约肌张力P<0.05有显著差异.实验结果表明,针刺期门、日月穴,使俄蒂氏括约肌张力显著下降,而口服柴葛解肌汤加强了这一作用.依据实验结果对5例胆管结石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排石效果.

  • 颜德馨教授妙用膏方治疗冠心病特色探析

    作者:邢斌;赵昊龙;张保亭

    颜德馨教授认为:冠心病病机复杂,适合膏方大方图治.他认为,膏方不惟补法一途,制订膏方首当重视辨证论治,而从调畅气血为贵,用药则要动静结合.治疗冠心病的膏方,他擅用气血双调,温通阳气、运脾化痰三法.尤其当患者病机复杂时,应在膏方中综合运用三法.并举典型膏方医案,以作说明.

  • 邵长荣教授治肝止咳经验摭拾

    作者:张惠勇;陈凤鸣

    咳嗽一症,往往是由于呼吸道感染,气道粘膜炎性改变,粘液分泌过多,刺激迷走神经兴奋而引起的中枢神经性反射而表现为咳嗽,是机体一种保护性病理反应.中医学认为"咳而无痰"为"咳","咳而有痰"为"嗽".

  • 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慢性腰骶部劳损120例

    作者:鲍进

    补中益气汤为李东垣所创补益脾胃、升提阳气的经典方.笔者近年在临床实践中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慢性腰骶部劳损1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 知柏地黄汤加味治疗肿瘤放疗毒副反应23例分析

    作者:贺西征;卢乐萍;尹富敏

    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是诸多恶性肿瘤不可或缺的治疗方法,目前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后的辅助治疗,失去手术时机的恶性肿瘤及转移性恶性肿瘤姑息治疗,而对于某些类别的恶性肿瘤,放疗已成为惟一有效的治疗手段.

  • 龙胆泻肝汤临证应用集粹

    作者:刘雪梅

    龙胆泻肝汤是临床中常用方剂,由龙胆草、栀子、黄芩、车前子、泽泻、木通、生地黄、当归、甘草组成,具有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之功效.近十余年来,诸多医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兹就有关应用资料综述如下:

  • 平前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46例

    作者:杜位良;胡节惠;王久源

    平前汤具有清热利湿、活血补肾、温阳益气功效.运用平前汤加减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46例.结果痊愈12例,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对患者症状、肛诊及前列腺液(EPS)检查等方面证实有明显治疗作用.提示:平前汤有抗菌消炎、改善微循环、抗纤维增生、调节免疫等作用.

  • 龙胆泻肝汤临证运用四则例析

    作者:孙丽群

    龙胆泻肝汤首载李东垣<兰室秘藏>,由龙胆草、生地、当归、柴胡、泽泻、车前子、木通组成.<医方集解>收集该方,增添了黄芩、山栀子、甘草三味药.<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论本方之方义云:"用龙胆草泻肝胆之火,以柴胡为肝使,以甘草缓肝急,佐以芩、栀、通、泽、车前辈大利前阴,使诸湿热有所从出也.

  •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味的五行归属辨识

    作者:梁永林;李生财;贾育新

    在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相关论述启发下,探讨了中药五味的五行归属问题.认为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将中药五味归属于五行,其配伍关系为味辛属木、味成属火、味甘属土、味酸属金、味苦属水.这种配伍关系较传统中医理论中按照推演络绎法进行五味的五行配属,更能反映药味的功效作用,能较好地解释临床用药的一些规律,对指导临床用药有较高的价值.

  • 大肠传导与脏腑气机的内在联系辨析

    作者:张思超;王涛

    脏腑之浊自魄门出,大肠传导不仅排泄糟粕,更重要的是疏调五脏六腑气机.大肠腑气通畅,则胃可降浊、脾能升清.脾胃升降枢纽正常,又有助于大肠的排浊功能.腑气畅,则肺能主宣降,从而恢复肺主一身之气之功;腑气畅,则肝能主疏泄.提出:五脏六腑发生病变时,应重视调畅大肠气机,从而恢复脏腑气机的正常升降出入,为防治脏腑病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肝病分阶段辨治及其相互联系与转化规律

    作者:陈丽

    肝病,通常指各种类型的肝炎病变而言.中医治疗肝病已有几千年历史,临床上根据其病变特点的不同,有"黄疸"、"湿热"、"胁痛"、"肝郁"、"症积"、"臌胀"等不同方面的认识.一般在分析肝病时,大多只注意其病变的某一方面,从抗病毒、改善肝功能、调整免疫、抗纤维化等环节入手,而忽略肝病在整体上的病变规律,这对提高肝病的治疗水平显然是不利的.

  • 从痰瘀论治妇科疾病之机理及其证治浅析

    作者:高月平

    叙述了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症等四种疾病,从痰瘀并治的立论,依据"痰瘀同源"的相关病机,揭示了这些疾病痰瘀并见时的现代医学病理变化规律,从而提出了痰瘀并治、异病同治的有效方药及其有关注意事项,并调强了痰瘀并治时加入温阳药的重要性.

    关键词: 妇科疾病 痰瘀并治
  • 顾护胃气在心血管病治疗中的作用探析

    作者:王振涛;史小青;朱明军

    心血管病多见于老年人.胃部痞塞、胃痛、反酸、呃气、泄泻,往往加重病情或成为发作的诱因,如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因此顾护胃气应贯穿于心血管治疗的始终.指出:在治疗心血管时,要时时注意顾护脾胃.其一,掌握适应症;其二,中病即止;其三,使用反结法.认为病人注意饮食宜忌亦相当重要.

  • 顺势而治新解

    作者:王小平

    顺势而治,即尊重和保护机体"自和"、"自愈"能力,顺应机体"自和"调控机制的运动趋势,依赖病体自我调节而愈病的治疗法则包括顺应脏腑之用而治及顺应病势趋向而治两方面.顺势而治法则,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独特的治疗理念.

  • 气阴阳及五行哲学内容的形成及其对医学的影响

    作者:谭春雨;徐列明

    认为中医学的哲学思想由唯气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组成.五行学说应用五行生克制化的哲学思想阐释世界的普遍联系性.指出,中国传统的哲学在其自身完善成熟的过程中也不断向当时的医学领域渗透,终使中医学理论成为中国传统唯物主义哲学的文化产物.

  • 《温病条辨》邪正合治观考辨

    作者:雷云霞;刘新

    <温病条辨>中的邪正合治观,贯穿于温病治疗的整个过程.吴鞠通组方常邪正兼顾,扶正不忘祛邪;祛邪不忘扶正.邪正合治观,即治上然,祛邪为主,预护其虚;治中焦,扶正与祛邪并重;治下焦,以扶正为主,兼顾余邪.

  • 桔梗枳壳配伍调理气机的研究

    作者:王文竹

    气之为病,变化多端,故有"百病皆生于气"之说,临床上多采用理气药,调畅气机,疏通气机.桔梗、枳壳配伍,即是取其一升一降,升降相宜,调理全身气机,使病向愈.现将二者配伍应用作一探讨.

  • 第二掌骨侧穴位治疗胆囊结石诱发“气至病所”探析

    作者:田舜莲

    目前不少临床与实验研究表明耳穴与体穴并用是针灸治疗胆囊炎,胆石症的有效方法[1].但对第二掌骨侧穴位在治疗胆囊炎,胆石症中的作用的研究较少.笔者2001年在泉州市中医院针灸科实习期间观察了1例针刺第二掌骨侧穴位诱发"气至病所"的胆石症患者,报道如下.

  • 新疆赤芍理化性质与紫外光谱的研究

    作者:田树革;周晓英

    目的:对新疆赤芍进行理化分析研究.方法:采用薄层层析法对新疆赤芍进行定性分析,考查不同提取方法对新疆赤芍乙醇提取液的紫外光谱图的影响,优化提取方法;采用紫外光谱组法测定新疆赤芍四种提取液的紫外光谱图.结果:新疆赤芍的TLC、紫外光谱图具有明显特征.结论:TLC、紫外光谱组法可作为控制新疆赤芍内在质量的指标之一.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连上清丸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作者:林建阳;关军

    黄连上清丸由黄连、黄柏、黄芩等17味中药组成,收载于<中国药典".功能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用于上焦风热,头晕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红肿,耳痛耳鸣,暴发火眼,大便干燥,小便黄赤.笔者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黄连、黄柏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效果较为满意.

  • 美声喉泰含片治疗急喉痹风热证60例评析

    作者:秦红鸣;王学勤;易梅;徐慧玲;丁红

    急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发作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急喉痹证,风热证为其主要证型.美声喉泰含片方由乌梅、麦冬、胖大海、簿荷脑、射干等组成,有清热解毒、生津润燥、利咽止咳等作用.对美声喉泰含片采用随机对照治疗急喉痹风热证(急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发作)进行了临床观察,共观察急喉痹风热证60例,其中治疗组40例,对照组20例.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42.50%,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显效率为25.00%,有效率为80.00%.临床试验中未发现该药有明显不良反应.

  • 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药效学研究

    作者:王恒和;郑颖;张聪宇

    目的:探讨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高脂血症(肝阳上亢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高脂血症病人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松龄血脉康胶囊+绞股兰总甙胶囊安慰剂)和对照组(绞股兰总甙胶囊+松龄血脉康胶囊安慰剂)各25例,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后6周后进行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TC-HDL-C/HDL-C)血脂含量测定.结果:治疗高血脂总疗效为80.0%,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TC、TG、HDL-C、LDL-C、VLDL-C及TC-HDL-C/HDL-C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松龄血脉康胶囊是一种安全的、疗效可靠的、适合长期服用的降血脂药物,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甘桔清咽颗粒的抗炎作用机理研究

    作者:李萍;许逸;傅万玉;郭萍

    目的:通过甘桔清咽颗粒抗炎作用的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药理学基础.方法:采用植入棉球致大鼠肉芽组织增生法,观察药物对慢性炎症的作用;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法、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法,观察药物对急性炎症的作用.结果:甘桔清咽颗粒可明显抑制由植入棉球所致的大鼠慢性炎症肉芽组织增生;也可抑制对由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肿胀及由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甘桔清咽颗粒4.5、13.5g/Kg剂量组还能抑制由醋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通透性增高.结论:甘桔清咽颗粒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

  • 雷公藤内酯醇抑制IL-5诱导的嗜酸粒细胞的存活研究

    作者:焦红军;安华

    目的;研究白介素-5(IL-5)对嗜酸粒细胞(EOS)的诱导作用及雷公藤对其的抑制,从而探讨雷公藤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制备的EOS加入IL-5及不同浓度的雷公藤内酯醇共同培养,以观察雷公藤内酯醇对IL-5诱导EOS存活的作用.结果:大于5pg/ml水平的IL-5明显提高EOS的存活,且表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雷公藤内酯醇抑制EOS的存活从50nmol/L开始,1000nmolL抑制作用强,而当IL-5浓度为1000pg/ml或更高时,其诱导的EOS存活不能被任何浓度的雷公藤内酯醇所抑制.结论:IL-5能够诱导EOS的存活,雷公藤内酯醇能抑制IL-5对EOS的诱导作用,可能在哮喘抗炎中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 复方丹参滴丸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洁;林杰;李征;黄晓敏;曹永孝

    复方丹参滴丸(Compound Dan-shen root dropping Pill)是天津天士力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根据中医传统理论采用现代药学新技术研制而成的一种高效、速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由丹参、三七、冰片组成.通过研究复方丹参滴丸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 少阴三急下证与承气汤的运用简析

    作者:张国熙

    以方论证的方法,探索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运用承气汤攻下法治疗谵语的机理,领会当时历史条件下产生三急下证的原因.指出对三急下证的理解必须与承气汤的运用互相融会贯通,才能掌握运用的要点.

  • 《伤寒论》小柴胡汤证治及其应用探析

    作者:曹远礼

    小柴胡汤始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临床运用范围很广,其相关条文在<伤寒论>所占的篇幅比其他的方剂为多,如丹波元坚云:"伤寒诸方,惟小柴胡为用多,而诸病屡称述之."探讨小柴胡汤的适应证及加减灵活运用规律,对于指导临床、提高疗效皆有很重要的意义.

  • 仲景方中草姜枣配伍规律评析

    作者:叶进;沈庆法

    草、姜(生姜、干姜)、枣看似平凡,却是仲景极为常用之品,使用频次俱在前10位之内.运用得法,可增疗效.其配伍规律值得研究,笔者就此作一探讨.

  • 《金匮要略》中纳药法的运用考释

    作者:张苏颖

    纳药法,亦称塞法,是指将药物研末或捣烂,以纱布、丝帛等包裹之,或将药粉制成各种剂型,塞入耳、鼻、阴道、肛门等体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将纳法用于妇人带下、阴吹、上焦寒湿等多种病变,这种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的给药方法,药专力宏,在临床上久用不衰.

  • 经方治疗高脂血症研究述略

    作者:张秋霞;吴明珠;聂惠民

    高脂血症是指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或)低密度脂蛋白(LDL)过高和(或)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过低的一种全身脂代谢异常.有效地控制血脂水平,对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有着重要意义;对于维护人体健康与长寿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经方 高脂血症 研究
  • 阮诗玮教授对淋证辨证论治撷菁

    作者:许琦

    淋证是临床的常见病,古今分类亦不一致.据阮诗玮教授多年的临床经验,进行对淋证尝试性辨证论治探析,并总结临床上应用方便的淋证分类即辨证论治法.淋证的病因病机病性复杂.如病因有外感湿热、饮食不节、年老体弱,郁怒伤肝,久病生瘀.病机有湿热、脾虚或肾虚,气虚或血虚,气滞膀胱或瘀热互结.于是导致同一气、血、膏石、热淋均有虚实之分.因此历代医家对此分变不一.如果能在临床上把握病机,进行分类则简明扼要.如辨湿热来源、辨虚的病位、辨气血的虚滞、辨体质的差异则可总领气、血病、石、热、瘀淋的辨治,做到有条不紊地指导上方用药.

    关键词: 淋证 辨证论治 研究
  • 傅青主安胎学术思想探微

    作者:朱玲;罗颂平

    1安胎之要,气血为本傅氏十分重视气血在孕育胎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仅种子成孕需要气血旺盛,胎儿正常发育更要求气血保持充沛,"胎非血不荫,而儿非气不生",气血不足可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所以其对于妊娠过程中的许多疾病多从气血不足的角度论治,或日气虚系胞无力,或日血虚养胎不足,或日气血两虚,胎元难固,胎儿难长.

  • 活血化瘀对营养性肥胖大鼠血脂、脂质过氧化损害及肝脏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何丽;郭盛;刘昌玉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对营养性肥胖大鼠血脂、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含量变化以及肝脏超微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方法:40只体重50g左右的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酚氟拉明组.除正常组外均采用高能量、高脂肪饲料,4周模型成功后,治疗组开始药物防治,8周后检测大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SOD、OX-LDL的水平,并取大鼠肝脏作电镜病理切片.结果:中药组TC、TG、LDL、OX-LDL较模型组明显降低,SOD、HDL未见明显升高,肝脏超微结构较模型组明显改善.结论:活血化瘀法可以改善营养性肥胖大鼠脂代谢紊乱状态,降低脂质过氧化损害.

  • 温通汤治疗原发性痛经30例临床观察

    作者:刘淑杰

    温通汤由活血化瘀药配伍温里散寒药组成.经初步应用于临床,并与对照组桂枝茯苓丸进行比较,共观察60例,其中治疗30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30例,总有效率73.3%,在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 高血压病中医辨证的规范化研究评析

    作者:敖海清

    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目前,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根据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可把它划归为祖国医学的"眩晕"、"头痛"、"水肿"、"中风"等病证的范畴.此外,根据其病因病机的不同,在临床上又可把它分为肝阳上亢、痰浊中阻、肝肾阴虚、阴阳两虚、气滞血瘀等不同证型.

  • 黄角汤对大鼠脑梗塞模型ET、CGRP、SOD、MDA的影响

    作者:常学辉;张介眉;陈国华

    目的:探讨黄角汤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选用黄角汤及尼莫地平对模型进行治疗,并设正常组及模型组.观察各组大鼠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浆ET、MDA值显著高于正常组,CGRP、SOD值显著低于正常组(均P<0.01).黄角汤组ET、CGRP、SOD、MDA值有不同程度的恢复(P<0.05,P<0.01).结论:黄角汤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机制与纠正血浆ET/CGRP、SOD/MDA平衡失调有关.

  • 血痹通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

    作者:赵云芳;李喜凤;耿宏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率高达60%~90%,治疗上尚缺乏有效手段和药物.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血痹通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 调理三焦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代谢异常34例

    作者:李乐愚

    2型糖尿病患者常合并血脂代谢异常,这也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的重要发病基础.因此,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对血脂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自2000年以来,运用调理三焦法辨证施治,采用五苓散加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代谢异常34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糖尿病性脑梗塞危险因素与干预治疗探要

    作者:牟吉荣;徐刚

    糖尿病(DM)是脑血管病(CVD)的独立危险因素,DM合并CVD是非DM的4~10倍,其中88%为脑梗塞.DM患者3.6%~6.2%发生脑梗塞,发病因素与高血糖、脂代谢紊乱、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功能异常、红细胞流变性异常、高粘滞血症有关,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严密的监测是防治的基础,严格控制血糖,纠正脂质代谢紊乱,控制血压,控制高粘滞血症及中药活血化瘀的应用是有效的防治手段.

  •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灵魂

    作者:邓铁涛

    近年来,辨证论治成为讨论的一个热点.有人认为,无证可辨如何进行辨证论治?有一位老中医居然怀疑辨证论治之价值!有人认为辨证论治应改为辨病论治.本人对此问题有如骨梗在喉,不吐不快.

  • 重症疫毒例案剖析

    作者:王绵之

    [病案]党某某,女,27岁.1974年6月28日初诊.患者初病发热下痢,3日后因休克即夜送至县医院抢救,翌日上午8时休克得到纠正.下午4时起,突又高热,神识昏迷,经省与地区传染病院多次会诊,采用多种西药治疗无效,已历21天,经病房患者推荐,始邀余诊治.

    关键词: 重症疫毒 例案 分析
  • 类中风概念与证治的研究

    作者:王永炎;郭蓉娟

    从类中风概念演变史、类中风新概念的提出、类中风病诊断方案、类中风西医研究概况、类中风辨证论治等五个方面论述类中风概念与证治研究.认为类中风概念因与后世中风病概念一致,随着中风病概念的规范化进展,终被中风病的概念完全代替.指出,在中风病的发展史上,类中风病因、疾病的概念都经历了提出、发展、演变、被新概念代替的过程,而又不同程度推动了中风病研究的深入.其中,风眩为本虚标实证,以平肝熄风、活血祛痰为主.风痱主病在肝肾,涉及心、脾,治宜熄风开窍、祛痰通络.风痹由气虚血虚,痰瘀痹阻脉络所致,治宜平肝熄风、通达脉络.风癔,主病在脾者为气虚痰盛兼有内风,属风痰闭阻清窍,阻滞舌本脉络.其中,风痰阻络者,治宜祛风除痰,宣窍活络;肾虚精亏者,治宜滋阴益髓,补肾利窍.

  • 慢性心衰的中医辨证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初探

    作者:张艳

    将慢性心衰早中晚三期与中医辨证分型相结合,分析慢性心衰的中医辨证规律,进而探讨其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得出心衰初期中医多属气阴两虚,以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为主;心衰中期以气虚血瘀痰阻多见,心肌细胞基因表达异常;心衰晚期以心肾阳虚,阳气虚脱,血瘀痰凝水泛为主,存在心肌细胞凋亡,心肌重构的改变.

  • 中医证与垂体-性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林雪娟

    探讨中医证的实质和疾病的辨证分型与垂体-性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在证的实质研究中,以肾虚证、肝郁证为主,讨论了不同肾虚证与男女性性激素水平之间的关系.对肝郁证的研究发现:血清泌乳素(PRL)水平的检测是肝郁证的一个具有特异性的指标,而脾虚证性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指出,现代医学许多疾病的诊断以激素的检测作为客观指标,因此从内分泌角度探讨中医证的实质和疾病的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是有意义的研究,垂体-性腺轴是内分泌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疾病的辨证分型研究中,讨论了月经失调、乳腺增生病、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症等与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的疾病的辨证分型与垂体-性腺激素水平的相关研究.同时提出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研究方向作出展望.

  • 分子生物学-证实质研究的关键

    作者:武衡;黎杏群

    证是中医对疾病的本质认识.而中医对证的认识历来都是采用不打开人体黑箱的方法来认识的,导致中医证实质研究停滞不前.分子生物学引入中医证实质研究,将使人们从微观层面,即打开了人体黑箱的方法来认识证的本质,为中医证实质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 人参与黄芪配伍免疫作用的药理研究

    作者:方永顺

    综述了近几年关于含有人参和黄芪复方的免疫药理研究进展.从免疫生物学效应和免疫调节效应角度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人参与黄芪的配伍不仅在抗肿瘤及治疗免疫缺陷病方面具有独特疗效,还有可以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特异性免疫功能.认为人参和黄芪这一药对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和疾病的预防方面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 医学古文中的“相”字用法例析

    作者:范开珍

    运用归类、比较的研究方法,对医学古文中常见的"相"字,首先从字形结构入手,追根溯源,寻找本义;其次,由本义引申开去,主要以医学古文中的语言材料为依据,从形、音、义三个方面多角度地阐述"相"的用法规律并进行实例分析.结果显示:"相"字在古医书中是一个运用得非常广泛的多音、多义、多性词,语法功能也很灵活,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研究其用法,对准确理解医学古文颇有意义.

  • 希望有志者努力学习与研究中医学的系统理论

    作者:吕炳奎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中医药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上古时候我们的先哲们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从长期观察日月星辰天体的自然运转,四时节气的变化,逐渐发现和掌握了自然界的种种现象和规律,发现和掌握了人体与天地之间整体规律的联系,形成了"天人相应"的理论体系.

  • 颜正华 蒋文照

    作者:

    关键词:
中华中医药学刊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9 10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1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