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절강대학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浙江大学
  • 影响因子: 0.92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8-9292
  • 国内刊号: 33-1248/R
  • 发行周期:
  • 邮发: 32-2
  • 曾用名: 浙江大学学报杂志;浙江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5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罗建红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16S-23S rRNA基因区间细菌鉴定实验研究

    作者:傅君芬;卢美萍;尚世强;洪文澜;陆淼泉;李建平

    目的:探讨16S-23S rRNA基因区间对细菌鉴定的应用.方法:以16S-23S rRNA基因区间为靶序列设计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标准菌株及临床菌株DNA.结果:对27株代表27个菌种的标准菌株进行PCR扩增,分别出现不同的DNA图谱,该图谱能直接或经核酸内切酶处理后用于细菌分类,敏感性可达2.5 CFU/ml的细菌,与人外周血白细胞DNA和真菌及病毒无交叉.32株临床细菌标本均扩增出与相应标准菌株一致的图谱.结论:16S-23S rRNA基因区间PCR扩增技术检测细菌,具有敏感、特异、快速、准确的优点,为临床败血症病原的快速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

  • 三种不同DNA提取法对血链球菌随意引物PCR鉴定影响的研究

    作者:张卫东;陈晖;余钟声

    目的:研究不同DNA提取法对随意引物聚合酶链反应(AP-PCR)鉴定血链球菌的影响.方法:采用3种DNA提取法,利用25碱基引物5′AAG AGA GGA GCT AGC TCT TCT TGG A 3′对不同菌种的血链球菌DNA进行AP-PCR.结果:不同菌种的血链球菌DNA经AP-PCR扩增后产生不同的DNA片段;用不同方法提取同种血链球菌DNA可以得到相同的DNA片段.结论:不同DNA提取法不影响鉴定结果.

  • 浙江省嘉兴地区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分子生物学研究

    作者:俞云松;吕芳芳;宋秀兰;陈亚岗;周伟琳;马亦林

    目的:确定浙江省嘉兴地区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E3株所产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序列及亚型.方法:肺炎克雷伯菌E3株经酶抑制剂增强的肉汤稀释法鉴定为产ESBLs细菌,PCR扩增其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片段,克隆后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核苷酸序列并确定亚型,重组细菌表型鉴定.结果:E3株同时产SHV和TEM型两种β-内酰胺酶,其中SHV基因片段含812个核苷酸,编码266个氨基酸,为SHV-11型β-内酰胺酶;TEM基因片段含973个核苷酸,编码288个氨基酸,为TEM-1型β-内酰胺酶.含TEM-1和SHV-11编码基因的重组细菌经酶抑制剂增强的肉汤稀释法鉴定为阴性.结论:E3株肺炎克雷伯菌同时产生SHV-11和TEM-1两种广谱β-内酰胺酶,广谱β-内酰胺酶的种类和数量可影响ESBLs的表型检测结果.

  • 跖骨滋养动脉的观察

    作者:任国良;姚友生;姜华东

    目的:观察跖骨滋养动脉的起始、经过和管径.方法:以5%明胶墨汁、硫酸钡墨汁或红色乳胶,分别对90侧婴儿~87岁的新鲜尸体下肢的动脉进行灌注.经固定后,对跖骨滋养动脉进行解剖观察和测量.结果:跖骨滋养动脉的直径为0.24~0.30 mm.第1跖骨滋养动脉59.6%发自足底深支和第1跖足底动脉,其它跖骨滋养动脉主要发自跖足底动脉、足底弓及其穿支.同时对此动脉入跖骨相关面的滋养孔进行了观察,发现90%以上位于跖骨体中1/3段.结论:跖骨滋养动脉在临床手术中具有实用意义.

  • 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伴脾亢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的观察

    作者:赵年丰;苏关关;周勇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伴脾亢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18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伴脾亢患者,在其肝炎活动期,以拉米夫定每天100 mg口服,总疗程以HBV DNA阴转、HBeAg血清转换后再服3~6个月为准.以HBV DNA阴转与HBeAg血清转换、肝炎活动控制与肝硬化分级变化作评估指标,考核治疗组与配对对照组于服药1年与完成疗程后随访1年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治疗组该二期总疗程有效率分别为27.77%与71.43%,安全性良好.结论:拉米夫定对非注册性适应症-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伴脾亢患者同样有良好疗效与安全性.

  • HBV S基因重组体的构建及免疫小鼠的实验

    作者:陈建忠;朱海红;刘克洲;陈智

    目的:探讨HBV核酸免疫的可行性.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得到编码HBV HBsAg的S基因片段,将其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酶切鉴定并测序确证,得到质粒pcDNA3-S,转染至COS-7细胞表达.将所构建的核酸疫苗免疫小鼠,观察其诱导产生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结果:HBV S基因序列与文献报道一致,转染真核细胞后能表达目的蛋白.免疫小鼠后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抗-HBs阳性率分别为70%(7/10)和80%(8/10),抗体水平分别为(32.14±13.79)mIU/ml和(28.50±11.87)mIU/ml,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和空白组抗-HBs均为阴性,小于10 mIU/ml.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的特异性CTL杀伤率在效∶靶比为20∶1时分别为(35.40±4.85)%和(38.20±7.69)%,效∶靶比为10∶1时则分别为(23.95±3.98)%和(24.55±3.59)%, 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和空白组的CTL杀伤率在效∶靶比为20∶1和10∶1时均小于5%.结论:pcDNA3-S直接经肌肉免疫小鼠可诱导产生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

  • 表面为金红石型纯钛种植体与口腔粘膜界面的组织学观察

    作者:何福明;刘丽;张凯;陈松;胡济安

    目的:观察表面为金红石型纯钛种植体与口腔粘膜上皮界面的愈合情况,探讨两者之间是否可以形成良好的上皮屏障结构.方法:拔除Beagle狗双侧下颌前磨牙,愈合3个月后,植入二段式表面为金红石型纯钛种植体,分别于植入后15 d、2个月及负荷后2个月,取标本作HE染色切片和透射电镜,观察种植体周围结合上皮的情况.结果:植入后15 d即可在种植体周围形成上皮袖口,结合上皮再增生活跃,界面层以半桥粒结合方式附着于种植体表面的基质上.植入后2个月结合上皮增长,上皮较一致,为3~4层细胞.负荷后2个月结合上皮受炎症刺激后出现增生,形成上皮钉突.结论:口腔粘膜上皮可以与表面为金红石型纯钛种植体形成生物性附着,并起到生物屏障的作用.

  • 延胡索酸酯对体外培养的树突状细胞分化的影响

    作者:朱可建;周伟芳;周凯;郑敏;Ulrich Mrowietz

    目的:研究延胡索酸酯(FAE)对树突状细胞(DC)的作用,以探讨FAE治疗银屑病的机制.方法:在体外将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化成树突状细胞;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CD1a, CD14, CD40, CD80, CD86和HLA-DR的表达,来评价FAE中各种成分对单核细胞衍生的树突状细胞(MoDC)分化的作用,并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分析FAE对MoDC刺激T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0.01~100 mg/L二甲基延胡索酸和甲基氢化延胡索酸钙盐抑制MoDC的分化,并降低MoDC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FAE对树突状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可能是该药治疗银屑病有效的一个重要机制.

  • 大鼠肝微粒体谷胱甘肽S-转移酶简易制备法对活性影响

    作者:郑英;张捷;楼宜嘉

    目的:研究大鼠肝微粒体简易制备法对微粒体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mGST)活性的影响.方法:用聚乙二醇6000(PEG 6000)法和钙沉淀法制备大鼠肝微粒体,并与巯基烷化剂N-乙基顺丁烯二酰亚胺(NEM)共孵育,分别测定不同制备法所获mGST活性.结果:PEG 6000法和钙沉淀法制备的肝微粒体,其mGST活性分别为0.15,0.08 μmol*min-1*ml-1;NEM可使其活性分别显著增加至1.797和2.375倍(P<0.001);洗涤纯化后,分别增加至NEM活化前的2.350和4.127倍(P<0.001);其中NEM与微粒体共孵育适浓度为5~10 mmol/L,佳激活时间为1~2 min.结论:经PEG 6000法和钙沉淀法高速离心制备的微粒体,分离制备时间短,方法简单易行;钙沉淀法制备的mGST纯度较高.

  • 手性固定相法和手性衍生化法拆分β-受体阻断剂类药物及其结构类似物

    作者:余露山;姚彤炜;王向军;曾苏

    目的:建立一些β-受体阻断剂类药物及其结构类似物的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拆分方法.方法:利用Chiralcel OD和Chiralpak AD两种手性固定相及GITC手性衍生化试剂,对11种药物进行手性拆分研究.结果:普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美托洛尔、塞利洛尔、卡维地洛、索他洛尔、普罗帕酮、麻黄碱和佐米曲普坦都在一种或几种色谱条件下得到了较好的分离.柱温对Chiralcel OD的拆分因子影响较大,相同条件下柱温越低,药物拆分因子越大.结论:用OD和AD 两种手性固定相和GITC手性衍生化法拆分β-受体阻断剂等β-胺基醇类药物具有互补性.

  • 云南民间草药臭灵丹根部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郑群雄;张奇军;孙汉董;赵昱

    目的:系统研究臭灵丹的化学成分,为后续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应用萃取,色谱等分离手段及各种波谱技术,对样品中各极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测定.结果:从臭灵丹根部分离得52个化合物,鉴定结构39个,其中新化合物(19)的结构用波谱技术鉴定为4β,9α,11-三羟基对映桉烷.结论:桉烷和黄酮醇类化合物是臭灵丹的主要次生代谢产物.

  • 陆地棉苷与金丝桃苷的合成研究

    作者:周杰;胡永洲

    目的:探索陆地棉苷、金丝桃苷的合成方法.方法:以芦丁为原料,经苯甲酰化,水解,糖苷缩合和脱保护合成目标化合物.结果:通过缩短5,7,3',4'- 四苯甲酰基芦丁在HCl/乙醇中的水解时间,提高了关键中间体-5,7,3',4'- 四苯甲酰基槲皮素的收率,并合成了陆地棉苷(总收率11.6%)和金丝桃苷(总收率10.9%).结论:首次合成了陆地棉苷,并提高了金丝桃苷的收率.

  • 拟炎症高NO大鼠原代培养肝细胞的信号转导途径研究

    作者:陈奕;王红莉;楼宜嘉

    目的:通过对信号分子NO在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所经由的信号转导途径研究,探索炎症急性期肝细胞高NO的生物学意义,及药物可能作用的新靶点.方法:采用NO供体硝普钠(SNP)模拟肝脏急性炎症期高NO环境,Griess法测定NO的特异氧化终产物NO2-/NO3-.测定肝细胞中cGMP的浓度和肝细胞培养液中GSNO的浓度,由此分别了解在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模型,NO经由cGMP通路信号转导,还是经由非cGMP通路信号转导的途径.结果:1.543 mmol/L SNP释放NO达峰值分别为,以25 mmol/L GSH为NO释放通路,30 min时为(0.63±0.06)mmol/L;以25 mmol/L L-Cys为活性巯基通路,25 min时为(0.98±0.11)mmol/L.SNP与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共孵育过程中,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及SNP浓度的增高,细胞内cGMP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培养液中GSNO浓度也有增高.与对照组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NO供体SNP在含有巯基(GSH和Cys)的肝细胞培养液中可持续释放NO,通过cGMP依赖性通路和cGMP非依赖性通路--GSNO通路进行信号转导,影响下游生物学效应靶点.

  • 离子导入与促渗剂对双氯芬酸钠凝胶经皮吸收的影响

    作者:高建青;王华;梁文权;陈明霞

    目的:考察离子导入和经皮渗透促渗剂月桂氮酮对双氯芬酸钠凝胶经皮吸收的促渗透作用.方法:以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高分子材料制备双氯芬酸钠凝胶,通过家兔在体被动扩散、月桂氮酮预处理、离子导入、月桂氮酮预处理加离子导入4种方法,考察其血药浓度变化,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不同处理对皮肤的影响.结果:双氯芬酸钠凝胶在家兔体内被动扩散其血药浓度无法测得,月桂氮酮预处理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0 h~7 h)是8.4 μg*ml-1*h-1, 而离子导入、月桂氮酮预处理加离子导入后双氯芬酸钠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分别为2.7和15.4 μg*ml-1*h-1.扫描电镜结果显示, 电场及月桂氮酮对皮肤角质层并未引起明显的损伤.结论:双氯芬酸钠凝胶家兔在体实验结果表明,月桂氮酮预处理和离子导入对促进双氯芬酸钠的经皮渗透有协同作用,且对皮肤不产生明显的损伤作用.

  • 卡介苗联合脂多糖诱发大鼠原代培养肝细胞免疫性损伤模型的构建

    作者:郑芹珠;王立明;楼宜嘉

    目的:联合卡介苗(BCG)和脂多糖(LPS)构建大鼠原代培养肝细胞免疫性损伤模型,用于护肝药物的初步筛选.方法:预注BCG 12 d的大鼠制备原代肝细胞,用10 mg/L LPS诱发肝细胞损伤.用联苯双酯(DDB)、马洛替酯(MLT)、水飞蓟宾(SB)和甘利欣(GRZ)进行防护, 同法进行整体动物实验,以论证该模型的适用性和可靠性.测定血清和上清液中AST、LDH和一氧化氮(NO);计算肝脾指数;进行肝脏病理检查.结果:体外实验中,BCG+LPS组上清液AST、LDH和NO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呈时间依赖性增加,12 h达稳态.DDB、MLT、SB和GRZ均可明显抑制12 h的AST、LDH和NO.整体实验中,BCG和LPS处理6 h后血清AST、NO及肝脾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LDH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脏病理损伤明显.DDB、MLT、SB和GRZ对上述指标和病理损伤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结论:BCG联合LPS诱发的大鼠原代培养肝细胞免疫性损伤模型可望用于护肝药物活性的初步筛选.

  • 粉末床研磨法制备干扰素-α脂质体

    作者:叶志伟;胡巧红;梁文权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的工艺简单的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干扰素-α脂质体制备方法.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筛选佳处方,粉末床研磨法制备空白前体脂质体,与干扰素混合得到干扰素-α脂质体,库尔特粒子分析仪测定粒子大小和分布,凝胶过滤法分离纯化脂质体,酶联免疫方法(ELISA)测定其包封率.结果:干扰素-α脂质体制备的佳条件:保护剂为山梨醇,保护剂与脂质的质量比为5∶1,十八胺和脂质的质量比为1∶9,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为9∶1.制备所得的干扰素-α脂质体的粒径大小为(80.8±36) nm,包封率为(59.0±3.3)%.结论:粉末床研磨法可以作为前体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 天然药物研究开发的未来发展趋势

    作者:赵昱;胡季强

    总结了近期开发成功的重要天然药物;简要介绍了目前开发天然药物的三条研究途径;对天然药物的发展趋势就混合成分治疗和复方研发,天然药物新资源的开发与高效、灵敏的活性筛选模型的创建等,作了较详细的综述.

  • 趋化因子与银屑病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王建有;郑敏

    趋化因子是当今细胞因子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它参与多种免疫及炎症反应,在感染、肿瘤的生长与转移、组织修复及创伤愈合等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银屑病是皮肤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已发现多种趋化因子参与银屑病的致病机制,就近几年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 绿茶提取液对苯并(a)芘二羟环氧化物致染色单体断裂的修饰作用

    作者:张信美;WU Xifeng

    目的:探讨绿茶提取液(GTE)对苯并(a)芘二羟环氧化物(BPDE)致染色单体的修饰作用.方法:应用BPDE和GTE处理不同人类淋巴样细胞系,以确定合适的BPDE和GTE浓度,将已确定合适浓度的BPDE和GTE,处理人类正常淋巴样细胞系和肺癌淋巴样细胞系,并进行比较.结果:XP和3590p及3640p 3种人类淋巴样细胞系每细胞平均染色单体断裂数,均随着BPDE浓度的递增而增加(P<0.01),其中以XP细胞系敏感;当预先处理GTE后,则3种淋巴样细胞系的染色单体断裂数均明显减少;然而较高浓度的GTE,则染色单体断裂数反而增加(P<0.05);单用BPDE处理,肺癌淋巴样细胞系每细胞平均染色单体断裂数明显高于正常淋巴样细胞系(P<0.0001);单用BPDE处理的肺癌淋巴样细胞系,其每细胞平均染色单体断裂显著高于联用BPDE和GTE处理的肺癌淋巴样细胞系(P<0.001).结论:绿茶提取液能修饰BPDE致染色单体断裂的作用.

  • 胸骨肿瘤扩大切除加自体髂骨植骨胸骨成形术

    作者:徐少文;吴立东;柴莹;王海涛;沈钢

    目的:评价胸骨肿瘤扩大切除加自体髂骨植骨胸骨成形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对8例胸骨肿瘤患者行胸骨肿瘤扩大切除,并同期行自体髂骨植骨胸骨成形术;结果:8例患者中除1例切口有少量渗液外,其他均无并发症;术后随访半年至一年,恢复良好,呼吸功能正常.结论:胸骨肿瘤扩大切除加自体髂骨植骨胸骨成形术,能够有效地防止术后胸壁软化,重建胸壁的稳定性.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作者:陈自力;朱雄凯;张泽伟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并感染性心内膜的外科治疗时机及对病变瓣膜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小儿先心病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外科治疗经过,比较手术前后心功能及感染控制情况.结果:16例康复出院,1例因早期右心衰竭死亡.结论:小儿先心病并感染性心内膜早期外科手术是必要的、有效的,瓣膜成形术是可行的.

  • 29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分析

    作者:徐军明;彭承宏;彭淑牖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早期并发症的防治经验.方法:回顾1953年4月至2000年6月共29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分析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中术后的处理方法.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8%(65/298),手术死亡率为8.4%(25/298).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胰漏和出血,发生率均为5.7%(17/298),两者所致死亡占手术死亡总数的60%.胰管外引流可使胰漏发生率降至1.7%(2/121).39例行捆绑式胰肠吻合术者无胰漏发生.因并发症而再手术者27例,再手术率为9.1%,再手术后死亡7例.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风险目前仍然较高,胰管外引流术和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有助于降低胰漏发生率,对术后大出血等并发症及时采用外科治疗,有助于降低手术死亡率.

  • 药物源头创新及其相关技术平台构建与应用

    作者:楼宜嘉

    论述新世纪药物源头创新的现状与趋势,及其相关的技术平台构建对药物源头创新的重要性和密切相关性.当今世界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及我国加入WTO后,药物源头创新,包括与之密切相关的制剂学新材料、新剂型和新给药系统研究,质量分析和药效、毒性评价技术平台构建与推广应用等,成为药学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主旋律,也给药学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新挑战.

  • 溢乳症三例

    作者:陈燕

    临床上引起溢乳的原因很多,有下丘脑肿瘤或炎性改变、有垂体肿瘤、有产后发生的闭经溢乳及与妊娠无关的溢乳,还有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及某些药物引起的溢乳等.现将本院诊治的3例溢乳症报道如下.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