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癌症杂志

癌症

癌症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암증(영문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 影响因子: 0.76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0-467X
  • 国内刊号: 44-1195/R
  • 发行周期:
  • 邮发: 46-21
  • 曾用名: 癌症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癌症》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曾益新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AF0.3启动子调控的PNP/MeP-dR系统对AFP阳性肝癌细胞的特异杀伤作用

    作者:蔡晓坤;周俊立;周鹤俊;张玲;吴健鸿;林菊生

    背景与目的: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启动子调控下的目的基因能在AFP阳性肝癌组织中特异性表达;嘌呤核苷磷酸化酶(Escherichia coli purine nucleoside phosphorylase,PNP)/6-甲基嘌呤-2′-脱氧核糖核苷(6-methylpurine-2-deoxyriboside,MeP-dR)自杀基因系统具有强杀瘤效应.本研究旨在探讨AF0.3启动子调控下的PNP/MeP-dR系统对AFP阳性肝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方法:构建甲胎蛋白启动子AF0.3调控下PNP基因表达载体pAF0.3/PNP,导入AFP阳性肝癌细胞HepG2和阴性的肝癌细胞株SMMC7721,利用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PNP基因的HepG2/0.3-PNP及SMMC7721/0.3-PNP细胞.RT-PCR检测二者在细胞中的表达.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增殖效应,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两株细胞对MeP-dR的敏感性及旁观者效应,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PNP基因产物活性.结果:不论有氧还是缺氧条件,HepG2/0.3-PNP对MeP-dR均较为敏感,SMMC7721/0.3-PNP则对MeP-dR完全不敏感.在任何一种条件下,HepG2/AF0.3-PNP在混合细胞中比例达25%后,就可致明显旁观者效应;而在同样条件下,SMMC7721/0.3-PNP不导致明显的旁观者效应.HPLC结果显示,pAF0.3/PNP在HepG2细胞中可以将MeP-dR转化为6-MP,但其在SMMC7721中则不具有转化活性.结论:AF0.3启动子调控下的PNP/MeP-dR系统对AFP阳性HepG2细胞有较好的杀伤作用.

  • p73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贲门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作者:葛晖;王益民;曹延延;张秀凤;李琰;郭炜;王娜;张健慧

    背景与目的:p73作为一种抑癌基因,其第二外显子非编码区存在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C4C14-A4T14),可以形成茎环结构而影响基因表达.本研究旨在探讨河北省食管癌高发区人群中这两个连锁多态性与食管癌、贲门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348例食管癌患者、259例贲门癌患者和630例健康对照者的p73基因多态性.结果:具有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可明显增加食管癌和贲门癌的发病风险,经性别、年龄和吸烟状况校正的OR值分别1.68(95% CI=1.28~2.20)和1.68(95% CI=1.24~2.26).p73 G4C14-A4T14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在食管癌患者、贲门癌患者和健康对照中总体分布差异无显著性.在根据吸烟状况和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进行分层分析,发现在无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亚组中,携带GC/AT基因型明显增加贲门癌的发病风险(OR=1.71,95% CI=1.14~2.57),而其他亚组中未见p73 G4C14-A4T14多态性增加食管癌、贲门癌的发病风险.结论:p73 G4C14-A4T14多态性中,携带GC/AT基因型明显增加河北省食管癌高发区无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人群贲门癌的发病风险.

  • 共培养的树突细胞和CIK细胞对肺癌的体内外抑癌作用

    作者:杨新静;黄建安;雷伟;朱一蓓;张学光

    背景与目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是高效的肿瘤杀伤细胞.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体内强的抗原递呈细胞,并且能够提高效应细胞的抗瘤活性.本实验将DCs和CIK细胞共培养观察DCs对CIK细胞的细胞表型、增殖活性及体内外的抗肺癌作用的影响.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常规诱导出DCs、CIK细胞后,将DCs和CIK细胞按1∶10比例共培养5天获得DC-CIK细胞.流式细胞仪测DC-CIK细胞表型变化,3H-TdR掺入法测定其体外的细胞毒活性,并用肺腺癌细胞株A549建立裸鼠模型观察DC-CIK体内的抗肿瘤效果.结果:在培养第14天,DC-CIK细胞与单独CIK细胞培养组相比,增殖速率提高[(17.0±1.8)倍 vs.(10.9±2.0)倍,P<0.05],CD3+CD56+表达水平明显上调[(36.0±4.2)% vs.(25.7±2.9)%,P<0.05],同时对A549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明显增强(P<0.05).裸鼠体内实验表明,接种肺癌细胞51天后DC-CIK组、CIK组的抑瘤率分别为62.9%、41.5%,与对照组相比DC-CIK组及CIK组均抑制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P<0.01),且DC-CIK组与CIK组抑瘤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s与CIK细胞共培养可使CIK细胞获得更高的增殖活性和更强的抑癌作用.

  •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对鼻咽癌进展和预后的影响

    作者:彭娟;丁童;郑利民;邵建永

    背景与目的:有研究表明,在肺癌、乳腺癌等肿瘤组织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与肿瘤的预后呈负相关.然而在胃癌和部分结直肠癌的研究中得出了TAMs与预后呈正相关的结论.本研究旨在探讨TAMs对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进展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0例鼻咽癌组织中TAMs标记物CD68的表达;分别培养正常巨噬细胞、鼻咽癌细胞株CNE-1和CNE-2以及肺癌细胞株95D,将同浓度的3种癌细胞株的上清液加入同量的巨噬细胞中共培养1天,6天及加入LPS活化后继续培养1天,应用ELISA技术检测共培养后TAMs释放的细胞因子TNF-α和IL-10的表达.以与肺癌细胞株95D上清液共培养后的巨噬细胞作为阳性对照;正常巨噬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结果:鼻咽癌组织中TAMs高密度表达者的3年无瘤生存率(85.7%)明显高于低密度表达者(56.3%)(P=0.017).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接受鼻咽癌细胞株CNE-1和CNE-2上清液刺激后的TAMs分泌TNF-α较少(73pg/ml,64pg/ml vs.7794 pg/ml,P=0.001),经LPS活化后明显增多(6905 pg/ml,6788 pg/ml vs.137 pg/ml,P=0.001);分泌IL-10很少(1 pg/ml,1 pg/ml vs.94 pg/ml,P=0.002),经LPS活化后升高不明显(87 pg/ml,99 pg/ml vs.416 pg/ml,P=0.01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鼻咽癌组织中TAMs的密度与患者的预后呈正相关;与鼻咽癌细胞上清液共培养后TAMs分泌的细胞因子倾向于杀伤肿瘤细胞,促进机体的抗瘤免疫作用.

  • 宫颈癌患者HPV16型E6蛋白的表达纯化及血清抗体检测

    作者:高艳娥;郭金珠;张菊;宋天保;阎小君

    背景与目的:人乳头瘤病毒16型(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16,HPV16)是宫颈癌组织中常见的高危HPV,其相应蛋白的血清抗体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本研究构建HPV16 E6重组表达载体并表达纯化获得HPV16 E6重组蛋白,用于检测不同人群血清相应抗体,初步探讨本地区HPV16 E6血清抗体反应与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将HPV16 E6基因与pRSET-A融合表达载体连接,获得E6表达重组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并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sopropylthio-β-D-galactoside,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包涵体变性后经Ni柱纯化,复性并经活性鉴定后,用以包被ELISA板,检测正常女性、慢性宫颈炎患者和宫颈癌患者血清抗体.同时采用荧光偏振方法分型检测宫颈癌组织HPV DNA.结果:pRSET-16E6表达重组体的工程菌经IPTG诱导后可表达Mr 24×103的HPV16 E6组氨酸融合蛋白,表达量占菌体蛋白的22.3%.表达形式为包涵体,重组蛋白纯度达95%以上,其活性经ELISA法证实.80例正常女性、46例慢性宫颈炎和32例宫颈癌患者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0%、6.5%和31.2%,宫颈癌患者HPV16 E6血清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02)及慢性宫颈炎患者(P<0.01),而正常人与慢性宫颈炎患者间的差异无显著性.32例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HPV DNA阳性率90.6%,HPV16 DNA阳性率46.9%.HPV16 DNA阳性组血清HPV16 E6抗体阳性率(46.7%)高于阴性组(17.6%),但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pRSET-A/BL21中表达获得的HPV16 E6融合蛋白,可用于宫颈癌相关HPV的血清学研究;宫颈癌患者HPV16 E6血清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和慢性宫颈炎患者.

  • 三苯氧胺联合塞来昔布预防大鼠乳腺癌发生的实验研究

    作者:康华峰;王西京;刘小旭;代志军;薛锋杰;薛兴欢

    背景与目的:三苯氧胺能有效预防乳腺癌的发生,但并非全部有效.多种肿瘤细胞表达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其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本研究观察三苯氧胺联合COX-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对化学致癌剂7,12-二甲基苯蒽(7,12-dimethybenz anthracene,DMBA)诱发的大鼠乳腺癌形成的影响.方法:DMBA油剂灌胃制备大鼠乳腺癌模型,每组30只大鼠,分为单纯诱癌组、三苯氧胺组、塞来昔布组和联合药物组4组,观察各组肿瘤发生率、潜伏期、肿瘤数目及体积的差异.结果:(1)乳腺肿瘤发生率三苯氧胺组(48.15%,13/27)、塞来昔布组(50.00%,14/28)低于单纯诱癌组(85.71%,24/28),高于联合药物组(21.43%,6/28);(2)乳腺肿瘤发生时间三苯氧胺组[(97.54±1.85)天]、塞来昔布组[(96.79±2.89)天]晚于单纯诱癌组[(89.50±5.99)天],早于联合药物组[(103.67±3.39)天];(3)乳腺肿瘤数目三苯氧胺组[(1.77±0.73)个]、塞来昔布组[(1.71±0.61)个]小于单纯诱癌组[(3.50±-1.62)个],大于联合药物组[(1.17±0.42)个];(4)乳腺肿瘤体积三苯氧胺组[(1.78±0.71)cm3]、塞来昔布组[(2.05±1.04)cm3]小于单纯诱癌组[(6.42±3.96)cm3],大于联合药物组[(0.71±0.96)cm3],且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塞来昔布和三苯氧胺能抑制DMBA诱发的大鼠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两者联合使用效果更好.

  • 增强C/EBPε表达对人粒-单核性白血病细胞U-937分化的作用

    作者:蔡蓉;戴冰冰;李珂;王红洁;许伟榕;王家敏;卢健

    背景与目的: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ε,C/EBPε)是一种在髓系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核内转录因子,可能是髓系细胞分化过程中重要的调控因子,并且参与了一系列髓系细胞特异性基因的转录激活.本研究拟探讨C/EBPε的细胞特异性表达,研究过量表达C/EBPε对人粒-单核性白血病细胞U-937中c-Myc表达、细胞周期及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五种不同类型的造血系细胞中C/EBPε的表达水平.根据RT-PCR的结果,选择人粒-单核性白血病细胞U-937作为过量表达C/EBPε的对象.电穿孔转染C/EBPε表达质粒pcDNA3.1-C/EBPε,G418筛选稳定表达细胞并命名为U-937-C/EBPε32.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转染细胞内C/EBPε与c-Myc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过量表达C/EBPε对U-937细胞周期及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过量表达C/EBPε可以显著增强转染U-937细胞表面粒细胞特异性表面抗原CD11b的表达,U-937-C/EBPε32细胞表面CD11b的阳性率达92.56%,而在U937与U-937-pcDNA3.1细胞表面分别为77.46%与74.81%,但c-Myc的表达与细胞周期分布未受影响.结论:C/EBPε可能是髓系细胞向粒细胞分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

  • 非小细胞肺癌分泌蛋白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作者:黄凌瑾;陈胜喜;罗万俊;蒋海河;张鹏飞;易红

    背景与目的:癌细胞分泌蛋白是潜在的血清标志物,而且对肿瘤的早期筛选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系统、全面地研究肿瘤细胞分泌蛋白对于肿瘤血清标志物的筛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鉴定肺癌细胞分泌蛋白,为肺癌血清标志物筛选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含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培养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收集A549细胞培养液中的蛋白及胎牛血清培养液中的蛋白(对照)进行蛋白双向电泳,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及生物信息学鉴定A549凝胶上特有的蛋白质点.筛选出人属的蛋白质点后,应用RT-PCR方法检测其在肺癌组织及配对远处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检测培养液及血清中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Mn-SOD)水平.结果:鉴定出人属的蛋白质点14个,包括肌动蛋白、α烯醇酶(alpha enolase,ENO1)、Mn-SOD、谷胱苷肽S转移酶P(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GSTP1-1)、二氢二醇脱氢酶(dihydrodiol dehydrogenase,DDH)、磷酸甘油酸变位酶1(phosphoglycerate mutase 1,PGAM1)、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受体(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rotein receptor,GIPR)、肽基脯氨基顺反异构酶(peptidyl-prolyl cistrans isomerase A,PPIA)、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binding protein,PEBP)、蛋白基因产物9.5(ubiquitin carboxyl-terminal hydrolase isozyme L1,PGP9.5)、peroxiredoxin 1(PDX1)、galectin-1及专利蛋白WO0222660等.RT-PCR检测示ENO1、DDH、PEBP、PGP9.5、PDX1、PGAM1、PPIA在肺癌组织中高表达.酶活性检测发现A549培养液中存在Mn-SOD,且发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有高水平的Mn-SOD.结论:本研究首次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分泌蛋白进行了鉴定;发现多种高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分泌蛋白基因,其中首次发现ENO1及PEBP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Mn-SOD是非小细胞肺癌的分泌型血清标志物.该研究为非小细胞肺癌血清标志物的筛选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候选分子.

  •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地鼠颊囊癌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杨朝晖;徐静;陈伟良;潘朝斌;李劲松;王建广

    背景与目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都被认为与肿瘤发生发展有关.本实验研究iNOS、VEGF地鼠颊囊癌变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为进一步抑制肿瘤微血管形成提供依据.方法:50只金黄地鼠分成2组,40只作为实验组,用0.5%二甲基苯并蒽(9,10-dimethyl-1,2-benz-anthracene,DMBA)丙酮液涂布地鼠右侧颊囊粘膜,在实验第6、9、12、16周末各处死10只;另外10只金黄地鼠作为对照组,不涂布DMBA丙酮液,在第16周末处死.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地鼠颊囊癌变过程中iNOS、VEGF的表达,抗Ⅷ因子多克隆抗体显示血管内皮细胞,根据阳性染色的血管内皮细胞计数微血管密度,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量的变化.结果:iNOS和VEGF在正常地鼠颊囊粘膜上皮呈阴性,从第6周开始到第16周iNOS、VEGF出现阳性表达并渐渐增强(P<0.05),各组之间总体差异有显著性;从第6周到第16周实验组各组间NO的量不断增加(P<0.05),差异有显著性;在iNOS和VEGF表达阳性组MVD显著高于iNOS和VEGF阴性组.结论:NO和VEGF在地鼠颊囊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NO与VEGF在肿瘤血管生成中起密切关系.

  • EB病毒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

    作者:宋立兵;张星;张昌卿;张颖;潘志忠;廖雯婷;李满枝;曾木圣

    背景与目的:研究表明,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除与鼻咽癌密切相关外,可能与其它癌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EBV与中国人结直肠癌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方法从90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标本及25例配对的癌旁标本检测EBV LMP1(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基因的第3外显子及BamH Ⅰ W片段的部分序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BNA1(EBV nuclear antigen 1)和LMP1的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检测EBERs(EBV-encoded RNAs)的表达.结果:在90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标本中,EBV基因阳性率为27.7%(LMP1外显子3)和32.2%(W片段),而25例癌旁组织中只有1例(4.0%)EBV基因阳性,癌组织和癌旁组织EBV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1).29例W片段阳性的大肠癌标本中,有23例(79.3%)EBNA1表达阳性,只有1例(3.4%)EBERs阳性,阳性细胞主要为癌细胞,阳性信号集中在核内;而在8例W片段阴性的标本中,未检测到EBNA1的表达,也未检测到EBERs;以上标本中均未检测到LMP1的表达.结论:EBV与部分中国人结直肠癌相关.

  • 原发性肝癌经综合微创治疗后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灌注的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周启明;吴沛宏;赵明;王其京;黄丽惜;李永强;陈诗萍;夏建川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微创治疗在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而肿瘤免疫治疗也已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微创治疗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免疫治疗对防止肝癌复发的作用.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85例(均为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术后,经影像学检查显示病灶无活性且无远处转移),随机选45例为研究组,其余40例为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在微创治疗后联合CIK细胞经肝动脉回输,对照组患者不进行CIK细胞回输;CIK细胞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抽研究组患者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变化;研究组和对照组每2~3个月进行CT检查,了解肿瘤变化情况.结果:CIK细胞回输后CD3+、CD4+、CD56+(NK)效应细胞的比例和CD4+/CD8+比值显著上升,由初的(68.6±11.0)%、(31.0±9.0)%、(15.6±7.8)%和1.1±0.5上升至(70.7±10.1)%(P<0.05)、(33.5±8.0)%(P<0.05)、(18.4±9.4)%(P<0.05)和1.3±0.6(P<0.05);CD8+和CD3+CD56+效应细胞比例下降,由回输前的(31.1±7.8)%和(6.4±3.5)%下降至回输后的(28.6±83)%(P<0.05)和(5.2±3.3)%(P<0.05).研究组1年和18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为8.89%和15.56%,而对照组为30.00%和40.00%(x2值分别为4.87和6.41,P<0.05).结论:微创治疗后联合CIK细胞免疫治疗可提高肝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对降低肝癌的复发率具有重要作用.

  • 同期放化疗对食管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附43例临床资料分析

    作者:王修身;刘孟忠;张昌卿;蔡玲;崔念基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患者的预后,除与临床分期有关外,还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serum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S-VEGF)的表达水平有关.本研究采用酶联反应吸附试验,探讨食管癌患者同期放化疗对血清中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自2002年12月~2004年1月期间就诊于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进行同期放化疗,符合入组条件的食管鳞癌患者;血清标本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抽取,同时选取性别、年龄比例相当的健康入血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S-VEGF表达水平.放射治疗采用常规分割方案进行,放疗剂量60~64 Gy,分别在放疗过程中的第1~2天和第29~30天给予顺铂+氟尿嘧啶方案化疗.比较食管癌患者组和正常人组之间S-VEGF表达水平有无差异.以无肿瘤进展生存率为指标,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食管癌患者S-VEGF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及其与无进展生存率的关系.结果:食管癌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的S-VEGF表达水平均高于和健康对照组,分别为(516.27±67.89)ng/L、(347.19±35.42)ng/L和(294.20±23.40)ng/L(P<0.01、P=0.002).同期放化疗显著降低S-VEGF的表达(P<0.01).完全缓解(CR)患者和部分缓解(PR)+进展(PD)的患者治疗前S-VEGF表达水平分别为(345.82±76.29)ng/L和(669.37±99.04)ng/L(P=0.020).根据治疗前后S-VEGF表达的动态变化进行分组,即S-VEGF治疗前、治疗后水平>516.27 ng/L、>347.19 ng/L组(A组),>516.27ng/L、<347.19 ng/L组(B组),<516.27 ng/L、>347.19 ng/L组(C组),<516.27 ng/L、<347.19 ng/L组(D组),则A、B、C、D四组的1年无肿瘤进展率分别为0%、17%、57%、72%(P=0.005).结论:食管癌患者S-VEGF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同期放化疗能够降低食管癌患者S-VEGF的表达;治疗前和治疗后S-VEGF的变化情况有可能成为一个判断患者预后参考指标.

  • 153Sm-EDTMP治疗多发骨转移瘤的剂量效应关系初步观察

    作者:樊卫;陈立新;刘小伟;唐强;王国慧;智生芳;曾宗渊

    背景与目的:核素内照射治疗的剂量计算一直是核医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用蒙特卡罗法(Monte Carlo,MC)计算153Sm-乙二胺四甲撑膦酸(Samarium-153 ethylenediamine tetramethylene phosphonic acid,153Sm-EDTMP)治疗多发性骨转移患者骨转移灶、骨髓等靶器官的吸收剂量,初步探讨病灶吸收剂量与153Sm-EDTMP止痛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鼻咽癌、乳腺癌伴全身多发骨转移患者4例,患者骨痛剧烈,骨痛评分Ⅳ级,按0.65×37 MBq/kg药量静脉注射,行153Sm-EDTMP内照射治疗.基于患者的时序性SPECT/CT扫描和累积尿液的放射性强度测定,确定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利用MC EGS4程序计算骨转移灶和其它靶器官的吸收剂量及其分布.观察骨痛症状的缓解状况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153Sm-EDTMP治疗后,患者骨痛明显减轻,骨痛评分达Ⅱ级,持续3~4周.骨转移灶和其它靶器官的三维吸收剂量分布图显示:病灶内剂量分布不均匀.骨转移灶的高吸收剂量约为4.9~5.9Gy,病灶边缘的吸收剂量为2.0 Gy左右,以病灶区高剂量为参考点,则骨髓剂量为0.48~1.1 Gy,骨皮质剂量为0.51~0.85 Gy;病灶周围软组织的吸收剂量为0.01~0.14Gy.结论:按常规单次153Sm-EDTMP治疗,骨转移病灶远未达到30 Gy姑息剂量水平,虽有一定的止痛结果,但止痛持续时间短,疗效有限,与临床观察结果一致.

  • Ⅳ期非小细胞肺癌287例放疗后的生存分析

    作者:蔡勇;王文烂;徐博;朱广迎;张珊文

    背景与目的:很多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患者需要放疗,特别是对脑、骨转移者放疗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本研究旨在分析放疗对Ⅳ期NSCLC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对287例资料完整的Ⅳ期NSCLC放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脑放疗为平行对穿两野全脑照射,骨放疗为单野局部照射,对原发灶、区域淋巴结和其它转移部位用2维常规分割或3维适形放疗(3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脑和骨放疗通常采用4周20次共40 Gy或2周10次共30 Gy的治疗方案,原发灶和区域淋巴结的中位照射剂量是50 Gy(20~70 Gy),其它转移部位的中位照射剂量是46 Gy(40~60 Gy).结果:全部患者中位生存期9个月(8~10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是30.2%和8.9%.有化疗和无化疗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个月和8个月(P=0.049).有脑转移、骨转移、其它转移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个月、9个月、10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24.8%、28.7%和37.5%,2年生存率分别为6.7%、7.0%和15.3%.单因素分析发现对生存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为病理类型和年龄.腺癌患者的生存期高于鳞癌和其它病理类型,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个月、7个月、9个月(P=0.046);≤60岁的患者生存期显著高于>60岁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月、8个月(P=0.012);单纯骨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要大于合并有其它转移者(10个月与6个月,P=0.033),而单纯脑转移和同时合并有其它转移的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却无明显差异(9个月与8个月,P=0.3742);肿瘤原发灶和区域淋巴结是否放疗对患者生存时间影响不大(10个月与8个月,P=0.066);是否伴有其它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存期无明显影响(9个月与10个月,P=0.306).对脑和骨转移的患者采用4周20次40Gy或2周10次30 Gy放疗对生存期无明显影响.结论:病理类型、年龄对Ⅳ期NSCLC患者的放疗疗效有显著影响,全脑和骨转移采用4周20次40 Gy或2周10次30Gy放疗对生存期无明显影响.

  • HIF-1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韩冰;徐瑞华;史艳侠;李宇红;骆卉妍;王峰;侯景辉;蔡木炎;姜文奇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发现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等多种生物学行为相关.本研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IF-1α的表达,探讨HIF-1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96例患者的胃癌组织学蜡块,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IF-1α的表达,并分析HIF-1α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96例患者中,80.2%(77/96)的患者HIF-1α呈阳性表达,其中(+)7例,(++)29例,(+++)27例,(++++)14例;Ⅰ、Ⅱ期与Ⅲ、Ⅳ期患者的HIF-1α表达率分别为66.7%、87.3%(P=0.016),T1、T2浸润深度与T3、T4浸润深度的患者HIF-1α表达率分别为57.9%、88.0%(P=0.007),无远处转移与有远处转移患者的HIF-1α表达率分别为75.9%、100.0%(P=0.055).HIF-1α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者;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31.2%及57.9%(P=0.027).经Cox多因素回归分析,HIF-1α尚不能做为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P=0.158).结论:HIF-1α的阳性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总生存率、肿瘤分期、浸润深度及远处转移关系密切;提示HIF-1α可作为评估胃癌发展、转移及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 肝癌患者血浆、组织中凝血及纤溶因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周奇;梁力建;彭宝岗;甄宇洋

    背景与目的:研究表明凝血及纤溶因子改变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检测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及其受体(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uPAR)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及血浆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肝细胞癌患者50例及对照组30例非癌患者的血浆TF、uPA和uPAR水平;50例肝癌中随机选取27例取其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以27例非癌患者肝组织为对照,利用RT-PCR法分别检测TF、uPA、uPAR mRNA的阳性率及相对表达强度,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肝细胞癌患者血浆TF、uPA及uPAR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409.4±13.0)pg/ml vs.(318.8-±69.1)pg/ml,(1.63±0.52)ng/ml vs.(1.20±0.40)ng/ml,(1.36±1.00)ng/mlvs.(0.68±0.28)ng/ml],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细胞癌患者血浆TF水平在低分化组、肿瘤较大组及合并肝硬化组均显著升高(P<0.05),血浆uPA水平只在合并肝硬化组升高(P<0.05).肝细胞癌患者血浆TF、uPA和uPAR水平在有淋巴结转移、肝外脏器转移及门脉癌栓组较无转移及无癌栓组升高(P<0.05).TF、uPA、uPAR mRNA在肝细胞癌组织中阳性率及相对表达强度分别为62.96%(17/27)、70.37%(19/27)、77.78%(21/27)及0.57±0.27、0.96±0.46、0.78±0.32,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非癌患者肝组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F、uPA、uPAR mRNA在有肝内转移及门脉癌栓组的阳性率及相对表达强度均高于无肝内转移及门脉癌栓组(P<0.05).经Pearson检验,肝细胞癌患者TF、uPA和uPAR mRNA表达呈正相关(TF/uPA:r=0.37,P<0.01,TF/uPAR:r=0.53,P<0.01,uPA/uPAR:r=0.36,P<0.01).经Cox多因素分析三者均为独立预后因素[TF(χ2=6.05,P=0.014),uPA(χ2=4.29,P=0.038),uPAR(χ2=4.40,P=0.036)].结论:TF、uPA及uPAR可能在肝细胞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起协同作用;三者可能与肝癌患者预后有关.

  • 预期寿命估计对脊柱转移瘤手术选择与预后预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邹学农;Anders Grejs;李海声;Kristian H(o)y;Ebbe S Hansen;Cody Bünger

    背景与目的:目前,临床上对脊柱转移瘤患者是否采取手术治疗以及如何选择手术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预期寿命的估计是手术选择的决定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评价Tokuhashi和Tomita评分系统这两种常用的预期寿命估计方法对硬膜外脊柱转移瘤患者手术选择与预后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4年4月丹麦奥胡斯大学医院脊柱外科中心收治的169例硬膜外脊柱转移瘤入组患者,术前用Tokuhashi与Tomita评分系统进行评分以及估计预期寿命,并结合Tomita脊柱肿瘤分型,选择实施手术分级治疗.术后6个月、12个月以及24个月分别进行前瞻性随访观察.对在预期寿命为"3个月内死亡"、"6个月内死亡"以及"12个月内死亡"的患者通过Tokuhashi与Tomita评分系统绘制受试者作业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ROC曲线),比较两个评分系统对预期寿命估计的准确性.同时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法,计算Tokuhashi和Tomita评分系统各分数段患者术后的实际平均生存时间.结果:预期寿命分别为"3个月内死亡"、"6个月内死亡"以及"12个月内死亡"的病例ROC曲线分析显示,Tomita评分系统与Tokuhashi评分系统之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各组P值分别为0.16、0.47与0.38).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Tomita评分系统在4~7分之间对预后估计过高,Tokuhashi评分系统在0~8分之间对预后估计过低.结论:Tokuhashi和Tomita评分系统均可成功地预测脊柱转移瘤患者术后预后的情况.Tokuhashi评分系统可较为准确地预测生存期较短的患者,从而避免对这类患者做不必要的大手术.

  • Ⅵ区淋巴清扫在甲状腺癌外科手术中的意义

    作者:宋明;陈文宽;陈福进;杨安奎;魏茂文

    背景与目的:Ⅵ区是甲状腺癌常见的淋巴转移区域,对cN1患者可常规行包括Ⅵ区的淋巴清扫手术,然而对于cN0患者是否需要常规清扫Ⅵ区,目前仍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引.本研究探讨甲状腺癌Ⅵ区淋巴转移的特点,并明确甲状腺癌手术治疗中Ⅵ区淋巴清扫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1月~2000年1月期间收治的均行含Ⅵ区在内的颈淋巴清扫手术的130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此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30例患者中术后Ⅵ区淋巴结阳性者97例(74.6%);并发症发生率为10.8%(14/130),其中包括喉返神经损伤4例;多因素生存分析表明甲状腺癌Ⅵ区淋巴转移是影响患者生存的因素.结论:对甲状腺癌患者常规行Ⅵ区淋巴清扫有助于改善其生存情况;可以通过提高手术技巧降低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

  • 153Sm-EDTMP治疗骨转移病例的三维剂量计算——蒙特卡罗和S因子计算方法的比较

    作者:陈立新;刘小伟;干峰;唐强;游日安;张伟光;樊卫

    背景与目的:个体化核素治疗的三维吸收剂量计算是目前核医学感兴趣的问题.基于三维功能成像和器质成像计算三维吸收剂量,现主要采用S因子计算方法、点源卷积计算方法和蒙特卡罗直接模拟计算方法.本研究比较蒙特卡罗和基于体素的S因子计算方法,探索核素治疗中三维吸收剂量的计算.方法:基于蒙特卡罗程序包EGS4构建的三维剂量计算程序,计算核素153Sm的体素S因子;对1例采用153Sm-EDTMP治疗的鼻咽癌骨转移患者,测量其注射药物0、0.5、2、3.5、5和6 h后排尿的核素活度,通过测量数据进行拟合计算其累积活度;结合患者的SPECT/CT联合扫描融合图像,采用直接蒙特卡罗方法和S因子方法进行了三维吸收剂量计算.结果:吸收剂量计算结果表明:蒙特卡罗和S因子两种计算方法所给出的等剂量分布曲线基本相近,剂量分布主要集中在骨组织内.在两种计算方法下,大剂量点剂量分别为3.92 Gy和3.71 Gy,相差5%左右.计算区域的剂量-体积直方图显示:D10(10%体积所包括的高剂量)分别为2.14 Gy和2.00 Gy,相差7%;D20则分别为0.58和0.51 Gy,相差14%左右.总体来说,S因子方法的计算结果相对于蒙特卡罗方法的计算结果小一些.结论:蒙特卡罗和S因子方法都能够基于核医学影像进行核素治疗三维剂量计算,S因子方法计算误差可能稍大,但不失为一种快捷的剂量评估方法.

  • 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螺旋CT和病理检查对照

    作者:郑列;吴沛宏;莫运仙;谢传淼;阮超美;李立;沈静娴;戎铁华;王欣;张仕义

    背景与目的: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对肿瘤的规范化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判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螺旋CT和病理检查对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的结果,评价螺旋CT检查对纵隔淋巴结分期的临床参考价值.方法:对89例病理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同时进行螺旋CT检查和纵隔镜检查,将CT对纵隔淋巴结分期结果与淋巴结后病理分期做一一对照,对比分析螺旋CT检查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结果:与纵隔淋巴结后病理分期一一对照,螺旋CT检查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58.9%,特异性为70.0%,阳性预测值60.5%,阴性预测值68.6%,总的准确率为65.2%.螺旋CT检查诊断4R、5、6、7组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和特异性偏低,诊断4R组和7组淋巴结转移的假阳性和假阴性较高.结论:螺旋CT检查对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临床分期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但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应结合其他检查手段,比如纵隔镜,以进行更精确的分期.

  • 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疗对低位直肠癌Survivin、P53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作者:甘嘉亮;郭云;唐宗江;高枫;唐卫中;刘小健

    背景与目的:新辅助治疗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有关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联合短期放疗对直肠癌Survivin表达有何影响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或放疗对Survivin表达影响及其与P53、Bax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6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疗组19例(简称放化疗组)、术前短期放疗组15例(简称放疗组)和单纯手术组26例(简称对照组).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采用Seldinger技术,术前短期放疗采用前后双野照射,放疗剂量每天每野2 Gy,共5天20 Gy,术后追加放疗30 Gy,对照组术前不做放化疗,术后放疗50 Gy.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新辅助治疗前后Survivin、P53和Bax表达.结果:新辅助治疗后,放化疗组、放疗组与对照组Survivin、P53、Bax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放化疗组Survivin阳性率由治疗前63.16%(12/19)降低至治疗后的26.32%(5/19),P53高表达率由治疗前57.89%(11/19)下降至26.32%(5/19);放疗组Survivin高表达率由治疗前53.33%(8/15)降低至治疗后的13.33%(2/15)(P<0.05),P53阳性率治疗前后分别为73.33%(11/15)、60.00%(9/15),无显著变化(P>0.05).放化疗组、放疗组Bax阳性率分别由治疗前42.11%(8/19)、46.67%(7/15)增加到治疗后的63.16%(12/19)、73.33%(11/15),有升高趋势(P>0.05);新辅助治疗后(包括放化疗组和放疗组),Survivin表达"减少"组平均生存期(50.05个月)高于表达"增加"组(42.61个月)(P<0.01);Survivin表达变化与P53、Bax表达变化无相关性(P<0.05).结论:新辅助治疗可以降低P53和Survivin表达,可能上调Bax表达,促进癌细胞凋亡,对低位直肠癌具较好的近期疗效.

  • 胸腺上皮源性肿瘤的WHO组织学分型和CT征象的相关性

    作者:莫运仙;郑列;谢传森;沈静娴;吴沛宏;苏晓东

    背景与目的:胸腺上皮肿瘤的生物学和大体形态学的特征多样化,本文旨在探讨根据1999年WHO组织学分型的各亚型胸腺上皮源性肿瘤的CT征象.方法:对经病理检查证实的94例胸腺上皮源性肿瘤患者螺旋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包括A型7例,AB型24例,B1型16例,B2型13例,B3型16例,C型18例.结果:在本组94例患者病灶中,A、AB型的长短径明显小于C型(P<0.05);所有A型肿瘤均表现为轮廓光滑,A→C型出现率逐渐下降,A、AB、B1型更常呈轮廓光滑(P<0.05),B3、C型更常呈轮廓不规则(P<0.05);A型瘤内的坏死灶较其他亚型少见(P<0.001);B2、B3、C型肿瘤较A、AB、B1型的瘤灶内更常见多发钙化灶(P<0.05);瘤灶均匀强化更常见于A、AB、B1、B2型(P<0.001);B3、C型瘤灶浸润纵隔脂肪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亚型(P<0.05).结论:尽管各亚型肿瘤的CT征象存在一定的重叠,小肿瘤、轮廓光滑、类圆形、密度均匀(无钙化、坏死灶)、均匀强化高度提示A型肿瘤,大肿瘤、轮廓不规则、瘤内出现坏死灶、多发钙化、不均匀强化、浸润纵隔脂肪、浸润大血管等高度提示B3、C型肿瘤.

  • 补体调节蛋白CD46、CD55及CD59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秦诚;蔡小勇

    以往对肿瘤逃避补体攻击的免疫机制并不是非常清楚,因而对肿瘤的传统免疫治疗,尤其是体液免疫治疗,往往效果并不理想.随着免疫学的发展,经研究发现不同的肿瘤细胞表面往往高表达补体调节蛋白(CD46/MCP,CD55/DAF,CD59/potectin)中的一类或几类分子,由于补体调节蛋白的高表达,从而抑制机体的补体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攻击,使肿瘤逃避机体免疫防御.近年来随着对补体调节蛋白在肿瘤中表达及机制的进一步研究,针对补体调节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及细胞因子的免疫治疗开始应用于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取得了一定成功.本文阐述补体调节蛋白在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中所取得的一些认识和进展.

  • 高密度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芯片研究进展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曾朝阳;熊炜;周艳宏;李小玲;李桂源

    单核苷酸多态(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由于其密度高、分布广已成为新一代遗传标记系统,并被寄希望于在后基因组研究时代发挥重要的作用.高密度全基因组SNP芯片的推出,不仅使SNP的基因分型更加快捷、经济、高通量,而且使从基因组整体水平同时考察遗传学的差异或变化成为可能,被广泛应用于各个研究领域,包括采用连锁分析和关联分析策略定位肿瘤易感基因,杂合性丢失分析定位抑瘤基因或寻找肿瘤分子标志等方面.

  • 人源化肿瘤血管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作者:冉宇靓;钟星;胡海;遇珑;娄晋宁;杨治华

    背景与目的:目前在肿瘤内皮细胞基因功能和靶向血管治疗肿瘤的研究中仍缺乏适宜的动物模型.本研究拟建立一种新的小鼠人源化肿瘤血管移植瘤模型.方法:将人肝窦微血管内皮细胞系(human liver sinusoid endothelial cells,HISEC)分别与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人结肠癌细胞系LS174T、人食管癌细胞系NEC按不同比例混合共接种NOD/SCID小鼠或BALB/c裸小鼠,以单独接种肿瘤细胞的小鼠作为对照组,观察小鼠人移植瘤生长的情况.采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转染HLSEC,结合荧光显微镜检方法观察HLSEC在共接种移植瘤中的存活及血管形成的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用抗人肝癌内皮细胞单抗2B6处理人肝癌移植瘤共接种模型,观察2B6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HLSEC与BEL7402细胞共接种NOD/SCID小鼠时,共接种组肿瘤生长速度显著加快,平均瘤重可达肿瘤单独接种组的5.1倍.在GFP表达阳性的HLSEC与BEL7402共接种的移植瘤冰冻切片中可见HLSEC的存在,并已形成瘤内新生血管.免疫组化检测发现共接种组移植瘤中的总MVD较肿瘤细胞单独接种组增加85.7%,采用抗人vWF多抗检测结果显示共接种组人源微血管平均MVD可达10.28~29.28,约占总血管数量的41%~65%.进一步将HLSEC分别与NEC、BEL7402及LS174T细胞共接种于BALB/c裸小鼠时,共接种组的瘤重是单独接种组的3.3~6.0倍.2B6单抗能使共接种人肝癌移植瘤中人源肿瘤血管密度减少65.1%,抑制肿瘤瘤重达71.8%.结论:HLSEC与人肿瘤细胞共接种小鼠后,能在移植瘤中存活、增殖,形成大量人源化的肿瘤新生血管,并在促进肿瘤快速生长中起重要作用.该小鼠人源化肿瘤血管移植瘤模型可为肿瘤内皮细胞相关基因及靶向治疗剂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有价值的工具.

  • 应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

    作者:刘金香;刘俊立;王冠军

    背景与目的:白血病患者经诱导化疗达完全缓解时髓外某些隐蔽处仍残存白血病细胞,这是白血病复发的根源.为了彻底治愈白血病,不仅要及时发现残存的白血病细胞,还要对其进行定量监测,以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本研究旨在建立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的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体系,并采用此方法对bcr-abl融合基因进行定量分析.方法:通过RT-PCR扩增K562细胞bcr-abl融合基因,用T-A克隆法构建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绘制出bcr-abl的标准曲线,并对1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标本进行bcr-abl融合基因进行定量.标定RT-PCR反应的敏感性、稳定性和重复性.结果:检测到10个拷贝的重组质粒.重复性及稳定性验证结果表明,Ct值变异系数分别为2.19%和3.21%,标准曲线的回归系数为0.984.1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bcr-abl融合基因表达量的中位数为4.58×104kb/μg RNA.结论:实时定量RT-PCR具有高敏感性、重复性、特异性和稳定性,可以对bcr-abl融合基因进行定量监测.

  • TissueLink电刀在肝癌肝切除术中创面处理的应用价值

    作者:韦玮;郭荣平;石明;钟崇;俞武生;李锦清

    背景与目的:安全有效的肝脏创面处理方法是成功完成肝切除手术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TissueLink电刀在肝癌肝切除术中创面处理以及扩大手术切缘,降低复发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例试验组患者在肝切除术中采用TissueLink电刀处理肝脏创面,同期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肝脏创面处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的变化,术后住院天数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加以比较.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12.50±122.34)ml和(530.36±151.13)ml,术后腹腔引流量分别为(285.50±43.59)ml和(347.86±67.62)ml;试验组术后第3天、第7天的血清谷丙转氨酶为(152.36±93.32)U/ml和(56.63±21.59)U/ml,均较对照组[(246.19±159.85)U/ml和(96.46±47.97)U/ml]低;试验组术后第3天、第7天血清总胆红素分别为(25.93±9.63)μmol/L和(17.25±7.22)μmol/L,较对照组[(40.12±16.54)μmol/L和(39.63±19.06)μmol/L]低;试验组平均住院天数(10.5±1.5)天,较对照组[(12.9±2.8)天]缩短;出血、胆汁漏、肉眼黄疸、膈下积液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术后CT复查见切缘处环状无血供坏死区.结论:应用TissueLink电刀处理肝切除术中肝脏创面止血效果确切,对患者术后肝功能损害程度轻,患者恢复也较快,并能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简单可靠的肝脏创面处理方法.

癌症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