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国际口腔医学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omatology 국제구강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
  • 影响因子: 0.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5749
  • 国内刊号: 51-1698/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2-19
  • 曾用名: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 创刊时间: 197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石冰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细胞层片移植的研究现状

    作者:黄晶;宋爱梅

    组织工程技术为器官重建带来了希望,然而,宿主对支架材料的免疫排斥和炎症反应带来的纤维化和细胞在支架材料内部的增殖状态,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细胞层片移植使用特定的方法获得保留了完整细胞外基质的细胞层片,不需支架材料,通过相同或不同的细胞层片相互层叠,获得全细胞的三维组织,克服了传统组织工程支架材料降解的限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上皮-钙黏着蛋白及其启动子甲基化在头颈癌中的作用

    作者:李婧

    肿瘤的发生、侵袭和转移是一个多因素参与多阶段发展的复杂过程,钙黏着蛋白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上皮-钙黏着蛋白(E-cad)的结构和功能、E-cad启动子甲基化与其蛋白表达的关系、E-cad启动子甲基化对头颈癌发生、侵袭和转移的影响作一综述.

  • 机械力对核心结合因子-α1的表达和调控

    作者:郭萍

    核心结合因子(Cbf)-α<,1>,在骨成型和骨改建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机械力则是调控骨改建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本文就Cbf-α<,1>的结构、Cbf-α<,1>与骨改建的关系、机械力对Cbf-α<,1>的表达调控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β-防御素的抗肿瘤活性及其与口腔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艳忠;但红霞;刘娜

    防御素是在植物以及动物界广泛存在的一类阳离子多肽,是抗菌肽(一类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短链多肽)中具有代表性的亚家族,是十分保守的宿主防御分子.至今为止,已发现多种防御素.人β-防御素(hBD)是其中的重要成员,具有很强的杀菌活性、趋化活性、调节吞噬细胞及获得性免疫等功能.此外,hBD还具有抗肿瘤活性,且与口腔癌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可能为肿瘤的临床防治提供新的策略.

  • 头颈部恶性肿瘤化学治疗给药途径的应用

    作者:张金鸽

    头颈部恶性肿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化学治疗在头颈部肿瘤的综合序列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给药途径的改进对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给药途径不同,其临床疗效亦不相同.头颈部恶性肿瘤化学治疗给药途径可简单分为:静脉化学治疗、动脉灌注化学治疗、淋巴化学治疗、局部化学治疗和多途径联合化学治疗.本文就近年来头颈部恶性肿瘤化学治疗给药途径的应用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多态性在全身性疾病及牙周炎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侯海娟;张洁

    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可分为3种:神经原性、内皮性和诱生性,NOS基因多态性主要表现在内皮性NOS.本文主要探讨NOS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牙周炎的密切关系.

  • 口腔细菌的新种属及其生物学特性

    作者:陈婷

    对口腔内细菌性疾病进行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近年来,都有关于口腔新种属的报道.本文就2007年至2009年6月报道的口腔细菌的新种属及其生物学特性作一综述.

  • 变异链球菌黏附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隆强;周乔

    变异链球菌对牙面的黏附,是形成牙菌斑的前提和致龋的重要条件.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针对变异链球菌黏附机制的研究进入了分子水平,旨在更好地诠释变异链球菌在致龋过程中的作用,为龋病的防治奠定基础.本文就黏附、变异链球菌表面成分与黏附的关系、影响变异链球菌黏附的环境因素、变异链球菌黏附研究的前景展望等作一综述.

  • 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史雨林

    组织工程骨的研究为解决大块骨组织缺损修复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目前制约组织工程骨研究进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成骨细胞的增生迁移成骨过程与其血液营养供给的矛盾,因此血管化在骨再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血管化组织工程骨的新进展进行综述,提出了目前尚需解决的问题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乳牙牙髓干细胞库的构建及其研究进展

    作者:霍永标

    干细胞库是指以人体干细胞移植为目的,具有采集、处理、保存和提供多向分化干细胞能力的储存库,曾被人称为"生命银行".从个体牙髓中获取干细胞并储存入库备用是一个可行的、相对微创且能取代从其他组织来源获取干细胞的途径.乳恒牙替换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从脱落的乳牙牙髓中分离培养出干细胞用于储存是建立干细胞库的简单、较易被接受的方法,并为日后治疗机体外伤和病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组织工程学种子细胞来源.更重要的是,用个体化的干细胞进行自体移植再生性治疗,能大限度降低免疫排斥和疾病交叉感染的风险.本文就建立乳牙牙髓干细胞库的设想、研究进展和技术细节作一综述.

  • 特异性多能转录因子及其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芳;周晓燕

    将自胚胎干细胞中筛选出的oct-4、sox一2、c-mye、klf-4四种基因组合转入体细胞,可获得与胚胎干细胞类似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牙髓干细胞取材简单,尝试利用特异性多能转录因子将其重编程为与胚胎干细胞类似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可为牙组织工程提供优质的种子细胞.本文就特异性多能转录因子的结构和功能、在体细胞去分化中的作用、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在牙髓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等作一综述.

  • 感染根管中产黑色素杆菌检测率的影响因素

    作者:漆正楠

    产黑色素杆菌与感染根管密切相关,但各项研究得出的检测率存在一定差异.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诸多文献中的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了影响感染根管中产黑色素杆菌检测率的主要因素,其中包括样本量、样本来源地区、取样部位、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检测方法,希望将来能通过控制影响因素更全面地评价该细菌在根尖周感染中所占的地位.

  •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的机械敏感性及其研究进展

    作者:王海业

    在人体生理环境中,生物体或活细胞总是受到多种机械刺激的影响,如膜牵张力、渗透压或高频震动等.从这一现象中,学者们逐渐认识到机械敏感性对于机体的重要性.在以往的研究中,离子通道的敏感性主要存在于机械门控离子通道(MSC),如今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机械敏感性在电压门控离子通道(VGC)中的表达,在生理和神经组织病理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综述主要通过对前人研究的回顾,对VGC机械敏感性的表现、机制及其所涉及的生理作用作一阐述.

  • 膜型-1-基质金属蛋白酶在骨代谢和口腔发育及疾病中的表达和作用

    作者:张忻

    膜型(MT)-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是MMP家族中的一员,存在于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中,与骨代谢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mt-1-mmp基因缺陷小鼠表现出明显的骨代谢异常,而诸多口腔疾病都与骨代谢异常密不可分.本文就MT-1-MMP的结构和功能、在骨代谢中的作用、在口腔发育及疾病中的作用等作一综述.

  • 放射治疗对口腔种植的影响

    作者:王亚敏

    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国内外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对于放射治疗患者的口腔种植问题进行如下5方面的综述:放射治疗与未放射治疗的骨结合比较;放射剂量与种植体生存率的关系:放射治疗与种植的间隔时间与种植体生存率的关系:种植不同区域与种植体生存率的关系以及配合高压氧治疗的效果.

  • 桥粒和天疱疮信号通路在天疱疮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荣琼

    天疱疮是其特异性自身抗体抗桥粒芯糖蛋白(Dsg)一1和3所产生的一种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黏膜疾病.桥粒维持着上皮的完整性,其结构或功能破坏在天疱疮发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桥粒及其结构、天疱疮信号通路与天疱疮作一综述,以期为天疱疮的治疗寻找新的突破口.

  • 细菌天然密度感应系统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月恒

    细菌密度感应系统(QSS)与细菌的生物膜形成和毒力等生物学特性息息相关.细菌相互间通过QSS交换信号分子实现其信息交流,而阻断细菌间的信号传导,可达到抑制或减少细菌感染的目的.近年来人们发现了多种天然抑制剂,可干扰QSS的传导回路.本文就细菌QSS及其天然抑制剂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牙髓活力检测的新进展

    作者:徐倩容

    牙髓状态的判定对牙体修复和牙髓治疗方案的选择十分重要,目前临床上牙髓状态的检测大致分为牙髓感觉测试和牙髓活力测试.牙髓感觉测试通过刺激牙髓神经观察患者的主观感受来判断,主观性较强,不一定能反映牙髓的真正状态,而牙髓活力检测可以通过检测牙髓血流量的变化从而体现牙髓的活力,客观、无创,在临床应用上有一定的优势.本文就牙髓感觉测试与牙髓活力检测的区别,以及目前牙髓活力检测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 上皮-间充质转化的生物学作用

    作者:胡逢春

    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描述的是上皮细胞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获得某些间充质细胞特征(如极性丧失、细胞骨架蛋白的改变和成纤维细胞样外形等)的现象,其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学者们近年来对EMT生物学作用的研究主要围绕胚胎发育、损伤修复、脏器纤维化以及癌症的发生和发展等几个方面展开.因此,本文拟从上述几个方面对EMT的生物学作用作一综述,以期为某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视点和思路.

  • 雌激素对绝经后妇女牙槽骨吸收的影响机制

    作者:潘央央

    雌激素水平能影响牙槽骨吸收,其生物学效应可能主要通过2种途径实现:1)直接通过细胞表面的雌激素受体介导,主要包括经典的基因组途径和雌激素受体介导的非基因组途径;2)调节细胞因子表达,通过它们的作用调节骨代谢,本文就雌激素作用于牙槽骨影响其代谢的这2种可能途径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植物精油的药理作用及其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作者:叶园园

    植物精油是萃取自植物的具有特殊芳香的易挥发的一类天然化合物,具有抗菌、消炎和止痛等功效,在医药、食品和日用化学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对植物精油及其主要成分在口腔医学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作一综述.

  • 安止痛牙龈膏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和伴放线嗜血菌及具核梭杆菌的抑菌作用

    作者:吴卫锋;雷丹;姜苏;高雳

    目的 体外测定安止痛牙龈膏对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嗜血菌和具核梭杆菌的抑制活性.方法 以微量液体稀释法,测定安止痛牙龈膏对上述3种致病菌的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和小杀菌质量浓度(MBC).结果 安止痛牙龈膏对上述3种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伴放线嗜血菌的抑制作用强,MIC和MBC均为0.8g·L-1;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MIC和MBC分别为3.12和12.5g·L<'-1>;对具核梭杆菌的MIC和MBC分别为6.25和25g·L-1.结论 安止痛牙龈膏对上述3种牙周可疑致病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 201例患者根管再治疗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凤霞;谭红;叶玲

    目的 评价根管再治疗的临床现况.方法 随机选择需行根管再治疗的201例患者的254颗患牙为研究对象,分析根管再治疗的就诊情况和疗程情况.结果 254颗需行根管再治疗的患牙中,前牙65颗,占25.59%;前磨牙64颗,占25.20%;磨牙125颗,占49.21%.根管内充填物为牙胶尖/AH糊剂者 208颗,曾做过干髓术者29颗,塑化治疗者0颗,根管内单纯糊剂允填者8颗,根管内存在器械分离者9颗.平均疗程为2~7次,2次完成者89颗;3次完成者150颗;4次完成者5颗;5次及以上完成者10颗.结论 254颗患牙其根管于治疗情况复杂,根管再治疗的疗程较首次根管治疗延长.

  • 补肾壮骨中药对成骨质量和骨钙蛋白的影响

    作者:闫宝勇;董福生;董玉英;郝福良;张扬;陈爱哲

    目的 探讨补肾壮骨中药对下颌骨牵张成骨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16只英国小猎兔犬(beagle)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并行其右侧下颌骨劈开,植入常规组合式骨牵张器,经7d延迟后,以0.5mm每12h的速度连续牵张10d.中药组自牵张器植入术后第1天,口服补肾壮骨中药至试验结束.分别于固定后的1、2、3、4周,每组处死小猎兔犬2只,留取标本后行组织学观察、骨组织计量学分析和骨钙蛋白检测.结果 1)大体标本:在第1~2周时,两组大体标本无明显差异,牵张间隙处骨膜增厚,牵张间隙有轻微的动度;第3周时,两组标本增生的骨膜变薄,两骨断端动度消失;第4周时,两组骨膜厚度逐渐恢复到正常骨膜的厚度,两切骨断端已难以辨认.中药组牵张间隙处骨组织较致密且光滑.2)组织形态学改变:在第1周时,牵张沟少量区域充满蜂窝状的结缔组织,在接近于切开的近髓腔处有膜状新骨形成;第2周时,牵张间隙内由中央向两侧,依次有纤维区带、指状类骨质区带和新生骨小梁区带;第3周时,牵张沟内大部分区域有新骨形成,中药组成骨细胞的数量较多且较活跃,新生骨小梁区带较宽,而纤维区带较窄;中药组牵张间隙内新骨形成活跃,新生骨小梁粗大,新生骨组织也较为成熟;第4周时,牵张间隙3个区带消失,代之以近似平行排列的新生骨小梁;中药组骨小梁排列密集,形态粗大且均匀,而对照组骨小梁则稀疏且粗细不均.3)骨组织计量学分析:在第1~2周时,中药组骨小梁的面积、周长和面密度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在第3~4周时,中药组骨小梁的面积、周长和面密度均高于对照组.4)骨钙蛋白的mRNA检测:骨钙蛋白mRNA主要表达于成骨细胞的细胞质和新生骨的表面.第1周时,中药组骨钙蛋白mRNA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在第2、3、4周时,中药组骨钙蛋白mRNA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补肾壮骨中药能有效地加速下颌骨牵张中新生骨质的生成与成熟,通过增加成骨基因(胃钙蛋白)的表达促进牵张成骨中骨的再生并加速了骨的愈合.

  • 腭裂缘骨膜牵张成骨不同阶段的组织学变化分析

    作者:宋庆高;邓金勇;陈尚;黄桂林;蒋练

    目的 对腭裂裂隙缘的骨膜进行牵张,研究新骨形成的过程及规律,初步探讨骨膜牵张成骨方法修复腭裂的机制.方法 选用健康杂种幼犬8只制作腭裂动物模型,采用安置骨膜牵张器的方法对裂隙缘的一侧骨膜进行牵张,牵张力为(2.45±0.20)N.在牵张器放置后20、30、40、60 d各处死动物2只,未放置一侧为对照侧.结果 裂隙缘骨膜受牵张后,新生成骨细胞数量随时间变化而增多,大量沿牵张方向排列的胶原纤维组织在增生的成骨细胞作用下,钙化沉积成新骨,并逐渐改建成熟.结论 新骨形成是沿牵张方向的膜内成骨方式完成的,在骨膜牵张器放置20d后牵张区已有新骨形成,随着牵张时间的延长,成骨量逐渐增加,40d时的成骨活动活跃,至60d时新骨钙化程度较成熟,以骨改建和塑形为主.

  • 循环张应力对牙周膜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8和13表达的影响

    作者:岑玉锋;李雪;韩光丽

    目的 以同一频率下不同力值、不同时间的循环张应力对人牙周膜细胞(HPDLC)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一8、13表达的影响,探讨生物力介导下牙周组织细胞外基质代谢调节的分子机制和牙周组织改建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 对培养在弹性硅胶膜6孔板上的HPDLC施加0.1Hz,硅胶膜形变率分别为6%、12%和18%的周期性循环张应力,分别在加载2、6、12h后检测HPDLC的MMP一8、13的表达.结果 体外培养的HPDLC的生长方向顺应力的方向改变,HPDLC表达MMP一8、13.MMP一8在加载6%、12%形变率循环张应力后,表达量随时间增加而明显增加;加载18%形变率组,各时间段的表达量都增加,但12h较6h表达水平低.MMP-13在6%形变率的循环张应力刺激下,表达量随时间增加而增加;在12%、18%形变率组,各时间段表达量都增加,12h较6h表达水平低,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循环张应力可影响HPDLC中MMP一8、13的表达水平,MMP一8、13可能参与正畸力下牙周组织的改建.

  • 38例纵折磨牙保存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卢群;杨显方

    目的探讨纵折磨牙采用内固定后全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8例患者的纵折磨牙采用钢丝外结扎后根管治疗,然后内固定和流动树脂充填,后进行全冠修复,观察不同牙位、不同折裂方向和不同就诊时间纵折磨牙的临床保存疗效.结果上下颌纵折磨牙保存成功率有明显差异.结论纵折磨牙的临床保存效果不仅与裂隙封闭效果、劈裂牙体复位和固定程度以及就诊时间等有关,而且与纵折磨牙的牙位和折裂方向明显相关,伴牙根损伤的纵折磨牙临床保存疗效不理想.

  • 碘、钼、硒、镁、硼预防小鼠氟斑牙效果的评价

    作者:陶洪;郭海燕;侯铁舟;刘青

    目的 通过观察微量元素碘、钼、硒、镁、硼预防小鼠氟斑牙的效果,筛选较优的抗氟元素.方法 将17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17个组:空白组饮用双蒸水,氟组饮用含110mg·L<'-1>NaF的双蒸水,15个微量元素组分别将碘化钾、钼酸钠、亚硒酸钠、四硼酸钠、硫酸镁按照各自化合物半数致死剂量(LD<,50>的25%、50%、75%三个剂量添加于饲料中,饮水同氟组.通过观察小鼠体重及牙长增长率,氟斑牙形成的时间、形成时分级及D<,42>分级,确定较优的抗氟元素.结果 5种微量元素均具有一定预防氟斑牙的作用,硫酸镁及四硼酸钠LD<,50>的25%剂量显示出较好的预防效果.结论 镁、硼是具有较好抗氟效果的微量元素.

  • 负压吸引术治疗颌骨含牙囊肿的临床分析

    作者:顾倩平;孟箭;张杰;孟庆飞;李志萍;周建军

    目的 评估开窗负压吸引术应用于颌骨含牙囊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3-2009年收治含牙囊肿患者15例,年龄11~38岁;男11例,女4例.其中,9例为上颌骨含牙囊肿,6例为下颌骨含牙囊肿.采用开窗负压吸引术对其进行治疗,术后观察3、6个月颌骨囊肿的变化情况,对仍存留的囊肿行Ⅱ期囊肿刮治术.结果 Ⅰ期负压吸引术后3~6个月患者颜面畸形基本消除:Ⅱ期刮治术后6~12个月,下颌骨缺损区完全修复.其中,2例青少年的恒牙完全萌出,咬合关系正常;1例恒牙萌出1/2,咬合关系接近正常;1例恒牙即将萌出.结论 开窗负压吸引术可以显著缩小甚至消除颌骨大型含牙囊肿,改善患者颌骨膨隆畸形,大程度保留解剖结构及其相应的生理功能,是治疗颌骨大型含牙囊肿切实可行的方法.

  • 不同Ⅳ类洞型设计树脂直接修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作者:许海平;邢路;苏勤

    目的 研究不同Ⅳ类洞型设计树脂直接修复后在正中和前伸 2种载荷状态下树脂和牙体界面的应力分布状况.方法 采用螺旋CT扫描建立上颌中切牙的三维实体模型并预备成Ⅳ类洞,洞缘分别设计成1mm和2mm斜面、沟槽、阶梯状沟槽4种固位形树脂修复的模型,对照组不做特殊固位形.分别在牙冠舌侧切1/3与中1/3交界处和牙冠切缘偏舌侧,加载与牙体长轴呈45°的力,大小100 N,分析各组模型树脂和牙体界面的Von Mises值及应力分布状况.结果 前伸时,树脂和牙体界面的应力值明显大于正中,而此时斜面设计界面的应力值比沟槽组稍小,但沟槽设计时应力分布比斜面组更均匀.结论 从应力角度考虑,2种预备方法各具优势,但前伸时树脂和牙体界面的应力值明显大于正中,因此树脂直接修复切角缺损的患者应尽量避免前牙对刃啃咬硬物.

  • 牙周膜细胞在碱处理后的多孔钛片表面的活性

    作者:刘君瑜;刘艳;汪永跃;傅云婷

    目的 以碱处理和仿生溶液在多孔钛表面制备类骨磷灰石涂层,观察人牙周膜细胞(PDLC)在碱处理前后多孔钛表面的黏附生长,评价多孔钛类骨磷灰石表面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松装烧结法制备多孔钛片,60℃下行碱处理,在模拟体液中沉积类骨磷灰石涂层.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涂层表面形貌、物相和结构,能量散射光谱测定仪分析其表面成分,扫描电镜下观察PDIC在碱处理前后钛片表面的生长形态.甲噻唑四唑氮比色检测细胞活性,进行细胞毒性评价.结果 经碱处理后,多孔钛在仿生溶液中可形成一层均匀的类骨磷灰石涂层,该涂层可促进PDLC增殖.结论 多孔钛表面类骨磷灰石涂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PDLC的良好生长载体.

  • 牙龈卟啉单胞菌研究进展

    作者:潘亚萍;刘静波

    牙周炎是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是中国成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牙龈卟啉单胞菌在引发牙周组织破坏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牙龈卟啉单胞菌与口腔疾病和其他全身性疾病的关系、牙龈卟啉单胞菌全基因组,牙龈卟啉单胞菌与牙龈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等研究作一综述,以拓宽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研究思路,进血为牙周炎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国际口腔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