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国际皮肤性病学(英文)杂志

国际皮肤性病学(英文)

国际皮肤性病学(英文)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 국제피부성병학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27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2096-5540
  • 国内刊号: 32-1880/R
  • 发行周期:
  • 邮发: 41088
  • 曾用名: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 创刊时间: 196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王宝玺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Th17细胞与银屑病

    作者:王彦红;许爱娥

    银屑病是一种Th1细胞免疫反应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近年发现一种新型的CD4+效应性T细胞--Th17细胞,不同于Th1和Th2细胞,特异性产生IL-17,在许多既往归类于Th1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中(包括银屑病)发挥重要作用.文中将介绍Th17细胞免疫反应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同时介绍其在目前银屑病治疗方法中的意义和在新的潜在治疗靶位中的前景.

  • 防晒剂的应用及其安全性的进展

    作者:李沛沛;段西凌

    皮肤光老化与紫外线的关系密切,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损伤方式有:穿戴光防护的衣物和帽子等、自然环境防护、使用防晒剂等.防晒剂使用的目的是将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损害减少到小,从而减缓皮肤光老化的过程.防晒剂按作用机制可分为物理、化学和植物防晒剂,广泛应用于治疗和防护,其安全性也随着科技和工艺的改进逐步提高.

    关键词: 防晒剂 紫外线 安全
  • 毛发老化及处理

    作者:张汝芝;薛东章;朱文元

    毛发老化包括毛干风化和毛囊老化,后者表现为黑素细胞功能降低或毛发灰化、雄激素源性脱发和衰老性秃发.头皮受内在(生理性老化)以及外界因素(吸烟及紫外线辐射等)的影响.实验表明,在毛发和皮肤老化中,氧化应激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用于治疗雄激素源性脱发的方法有:米诺地尔局部外用,口服非那雄胺和自体头发移植.在无法逆转头发变灰的情况下,着色剂是恢复头发颜色的主要方法.

  • Ⅰ型变态反应的特异性体外检测

    作者:陈荃;阎春林

    体外检测Ⅰ型变态反应有安全、量化、受药物干扰小的特点.目前常用的特异性IgE检测的检验效能差异较大.细胞介质释放试验可用于IgE介导和非IgE介导的疾病,包括组胺释放试验、半胱氨酰白三烯释放试验、纤溶酶释放试验、15-羟基廿碳四烯酸释放试验等,但是检验效能相对较低.流式细胞仪下的嗜碱粒细胞活化试验,可以用于IgE介导和非IgE介导的变态反应,并且检验效能比细胞介质释放试验高.

  • 新生隐球菌荚膜多糖葡萄糖醛酸木糖甘露聚糖的意义

    作者:葛一平;刘维达

    新生隐球菌是一种机会致病真菌,隐球菌病严重威胁着免疫缺陷人群.葡萄糖醛酸木糖甘露聚糖是新生隐球菌荚膜多糖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分子结构多样的线性多糖,与新生隐球菌的免疫原性和毒力密切相关.葡萄糖醛酸木糖甘露聚糖结合FcγRⅡB介导免疫抑制作用,并参与形成生物膜,从而抑制抗隐球菌感染免疫.葡萄糖醛酸木糖甘露聚精单克隆抗体和疫苗疗法等免疫疗法或许可以改善免疫抑制状态,为隐球菌病提供治疗思路,也使艾滋病等高危人群预防隐球菌病成为可能.

  • 光动力疗法在感染性皮肤病中的应用

    作者:武彦何;郝进

    光动力疗法是通过局部或系统给予光敏剂后以特定波长光照射从而对靶组织产生选择性杀伤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前光动力疗法的研究主要集巾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随着新光敏剂的出现和应用,光动力疗法更加广泛地应用在各种疾病的治疗中,尤其是在一些局部感染性皮肤病方面表现出较好的临床疗效,局部微生物感染的光动力治疗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 系统应用生物制剂治疗关节病性银屑病进展

    作者:施秀阳;吴华香

    关节病性银屑病是一种与银屑病相关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皮肤与关节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一些严重的关节病件银屑病患者对常规治疗无效.目前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IL-1抑制剂、针对T细胞治疗等生物制剂治疗关节病性银屑病已显示出疗效,同时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使用时需谨慎,但是与慢作用抗风湿药物相比,疗效更为明显,且具有更好的耐受性.

  • 银屑病发病机制中T细胞作用的进展

    作者:贾红侠;何焱玲

    银屑病是一种Th1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皮肤病,近来的研究表明,其他细胞也参与其发病过程,尤其是树突细胞、内皮细胞、Th17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等,其中T细胞的活化、增殖及分化是发病的主要环节,银屑病特征性的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异常分化及炎性细胞浸润是继发于T细胞活化后释放的细胞因子.一些黏附分子(E/P选择素等)及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复合体和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D43复合体在银屑病发病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 类脂质渐进性坏死的研究进展

    作者:汪小柳;方红

    类脂质渐进性坏死是发生在真皮结缔组织的疾病,以小腿胫前的硬皮病样斑块为临床特征.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不清楚,可能与糖尿病、免疫机制、胶原变性、血小板异常及创伤等多种因素有关.类脂质渐进性坏死同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糖皮质激素、免疫治疗、抗肿瘤坏死因子药物、光疗、延胡索酸酯及外科手术等有一定的疗效.

  • 白癜风负压吸疱自体表皮移植的影响因素

    作者:章莉;尉晓冬;许爱娥

    负压吸疱自体表皮移植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稳定期白癜风治疗方法之一,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优点,其疗效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负压吸疱条件如吸疱部位、温度、压力、吸疱时间等;受皮区的磨削技术;术中、术后汴意事项;术前或术后选择联合的不同治疗方法.这些因素之间亦相互作用,影响皮片内黑素细胞的含量和成活率,进而影响皮肤移植区着色程度和色素扩展范围.

    关键词: 白癜风 移植 白体 表皮
  • 沙眼衣原体不同疫苗的免疫效应比较

    作者:李艳飞;刘全忠

    目前,疫苗已经成为预防、控制沙眼衣原体感染有效的措施之一.沙眼衣原体疫苗大体可归为三大类:蛋白或多肽疫苗、DNA疫苗和树突细胞疫苗.虽然对这三类疫苗的免疫效应的研究还不完全成熟,而且树突细胞疫苗的研究还处于实验设计阶段,但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其中以DNA疫苗的研究为深入.

    关键词: 衣原体 沙眼 疫苗 免疫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特应性皮炎进展

    作者:马蕾;高兴华

    特应性皮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遗传因索、免疫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是炎症性、变态反应性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过程中免疫细胞与神经细胞间的调节成分,其水平与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疾病活动性、严重性及生活质量相关,其在特应性皮炎发病过程中,通过诱导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趋化、抑制嗜酸粒细胞凋亡、增加抗原特异性IgE的产生而起着一定作用.

  • Toll样受体与抗白念珠菌感染

    作者:余霞;姚志荣

    Toll样受体蛋白家族属于动物模式识别受体家族,对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都有调控作用.与抗白念珠菌感染免疫有关的主要是Toll样受体2和4.Toll样受体2和4可以分别识别病原体,也可以与其他的Toll样受体以二聚体的形式参与识别,或者与其他模式识别受体,如Dectin-1、甘露糖受体等共同识别.免疫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识别白念珠菌后主要通过MyD88依赖的信号传递途径.激活白细胞的趋化作用,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杀伤功能,促进相关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起到抗白念珠菌的作用.

  • 抗组胺药物在皮炎湿疹类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马一平;林麟

    组胺参与荨麻疹和特应性皮炎等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故抗组胺药物是皮肤科常用的系统用药之一.已发现的四种组胺G蛋白耦联受体中,人皮肤主要表达H1和H2亚型.抗组胺药物也称为组胺受体反向激动剂,除了抗组胺作用外,同时具有不依赖于H1受体的抗炎效应.虽然抗组胺药物在临床被广泛用于治疗皮炎湿疹类疾病,但其具体机制仍不明确,证据尚有待探讨.

  • 皮肤光老化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炳荣;骆丹

    皮肤光老化是由于紫外线的长期慢性辐射损害而造成的皮肤损伤,在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等方面与自然老化有着不同的表现.近年国内外关于光老化发生机制方面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研究已经证实,激活蛋白-1和核因子-кB活化导致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合成、线粒体损伤、蛋白质氧化和端粒在光老化发生中的作用.理解并认识这些发生机制有助于在防治慢性紫外线辐射造成的皮肤损伤方面提出新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 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慢性荨麻疹的治疗观点

    作者:王芳;唐慧;徐金华

    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生理状况特殊.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时,在避免可能诱发因素的基础上,应根据患儿的年龄和体质量选择H1受体拈抗剂.对于孕妇,在妊娠期应尽可能避免服药,在权衡药物对控制病情和对妊娠结局影响的利弊后,可以选择相对安伞性高的H1受体拮抗剂.一些H1受体拮抗剂可以从妇女的乳汁中分泌出来,故哺乳期妇女应慎重选择此类药物.

    关键词: 荨麻疹 儿童 孕妇 治疗
  • 皮肤源性瘙痒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倪春雅;刘玲玲;朱学骏

    瘙痒是皮肤疾病中常见的症状,但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存在独立的痒觉神经传导通路,主要由外周无髓C纤维传人信号至脊髓背侧角的浅层,Lamina Ⅰ脊髓丘脑束上行至丘脑,进一步投射至皮质区.皮肤源性瘙痒与多种瘙痒介质密切相关,除组胺以外,乙酰胆碱、蛋白酶、P物质、前列腺素、细胞因子等多种介质及其受体参与瘙痒的发生.就瘙痒的临床分型、痒觉神经传导通路、瘙痒介质等进行综述.

  • 白介素12抗肿瘤作用的进展

    作者:宋宁静;曾学思;王千秋

    白介素12是抗肿瘤细胞因子,主要由单核细胞、树突细胞和巨噬细胞分泌.其主要抗肿瘤机制为:促进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间接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延长并增强免疫记忆.皮下或瘤体内给予白介素12的单独应用即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与其他免疫制剂联用其抗肿瘤效力增强.白介素12治疗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注射局部的炎症反应以及全身反应.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白介素12疫苗佐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 头部皮肤结核一例

    作者:罗育武;黄振明;钟道清;刘福荣;李嘉彦;张锡宝

    以反复头部破溃性结节6年为主诉就诊.6年前无明显诱因头部初发散在黄豆大淡红色丘疹数个,无痛痒,渐隆起增大,部分丘疹破溃后排出脓液,结痂,少量皮损可自愈留下瘢痕,但症状反复.曾在当地医院以毛囊炎治疗无效.

  •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一例

    作者:卞彩云;蒋献

    患者女,11岁.因手足背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性斑10年而就诊.患者1岁时,家人发现其指、趾伸侧皮肤出现粟粒大小褐色色素沉着斑及色素减退斑,皮损缓慢进行性发展,逐渐累及手足背、四肢伸侧及臀部.

  • 儿童腹部离心性脂肪营养不良二例

    作者:马春光;陈木开;陈小红;廖绮曼

    婴儿腹部离心性脂肪营养不良(LCAI)是一种少见的脂肪萎缩性疾病,主要累及腹部甚至会阴部皮下脂肪.本院近来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例1女,10岁,因下腹部凹陷性皮疹4年就诊.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右侧腹股沟处出现皮肤暗红色凹陷,初始约花生样大小.

  •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一例

    作者:吴少强

    患者男,65岁.因左足部肿痛流脓半年,右踝关节肿胀疼痛,渗液流脓3个月于2008年5月26日来诊.患者于半年前下地劳动被木枝刺伤左足第3、4趾间,皮肤破裂流血.自行用纱布包扎止血后未做何处理,几天后伤口红肿、疼痛,渗出暗红色血水及少量白色脓液,在当地卫生所消毒及口服消炎药(药名不详),伤口时好时坏.

  • 一家三代三人同患屈侧网状色素沉着症

    作者:陈朝潮;茹怡;孙澜

    屈侧网状色素沉着症又称Dowling-Degos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近我们见到1例,并调查患者家族3代人,发现有3例类似患者,其中女2例,男1例,均在成年时发病.现报告如下.

  • 483例儿童花斑癣回顾性分析

    作者:施和建;张国龙;杜旭峰;周晴;王涛;邵敏华;黄海峰

    目的总结及分析儿童花斑癣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与成人花斑癣的异同点.方法就诊于我院皮肤科门诊的花斑癣患者认真填写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发病年龄,病程、皮损部位、诱因、发病季节、家族史.并进行真菌学检查.结果儿童花斑癣患者共483例,其中男286例,占59.2%,女197例,占40.8%.年龄15天至12岁.所有患儿面部发病207例,占42.9%,其中发生于前额的共143例,占面部发病的69.1%.多汗患儿405例,占83.9%.有家族史38例,占7.9%.所有患儿均采用1%联苯苄唑乳膏外用,治疗2周以上,447例患儿通过治疗后得到有效的临床症状改善及病原学疗效,总有效率为92.5%.结论儿童花斑癣同成人花斑癣比较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发病因素与成人不尽相同,且在诊断上需与儿童面部色素减退性皮肤病进行鉴别.

  • 以皮疹为首发症状的皮肤白血病一例

    作者:徐晨;王婷婷;李伶;万川;王琳

    报道1例以皮疹为首发症状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女,31岁,胸、腹部红斑伴轻度疼痛3个月就诊.初诊时血常规正常,皮疹活检提示皮肤白血病.1个月后原有红斑上出现瘀点,外周血及骨髓细胞学检查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腹部皮损免疫组化标记与外周血流式细胞仪分析,证实瘤细胞来源于前驱B淋巴细胞.脑脊液检查示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化疗两次后缓解,1个月后复发,并死于呼吸循环衰竭.

  • 克柔念珠菌引起的皮肤念珠菌性肉芽肿一例国内首报

    作者:徐丽霞;曾学思;孙建方;杨海平;吕桂霞;胡素泉;顾菊林

    患者女,80岁,左手腕部3 cm×6 cm大小浸润性肿块,部分表面覆盖增厚焦痂.临床拟诊:皮肤真菌感染.皮损样本送真菌培养、组织病理检查及特殊染色.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内有大量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浆细胞浸润,特殊染色见有大量的真菌孢子及菌丝.真菌培养及鉴定证实为克柔念珠菌.给予伊曲康唑口服治疗5个月,皮损消退.

  • 灰黄霉素治愈儿童脓癣二例

    作者:王婷婷;汪盛;张东兴;赵晓广;刘宏杰;阚蓓;王琳

    脓癣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但目前对其治疗方案的选择仍有争议,我们应用灰黄霉素治疗2例儿童脓癣,取得满意的疗效.1 病历资料例1男,11岁.因头皮脓肿、溃疡形成20天就诊.20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头顶部起一鸽蛋大小脓肿,质软、压痛、无渗液.

  • 乙醇在酒渣鼻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王福军;陈宏

    酒渣鼻是主要发生在面部以红斑、丘疹、脓疱、毛细血管扩张及皮脂腺增生肥大为表现的一种疾病,其病因不明,可能与饮食、精神因素、颜面血管运动神经功能失调、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和蠕形螨感染等有关[1].

  • 白癜风患者的自尊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朱武;易运连

    白癜风是一种以局限性或广泛性色素完全脱失斑为临床表现的常见皮肤病,发生在头面部患者则是一种典型的损容性皮肤病,该病对患者心理的负面影响往往超出对身体的影响,可以产生许多社会适应性及精神心理问题.

国际皮肤性病学(英文)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