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

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

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 and Hemopurification 국제이식여혈액정화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外医学(移植与血液净化分册);国外医学(器官移植分册)
  •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影响因子: 0.3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399/R
  • 国内刊号: 王世相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ijth@cmaph.org
  • 曾用名: 国外医学(移植与血液净化分册);国外医学(器官移植分册)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辅助性T淋巴细胞17在同种异体肾移植排斥中的作用

    作者:眭维国;车文体;李凤艳;刘娟;陈洁晶;黄河;戴勇

    辅助件T淋巴细胞17是近发现的CD+4效应T淋巴细胞的新亚群.辅助性T淋巴细胞17可以分泌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21、白细胞介素22等多种细胞因子,其中白细胞介素17在多种自身免疫疾病和炎性疾病中起关键作用.基于文献中总结出临床和实验证据,我们将对肾移植排斥反应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17介导排斥发病机制进行探讨,为防治对策开辟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 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的治疗进展

    作者:刘小聪;张燕林

    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肾移植术已成为晚期肾功能衰竭治疗的重要手段.由于肾移植术后运用免疫抑制剂抗排斥反应,肺部感染已成为肾移植术后主要的并发症,亦是造成移植受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新型、强力免疫抑制剂的使用,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且病情复杂,如何对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已是当务之急.

  •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和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作者:徐丰博;刘惠兰

    随着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日益受到关注.本文着重对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升高机制、在糖尿病肾病发展中的作用及针对性治疗进行综述.

  • Toll样受体与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张俊;王家顺

    Toll样受体能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和损伤相关分子模式,在启动固有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并通过结合内源性配体物质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一定作用.深入研究Toll样受体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可能有助于对移植、心血管手术、休克等过程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

  • 逆行灌注法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

    作者:赵常青;马超龙;胡海兵

    缺血-再灌注损伤在器官移植过程中是常见又不可避免的过程,它的机制不明确,为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而保护器官功能人类做了大量的研究,逆行灌注法就是临床医生根据一些器官解剖特点发现的一种减轻缺血-冉灌注损伤的保护方法.而且在临床中有许多的畸形动脉或动脉狭窄等异常不能顺行灌注而导致灌注不良时,逆行灌注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补救措施,能明显地提高器官利用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我们就逆行灌注法在临床器官移植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 甲状腺素与药物性器官缺血预适应

    作者:李飞;陆曙炎

    缺血预适应是减轻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地有效措施.甲状腺素预处理可以通过激活信号转导通路的一系列信号分子,诱导效应蛋白的表达,从而模拟缺血预适应现象,增强器官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地耐受能力.本文简要综述甲状腺素诱导器官缺血预适应的分子机制.

  • 全血预冲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

    作者:付虹辉;孙欣;朱万军;张淼;刘书明;张鹏;李艳君

    目的 探讨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衰竭应用全血预冲透析管路后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和心内一科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48例.应用全血预冲透析管路后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每天1次,连续3 d.每次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者动脉血气分析(碳酸氧根离子、pH值、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肾功能(血尿素氮、血肌酐)、血红蛋白、呼吸、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水平.治疗前和第3次治疗后分别观察患者腩钠素、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左室舒张未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结果 治疗过程中患者生命指标和血流动力学稳定.全部患者在治疗期间无一例死亡.治疗过程中生命指征平稳,第1次治疗后呼吸、心率、血红蛋白、中心静脉压、碳酸氢根离子、pH值、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血尿素氮、血肌酐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动脉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湿啰音明显减少,尿逐渐增加.经3次治疗后脑钠素、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显著下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改善(P<0.01).结论 血液预冲透析管路(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疗效观察指标容易采取且简便易行.

  • 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与贫血和营养不良及左心室功能的关系

    作者:李映杰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贫血、营养不良及左心室功能间的关系.方法 将患者分为微炎症组(超敏C反应蛋白>3 mg/L)和非微炎症组(超敏C反应蛋白≤3 mg/L),检测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白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脂蛋白(a)、血肌酐、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显像仪测定左心房前后径、左心室前后径、左心窜舒张期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早期左室充盈峰速率与心房收缩期左室充盈峰速率比值、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测不同时间(5次)血压并取均值,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与上述各参数间的关系.结果 (1)微炎症组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白蛋白脂蛋白(a)与非微炎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0.01,<0.05);(2)微炎症组患者左心房前后径、左心室前后径、左心室舒张期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早期左室克盈峰速率与心房收缩期左室充盈峰速率比值与非微炎症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0.05,<0.01);(3)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r分别=-0.283、-0.308、-0.387,P分别<0.05、<0.01),与脂蛋白(a)呈正相关(r=0.427,P<0.01);与左心室前后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0.277、0.394、0.307,P均<0.05);与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早期左室充盈峰速率与心房收缩期左室充盈峰速率比值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0.386、-0.543,P均<0.01);(4)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Kt/V值、血清白蛋白、脂蛋白(a)、收缩压、脉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异常危险因素.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时血清超敏C反应蛋门升高.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可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程度、营养状态,并可用来评价左心室结构和功能,且是左心室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 186例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临床应用

    作者:王景梅;王泽香;智霞

    目的 总结前臂桡动脉和头静脉内瘘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收集18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内瘘血液透析3个月以上,内瘘方式为前臂桡动脉和头静脉侧侧吻合后,结扎远心端的头静脉(即改良端侧吻合动-静脉内瘘)患者的资料.结果 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很好利用了自身的血管,术式操作简单,成功率高且并发症少.结论 该术式可成为建立血管通路的主要方式.

  •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透析患者血中细胞因子清除的临床应用

    作者:马文录;许见丰;苗小梅;邢英英;张欲荣

    目的 研究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透析患者血中细胞因子的清除效果.方法 将2006年4月至2009年2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透析的45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组;(2)血液透析滤过组;(3)HD组,血液透析组,每组15例.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组、血液透析滤过组每周治疗1次,每组患者治疗3次,中间间隔1周,第1次及第3次治疗前、后各从动脉端采血5 ml,并留取正常健康对照组血液,整批送检.测定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的浓度.结果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组、血液透析滤过组及血液透析组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液透析组患者血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水平分别为(3±10)ng/L、(4±9)ng/L、(4±9)ng/L,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分别为176.0%、141.0%、187.0%,血液透析滤过组血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水平分别为(39±15)ng/L、(36±14)ng/L、(45±16)ng/L,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分别为24.6%、22.1%、29.8%,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组血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水平分别为(48±16)ng/L、(38±15)ng/L、(50±14)ng/L,治疗前差值比较分别为27.8%、23.9%、32.3%,3组患者血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水平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7.39、11.24、21.89,P均<0.01).结论 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对各类细胞因子的清除效果不同,其中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组及血液透析滤过组治疗埘细胞因子清除有效,血液透析组治疗对细胞因子清除基本无效,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组及血液透析滤过组细胞因子清除效果与血液透析滤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血清透明质酸和层黏蛋白等对肾脏纤维化早期诊断的研究

    作者:党艳梅;姜鲁宁;邱波;李新建;宋芹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不同分期时血清透明质酸、层黏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变化,初步评价其对肾脏纤维化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 收集健康对照组以及慢性肾脏病不同分期患者的血清标本,采用放射免疫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患者的血清肌酐、尿素氮、肌酐清除率、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指标水平,同时测定血清透明质酸、层黏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指标的变化,分析各组患者血清中透明质酸、层黏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与血清肌酐、尿素氮、肌酐清除率、血清胱抑索C、β2微球蛋白血生化等指标的相关性,比较各组患者血清中透明质酸、层黏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指标在慢性肾脏病Ⅰ、Ⅱ期中的变化.结果 慢性肾脏病Ⅰ期患者透明质酸、层黏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相关分析表明,透明质酸、层黏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与β2微球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相关(r分别=0.664、0.458、0.566、0.369、0.408,P均<0.05).结论 随着慢性肾脏病的发展,血清透明质酸、层黏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水平逐渐升高,特别是在慢性肾脏病早期(Ⅰ、Ⅱ期)其水平已经升高,可以作为评价慢性肾脏病早期纤维化的标志物.

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