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解剖学报杂志

解剖学报

解剖学报杂志

Acta Anatomica Sinica 해부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 影响因子: 0.4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529-1356
  • 国内刊号: 11-2228/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8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解剖学报》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章静波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成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对颗粒下层区神经元前体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王磊;金国华;张新化;秦建兵

    目的 探讨成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齿状回颗粒下层(SGZ)神经元前体细胞的增殖改变.方法 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CAO/R),术后第1天、第2天腹腔注射Brdu,第3天、7天、14天和28天取脑,每个时间组6只SD大鼠,冷冻切片,免疫荧光三标检测SGZ区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DCX、ki67、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CNP的表达.结果 (1)MCAO/R后,SGZ区增殖细胞聚集成簇,细胞簇计数从3d开始增加,7d时多,随后下降;(2)细胞簇内细胞计数从3d开始增加,7d时多,随后下降;(3)细胞簇中ki67(+)细胞比例从3d开始到28d逐渐下降.结论 MCAO/R引发SGZ区神经元前体细胞经多次分裂以成簇方式增殖,部分子代细胞向神经元分化,部分子代细胞仍保持增殖能力.

  • 急性寒冷暴露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作者:崔占军;赵凯冰;邓洁心;陈文静;徐高磊;邓锦波

    目的 探讨急性寒冷暴露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 选择生后40 ~ 50d的成年雄性小鼠40只,置于温度为0~-4℃环境中饲养20d,建立急性寒冷暴露模型.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标记雌激素受体;DiI散射方法标记视皮质锥体细胞树突棘;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突触的超微结构.结果 急性寒冷暴露诱导小鼠视皮质锥体细胞树突棘的密度降低,形成的突触数量减少,部分突触出现树突胞质水肿、细胞器肿胀及微管减少等改变,明显抑制神经细胞增殖.结论 急性寒冷暴露可导致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改变,与雌激素及其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30(GPR30)直接参与寒冷应激反应过程有关.

  • 腹腔注射2-脱氧-D-葡萄糖可诱发大鼠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表达Fos

    作者:赵琳;贾鲲鹏;金晓航;史娟

    目的 探讨腹腔注射2-脱氧-D-葡萄糖(2-DG)能否激活大鼠下丘脑视上核(SON)和室旁核(PVN)神经元而表达Fos.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腹腔注射2-DG组(6只)、生理盐水对照组(3只)及正常对照组(3只).各自处理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下丘脑SON和PVN内Fos表达及其与催产素(OT)和加压素(VP)的双标情况,同时采用ELISA方法对血清中OT和VP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2-DG引发的特异性Fos免疫阳性产物主要集中分布于下丘脑外侧区和穹隆周区,在SON、PVN也有密集表达.SON和PVN内的Fos表达与该区的特异性神经活性物质OT和VP有共存.OT/Fos双标细胞率(双标细胞占OT阳性细胞的百分率)在SON和PVN分别为87.10%、90.57%,明显高于VP/Fos在这两个核团的双标率(双标细胞占VP阳性细胞的百分率,68.42%、76.9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2-DG组动物血清中OT和V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 腹腔注射2-DG可激活大鼠下丘脑SON和PVN内OT和VP神经元表达Fos,SON和PVN可能参与2-DG诱导的急性应激反应.

  • 醒脑静合生脉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后凝血酶受体-1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青;蒋艳霞;李国良;王其新;马承泰;王守彪;姚如永

    目的 探讨醒脑静合生脉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内凝血酶受体-1(PAR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脑出血组(ICH)、生理盐水组(NS)、醒脑静合生脉注射液治疗组(XNJSM)、水蛭素治疗组(HIR),每组10只大鼠.采用自体不凝血注入法建立脑出血模型.术后72h取脑组织,HE染色观察各组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血肿周围脑组织PAR1的表达.结果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PAR1表达增强,XNJSM组、HIR组脑组织病理形态明显改善,脑组织PAR1表达减少,与ICH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醒脑静合生脉注射液可能通过凝血酶受体-1途径有效抑制大鼠脑出血后PAR1蛋白表达,对脑出血后脑组织发挥保护作用.

  • 鸡胚发育过程敲减神经型钙黏蛋白表达对视顶盖神经元迁移及神经丝蛋白的影响

    作者:杨慈清;李琼;付苏雷;李晗;范义峰;郭志坤;林俊堂

    目的 阐明鸡胚发育过程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及其对神经丝蛋白(NF)表达的影响.方法 鸡胚正常培养到第3天(E3),采用鸡胚带壳开窗培养方法,取出3~4ml蛋清,开窗培养至E5,将N-cadherin干扰载体pGPU6-GFP-neo-N-cadherin-shRNA通过活体电转基因技术导入视顶盖,电转后继续培养到E12,每组收集3个胚胎,取材,固定,包埋,切片后进行荧光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鸡胚发育过程,敲减N-cadherin表达影响神经元迁移,被敲减的细胞主要停留在室管膜区,在N-cadherin受到抑制表达的区域,NF的表达也受到抑制,其表达明显减弱.结论 N-cadherin的抑制表达可导致神经元的迁移发生紊乱,影响NF的表达.

  • 色钉菇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脂多糖损伤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作者:胡予;陈晓;王立安;管振龙;王艳芹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色钉菇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昆明小鼠为实验材料,将脂多糖(LPS)定位注射至黑质内复制PD模型.30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LPS实验对照组、低剂量实验组(LPS+100mg/kg)、中剂量实验组(LPS+200mg/kg)和高剂量实验组(LPS+ 400mg/kg),每组6只.用免疫荧光方法显示多巴胺能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计数黑质内的阳性细胞数.结果 LPS实验对照组小鼠的黑质内,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少于假手术组(P<0.05),且细胞胞体变圆,突起变短;星形胶质细胞胞体增大,多呈激活形态.低剂量实验组与中剂量实验组小鼠黑质内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多于LPS实验对照组(P<0.05),星形胶质细胞密度降低;高剂量实验组小鼠黑质内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与实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剂量与中剂量的色钉菇乙酸乙酯提取物能够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对LPS导致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

  • 一氧化氮对星形胶质细胞轴突生长因子-1表达及迁移的影响

    作者:施月;张晔;邵杰;姚扬明;夏春林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对星形胶质细胞中轴突生长因子-1(netrin-1)的表达变化以及对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硝普钠(SNP)作为NO供体处理星形胶质细胞,通过振荡培养和差速贴壁法分离纯化新生SD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接种至培养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个样本,实验组用50 μmol/L SNP处理星形胶质细胞,通过划痕法观察细胞的迁移,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别检测处理前后的星形胶质细胞中netrin-1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SNP处理后,实验组的星形胶质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划痕区细胞明显增多,星形胶质细胞netrin-1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于48 h达到峰值(P<0.01).结论 SNP使星形胶质细胞netrin-1表达水平发生变化和影响星形胶质细胞迁移,提示netrin-1可能通过NO的调控而影响星形胶质细胞迁移.

  • 海马微环境对细胞分化和极性化的影响

    作者:符星;石贞玉;金海啸;文亚男;范媛媛;邓锦波

    目的 观察海马脑片微环境对不同分化程度细胞的极性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的海马脑片与5种不同分化程度的细胞(肝癌细胞、正常肝脏细胞、PC12细胞、正常神经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共同培养,观察细胞的分化和极性产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与海马脑片共培养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共培养的细胞在海马脑片上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主要集中锥体细胞层和颗粒细胞层,其他地方分布均匀,类似于脑片片层化的构筑.海马微环境下低分化的细胞受海马脑片微环境的影响可以产生极性并分化,高分化的细胞不能产生极性.结论 海马微环境对细胞的极性和分化有促进作用,对生长和分裂有抑制作用,细胞的极性变化与自身和所处的微环境有关,特别对低分化的细胞极性和分化的影响较大.

  • miRNA-181b在氧-糖剥夺致N2A细胞缺血损伤中的作用及对热休克蛋白A5表达的调节

    作者:韩松;彭志锋;李俊发

    目的 探讨miR-181b在氧糖剥夺(OGD)致N2As神经瘤细胞缺血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对热休克蛋白(HSP)A5表达的调节.方法 应用N2A细胞OGD模型模拟神经细胞缺血损伤,MTT比色法检测N2A细胞生存率,免疫印迹法检测HSPA5蛋白表达水平,实时定量PCR法检测miR-181b和HSPA5 mRNA表达水平,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检测miR-181b对HSPA5 mRNA的直接调控作用.结果 miR-181b在OGD致N2A细胞缺血损伤中表达水平明显降低(n=5);在OGD致N2A细胞缺血损伤过程中,通过上调或抑制miR-181b的表达水平可以显著影响N2A细胞的生存率(n=6);而在非OGD条件下,miR-181b表达水平的改变对N2A细胞活力无影响;miR-181b表达水平的改变可显著影响HSPA5蛋白表达水平(n=3),而非HSPA5的mRNA水平;共转染miR-181b前体(premiR-181b)或miR-181b抑制剂(anti-miR-181b)可显著抑制或增高含有HSPA5 mRNA 3’-UTR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活性(n=5).结论 miR-181b通过负性调节HSPA5的蛋白表达水平,在OGD致N2A神经细胞缺血性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 培养大鼠海马胆囊收缩素阳性神经元的电生理学特性

    作者:张阳慧;魏晓菲;司军强;马克涛;张露露;王钦文

    目的 探索海马内胆囊收缩素(CCK)阳性(CCK+)神经元的电生理学特性.方法 用整合有CCK启动子-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腺病毒对培养海马CCK+神经元进行标记,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对标记CCK+神经元的电生理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 CCK+神经元的胞体长径为(22.85±0.77) μm,短径为(16.21±0.42) μm(n=20),静息电位(RMP)为(-55.90±1.30)mV,膜电容(Cm)为(45.77±2.06) pF,膜阻抗(Rm)为(711.00±46.69) MΩ; CCK+神经元500 ms内100 pA去极化电流诱发动作电位的发生频率为(26.17±3.41) Hz (n=12);CCK+神经元的自发抑制性突触后电流的发生频率[(5.26-±0.71)Hz,n=7]显著高于自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发生频率[(3.24 ±0.62)Hz,n=6].结论 CCK+神经元的相关电生理学特征可能与其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重要的调节功能相关.

  • kindlin-1在人牙龈上皮的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谢婷婷;梅芳;钟金晟;唐岩;张宏权

    目的 探讨kindlin-1在人健康牙龈上皮与慢性炎症性牙龈上皮分布特点的差异,从而建立kindlin-1与牙周疾病的临床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10例正常牙龈上皮以及8例慢性炎症性牙龈上皮中kindlin-1的分布.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kindlin-1在正常牙龈上皮中主要分布于基底层细胞与上层颗粒层细胞,且在颗粒层细胞胞质中表达呈强阳性,而在基底上层细胞核内散在出现弱阳性表达;同时,kindlin-1在牙龈沟内上皮的表达明显高于游离龈上皮(P<0.05);慢性炎症性牙龈上皮中kindlin-1较正常牙龈上皮分布更加广泛,表达也增强(P<0.05).免疫印迹的结果进一步证实慢性炎症性牙龈的kindlin-1表达较正常牙龈上皮更加强烈(P<0.05).结论 indlin-1在人牙龈上皮中的分布和表达与牙龈上皮分化和炎症状态均密切相关.

  • 低温保存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评价

    作者:李琼;杨慈清;郭志坤;左红波;李慈霞;李和

    目的 探讨低温保存对小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性和分化潜能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小鼠ADMSCs,取第3代细胞置于液氮深低温(-196℃)冻存12个月后复苏.MTT法测定ADMSCs的增殖活性;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衰老;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D73、CD90和CD105;条件培养基诱导后,免疫荧光法检测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cTnT),茜素红、碱性磷酸酶和油红O染色检测成骨、成脂诱导分化潜能,Real time-PCR检测cTnT、Gata4、Ost和Runx2.未经低温保存的第3代ADMSCs为对照.结果 低温保存的ADMSCs其增殖活性、衰老率与未冻存细胞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诱导后ADMSCs的cTnT阳性表达、茜素红、碱性磷酸酶和油红O染色呈阳性反应,冻存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低温保存对ADMSCs体外生长特性和成心肌、成脂肪细胞、成骨细胞的分化潜能差异无显著性.

  • 浙江汉族的体质特征

    作者:李咏兰;陆舜华;郑连斌;张瑜珂;李传刚;赵曼;栾天抒

    目的 探讨中国浙江汉族人的体质特征并分析其在蒙古人种中的分型地位.方法 采用国际学术界规定方法,在浙江绍兴地区调查了330例男性(城市男性为144例,乡村男性为186例)和357例女性(城市女性为153例,乡村女性为204例)成人的86项体质指标,计算了24项体质指数,统计了指数分型情况,与我国族群资料进行了比较,对浙江汉族体质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 浙江汉族人上眼睑有皱褶率较低,有蒙古褶率低,眼裂高度多为狭窄型,眼外角多高于眼内角,鼻根高度多为中等型,鼻背侧面观多为直型,颧部突出度男性多为微弱型,女性多为中等型;鼻基部多呈水平;鼻翼高度多为中等,鼻孔大径多为斜位,鼻翼较宽;耳垂多为圆形;上唇皮肤部高度多为低,红唇男性中等型较高,女性中等型率高、薄型率次之.发黑,肤黄、眼褐.总体说来,浙江汉族头面部测量指标值接近于北亚类型族群.浙江汉族头面部指数值介于南亚、北亚类型族群之间.浙江汉族的体部指标值接近于北亚类型族群,体部指数值更接近于北亚类型族群,但亦有南亚类型族群特点.从指数均值来看,浙江汉族男性女性均为圆头型、高头型、中头型、阔面型,中鼻型.按体部指数均值,浙江汉族男女性均为长躯干型、窄肩型、中骨盆型;男性为中胸型,女性为窄胸型;城乡男性和城市女性为中腿型,乡村女性为亚短腿型.结论 浙江汉族体质更接近于北亚类型族群.聚类分析结果表明,9个汉族族群未能聚在一起.汉族族源的多元性,导致不同地区汉族体质的较大差异.将整个汉族笼统地归入一个体质类型,可能并不恰当.

  • 哈萨克族成人指骨长度的X线测量及其与身高的性别判别

    作者:努尔买买提·巴哈夏尔;爱华;吴海忠

    目的 探讨新疆哈萨克族成人指骨长度与身高的依存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健康哈萨克族成人200人(男100人,女100人),进行双手后前位X线拍片,分别测量各节指骨长度和对应的身高.计算各节指骨长度的均值、标准差和标准误,并且从各节指骨长度推断身高的性别判别方程.结果 男性和女性各节指骨长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相关分析建立了哈萨克族成人指骨长度推断身高的4个性别判别方程(Y1 =0.780ZM1+3.146YM2+1.594YS1+0.618ZS3+0.045YX1+1.891ZX1+2.548ZX3-135.324,Y2-0.3450ZM1 +2.328YM2+1.814YS1+1.355ZS3+0.714YX1+1.461ZX1+1.580ZX3-118.678,Y3=3.540SG+0.859YM2-1.882ZS2+0.640YZ1-5.598YZ2+5.794ZZ2+0.807YZ3+0.695ZX1-391.229,Y4=3.284SG+0.313YM2-1.595ZS2+1.113YZ1-3.869YZ2 +4.959ZZ2+5.244YZ3+0.353ZX1-340.001).结论 所得性别判别式对法医学性别判别应用价值较大,为体质人类学和法医学提供了有关新疆哈萨克族人的解剖学资料.

  • 革家成年人头面部形态特征的年龄变化

    作者:郑连斌;李咏兰;冯晨露;荣文国;齐晓琳;倪晓璐

    目的 探讨革家人头面部形态特征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规律.方法 按照国际学术界规定方法,在贵州黄平县共调查了311例(男性为159例,女性为152例)革家成年人38项头面部指标,并计算了12项头面部体质指数,对革家人头面部形态特征的年龄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 随年龄增长,革家人有蒙古褶率下降,眼色变浅,上唇皮肤部变高,红唇变薄.革家人形态面高、上唇皮肤部高度、容貌耳长、容貌耳宽与年龄呈正相关,革家人头宽、眼外角间宽、唇高、红唇厚度与年龄呈负相关,革家人额小宽、下颌角间宽、眼内角间宽、口裂宽、鼻深与年龄无相关.革家人容貌面、形态面、头面宽、头面高指数与年龄呈正相关,头长宽、头长高、口指数与年龄呈负相关.结论 革家人头面部形态特征随年龄增长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

  • 人大脑内囊的影像解剖

    作者:秦媛;陈楠;郭玉林;李坤成

    目的 探讨正常汉族成人内囊的影像解剖.方法 选择健康汉族成人1000名(2000侧),按年龄18~30、31 ~ 40、41 ~ 50、51~60、61 ~ 80岁分为5组,每组男、女各100名.所有受试者均行三维(3D)磁化强度预备梯度回波序列T1WI,应用3D分析软件(Midobl)手工勾画出各个解剖值,软件自动计算出其解剖参数值.结果 左、右侧内囊前肢前后径测量值为(16.93±1.67) mm和(16.60 ±1.72)mm,左、右侧内囊后肢前后径测量值为(28.42±1.92) mm和(27.68±1.81)mm.左、右侧内囊前肢左右径测量值分别为(11.25±1.52)mm及(11.10±1.53)mm,左、右侧内囊后肢左右径测量值分别为(20.10±2.33)mm及(19.44±2.17)mm.标准轴面上,左、右侧内囊前后肢之间夹角分别为(125.66±2.38).及(126.01±34.11)..结论 高分辨率MRI能提供较为精确的内囊图像及测量数据,本实验提供了中国汉族正常成人内囊的参考值范围.

  • 中耳显微解剖标志与面神经定位

    作者:蔡志毅;李志海;陶宝鸿;金巧智;储洪娟;叶华富

    目的 观察中耳手术中面神经相关的显微解剖结构,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方法 30具(60侧颞骨)中国人成年湿性头颅标本经乳突入路对颞骨进行显微解剖,重点观察面神经并根据其周围的固定解剖标志对其进行定位.结果 面神经乳突段前缘和后缘至假想定位线的距离分别为(-0.11±0.36)mm和(-0.14 ±0.38)mm,鼓室段面神经下缘与假想定位线的距离为(0.31±0.12) mm,砧骨短脚末端至外半规管下缘的距离为(1.73±0.24) mm,外半规管至面神经锥段上缘的距离为(2.65±0.25) mm,砧骨短脚末端至面神经锥段上缘的距离为(2.20±0.41)mm,镫骨头上缘至面神经水平段下缘的距离为(2.24±0.23) mm等.结论 外半规管、砧骨短突、鼓环、二腹肌嵴、前庭窗、匙突、卵圆窗、锥隆起和鼓索神经等是中耳显微手术的重要解剖标志,并与面神经关系极其密切和恒定.

  • 视交叉三维断层影像解剖学观察

    作者:徐象党;任传根;李建策;乔会煌;杨新东;陈忠孝;陈成春;付升旗

    目的 通过连续横、矢、冠状断层,探讨成人视交叉的位置、形态、毗邻结构及其变化规律,获取视交叉的三维径线和角度数据.方法 20例成人尸体头颅制成头部连续横、矢、冠状断层标本与40例活体成人头部磁共振横、矢、冠状断层扫描图像,探讨视交叉的位置、形态及其毗邻结构;测量视交叉的横径、前后径和上下径,视交叉前角、侧角和后角.结果 视交叉横断层能同时显示视神经颅内段、视交叉和视束起始段;冠状断层视交叉呈“一”字型横位分隔第三脑室底的视隐窝和漏斗隐窝,其上方是大脑前动脉A1段,下方正中邻垂体柄和灰结节,两侧是颈内动脉C1或C2段;视交叉的横径(TDT)为(13.54 ±3.12)mm,前后径(APDT)为(7.91±1.29)mm,上下径(SIDc)为(3.51±0.49)mm,视交叉前角(AA)为(69.7±9.1)°,左侧角(LLA)为(121.1±16.9)°,右侧角(RLA)为(122.3±15.2)°,后角(PA)为(73.3±10.2)o.断层数据和MRI数据经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连续横、矢、冠状断层和MRI是研究和辨认视交叉、毗邻结构的位置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有效方法.

  • UNC5H3和DCC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增殖的关系及其预后

    作者:陈金明;王沈华;吴定钱;戴梦昭;韩宝三

    目的 探讨UNC5H3和DCC在胃癌组织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增殖的关系以及与患者生存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60例胃癌组织中UNC5H3、DCC和Ki-67的表达,并对其表达进行相关分析.利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 Plus 6.0测量切片积分吸光度,对结果进行验证.采用Kaplan-Meier限乘法计算生存率.建立Cox回归模型,评价UNC5H3和DCC作为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的可行性.结果 在60例胃癌组织中,UNC5H3、DCC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3%、53.3%和60.0%.UNC5H3和DCC与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UNC5H3和DCC表达与Ki-67表达相互之间无相关性(P>0.05).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经Log-rank检验发现,UNC5H3的阳性表达与胃癌患者生存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DCC的阳性表达与胃癌患者生存之间无相关性(P>0.05).经Cox回归分析,UNC5H3和DCC的表达与胃癌患者预后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依赖性受体UNC5H3和DCC共同参与了胃癌的发生进展,检测UNC5H3和DCC可作为反映胃癌临床病理学特点的指标,检测UNC5H3可作为胃癌患者生存期的指标,但UNC5H3和DCC的表达不是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 膜联蛋白A7低表达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王小杰;李欣

    目的 探讨膜联蛋白A7低表达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产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Westernblotting法鉴定siRNA可有效抑制膜联蛋白A7表达,然后用脂质体转染法将siRNA转染入HepG2细胞,将细胞分为siRNA干扰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在转染后24h、48h、72h进行细胞计数以绘制细胞增殖曲线,转染后48h进行MTT实验以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yclinD1和Ki67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yclinD1的表达情况.结果 转染了靶向膜联蛋白A7的siRNA后48h的HepG2细胞,细胞计数和MTT实验可见siRNA干扰组细胞增殖活力较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cyclinD1和Ki67蛋白表达均为siRNA干扰组细胞表达显著低于两对照组(P<0.05).结论 联蛋白A7低表达可能对HepG2细胞的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信号转导及其对小鼠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作者:郭浩;徐健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的信号转导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TGF-β超家族的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后,激活下游的SMAD蛋白,后者进入细胞核调控特定基因的表达.它们的功能十分复杂,不仅与转化、组织纤维化、肿瘤发生等病生理过程直接相关,而且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功能.实际上,TGF-β超家族信号转导在胚胎发育的调控中亦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我们重点介绍TGF-β超家族信号转导的特点及其在小鼠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以期对人类胚胎发育的研究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

  • 黄芪多糖对阿霉素诱导的心力衰竭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

    作者:关鹏;徐丙元;李亚青;郭秋红;王娜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对大鼠阿霉素性心衰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心衰模型组和黄芪多糖组,每组10只.黄芪多糖组连续14d黄芪多糖水溶液灌胃[3g/(kg·d)],正常对照组和心衰模型组灌胃等量蒸馏水.心衰模型组和黄芪多糖组分4次静脉注射阿霉素[10.4mg/(kg·2d)]复制心衰模型.给药全部结束后,检测大鼠心肌重构、细胞凋亡和抗氧化性等指标.结果 阿霉素导致心肌纤维化,肌原纤维溶解断裂,线粒体肿胀变性,应用黄芩多糖能明显改善心衰症状.血流动力学和TUNEL染色进一步证实黄芪多糖能缓解阿霉素对心脏的损伤,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Bax的表达,同时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Bcl-2的表达来实现的.结论 黄芪多糖对阿霉素性心衰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 神经元核心抗原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人胚胎脊髓发育阶段的表达

    作者:刘学红;张泳;陈健尔

    目的 探讨神经元核心抗原(NeuN)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人胚胎脊髓发育阶段的分布规律及其表达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第2、3、4个月龄段,共16例人胚胎,脊髓前角、后角中NeuN和NSE的表达、分布状况.结果 在脊髓后角处:第2个月胚龄段,NeuN呈阴性表达,部分细胞呈NSE阳性表达;第3个月胎龄段,部分细胞开始呈NeuN阳性表达,NSE则呈广泛阳性表达;第4个月胎龄段,NeuN阳性细胞表达数量和强度均较前增高,NSE阳性表达与第3个月龄相似.在人胚胎脊髓前角处:第2~4个月龄段,NeuN和NSE呈广泛阳性表达.结论 人胚胎脊髓发育第2~4个月龄段,NeuN和NSE阳性表达在脊髓的前角处早于后角,NeuN和NSE参与脊髓神经元的发育成熟过程.

  • 卵子体外成熟对胞质线粒体DNA拷贝和功能的影响

    作者:葛红山;李晓和;张帆;陈华;习海涛;黄检英;朱春芳;吕杰强

    目的 研究卵子体外成熟(IVM)过程对胞质内线粒体的数目、功能及卵子质量的影响,进而探讨IVM卵子低发育潜能的可能机制.方法 实验小鼠随机分为IVM组和体内成熟(IvO)组;应用Real-time-PCR、免疫荧光和荧光-荧光素酶测定法,分别检测IVM和IVO来源卵子的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线粒体膜电位强度、ATP含量、线粒体分布、胞质ROS水平、卵子骨架和染色体结构.结果 相对于IVO卵子,IVM卵子的mtDNA拷贝数显著降低;而胞质ROS生成和纺锤体及染色体结构异常率则显著增加.胞质线粒体分布模型和氧化磷酸化活性在IVM和IVO卵子间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非生理性IVM过程显著抑制了胞质mtDNA的复制,并增加了ROS生成和纺锤体和染色体结构异常,继而可能影响卵子细胞质的成熟进程,这可部分解释IVM卵子低发育潜能的机制.

  • 线粒体能量代谢和DNA复制对小鼠卵子体外成熟、受精及发育的影响

    作者:葛红山;李晓和;张帆;陈华;习海涛;黄检英;朱春芳;吕杰强

    目的 探讨胞质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OXPHOS)活性或线粒体DNA复制在卵子成熟、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在小鼠体外成熟培养液中引入不同浓度的羰基氰4-(三氟甲氧基)苯腙(FCCP,10 nmol/L和100nmol/L)或2’,3’-双脱氧胞苷(ddC,10μ mol/L和100μmol/L),抑制线粒体OXPHOS活性或线粒体DNA复制,统计分析各组卵子的体外生发泡破裂(GVBD)率、核成熟率、受精率及囊胚形成率,以分析线粒体功能抑制对卵子成熟、受精和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 线粒体OXPHOS活性和DNA复制功能在卵子和胚胎中所发挥的作用并不完全相同.FCCP抑制线粒体OXPHOS活性可显著降低卵子的核成熟率和囊胚形成率;但对卵子的GVBD的发生率和受精率无显著影响.而ddC抑制线粒体DNA复制不影响卵子的体外成熟和受精,但可显著抑制囊胚的形成.结论 XPHOS活性主要影响卵子成熟及胚胎发育;线粒体DNA复制则主要影响胚胎发育;而线粒体功能抑制不影响卵子的成熟启动和体外受精.

  • 新月体型肾小球肾炎中肝X受体α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汪建平;张连珊;冯路路;张一鸣;史永红;名取泰博;段惠军

    目的 探讨肝X受体α(LXRα)在大鼠新月体型肾小球肾炎(G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7周龄Wistar Kyoto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0只静脉注射兔抗大鼠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构建新月体型肾小球肾炎模型,20只作为正常对照.于注射抗体后第3、7、14、28和49天分别测定24h尿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第3、14、28和49天肾炎组和对照组大鼠肾组织LXRα表达;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定量PCR检测第14天肾炎肾皮质LXRα蛋白和mRNA表达变化.结果 注射抗体后第14天尿蛋白达(167.03±42.50) mg/24h;新月体百分比达65%;肾炎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核LXRα表达明显增加;肾炎组肾皮质LXRα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但肾皮质mRNA表达则未见上调.结论 新月体型肾炎肾小管上皮细胞核LXRα蛋白表达增强,说明肾小管LXR通路参与此型肾炎的发病过程.

解剖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Z1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