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颈腰痛杂志

颈腰痛

颈腰痛杂志

The Journal of Cervicodynia And Lumbodynia 경요통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1.0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7234
  • 国内刊号: 34-1117/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6-117
  • 曾用名: 颈腰痛;颈肩腰腿痛防治通讯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颈腰痛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李嘉寿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基于近10年数据挖掘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选穴规律

    作者:宋飞跃;王庆;田卓;杨威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选穴规律,为临床同道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自2006-2016年所收录的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相关文献,按照用穴次数和选穴频率的方法进行主穴和配穴的统计,以得出常用的选穴规律.结果 共纳入98篇相关文献,主穴选取频率高的是风池穴,占82.7%的频率;其次是夹脊和百会穴,分别占比59%和54%,均占比50%以上;配穴选取频率高的是:肝阳上亢者以太冲为主,占66.7%;气血虚弱者以足三里、三阴交为主,占43.3%和40.0%;肾精亏虚者以肾俞为主,占64.7%;痰湿中阻者以丰隆为主,占93.3%.结论 颈性眩晕常见的临床选穴可归纳为:主穴:风池、夹脊、百会穴;配穴:肝阳上亢者加太冲,气血虚弱者加足三里,肾精亏虚者加肾俞,痰湿中阻者加丰隆.

  • 传统针灸推拿基础上联用McKenzie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功能及电生理指标的影响

    作者:李银太;卫穗转

    目的 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在传统针灸、推拿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采用McKenzie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自2014-03-2016-03随机纳入了129例CSR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60例与对照组69例.其中,对照组单纯采用传统的针灸、推拿治疗,联合组在传统针灸、推拿的基础上联用McKenzie疗法.治疗2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颈椎功能、电生理指标和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129例中,脱落3例(未完成2个疗程1例,擅自联合其他疗法2例),均为对照组患者;终纳入126例,其中联合组60例,对照组66例.颈椎功能评分:联合组治疗后评分及治疗前后差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改善指数也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电生理指标:两组治疗后,强度-时间曲线的短反应时和时值均有明显改善(P<0.05);组间对比,联合组的时值在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疗效对比:联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传统针灸、推拿的基础上,联用McKenzie疗法治疗CSR患者,其颈椎功能与电生理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可显著提高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BEIS椎间孔镜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

    作者:施栋;陈玲

    目的 探讨BEIS椎间孔镜微创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体会.方法 选择明确诊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采用BEIS技术在镜下摘除其突入骨性椎管的髓核,术后进行中期回访.结果 60例患者手术后随访时间1~9个月,腰痛及下肢放射痛VAS评分由术前(7.42±0.43)分下降到术后末次随访时的(1.99±1.82)分,术后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术后9个月疗效按Macnab评价标准评定,优良率91.6%.结论 采用BEIS椎间孔镜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

  • 骨水泥椎体强化术后再发邻椎骨折的综合治疗

    作者:李贵星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行骨水泥椎体强化术后,再发邻椎骨折的治疗方案.方法 2010-12-2013-07,共收治21例骨水泥椎体强化术后邻椎骨折患者,其中PVP术后10例,PKP术后11例;再发骨折椎体分布:T91例,T102例,T111例,T126例,L15例,L24例,L31例,L41例;均为单节段椎体骨折.所有患者均再次行PVP手术,并在术后每日补充元素钙600 mg,维生素D30.5 ug,降钙素200 UI,每年给予静滴唑来膦酸5 mg一次.同时,术后制定康复锻炼,包括肌肉力量锻炼和肌肉平衡锻炼.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PVP手术,4例发生骨水泥渗漏,均未引起明显的症状.患者随访时间19-47个月,平均23.1个月.患者术后7 d与末次随访时,与术前相比,伤椎高度压缩率和Cobb角,以及VAS和ODI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末次随访与术后7 d比较,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 :OVCF患者骨水泥椎体强化术后再发邻椎骨折可采用PVP手术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系统化康复锻炼的综合疗法,避免再发骨折的危险.

  • 脊柱后路去松质骨截骨术在脊柱畸形翻修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朱明喜

    目的 探讨脊柱畸形翻修手术中,应用后路去松质骨截骨术(vertebral column decancellation,VCD)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1-2014年采用VCD截骨术进行的17例脊柱畸形返修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后凸畸形8例,侧后凸畸形7例,侧凸畸形2例.结果 (1)1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4.1-6.3 h,平均(5.2±0.6)h;术中出血量为620-1290 ml,平均(823.7±142.6)ml;住院时间为12-17 d,平均(14.1±2.3)d.(2)影像学指标变化:术后7 d,冠状面的Cobb角、双肩相对高度差、顶椎偏距,以及矢状面的Cobb角、胸腰段后凸角、腰前凸角、骶骨倾斜角、矢状面偏距、骨盆倾斜角等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末次随访时与术后7 d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3)所有患者植骨融合部位均获得良好融合,生活质量量有明显改善.结论 VCD技术可有效恢复脊柱的平衡与稳定,获得较佳的三维矫形效果,同时降低了术中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减少了出血量,值得在脊柱畸形的矫正手术与翻修手术中开展应用.

  • 无痛快速康复综合疗法治疗原发性冻结肩30例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陈俭波;张曦;翟羽;蔡月华;盛永华;伏治国;侯为林;沈鹏飞;蒋涛

    目的 观察无痛快速康复综合疗法治疗冻结期原发性冻结肩的近期疗效.方法 收集30例冻结期原发性冻结肩患者,在臂丛麻醉结合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行手法松解术,术后予综合镇痛措施和功能康复锻炼指导,随访观察肩关节疼痛程度和功能情况变化.结果 30例患者均随访成功,治愈26例,好转3例,未愈1例.无肩部骨折、脱位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无痛快速康复综合疗法能够迅速增加患者肩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实现肩关节功能快速康复,安全有效.

  • 腰椎间盘突出症行臭氧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作者:连爱谦;吴小宝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行臭氧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12-03-2016-02采用臭氧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40例LDH患者,作为复发组;另纳入同期术后无复发的40例患者,作为无复发组.统计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病程、LDH突出类型、突出程度、臭氧的注入量、臭氧在椎间盘内的分布情况、术后卧床时间、是否有过早负重等可能的相关因素,进行组间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复发组的病程>3年、臭氧在椎间盘内呈聚集状态、术后过早负重的人数均显著多于未复发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过早负重以及病程>3年者,均为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病程在3年以上者,术后早期复发的风险较高,因此可考虑联合采用其他方案进行治疗,以期降低其复发率;另外,术后应避免过早负重,以免出现早期复发.

  • 后路全脊椎切除矫形手术治疗陈旧结核性脊柱后凸畸形的疗效及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作者:张生;杨明智;祁学强

    目的 探究陈旧结核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采用后路全脊椎切除矫形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通过对并发症的治疗分析总结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11-2014-11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陈旧结核性脊柱后凸畸形病历资料为研究组A,所有患者均后路全脊椎切除矫形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术后1年Cobb角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根据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制定相应并发症预防措施,选择2015-12-2017-02我院进行陈旧结核性脊柱后凸畸形并进行后路全脊椎切除矫形手术治疗患者35例为研究组B,比较两组术后Cobb角、矫正率以及ODI评分比较.结果 治疗前Cobb角平均(85.34±7.32)°,治疗后为(28.67±3.23)°,矫正率66.56%;随访1年Cobb角平均(30.54±3.54)°,矫正率60.70%;治疗后Frankel评级良好(D、E级)人数显著多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术后发生并发症18例(30.00%),其中3例钛棒断裂、4例神经根损伤、5例硬膜损伤、2例内固定松动、4例神经功能障碍;研究组B术后并发症发生4例(11.4%),无钛棒断裂、内固定松动发生,1例神经根损伤、1例硬膜损伤、2例神经功能障碍,显著低于研究组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陈旧结核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采用后路全脊椎切除矫形手术治疗后疗效良好,同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经过干预治疗后能够快速恢复,但仍需要在围手术期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 微创小切口髓核摘除合并纤维环修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作者:朱国华;郭翠玲;陈强

    目的 探讨微创小切口髓核摘除合并纤维环修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08-2015-02来我院就诊的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小切口髓核摘除合并纤维环修补组和单纯髓核摘除组,每组46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6、12、18个月的腰腿痛恢复情况,同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腰椎间盘突出复发情况.通过手术前后JOA评分以及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依据MacNab疗效评价标准,小切口髓核摘除合并纤维环修补组有效率93.48%,单纯髓核摘除组有效率91.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术后2周及术后6、12、18个月,两组下腰痛JOA评分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复发率分别为2.17%、10.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小切口髓核摘除合并纤维环修补可获得良好的近期临床效果,有效降低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及再次手术的风险.

  • 抗凝治疗对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皮肤软组织愈合的影响

    作者:马武秀;辛庆峰;郑国海;赵克义;吴旅

    目的 观察抗凝治疗对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皮肤软组织愈合的影响,探讨围手术期抗凝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Sanders分型Ⅱ~Ⅵ型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99例(110足),按有无接受抗凝治疗分为抗凝组66足与非抗凝组44足,均采用手术治疗,观察围手术期术口出血量、术口干燥时间、住院时间及AOFAS评分和术口愈合情况.结果 抗凝组术后出血量显著多于非抗凝组(P<0.05);抗凝组术口干燥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长于非抗凝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AOFAS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甲级愈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凝治疗会增加跟骨骨折内固定患者术后出血量及延长住院时间,影响术后愈合.

  • 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术在不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中的定位作用

    作者:夏斌;卫建民;王小明;陈广儒;郑文杰

    目的 探讨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术在不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定位作用,为微创手术中责任节段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1-09-2014-12,尝试将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术应用于21例保守治疗无效的不典型LDH患者中,其中多节段突出、但神经定位体征无法明确责任椎间盘者5例;单节段单侧椎间盘突出,但对侧下肢出现典型症状与体征6例;CT、MRI所示单节段椎间盘突出明显,但患者下肢神经症状体征不典型,难以确定为椎间盘突出所引起者7例;患者有典型的临床表现,但在影像学提示有椎间盘突出的同时,尚伴有可能引起症状的其他部位病变3例.对于明确责任节段者,予以Quadrant微创系统行固定融合手术治疗.结果 ①神经根封闭情况:16例在第一次封闭术后明确责任节段椎间盘;3例再次封闭后确定责任椎;2例在反复对疑似责任节段行神经根封闭术后,始终无法明确责任椎间盘,考虑系脊柱关节炎性疼痛所致,经非甾体类抗炎药等保守治疗3个月后,症状明显好转.②手术情况:19例明确责任椎间盘者,均采用Quadrant微创系统通道下手术治疗,患者症状在术后均有显著缓解,术后2周与末次随访时,患者的JOA评分与ODI指数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5),且末次随访较术后2周改善明显(P<0.05).结论 针对不典型LDH患者,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术是较为特异性的诊断手段,为微创手术中责任节段的选择提供了可靠依据,有效避免了手术节段定位错误而导致疗效不佳、治疗方案选择错误等情况发生.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行PVP与PKP术后伤椎再塌陷的临床对比分析

    作者:吴贵根;唐中尧;杨陈一;郑磊

    目的 探讨PVP与PKP这两种不同的骨水泥填充术式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术后伤椎再塌陷的发生情况是否有所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8-03-2014-09采用骨水泥填充技术微创治疗的OVCF患者180例,其中PVP手术122例,PKP手术58例.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并对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随访24-60个月,平均42.3个月,共发生伤椎再塌陷23例,其中PVP术后11例,PKP术后12例;两组发生率对比,PKP组显著高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69%VS 9.01%,P<0.05).PVP与PKP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骨密度值、伤后至手术时间、手术节段等基线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伤椎再塌陷患者的上述基线资料对比,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伤椎高度矫正比,伤椎前缘与中部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的伤椎高度丢失比,PKP组的伤椎前缘与中部丢失比均明显高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骨水泥填充技术治疗OVCF时,以PKP术式的伤椎再塌陷发生率更高.术中应重视骨水泥的弥散效果,以期尽量达到在椎体内均匀分布,以减少其应力集中,避免术后伤椎再塌陷的发生.

  • 椎体后凸成形术与经皮椎体成形术对多发性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彭冲;王运涛;刘兴邦;秦为

    目的 研究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性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对患者疼痛感的影响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4-04-2016-04收治的11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分别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VAS评分、SF-36量表以及影像学资料判断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Cobb角以及椎体压缩率术后均有明显的恢复,VAS分均显著降低,SF-36评分显著提高,但在术后各时间点两组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并发症方面,对照组(17例)相比于观察组(6例)出现了更多的骨水泥渗漏患者,其中1例出现骨水泥刺激神经根导致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性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可纠正患者脊柱畸形,有效减缓疼痛感,恢复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PVP与椎体后凸成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冉仁国;罗政;张岱阳

    目的 研究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04-2016-04收治的11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分别采用PVP治疗57例(对照组)和PKP治疗57例(观察组),比较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Cobb角以及椎体压缩率术后均有明显恢复,VAS评分及SF-36量表评分均明显提高,但在术后各时间点两组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并发症方面,对照组骨水泥渗漏(6例)多于观察组(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在纠正患者脊柱畸形、减缓患者疼痛感、恢复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均优于PVP;且PKP的骨水泥渗漏情况相对少于PVP技术.

  • 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法联合胸椎压冲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探讨

    作者:李宏涛

    目的 基于"脊柱整体观"理论,将腰椎定点旋转复位与胸椎压冲复位联合应用,探讨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 2013-10-2015-09,随机选取90例LD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联合组41例,采用胸椎压冲复位法联合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对照组49例,仅采用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均隔天治疗1次,以7次为一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其疗效.结果 联合组治疗后,VAS评分与症状体征评分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治愈率为46.3%,总有效率为95.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8.6%与8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法与胸椎压冲复位法联合应用,符合脊柱整体观的理论原则,可达到类似"杠杆微调"与"筋骨同治"的效果,取得了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多节段椎板开窗潜行扩大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CT椎管测量分析

    作者:赖鹏宇;关智媛;关永林;孟建繁;孙乐伟;赵学权;王振东

    目的 探讨多节段椎板开窗潜行扩大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03-2015-09甘肃省中医院脊柱骨三科所收治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多节段椎板开窗潜行扩大术治疗,手术前后运用Digimizer图像分析测量软件对100例患者的CT扫描片进行椎管矢径、椎板间距、上关节突内缘间距、椎管截面积测量,同时对患者手术前后进行JOA评分(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法).结果 术后L3-4、L4-5、L5-S1各平面的椎管矢径较术前平均增加4.823 mm、5.585 mm、5.517 mm;术后L3-4、L4-5、L5-S1各平面的椎板间距较术前平均增加7.134 mm、5.998 mm、5.143 mm;术后L3-4、L4-5、L5-S1各平面的上关节突内缘间距较术前平均增加7.231 mm、7.046 mm、6.052 mm;术后L3-4、L4-5、L5-S1各平面的椎管截面积较术前平均增加183.818 mm2、202.435 mm2、177.953 mm2,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前后JOA评分,由术前的(8.63±1.83)分升高到术后的(26.33±1.53)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JOA评分改善率为86.90%.结论 多节段椎板开窗潜行扩大术减压充分,能明显扩大病变节段的椎管矢径、椎板间距、上关节突内缘间距及椎管截面积,解除了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可靠.

  • 单侧与双侧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比较

    作者:周炳康;郭庆功;杨广杰;肖亮;陈有;刘爱国;王永胜

    目的 探讨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过程中,应用单侧椎弓根钉固定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2-08-2014-08采用MIS-TLIF技术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70例,其中单侧椎弓根钉固定38例,双侧固定32例,术后随访23-41个月,平均28.6个月.对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前后VAS、ODI评分和并发症、椎间融合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单侧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双侧组,且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双侧组(P<0.05);两组术后的VAS、ODI评分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椎间融合率均较为相近(P>0.05).结论 在MIS-TLIF术中联合单侧与双侧椎弓根钉固定的疗效相近,但单侧固定的手术创伤更小,术中出血量更少,可优先选择.

  • 邻近节段辅以k-rod动态固定在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顺义

    目前, 腰椎融合内固定手术被广泛应用于腰椎退行性疾病中,已成为经典的手术方案. 但不可忽视的是,当腰椎责任节段被融合后,腰椎原有的生物力学被改变,可导致相邻节段的应力增加,加重其椎间盘的负荷,从而加速相邻节段的退变.

  • 经伤椎单侧与双侧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对比

    作者:鲁俊东

    骨 质 疏 松 性 椎 体 压 缩 骨 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 是老年骨质疏松人群的常见病,随着骨水泥椎体强化技术在临床的开展应用,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以其创伤小、疼痛缓解明显,可早期下床活动等优势,在 OVCF 治疗中取得良好的疗效[1].

  • 不同病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经CT引导下选择性神经根阻滞结合脉冲射频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吴必武;韩宏德;张恒林

    腰椎间盘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引起的一种疾病[1],再加上外力作用以及长久保持不良姿势等因素的影响,髓核组织突出压迫周围神经[2].患者多伴随不同程度的腰背疼痛或麻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出现对腰椎间盘局部环境造成了影响,导致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受到影响[3、4].

  • 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患者前后路联合手术术后脊髓神经功能康复疗效分析

    作者:欧禹萍

    脊髓损伤是颈椎骨折脱位的严重并发症, 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 54 例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将结果 报道如下.

  • 不同手术时机对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影响

    作者:张作峰;王献印;张玉民

    骨 质 疏 松 性 椎 体 压 缩 性 骨 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 是临床上常见的脊柱损伤,多见于中老年人群[1-2].近年来,随着微创骨水泥注射技术在脊柱外科中的 开 展 , 经 皮 椎 体 后 凸 成 形 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得以在OVCF 治疗中广泛应用,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3]. 但是,PKP 在 OVCF 患者治疗中,不同的手术时机对于术后疗效是否有一定影响? 目前研究较少.

  • 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在不愈合性椎体骨折中疗效评价

    作者:常宝生

    椎体压缩骨折因骨折部位支撑缺乏,骨形成刺激因素不足,造成骨折迁延不愈,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 的应用极大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1].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在经皮椎体成形术基础上发展而来,临床并发症少,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2,3].

  • 经皮椎间孔镜下行TESSYS技术与椎间盘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对比

    作者:丁允知;胡敬男;周勇

    腰椎间盘突出是腰腿痛常见病因,传统开放手术创伤大、术中出血量多,在进行髓核摘除时对周围组织破坏较多,可导致患者术后长期腰痛[1].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创新,在椎间盘镜下手术疗效满意、创伤小、对周围组织破坏程度低,在临床得到推广[2],而TESSYS技术是利用椎间孔镜在椎管内进行神经根松解及减压技术的新型微创治疗方案[3].

  • 针刀联合旋转端提手法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

    作者:陈卫华

    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其非手术疗法开展较多,包括手法复位、药物或针刀、牵引治疗等[1]. 近年来,笔者尝试将针刀联合旋转端提手法进行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为进 一 步 对 比 其 疗 效 , 笔 者 自2014-01-2015-08 进行了一项分组对照研究,以探讨针刀与手法复位联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优势,现将相关资料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 下肢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作者:吴耀敏;沈杰;王古月;陈欣

    脑卒中偏瘫患者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的运动障碍,康复治疗的主要目的 是促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功能活动的运动控制达到优化. 以任务为导向的步行训练是根据患者个体能力和训练目标,设计具体任务的功能性动作,通过引导患者完成这些任务,提高运动控制能力和优化运动技巧的训练方法 .

  • 颈椎牵引联合运动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薛建利;樊李瀛;吴玮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退行性变,与不良生活习惯,环境,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 神经根型是其中常见的类型,患者表现为颈肩部疼痛、颈部肌肉僵直、活动受限,当头部或上肢处于特定姿势, 可由于牵拉到神经部位导致闪电样的疼痛[1-2]. 本文选取我院 2013-02-2015-02 收治的 98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 随机分为联合疗法组与单纯牵引组各 49 例,探讨应用颈椎牵引联合运动疗法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 TLIF融合PLF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症的效果观察

    作者:陈成;朱泽章;钱承美

    本研究以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 TLIF+PLF 和 PLIF+PLF 手术方法 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于 2012-06-2016-06 间收治的 79 例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症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性44例、女性35例,年龄32~74岁,平均年龄(49.87±12.03)岁,发病时间3~37个月,平均(15.34±7.87)个月.

  • 复杂非跳跃性胸、腰椎结核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疗效分析

    作者:陈华燕;李威;张毅;肖易

    本院 2010-01-2015-01 期间收治22 例复杂非跳跃性胸、腰椎结核患者,根据病灶特点选择个体化的手术方法 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2 例中,男 15 例,女 7例;年龄 27~78 岁,平均 56.5 岁. 胸椎15例,胸腰段4例,腰椎3例.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结核 脊柱
  • 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治疗枕大神经痛疗效观察

    作者:王术江;金毅;汤冰玥;朱红梅;程祝强;李伟彦

    枕大神经痛在疼痛诊疗中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中医学中又称为"头痛"、"项痛". 该病的发病年龄较广,多数在 20 岁以上, 女性的发病率比男性略高,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枕大神经分布区疼痛和感觉异常,主要症状为枕部和颅后部麻木、 疼痛以及头颈活动受限.

  • 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采用经皮椎弓根旁穿刺路径与经皮椎弓根穿刺路径的对比研究

    作者:马在松;安伟;滕勇;张春浩;陈文红;徐斌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治疗方法 的改进及其疗效.方法90例胸、腰椎单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采用单双数法分成两组:A组(45例)术前在PACS系统上对骨折椎体及其附近的组织结构进行分析,并设计经皮椎弓根旁的穿刺路径,术中采用该路径进行穿刺操作.B组(45例)采用常规的经皮椎弓根穿刺路径,穿刺成功后均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式(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骨水泥渗漏情况,以及手术后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下降情况.结果 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方面少于B组;A组患者骨水泥在伤椎内的分布更居中、对称,骨水泥渗漏情况也明显减少,与B组比较差异均显著;术后A组患者的VAS降低更加明显,但与B组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行PKP治疗时,采用经皮椎弓根旁的穿刺路径能够将穿刺针头置入更加理想的位置;在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减少骨水泥渗漏等方面均优于常规的经皮椎弓根穿刺路径.

  • 微创侧(前)方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XLIF&OLIF)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

    作者:叶有晨;郑杰;杨永宏;王炤;卢一生

    目的 观察运用微创侧(前)方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XLIF&OLIF)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04-2016-04采用侧(前)方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XLIF&OLIF)治疗的21例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资料,男9例、女12例,平均年龄51.7岁(37~75岁);比较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Cobb角,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21例患者获得6~36个月(平均25.7月)随访,术前与末次随访比较,Cobb角从(25.2±14.5)°下降至(17.9±6.6)°,ODI评分从(56.1±46.9)%降至(22.3±23.6)%,VAS评分从(6.8±5.5)分降至(2.8±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按照改良的MacNab标准,优15例,良4例,中2例,差0例,优良率达到90.47%.并发症方面:术后3例出现一过性大腿前侧疼痛或麻木.结论 微创侧(前)方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XLIF&OLIF)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可取得良好的近期手术疗效,创伤小、并发症少.

  •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贺毅

    目的 观察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并探讨与手术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3-01-2014-12行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100例LDH患者,术后随访7-25个月,对患者手术前后的VAS、JOA评分和术后疗效进行评定.将疗效为优、良者作为疗效佳组,疗效为可、差者作为疗效不佳组,作为自变量;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有无外伤史、临床症状、手术节段、椎间盘退变情况(Pfirrmann分级法)、纤维环破裂与否、Lee分区情况、 是否有Modic改变等资料进行统计,将上述因素作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疗效观察:1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46-70 min,平均65.1 min;出血量20-36 ml,平均28.5 ml.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各时间段的VAS评分显著降低,JOA评分显著提高(P<0.05).依据改良的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41例,良35例,可16例,差8例,总有效率为92%.(2)影响因素分析:将疗效优与良的患者作为疗效佳组,共76例;疗效可与差者作为疗效不佳组,共24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病程、疼痛情况、椎间盘突出分级、有无外伤史等因素,均与疗效有显著性关系(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其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年龄≥45岁、病程在12个月以上、腰腿痛并重、椎间盘突出为Ⅳ级、有外伤史等.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LDH,其创伤小、疗效可靠,可加以推广应用.但应注意的是,年龄≥45岁、病程在12个月以上、腰腿痛并重、椎间盘突出为Ⅳ级、有外伤史等因素,均可能对该手术的疗效造成影响.

  • 侧路椎间孔镜下治疗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技巧及疗效观察

    作者:刘继波;李江龙;周鹏;谢大伟;龚光耀

    目的 探讨侧路椎间孔镜下(PTED)治疗游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式、技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2015-01-2016-07在我院行侧路椎间孔镜治疗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6例,其中男21例,女15例.所有36患者均经腰椎动力位片证实无手术节段腰椎失稳,手术方式均采用靶点穿刺技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对患者入院时和术后当时、1天及3月进行评分.评估侧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游离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 36例患者3月随访.术后当时、1天、3月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侧路椎间孔镜下治疗游离腰椎间盘突出症在穿刺方法存在一定难度,通过靶点穿刺技术解决了这一难题,充分体现了椎间孔镜在多方面的微创优越性,该技术是治疗游离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方法.

  • 腰椎术后椎间盘炎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声坪;王汉龙;赖展龙

    随着脊柱外科的迅速发展,腰椎手术得以广泛开展. 作为相对少见的术后并发症,椎间盘炎(Discitis)可发生于各种不同的腰椎手术及介入治疗术后[1],甚至可见于相邻节段术后[2]. 术后椎间盘炎的发病率较低,但随着医学诊断水平的提高,发病率的报道呈上升趋势[3].椎间盘炎的发病机制包括细菌感染、无菌性炎症及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4].

颈腰痛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