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医疗卫生装备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 의료위생장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7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8868
  • 国内刊号: 12-105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3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疗卫生装备》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祁建城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飞利浦监护仪的M3001A模块基本电路分析和常见故障处理

    作者:晋虎

    0 引言模块M3001A硬件版本有好几种,常见的有一体板和单独DC/DC板.现将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介绍如下.1 电路的基本原理本文以一体板为例.1.1 M3001A模块基本电路分析M3001A模块一体板DC/DC电源部分主要由LM5104驱动FSD3912把直流电48 V转换为直流电24 V,以提高电路中的稳定电压,然后再把24 V电压供给下一级电路[1].LM2724驱动FDS6912如图1所示,同样的也是把24 V直流电压转换为12V的稳定电压,再把12V的电压供给变压器作为变压器初级供电电压.

  • 注射器铅套的手工制作

    作者:张子泰;陈志平;王林辉;张雪峰

    0 引言核医学科治疗甲亢的放射性药物主要为131I,131I所发射的射线辐射能量强、种类多、防护要求高.131I剂型有胶囊和溶液2种,由于胶囊的剂量固定,不易分割,难以做到剂量准确和个体化给药,且价格较高,所以现在很少使用.目前常用的是131I碘化钠溶液,它容易稀释、分装、个体化给药,且价格相对较低,现被广泛采用.但是,在稀释、分装和给药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接触到较大剂量的辐射危害,这是每名核医学治疗从业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我科采用手工制作注射器铅套,可以减少医护人员的辐射危害,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 GE HISPEED NX/I CT故障维修3例

    作者:刘吉福

    0 引言我院2003年美国GE公司HISPEED NX/I双排螺旋CT,该机运行稳定,故障率较低,便于保养,深受使用科室欢迎.该机经过8a多的使用,对设备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汇总,与同行们共同探讨.1 故障一1.1 故障现象前一个患者做CT扫描时,设备运行正常,在给下一个患者做扫描时出现故障,代码为"40-0106H"(rotation phase error).

  •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故障维修2例

    作者:高程明;童斌

    O 引言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由德国生产,主要型号为4008系列.该血透机包含水路和电路2个部分,采用水电分离方式.机器上部是电路控制系统,控制部分主要采用单板机控制;下部是水路系统,包含平衡腔、电磁阀、各种泵体及水路管道,通过这些部件实现容量平衡,超滤容量控制和透析液的配置、供给[1].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有费森尤斯4008B型机21台,4008E型机2台,4008H型机1台,其中,使用时间达到30 000 h的机器近10台.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故障,在此列举2例较为特殊的故障分析和检修处理过程,供同行参考.

  • GE医疗X线设备故障维修2例

    作者:李敬玉;乔延伟;李顺龙

    1 故障一1.1 故障现象GE AMX-4+床旁X线机不能开机,开关"KEY SWITCH"旋到"ON"位置,状态信息屏无信息显示,即设备不能加电.1.2 故障分析设备不能加电有2种情况:一是电池无电;二是设备开机电路故障.1.3 维修过程(1)检查机器左后方的断路器开关状态为"ON",打开设备上盖,将"KEYSWITCH"旋到"OFF"位置.测量与电池检测电路板J11相连的电池电压测试端子,测量端子1和端子10之间的电压大约为36V,再测量其他各单元电池电压均不超过4V,而且以每秒几个毫伏的速度上升.为了保证测量的可靠性,拆卸左右侧边盖,裸露出电池接线端子,直接测量电池组两端的电压仍然为36 V左右,由此可以断定,电池由于过度放电而耗尽.

  • 柯达DV8900激光相机胶片卡塞的故障原理分析及维修

    作者:赵鹏

    0 引言柯达公司的Kodak Dry View 8900激光相机,简称DV8900,是该公司近年来装机量比较大且比较成熟的机型.该机的主要性能参数如下:激光感光成像(感光原理同湿式),高热显影、定影成像,影像、色调变化连续;100万级像素、14 bit灰阶,可用于乳腺图像打印;出片速度200张/h;支持多种胶片格式如8 in×10 in、10 in×12 in、11 in×14 in、14 in×14 in、14 in×17 in(1 in=25.4 mm)等;关键部件激光头的使用寿命可达5a.

  • 医用温度控制器常见故障分析及维修

    作者:田万河;赵红;胡海珍

    0 引言医疗设备上使用的温度控制器(以下简称"温控器")大多是电子式温控器,因其具有温度控制精度高、控制准确可靠、设定简单、显示清晰且便于观察的特点,应用比较广泛.现将温控器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1 故障一1.1 故障现象1台隔水式恒温培养箱,通电后无显示[1].1.2 故障分析温控器无显示,可能的原因有:(1)无市电;(2)水浴箱熔断丝烧毁;(3)温控器供电电路故障.

  • iU22彩色超声诊断仪故障检修

    作者:张连珍;符春礼

    0 引言iU22彩色超声诊断系统是飞利浦公司2004年推出的智能化超声诊断系统.该机型集成了2D、3D和实时4D成像模式,实现了设计和语音控制、扫描、聚焦、优化等技术的智能化控制,提高了图像的质量,在各大医院广泛应用.本文就该机发生的几例较特殊的故障检修过程介绍如下,供参考.1 故障一1.1 故障现象开机,进入软件初始化测试无法通过,故障代码为"606".

  • CPI INDICO 100X线机报“HIGH LF CURRENT”故障维修1例

    作者:李建德

    1 故障现象开机报"HIGH LF CURRENT".2 故障分析查找维修手册,报"HIGH LF CURRENT"意思是大焦点灯丝电流过大,须检查灯丝板.认真查看灯丝板,未发现明显烧坏的元件,而且拔掉大焦点灯丝板电源又报"HIGH SF CURRENT"(小焦点灯丝电流过大),仔细分析有以下几种可能:(1)高压电缆击穿短路[1].(2)灯丝板本身故障.(3)灯丝板供电电源故障.3 故障检修(1)交换高压电缆,故障依旧.用万用表检测高压电缆的3个插头,未发现短路现象,可排除高压电缆击穿故障.

  • 贝朗Dialog+血液透析机故障分析2例

    作者:杨宝珍;王一舟;刘会善

    0 引言德国贝朗血液透析机是世界上研制人工肾方面大的医疗产品制造商之一的德国贝朗集团生产,该机技术先进、质量可靠、操作方便、使用安全,数据显示为独特的彩色触摸屏控制、图式化显示,所有参数显示在一个屏幕上,信息量大.采用QNX操作系统,能够将患者的治疗资料和机器内部设置参数、报警与消毒记录实时保存在硬盘中,医生能随时了解患者的情况,提高了机器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血液透析机可用于各种急、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透析治疗.我院现有9台Dialog+透析机,工作时间均已超过20000h,机器液路部件长期处于酸碱、潮湿或高温环境中,故障率明显增高.本文介绍了贝朗Dialog+血液透析机在使用中液路与控制电路方面的故障和解决办法,现详述2例故障分析过程.

  • PB840呼吸机临床应用常见报警和故障处理

    作者:薛长波;洪范宗;苏秋玲

    0 引言PB840呼吸机具有性能优越、功能齐全、安全性高、操作简便、界面美观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呼吸机作为抢救、治疗设备,对于使用人员和维护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将分析实践中遇到的常见报警和故障并提出解决方法.1 临床常见报警的处理(1)AC POWER LOSE:电源脱落.检查电源是否连接上.(2)NO AIR SUPPLY:无空气供应.空气供应的压力低于840,要求正常工作的低压力为(1.63±0.14) atm(1 atm=101 325.0 Pa).实践中曾遇到过空压机不工作,提示无空气报警,经查连接电源的插座损坏.因此,空压机出现故障也会触发此报警.

  • 一种可视化心音教学系统的设计

    作者:全雪峰;黄文海;常梦星

    目的:设计一种可视化心音诊断教学系统,帮助初学者从“听”和“视”2个方面来学习和掌握不同心音的特点.方法:系统首先将读入的信号用fir滤波器进行滤波,之后采用S变换提取信号包络,并分别从ARMA双谱分析、CWD分布2个不同方面进行分析,来提取心音信号的三维特征,以Delphi为开发平台,结合第3方组件DewLab Studio、AudioLab、PlotLab,以及Python语言进行系统开发.结果:设计的系统能够采集、显示、处理、存储心音信号.结论:该系统从可视、可听2个方面改进心音教学效果,系统简单、经济、功能较强,适合心音诊断教学.

  • 基于AVR单片机的家用中药熬药机的设计与开发

    作者:向逾;张潇潇;朱彬;种银保

    目的:研制一种用于家庭安全使用的新型中药熬药机,以实现小型化设计、智能化管理、安全性控制和提高药效.方法:采用片上资源丰富的AVR单片机作为核心单元,硬件上集成温度、压力、液位传感器与放大电路,结合软件流程综合分析,并进行实时显示、报警和过程控制.结果:达到了家用小型化的要求,利用多种传感器并行工作有效提高了安全性,同时通过软件的过程控制和组合式机械结构保证了药效的充分性溶解,流程化自动运行,从而大大减轻了长期熬煮的顾虑和负担.结论:该智能熬药机总体成本较低、操作简便、煎煮质量高、容量大,使家庭熬药更加便捷和安全.

  • 心脏形态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徐世伟;李景山;石天山

    目的:设计一个心脏形态的测量系统,实现对患者心脏大小形态的测量与评价,并将患者的身高、体质量作为参数引入到测量系统中,以减小由人体形态造成的心脏测量误差,为临床上医生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大小变化的判断提供更准确的依据.方法:利用Delphi7.0编程工具进行实现.首先,将患者身高、体质量与心脏形态之间存在的关系以预计值的形式计算出来;其次,通过测量患者相应的胸部X线平片得到心脏形态的实测值;后,将两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将患者身高、体质量作为自变量参数引入到心脏形态测量中,实现了对患者心脏形态的多参数评价.结论:该研究设计的多参数心脏形态测量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心脏形态测量的精度.

  • 多壁碳纳米管改性氰基丙烯酸酯医用胶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诗滦;梁向党;张军营;孙赓;宋垚垚

    目的:对氰基丙烯酸酯医用胶进行增强及增韧改性研究.方法:选用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COOH)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2种纳米材料对CA医用胶进行改性,并对改性前后的胶黏剂进行拉伸剪切强度和玻璃化转化温度测试.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胶黏剂黏附破坏界面.结果:MWCNTs-COOH/CA的含量为64 mg/100 g时,胶黏剂的拉伸剪切强度大,比纯CA的拉伸剪切强度提高约51.5%,而且玻璃化转化温度也比纯CA下降33.7%;MWCNs/CA的含量为64 mg/100 g时,拉伸剪切强度也达到大,比纯CA提高12.7%,而MWCNTs/CA的含量为4mg/100 g时,玻璃化转化温度低,比纯CA下降12.4%;扫描电子显微镜见MWCNTs-COOH/CA胶黏剂拉伸断面由很多树枝状微纹组成.结论:2种碳纳米管的加入可有效改善胶黏剂的拉伸强度并提高其韧性,其中MWCNTs-COOH对拉伸强度的改性效果更好(P<0.01,t=6).

  • 生物组织活性与介电特性关系的探索研究

    作者:朱建波;史学涛;尤富生;王航;王辉;蔡占秀;郭文旭;董秀珍

    目的:探索生物组织活性与介电特性间的内在关系.方法:以免肝为实验对象,在恒温恒湿条件(37℃、90%RH)下测量其在离体不同时间点的电阻抗(10 Hz~1 MHz),同时取样本做HE染色切片,分析微观形态.结果:兔肝组织的电阻率随离体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转折时间点约为30 min,5h后低频与高频电阻率值的差异减小,低频电导率和介电常数明显增大,散射宽度变窄;Cole-Cole模型参数显示,R∞、R0、α增大至30 min后减小,而fc先减小至30 min后增大.HE染色切片显示,随着离体时间的延长,细胞核逐渐消失,细胞膜溶解破裂,细胞间隙增大,拟合得到细胞间隙面积变化率与Cole-Cole模型参数间的函数关系.结论:该研究从微观角度揭示了组织的介电特性与其活性程度的密切关系,提示介电参数测量可能成为组织活性监测的新方法.

  • 某履带式急救车水上行驶阻力仿真研究

    作者:赵秀国;徐新喜;谭树林;刘亚军;高振海

    目的:研究某履带式急救车水上行驶阻力构成,分析各种阻力对履带式急救车行驶的影响.方法: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履带式卫生急救车的水上行驶阻力特性进行了仿真.结果:前车和后车之间区域以及后车后部形成涡旋运动,涡旋运动造成涡流损失,导致压力骤降,形成低压区,会大幅度增加黏压阻力,从而增加履带式卫生急救车在水上行驶时的阻力.前车前部方形结构和后车前部尖角结构会造成这些区域形成高压区,压力梯度较大,这是形成车体绕流阻力的重要原因.履带式卫生急救车在水上行驶过程中行驶速度较低,故形成的兴波阻力不大.结论:履带式卫生急救车各种阻力均不会对其水上行驶造成较大影响,行驶较为平稳.

  • 基于神经网络融合模型的头颅灌注图像分析

    作者:何洪林;赵育新;钱俊;黄文才

    目的:针对脑血管疾病的常见诊断手段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和局限,探讨用智能化混合融合模型进行诊断.方法:综合多例头颅灌注图像,利用神经网络融合模型的原理方法,对单参数图像和原始灰阶图像进行多重融合分析.结果:实现头颅灌注成像多参数图像综合分析立体化和自动化.结论:基于神经网络融合模型的头颅灌注图像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实现脑血管疾病诊断的智能化.

  • PET/CT显像中飞行时间技术对图像质量的评估

    作者:王风;张岩;赵伟;朱华;谢卿;周妮娜;于江媛;李囡;王雪鹃;杨志

    目的:研究飞行时间(TOF)技术对PET/CT图像质量的影响,并通过蒙特卡罗方法模拟验证TOF技术的优越性.方法:使用拥有TOF技术的飞利浦Gemini TF型号PET/CT,通过模体扫描分析不同采集计数下TOF重建和non-TOF重建图像的对比度变化.使用蒙特卡罗方法建立PET/CT仪器几何模型和物理过程,模拟PET/CT活度-计数特性曲线和不同时间分辨率下的信噪比(SNR).结果:从模体实验所获得的图像比较中可以直观地看到,与non-TOF图像比较,TOF图像更加清晰,其均匀性、病灶轮廓区分度、鉴别小病灶的能力和病灶与本底的对比度等均明显优于non-TOF重建图像,特别是在低计数采集条件下,对比度可提高10%.蒙卡模拟PET的计数特性表明,符合计数和SNR随着活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在高活度区域随机符合计数过多并且SNR增长缓慢.SNR和时间分辨率成反比关系,时间分辨率越小,SNR越高,520 ps时间分辨率的SNR相较1000ps时间分辨率的SNR提高约50%.结论:使用TOF技术的PET/CT可以明显提高图像质量,减少扫描时间和注射用药剂量.

  • 军队中小医院融资租赁医疗设备的实践与体会

    作者:胡月静;辛显涛

    介绍了军队中小医院利用融资租赁的方式引进医疗设备的必要性,分析了融资租赁的优势,后指出了融资租赁引进医疗设备在提升为兵服务质量、丰富学科技术以及规避资金风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军队中小医院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

  • 高科技条件下野战医院手术组仪器配置的探讨

    作者:蔡骅;胡来凤;邹佩珍

    目的:探讨高科技条件下野战医院手术组仪器设备的合理配置.方法:通过近20 a参加野战医院手术组的拉动训练,对手术组配置的仪器、设备的性能与质量进行分析.结果:现配发到野战医院手术组的仪器设备体积大、质量大、携带不方便、易损坏且性能落后,已不能适应现代战争的急救需要.结论:结合临床工作实际及多年野战训练体会,提出应配置具有体积小、坚固耐用、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性能好、质量高等特点,又能适用于平战时期的卫勤保障和战伤救治、急诊救治、突发事件医学救援等领域的野战医院手术组仪器、设备.

  • 皮肤病光动力治疗仪的合理选择

    作者:刘根林;桂春;赵建林

    目的:为临床医务人员对不同的病症选择适当光动力仪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光动力治疗仪所采用的不同光源进行比较,分析各类型光源的不同特点、技术指标,剖析各自的适用范围.结果:通过临床医生治疗手段方法的选择,结合治疗疾病开展的项目,选择适当类型的仪器,为临床科室购置光动力治疗仪提供参考依据.结论:通过性能对比,选择适合临床开展项目的仪器,从而提高了购置设备的实际使用率,为医疗单位合理利用好有限的资金提供参考.

  • 军队医院提高卫生装备训练水平实践与思考

    作者:李钢;韩冰;陈爱国;马向杉

    目的:军队医院在紧贴实战的前提下,全面提升医院的内涵建设和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军队医院卫生装备的训练水平.方法:医院要坚定地落实好《标准》,制定适合医院的方法,把卫生装备训练与《标准》相结合、与平战卫勤保障相结合、与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结合,实现训用一致、训战一致.结果:检验了平时装备训练的效果,医院综合保障能力和应急救治能力得以不断提升.结论:通过依法治训、灵活组训、科学施训,使军队医院综合保障能力和应急救治能力大幅提升.

  • MRI腹部成像门控技术的比较

    作者:张晖

    简单介绍了磁共振检查中2种门控技术即呼吸门控和导航门控的特点,分别比较了磁共振自由呼吸扫描序列中呼吸门控和导航门控的效果和各自适用的环境,指出了中小医院以及要求不高的一般患者较适合使用呼吸门控技术,大型医院或有较高图像要求或腹部已安装其他设备的患者以及呼吸急促的患者采用导航门控技术较好.

  •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知识图谱分析

    作者:化明艳;高月;李玉坤

    分别统计出2001-2010年间《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的核心作者和高频关键词,利用共现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绘制出近10 a《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的作者网络知识图谱和关键词网络知识图谱,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医疗卫生装备》杂志近10a的核心作者群体与研究主题.通过分析知识图谱,可以看出《医疗卫生装备》杂志拥有比较稳定的核心作者团队,研究主题交叉融合、分布广泛.

  • GEM Premier3000血气分析仪试剂包条形码解析

    作者:俞晓青

    介绍了GEM premier 3000血气分析仪试剂包中所包含的信息数据,仪器显示系统信息的各项具体含义,研究了条形码与数据的对应关系,具体代码编写规律及组成原则和机理.通过实验修改特定参数,使被分析仪废弃的部分试剂包能重新恢复使用,寿命得以延长,方法简单无成本,大限度降低了仪器的使用成本.

  • 服务于门诊运营管理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王志勇;杨骅

    目的:设计并实现门诊运营管理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解决门诊运营管理的信息需求.方法:分析门诊运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建立系统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功能,并给出了系统扩展方面的方法.结果:建立了门诊运营管理系统,优化了门诊运营管理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方式,解决了传统门诊运营方式的局限性.结论:门诊运营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能有效提高门诊运营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 大型医院信息系统网络改造方案

    作者:王唐虎

    目的:针对目前医院网络存在的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对其进行改造.方法:结合医院网络计算机建设的经验,设计包括核心层、分布层、访问层在内的三层网络架构,从信息理论思路、结构化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运行等方面,提出了网络改造方案.结果:网络改造工程取得了预期效果,为医院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环境.结论:网络改造工程有效地确保了医院各网络站点稳定、可靠和高效的运行,满足了我院对未来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中西医肾脏疾病综合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作者:李宏斌;雷根平;仝武宁

    目的:设计一种中西医肾脏疾病综合管理系统,为医生的诊疗和科研提供支持.方法:使用Microsoft公司的VC作为前台开发工具,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后台数据库,采用无重复节点的树形表分类方法处理中医药学的症、病、证、法、方、药6类元数据.结果:设计了一套能参与诊疗、辅助科研的中西医肾脏疾病综合管理系统.结论:该系统的建立极大地方便了肾脏病科的中西医临床医生开展临床诊疗与科学研究.

  • 医院随访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作者:刘秉春;王晓虹;王志文;肖永平;马玉想

    目的:研制一套随访系统,改变传统随访手工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方法:在“军卫一号”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采用新版电子病历阅读器开发接口程序获取患者出院记录.结果:随访工作得以便利、规范实施.结论:该系统实用性强,能明显提高随访效率,提高了医院的服务质量及管理水平.

  • 基于院内网实现医疗器械供应维护查询数据库的高效维护

    作者:黄金清;程广斌;马承华

    目的:对已建立的实用有效的医疗设备供应商、维修商查询数据库进行高效率的共享及维护.方法:使用院内局域网作为媒介,按照不同种类对医疗器械供应维护数据库进行有效的自定义分类,将其作为查询依据,并根据医学工程科不同操作人员权限进行功能扩充和修改,使之更加完善.结果:利用该方法能够可靠地进行备份与内容扩充,数据库更加稳定,维护更加科学.结论:基于院内局域网共享数据库,并且按照不同录入人员职能与权限进行及时备份与扩充,可使数据库维护更加科学、更加稳定.

  • 病理远程会诊系统的结构与应用

    作者:胡东升;吴天顺;毕研峰;王彬彬;许麦珍

    目的:研究病理远程会诊系统的结构与应用.方法:构建病理远程会诊系统基层用户端平台,并通过互联网及服务器与上层医院专家端会诊平台对接,按设定的规程进行病理待会诊病例的材料制作、上传、会诊、回传、结果打印与交付.结果:病理远程会诊系统的基层用户端平台、中央服务器、上级医院专家端会诊平台经互联网联接成一个完全整体.在远程病理会诊试验过程中,系统运行比较平稳,操作比较方便.结论:病理远程会诊系统在军队基层医院的疑难病理会诊方面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 医院信息系统数据管理探讨

    作者:李训栋;肖宝菊

    目的:规范医院信息系统数据的管理,提高数据的安全可用性.方法:过期数据管理主要用数据转储的方法,在线数据要时时做好数据备份.结果: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数据管理的各种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规范数据管理可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可用性,改善系统性能,为医院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转提供保证.

  • 产前超声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分析

    作者:闫永红

    目的:分析产前超声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意义与价值.方法:整理和分析本院产科2007年9月至2011年2月期间行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FECG)的孕妇和胎儿资料共4 296例.本组病例均为孕20~41周,部分分娩前有高危倾向.超声筛查切面包括四腔心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右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切面,计算不同切面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以引产病理或产后新生儿超声心动图(ECG)作为对照标准.结果:4 296例产前胎儿超声心动筛查共发现先天性心脏病胎儿22例,其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外畸形2例、单心室(SV)2例、心内膜垫缺损(ECD)2例、肺动脉狭窄(SP)3例、室间隔缺损(VSD)3例、肺动脉闲锁4例、三尖瓣下移畸形(Ebstein's)4例、法洛氏四联征(ToF)2例,阳性检出率为0.51%(22/4 296).结论:采用胎儿超声心动图行产前筛查方法简便可靠,四腔心切面+三血管切面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前超声筛查率较高,是检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主要的影像诊断方法.

  •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伽马刀治疗脑转移瘤疗效分析

    作者:杨丽型;赵晓君;张建新;李学海;马晨辰

    目的:研究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伽马刀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脑转移瘤患者8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及治疗组47例,对照组予伽马刀治疗,治疗组除伽马刀治疗外予鸦胆子油乳注射液静滴,且均于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肿瘤大小变化,治疗后36 h、36 h~1月、及1~3月脑水肿发生率和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2组治疗前后肿瘤大小无明显变化,治疗组生活质量提高,36 h~3月内脑水肿发生率明显降低,免疫功能改善.结论: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伽马刀治疗脑转移瘤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

  • 超声引导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在重症创伤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范娟;李宏;杜建文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技术对严重创伤患者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应用价值.方法:首先选择并用超声技术定位右侧颈内静脉,局麻后,超声引导直视完成颈内静脉穿刺插管.结果:50例患者均1次穿刺成功并顺利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成功率100%,穿刺时间为1~3 min;无动脉损伤、出血、气胸、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绿色通道手术目的是争取抢救时间,超声引导是提高血管置管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有效手段.相对于传统的解剖定位法,它可以提高一针到位率、总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和减少置管时间,其已成为建立血管通路的有力工具,特别适合应用于危重患者的快速抢救.

  • 双能量图像融合在腹部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作者:杨诚;曹建新;王一民;黄毅

    目的:评估双能量腹部血管CT成像(CTA)的多种混合能量图像质量,以确定佳能量融合方式.方法:对装满不同浓度碘水的模型及47例患者行双能量CT扫描,将140 kV和80 kV图像按照一定的能量比例融合生成9种混合能量图像.模型内碘水CT值、噪声及信噪比(SNR)在不同权重因子混合能量图像间进行比较,患者腹腔干、右肾动脉及右侧髂动脉的CT值、噪声和SNR亦在不同权重因子混合能量图像间进行比较.对权重因子为0.3和佳的混合能量图像质量进行评分.结果:在模型研究中,权重因子为0.3的混合能量图像噪声小,权重因子为0.5的混合能量图像碘水SNR值大.47例患者中,腹腔干、右肾动脉及右侧髂动脉的权重因子为0.3的混合能量图像均噪声小,且权重因子为0.5的混合能量图像SNR均高.权重因子为0.3混合能量图像评分为优秀、良好、和一般的例数分别为17、22和8,权重因子为0.5的混合能量图像评分为优秀、良好和一般的例数分别为28、15和4,图像评分结果在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4,P=0.00).结论:权重因子为0.5的混合能量图像能够提高腹部动脉双能量CTA的图像质量,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Philips监护仪呼气末二氧化碳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异的临床观察

    作者:代金贞;李新华;杨辉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下手术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差(值)异,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的874例患者中,男性410例,年龄范围为14~84岁,女性464例,年龄范围为12~93岁;肝、胆、胰、脾手术342例,胃肠手术249例,甲状腺手术和乳腺手术229例,肺、纵膈、食管手术23例,其他手术31例.麻醉选择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机械通气.机械通气20 min后,经动脉采血行血气分析(美国Nova Biomedical公司StatProfile M血气分析仪),应用Philips MP20监护仪同步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结果:PaCO2显著高于PetCO2(P<0.01),两者之间差值为(4.88±2.13)mmHg(1 mmHg=133.322 Pa).其中40例患者PaCO2和PetCO2差值大于10 mmHg,14例患者PaCO2测量值小于PetCO2.结论:全麻下手术患者,PaCO2通常大于PetCO2.当心输出量降低和通气/血流比异常时,呼气末二氧化碳往往低估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个别情况下高估其变化,应予以注意(应监测PaCO2,以防止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

  • 乳腺托架在乳腺癌放疗中优势

    作者:王朋;杨孝伟;后博;李兵;朱锡旭

    目的:阐述乳腺托架的构成,在实际摆位中的操作应用及其优势.方法:采用横向对比的方法,将乳腺托架的摆位方式和普通真空垫摆位方式的精确度进行对比.结果:用乳腺托架摆位的移动概率远低于用真空垫摆位的移动概率.结论:乳腺托架的应用能更好地提高摆位的精确度,从而提高乳腺癌放射治疗的准确性.

  • 胸部正斜位摄片与MSCT图像重建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马建华;苏国强;陈洪建;卢立军

    目的:比较胸部正位片、正斜位片与多层螺旋CT(MSCT)图像重建对肋骨骨折诊断的价值.方法:在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诊治的肋骨骨折患者中,选取既有胸部正位、斜位数字化摄影又有MSCT图像重建检查的82例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2例中胸部正位片、胸部正位加双斜位片、MSCT图像重建各检出肋骨骨折分别为246、382、398根,胸部正位片与MSCT图像重建、胸部正位片与正位加双斜位片比较两者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而正位加双斜位片与MSCT图像重建比较对肋骨骨折的检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部外伤患者仅照胸部正位片肋骨骨折漏诊率高,好同时照正位加双斜位片,在患者临床症状重而正斜位摄片无阳性发现或有可疑肋骨骨折时,可行MDCT扫描并行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等图像重建技术进行后处理.

  • 外科器械生锈分析及管理措施

    作者:李晓亮;侯海利;杨丽翠;冷玲;王静

    分析了外科器械生锈的条件及具体原因,指出了氯化物、各种酸性清洁剂、除锈剂、消毒液以及清洗过程中水的成分、机械磨损都会造成器械不同程度的腐蚀,并提出了采用科学的清洗消毒灭菌流程及选择合适的清洗消毒产品是防止器械生锈的关键措施.

  • 武警方舱医院医疗设备安全管理对策的探讨

    作者:李楠;樊毫军;于宝国;武周炜;侯世科

    介绍了方舱医院医疗设备的特点,阐述了在训练以及野战救援中,医疗设备的使用直接关系到训练效果、伤员的生命以及设备的治疗精度和可操作性,指出了正确地使用设备不但能够降低其故障率,而且还能够延长其使用寿命,更好地满足了方舱医院的医疗救援.后提出了加强安全管理的几点措施,对提高医疗设备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 卫生装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阳林俊;李康

    分析了当前部队卫生装备管理中,在装备性能、使用、维修、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并结合部队实际,就如何加强卫生装备管理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对提高卫勤保障能力和部队的战斗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 建立长效机制 规范耗材采购

    作者:童学中;张传新;赵永强

    针对物资采购监管提出新的方法和路子,从采购流程再造、权力制衡、阳光采购、制度监管、信息化管理等方面规范耗材采购,增加了耗材采购的透明度、降低了采购成本,加强了廉政建设,赢得了群众口碑,实现了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 多参数监护仪患者因素异常状况的分析

    作者:宋瓛

    目的:讨论由于患者因素造成的监护仪异常状况.方法:通过对多参数监护仪原理的介绍,分析了心电异常、无创血压异常等典型案例.结果:总结了异常状况中患者因素具有后排查、情况复杂、无维修过程等特点.结论:患者因素造成异常状况具有特殊性,应从监护仪原理入手排查问题,并根据具体情况处理问题.

  • 医院汞污染的质量控制

    作者:宋晓英;张芸豫;马跃中

    目的:保证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引起公众对汞泄漏危害的重视.方法:通过对汞泄漏危害人体健康、污染环境的现象进行研究,阐述了医院汞污染的现状及危害性.结果:提出了对医院实施汞污染质量控制的对策及处置方法.结论:建议采用双控制度将汞污染危害降到小.

  • 在不同检测系统间进行K+、Na+、Cl-结果比对的评估

    作者:王一杉;梅燕萍;张瑞生

    目的:通过对同一实验室在不同检测系统间K+、Na+、Cl-结果进行比对实验,分析在不同检测系统间结果的可比性.方法:运用NCCLS的EP9-A方案,采用临床患者新鲜标本,以日本Olympus 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比对美国强生Vitros 350干式生化分析仪(实验仪器)进行结果检测,采用配对t检验和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的方法比对及偏倚估计.结果:K+、Na+在2台不同分析仪上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75,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系统误差均小于1/2 CLIA' 88推荐的允许误差,Cl-的相关系数小于0.975.结论:K+、Na+在2个不同的检测系统上具有可比性,Cl-则不具有可比性,应采用不同的参考范围.

  • CyberKnife系统日检结果稳定性分析

    作者:巩汉顺;鞠忠建;欧光明;杨艳;刚颖;牛保龙;周学海;王运来

    目的:对G4 CyberKnife系统日检剂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其长期稳定性,寻求建立一套临床上针对CyberKnife系统更为有效的日检剂量学验证方法.方法:采用PTW公司的Quickcheck系统采集每日质控数据,评价其剂量输出稳定性、能量输出稳定性,并同时分析其对称性及平坦度的稳定性.结果:采集2个月的数据分析显示,其剂量输出稳定性在±2%之内;能量输出稳定性保持在±2%之内;射束平坦度稳定性≤±5%;对称性稳定性≤±2%.结论:G4 CyberKnife系统具有很好的长期稳定性;Quickcheck系统能够保障其安全和精确治疗.

  • 3种组织补偿技术在乳腺癌切线放疗中的优劣比较

    作者:李承军

    目的:比较乳腺癌切线照射时物理楔形板、动态楔形及动态调强3种组织补偿形式的优劣.方法:使用材料为瓦里安eclipse 8.1治疗计划系统,瓦里安23EX直线加速器6MVX线.选择乳腺癌切线野照射患者,物理楔形板、动态楔形分别选择相同并合适的楔形角度,动态调强逆向优化参数靶区0%体积42 Gy,100%体积40 Gy.记录比较所需机器跳数及靶区的均匀性.结果:100%靶区体积40 Gy,3种情况下,45°和30°物理楔形板所需机器跳数大,分别为510 MU和430 MU,15°动态楔形所需机器跳数小,为239 MU.15°物理楔形板和动态楔形靶区大剂量分别为46.3 Gy和45.5 Gy,均匀性较好.结论:动态楔形靶区均匀性略差于动态调强模式,但较物理楔形板好,而其所需的机器跳数则明显低于动态调强模式和物理楔形板模式.综合考虑,建议乳腺癌切线照射时使用动态楔形作组织补偿.

  • 监护仪在社区医疗模式中的发展与应用

    作者:方勇军;骆星九;邓亲恺

    分析了目前社区医疗服务对监护仪的潜在需求,简要介绍了社区医疗监护仪的发展现状,预测了监护仪在社区医疗模式下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个适应于社区医疗模式下的远程多参数监护仪总体设计方案.

  • 洗消液均混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作者:韩俊淑;任旭东;张文昌;吴文娟;崔向东;牛福

    从分析洗消剂和均混技术的现状出发,总结了洗消液均混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得出短时间内快速有效的均混是未来洗消液均混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涡流原理、超声波、涡流环等新技术将成为未来洗消液均混技术研究重点.

  • “三防”伤病员洗消机动单元的研制

    作者:牛福;任旭东;高振海;谭树林;孙景工

    目的:研制一套可对“三防”伤病员实施快速、安全、高效洗消的机动单元.方法:通过单元功能定位与分析,确定主要技术指标,进行单元整体设计.整个单元采用车辆与帐篷的技术形式,综合集成洗消与功效保障技术.结果:洗消机动单元每小时通过伤病员不少于50人.结论:该洗消单元整体设计较为合理,达到了设计技术指标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了“三防”医学救援洗消保障能力.

  • “三防”医学救援信息系统构建设计

    作者:张文昌;牛福;刘志国;任旭东;崔向东;吴文娟

    目的:设计“三防”医学救援一体化信息系统,提高救治效率.方法:介绍核生化医学救援流程、技术及装备,分析信息流程中信息系统构建及各子系统组成,阐述信息系统集成技术和方法.结果:系统将指挥、医疗、保障等信息集成于一体,提高了救援工作效率.结论:系统研制成功将为核生化医学救援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持.

  • 核生化洗消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的技术方案

    作者:苑英海;朱孟府;宿红波;游秀东;牛福

    目的:设计一种核生化洗消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对核生化洗消污水进行收集和处理,实施无害化处理.方法:集成膜分离、吸附、电催化氧化、离子交换、消毒等污水处理技术工艺,洗消污水处理系统由生化洗消污水处理单元、核洗消污水处理单元以及复合洗消污水处理单元组成.通过将不同单元进行串联,组合成具有不同功能的洗消污水处理系统.结果:该系统收集核生化洗消污水,有效去除污水中的致病微生物、化学毒剂和放射性物质.结论:该系统能高效地处理核生化洗消污水,使处理后的水达到排放或回用标准.

  • “三防”伤员洗消技术与装备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吴文娟;任旭东;张文昌;韩俊淑;崔向东;牛福

    对当前洗消技术和洗消装备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论述,指出高温高压射流技术、敏感设备洗消技术、人员洗消技术、自适应自洗消技术和自动洗消技术是当前洗消技术研究热点领域;多功能一体化、高机动性、快速轻便、小后勤负担洗消装备是未来重要发展方向.

  • “三防”伤员洗消系统的重度伤员洗消作业传送装置设计

    作者:任旭东;牛福;孙景工;孟令帅;张文昌;韩俊淑;崔向东;吴文娟

    目的:设计一种在野战条件下用于辅助三防重度伤员进行洗消作业的三防重度伤员洗消作业传送装置.方法:采用三维建模设计、有限元仿真计算校核指导样机试制的设计方法.结果:经过有限元仿真计算,重度伤员洗消作业传送装置强度能达到洗消作业时的强度要求.结论:重度伤员洗消作业传送装置携带方便、展收迅速,能便捷地传送重度三防伤病员进行洗消作业.

  • 多功能野战救护头盔的设计研究

    作者:李大鹏;吕春雷

    目的:为不断提高野战条件下战创伤救治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服务质量,设计开发多功能野战救护头盔.方法:该头盔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盔体内面粘贴固定电子身份识别装备,其中记录的信息与相应数据库中的信息相对应,用于野战条件下的伤员安全身份识别.结果:该多功能野战救护头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安全性好、便于保存等优点.结论:该多功能野战救护头盔的功能先进,使用方便,具有良好推广应用前景.

  • 一种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成水处理设备的研制

    作者:陈科;王庆梅;罗跃全;张琦霞;李斌;魏静蓉

    目的:针对目前市场上供给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水处理设备普遍存在造价高、体积大、供水品种单一、安装及维护要求高等缺陷的问题,研制一种适合消毒供应中心专用的集成水处理设备.方法:基于消毒供应中心用水特点和对水处理设备的需求,在前期2项技术专利的支撑下,研制一种主要由前处理系统、反渗透系统、储存及输送系统、控制系统和设备壳体等5部分构成的紧凑型集成水处理设备,并在结构上体现集成化、小型化和安装及使用维护简单化的特点,在功能上体现产水稳定和产水量大的特点,在成本控制方面体现设备购置价格低和运行成本低的特点.结果:通过对研制的集成水处理设备样机进行“试验期”和“日常使用期”2个阶段的效果监测,并对相关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证实该设备运行状况良好,生产的纯化水和软化水质量稳定可靠,纯化水和软化水的产水量也达到设计要求.结论:研制的集成水处理设备适合各级医院特别是中、小型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使用,如其运行稳定性和产水量能满足不同规模消毒供应中心的使用需求,必将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 可拆卸组合式动物转运监护床的研制

    作者:周欣;陶凉;张兆钧;康爱梅;付晓娟

    目的:研制一种可拆卸组合式动物转运监护床,以满足医疗实验和动物救治时对动物实施手术后的转运及监护.方法:可拆卸组合式动物转运监护床由主体床、活动挂床、支腿架、4个围栏和2个输液架组成.活动挂床与主体床架侧边绞接,形成可增加床支架宽度的折叠结构;活动床架的支腿架与活动床架为可拆卸式连接,用于支撑活动床架;拼接组合的围栏与主体床架或活动床架为可拆卸式连接;输液架与围栏相连接.以上各部分全部可以拆卸或组合.结果:医院心外科利用该床完成了6例山羊左心辅助装置植入实验后动物的转运和监护,结果操作方便,得到了兽医外科医生、监护医生和护士的好评.结论:该床集转运和监护功能于一体,简化了动物手术后的转运程序,减少了对动物的搬动,提高了动物心脏手术实验工作效率,节省了工作人员体力.其结构简单,组合拼接方便,不占室内空间,值得在临床科研动物实验中推广应用.

  • 一种用于X线摄影检查和各种床旁摄影的辅助摄影架装置

    作者:王兴宏;郭志军;曾艳红;迟红卫;曹斌;刘进德

    目的:研制一种用于X线摄影检查和各种床旁摄影的辅助摄影架装置.方法:该装置由摄影托板、燕尾槽、螺旋升降杆、托板固定架、固定滤线器等组成,利用带有燕尾槽的摄影托板放置和固定影像板或胶片暗盒,利用带有螺旋升降杆的托板固定架来调节摄影架的角度和高度,利用固定滤线器来减少散射线,以提高图像质量.结果:该辅助摄影架装置可根据病情需要任意旋转和调节各种角度和高度,升降及伸缩长度活动自如,适合各类床旁辅助X线摄影检查.结论:该辅助摄影架装置操作简单、快捷、方便、灵活,减少了对医护人员和其他人群的辐射,并且有效解决了X线摄影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 一种简易医用输液器液面监测报警装置的研制

    作者:周文光;魏培德;许新建;孔悦

    目的:设计一种医用输液器液面监测报警装置.方法:采用红外发射和接收电路监测输液瓶液面,以EM78P458单片机为控制芯片,外接A/D电路、报警显示电路、基准电路等,实时准确监测输液瓶液面.并且,该装置设计有内置电池,充电完毕可独立使用.结果:经过实践测试,该简易医用输液器械液面监测报警装置能够准确地监测输液瓶液面,并及时通过报警信号通知医务人员.结论:该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使用简便、价格低廉、实用性好,适合野战医疗.

  • 输液自动报警器的研制与应用

    作者:黄美霞;严潭

    目的:研制一种在输液终末时可自动报警的输液报警器.方法:在莫菲氏管内增加浮球,管外两侧设置红外发射管及接收管,外联报警线路.输液终末时液面降低,浮球下降不再遮挡红外线,红外线接收管接收红外线继而产生报警.结果:该输液报警器准确可靠,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维护方便.结论:该输液报警器实用性强,临床应用可明显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输液 报警 装置研制
  • 急救模拟人在心肺复苏术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张明亚;罗良平

    目的:将急救模拟人用于医院在校学生的心肺复苏术(CPR)培训中,探讨心肺复苏术培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总结适合医院学生特点的心肺复苏术培训模式.方法:将54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运用复苏安妮带显示器/计算机报告仪进行培训,而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模式(课堂基础理论学习+多媒体演示课件观看+局部功能性训练模型练习),统计分析2组成绩及问卷调查结果.结果:运用专门针对心肺复苏术急救复苏培训的产品(复苏安妮带显示器/计算机报告仪)进行规范化的现场CPR培训后,学生的满意度和成绩显著提高.结论:应用急救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术教学能获得接近临床实际的操作经验,提高心肺复苏成绩,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 中国与新加坡医学影像教育之比较

    作者:姚建新;李占峰;殷燕

    目的:制定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卫生分院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计划.方法:比较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放射诊断专业与南京卫生分院影像技术专业教学计划,找出南洋理工学院放射诊断专业教学计划特点.结果:南洋理工学院放射诊断专业采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重视实践环节,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结论:国内卫生职业技术教育模式必须改革.

  • “可靠性工程”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作者:吴小明;罗二平;申广浩;谢康宁;汤池;闫一力;刘娟

    在对可靠性工程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结合生物医学工程的自身特点,对可靠性工程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置“可靠性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的论述.为深化生物医学工程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可靠性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技术人才进行了探索.

医疗卫生装备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