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医疗卫生装备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 의료위생장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7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8868
  • 国内刊号: 12-105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3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疗卫生装备》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祁建城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野战条件下便携式耳镜及鼻咽喉镜检查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熊光星;李长兴;贾红岩;刘雅克;严振才

    目的:针对野战条件下硬件设施不齐全及场地限制的问题,研制一种便携式耳镜及鼻咽喉镜检查装置.方法:整套装置由便携式光源、检耳镜、鼻咽喉镜、自动聚焦镜头、数据线、OTG转接线及显示器组成.便携式光源由移动电源和光源部分组成,用于为检耳镜或鼻咽喉镜提供光源.自动聚焦镜头完成图像采集后,由数据线传输到计算机内,或者通过OTG转接线传输到智能手机或平板计算机,完成整个图像的采集和显示.结果:该装置能够在野战条件下帮助医生很好地完成耳鼻咽喉等相关检诊工作,是对现行野战医疗装置很好的补充.结论:该装置设计合理、操作简便,且制作成本低廉,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区域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解决方案策划与初步设计

    作者:李伟;王士泉;于楠;张麟;周丁华

    目的:探索区域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数据库及示范应用系统建设内容与技术路线.方法: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入手,设计平台顶层架构、总体技术架构、应用系统与数据库逻辑架构及总体技术路线,解决健康医疗大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检索及计算等问题.结果:设计的区域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能够实现资源共享规范化及管理集约化、公卫决策可量化、健康服务民生化、领导服务全局化、部门服务专业化、企业服务一站化、公众服务便捷化.结论:健康医疗大数据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打造区域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科学合理地利用健康医疗大数据,不但能够改进健康医疗服务模式,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的迫切需求,更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 小型变压吸附制氧装备主要工艺参数的研究

    作者:田涛;高万玉;张彦军;刘红斌;马军;石梅生

    目的:研究小型变压吸附(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PSA)制氧装备主要工艺参数,提高其制氧性能.方法:分析小型PSA制氧装备的制氧工艺,通过实验研究吸附时间、均压时间、吸附压力、冲洗孔孔径等关键工艺参数对小型PSA制氧装备产品气性能的影响,并进行长期运行试验.结果:吸附时间为5.0 s、均压时间为0.8 s、吸附压力为0.14 MPa、冲洗孔孔径为0.9 mm时,产品气氧气体积分数高,达到了93.9%,产品气流量为5 L/min,出氧压力为0.04 MPa;运行10000h后,产品气氧气体积分数仍高于93%.结论:该制氧装备性能稳定,可满足野战条件下一般性用氧需求.

  • 基于Arduino的便携式氧气漏气检测装置设计

    作者:王威;李盼盼;郑小溪;徐富强

    目的:基于Arduino平台开发一套便携式氧气漏气检测装置,以方便医院设备科人员巡查科室时发现设备带上的氧气漏气.方法:以Arduino平台为基础,设计电源模块将干电池9V电源转换为装置工作的5V电源,选用高精度的氧气传感器及模数转换模块实现对氧气体积分数数据的采集,设计按键实现对整个装置功能的选择与控制,选用1.3 in(1 in=25.4 mm)液晶屏及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灯显示检测结果,Arduino主机接收按键发来的控制命令,采集氧气体积分数结果进行分析,并将检测情况显示在液晶屏和LED灯上.结果:该装置可通过区分正常状态和漏气状态下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实现对设备带氧气漏气的检测,提高对微小漏气的检测效果.结论:该装置可与原有的听声音辨别是否漏气的方法互为补充,提高设备科人员下科室巡查的效率.

  • 基于FPGA与千兆网的多通道高精度脑电采集与传输系统设计

    作者:赵明剑;陈梓庆;詹艺宇;周哲

    目的:针对现有脑电采集系统受限于传输速率低而导致的采集通道数少、采样频率及有效位低等问题,设计一种多通道高性能脑电信号采集与传输系统.方法:该系统在传统“右腿”驱动放大链路中,加入基于RC零极点补偿技术的前馈电路,提高整体链路的环路稳定性;基于高速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与4片DDR3,设计了2条实时并行处理的“乒乓”交替数据吞吐机制,以提升系统可承载的实时采集通道数.结果:该系统增加了前端模拟链路的相位裕度、增益、稳定性及工频抑制能力,实现了吞吐率达千兆比特的数据整合与高效传输,大幅提高了系统所能承载的通道数量、采样频率及有效位.终系统实现性能指标为:链路共模抑制比130 dB,有效位24 bit,单通道采样频率500 kHz,传输速率3.125 Gbit/s.结论:该系统可承载256通道大规模采集,尤其可为在非开颅情况下脑部病灶的精确定位诊断提供一套解决方案,为生物学及脑机接口等前沿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 运用Delphi法构建地震恢复期伤病影响指标体系

    作者:高萍;王运斗;王亚鹏

    目的:建立一套科学全面的评估地震恢复期伤痛发生影响因素量化指标体系.方法:通过两轮Delphi法确定指标体系,运用比例分配法和小判别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专家的积极性和权威性均较高(第一轮权威系数为0.82,第二轮为0.75),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较好(第一轮协调系数为0.77,第二轮为0.75,P均<0.001).经过两轮专家咨询,终建立了一套包括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45个三级指标的地震恢复期伤病发生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结论:运用Delphi法构建的指标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与实用性,可为提升地震医学救援效率和针对性提供评价依据.

  • 基于眼底照相技术的老年人群眼底疾病数据库系统设计

    作者:陈力;郝晓军;李飞;张琳

    目的:设计一套基于眼底图像的眼底疾病数据库管理系统,为早期发现致盲性眼病、预防和干预并进行长期随访观察提供重要的临床参考依据.方法: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眼科为核心,联合社区医院,利用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采集眼底图像,设计基于模型-视图-控制器(Model-View-Controller,MVC)三层体系架构、JavaEE企业版平台、Oracle数据库软件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结果:实现了对社区眼底疾病的查询、汇总、统计、分析,数据的集中管理,将社区医疗信息与医院无缝对接.结论:该系统为社区老年人群眼底疾病的治疗、预防、后期随访提供了良好的支持,提高了社区医院的信息化水平,改善了老年人眼底疾病救治水平.

  • 便携式洗消器的研制

    作者:戴卫红;李云霞;李华军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便携式洗消器,以解决现有洗消器功能单一、洗消液不能回收处理和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方法:便携式洗消器主要由机架、万向轮、洗消器主机和喷刷机构组成,通过在喷刷机构的喷刷头上设置可调喷淋头、电动刷和废液回收斗,实现一次喷淋清洗与电动刷高速旋转二次刷洗功能相结合的双重清洗功能,同时,将所产生的洗消废液进行回收,并有针对性地设置加压、加温、雾化等多种清洗模式.结果:该洗消器可快速对核化生污染物品进行洗消与洗消液回收,清洗力度大,工作效率高.结论:该洗消器适合突发性核化生等公共卫生事件的洗消使用,其污染物回收功能可防止环境污染和病毒、病菌的传播扩散,实用性较强.

  • 部队智能体温监测预警系统的构建

    作者:宋振耀;李景刚;曲国龙;滕文赫

    目的:构建一套智能体温监测预警系统,用于新兵训练、重大传染病疫情爆发等大量人群集中情况下的体温监测,以加强传染病疫情防控.方法:该系统基于指纹识别、红外测温和无线传输技术实现.硬件系统由体温监测终端、管理控制端、无线传输网络组成.体温监测终端由无线数据收发模块、红外体温监测模块、指纹识别模块、摄像系统、液晶显示屏以及相关的控制电板组成;管理控制端硬件包括计算机、指纹采集设备等;无线传输网络选用频率为170或者433 MHz的无线数传电台和无线数据收发模块.软件系统主要为体温监测预警分析软件,实现体温收集、统计、查询、预警功能.结果:该系统可一次性采集、存储官兵指纹,官兵在规定时间段内通过指纹解锁启动体温监测终端进行体温数据采集,体温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至管理控制端,实现体温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分析.结论:该系统模块功能清晰、性能稳定可靠,操作简便、效率高,符合部队疾病防控需求.

  • 人体三维姿态传感检测方法研究

    作者:莫思特;刘天琪;何凌

    目的:研究人体三维姿态传感检测方法,为医疗、运动、艺术等行业人体行为分析、运动识别等应用需求提供监控技术手段.方法:建立人体三维空间坐标系,选择相邻关节为肢体向量的起点和终点,将肢体分解为18个关联的肢体向量;采用三轴磁力传感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组合作为测量传感器,测量肢体向量的方向:计算反映肢体向量方向的传感器姿态角,得到18个肢体向量的方向参数;通过直尺测量肢体向量的大小.定义人体三维空间,计算各肢体向量在人体三维空间坐标平面的投影,得到所有与肢体向量相关的关节在人体三维空间中的坐标,确定人体的三维姿态.结果:通过在手臂模型上安装肢体向量方向传感器,证明人体三维姿态传感检测算法可以实现人体三维姿态的检测和测量.结论:人体三维姿态传感检测算法方法正确,可在医疗诊断、运动数据采集以及动漫动画等领域得到应用.

  • 医用悬浮床在烧伤治疗中的应用及发展展望

    作者:程起元;郭滨;黄琳;尚辉;张静

    介绍了医用悬浮床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市场的产品现状,详细阐述了其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临床治疗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并论述了可能由此产生的负面伤害、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分析了医用悬浮床的未来发展方向,指出了只有对现有的医用悬浮床进行设计改进或使用替代产品,才能将其可能对患者的潜在危害进一步降低.

  • POCT血细胞计数设备研究进展

    作者:吕蒙;李抄;陈锋;余明;王春晨;杨鹏程;孙景工

    介绍了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设备的概念、优势、应用领域及在血细胞检测方向的发展现状,阐述了促进POCT血细胞计数设备发展的微流控芯片技术,并对代表性的POCT血细胞计数设备及相关技术原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后指出POCT血细胞计数设备应向测量参数综合化、精细化及环境适应性更强、体积更小、价格更低廉、操作维护更便捷方向发展,严格把好产品的质量关,使其发挥大的优势与作用.

  • 软性输尿管镜常见故障原因分析

    作者:张敏;孙红玲;李芳芳;冯秋霞;梁莹珠;邓碧仪;吴文起

    0 引言软性输尿管镜(以下简称“软镜”)具有安全、微创、高效的特点,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术式之一.由于软镜具备并发症少、疼痛轻、住院天数短等优点[1-3],被越来越多的泌尿外科医生重视和应用.软镜使用多腔道内窥镜套管,镜体为组合式结构,复杂、精密、易损且价格昂贵[4],医院购入量较小.因此,如何充分发挥设备的使用效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减少设备的故障发生率,成为一门新的管理技术.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室2014与2015年软镜的使用情况,找出设备发生故障原因,提高软镜的使用效率.

  • 西门子ONCOR直线加速器OPTIFOCUS 82-Leaf MLC的质量控制

    作者:赵书学;赵月涛;黄政文;凌红芳;周慧南

    0 引言西门子ONCOR直线加速器OPTIFOCUS 82-LeafMLC是41对内置式、双聚焦、全野多叶准直器[1-2].OPTIFOCUS 82-Leaf MLC取代了X方向的铅门,缩短了源点到托盘的距离,增加了摆位空间,具有的双聚焦型叶片使得射野半影更小.在等中心处OPTI-FOCUS 82-Leaf MLC大射野为40 cm,41对叶片在等中心平面的投影宽度均为1 mm,叶片在等中心平面可过等中心独立运动10 cm.

  • 压力可调式CPAP装置在单肺通气中的应用

    作者:岳定雄;李茂芳;胡忠诚

    目的:探讨压力可调式CPAP装置对单肺通气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全麻开胸手术单肺通气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实验组在单肺通气时接压力可调式CPAP装置,术中视情况调节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压力、呼吸参数、呼气末正压通气(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压力.对照组常规单肺通气,术中视情况调节呼吸参数、PEEP压力.2组患者分别于侧卧位双肺通气10 min、单肺通气30 min及手术结束复苏前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患者单肺通气前后PaO2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单肺通气30 min时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在双肺通气10 min时的PaO2和手术结束复苏前的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压力可调式CPAP装置给手术侧肺持续正压通气,能很好地提高单肺通气时的Pa02,值得推广应用.

  • 军队区域性医疗卫生器材示教中心建立探索

    作者:董飞;郑宇;田振兴

    目的:针对目前军队基层单位医疗卫生器材的保障需求和专(兼)职维修技术人员的数量差距较大、保障任务繁重、技术力量较为薄弱的现状,建立专业的医疗卫生器材示教中心.方法:依托各区域药品仪器检验所的卫生器材检修保障技术力量和卫生器材检测维修实验培训场地,采用理论教学与实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建立各区域性示教中心.结果:医疗卫生器材示教中心可以为军队基层单位医疗卫生器材的操作使用人员提供一个实践练习的学习平台,有效提高其业务技能和保障能力.结论:示教中心的建立可逐步解决日益增加的卫生器材保障需求与技术保障人员短缺之间的矛盾,为军队卫勤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 改进后的消毒灭菌挂车作业流程在野战医疗队基地化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肖长;刘承军;梁礼平

    目的:探讨改进后的消毒灭菌挂车作业流程在野战医疗队基地化训练中器械敷料处置与供应等医疗保障任务中的作用.方法:规范消毒灭菌挂车的作业前期展开、处置流程和工作布局等,建立物资耗材目录,并对作业流程改进前后器械敷料处置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作业流程改进后,手术器械包在包装完好性、湿包情况、有效追溯等方面均优于改进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器械在清洗、保养等方面均优于改进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敷料在清洗、保管、追溯等方面均优于改进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灭菌挂车作业流程的改进,提高了野战医疗队器械敷料的处理能力和无菌物品供应水平,降低了应急救援、伤员救治等工作中出现伤口感染的风险.

  • 基于标准化的ICU信息系统集成与应用分析

    作者:郝安琪;唐雯琦;郑西川

    目的:探索ICU信息集成方案,解决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ICU护理信息系统与患者监护数据的集成,实现特护单电子化及患者信息互联互通.方法:利用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架构实现集成化ICU信息系统的建设,采用HL7标准实现监护数据自动采集,通过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实现医嘱闭环管理,利用临床数据中心实现患者信息集成.结果:建设了集成化ICU信息系统并应用于ICU,实现了监护数据的自动采集与集成,改变了原有的手工记录特护单的工作模式,提升了ICU医护工作效率.结论:ICU信息系统的集成化有助于消除信息孤岛现象,实现医院临床医嘱闭环管理与医疗质量水平提升.

  • 我国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管理现状分析

    作者:王锐;臧运森;魏红梅

    目的:建立规范化、流程化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提升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方法:通过对医疗设备购置、管理及人员配备等管理过程的分析,明晰目前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医疗设备购置缺乏合理性、配备人员不足、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结果:提出建立规范化和流程化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增加医疗设备人员配备、完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妥善管理医疗机构设备财务等建议.结论:开展有效的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促进医疗设备管理的制度化和合理化,对保障医疗机构诊疗质量、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推动卫生事业有序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 探讨二级医院医疗设备管理问题及改进对策

    作者:丁静;蔡军杰;张华;郭乾坤

    目的:探讨二级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保障医疗设备使用及管理的改进措施.方法:通过分析二级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各级参与者及工作内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落实管理制度、实施人才建设、加强沟通协作等改进措施.结果:二级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各级参与者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并制订了相应对策,确保了医疗设备安全使用.结论:不断提高医疗设备管理水平,对提高医疗设备使用效率、保证医院正常发展至关重要.

  • 军医大学开展军事医学计量教学的必要性与对策分析

    作者:汤池;郭伟;闫一力;吴小明;马晓玉;王显超;王长军

    目的:探讨军医大学开展军事医学计量教学的必要性及其对策.方法:调研军事医学计量学科发展现状和人才培养问题,分析军事医学计量人才的知识结构需求及其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内在联系.结果:提出了依托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优势,大力加强大学阶段军事医学计量教学的思路和对策.结论:该研究有望为今后军医大学更好地为部队培养军事医学计量专业人才提供理论指导和帮助.

  • 颅脑外伤患者64排螺旋CT“一站式”血管成像研究

    作者:殷慧康;夏云宝;陈利华;潘功茂;郭晓丽;胡春洪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一站式”血管成像扫描方案在同时显示脑动脉和上矢状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常规颅脑螺旋CT血管成像(spiral CT angiography,SCTA)检查的1 15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使用64排128层螺旋CT机先常规做全脑平扫,层厚为5 mm;选取颈4椎体水平颈总动脉作为触发定位线执行自动触发扫描,触发阈值设定为120 HU;高压注射器经肘正中静脉推注碘普罗胺(370 mgI/ml),注射速率为4~5 ml/s.采集到的薄层数据利用ADW4.4版本后处理软件进行重建,得到的血管图像由放射科主治及以上职称医师采用双盲法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1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SCTA检查,2名医师评价脑动脉及上矢状窦图像质量评分结果一致性理想(Kappa值均>0.75).脑动脉图像平均合格率为100%,优良率为98.7%;上矢状窦图像平均合格率为96.6%,优良率为86.6%.结论:64排螺旋CT“一站式”血管成像成像过程时间短、图像质量可靠,可以在一次扫描中同时显示脑动脉及上矢状窦,且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可为颅脑外伤患者早期判断上矢状窦情况提供可靠的依据.

  • 床边移动DR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后的应用价值探讨

    作者:陈佳杰;周红斌;张亚斌

    目的:探讨床边移动DR在判断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术后导管走行及末端位置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7月PICC术后行床边移动DR检查的374例患者的影像资料,首先根据图像质量评出甲级片、乙级片和废片,进而结合患者的影像图像判断导管走行及末端位置:HCC导管末端平对第4胸椎水平至第7胸椎水平为置管成功,HCC导管末端在其他位置则为置管失败.结果:甲级片占比86.9%,乙级片占比13.1%,无废片.PICC术失败63例,占16.8%,导管末端大多位于颈部第8、9胸椎水平;成功311例,占83.2%,导管末端大多位于第5、6、7胸椎水平.结论:床边移动DR能快捷、准确、高质量地判断PICC术后的导管走行及末端位置,使置管失败得到及时处理,减少了医疗差错,提高了治疗质量.

  • 血液透析中电导率精确测量的技术保证

    作者:方帅;崔宏恩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电导率精确测量的几项技术保证,以保障患者的治疗安全.方法:针对电导率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的重要性,分析电导率监测的现状及电导率检测仪的应用,提出血液透析中电导率精确测量的技术保证.结果:电导率的电解质分析验证、电导率检测仪的校准、合适的温度补偿、克服电极极化和可溶性气体的影响是实现电导率精确测量的关键.结论:血液透析中电导率的精确测量需要一系列的技术支持和保证,只有确保其精准可靠,才能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 循环助搏单元的应用质量检测

    作者:陶豹;闫欣;张拓;井赛;张谷敏

    目的:通过对循环助搏单元的应用质量检测,提高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可靠性.方法:随机选择在用的20台循环助搏单元,对设备外观及运行状态进行检查,对电气安全以及属于核心功能的压力精度、定时精度、报警功能等项目进行检测,对其中参数不合格设备进行维修后再次检测,记录全过程检测数据.结果:10%的设备机壳漏电流参数不合格,40%的设备压力精度不合格,20%的设备定时精度不合格.相关设备维修后再次检测各参数都符合要求.结论:循环助搏单元的质量控制对确保临床医疗安全、保证患者疗效、减少由其引发的医疗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 车载方舱CT的快速调校方法及其质量检测

    作者:帅万钧;高华永;沈睿;晁勇;董灿;乔龙学;端慧敏;蒋建

    目的:探讨车我方舱CT快速调校方法,以确保其野外应用的成像质量.方法:结合车载方舱CT的改装和CT质量控制的技术要求,研究车载方舱CT的安装、状态转换及校准与检测方法,并对其不同条件的质量状况进行检测和对比.结果:车载方舱CT经快速调校后,其扫描成像质量的检测结果基本满足国家标准要求.结论:研究的CT快速调校方法适用于配置有减振装置的车载方舱CT,可保证车载方舱CT机动应用于野外环境.

医疗卫生装备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