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医疗卫生装备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 의료위생장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7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8868
  • 国内刊号: 12-105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3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疗卫生装备》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祁建城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装备需求分析

    作者:白松;丁辉;樊毫军;侯世科;温剑

    根据北京地区近年来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救援实例,阐述了目前应急救援装备方面的不足.从救援装备的专业化、立体投送、后送能力和核生化防护能力、信息化程度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对策,并提出了未来应急救援装备的基本需求,指出了应急救援装备建设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援将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现状分析与管理模式建立的探讨

    作者:尹安春

    通过检索电子数据库、查阅相关著作与期刊文献以及总结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回顾国内外关于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相关研究报道,分析了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现状.从建立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管理制度、培养相关专业人才以及严格控制系统的运行质量3个方面探讨了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管理模式的建立,为临床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 移动DR无线联网技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乔国庆;欧陕兴;欧舒斐;罗树存

    通过使用802.11g无线网络协议,实现了移动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与院内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的移动漫游以及DR与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的实时联网.该项无线联网技术具有院网内自由漫游、较高的传输速率、实时数据传输、提高救治效率的特点,实现了患者信息的实时更新,满足了临床阅片的要求,减轻了技术工作人员的负担,在临床应用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可供同行参考、借鉴.

  • 基于医疗设备的电气隔离技术

    作者:王燕妮;李传伟

    介绍了光电耦合隔离、电磁隔离、继电器隔离、电容器隔离等医疗设备常用的电气控制隔离技术,重点阐述了供电系统的电气隔离、数字信号的隔离、模拟信号的隔离方法.建议在医疗设备研制和安装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合理的隔离方式,以提高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和医务人员测量的准确度.

  • 中央空调自控系统在新建三级医院节能降耗中的应用

    作者:瞿晓琦;陈尉华

    目的:为提高医院中央空调系统的管理水平、降低中央空调系统运行能耗,对某院配置和实施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系统.方法:根据某院中央空调系统的实际情况,分别对冷热源系统、空调箱系统和风机盘管系统进行自动控制,采用直接数字控制器(direct digital control,DDC)系统进行个性化编程和规范管理.结果:经过严格的调试和持续的运行,中央空调自控系统实现了对中央空调设备的远程管理和节能控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论:作为医院建筑能耗比例大的中央空调系统,采用现代化的节能自控手段是非常必要的,对医院节能降耗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供同行参考、借鉴.

  • 欧盟医疗器械法规体系中对于独立软件的鉴定及分类

    作者:韩倩倩;杨昭鹏

    随着医疗器械的种类越来越多,用于医疗的软件产品(这样的产品被称为“独立软件”)在医疗器械领域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独立软件的概念已被广为接受.在2014年实施的《医疗器械监管条例(650号令)》中,明确规定了与健康医疗相关的独立软件也是医疗器械.文章重点介绍了欧盟委员会出版的指南中确定独立软件是否为医疗器械的程序以及独立软件是否为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的步骤,并从有源治疗用医疗器械、与体外诊断医疗器械匹配使用的软件2个方面对独立软件进行分类,为国内制订相关细则提供参考.

  • 我国医疗器械临床评价工作的问题与思考

    作者:苑富强;袁鹏

    介绍了国内临床评价监管法规和监管工作的概况.通过对当前部分监管人员和注册申请人在临床评价工作及法规解读中存在的误解进行分析、纠正,使注册申请人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编写临床评价报告,节约申请人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后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使国内医疗器械临床评价工作更科学、更具操作性.

  • PDCA在除颤技术风险规避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王硕;王欣然;韩斌如

    分析了除颤技术在重症医学体系的重要性,提出了规避除颤技术风险的具体行为.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从制订方案、加强培训、完善制度3个方面阐述了ICU除颤设备标准化管理的方法,防范了除颤技术在ICU具体实施中的风险,实现了除颤仪的安全管理;同时也发现了其他生命支持设备的应用风险,为下一步的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PDCA 除颤仪 风险
  • 基于社区的糖尿病监护系统研究与设计

    作者:蔡锋;付峰;张楠楠

    目的:通过基于社区的糖尿病监护系统对糖尿病生活方式的干预,改变糖尿病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建立患者电子档案,采用互联网和移动医疗技术构建医院指导、社区干预、患者自我管理相结合的个体化慢病照护体系,通过智能手机实现对患者饮食、运动、用药进行监测和提醒,并对患者进行糖尿病基础知识、预防并发症方面进行指导教育.结果:通过基于社区的糖尿病监护系统监测和干预,患者的用药习惯和生活方式有显著改变.结论:监护系统从用药、生活习惯、健康教育等多方面对患者干预和指导,有效地控制了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 新版手术分级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

    作者:海玲;杨春梅;詹永丰;刘文岐;李丹丹

    目的:加强手术医师的资质管理,规范医院手术申请流程,保障医疗安全.方法: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医院手术分级的数字化管理,通过创建中间表,实现对手术医生权限的控制.系统内嵌到新版电子病历中,并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无缝对接,实现数据“一处录入,多处共享”的设计目标.结果:手术分级管理信息系统已成功运用到手术分级管理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手术分级的数字化管理使医疗行为更加规范,提升了医疗水平,保障了医疗安全,提高了工作效率.

  • 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的构建与实施

    作者:姬娜

    目的:为及时发现潜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帮助医生、药师等临床专业人员在用药过程中有效地掌握和利用医药知识,预防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与客户端/服务器(Clent/Server,C/S)混合架构构建合理用药监测系统,操作系统为Windows Server 2003 SP2,数据库为Oracle 10,开发语言为PB和Delphi.结果:该系统实现了医嘱自动审查、医药信息在线查询及检测结果的统计和分析.结论:系统的应用保证了患者用药安全,使医务人员的用药知识得到了及时更新,药物治疗的规范性、标准化和使用效益明显提高.

  • 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平台的分析与设计

    作者:李桃;郑西川;王潘章

    目的:建立基于集团医院的数据交换模式,实现总分院及各信息系统之间的有效整合.方法:在服务器上部署数据总线,通过适配器将医院各个信息系统接入到数据总线.数据总线实现消息的转换、路由,从而完成数据交换.结果:采用统一标准化的接口可很好地实现跨系统的数据整合.结论:建设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平台,有利于共享和交互数据,解决数据孤岛.

  • 智慧城市背景下新一代数字化医院建设探索

    作者:李伟;于慧杰;王思念;于楠;王士泉;杨标;江其生

    目的:对数字化医院建设目标及建设内容进行分析,设计智慧城市背景下新一代数字化医院解决方案,探索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技术思路.方法:依托于智慧城市、云计算、虚拟化等信息化技术手段,首先设计出新一代数字化医院总体业务框架,在此基础上对其总体技术架构、总体服务架构、云基础平台分别展开论述,并对解决方案带来的优势进行说明.结果:通过对数字化医院总体技术架构、总体服务架构与云基础平台等重点技术环节进行分析与设计,提出新一代数字化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解决方案.结论:新医改的形势下,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催生出更多医疗信息化应用,在此形势下研发新一代数字化医院系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 食源性血糖质量计算装置设计

    作者:吴新社;徐志荣;周燕兵;徐天波;何艳;柳天波;张卫东

    目的:为建立来自食物的碳水化合物质量与降糖药物剂量的对应关系,开展食源性血糖质量计算装置研究.方法:以《中国食物成分表(2012版)》为依据构建计算模型,以单片机计算与控制技术为核心,围绕食物名称输入或食品名称建立以及质量称重进行硬件设计,并以运行流畅、操作简便、食物名称即点即得为原则编写控制程序.结果:经初步试验,该设备能完成食源性血糖质量计算任务.结论:食源性血糖质量计算装置对于建立糖量与药量的对应关系、提高血糖控制精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组合式床旁X线拍片盒扶持装置的设计

    作者:白金城;白晶;于冬梅;王冲;门明;赵宝宏;张玉环;王淑萍;陈艳芳

    目的:研制组合式床旁X线拍片盒扶持装置,用于水平侧位X线床旁拍片的片盒摆放,避免工作人员或陪护人员扶持拍片盒遭受X线辐射.方法:采用无紧固件的磁性连接方式,分为底座、连接支承、扶持3个部分.底座的上方为连接杆,连接杆的上方连接可弯曲定型软管,可弯曲定型软管的上端固定有拍片盒稳固器.拍片盒稳固器为凹槽型,利用凹槽可将X线拍片盒竖立在病床之上.结果:扶持装置可稳固病床上直立放置的各种尺寸的X线拍片盒,且拍摄中拍片盒稳定,无需陪床家属或工作人员扶持拍片盒,可有效避免X线辐射.结论:使用该扶持装置可进行各部位的X线水平投照,且使用、携带方便,符合病床旁移动拍片的要求.

  • 高频胸壁振荡排痰系统的研究和设计

    作者:皇甫德俊;周晓东;姚文坡;张玉;羊元;陈兴东

    目的:设计一种辅助患者清除肺部难以排出的痰液的设备.方法:在单片机的控制下,主机部分的加压风机运行产生可调节的压缩空气,通过导气连接管对患者的排痰背心进行充气,使排痰背心变得充盈且紧贴于患者的体表胸腔,随后由主机部分的拍打电动机对密闭的压缩空气进行拍打,使气体震荡,与之相连的充盈排痰背心也产生高频振动.结果:该系统可有效排除患者体内坠积痰液,且操作简单,节省人力.结论:相比于传统排痰方式,该系统更省时、省力,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 高频 胸壁振动 排痰
  • 新型膀胱血块清除装置的研制

    作者:王强;王军;李青凌;陈宇东;刘同伟;苑海波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膀胱血块清除装置,有利于安全便捷地清除膀胱内血块.方法:新型膀胱血块清除装置由霍夫曼式吸球、中空式尿道探子和连接胶管3个部分组成.霍夫曼式吸球材质为硅胶,中空式尿道探子采用不锈钢制作,连接胶管为乳胶管或橡胶管.使用时将霍夫曼式吸球内充满生理盐水,通过挤压吸球,利用负压吸引作用完成血块的清除操作.结果:该装置进入膀胱后,可以引流新鲜及陈旧的膀胱血块,提高了医疗操作的安全性,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冲洗效率.结论:该装置结构精巧,操作安全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 踝肱血压测量专用扇形双袖带的研制

    作者:李放;李夏

    目的:研制一种符合人体四肢远、近端周径粗细差异的解剖特点,能更准确测量踝肱血压的扇形双袖带.方法:将常规的普通长方形血压袖带改良为弧度不同的扇形双袖带,肱部袖带的气袋为浅扇形,弧度为39~48°,外围半径为60~74 cm;踝部袖带的气袋为深扇形,弧度为58~68°,外围半径为42~49.5 cm.使用该袖带测量踝肱部血压,并与普通袖带进行测量对比.结果:经临床测试,扇形双袖带在踝肱血压测量中,其袖带开裂率、测量速度、重复测量差值3项指标均优于普通袖带.结论:扇形双袖带能够更加快捷、准确地测量踝肱血压,更加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特点,对预测评估动脉硬化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 基于护理床的远程监护系统设计

    作者:吴优;杨莹;刘艳玲;钟忠健;干峰

    目的:设计一种基于护理床的远程监护系统,帮助常年卧床的老龄患者进行日常的生理监护.方法:集成生理参数监测模块到护理床中,与配置在床边作为上位机和人机交互界面的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共同构成床边监护站,通过互联网将多个床边监护站与中心基站相链接.各监护站软件基于Visual C++编写,采用基于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C/S)和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的混合网络模式实现远程监护和控制.结果:初步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实时地读取到患者生理参数信息,并实现远程监护功能,与专业生理参数检测设备作对比测试,相对误差小于3%.结论:该系统不但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时获取卧床瘫痪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实现疾病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同时可以有效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

  • 基于FPGA的婴儿保温箱智能监护系统设计

    作者:刘加峰;段元民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的婴儿保温箱智能监护系统,以确保婴儿保温箱的工作安全可靠.方法:使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CycloneⅡ)芯片作为核心部件,采用双重温度控制系统方案进行设计,将多个功能模块集成到一片FPGA中,构成片上可编程系统.结果:该系统可自动监测婴儿皮肤温度、脉搏以及是否尿床,自动监测和控制箱内的温度和湿度.且仪器发生电路故障时可自动切换到强制保护电路,维持保温箱内的温度,确保婴儿生命安全.结论:该系统性能稳定、精度高、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具有采集速率快、便携性好、功耗小等特点,可为现代医疗监护系统提供可靠的支持.

  • 强噪声背景下近距离语音通信系统硬件装置设计

    作者:郝大鹏;付峰;周龙甫

    目的:为解决强噪声背景下近距离语音通信难题,设计一套硬件装置,解决语音信息采集、背景噪声滤除以及近距离传输等问题.方法:以STM32F303处理器为核心,通过集成音频接口(integrate interface of sound,IIS)音频总线连接音频录放模块,对采集、接收到的语音信号进行处理,通过蓝牙实现近距离传输.结果:该硬件装置能够采集到语音信号,经音频转换后可实现蓝牙传输及外放,效果良好.结论:该装置能够采集语音信号、滤除背景噪声,实现近距离语音传输.

  • 基于Mamdani型模糊推理的移动P3负压控制系统故障诊断算法设计

    作者:黄世安;刘志国

    目的:针对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简称“移动P3”)负压控制系统部分故障难以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Mamdani型模糊推理的故障诊断方法.方法:选择容易拾取且能反映设备运行状态的压强和变频器输出频率作为推理系统的输入,并通过模拟实验确定不同设备状态下的压强和频率变化规律,参考调试文档数据和部分专家维修经验,制订模糊推理规则库.结果:实例验证表明,模糊推理结论与实际情况相符.结论:将模糊推理算法用于移动P3负压控制系统故障诊断简单易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 玻璃安瓿瓶快速开启装置的研发

    作者:王烈明;刘柳;檀丽冰;张小纯;张灼;卢军;王剑平;吴江

    目的:研发一种玻璃安瓿瓶快速开启装置,通用于各种大小安瓿瓶的开启,以提高临床工作效率,减少医务人员手部损伤.方法:该装置主要由指套环、上夹板、下夹板、砂轮、消毒装置构成.指套环、上夹板与下夹板均采用性质稳定、轻型的硬质透明材料制作;消毒装置为设置有倒刺的凹槽,其倒刺采用弹性硅胶材料制作.使用时通过移动安瓿瓶改变上下夹板之间的作用力,对安瓿瓶进行掰断.结果:该装置可实现对安瓿瓶的切割、消毒、掰断,操作简便、高效,确保了药液不会被污染,有效避免了开启过程中对医务人员手部的损伤.结论:该装置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操作方便、安全性高,能够显著解决安瓿瓶易划伤医务人员的现状,可降低职业伤害率,值得推广使用.

  • 新型带光源医用吸引器的研制

    作者:陈尚军;王海燕;千超;左毅;韦鹏方

    目的:研制一种轻巧、照明好,能满足神经外科及大多数外科进行深部精细手术操作及照明,减少医源性损伤及失误的吸引器.方法:原理是通过一定负压吸引的状态,大气压将外面的物质向管内挤压吸引,完成吸引效果.该装置采用透明塑料制作,由本体部和手持部组成.结果:与使用普通手术无影灯进行手术照明相比,使用该装置可使手术时间减少50.16 min,住院时间缩短16.17 d,后期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也相对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新型带光源医用吸引器具有轻巧、负压调节自如、光照效果好、适用范围广、无污染等特点,可缩短患者手术及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及医疗费用.

  • 单兵防弹衣对穿甲破片的防护效应研究

    作者:邹渝;李曙光;肖南

    目的:针对单兵面临的穿甲破片威胁,研究单兵防弹衣对穿甲破片的防护问题,为防弹衣论证设计、单兵综合防护和战场救护等相关研究提供支撑.方法:分析单兵防弹衣现状,归纳当前防弹衣采用的主要防弹材料.对穿甲弹击中装甲车辆后形成破片过程进行描述,给出穿甲破片的质量和速度特性规律.以此为基础,采用ANSYS/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穿甲破片侵彻防弹衣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其防护效应.结果:穿甲破片能够对单兵防弹衣形成较强冲击,部分破片侵彻防弹衣后,仍能致伤.结论:防弹衣应进一步提高防护能力,应采用软质材料以减少冲击.

  • 基于探人雷达的双静目标信号补偿技术研究

    作者:张杨;李岩峰;吕昊;李钊;焦腾;于霄;路国华;梁福来;王健琪

    目的:研究超宽谱(ultra-wide band,UWB)探人雷达多目标探测中的远距离目标信号能量衰减问题,对远端目标信号进行幅值补偿.方法:采用单通道UWB雷达采集径向距离较大的双静态目标信号,用信噪比和信息熵方法对信号进行处理,比较2种方法对远端目标信号的补偿效果.结果:2种方法均可以有效提高远端信号的幅值,可用于径向上距离较远2个目标的识别,可有效降低远端目标的漏判率.结论:信噪比和信息熵方法可提高雷达对远端目标的识别能力,其中信息熵方法在补偿效果上优于信噪比方法,该补偿技术有利于探人雷达多目标探测、识别和定位准确性的提高.

    关键词: 信息熵 信噪比 UWB 补偿
  • 机动侦检平台的研制(二)——通风系统及环境控制技术研究

    作者:赵明;张宗兴;衣颖;吴金辉;郝丽梅;林松;祁建城

    目的:开展负压型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气流组织、环境及控制技术研究,进行污染控制,防止有害生物因子向外界扩散.方法:采用实验室阶梯压力和气流上送下排的设计方法,利用Fluent软件对实验间内的气流组织进行数值模拟,采用定送变排的风量设定及控制方法,进行环境及控制技术研究,保证实验室外排空气洁净.结果:该技术可使实验室空气由清洁区域流向污染区域,保证了实验室环境参数及外排空气洁净,对外部不造成污染,实现了实验室环境的稳定控制.结论:通过通风系统设计、环境及控制技术研究建立的负压型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通风系统可进行有效的污染控制,可满足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要求.

  • 高海拔地区新兵基础训练致膝关节损伤的MRI相关性研究

    作者:徐强;赵永东;陈柱鸿;陈海龙;孙新平;杜滂

    目的:研究高海拔地区新兵体能训练与膝关节损伤的相关性,为减少其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不同兵源地的180名新兵训练第1~3月(每一个月为一阶段)的右膝关节MRI资料,观察各阶段的膝关节骨质(骨髓、骨皮质、关节软骨)、半月板、韧带、软组织及关节腔损伤情况,并进行不同入伍地、入伍前参加体能活动情况及体质量分级间比较.结果:(1)低海拔地区新兵第一阶段骨髓水肿及关节腔积液检出率高于高海拔地区(P<0.05).(2)入伍前是否参加体育锻炼及体质量分级对各训练阶段膝关节骨质、半月板、韧带、软组织及关节腔损伤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阶段的骨髓损伤检出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阶段的检出率高;第一阶段和第二、三阶段半月板损伤检出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阶段的检出率高;第一阶段和第二、三阶段关节腔损伤检出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阶段的检出率高;各阶段膝关节韧带及软组织损伤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检查可为制订正确防护措施和科学的施训策略提供重要依据,从而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新兵训练损伤的发生和发展.

  • 高原肺水肿的影像学检查价值

    作者:王俊;赵建忠;赵祥林;丁军强;张海宽

    目的:探讨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HAPE)不同时期的影像学表现,寻找更好的检查手段,为HAPE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确诊为HAPE的364例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APE早期及恢复期以肺间质病变为主,进展期及稳定期以肺实质病变为主,右肺重于左肺.364例患者中,308例X线平片检查发现肺部有异常改变,56例X线平片检查无异常发现,CT扫描均有水肿存在.治疗10 d后7例X线平片复查无异常,CT复查仍有水肿存在.结论:X线平片检查仍是目前诊断HAPE的首选检查方法,在HAPE进展期及稳定期与CT检查无明显差异,但CT检查在早期HAPE以及评价HAPE的治疗吸收情况方面明显优于X线平片检查,具有重要的诊断及随访价值.

    关键词: 高原肺水肿 X线 CT
  • 闭环肌松注射系统对老年患者肌肉松弛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张杨;丁楠楠;吴金晶

    目的:减少老年患者肌松用药量和术后肌松残余反应肌松残余效应(postoperative residual curarization,PORC),为围术期老年患者提供安全保障.方法:择期行全麻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性别不限,年龄56~70岁,体质量55~65 kg,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n=50).A组持续泵入阿曲库铵3.3~6.7 μg·min-1·kg-1,缝合腹膜后停止追加,术后根据临床表现拔管;B组使用闭环肌松注射系统自动泵入阿曲库铵2.5 μg· min-1·kg-1,当术中肌肉四次成串刺激(train-of-four stlmulation,TOF)≥40%时,快速泵入阿曲库铵0.2 mg/kg,缝合腹膜后停止泵入,术后当TOF≥90%时拔管.2组均不拮抗肌松.记录2组术中使用的阿曲库铵量、术后拔管时间、拔管时TOF值及拔管后10 min TOF值.结果:与A组比较,B组患者的阿曲库铵使用量减少,术后拔管时间更短,拔管后TOF值大,术后PORC发生率低(P<0.05).结论:老年患者的全麻手术中使用闭环肌松注射系统,能够满足术中肌松需要,肌松药使用量少,术后患者肌松恢复好,术后PORC发生率低,优于传统微量泵持续输注肌松药物.

  • Joubert综合征的CT和MRI表现及诊断价值

    作者:程国涛;袁劲松

    目的:探讨Joubert综合征临床表现及CT、MRI表现,提高对Joubert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对4例Joubert综合征患儿临床资料及MRI、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其中3例行MRI检查,1例行螺旋CT扫描.结果:小脑半球间“中线裂”,蝙蝠翼状、三角形第四脑室以及中脑臼齿征为Joubert综合征的典型MRI及CT表现.结论:Joubert综合征MRI及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临床诊断Joubert综合征具有重要价值.

  • 胸内神经源性肿瘤的CT影像学特征与病理的对照研究

    作者:廖明壮;邓东

    目的:探讨胸内神经源性肿瘤的CT影像学特点和临床特征,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全面可靠的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胸内神经源性肿瘤的CT检查资料,并与相应的病理组织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30例胸内神经源性肿瘤中包括神经鞘瘤14例,神经纤维瘤5例,神经节细胞瘤8例,神经节母细胞瘤2例,副神经节细胞瘤1例.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及神经节细胞瘤在CT平扫时大多数呈低密度(24/27),部分呈等密度(3/27).神经鞘瘤伴有钙化明显高于神经纤维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5,P<0.01);神经纤维瘤有强化的比例高于神经节细胞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2,P<0.01);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与神经节细胞瘤的肿瘤坏死、囊变比例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63,P>0.05).结论:胸内不同组织类型的神经源性肿瘤具有不同的特异性影像学特征,螺旋CT不仅可以对其进行准确的诊断,还可以明确肿瘤的大小、形态、范围和位置,全面显示对周围骨质破坏和结构的浸润程度,有助于肿瘤的定性,同时为制订手术方案提供帮助.

  • 浅谈医院物资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作者:赵永强;童学中;李燕;张传新

    近年来,医疗成本高是导致看病难和看病贵的主因之一,加剧了医患关系紧张.药占比、耗材占比居高不下推高了医疗成本,医院物资采购管理的好坏,直接反映出药品、耗材等物资成本的高低,暴露出处在医院供应链末梢的物资采购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和漏洞.针对这些问题和漏洞,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并结合多数医院的整改措施,提出了控制医院采购成本、完善采购管理方式及建立监督管理机制的一些方法和建议,实现了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为降低医疗成本提供了支撑.

  • 医院医疗耗材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应用研究

    作者:赵香玉;谢众育;李贤慧

    目的:探讨医院医疗耗材管理的新思路.方法:对医疗耗材建立标准化管理机制,落实招标采购制度、准入制度,细化库房管理工作流程,实施高值耗材全寿命管理、医疗耗材网络化管理.结果:对医疗耗材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为患者康复提供了安全保障,减少了积压浪费.结论:对医疗耗材实施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降低运行成本、提供经济核算有重要作用.

  • 手术光源质量检测研究

    作者:孙婷;曹铁军;徐海琴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光源影响手术质量的内在因素.方法:利用手术光源质量检测装置采集不同手术光源的照度、色温、色差及辐射度,通过分析和观察,对各种参数影响手术质量的情况进行分析判断.结果:手术光源的照度、色温、色差及辐射度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手术过程、质量、结果,甚至患者的恢复.结论:手术光源的质量检测需要给予更多关注和重视,只有规范了手术光源的量化标准,才能更好地控制手术中的各种风险因素,从而为手术质量保驾护航.

  • 降低输液泵应用风险的临床工程策略

    作者:张平;袁丹江

    目的:降低输液泵的临床应用风险,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方法:通过临床调研、数据统计等方法,构建输液泵给药系统,对系统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制订风险控制的相关指标.结果:输液泵给药系统风险涉及的环节较多且复杂,作为临床工程人员应当从输液泵、输液材料、临床环境、人为因素4个方面对风险进行控制,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结论:临床工程部门应利用临床工程技术管理手段向输液泵给药系统进行风险渗透,在临床工程相关的层面降低输液泵临床应用的风险,促进输液泵给药安全、有效.

  • 基于CyberKnife脊柱追踪系统的胸椎转移瘤放疗摆位误差分析

    作者:解传滨;鞠忠建;陈高翔;刚颖;徐寿平;巩汉顺;王小深;王金媛;欧光明

    目的:基于Xsight脊柱追踪系统对胸椎转移瘤治疗前摆位及治疗中体位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0例行射波刀(CyberKnife,CK)治疗的胸椎转移瘤患者,采用真空垫行体位固定,应用Xsight脊柱追踪系统进行追踪治疗,并在首次治疗后做等中心十字线标记用于后续治疗的摆位参考;治疗过程中每隔60s采集一次正交图像,并参考数字重建图像(digital reconstructedly radiograph,DRR)行配准校正且记录其误差,分析治疗分次内体位稳定性以及治疗照射误差.结果:患者治疗前分次间左右(X)、头脚(Y)、垂直(Z)3个方向的线性摆位误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分别为(1.66±3.48)、(0.12±5.88)、(0.08±3.54) mm,推算其常规外放边界分别为7.5、5.0、3.1 mm;分次内平移误差均小于0.9 mm,旋转误差均小于0.8°;CK治疗过程中X、Y、Z3个方向的治疗照射误差分别为0.34、0.31、0.25 mm.结论:CK治疗中运用首分次等中心标记法实现了对常规治疗等中心摆位的误差分析,为胸椎转移瘤临床常规治疗提供了参考;同时,由于患者体位变化引起的照射误差较小,实现了对靶区照射的高度准确性.

  • 手术器械耐锈蚀效果观察和应用

    作者:曹登秀;赵玛丽;种银保

    目的:观察不同材料手术器械对不同试验介质的耐锈蚀性效果,以便合理购置和使用手术器械.方法:采用放大镜目测生理盐水、无菌注射用水及常用自来水浸泡后的无镀层手术器械、镀铬手术器械锈蚀反应.结果:生理盐水浸泡后的60把无镀层器械24h8把发生锈蚀,发生率13.33%;60把镀铬器械24h19把发生锈蚀,发生率31.67%.无菌注射用水浸泡后的无镀层器械24h2把发生锈蚀,发生率3.33%;60把镀铬器械24h9把发生锈蚀,发生率15%.常用自来水浸泡后的60把无镀层器械24h3把发生锈蚀,发生率5%;60把镀铬器械24h11把发生锈蚀,发生率18.33%.结论:同等条件下,无菌注射用水可替代生理盐水擦拭术中器械处理保湿,常用自来水可用于手术器械明显血污的彻底冲洗预处理,减少器械锈蚀发生;无镀层手术器械防锈性、安全性、耐用性更佳,值得各医院推广应用.

  • 一次性使用避光输液器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作者:钟小溱;张建平;张会杰;童建东;王正霞;徐小国

    目的:评价江苏某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研制的一次性使用避光输液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50例受试者随机进入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江苏某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研制的避光输液器和已上市的山东某集团的避光输液器,分别评价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使用性能和有效性指标合格率均为100%,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基本生命体征比较,均未发生不良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综合指标合格率均为100%,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江苏某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研制的一次性使用避光输液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非劣效于已上市的同类产品.

  • 模块化理论及其在我国卫生装备领域的应用

    作者:赵欣;王运斗;张晓峰;杜海舰;张新雷;付佳伦

    随着社会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模块化理论在诸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介绍了模块化理论的概念及其发展历史,阐述了模块化理论在我国卫生装备的设计制造、系统集成和卫生勤务的保障组织等领域的应用,探讨了我国卫生装备模块化应用的不足之处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 尿液分析仪的现状及技术进展

    作者:牛国喻;刘鹏;刘文;孙志辉

    介绍了尿液干化学分析技术,并对目前主流的尿液分析仪的结构和类型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先进尿液分析仪采用的电荷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ontact image sensor,CIS)技术,以及这些技术对尿检测试项目准确度带来的影响.简要描述了全自动尿液分析流水线的概念,后对尿液分析仪的发展前景和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评估.

  • 供应室清洗岗位前移对改善硬式腔镜器械清洗质量的探讨

    作者:杨旭东;周璞

    0 引言硬式腔镜是用于疾病诊断、治疗的不可弯曲的内镜.其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精密且贵重,是由多元材料制成,包括光学材料、电子材料、橡胶材料、金属材料等.腔镜手术由于创伤小、疼痛轻、住院周期短、术后康复快等优点,近年来在外科手术领域已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的应用.硬式腔镜是一种侵入性诊疗器械和手术器械,被细菌污染后容易感染其他患者[1],所以必须遵照并符合卫生部颁布的WS 310.2-2009《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进行清洗、消毒,保证器械使用的安全[2].

    关键词:
  • 血透室水处理设备的保养及维修

    作者:熊钰忠;郭伟;孔维铭;柳煜

    0 引言血液透析用水质量的好坏关系着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与安全,因此对血透用水质量有严格的要求.水处理设备在透析治疗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出现故障将影响整个血透工作的开展,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加强水处理设备的管理,重视保养和维修工作.只有正确的维护、保养,才能减少故障发生,使设备始终处于良好工作状态,更大程度上确保水处理设备的质量,以满足血透用水的标准.现以我院在用的北京康德威公司生产的RO-9000CT+智能直供双级反渗透水处理机为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
  • HLC-723 G8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作者:胡云华;李静云;余俊;裘敏丽;占小飞;沈雄文;潘晓东

    0 引言糖化血红蛋白是国际上公认的评价长期血糖控制的金标准之一[1].我院2011年4月购置了HLC-723G8(简称G8)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该分析仪具有标本用量少、速度快、重复性好、准确性高、故障少等特点.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对一些常见故障进行汇总分析,以供同行使用时参考.

    关键词:
  • 双层器械托盘的研制及在手术中防护的应用

    作者:刘平;朱静雅;陈杨

    0 引言职业暴露是医疗护理工作中常见的职业危害,手术室是医院进行医疗救治的重要场地,同时也是发生职业暴露的集中场所[1].因此在手术室的医疗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使用锐利器械较多[2],如:刀、剪、针等传递的操作频繁,发生意外损伤的可能性增加.为了减少在手术配合中因传递特殊器械等物品造成的职业暴露,规范术中锐利物品的有效传递[3],我们根据手术配合需求,专门研制了一种可供传递并摆放锐利器械使用的器械托盘,使用方便、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 柯达Dry View6850型激光相机常见卡片故障分析与检修

    作者:汪光尧;王富利

    0 引言近几年激光相机在各级医院都普遍使用,而且绝大多数是干式激光相机.由于其成像速度快、不产生任何废液,因此受到各大医院影像科室的欢迎[1].许多三甲医院大都有五、六台以上,大大地方便了患者.不少医院与自助报告打印机一起组成自助打印系统,患者取片极为方便.由于工作量大,其故障也比较多,一旦出现故障就会严重影响工作,甚至造成取片混乱.卡片故障是比较常见的故障,占总故障80%以上.由于各类型激光相机较多,柯达DryView6850型激光相机(以下简称“柯达6850型激光相机”)型是该公司近几年主推机型,市场占有率较高.现将激光相机卡片常见故障排除过程介绍如下,供参考.

    关键词:
  • 影像检查屏气遥控提示器的制作与应用

    作者:罗红峰;王代兵;王春生;栾海;李晖

    0 引言在腹部和胸部的普通X线、CT、MRI等影像检查中,需要患者屏气,以减少组织或器官运动带来的伪影.目前,此类检查由技术人员隔室嘱患者屏气或机器提示患者屏气后开始曝光和扫描.有时由于患者对技术人员或机器语音不熟,患者并没有配合屏气;其次由于技术人员距离患者较远,不能观察患者是否屏好气以及无法判断屏气的准确时间.结果常发现由于屏气不佳和扫描的起始时间不当导致图像有运动伪影出现[1].如果重新检查,不但增加了胶片、药液、设备的耗损等成本,而且不利于工作人员和患者的防护,更影响了检查及诊断质量,甚至有损医院信誉.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我们设计制作了屏气遥控提示器,通过实践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
  • MINItraceⅡ医用回旋加速器故障分析与排除

    作者:胡玉民;梁秀艳;于丽娟;王文志

    0 引言我院于2002年底将原使用的美国GE公司产型号为MINItrace医用回旋加速器升级更新为MINItraceⅡ.该设备是集核医学、物理学、空气动力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于一体的大型医疗设备,其控制繁杂、技术含量高,对日常保养维护要求严格,所以规范系统的保养对设备的正常运转可起到有效的保障.

    关键词:
  • 安全输液器保护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曹秋莲;宋彩萍

    0 引言随着医院质量管理的发展和临床对输液安全性要求的提高,如何降低护士在输液过程中发生的针刺伤、血液回流、医院感染等问题尤其重要.传统的输液前准备和输液完毕是将输液针柄挂于输液器莫菲氏滴管小壶旁,存在的弊端是:不牢靠,没有固定卡扣,会随时脱落在地上及患者床单上,增加污染的同时会刺伤患者和护士.而且现有的输液器在输液完成后如果不及时拔出输液针头,在人体内的血液会经过注射头沿软管回流,给患者造成痛苦.为此,我科研制一种安全输液器保护装置,获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 GE MINItrace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

    作者:赵江伟;崔洁;张忠太;郭芳;张红雨

    0 引言PET/CT是将先进的分子、功能、代谢成像与经典的解剖、形态、密度显示相互结合的一种新技术,其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1-2].我院于2008年12月引进美国GE公司的PET/CT和MINItrace回旋加速器放射性药物制备系统,并于2009年4月试运行.回旋加速器是一种复杂的高端工程设备,主要包括离子源系统、射频系统、磁场系统、真空系统、束流诊断系统、萃取系统、靶系统、冷却系统(包括水冷和氦冷)、控制系统、屏蔽等.现将MINItrace日常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介绍如下.

    关键词:
  • 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对《医学仪器》课程教学的需求与挑战

    作者:杨滨;徐灿华;尤富生;付峰;董秀珍

    介绍了国内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产业发展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医学仪器》课程特点和教学实践,提出优化教学内容、引入示教设备辅助教学、设计综合性实验等改进措施,以达到增强学生实务能力、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使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更适应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趋势和环境.

  • 从临床工程师职责转变谈医学工程专业实习生的带教

    作者:倪萍;蔡华

    介绍了临床工程师职责转变背景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带教方法.根据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特殊性和当今医学装备发展的特点,结合多年带教经验,提出了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实习阶段应该树立紧密结合临床和为临床服务的专业理念.通过发挥医院工程人员对设备熟悉、与厂家联系紧密、维修经验丰富的优势,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提高了实习生的维修能力,培养了实习生的科研思维,对其尽快成长为合格的临床工程师具有重要的意义.

医疗卫生装备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