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医疗卫生装备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 의료위생장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7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8868
  • 国内刊号: 12-105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3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疗卫生装备》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祁建城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医学科研物资信息分类和编码探讨

    作者:王恩贤

    目的:探讨医学科研物资管理中信息分类与编码的方法.方法:依据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具体实例,确定分类编码实施方案.结果:实际应用表明,所讨论的方法是可行的,能够较好地解决医学科研物资分类编码问题.结论:科学合理的分类体系有助于提高物资供应部门的信息化水平.

  • 丘陵地域野战医疗所卫生装备的保障探讨

    作者:徐文超;刘淼;杜亮

    目的:针对野战条件下卫生装备保障的现状,探讨如何使卫生装备在野战情况下得到更加规范化、合理化的管理与维护.方法:应用预防性维修以及对故障卫生装备进行故障等级评估的方法对卫生装备进行管理.结果:预防性维修可降低卫生装备的故障发生率,故障等级评估可保障卫生装备的临床使用.结论:运用以上方法,可大程度地保持卫生装备24 h处于正常可用状态,保障军区演习的顺利进行.

  • 大型复合低压舱连续试运行时发现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张东辉;王忠明;许永华;是文辉;董翔;赵红艳;李建瑛;李佳佳;马娜

    目的:保障大型复合低压舱长期安全稳定地运行.方法:连续试运行115 d,发现大型复合低压舱存在水质及水管走向设计导致的异常、停电对实验舱的影响,电磁阀密封不严导致备用泵功能无法实现、通风量不合适等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制定出了应对措施.结果:消除了水质和水管走向对制冷设备产生的破坏性隐患;备用泵功能的实现为实验舱安全运行提供了更为坚实的保障;通过远程控制,软件系统的保障能力得以提高;科学地计算通风量与实验动物数量之间的关系,解决了科学理论与实验舱操作和运用相结合的问题,既能延长实验舱的使用寿命,又能有效减小实验数据误差.结论:大型复合低压舱运行的安全性、科学性、稳定性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 应急医疗救援与临床医学工程

    作者:尹军;何庆华;颜乐先;程晓斌;张连阳;周林

    目的:探索应急医疗救援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以提高应急医疗救援的保障水平、效率与质量.方法:分析应急医疗救援成功的条件与临床医学工程的学科特点,提出临床医学工程应用于医疗救援的方法.结果:将临床医学工程相关理论、技术和保障措施应用于某院参加的历次抗震救灾、其他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医疗救援实践,均高质高效地完成了保障任务.结论:临床医学工程是医疗救援的重要理论和技术支持,在医疗救援的各个阶段,医学工程科的积极参与有助于高质高效地保障救援任务的完成.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耗材保障实践与思考

    作者:石丽军;周龙甫;张超群;李正;呼永河

    简要介绍了应急医疗耗材的配置现状,阐述了应急医疗耗材储备的不足,从需求调研、储备管理、制订预案、耗材研发以及储备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对策,后指出了做好医疗耗材的需求分析、日常管理等工作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援将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 从某医院大型医疗设备效益分析看设备资源配置

    作者:王芳

    以某医院近3a购置的大型医疗设备为例,采用投资回收期法和本量利分析法进行效益分析,为医院优化设备资源配置、避免盲目引进设备和提高设备资源使用率提供决策依据,后结合医院实际,提出了优化设备资源配置的几点建议.

  • 灾害救援条件下海上医院船用于提升过负荷能力的实践与启示

    作者:陈卓敏;桂莉

    介绍了目前世界各国大吨位医院船的现状,重点阐述了美国医院船参与国际灾害救援行动的主要任务、人员配置及工作模式,分析了医院船在灾害救援中面临的挑战以及对国内医院船用于灾害救援行动的启示.

  • 面向移动设备的电子病历集成平台应用研究

    作者:徐海峰;邵新;张阳

    目的:探讨移动设备和电子病历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开发与应用前景.方法:使用移动客户端、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的3层体系结构,提出一种面向移动设备的电子病历集成平台的解决方案,并分析该系统采用的关键性技术.结果:解决了目前医院各信息系统与医患之间数据交换的盲区,为移动设备的开发提供了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结论:采用电子病历集成平台可为医院信息系统的综合集成提供借鉴,将有助于医院信息集成环境的快速实现.

  • 基于低功耗ARM的物联网Wi-Fi接入方案设计与实现

    作者:李祯;陈广飞;崔立鹏

    目的:设计一种低功耗物联网Wi-Fi接入方案,便于传感器网络接入互联网.方法:采用低功耗ARM作为主控芯片,驱动Marvell 88W8686网卡芯片,并移植LWIP(轻量型TCP/IP)协议,共同实现Wi-Fi网络的加网、建立TCP连接、发送数据等一系列工作.结果:经测试,本系统可快速连接Wi-Fi网络,大发送电流在170 mA以内,灵敏度为-85 dBm.结论:该系统具有功耗低、速度快、支持多协议等优点,非常适合应用于物联网网关以及传感器节点的设计方案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物联网 ARM Wi-Fi
  • 面向云计算的医院网络结构优化

    作者:曹美琴;唐鸿建;孙启亮;蒋晋鹏

    目的:建设一个面向云计算的医院信息网络平台,更好地为医疗工作信息化服务.方法:分析医院网络结构的现状,利用网络虚拟化技术,实现医院网络的云平台建设.结果:新的网络结构可为数据中心的各类硬件资源虚拟化(计算资源池、存储资源池、安全和应用交付池、桌面池)等提供网络池化服务,是一套适合医院应用特点的网络结构优化方案.结论:该方案增强了网络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在提升网络中心的运行质量和降低总体成本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 一种安全的医院数据上报解决方案

    作者:秦芳;詹永丰;李亚东

    目的:为确保医疗数据在上报过程中的安全性,提供一种安全的医院数据上报解决方案.方法:采用基于安全隔离网闸的数据交换技术保证上报数据的安全性,同时保障医院的内部网络安全、可靠地运行.结果:基于网闸的数据上报的实现不仅可确保内网信息系统的安全,而且高效地实现了内外网的数据交换,为数据上报提供了一条安全便捷之路.结论:采用安全隔离网闸技术实现数据上报,可确保院内网的信息安全,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 心血管疾病中医诊疗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作者:丁康;方祝元;成材

    目的:设计可为心血管医学研究者提供翔实、准确的患者数据信息的管理系统,解决病例资源共享和心血管疾病的医治、教育、研究一体化的问题.方法:系统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业务构架平台开发,采用开放式数据库接口和国际标准的SQL查询语言,使用新的数据库引擎技术,支持Oracle/MySql等主流数据库管理系统.结果:成功地开发了心血管疾病中医诊疗信息管理系统,在多家医院联合使用均取得了应有的效果.结论:该系统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实现了病例的收集、随访、检索、统计分析、资源共享的功能,惠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

  • 接骨板螺钉取出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作者:熊光星;谢康宁;漆家学;刘雅克

    目的:针对骨科手术中螺钉难以取出的问题,研制一种快速接骨板螺钉取出器.方法:通过制作定位器、特制钻头和取钉器,组成一套接骨板螺钉取出装置.定位器可以卡住接骨板的两侧,通过接骨板上旁边的螺丝孔对难以取出的螺钉进行准确定位.利用钻头对定位好的螺钉两侧钻出相应的凹槽,后通过取钉器和凹槽的配合,快速有效地将螺钉取出.结果:临床使用效果良好,能够在不破坏骨质的情况下帮助医生取出通过常规手段难以取出的接骨螺钉.结论:该取出装置设计合理、快速高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接骨板 螺钉 取钉器
  • 军队地震医学救援应急卫勤统计平台研究与设计

    作者:谢嵩源;谢孟;谢建福;李立宇;刘彬;代晶

    目的:为提高地震医学救援应急卫勤统计效率,设计一套基于军事综合信息网和远程医学卫星网的应急卫勤统计平台.方法:根据四川芦山4·20 7.0级强烈地震军队医学救援应急卫勤统计特点,对应急统计平台进行需求分析,从平台框架结构、工作流程及各功能模块等方面进行设计.结果:该平台可实现卫勤信息远程上报、快速传输、海量存储、分级汇总、科学分析、全面共享等功能.结论:该平台为统计人员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上报及统计途径,为决策人员提供了及时准确的统计信息,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 基于全程救治链模式的大型移动医学救援装备体系构建

    作者:任家顺;陈渝;王卫东;高加蓉;向逾;张菁芳

    目的:探讨基于陆路的一种全程救治链模式,在整合各个救援“孤岛”形成全程救治链的基础上,构建大型移动医学救援装备体系.方法:依照全程救治链的要求,建设由现场轻型方舱、公路运输手术救护车、批量转运卫生列车重症监护车和双向交互的指挥决策平台所组成的救治链装备体系,优化地衔接全程救治链中的各医疗单元.结果:通过装备研制和指挥调控,可大程度地满足全程救治链中各环节对伤员的紧急救治的时效性,医学救援效果明显.结论:该装备体系有效解决了现有医学救援过程中暴露出的各医疗单元救援的“孤岛”问题,加强了应急医学救援支持,增强了应急医学救援的综合能力,提升了大型移动医学救援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水平.

  • 便携式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仪波形发生器设计

    作者:姚松明;陆尧胜;陈洋;黄焰文

    目的:设计一种用于便携式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仪的波形发生器,可以直接连接作用于人体部位的电极片.方法:由低功耗控制器芯片STM32L152RB内部的DAC编程产生波形,采用由音频放大芯片LM4871组成的功率放大电路放大波形功率,利用三抽头输入变压器对波形进行双极性变换和电压放大.结果:实现了对频率范围为7~320 Hz的波形进行功率放大、双极性变换以及电压放大,输出波形峰峰值为0~70V.结论:该波形发生器具有低功耗、便携式、安全隔离、频率和幅值软件控制等优点,能够输出一定频率任意组合的波形,为治疗波形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平台.

  • 一种残余尿快速引流测定装置的研制

    作者:方强;雷炬;樊汝会;王新扬;胡权升;宋炳庆;周占松

    目的:研制一种残余尿引流测定装置,实现对患者膀胱内尿液进行快速引流并准确测定.方法:装置由AT89C51型单片机控制板、直流电动机抽排装置和蓝牙残余尿测定装置3个部分组成.单片机控制板通过控制直流电动机抽排装置的启动将残余尿抽至蓝牙残余尿测定装置,从而实时测量残余尿量并将数据传回单片机,在单片机控制板的数码管上实时显示.结果:经模拟测试,该装置能够将预先装入烧杯中的液体快速抽至蓝牙残余尿测定装置,并在控制板上准确显示.结论:该装置能够快速完成残余尿的引流及测定,若能应用于临床尿动力学检查,可大大减轻操作人员的负担.

    关键词: 残余尿 引流 测定 装置
  • 车载式反渗透净水机的结构设计

    作者:苑英海;宿红波;朱孟府;张正;田丰;孙景工

    目的:设计一种车载式反渗透净水机,为无饮用净水供应的群体提供适用人体需要的净水.方法:采用超滤-反渗透-紫外线消毒集成技术工艺,主要由动力单元、净化单元、药洗单元、排水单元和控制单元组成.结果:产水流量大于300 L/h,产水的基本水质指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规定.结论:该设备除具有净水功能外,还增加了药洗功能和排水功能,很好地解决了膜组件的自动清洗、停用储存期间水路系统的存水污染以及低温环境中的管路防冻和膜组件贮存等问题,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 利用马铃薯淀粉制备止血材料方法

    作者:杜宝堂;史跃

    目的:利用马铃薯淀粉为原料制备一种具有无毒性、无刺激性、价格低廉、吸水速率快、止血时间短的多微孔多聚糖止血材料.方法:将马铃薯生淀粉经过糊化、酶解、乳化交联、溶剂萃取、洗涤、喷雾干燥筛分、灭菌包装,制成多微孔多聚糖止血微球.结果:制成了止血微球、止血气雾剂、止血粉末3种多微孔多聚糖止血材料:颗粒粒径在50~80μm,均分子量在100 000~1 900 000;吸水倍率在20~100倍;电子显微镜下显示呈圆形或卵圆形微球颗粒,大小均匀.结论:多微孔多聚糖止血材料具有无毒性、无刺激性、价格低廉、吸水速率快、止血时间短的优点,且原料来源丰富、生产工艺简单可行,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一种YY 0709-2009中听觉报警信号测试系统的设计

    作者:张海明;齐丽晶

    目的:设计一种听觉报警信号测试系统,以满足YY 0709-2009标准的测试要求.方法:采用心型指向的电容式麦克风作为听觉报警信号的采集模块.选取采样率达90 kHz的外置模数转换卡作为信号转换模块并直接连接于麦克风输出端,将采集到的数字信号传入计算机.在计算机中编写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待测结果.结果:可实现对YY0709-2009标准条款的高效准确测试.结论:该系统具有集成度高、操作简便、显示结果直观等优点,但仍需多次移动游标以完成测试,如可实现软件自动测量,从而直接给出待测参数数值将可进一步提升测试的效率和准确性,这也是课题组的下一步研究重点.

  • 某省三甲医院超声诊断设备的分析与比较

    作者:袁怡;丁明跃;谢斌

    目的:调查某省三甲医院超声科使用超声诊断设备的总体情况,为国内超声诊断设备技术方面的发展方向和产品开发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典型调查的方法对某省13所三甲医院超声科2012年的配置及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采用Excel、Minitab软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某省13所三甲医院的设备配置中,进口超声诊断设备占主导地位;国产超声和进口超声之间的技术差异突出的是彩色成像的质量和系统可靠性.结论:国产超声已基本具备进口彩超的功能,但在技术上尚存在一些不足,质量与系统可靠性方面还有待提高.

  • 适用于脑卒中筛查的电阻抗成像电极的比较研究

    作者:郭大龙;尤富生;代萌;史学涛;付峰;杨滨;徐灿华;董秀珍

    目的:针对新型的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应用于脑卒中筛查时没有合适的脑部阻抗检测电极的难题,比较当前常用的3种脑电电极——杯状电极、管式电极和桥式电极,研究它们在EIT筛查脑卒中的可用性.方法:分别使用2电极法和16电极法对6名不同被试者的前臂和头部进行阻抗测量,从接触阻抗、一致性、信噪比、配置时间4个方面对电极性能进行评估.结果:桥式电极的综合性能较好,它具有低的接触阻抗((330±6)Ω)、好的一致性(0.97±0.02)、高的信噪比((63±1)dB)和短的配置时间((411±37)s).结论:进一步优化电极并建立电极外围支撑系统后,桥式电极有望被广泛用于脑卒中的EIT筛查技术中.

  • 高低压舱氦氧管路的改造研究

    作者:张敦晓;王海东;魏建芬

    目的:为了满足高海拔潜水实验的要求,对高低压舱进行技术改造.方法:利用气割方法将原氧气管道切断,利用气焊技术,将氦氧管路焊接在原氧气管道上.结果:管道改造完毕后,在实验过程中既可以保证氦氧混合气和氧气的自由转换,又不会影响其他舱群的氧气使用.结论:此改造方法合理有效,能够满足实验要求.

  • 293T细胞对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摄取研究

    作者:田迎;王建东;滕兆刚;卢光明;郑玲

    目的:研究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的介导下,293T细胞对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mesoporous silica nanomaterials,MSNs)的摄取变化.方法:制备和表征MSNs;293T细胞分别与100 μg/mL MSNs、MSNs+Lipofectamine 2000共孵育,通过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及定量分析293T细胞对材料的摄取.结果:TEM、X线衍射及氮气吸附-脱附分析表明,制备的MSNs结构规则、分散性好,尺寸在100 nm左右;TEM定量结果发现,Lipofectamine 2000显著提高了293T细胞对MSNs的摄取,P<0.001.结论:Lipofectamine 2000能提高293T细胞对MSNs的摄取,为MSNs在293T细胞内的生物应用创造了条件.

  • 一种新型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的研制

    作者:王烈明;王佃亮;冯鑫;杨利杰;付云涛;卢军;吴江;张灼

    目的:研制开发一种多功能、便携式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以便在抢救危重患者时使用.方法:根据危重患者经口气管插管后固定方便、快捷、牢靠等要求,采用固定板、弹性固定架和弹性带固定气管插管分体设计的方式.结果:经过多次试验性使用,该装置可在院前急救、院内救治、突发紧急医疗救援事件中危重患者经口气管插管后快速进行可靠固定.结论:该新型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携带使用方便、固定牢靠和功能强大的特点,为危重患者经口气管插管后的固定提供了可靠的途径,值得推广使用.

  • 基于MRI影像的膀胱肿瘤三维形态变化的初步研究

    作者:张曦;刘洋;张国鹏;卢虹冰

    目的:从膀胱的MRI影像中挖掘膀胱壁的厚度变化信息和形状变化信息,为膀胱肿瘤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获取膀胱核磁共振图像并进行膀胱壁的手工分割,计算与分析膀胱壁的三维厚度值、相对厚度值及其导数变化,并结合形状指数找出膀胱壁组织与肿瘤组织的形状变化趋势.结果:患者与志愿者之间的膀胱壁的三维厚度值存在统计学差异:当某体素的相对厚度值NBWT>1.5时,位于肿瘤主体区域的可能性很大;当某体素的相对厚度值的导数为>0.1或<-0.1的任意一种情况时,位于肿瘤组织与正常壁组织的过渡区域的可能性很大.利用SI也可达到筛选肿瘤疑似区域的目的.结论:膀胱壁的三维厚度、相对厚度和形状指数可作为区分膀胱壁的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的特征指标.

  • 分子筛制氧机富氧气体组分分析

    作者:朱路;朱孟府;邓橙;陈平;王兴鹏

    目的:通过对分子筛制氧机富氧气体进行组分分析,为改进变压吸附工艺或研发新型分子筛材料以获取高纯氧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气相色谱分析仪,测试分子筛制氧机富氧气体的氧气、氮气、氩气、二氧化碳、总烃的含量.结果:分子筛制氧机富氧气体的主要杂质为氮气和氩气,二氧化碳和总烃含量微小.随着氧气含量增加,氮气含量降低,氩气含量增加.当氧气体积分数为94.424 9%时,氩气体积分数为5.110 1%,氮气体积分数仅为0.464 3%.结论:影响分子筛制氧机制备的富氧气体氧含量的主要因素为空气中的氩气,常用的沸石分子筛很难吸附分离氩气,需要研发具有氧、氩分离性能的新型分子筛材料以获取高纯度氧气.

  • 基于生物雷达技术的非接触心率检测研究

    作者:拜军;黄德生;张骁;张鹏飞

    目的:利用生物雷达实现对心率的检测.方法:通过提取雷达I-Q输出端的数据,采用基于LM(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的参数估计来获取心率.结果:对静止呼吸以及伴有体动正常呼吸这2种情况下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理想的实验结果.I-Q双通道雷达系统无需相位展开操作,对于信噪比非常小的生物信号较为有利.结论:生物雷达可以在非接触的状态下实现对心率的检测,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迈瑞WATO EX65麻醉机用于临床的精确性研究

    作者:王猛;杨宇光

    目的:研究迈瑞WATO EX65麻醉机设定与监测参数的精确性.方法:随机选取80例拟行全身麻醉的患者,全麻诱导后连接WATO EX65麻醉机,同时利用麻醉机监测系统和Datex-Ohmeda S/5监护仪监测实际潮气量、呼吸频率、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和呼出气七氟醚(SevEx)的浓度,并随机选择30例患者监测BIS值,比较WATO EX65麻醉机实测数据与设定数据和Datex-Ohmeda S/5监护仪测量数据的一致性.结果:设定潮气量与麻醉机监测潮气量的差值为(23.6±10.1)mL,麻醉机监测潮气量与Datex监护仪监测潮气量的差值为(13.11±6.96)mL;麻醉机设定呼吸频率、监测呼吸频率和Datex监护仪的呼吸频率完全一致;麻醉机监测ETCO2与Datex监护仪所测ETCO2的差值为(-1.14±0.72)mmHg(1 mmHg=133.322 Pa);麻醉机监测SevEX与Datex监护仪所测SevEX的差值为(-0.05±0.03)MAC;麻醉机监测BIS与Datex监护仪所测BIS的差值为-0.9±4.2;超过90%的数据在95%CI以内,代表这些测量结果一致.结论:迈瑞WATO EX65麻醉机具有精确的潮气量输出,潮气量、ETCO2、麻醉气体和BIS的监测值与Datex-Ohmeda监护仪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可安全地用于成人的临床麻醉.

  • TDI-Tei指数评价高原性肺水肿治疗前后右心室功能的研究

    作者:喻丽华;姜铁民;庄兰平;安超;徐书真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Tei指数评价高原性肺水肿治疗前后右心室功能的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2年4月收纳确诊的高原性肺水肿住院病例105例,按NYHA分级分为4组,Ⅱ级27例,Ⅲ级26例,Ⅳ级27例,Ⅴ级25例,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右室射血分数(right y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RVEF)和高峰充盈率(peak filling rate,PFR)随着病患严重程度的增高而减少(P<0.05),Tei指数随着病患严重程度的增高而增高(P<0.05).经过1个疗程后,各个组别的症状均有显著改善,Ⅱ~Ⅴ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 (25/27)、92.3% (24/26)、96.3% (26/27)和96.0% (24/25).RVEF和Tei指数与病程呈现显著的负相关(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原性肺水肿4个级别的病患RVEF、PFR和Tei指数均有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Ⅱ和Ⅲ级的PFR改善不明显(P>0.05),Ⅳ级的RVEF改善不显著(P>0.05),Ⅱ~Ⅴ级组的Tei指数改善明显(P<0.05).结论:应用TDI-Tei指数可以准确、敏感地反映高原性心脏病患者的右心室功能.

  • 消化道碘水造影结合CT后重建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

    作者:储伟;曹阳;夏云宝;耿承军

    目的:探讨碘水结合CT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肠梗阻患者例行胸腹部联合摄片,然后行全消化道碘水造影,动态观察梗阻平面及性质;后行全腹部CT平扫检查,对扫描所得薄层数据行VR及MPR重建;后得出诊断结论.结果:48例患者中,42例诊断明确,6例未能明确诊断.结论:碘水结合CT平扫检查对粘连性、粪石性、炎性、肿瘤等不全性肠梗阻的诊断具有良好意义,对绞窄性肠梗阻诊断效果较差.

  • X线摄影在颈椎病整合手法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胡伟良

    目的:探讨颈椎病X线诊断对指导整合手法治疗各型颈椎病疗效的价值.方法:搜集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门诊部因颈部不适进行整合手法治疗的患者1 690例,对其中的845例行DR颈椎普通X线摄影检查,另外845例未进行普通X线摄影检查,对2组的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行DR颈椎普通X线摄影组的疗效好于未行颈椎普通X线摄影组,总有效率提高5.1%.结论:根据患者的症状及体征进行适当体位的颈椎普通X线摄影检查,对整合手法治疗颈椎病有提高疗效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320排CT与超声正常左心功能分析对比研究

    作者:陈思敏;彭晋;吴贵华;姚丽婷;林建坤

    目的:初步评价320排容积CT(320-DVCT)左心室功能分析的临床实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行320-DVCT冠状动脉CTA及心功能检查,并于1周内行心脏彩超及心功能检查的患者,分析左心室功能的各项指标值,包括射血分数(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及每分钟心排出量(CO),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216例患者中选取符合研究条件的150例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320-DVCT左心功能分析EF值与超声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DV及ESV均稍高于超声.结论:利用320-DVCT对正常人的左心室进行功能分析,能得到客观、快速、安全、准确的评价,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运用NCCLS EP5-A评价CA-7000全自动血凝仪D-二聚检测的精密度

    作者:王秋菊;王兴祖;肖辉建;赵桂梅;凌月明

    目的:对CA-7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分析系统检测项目D-二聚体(D-D)进行精密度性能评价.方法:按照NCCLS EP5-A文件要求,对原装配套的CA-7000全自动血凝仪分析系统检测项目D-D批内不精密度(S批内)和总不精密度(S总)进行评价试验.结果:CA-7000全自动血凝仪分析系统测定D-D S批内和S总均小于厂商声明的不精密度(σ批内和σ总)性能指标.结论:CA-7000全自动血凝仪分析系统测定D-D精密度性能要求符合厂家声明的要求以及实验室的质量目标要求.

    关键词: 精密度 D-二聚体 EP5-A
  • 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性能验证

    作者:杨明;贾晶媛;李丹丹;齐永志

    目的:通过对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性能验证,了解和掌握该仪器的精密度、正确度、线性、携带污染率、功能灵敏度、可稀释范围、参考区间及手动与自动进样模式结果比对的性能.方法:以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制定的评价方案为标准进行评价试验.结果:全血细胞计数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良好,携带污染率低,功能灵敏度符合要求,可稀释范围回收率良好,参考区间适用.2种进样模式相关性好,与手工法白细胞分类结果比较,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细胞的γ值均达0.9以上.异常细胞检测能力总有效性为95.4%.结论: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各方面性能良好、测定准确可靠,可快速、有效地完成大批量标本的筛检.

  • 2种生化检测系统电解质结果比对分析

    作者:崔丽娟;王立朋;陈治水;袁蓉;薛成军

    目的:探讨OLYMPUS AU2700生化分析仪和越华电解质分析仪对血浆电解质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3年3月符合标准的病例,分别采用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越华电解质分析仪对血浆中K+、Na+、C1-的浓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经比对分析,得到回归方程:y=1.0338x-0.158 7、y=0.9524x+6.219 2、y=0.998 1x+0.758 5;2种电解质检测系统的K+、Na+、Cl-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4 9、0.980 1、0.959 9.结论:OLYMPUS AU2700生化分析仪与越华电解质分析仪2种电解质检测系统的K+、Na+、Cl-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 PET/CT图像基于CT衰减校正伪影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泽龙;谢康宁;漆家学;钱根年;赵春雷;陈杰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泛影葡胺溶液在不同CT扫描条件下对PET/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向5个乳胶容器中分别注入体积分数为5%、10%、15%、20%和40%的口服泛影葡胺溶液,依次将其密闭置于圆柱形水模内进行PET/CT成像.利用CT扫描数据对PET图像进行衰减校正,并比较不同管电压CT扫描条件下PET图像的差异.结果:体积分数为15%、20%和40%的泛影葡胺充盈区在经CT衰减校正的PET图像上表现为高浓聚伪影,标准摄取值比本底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体积分数为5%、10%的泛影葡胺充盈区则无明显伪影,反映了随着泛影葡胺浓度的升高CT衰减校正伪影随之增强;对于体积分数为40%的口服泛影葡胺溶液,随着CT扫描所使用的管电压的升高,经CT衰减校正的PET图像上的伪影随之减弱,标准摄取值降低.结论:体积分数大于15%的泛影葡胺溶液在PE/TCT成像中标准摄取值升高,图像表现出伪影;PET/CT成像中CT扫描所采用的管电压越高,高浓度泛影葡胺溶液产生的伪影越弱.

  • 基于Curvelet变换的医学图像处理研究

    作者:陈秀梅;汤敏

    在分析小波变换对图像边界和线状特性处理效果不佳的基础上,从图像融合、图像消噪、图像重建、图像分割、图像检索5个方面,对Curvelet变换用于医学图像处理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基于Curvelet变换的医学图像处理的发展趋势;指出了充分利用人类的视觉特点,结合Curvelet变换的图像分割、二维建模、三维变换和自适应量化等各项技术是Curvelet变换发展的必然趋势,处理效果、处理速度和处理方法的优化则是医学图像处理的研究目标.

  •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技术及设备简介

    作者:王亚林;张广;吴太虎

    在对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监测技术的原理进行详细介绍的基础上,对其临床监测的意义及相关应用进行了阐述.介绍了相关的监测设备,并分析了未来ETCO2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设备的应用前景,指出了随着ETCO2监测技术与各学科的交叉融合,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将会更加凸显,此技术研究潜力巨大.

  • GE LightSpeed 16排螺旋CT故障维修1例

    作者:李松强;张晔

    0 引言GE LightSpeed 16排多层螺旋CT在应用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其中图像伪影是常见的1种.伪影的形状有环状、带状、点状、线条状等,伪影产生的原因也有很多[1],有的是原始数据不正常引起的,有的是重建组件故障引起的[2],有的是外部原因导致的[3],如设备突然断电、患者运动、污染等.1 故障维修实例1.1 故障现象患者图像出现粒状伪影,如图1所示.故障大约1个月出现1次,进行系统复位或断电重启系统均不能消除伪影,但是待机数小时后,伪影会自行消失.

  •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故障维修6例

    作者:孟保文;曲岳;陈臻

    0 引言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也称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是一种高级医学内窥镜影像获取、三维图像分析及远程遥控器械的控制平台,它能够通过微创的方法完成复杂的外科手术.实施手术时外科医生通过观察监视器来操作控制系统,医生的动作通过计算机传递给手术台边的机械手,机械手的前端安装了各种微创手术器械模拟外科医生的技术动作,仅通过数个钥匙孔样操作通道就可进行手术的精细操作[1-2].

  • 费森尤斯4008B血液透析机故障维修4例

    作者:任天森;朱高峰

    0 引言费森尤斯4008B血液透析机在运行14 000 h后,水路元器件会逐渐老化,导致电导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流量泵头、电磁阀等部件的灵敏度降低或系统参数偏移,因此,需要维修工程人员对仪器的性能进行测试,并校正系统已偏移的参数[1].现将电导度、压力、温度、流量故障维修过程介绍如下,供参考.

  • 迈瑞血液分析仪BC2000白细胞故障和BC2300不开机故障维修2例

    作者:任效文;李素娟

    0 引言迈瑞BC2000是一款上市较早的三分类半自动血液分析仪,它能检测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12个血液项目指标.虽然上市较早,但相对来说,性能还是比较稳定的.迈瑞BC2300只有1个计数池,先计数红细胞,然后才是白细胞,计数速度慢,但价格便宜.1 故障维修实例1.1 故障一1.1.1 故障现象1台用了10 a的BC2000迈瑞血液分析仪突然报“WBC:*料.***”,不能分类,红细胞等其他项目正常.

  • Innova2100 IQTM数字平板X线心血管造影机罕见死机故障及故障分析

    作者:赵建基;龚佐;赵捷;马大庆

    1 故障现象我院新安装的Innova2100 IQTM数字平板X线心血管造影机常常出现死机故障.按照正常操作步骤开机后,在机器正常的情况下,使用鼠标首先选择屏幕左侧的“曝光协议(Anatomy List)”键确认;再点击“New Patient”键输入患者信息;后点击“StartExam”键系统即可正常工作.但是近期常常出现开机后系统呈死机状态,主要表现为:鼠标无法选中曝光协议,同时屏幕下方的采集模式(Dynamic、DSA、Chase、Bolus、3D、3D CT)、FOV、Frame rate、detail(Noraml Low)、Subtraction、Auto inject,透视No sub、Sub、Roadmap的Frame rate、detail(Noraml Low)等各项键均无法选中.偶尔开机后,New Patient或者NewExam、Delete、Info、Net work、Resent Failure MPPS键也无法选中,手术过程中偶尔也会出现上述情况.出现故障后按下“Ctrl+Esc”键或重新启动系统,系统就可以恢复正常工作.

  • X线机滤线器故障维修3例

    作者:于广浩;李传玉;李莲娣

    0 引言滤线器栅板外观为一块厚度为4~8 mm的长方形平板,内部有许多薄铅条向焦排列.相邻两铅条间用木条、纸片等对X线吸收作用小的物质填充并黏合在一起,上下两面用薄铝板封装而成.滤线器分为固定滤线器和活动滤线器2种,主要作用是在摄影中滤除被照部位接收较高千伏X线照射时而产生的散射线,提高图像对比度.

  • 锐柯DR3000X线机故障维修2例

    作者:何建成

    O 引言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设备(DR)比CR具有更多的优点,如具有更好的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度、图像层次更加丰富、影像边缘更加锐利清晰、细微结构表现更为出色[1],目前已被医院广泛采用,在临床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锐柯DR3000 X线机在实现超高清晰度图像质量的同时,还能达到一机多用,操作更为简便[2].但设备在长期的高频率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故障,本文将部分故障介绍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 GE Discovery ST PET/CT图像融合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作者:顾欣;赵晋华

    O 引言X线-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是将PET的功能代谢显像与CT的解剖结构显像2种不同的影像技术相融合,实现PET、CT图像的同机融合[1].在临床实践中,PET/CT图像的伪影需引起足够重视[2].伪影是指在扫描或信息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某些异常影像,与病变本身无关,但降低了图像质量,妨碍了病变的分析.我院于2006年购置了美国GE公司的Discovery ST PET/CT并投入临床使用,该扫描仪主要应用于肿瘤显像、体检、心血管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现将近期出现的1例图像融合故障的分析以及排除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 微生物检验车的研制

    作者:赵明;张宗兴;牛福;任旭东;吴金辉;衣颖;郝丽梅;林松;祁建城

    目的:研制一台主要开展病原体快速筛查检测工作的微生物检验车.方法:采用陕汽2190汽车底盘进行设计,将车厢划分为BSL-2+实验间、缓冲间、送风空气处理设备间和排风净化设备间4个区域,进行紧凑合理科学的设备空间布局设置,满足移动实验室作业条件需求.采用全新风组合式空调处理系统以及上送下排、边侧送风、对侧排风的气流组织形式,形成由洁净区向污染区的定向气流,对实验室空气进行净化处理.结果:该检验车经试验测试,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结论:微生物检验车可实现车厢内部的负压隔离,能够对周围环境形成有效防护和保证实验因子不受外界污染,为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提供快速、机动、安全、高效的检验平台.

  • 西藏自治区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装备的研制

    作者:牛福;任旭东;谭树林;张文昌;苏琛;韩俊淑;赵明;刘亚军;崔向东

    目的:研制一套用于西藏特殊地域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的机动卫生装备.方法:整套系统采用车辆与帐篷的技术形式,综合集成疾病预防控制与功效保障技术.结果:构建了一套机动、快速、安全、高效的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平台.结论:该套装备整体设计合理,达到了设计技术指标的要求,有助于提升西藏自治区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保障能力.

  • 应急指挥车的设计

    作者:张文昌;牛福;刘志国;高振海;谭树林

    目的:研制一种小型指挥车为西藏自治区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装备提供指挥平台和信息通信平台.方法:通过需求分析确定指挥车勤务功能,根据西藏当地环境,对信息系统设备进行集成,对车辆进行改装设计,研制适合该队伍的指挥车.结果:指挥车具备现场办公、话务、音视频监控及远程会议功能,可较好地完成防控队现场指挥和通信任务.结论:该应急指挥车功能完备,信息化水平较高,可为同类装备设计提供参考.

  • 净水运水车设计研究

    作者:刘亚军;宿红波;赵秀国;任旭东;韩俊淑;苑英海;吴文娟;牛福

    目的:针对西藏自治区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系统装备野外作业对洁净水的需求,研制能够对野外江河湖水进行净化的净水运水车,使其能够实施快速饮用水和工作用水保障.方法:在分析西藏疾控装备系统用水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净水机组、储水罐、车厢及车辆系统模块化设计和综合集成,使净水运水车实现净水与快速储运的功能.结果:净水运水车具有较好的对野外江河湖水进行实时净化的能力,并能够适应越野运输和公路运输,具有较强的运输能力.结论:净水运水车水质净化效果达到饮用水标准要求,能为疾控队伍及装备工作、生活和饮用水提供保障,对提高西藏高原高寒地区传染病防控队伍的防控能力以及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置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 关于医院医学工程部门管理的转型探索

    作者:邸玮;刘萌芽;晏正光;李平

    阐述了医学工程部门早期发展受阻的历史原因,分析了当前医学工程部门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医学工程部门管理的转型模式和转型实现后的工作职责及范围,后指出了可通过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的方式,加速推进医学工程学科的建设发展,圆满完成时代赋予该学科的新使命.

  • 军事生物医学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作者:刘锐岗;杨滨;付峰;董秀珍

    从进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思想教育、全方位创新思想教育和培养综合素质与能力3个方面介绍了军事生物医学工程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模式,指出了这种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克服了原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培养高水平的创新性军事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 医院医学计量工作的特点与难点分析研究

    作者:李辉;曲海燕;张祖进;郭召平;张红远;何新年;黄比今;徐进就

    通过对军队中心医院医学计量工作开展情况的分析,阐明了军队中心医院医学计量工作的特点与难点,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及方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提出医学计量工作日常化的理念,将医学计量工作纳入到医学工程部门对医学装备全寿命管理的环节当中.

  • 军区医学计量站面临的现状与对策

    作者:秦敬红;李金玉;董飞;郑宇;刘心源;田振兴;宋志奇

    阐述了军区医学计量站的工作现状,从医学计量的体系建设、重视程度、技术手段、人才建设等方面着重分析了医学计量工作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对策与思考,为做好军队医学计量工作,特别是就如何加强军区医学计量二级站的机构建设提供了参考.

医疗卫生装备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