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horacic Surgery (Electronic Edition)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5-8773
  • 国内刊号: 11-9357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1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高文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食管鳞癌组织中miR-148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树海;田辉;岳韦名;李林;高存;司立博;胡文思;亓磊;鲁铭

    目的 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miR-148a的表达水平,探讨miR-148a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9年1至1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胸外科行食管癌切除加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的75例食管鳞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148a的表达.应用SPSS 18.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x2检验分析miR-148a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患者的生存差别,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判定独立的预后因素.结果 有32例患者肿瘤组织中miR-148a为低表达,miR-148a的低表达率为42.7%(32/75),与肿瘤浸润深度(x2=8.149,P=0.017)、淋巴结转移(x2=4.151,P=0.042)及病理分期(x2 =6.474,P=0.039)显著相关.患者术后3年的总生存率为70.7%.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miR-148a低表达患者的术后3年总生存率显著低于miR-148a高表达患者(53.1%和83.7%,x2 =9.136,P=0.003).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浸润深度(95%CI为1.015~2.799,P=0.044)及淋巴结转移(95%CI为1.285~4.796,P=0.007)分别是判定患者术后3年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miR-148a在食管鳞癌组织中存在异常低表达,并与肿瘤进展及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miR-148a可作为预测食管鳞癌进展和判定患者不良预后的参考指标.

  • 横断胸骨扩大胸腺切除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

    作者:陈刚;陈志明;马勤运;陈佶;朱勇俊;苗峰;伍宁;庞烈文

    目的 探讨经横断胸骨入路行扩大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了解该入路的特点及临床疗效有助于该领域胸外科医师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更好的临床决策.方法 对1998至2008年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胸心外科行横断胸骨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2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患者术中和术后基本情况.并对术后5年进行随访的患者根据是否合并胸腺瘤进行分组,采用x2检验比较两组间的疗效.结果 经横断胸骨入路能满足对合并Masaoka-Koga Ⅰ期及Ⅱ期胸腺瘤患者及无瘤患者实施扩大胸腺切除的需要,手术并发症较低,便于围术期护理,恢复迅速.对173例患者进行术后5年随访,总缓解率达到79.8%(138/173),无肿瘤复发.合并胸腺瘤组的总缓解率为81.9%(59/72),未合并胸腺瘤组的总缓解率为78.2%(79/1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62,P=0.548).结论 与其他常用手术入路相比,横断胸骨入路的特点值得该领域胸外科医师关注.

  • 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外科治疗

    作者:黄佳;谭强;林皓;钱立强;陆佩吉;丁征平;罗清泉

    目的 探索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BPF)的外科治疗措施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上海市胸科医院收治的27例肺切除术后BPF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时间、原因和治疗措施,并总结治疗效果.结果 行肺切除术患者5010例,共发生27例BPF,发生率为0.5%.其中男性21例,女性6例;年龄31~67岁,平均年龄55岁.9例全肺切除后的BPF患者均首先采用了引流加胸腔内冲洗的方法,其中4例治愈,4例改开放引流,1例行心包胸膜修补瘘口,瘘口愈合,但脓胸一直存在.18例肺叶切除后的BPF患者中,手术后早期发生的BPF有12例,直接用大网膜消灭残腔,瘘口修补6例,完全康复;用肋间肌瓣和前锯肌瓣填塞胸腔、堵塞瘘口6例,其中4例完全一期愈合,2例引流时间较长;另6例BPF患者发生时间晚,且伴有营养缺乏,除局部引流外,改善营养后大网膜消灭残腔后4例均自愈,余2例用肋间肌瓣和前锯肌瓣填塞胸腔,术后胸管引流时间较长后痊愈.结论 BPF能够早期诊断,积极引流和冲洗胸腔是治疗BPF的有效措施,一部分可以自行愈合,而自体组织包括心包胸膜、自体肌瓣和带蒂大网膜等填塞胸内残腔、堵塞瘘口是治疗BPF的有效办法,其中带蒂大网膜效果佳.

  • 选择性三野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胸段食管鳞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马可;王祥;肖文光;韩泳涛;彭林

    目的 分析行选择性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对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 2009年6月至2012年9月,四川省肿瘤医院对127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根据肿瘤的位置、外侵程度、术前颈部超声检查结果,进行选择性三野淋巴结清扫.全组共127例患者,其中上段49例;中段67例;下段11例;Ⅰ期2例,Ⅱ期26例,Ⅲ期99例.结果 127例患者共清扫淋巴结4963枚,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39.3枚;手术时间(325.6±9.3)min,出血量(316.0±18.7)ml.术后76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59.8%(76/127)病死率为1.6%(2/127).选择性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后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率40.2%(51/127);颈部淋巴结转移率55.9%(71/127),其中,胸中下段食管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与喉返神经转移显著相关(x2 =0.005,P=0.006).全组中位生存时间(35.0±1.9)个月,3年生存率51.8%.其中Ⅱ期中位生存时间(42.1±3.4)个月,3年生存率74.5%;Ⅲ期生存时间(32.3±2.0)个月,3年生存率44.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40,P=0.047).颈部淋巴结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26.2±2.1)个月,3年生存率34.9%;阴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41.5±2.3)个月,3年生存率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283,P<0.001).结论 选择性三野淋巴结清扫术是一种安全可行、可提高颈部淋巴结清扫率,同时又能筛选出潜在获益患者、延长生存的手术方式.

  • 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术前分期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隋锡朝;赵辉;周足力;李晓;李剑锋;李运;姜冠潮;王俊

    目的 探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 TBNA)在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利用EBUS-TBNA对术前确诊或CT扫描高度怀疑非小细胞肺癌且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N2站淋巴结短径≥1.0cm,或N1站淋巴结短径≥1.0cm且N2多站短径≥0.5cm者),有手术切除可能,术前无放、化疗史的126例患者进行纵隔淋巴结分期.终入组8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结果 该组82例患者,经EBUS TBNA检查证实纵隔淋巴结转移(阳性)者54例,未见纵隔淋巴结转移(阴性)者28例.EBUS-TBNA在该组肺癌术前纵隔淋巴结分期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94.7%(54/57)、100.0%(25/25)和96.3%(79/82),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54/54)和89.3%(25/28).而CT对于本组患者纵隔淋巴结分期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98.2%(55/56)、38.5%(10/26)和79.3%(65/82),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5%(55/71)和90.9%(10/11).CT在术前纵隔淋巴结分期中的假阳性率为22.5%(16/71).全组中,16例(19.5%)肺癌患者因EBUS-TBNA病理结果改变了治疗策略.结论 EBUS-TBNA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较高.EBUSTBNA可以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术前分期、指导治疗策略的检查手段.

  • 食管癌术后再入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严重并发症特征分析

    作者:杨玉赏;彭俊;王文凭;胡杨;王允;陈龙奇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严重并发症的特征及其变化特点.方法 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华西医院胸外科接受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共3 171例,其中因术后严重并发症再次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患者153例,再入率为4.8%.收集153例患者的基本信息、并发症情况以及治疗结局,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通过计算机系统检索有关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间截至2014年1月.结果 153例再入ICU患者中死亡68例.肺部并发症、吻合口和心血管并发症是常见的致死性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7%(85/3 171)、0.9% (29/3 171)和0.3% (10/3 171),病死率分别为1.1%(35/3171)、0.5%(15/3 171)和0.2%(5/3171).ICU获得性肺炎会增加死亡风险.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再入ICU的时间间隔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44,OR=2.151,95% CI为1.022~4.528).分析总结相关文献,食管癌术后严重并发症根据年代可分为3个特征性时间段:1950年之前,顺序为休克、外科感染;1950至1980年间,顺序为吻合口瘘、肺部并发症;而1980年后,常见严重并发症顺序为肺部并发症、吻合口并发症和心血管并发症.结论 食管癌切除术仍具有较高的风险,再入ICU可以成为反映其严重程度的标准.目前,肺部并发症已成为食管癌术后主要的致死性并发症,其次为吻合口并发症和心血管并发症.

  • 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不同亚组的预后研究

    作者:梁明强;朱勇;郭朝晖;郑炜;陈椿

    目的 探讨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不同亚组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3年12月间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切除的138例ⅠB期NSCLC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基于国际抗癌联盟(UICC)第七版肺癌分期,再根据肿瘤大小和脏层胸膜受侵情况,将患者细分为3组.Ⅰ B-a组:肿瘤直径≤3 cm且脏层胸膜受侵;ⅠB-b组:3 cm<肿瘤直径≤5 cm且无脏层胸膜受侵;Ⅰ B-c组:3 cm<肿瘤大径≤5 cm且脏层胸膜受侵.运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影响NSCLC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ⅠB期NSCLC患者3年总体生存率为88.1%,其中Ⅰ B-a组75例,Ⅰ B-b组32例,ⅠB-c组31例,3年生存率分别为92.0%、90.6%和74.1%,3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84,P=0.034).单因素分析显示,无论患者的性别(x2=0.103,P=0.567)、年龄(x2=2.463,P=0.117)、手术切除方式(x2=0.809,P=0.368)、是否接受术后辅助化疗(x2=0.077,P=0.791),还是肿瘤的位置(x2=0.091,P=0.674)、脏层胸膜是否受侵犯(x2=0.085,P=0.771)均无统计学意义,而肿瘤大小(x2=13.937,P=0.007)和分化程度(x2=21.198,P=0.000)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只有肿瘤低分化(RR=0.027,95%CI为0.065~0.666,P=0.003)和中分化(RR=1.627,95%CI为1.020~2.597,P=0.008)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ⅠB期NSCLC不同亚组的3年生存率存在统计学差异,TNM分期对ⅠB期的定义可能仍有待改进.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是影响患者3年生存率的重要因素,肿瘤中低分化是影响患者3年生存率的独立因素,而术后辅助化疗无影响,该结论有待进一步证实.

  • 声门下喉气管良性狭窄的临床分型及外科治疗

    作者:李志刚;李强;仲晨曦;杨煜;施建新;赵珩;方文涛

    目的 探讨良性声门下喉气管狭窄(SLTS)的临床分型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治疗的30例良性SLTS患者,其中男性21例,平均年龄47岁,合并气管食管瘘3例.根据病变上缘位置分为4型:Ⅰ型-环状软骨下缘、Ⅱ型-环状软骨前壁、Ⅲ型-环状软骨环周、Ⅳ型-临近或累及声带.结果 所有患者中,Ⅰ型6例、Ⅱ型10例、Ⅲ型13例、Ⅳ型1例.治疗方式包括1例内镜保守治疗、3例气管切开、11例T管置入、15例SLTS节段切除并一切吻合重建.一期根治手术的15例患者中,Ⅰ型病变5例,Ⅱ型4例,Ⅲ型5例,Ⅳ型1例,其中1例Ⅱ型患者术后出现再狭窄,T管支撑6个月后成功脱管,1例Ⅲ型和1例Ⅳ型患者手术失败,分别转为T管支撑和气管切开,总体脱管率86.7%(13/15).单纯T管治疗患者通气满意.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 声门下郝分喉气管联合切除手术可有效治愈Ⅰ~Ⅲ期良性SLTS,对于无法耐受外科手术治疗的,Montgomery T型硅酮支架是很好的临时或终末治疗手段.

  • 喉罩辅助通气治疗高位气管多形性腺瘤一例

    作者:谢冬;陈昶;武春燕;谢惠康;王海峰;费苛;姜格宁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1岁,渐进性胸闷气促1年.患者于1年前开始出现吸气困难,逐渐加重,外院平喘治疗无效,胸部CT及三维重建提示气管上段内结节影,阻塞大部分(80%左右)管腔,考虑气管肿瘤(图1,2).纤维支气管镜示:声门下2 cm见气管内新生物基本堵塞管腔,病灶表面光滑,血供丰富,有蒂与气管相连(图3).完善相关检查后,行经颈部气管肿瘤切除术.患者表面麻醉后下喉罩,喉罩置于声门上方,全身麻醉喉罩辅助通气,取仰卧位,颈部抬高,颈部胸骨上窝上方2 cm处横切口约6 cm,切开皮肤及皮下各层肌肉,切断甲状腺峡部,显露气管.

  • 双肺移植治疗Kartagener综合征一例

    作者:毛文君;陈静瑜;郑明峰;叶书高;刘峰;陈若;何毅军;陆荣国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0岁,因“反复咳嗽、咳痰、气喘20年”,于2013年12月27日入院.患者出生后6d即出现咳嗽、咳痰、气喘,无咯血,之后反复发作,在当地医院按支气管扩张治疗,改善不明显.2012年11月病情再次反复,在外院就诊,诊断为“Kartagener综合征”,予双上颌窦穿刺引流术治疗,并建议行肺移植术.9个月前患者咳嗽,每日咳黄、白黏痰4、5次,爬二楼或平地步行100 m即感到气喘明显,至我科行肺移植评估.

  • 非气管内插管麻醉下右下肺楔形切除术后不留置胸管一例

    作者:郭志华;殷伟强;张鑫;刘辉;王炜;彭桂林;何建行

    肺楔形切除术后不留置胸管国外已有报道,而非气管内插管麻醉下肺楔形切除术后不留置胸管国内外未见报道.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在2014年4月21日成功施行该手术1例,现报道如下.病例资料患者女性,33岁,因“发现右下肺肿物6个月余,间断咳嗽2个月余”入院.查体肺部:呼吸节律两侧对称,触诊语颤正常,双肺叩诊呈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罗音.胸部CT示右下肺背段斜裂胸膜下见一结节影,大小约0.8 cm×0.5 cm,边缘清晰,增强扫描轻度强化.术前诊断:右下肺背段肿物.患者于2014年4月21日在非气管内插管麻醉下行右下肺楔形切除术.建立外周静脉通路,麻醉诱导,舒芬太尼5~10 μg/ml,丙泊酚1~2μg/ml,在患者意识消失后置入鼻咽通气管,联合面罩辅助通气,吸入氧浓度分数(FiO2)为0.33.

  • 不同气管插管方式在食管癌微创手术中通气效果比较

    作者:吴镜湘;邱郁薇;朱宏伟;徐美英

    目的 观察双腔气管插管、支气管封堵器和单腔气管插管三种插管方式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对呼吸、循环的影响,评价其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对收治的60例ASAⅡ~Ⅲ级拟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按气管插管方式分3组,分别采用双腔气管插管(30例)、支气管阻塞器(20例)和单腔气管插管(10例);用气腹机在胸腔内CO2中速充气,初始胸内压5~10mmHg(1 mmHg=0.133 kPa),调节胸内压力,选择对血压影响小,视野暴露满意的压力;监测记录心率、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气道压(Paw)及呼气末CO2分压(PETCO2)等呼吸、循环和血气指标,观察其在CO2充气前后的变化,采集4个时间节点的参数,分别为气管插管后20 min(T1)、人工气胸后20 min(T2)、人工气胸后60 min(T3)以及人工气胸结束后10 min(T4),同时采集动脉血气标本检测.结果 CO2吹入造成人工气胸后,CVP、Paw、PET CO2及PaCO2明显升高,动脉氧分压(PaO2)和血气pH值明显下降,MAP、HR和SpO2无明显变化.手术结束停止充气后,大多数指标恢复至基础值水平.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胸腔镜手术医师和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三种插管方式均可用于食管癌腹腔镜微创外科手术,但各有优缺点,相比传统的双腔气管插管和支气管阻塞导管,单腔气管插管加CO2吹入人工气胸的方法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生理指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但可能有高碳酸血症、皮下气肿等并发症.插管选择上应根据患者、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的经验等多方面情况综合权衡,个体化选择.

  • 253例直径≤1 cm的孤立性肺结节的胸腔镜诊治经验

    作者:邱斌;冯飞跃;高树庚

    目的 探讨直径≤1 cm的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诊治策略以及胸腔镜外科处理指征和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4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经胸腔镜手术治疗的253例直径≤1 cm的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进行病理分类,并分析病变大小与病变性质的关系.结果 该组患者均采用胸腔镜下手术,其中3例中转辅助小切口.楔形切除98例,解剖性肺段切除52例,肺叶切除103例.全组平均手术时间(93±29.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5±31.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6±1.8)d;术后平均胸管留置时间(3.86±1.19)d;术后平均引流总量(394±254)ml.术后并发症46例,无住院期间死亡病例.病理结果良性79例,恶性174例;转移瘤34例,肺原发恶性肿瘤140例.结论 肺部小结节的诊断、随访和处理对临床医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临床决策主要应依据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及大小的动态变化,肺部小结节的胸腔镜微创外科诊治一体化模式安全、有效,为肺部小结节的诊治提供了新的途径.

  • 多原发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与外科治疗进展

    作者:陈海泉

    随着疾病谱变化和技术进步,特别是早期肺癌筛查的开展,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表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现为从中心型病变向周围型病变的转变、鳞癌向腺癌的转变、巨块型向小结节的转变、单发病灶向多发病灶的转变.其中,多灶肺癌可为多原发肺癌或肺癌肺内转移,其鉴别诊断与预后是影响治疗策略的重要因素.该文通过总结新的文献进展,结合该院对此类疾病的研究结果,对多原发肺癌的诊断与外科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黄偶麟(1922-2005年)

    作者:李志刚

    黄偶麟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胸外科专家,中国气管外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黄偶麟教授1922年出生,祖籍江西吉安.其父黄尧衢,是解放前上海一家银行的经理,其母是著名商人朱幼鸿之女.黄偶麟教授兄弟姊妹6人,其本人排行第三,与四弟为双胞胎兄弟.黄偶麟教授因家境宽裕,几兄弟均受良好教育,其二哥是中国著名的手外科专家黄硕麟,曾早在国内实施断指再植手术.黄偶麟教授幼时好强,又聪颖勤奋,受其二哥影响,在上海中学毕业后,先入东吴大学读了3年生物学,然后在同德医学院(同济大学前身)短暂就读后,转入上海国立医学院,即现在的复旦大学医学院,并于1946年毕业(图1,2).其夫人谢浦秋是中国著名的妇产科专家.

    关键词: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2 03 04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