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horacic Surgery (Electronic Edition)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5-8773
  • 国内刊号: 11-9357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1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高文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单孔胸腔镜联合环抱式接骨板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任占良;任小朋;张泳;王田莉

    目的 观察单孔胸腔镜联合环抱式接骨板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胸心外科收治的54例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患者,依据是否手术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9) .观察组采用单孔胸腔镜联合环抱式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胸部护板外固定与加压包扎保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指标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但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 .0% ;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 .2% ,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5 .195 ,P<0 .01)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优良率为84 .0% ,对照组临床疗效总优良率为69 .0% ,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χ2=6 .280 , P<0 .05) .结论 采用单孔胸腔镜联合环抱式接骨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临床效果好,且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 食管癌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狭窄的危险因素及对策

    作者:刘俊宏;施贵冬;付茂勇;周瑜;刘艳;李东林;宁东

    目的 分析食管胃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以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内镜室因吻合口狭窄行吻合口扩张术的食管癌术后患者为实验组(n=138) ,以1 : 2比例随机抽取同期能进食固体食物的食管癌术后患者为对照组(n=276) .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了解术前体重指数、术前吞咽情况、术前影像学检查有无狭窄、病变位置、手术方式、吻合口位置、吻合方式、肿瘤直径、病理分型、病理分期、术后是否发生吻合口瘘等因素对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期和术后吻合口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吻合方式和吻合口位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将吞咽困难(P=0 .05)、肿瘤直径(P =0 .1) 、病理分期(P =0 .04) 、吻合口瘘(P<0 .01)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后吻合口瘘(OR=5 .87 ,95% CI :2 .65~13 .01 ;P<0 .01)、肿瘤直径<3 cm(OR=1 .65 ,95% CI :1 .01~2 .67 ;P =0 .04)是吻合口狭窄发生的影响因素;术前吞咽情况亦是吻合口狭窄的影响因素,其中半流质患者相对于流质患者更易发生吻合口狭窄(OR=2 .13 ,95% CI :1 .32~3 .45 ;P<0 .01) .结论 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预防性食管扩张对预防吻合口狭窄非常重要.术前吞咽困难相对较轻、肿瘤直径相对较短及病理分期相对较早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吻合狭窄,对于这部分患者应采取侧侧吻合,以减少术后吻合口狭窄.

  • 食管癌辅助化疗期间并发症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史敏科;宣煜龙;陈保俊;曹彬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器件发生并发症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3—2011年南京鼓楼医院接受食管癌手术治疗并采用辅助化疗的7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至2017年12月.采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辅助化疗期间发生血液系统和非血液系统并发症与短期和长期病死率之间的联系.结果 在738例患者中,73 例(9 .9% )患者因辅助化疗产生并发症需要急诊住院治疗,血液系统并发症可导致术后90 d病死率升高( H R=5 .63 ,95% CI :1 .26~24 .81 ) ,在肿瘤分期为0~ Ⅱ期的腺癌、无论切缘是否有残留的患者中尤为明显,食管腺癌术后5年疾病相关病死率显著升高(HR=3 .21 ,95% CI :1 .05~10 .33).在预计预后较差组(肿瘤分期Ⅲ ~ Ⅳ期)发生非血液系统并发症术后5年病死率较高(HR=2 .34 ,95% CI :1 .17~4 .89).其他亚组患者发生血液系统或非血液系统并发症并不影响5年病死率.结论 食管癌患者接受食管切除术后行辅助化疗,发生相关并发症可能对患者近期及远期病死率产生不利影响.

  • 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对食管癌术后患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作者:朱晓磊;朱自江;王文昊;庞瑶;脱广鑫

    目的 应用M eta分析法比较食管癌术后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EN )和肠外营养(PN )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计算机数据库检索PubMed 、Embase 、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人工查找有关食管癌术后患者EN和PN支持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截至2018年1月.由两位作者按纳入、排除标准独立地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偏倚风险,再采用R软件的M eta包进行分析.结果终纳入15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 400例患者,其中EN组707例,PN组693例. M eta分析显示:与PN相比,EN能提高食管癌患者术后白蛋白(RBP)水平(平均值为2 .11 g/L ,95% CI :1 .30~2 .93 , P<0 .001)和视黄醇结合蛋白质水平(平均值为1 .57 mg/L ,95% CI :0 .32~2 .82 ,P<0 .01) ,降低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RR=0 .40 ,95% CI :0 .27~0 .61 ,P<0 .001)和切口感染发生率(RR=0 .38 ,95% CI :0 .16~0 .88 ,P=0 .024) ;但两组间术后前清白蛋白水平(平均值1 .12 g/L ,95% CI :-0 .04~2 .27 ,P=0 .058)、吻合口漏发生率(RR= 0 .70 ,95% CI :0 .43 ~ 1 .13 ,P= 0 .141)、总并发症发生率(RR=0 .84 ,95% CI :0 .70~1 .01 ,P=0 .0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食管癌术后早期给予EN ,可以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肺部感染和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但在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上与PN相比无明显差别.

  • 食管癌切除附加抗反流术后残余食管黏膜上环氧化酶-2的表达

    作者:王金栋;朱守营;王峦;田春艳;陆源建

    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附加改良Nissen折叠术后残余食管黏膜上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意义.方法 对2013年12月—2015年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胸外科收治的50例食管中下段癌患者按照随机对照试验原则分为抗反流吻合组和常规吻合组.常规吻合组实施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常规吻合术,抗反流吻合组在实施常规吻合基础上附加改良Nissen折叠术,术后42例患者参加随访,并以10名无反流症状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行胃镜检查观察残余食管黏膜形态学改变和黏膜活检,采用real-time PCR检测残余食管黏膜上COX-2基因的表达.结果 抗反流吻合组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45% ,常规吻合组为68 .2% ,两组间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1 .313 ) ,而抗反流组反流性食管炎评分明显低于常规吻合组(P=0 .038).正常对照组食管黏膜上COX-2呈现低水平表达,两组在胃镜下检查残余食管黏膜是否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的COX-2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 .031 ,P=0 .016) ,而两组间无明显差别( P=0 .137) .常规吻合组和抗反流吻合组残余食管黏膜上COX-2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 .002 ,P=0 .047) ,而抗反流吻合组残余食管黏膜上COX-2表达明显低于常规吻合组(P=0 .036) .结论 食管癌切除附加改良Nissen折叠术具有抗反流的效果,检测残余食管黏膜上COX-2的表达变化是反应食管癌术后胃食管反流的灵敏指标,也可能是一种评估抗反流吻合效果的新方法.

  • 管状胃食管吻合术与全胃食管吻合术对食管中段癌患者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对比研究

    作者:金澄宇;艾力江·多力坤

    目的 探讨管状胃 食管吻合术与全胃 食管吻合术对食管中段癌术后患者胃食管反流(GER)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胸外科行食管癌切除术的56例食管中段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管状胃 食管吻合术)患者27例,对照组(全胃 食管吻合术)患者29例,术后2周进行24 h胃 食管腔pH值监测,术后2周和1 、3 、6个月依据胃食管反流病调查问卷(GerdQ )评分表对患者的GER相关症状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GER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2周时24 h酸反流次数、长酸反流时间和pH值<4的总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 ;术后1 、3 、6个月时,观察组GerdQ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管状胃 食管吻合术可显著降低食管中段癌患者术后GER的发生及严重程度.

  • 内镜联合X线监视下支架植入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恶性梗阻的临床应用

    作者:赵素清;杨海平;毛宇

    目的 探讨内镜联合X线监视下支架植入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恶性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7年10月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中晚期食管癌恶性梗阻的67例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内镜联合X线监视下支架植入组(联合组,n=35)和X线监视下放置支架组(普通组,n=32)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个月的生活质量和吞咽困难指数变化情况,观察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并及时对症治疗;统计术后患者的生存期与存活率,并采用生存质量核心问卷(QLQ-C30)和食管癌专用量表(OES-18)调查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均一次性成功植入支架,成功率达100% ,吞咽困难立刻改善明显,两组评分由联合组和普通组的(3 .3 ± 0 .6)和(3 .2 ± 0 .7)分改善为(1 .0 ± 03)分,1周后的评分均改善为0分.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无大出血和穿孔的发生,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骨后疼痛和不适,大多数均不需特殊处理.联合组患者的再阻塞率、生存时间、生存质量明显高于普通组患者(P<0 .05) ,联合组的再阻塞率明显低于普通组患者(P<0 .05) ;但两组间支架移位率无统计学差异(P>0 .05) .结论 应用内镜和X线双重定位下植入支架治疗不愿或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具有创伤小、安全、定位准确等特点,能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单向式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赵田;张淼;武文斌;刘冬;潘雪峰;李存江;张辉;胡正群;杨敦鹏;李敏

    目的 探索单向式单孔胸腔镜(SU-VATS)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可行性和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由同一术者连续开展肺叶切除并淋巴结清扫术病例的资料,依据术式不同分为单向式SU-VATS 组、常规 U-VATS组和三孔胸腔镜(M-VATS)组,每组60例.比较三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站数及个数、术后胸腔引流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和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三组患者的年龄、合并症、肿瘤直径与肿瘤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所有患者无中转开胸,无手术死亡;手术切缘均阴性. SU-VATS 组平均手术时间较U-VATS和M-VATS均显著缩短[(100 .6 ± 20 .3) min vs (123 .8 ± 27 .4) min vs (119 .5 ± 26 .4) min , P<0 .05]. SU-VATS组胸腔置管时间较 U-VATS组明显缩短[(3 .1 ± 1 .5)d vs(4 .0 ± 2 .1)d ,P<0 .05]. SU-VATS组胸腔引流量较 U-VATS组明显减少[(485 .8 ± 180 .9)ml vs(582 .5 ± 291 .4)ml , P<0 .05] ;SU-VATS组术后住院时间较 U-VATS 组明显缩短[(6 .0 ± 1 .6)d vs(6 .9 ± 2 .0)d ,P=0 .01].而SU-VATS组与M-VATS组胸腔引流、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此外,SU-VATS组术后1d疼痛评分显著低于U-VATS组和M-VATS组[(4 .6 ± 1 .1)分 vs(5 .9 ± 1 .1)分 vs(5 .4 ± 1 .0)分,P<0 .05]. SU-VATS组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显著低于 U-VATS组[(4 .0 ± 1 .0)分 vs(4 .6 ± 1 .1)分,P<0 .01] ,而与M-VAT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 .0 ± 1 .0)分 vs(4 .3 ± 1 .1)分,P=0.15] . SU-VATS 组术后第5天疼痛评分仍显著低于 U-VATS 组[(3.2 ± 1.0)分 vs (3.8 ± 1 .2)分,P<0.01] ,而与M-VATS 组无统计学差异[(3 .2 ± 1 .0)分 vs(4 .3 ± 1.1)分,P>0.05] .各组间纵隔淋巴结清扫站数、个数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U-VATS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是可靠的,较U-VATS和M-VATS有一定的优势.

  • 肺部小结节的外科策略

    作者:但扬刚;杨林江

    肺部小结节(SPN )是临床上常见的现象,早期临床难以判断其性质.恶性SPN发病较隐匿,如果不进行临床干预,其病程发展迅速、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如能在早期就对恶性病灶行手术切除,会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目前对肺小结节的处理指南更新频繁,但各大指南尚未达成统一共识.文章通过收集国内外各大中心针对SPN处理的临床研究,明确SPN的定义,并对其诊断标准和手术指征进行了系统归纳,对不同类型SPN的外科处理策略进行了总结分析,以达到指导临床诊治的目的.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现状

    作者:续文栋;吕朋;李健;王昊;马金山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能显著改善EGFR激活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生存期.几乎所有EGFR突变的NSCLC肿瘤终都获得了对 EGFR-TKIs的耐药性,而获得EGFR-TKIs耐药性是目前治疗EGFR突变的 NSCLC面临的巨大挑战.近几年来,在EGFR-TKI药物的研究及NSCLC的治疗方面有了新的突破,该文就EGFR-TKI与NSCLC的相关临床研究及应用取得的进展进行阐述.

  • 食管淋巴上皮瘤样癌一例

    作者:张远强;童华杰;杨纯平

    食管淋巴上皮瘤样癌是指原发于食管黏膜,组织病理学上与鼻咽部淋巴上皮瘤相似的肿瘤,其形态学特点是未分化癌组织中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1],极为罕见.本文报道一例原发性食管淋巴上皮瘤样癌,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探讨其诊治过程,以提高大家对此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

  • 品管圈对提高肺部微创手术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冯亮;陈娟

    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对提高肺部微创手术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6年10月—2017年3月在上海市胸科医院行肺部微创手术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资料,根据是否实施QCC活动,将患者分为QCC组(n=61)和对照组(n=56) .对QCC组患者,确立"提高肺部微创手术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依从性"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及制定对策;对照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宣教.结果 QQC组患者术后按要求下床活动比例为73 .8%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 .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 .分析对照组发现,影响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是医护宣教不到位、督促不力,患者术后疼痛、自觉活动耐力差,设施不足等.但实施QCC活动后,影响术后下床的主要因素疼痛和宣教不到位较对照组显著下降(11 .4% vs 25 .0% ;4 .9% vs 21 .4% ) .所有患者术后无跌倒、肺栓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QCC活动对提高肺部微创手术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依从性效果显著.患者术后24 h内下床活动是安全可行的.

  • 双根锁定钛板纵向平行固定法在胸骨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郑武俊

    目的 探讨双钛板纵向平行固定法在胸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例胸骨骨折患者使用双根钛板纵向平行固定胸骨,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胸部轮廓即可恢复正常,胸壁浮动消.术后第1天,患者呼吸活动正常,血氧饱和度正常,胸部疼痛明显减轻;术后2周行胸部CT扫描和X线检查,发现3例患者骨折端均无移位,伤口愈合正常,未发生胸骨断端、纵隔感染,以及胸壁浮动等症状.所有患者胸骨骨折均临床痊愈,未出现钛板错位或断裂情况.结论双钛板纵向平行固定法用于治疗胸骨骨折临床疗效显著,操作简单,不影响患者以后行磁共振检查以及纵行胸骨切开.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2 03 04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