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眼科医学(电子版)杂志

中华眼科医学(电子版)

中华眼科医学(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phthalmologic Medicine(Electronic Edition)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29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2095-2007
  • 国内刊号: 11-9311/R
  • 发行周期: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1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王宁利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阈值视野计的可靠性指标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视野检查中的有效性研究

    作者:邵晓蕾;David B Henson;邹畅

    目的:评估Humphrey视野计的交互式阈值检测标准程序和全阈值检测程序的可靠性指标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视野检测中的有效性。方法从开角型青光眼出院患者中筛选两组各74例(74只眼)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一周内连续两次进行相同程序的视野检查,分别计算全阈值检测程序组和交互式阈值检测标准程序组两次重复检查差异值的标准差和可重复性系数,评价数据的可重复性;应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的方法统计变异度与平均视野缺损( MD)、假阳性率( FP)、假阴性率( FN)及固视丢失率( FL)等可靠性检验指标的关联性,从而评价其有效性。结果两组中FL均显示了高的重复系数分别为28.6%和27.8%(接近30%),即低的可重复性。交互式阈值检测标准程序组的FN的重复性系数为16.7%,比全阈值检测程序组( FN的重复系数为24.7%)低,这可能也提示交互式阈值检测标准程序的FN对患者的重复检查变异度有较好的预测性。两组的FP虽然均显示了更高的可重复性(更低的重复性系数),但其中较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其拥有大量的0值,缺乏变异。虽然交互式阈值检测标准程序组可靠性指标与重复检查变异度之间的相关性较全阈值检测程序组有所提高,但总体相关性仍较弱,全阈值检测程序组及交互式阈值检测标准程序组分别只有5%及17%的重复检查变异度可以被三项可靠性指标所解释。其中,FN在两组中均占高比例,分别为3%及13%。只有交互式阈值检测标准程序组的FN与变异度呈显著相关(R2=0.1324,P<0.05)。结论交互式阈值检测标准程序对视野检查结果可靠性检验的改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有效性。但现有的可靠性指标,对重复检查变异度的预测性仍较弱,需要研发更有效的可靠性指标对视野检查结果进行判断。

  • 玻璃体腔灌洗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再出血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恒;陈方;苟文军;谢楠;刘全坤;唐碧芳;汪东生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灌洗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再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0月因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遂宁市中心医院眼科接受玻璃体切除术的患者117例(143只眼)进行研究。其中,男性52例(67只眼),女性65例(76只眼),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59.14±5.26)岁。117例(143只眼)患者术后再发生玻璃体出血者共16例(17只眼)。其中,男性7例(7只眼),女性9例(10只眼),年龄43~65岁,平均年龄(55.72±4.56)岁。按照玻璃体出血分级标准进行分级,针对玻璃体出血的不同级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再出血Ⅰ级和Ⅱ级者主要采取保守治疗,再出血达到Ⅲ级和Ⅳ级者采取玻璃体腔灌洗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结果16例(17只眼)患者再出血的原因,因视网膜光凝不足者8只眼,因新生血管者4只眼,因血管残端出血者2只眼,因切口出血者1只眼,原因不明者2只眼。术后,在接受手术治疗的11只患者眼中,视力提高2行及以上者9只眼,视力无改善者2只眼。术后1周时,黄斑中心凹厚度平均为(258.32±24.64)μm。术中与术后部分患者出现了少量并发症。其中,术中出血者2只眼,术后2周内眼压大于30 mmHg (1 mmHg=0.133 kPa)者6只眼,假性前房积脓者2只眼。结论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玻璃体切除术后再出血的治疗,需根据再出血的分级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再出血达到Ⅲ级及以上者,采取玻璃体腔灌洗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安全有效。

  • 额肌瓣悬吊与扇形额肌瓣悬吊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刘向;苏颖丹;杜云;李莹

    目的:探讨额肌瓣悬吊与扇形额肌瓣悬吊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眼科31例(41只眼)重度上睑下垂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自由表法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16例(22只眼),行额肌瓣悬吊术;Ⅱ组,15例(19只眼),行扇形额肌瓣悬吊术。手术后随访1年。全部患者术后1个月及1年时患眼的矫正情况,采用眼数和百分比的方式进行描述;其中,Ⅰ组与Ⅱ组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全部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上睑回退量,采用均数±标准差( x-±s)进行描述;其中,Ⅰ组与Ⅱ组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全部患者术后1个月及1年时患眼并发症和眼睑高度对称度的情况,采用眼数和百分比进行描述;其中,Ⅰ组与Ⅱ组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Ⅰ组患者采用额肌瓣悬吊术、Ⅱ组患者采用扇形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后1个月时,Ⅰ组16例(22只眼)患者中,矫正者14例(20只眼),占90.91%;欠矫者1例(1只眼),占4.55%;过矫者1例(1只眼),占4.55%。Ⅱ组17例(19眼)患者中,矫正者15例(16只眼),占84.21%;欠矫者0例(0只眼),占0.00%;过矫者2例(3只眼),占15.79%。两组数据经过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1,P >0.05)。Ⅰ组患者采用额肌瓣悬吊术、Ⅱ组患者采用扇形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后1年时,Ⅰ组16例(22只眼)患者中,完全矫正者13例(18只眼),占81.82%;基本矫正者2例(3只眼),占13.64%;部分矫正者1例(1只眼),占4.55%;未矫正者0例(0只眼),占0.00%。Ⅱ组17例(19眼)患者中,完全矫正者15例(17只眼),占89.47%;基本矫正者2例(2只眼),占10.53%;部分矫正者0例(0只眼),占0.00%;未矫正者0例(0只眼),占0.00%。两组数据经过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P >0.05)。Ⅰ组患者采用额肌瓣悬吊术、Ⅱ组患者采用扇形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后上睑回退量,Ⅰ组16例(22眼)中,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及1年回退量分别为(0.47±0.65)mm、(0.35±0.68)mm、(0.31±0.52)mm及(0.27±0.41)mm;Ⅱ组17例(19眼)中,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及1年回退量分别为(0.98±0.79)mm、(0.87±0.41)mm、(0.76±0.41)mm和(0.71±0.39)mm。两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2.39,-2.68,-2.92;P<0.05)。Ⅰ组患者采用额肌瓣悬吊术、Ⅱ组患者采用扇形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后1个月内,Ⅰ组16例(22眼)患者中,发生并发症3例(3只眼),占13.64%。其中,暴露性角膜炎1例(只1眼)、睑缘切迹1例(1只眼)及睑裂不对称1例(1只眼)。Ⅱ组17例(19只眼)患者中,发生并发症6例(8只眼),占42.11%。其中,暴露性角膜炎2例(3只眼)、睑缘切迹2例(2只眼)、睑缘成角畸形1例(1只眼)及睑裂不对称1例(2只眼)。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P<0.05)。此外,两组患者重睑皱襞均明显,且均存在眼睑闭合不全及上睑迟落现象。Ⅰ组患者采用额肌瓣悬吊术、Ⅱ组患者采用扇形额肌瓣悬吊术治疗1年后,Ⅰ组16例(22只眼)患者中,发生并发症2例(2只眼),占9.09%。其中,睑缘切迹1例(1只眼),眼睑闭合不全1例(1只眼)。Ⅱ组17例(19只眼)患者中,发生并发症4例(4只眼),占21.05%。其中,睑缘切迹1例(1只眼)、睑缘成角畸形1例(1只眼)及眼睑闭合不全2例(2只眼)。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2,P<0.05)。Ⅰ组患者采用额肌瓣悬吊术、Ⅱ组患者采用扇形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后,对患者进行上睑睑高对称度的检查。结果在患者平视状态下,Ⅰ组16例(22眼)患者中,满意者16例(19只眼);Ⅱ组17例(19眼)患者中,满意者14例(15只眼);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P >0.05)。在患者上视状态下,Ⅰ组16例(22只眼)患者中,满意者8例(10只眼)。Ⅱ组17例(19只眼)患者中,满意者9例(10只眼)。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4,P>0.05)。结论额肌瓣悬吊术与扇形额肌瓣悬吊术两种手术方法均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效果相当。前者比后者并发症少,但在眉部会遗留少许瘢痕。后者更适合于外伤性上睑下垂。

  • 抑制翼状胬肉术后血管增生免疫纳米微球VEGF McAb-PLA(Tet)-NP 的制备方法研究

    作者:夏朝霞;杨筱曦;冯志贞;陈向华;屈蕾;马演玲

    目的:探讨制备抑制翼状胬肉术后血管增生免疫纳米微球,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聚乳酸(汉防已甲素)-纳米微粒[ VEGF McAb-PLA( Tet)-NP]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复乳法,以天然中药Tet作为试验药物,以PLA为包封材料,制备汉防已甲素聚乳酸纳米微粒[PLA(Tet)-NP]。观察其表面形态、结构、粒径及电动电位( Zeta电位)。采用碳二亚胺法将Tet聚乳酸纳米微球PLA(Tet)-NP与抗人VEGF McAb连接,制备免疫纳米微球。观察其表面形态、结构、粒径及Zeta电位。结果成功制备出了PLA(Tet)-NP及VEGF McAb-PLA(Tet)-NP。微粒的表征:类圆形囊泡,均质,粒径大小约为200~242nm,Zeta电位为-7.7mv。结论通过聚乳酸为包封材料,可成功制备出载药PLA( Tet)-NP,采用碳二亚胺法与抗人VEGF McAb成功连接。为今后进一步开展抑制翼状胬肉术后血管增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瘦素及其与眼科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晓丹;江晓丹;吕会斌;刘嫣;张明洲;李学民

    瘦素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通过与瘦素受体结合而发挥其广泛的生物学功能。瘦素可影响机体能量平衡,起到调节生殖、发育及神经内分泌功能的作用。同时,作为一种细胞因子,瘦素还可以影响促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促进细胞增殖和血管的生成。目前,瘦素在眼科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本文中笔者就瘦素与瘦素受体的生物学特性、生物学功能以及瘦素与眼科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 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作者:孟宪实;李莹;刘小伟

    睑板腺功能障碍( MGD)是多种睑板腺异常的总称,睑板腺的功能同时被神经、血供、激素及泪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根据其发病机制可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饮食营养及环境支持治疗等。目前,业界对于MGD的诊断及分类尚无统一的标准。在治疗上,大多也只是缓解症状,尚未得到根本的解决。本文中笔者主要针对国内外关于MGD所致干眼症的治疗研究进行总结。

  • Fas及其配体FasL等与凋亡相关的基因参与葡萄膜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易妙;喻京生;龙辉

    葡萄膜炎是一种种类繁多、病因复杂的疾病,可由感染、外伤、遗传、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引发。其中,以自身免疫反应为常见。对免疫学发展机制的深入研究是目前葡萄膜炎的主要研究方向。其中,细胞因子在葡萄膜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疾病活动之间的关系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逐渐形成了一个免疫应答体系。而近期的研究发现,Fas及其配体FasL等相关基因在葡萄膜炎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可能是葡萄膜炎反复发作的原因。

    关键词: 葡萄膜炎 Fas FasL
  • 重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诊断与治疗方法的新转变

    作者:吕爱国;郭黎霞;范肃洁

    青光眼是世界上第一大不可逆性致盲眼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青光眼的发病率也在逐步提高,而这部分病人的视功能一旦受到损伤就不可恢复,这必然会给病人的生活造成障碍并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我国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PACG)的高发区,故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将患者的视功能损害程度降到低成为我国青光眼防盲工作的首要目标。本文中笔者对近年来有关闭角型青光眼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新转变与发展趋势进行评述。

中华眼科医学(电子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2011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