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肿瘤影像学杂志

肿瘤影像学

肿瘤影像学杂志

Oncoradiology 상해의학영상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复旦大学
  •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影响因子: 0.6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8-617X
  • 国内刊号: 31-2087/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4-653
  • 曾用名: 上海医学影像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肿瘤影像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常才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高频超声与钼靶X线对比分析

    作者:张剑;陈卉;刘艳萍;孙悦;柳月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钼靶X线及两者联合应用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 37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超声与钼靶结果,分析两者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1 37例患者中,高频超声检出率为86.86%(11 9例),钼靶X线检出率为57.66%(79例),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25.81,P<0.005);两者联合诊断检出率为94.89%,与单用高频超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u=7.24,P<0.005).结论 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检查中,高频超声优于钼靶X线检查,两者联合检查能提高检出率.

  • 输卵管阻塞三维超声造影的诊断价值

    作者:周守兰;蔡冬梅;陈晓丽;周力学

    目的 探讨子宫输卵管三维超声造影可疑阳性病例的处理方法. 方法 在1 043例输卵管三维超声造影病例中,随机选择20例疑有双侧或单侧阻塞者共40条输卵管纳入研究.患者接受经阴道子宫输卵管声诺维三维超声造影(3D-SonoVue-HyCoSy),对于判断为单侧或双侧输卵管阻塞的患者,休息解痉5~10 min后再进行间隙性加压推注造影剂,将检查结果与腹腔镜通液术检查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首次造影判断为输卵管阻塞的有33条,经间隙性加压推注造影剂及改善解痉方法后有22条(66.7%)输卵管显示为通畅.间隙性加压处理后的3D-SonoVue-HyCoSy诊断输卵管通畅的阴性预测值为96.6%(28/29),诊断输卵管阻塞的阳性预测值为72.7%(8/11),诊断符合率为90.0%(36/40),与腹腔镜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5). 结论 对3D-SonoVue-HyCoSy中初步诊断为单侧或双侧输卵管可疑阻塞的患者,可通过及时间隙性加压推注造影剂造影等方法明确诊断.

  • 超声不同定位方法在乳腺微小肿块术前的应用

    作者:贾丽琼;潘炯;李小强

    目的 通过对乳腺微小肿块(直径<1 cm)超声不同定位方法的比较,寻求适合的术前超声定位方法. 方法 选择我院60例女性乳腺微小肿块患者,分成3组,分别经超声体表定位、超声引导下亚甲蓝(美蓝)注射定位及细针穿刺定位3种不同方法术前定位后,行乳腺肿块切除术,对术中找到肿块的时间(多个肿块为找到第1个肿块的时间)、出血量(多个肿块为平均出血量)及切除组织与肿块重量的比值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对单一良性肿块,细针穿刺定位找到病灶的时间为(2.1±1.7) min,出血量为(10.2±3.8) mL;经皮肤体表定位找到病灶的时间为(5.6±3.2) min,出血量为(18.1 ±4.8) mL;亚甲蓝定位找到病灶的时间为(4.0±2.8) min,出血量为(14.0±4.6) mL. 结论 乳腺微小肿块术前行超声定位是简单准确的方法,能准确标明肿块的深度和位置,节省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其中细针穿刺定位精准,术中寻找到肿块的时间短,出血量少,但价格昂贵;体表定位简便,尤其适合多病灶定位,但当乳房过大或乳腺较松弛时易发生偏移而导致术中找到肿块的时间过长;亚甲蓝染色定位较准确,但易弥散,时间和注射剂量是关键.

  • 乳腺肿块超声造影定量分析研究

    作者:唐蕾;陈曼;樊金芳;黄芸谦;李伟伟;张欢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定量评估乳腺肿块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方法 通过重复分析良恶性乳腺肿块超声造影图像的定量参数,研究取3次数据的中位数、相近两次数据的平均值及3次数据的平均值这3种方法所得数据与病理结果间的差异. 结果 151个乳腺肿块中,3种数据处理方法显示良恶性肿块的峰值P值均为0.000,曲线下面积(AUC)的P值分别为0.002、0.004、0.004.选择评判标准时,中位数法以AUC<3.850时诊断恶性肿块的灵敏度80.7%、特异度为61.9%,三者均值法以峰值<25.000时诊断恶性肿块的灵敏度为79.8%、特异度为71.4%,为佳选择. 结论 应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评估乳腺肿块可行,重复分析,取中位数或平均值的方法均可减少数据偏差.

  • 超声引导下穿刺骶尾部囊肿硬化治疗体会

    作者:顾新刚;吴旸

    资料患者男性,57岁.因骶尾部肿块50余年入院.曾在外院手术治疗,后又复发.体格检查:骶尾部见8 cm×6 cm×6 cm肿块,质软,位置固定,无压痛.盆腔MRI:直肠后旁沿直肠长轴上下分布的巨大囊性信号灶.超声检查:骶尾部见等回声区包块,边界清,包膜完整,内呈细小均匀点状等回声,从肛门旁向直肠深部延伸呈哑铃状,范围130 mm×64 mm×56 mm,超声诊断为骶尾部囊性肿块(皮样囊肿可能).常规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4项检查均正常.

  • 直肠平滑肌瘤超声误诊为子宫浆膜下肌瘤1例

    作者:徐佰成

    资料患者女性,45岁.因2个月前妇女病普查B超发现子宫多发肌瘤来我院就诊.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平素月经规则,无痛经;无腹痛、发热及进行性消瘦;大小便正常.体格检查:心肺正常,肝脾肋下未及,腹平软,无压痛,两侧腹股沟未扪及淋巴结肿大.妇科检查:阴道畅,宫颈光,子宫后位,增大如孕50+d,质硬,无压痛,活动可.两侧附件未扪及明显包块及压痛.实验室检查:血、尿、大便常规(一);肝、肾、血凝及甲状腺功能均正常;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apid plasma reagin,RPR)(一)、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haem agglutination test,TPH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一),癌胚抗原125(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CA199、CA153均正常.

  • 子宫肌瘤黏液性变超声表现1例

    作者:王贺;满玉晶;邹红;吴效科;杨新鸣

    资料患者女性,43岁.因下腹部胀痛伴尿频半月余入院.妇科检查:外阴已婚经产型,阴道畅,宫颈柱状光滑,子宫体前位,超新生儿头大小,可触及多个结节,质软,压痛阳性,活动度欠佳,双侧附件区压痛阴性.超声所见:子宫前位,形态不规则,大小为101 mm×93 mm×93 mm;内膜厚约7.8 mm,内膜回声欠均匀;于子宫后壁可探及93 mm×74 mm×98 mm的混合回声区域,边界尚规整,内部回声不均匀(图1),其内可见多个团块样中等回声区,大小分别为38 mm×32 mm、36 mm×22 mm、37 mm×22 mm(图2).

  • PET/CT诊断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1例

    作者:张联合;杨岗

    资料患者,男性,50岁,平素体健,无烟酒嗜好,无乙型肝炎病史,无发热、咳嗽咳痰,肝区无疼痛.入院前1天行常规体检,常规生化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10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 14 U/L,总蛋白(total protein,TP) 73 g/L,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11.1 μmol/L,总胆酸(total bile acid,TBA) 2.1 μ mol/L,葡萄糖(glucose,GLU) 4.8 mmol/L.肿瘤标记检查: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0.15 ng/mL,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0.98 U/mL,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 0.46 ng/mL.

  • 腹腔妊娠1例

    作者:史晓婧;陈苏宁

    资料患者女性,23岁.已婚未育,既往体健,无手术史,末次月经2012年5月8日,经量正常.因停经40 d伴左下腹痛l周于2012年6月20日来本院就诊.查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血hCG 2 456 mIU/mL.经阴道B超示宫内外未见明显妊娠迹象,盆腔积液,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疑宫外孕收入院.6月22日因腹痛加剧,经阴道B超示宫内外仍未发现妊娠囊,即行腹腔镜诊治.术中见左卵巢囊性增大,双侧输卵管外观正常,伞端未见活动性出血,盆腔积血200 mL.

  • 斑点追踪技术原理及其分析局部心肌功能的作用

    作者:曲俊朴

    尽管超声影像学进步较快,但在临床心脏超声工作中,仍较多袭用目测分析室壁节段运动的方法评价左室局部功能.斑点追踪为一种超声影像新技术,能对心肌运动进行定量分析,且较少受人为因素的干扰,在左室局部心肌力学的分析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综述就心肌结构及斑点追踪技术原理作一客观评价.

  • 宫颈癌的功能磁共振成像

    作者:罗娅红;王晓煜;于韬;李森;邱岩

    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及准确分期对治疗方案的制订及预后评价有重要意义.尽管目前已有多种影像学技术在宫颈癌的诊治过程中有广泛而成熟的应用,但功能MRI技术作为对常规MRI技术的重要补充,可为临床提供精细解剖信息以外的更多功能和代谢方面的改变信息.该文综述了动态增强MRI(DCE-MRI)、磁共振波谱(MRS)、扩散加权成像(DWI)等功能MRI技术在宫颈癌诊断,放、化疗疗效评估及预后中的应用.

  • 核素全身骨显像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辉;田辉英;李文亮;李德宇;陈鸿彪;周秀华

    目的 观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核素全身骨显像的特点及其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经骨髓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前的骨显像表现,并与对应的X线、CT和MRI影像学检查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 核素全身骨显像阳性率为91.1%(82/90).多发病灶者占93.9%,主要分布于肋骨、胸骨、脊柱和盆骨,其中热区(浓聚区)病灶占87.0%,热区与冷区(减低区)共存病灶占13.0%;单发病灶者占6.1%,分布于肋骨、颅骨、髂骨、股骨.X线、CT诊断阳性率分别为64.1%(25/39)、94.9%(37/39)、97.4(38/39).X线与CT和MRI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全身骨显像诊断阳性率与CT和M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骨显像、CT和MRI联合诊断阳性率为100%(39/39). 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全身骨显像阳性率高,结合MRI或CT检查可进一步提高其诊断阳性率.

  • 99mTCO(DGDTC)2肺腺癌Spca-1荷瘤裸鼠实验研究

    作者:霍宗伟;王晓慧;陈鸣陆;方永存;李国梁;张鹏;杨国仁

    目的 用99mTcO核标记D-葡萄糖氨基酸盐配合物99mTcO(DGDTC)2观察其在肺腺癌(Spca-1)荷瘤裸鼠体内的摄取情况,并与18F-2-氟-2-脱氧-D-葡萄糖(18F-FDG)的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分析99mTcO(DGDTC)2作为肿瘤代谢显像剂的可行性. 方法 配体交换法制备99mTcO(DGDTC)2,将Spca-1荷瘤裸鼠模型50只分为99mTcO(DGDTC)2组和18F-FDG组,检测血液、肝、肾、肌肉、肿瘤中的单位放射性计数比值(%ID/g)及肿瘤与非肿瘤(T/NT)放射性比值. 结果 高效液相层析(HPLC)分析法测定99mTcO(DGDTC)2放射性化学纯度≥95%.荷瘤裸鼠体内分布实验结果显示,99mTcO(DGDTC)2组注射显像剂后30 min时血液、肾内%ID/g高,lh时显著降低.注射显像剂后30 min、lh、2h、3h和4h时肿瘤组织的%ID/g分别为5.16±0.96、3.18±0.73、1.94±0.39、0.86±0.15和0.34±0.09; T/NT分别为1.7、3.2、3.8、1.9和1.4.18F-FDG组注射显像剂后10 min时血液、肾内%ID/g高,以后逐渐下降,肿瘤%ID/g高值出现在10min时.T/NT比值在60 min时达高值2.5,以后逐渐下降. 结论 99mTcO(DGDTC)2放射稳定性较好,荷瘤裸鼠体内分布显示具有较好的肿瘤靶向性,类似于18F-FDG,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肿瘤代谢显像剂.

  • 99mTc-MDP骨骼显像诊断早期骨量减少的实验研究

    作者:高克加;叶智卫;蔡瑾;梅小刚;史青

    目的 探讨99mTc-MDP骨骼显像诊断早期骨量减少的价值. 方法 经肌肉注射地塞米松(DX)6周制作兔骨量改变模型.其中骨质疏松对照组每周注射2次,每次2 mg/kg;骨量减少组每周注射1次,剂量同前.第7周进行99mTc-MDP骨骼显像半定量检测、骨组织病理切片、骨密度检测、骨形态计量分析、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检测、血清骨钙素(BGP)检测.方差分析和组间t检验比较各组数据. 结果 骨质疏松对照组和骨量减少组99mTc-MDP骨骼显像半定量检测均见椎体、股骨头、膝关节等放射性比值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血清BALP、BGP等其他各项检测指标也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但骨量减少组股骨中段摄取99mTc-MDP未见显著增高(P>0.05),骨组织病理切片与股骨头骨密度、腰椎骨密度及骨形态计量差异也不显著(P>0.05). 结论 99mTc-MDP骨骼显像所示股骨中段(长骨)摄取骨骼显像剂99mTc-MDP的比值差异小,结合骨密度降低不明显,可提示为早期骨量减少阶段,为临床提供在早期骨量减少时进行干预防治的参考依据.

  • 18F-FDG符合线路SPECT在肺部阴影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赵龙;王火强;刘进军;赵娟

    目的 探讨18F-2-氟-2-脱氧-D-葡萄糖(18F-fluorodeokyglucose,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技术在肺部阴影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对1 113例肺部肿块患者进行18F-FDG符合路线SPECT检查以达到诊断目的,并与病理结果比较. 结果 1 113例患者中,恶性疾病5 01例、良性疾病61 2例.病灶检出的灵敏度87.0%,特异度84.6%,准确率8 5.2%.其中鳞癌、腺癌、腺鳞混合癌和小细胞肺癌的准确率分别为86.9%、81.3%、95.5%和91.8%.结论 18F-FDG SPECT能有效显示肺癌病灶,在肺癌的诊断、良恶性肿瘤的鉴别中作为一种补充检查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该检查价格便宜,成像清晰,有良好应用价值.

  • 凋亡分子影像研究进展

    作者:胡四龙;章英剑;周正荣

    诱导细胞凋亡是各种抗肿瘤治疗的主要机制之一,凋亡分子影像能在活体内动态、无创检测抗肿瘤治疗所引起的细胞凋亡,有助于肿瘤治疗疗效的早期评判和预后分析.本文对目前细胞凋亡分子影像学技术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主要包括放射性核素显像、MRI、光学成像等.

  • 小动物SPETC/CT日常质量控制

    作者:张建平;郑宇佳

    目的 探讨小动物SPECT/CT日常质量控制. 方法 对影响和衡量小动物SPECT/CT显像质量的近场均匀性(NFF)模型、Jaszczak模型、SPECT定量模型、CT几何校正和Hounsfield模型进行测量及校正. 结果 NFF性能指数(FOM)均<20,4个探头分别为13.38、15.46、16.06和13.08. Jaszczak模型给出的分辨率为1.1 mm.当孔板为ATP102,核素为99mTc和1 2 5I时,SPECT定量因子分别为0.002 29和0.006 43;而当孔板换成ATP108时,定量因子分别为0.001 95和0.004 01.CT几何偏差在±0.5 mm内,Hounsfield值在各种条件下均达到要求. 结论 系统整体性能稳定,各项测试均达到要求.

  •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南宇乐;鹿彤;张林娣;顾祯祺;李玮;何爱华;曾纪骅

    目的 探讨18F-2-氟-2-脱氧-D-葡萄糖(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对临床分期的影响. 方法 对189例临床拟诊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原发灶显像结果与术后病理对照,所见转移灶经病理或多种影像学检查及临床随访予以确诊. 结果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诊断结直肠癌原发灶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9%、70.0%、93.1%、96.4%和66.7%.对远处脏器转移诊断的准确率高,改变12.2%患者的M分期. 结论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结直肠癌原发病灶诊断及术前M分期中有较高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18F-FDG中残留乙腈的含量

    作者:袁慧瑜;许晓平;王明伟;张勇平;高志麒;卢麟俊

    目的 建立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2-氟-2-脱氧-D-葡萄糖(18F-FDG)中乙腈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聚乙二醇-20000毛细管柱(30m×0.32 mm×0.5 μm),载气为氮气,压力0.3 MPa.火焰电离检测仪(FID)检测器温度为250℃,进样口温度为200℃.顶空进样,平衡温度为80℃,平衡时间30 min,分流比为20:1.水为溶剂,外标法测定18F-FDG中乙腈的残留量. 结果 在此色谱条件下,被测物峰面积与检测浓度在所考察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9.平均回收率102.5%,相对标准误差为2.53%.乙腈的低检出限为1μg/mL. 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色谱方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18F-FDG等正电子放射性药物乙腈残留量的检测.

  • 硝酸甘油介入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心肌微血管损伤的研究

    作者:喻岳超;任少阳;周青;武维恒;李东野

    目的 描述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肌微血管损伤在心肌灌注显像(MPI)中的影像学特征,探讨影像学特征与糖尿病微血管损伤程度的关系. 方法 将103例T2DM患者分为2组: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组(狭窄<50%)35例和CAG异常组(狭窄≥50%)68例.对2组病例分别进行99mTc-甲氧基异丁基乙腈(MIBI)静息MPI (R-MPI)和硝酸甘油介入MPI(NTG-MPI),并应用ECToolbox软件对显像结果进行定性与半定量分析. 结果 103例患者中,R-MPI共检出灌注稀疏256个节段,其中CAG正常组75个节段,CAG异常组181个节段(x2=8.90,P<0.01).NTG-MPI共检出灌注稀疏426个节段,其中CAG正常组137个节段,CAG异常组289个节段(x2=1.09,P>0.05).CAG正常组反向再充填62个节段,占30.7% (62/202); CAG异常组反向再充填145个节段,占32.7%(145/443);两组相比,x2=0.26,P>0.05.CAG正常组患者R-MPI总评分(SRS)、N-MPI总评分(SSS)、SRS与SSS差异值(SDS)与CAG异常组相比,t值分别为7.57、7.74、7.46,P值均<0.01.103例T2DM患者中,SDS<0者57例,占55.3%;SDS>0者39例,占37.9%;两者相比,x2=6.32,P<0.05.无论是SDS>0还是SDS<0,CAG正常组与异常组之间都有显著性差异(t=5.46、7.92;P值均<0.01). 结论 NTG-MPI中心肌缺血节段的数量和严重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T2DM患者冠状循环微血管损伤程度.

  • 99mTc-HYNIC-TOC小动物SPECT/CT显像和人体内照射剂量估算

    作者:蒋津津;许晓平;张建平;徐俊彦;王明伟;郑宇佳;鲍晓

    目的 研究生长抑素受体显像剂99mTc-HYNIC-TOC在正常小鼠体内分布、荷瘤裸鼠显像、异常毒性及估算人体医学内照射剂量. 方法 将本科室自主标记的99mTc-HYNIC-TOC 0.2 mL/100 u Ci注射于小鼠尾静脉,并于给药后0.5、l、2、4、6h取血处死,检测小鼠体内生物分布,另进行安全性与毒性实验.将各相应脏器每克百分注射剂量(ID%/g)数据转化到人体脏器百分注射剂量,利用OLINDA/EXM软件计算各脏器及全身的内照射辐射吸收剂量.建立荷瘤AR42J裸鼠,经尾静脉注射0.2 mL活度为l mCi 99mTc-HYNIC-TOC后,分别于2、4h行小动物SPECT/CT显像,数据经处理后勾画感兴趣区(ROI)并计算肿瘤与非肿瘤(T/NT)放射性比值. 结果 该显像剂血液清除快,本底低,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泄.注射2h后,肿瘤组织即有明显的放射性摄取,T/NT达7.1,显像效果佳.人体内照射剂量估算结果显示,小肠对99mTc-HYNIC-TOC的吸收剂量高,为6.40E-03 u Gy/MBq,全身有效剂量为4.59 μ Sv/MBq,对全身各主要脏器的辐射剂量均较小. 结论 99mTc-HYNIC-TOC人体应用安全,无毒性,是非常理想的生长抑素受体阳性肿瘤的显像剂.

  • 胃部惰性淋巴瘤与侵袭性淋巴瘤的18F-FDG PET/CT表现

    作者:邱琰;郭睿;胡佳佳;王超;江旭峰;张敏;张淼;李彪

    目的 分析胃惰性淋巴瘤与侵袭性淋巴瘤的18F-2-氟-2-脱氧-D-葡萄糖(18F-FDG) PET/CT影像学特点,探讨其在胃淋巴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 方法 对26例经胃镜活检病理证实的胃非霍奇金淋巴瘤(包括19例侵袭性淋巴瘤,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6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和套细胞淋巴瘤各1例;7例惰性淋巴瘤,其中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6例、结外性滤泡边缘区B细胞性淋巴瘤1例)进行了治疗前常规PET/CT显像. 结果 胃淋巴瘤的PET/CT表现以不同形式的胃壁增厚和FDG代谢显著增高为主要特征,部分有胃外侵犯.在胃壁增厚方面,侵袭性淋巴瘤与惰性淋巴瘤分别有7例及3例呈Ⅰ型表现(胃壁弥漫性增厚伴FDG代谢显著增高),5例及0例呈Ⅱ型表现(胃壁节段性增厚伴FDG代谢显著增高),6例及3例呈Ⅲ型表现(胃壁局限性增厚伴FDG代谢增高),1例及1例呈Ⅳ型表现(胃壁多发结节样增厚伴FDG代谢串珠样增高).在FDG代谢方面,侵袭性胃淋巴瘤SUVmax平均值为13.1,而惰性胃淋巴瘤为4.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当临界值为5.35时,曲线下面积大,此时鉴别惰性与侵袭性胃淋巴瘤的灵敏度可达84.2%,特异度为85.7%. 结论 胃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8F-FDG PET/CT表现以Ⅰ型和Ⅲ型多见,侵袭性淋巴瘤的SUVmax高于惰性淋巴瘤.18F-FDG PET/CT有助于淋巴瘤的诊断和病情全面评估.

  • 18F-FDG PET/CT显像在肠道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刘玉暖;贾立镯;韩静雅;赵新明

    目的 探讨2-氟-2-脱氧-D-葡萄糖(18F-FDG) PET/CT显像在肠道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176例患者全身18F-FDG PET/CT检查肠道异常的结果.PET/CT检查先为常规扫描,然后对肠道病变异常部位行延迟显像,个别患者在口服2%优维显后行延迟显像.所有PET/CT融合图像、PET图像和CT图像均通过融合软件进行帧对帧对比分析,并检测病变大小、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及分析病变的CT征像. 结果 176例PET/CT显像中PET均显示肠道高代谢,其延迟显像PET/CT结果经内镜、手术病理和临床随访证实,诊断肠道肿瘤的灵敏度为92.86%(13/14),特异度为97.53%(158/162),假阳性率为2.47%(4/162),假阴性率为7.14% (1/14),准确率为97.16%(171/176).有7例肠道恶性病变首先由PET/CT 18F-FDG检出,9例同时检出转移.152例肠道生理性摄取所致高代谢患者中,SUVmax值为1.8 ~4.0,延迟显像后肠道条形浓聚明显变淡或消失.14例恶性肠肿瘤早期SUVmax值为3.0~10.49,延迟显像后均增加(P=0.03),10例良性肠道病变SUVmax值为2.66 ~ 6.9,延迟显像后7例(70%)表现为SUVmax值不同程度下降,3例(30%) SUVmax增加(P=0.03). 结论 18F-FDG PET/CT早期显像和延迟显像技术在肠道肿瘤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肿瘤影像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