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肿瘤影像学杂志

肿瘤影像学

肿瘤影像学杂志

Oncoradiology 상해의학영상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复旦大学
  •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影响因子: 0.6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8-617X
  • 国内刊号: 31-2087/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4-653
  • 曾用名: 上海医学影像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肿瘤影像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常才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超声造影在前列腺癌诊断及指导前列腺活检中的价值探讨

    作者:赵云歆;江怡;姚敏;王颖;姚广力;康慧莉;蔡秋琼;梅将军;王健

    目的:探讨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在前列腺癌活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3例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4 ng/mL,且直肠指检阳性或经直肠超声发现可疑病灶的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随后行超声造影异常增强区靶向穿刺+6点常规穿刺,对超声造影未见异常者行常规6点穿刺。以病理结果为对照,分析超声造影图像特征。结果以病理为标准,超声造影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33%、93.02%、84.93%、88.00%、83.33%。前列腺癌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主要有前列腺外腺局灶性异常增强,以及内外腺分界不清。结论超声造影诊断前列腺癌的阳性预测值较高,对引导穿刺活检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价值

    作者:姥义;熊文峰;赵宝珍;桑玉顺;施海建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主动脉窦瘤破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或介入治疗证实为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声像图表现。结果20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中,右冠窦瘤破入右室流出道9例、右冠窦瘤破入右室3例、右冠窦瘤破入右房1例、无冠窦瘤破入右房7例。其中合并室间隔缺损11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6例,二尖瓣关闭不全5例,三尖瓣关闭不全4例,动脉导管未闭1例。超声心动图均清楚显示20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破口的部位、形态、大小、数目及破入部位。结论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脉窦瘤破裂的特异性强,且简便、准确,可作为诊断主动脉窦瘤破裂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 螺旋CT及三维重建在颌骨造釉细胞瘤中的应用

    作者:蔡惠芳;张同华;陈建新;胡翼江;王兆平;李玉洁;徐正道;陈瑛;丰宇芳;丁卫华

    目的:探讨螺旋CT及三维重建在颌骨造釉细胞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颌骨造釉细胞瘤,均行螺旋CT扫描并行三维重建后处理,观察病变的部位、形态、内部结构及邻近结构侵犯等特征。结果11例患者中,5例病灶位于下颌磨牙区、4例位于下颌体部、2例位于上颌骨。多房型6例,其中3例呈肥皂泡状、3例呈蜂窝状。骨性房间隔可完整或不完整。单房型5例。5例有不同程度牙根吸收。11例病灶均可见周围骨质呈膨胀变薄。7例病灶可见囊壁周围骨质缺损,无硬化缘;2例穿破邻近骨皮质形成软组织肿块。1例侵及上颌窦,5例侵及下颌管。6例病灶呈均一囊性密度,4例呈软组织密度,1例术后10年复发病例呈囊实混杂密度。结论螺旋CT三维成像可直观了解病变在三维立体空间的实际大小、形态、位置、内部结构、周围骨质破坏、牙根吸收及周围组织结构的立体解剖关系,对提高造釉细胞瘤的术前诊断正确率有重要价值,为制订手术方案和放疗计划提供了客观依据。

  •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与血流大剪切率及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

    作者:楚宁宁;姚世发;周宁明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血流大剪切率(SR)及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4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65例2型糖尿患者分为病程≤5年组(A组)和病程>5年组(B组)。利用高频超声对所有观察对象的颈动脉进行测量,包括颈动脉IMT、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利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测量相关参数,包括血管舒张期内径(Dd)、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度指数(β)、顺应性(AC)。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A组Ep、β增高(P<0.01),AC降低(P<0.05),IMT、PSV、Dd、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糖尿病A组和对照组比较,糖尿病B组颈动脉IMT增厚(P<0.01),Dd增宽(P<0.01),PSV、SR降低(P<0.01),Ep、β增高(P<0.01),AC降低(P<0.05)。Ep、β与IMT呈正相关(r=0.527、0.556,P<0.01),与SR呈负相关(r =-0.513、-0.537, P<0.01),AC与IMT呈负相关(r=-0.477,P<0.01),与SR呈正相关(r=4.58,P<0.01),IMT与SR呈负相关(r=-0.537,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变化要早于IMT、SR改变,而低SR加速了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及动脉硬化的发展。

  • 119例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枪行肾活检分析

    作者:张恒;周世崇;朱俊;方亚祥;汤四新;李建华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使用自动活检枪行肾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9例患者,其中男性61例、女性58例;年龄15~77岁,平均(41.38±14.62)岁。穿刺点选择在右肾下极肾皮质较厚部位,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在超声显示下沿引导线进针,取出组织条后快速放入10%甲醛溶液内固定和0.9%NaCl溶液内保存,分别送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及免疫荧光检查。结果119例患者共穿刺392针次,取出组织条长度3~20 mm,均符合病理学检查要求。术后发生镜下血尿46例,占38.7%;肉眼血尿11例,占9.2%;肾周血肿4例,占3.4%。119例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彩超引导下自动活检枪行肾穿刺活检操作简洁、定位准确、成功率高、创伤小,还可避免严重并发症,对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卵巢甲状腺肿超声表现1例

    作者:黄菊琴;童仙君;程遵华;魏静静

    患者女性,61岁,因腰椎间盘突出入住本院骨科病房。常规妇科超声检查发现右中下腹以巨大囊性为主的囊实混合性占位病变,上界位于脐上30 mm,大小约145 mm×74 mm×120 mm,形态欠规则,部分边界欠清,内见不规则的中高回声(45 mm×46 mm×49 mm)(图1)。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示中高回声内见条状血流信号,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 RI)0.61。子宫大小为36 mm×24 mm×38 mm,子宫内膜厚3 mm,肌层回声均匀。右侧卵巢显示不清,左侧卵巢大小为18 mm×12 mm。子宫直肠窝未见游离无回声区。超声诊断:右中下腹囊实混合性占位病变:考虑卵巢来源,恶性肿瘤不能排除。腹盆腔增强CT见右中下腹部巨大囊实性占位影,大小为86 mm×103 mm,增强后实性成分可见明显强化,提示右中下腹囊实性占位:首先考虑胚胎源性肿瘤,具有恶性倾向;相关血清肿瘤标记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CA199、CA125、CA153及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等均在正常范围。手术中见右中下腹一巨大囊实性肿块,大径约150 mm,与回盲部、小肠、大网膜多处致密粘连,肿瘤底部位于右侧附件下方,肝脏无转移灶,无腹腔积液,行肿块切除术。考虑肿瘤为胚胎来源,送冷冻检查,报告为成熟性囊性畸胎瘤,以甲状腺肿为主。组织病理学报告:巨检(右附件)灰红结节1个,大小为105 mm×95 mm×50 mm,切面呈囊实性,内含灰红色清亮液体。诊断:右附件卵巢甲状腺肿(图2)。

  • 乳腺原发性骨肉瘤超声表现1例

    作者:周春;周建桥;詹维伟

    患者女性,68岁,因无意中发现右乳肿块4 d入院。查体示双乳对称,无乳头内陷及歪斜,挤压无溢液,右乳外侧可扪及约2 cm×1.5 cm 质硬肿块,边界欠清,活动一般,无压痛,双侧腋下及锁骨上未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患者术前行超声检查,灰阶超声显示左侧乳腺大小为20.9 mm×14.5 mm椭圆形团块,水平位生长,边缘见小分叶,内部呈不均匀低回声,见钙化灶,后方伴回声增强(图1)。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团块内部稀少点状、条状血流,血管较纤细(图2)。声弹性成像显示团块内部大部分为代表低应变的红色,弹性评分4分(图3)。团块周围乳腺组织无明显结构扭曲,无导管扩张、无水肿,Cooper 韧带无改变。超声提示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4C类。行右乳肿块扩大切除术治疗,术中显示病灶呈灰红色。术后石蜡病理示肿瘤细胞梭形、短梭形,不规则散在花边样成骨现象,病理诊断乳腺骨肉瘤(图4)。术后行全身骨扫描,未发现骨骼系统的骨肉瘤征象。

  • 创伤性周围神经损伤的评估

    作者:黄云霞(综述);朱家安;胡兵(审校)

    明确的诊断是创伤性神经损伤获得佳治疗方法和预后的关键。根据不同检查方法反映的神经功能改变、损伤部位及神经形态学变化等信息,可评估神经损伤的性质、程度。该文综述了神经电生理、临床检查、超声及MRI等目前创伤性周围神经损伤主要检查方法在诊断、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剪应力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秋云(综述);陈明(审校)

    颈动脉粥样硬化(AS)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理基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剪应力是在AS的形成、发展,斑块破裂、脱落中有重要作用的生物力学因素。本文对剪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现状,剪应力检测方式,剪应力在AS形成、发展,以及斑块破裂、脱落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超声造影表现分析

    作者:赵齐羽;蒋天安;陈芬;叶争渡;李琚;邓壮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超声造影的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为ICC患者的临床、常规超声图像及超声造影动态资料。结果32例ICC患者共34个病灶。超声造影在时间上的分布特点均表现为“快进快出”增强方式;空间上的分布特点有3种类型:20个(58.8%,20/34)周边环状高增强向内充填型,5个(14.7%,5/34)整体均匀增强型,9个(26.5%,9/34)周边环状高增强不向内充填型。结论 ICC在超声造影上具有特定的增强方式,超声造影有助于鉴别诊断。

  • 复发性及初发性肝癌的超声造影表现及其与肿瘤大小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魏瑞雪;王文平;袁海霞;黄备建;毛枫;丁红;司芩

    目的:探讨复发性及初发性肝癌的超声造影表现及其与肿瘤大小的相关性。方法对395例(共438个肿瘤)初发性肝细胞癌(PHCC)患者和400例(共458个肿瘤)复发性肝细胞癌(RHCC)患者行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检查。将PHCC和RHCC分别分为≤20 mm及>20 mm组。比较PHCC与RHCC造影增强时相变化在不同大小肿瘤之间的差异。结果在≤20 mm的肿瘤中,动脉期PHCC的等回声比例高于RHCC,门静脉期RHCC的等回声比例高于PHCC。在>20 mm的肿瘤中,门静脉期及延迟期RHCC等回声肿瘤的比例均高于PHCC。不同大小的肿瘤中,RHCC达等回声的时间早于PHCC,达低回声的时间晚于PHCC。结论不同大小RHCC与PHCC的超声造影表现有一定差异。

  • 声辐射力触诊组织定量技术鉴别肝脏良恶性局灶性病变的价值

    作者:王书隽;孙丽萍;徐辉雄;吴剑;郭乐杭;郑曙光;刘琳娜;徐晓红

    目的:探讨声辐射力触诊(ARFI)组织定量(VTQ)技术对肝脏局灶性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92个肝局灶性病变进行VTQ检查,测量并记录其横向剪切波速度(SWV),比较良恶性肝局灶性病变间SWV的差异,并确定截断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VTQ技术鉴别肝局灶性病变良恶性的价值。结果92个局灶性病变包括41(45.0%)个恶性肿瘤和51(55.0%)个良性病灶,恶性病变组与良性病变组SWV比较有显著性差异[(3.66±1.65)m/s vs.(1.57±0.81)m/s,P<0.001)]。鉴别良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AUROC)为0.846(95% CI:0.765~0.927,P<0.001)。以SWV=2.11 m/s作为截断值,鉴别肝脏局灶性病变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9%,76.5%,73.9%和84.8%。结论 ARFI VTQ技术可定量反映组织弹性特征,有助于鉴别肝局灶性病变的良恶性。

  • 99mTc-HYNIC-TOC SPECT/CT显像探测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灶的临床价值

    作者:蒋津津;徐俊彦;许晓平;杨忠毅;张建岗;陆晓聆;章英剑

    目的:探讨99mTc-HYNIC-TOC显像探测神经内分泌肿瘤肝(NET)转移灶的价值。方法对17例行99mTc-HYNIC-TOC检查的NET肝转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原发灶为直肠NET者13例、胰腺NET者3例、腹腔来源NET者1例。静脉注射10~15 mCi 99mTc-HYNIC-TOC后2 h行全身和腹部SPECT/CT断层显像,对各肝脏转移灶进行图像分析,测量靶/非靶放射性计数比值(T/NT)。结果99mTc-HYNIC-TOC对NET患者肝转移的诊断阳性率为76.5%(13/17),阳性病灶T/NT比值平均为3.73±2.57(1.50~13.03,n=46),病灶检出率为92.0%(46/50),同机低剂量CT和同期增强诊断CT病灶检出率分别为40.0%(20/50)和64.7%(11/17)。99mTc-HYNIC-TOC SPECT/CT检出小病灶大径仅7 mm,T/NT值达2.68。此外,全身平面显像配合SPECT/CT断层显像可更准确发现更多肝内转移灶,对肝转移灶疗效评价也有较好的应用价值。结论99mTc-HYNIC-TOC SPECT/CT显像可准确、灵敏地探测肝转移灶。

  • 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在肝细胞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残留病灶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作者:宋红俊;姚之丰;胡四龙;张光远;付怡;章英剑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在肝细胞癌(HC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残留病灶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HCC患者TACE后行18F-FDG PET/CT检查,以临床随访及病理结果为标准进行对照分析。根据TA C E术后碘油在肝癌病灶中沉积面积的大小分为3型。Ⅰ型:碘油沉积面积>60%的病灶面积;Ⅱ型:碘油沉积面积占病灶面积的20%~60%;Ⅲ型:碘油沉积面积<20%的病灶面积。18F-FDG PET/CT诊断残留病灶的效能与增强CT(CECT)进行对比分析,并进一步探讨肿瘤大标准摄取值与正常肝组织平均标准摄取值的比值(TSUVmax/LSUVmean)与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比较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显示,18F-FDG PET/CT显像在HCC患者TACE术后残留病灶检测中的价值显著优于CECT(P=0.04)。TSUVmax/LSUVmean≥1.65与肿瘤大小(P=0.0096)、碘油沉积面积(P=0.0387)、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P=0.0142)显著相关,但与肿瘤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性(P=0.2626)。TSUVmax/LSUVmean<1.65组患者的总生存率显著增高(P=0.024)。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在HCC患者TACE术后残留活性病灶的检测中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且真实性和可靠性良好,明显优于增强CT;同时TSUVmax/LSUVmean可作为TACE治疗后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对协助临床确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 超声与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诊断肝血管瘤中的价值

    作者:方靓;陈悦;王文平

    肝血管瘤是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超声检查因其无创、准确和重复性好,已成为检测肝血管瘤的首选方法之一。本文就肝血管瘤的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三维超声、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的特点作一简要综述。

  •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肝细胞癌的分析研究

    作者:王标;王英;李文涛;李国栋;许立超

    目的:研究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细胞癌(HCC)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探讨局部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2011年8月-2013年6月共10例患者12个HCC病灶行TACE联合RFA治疗,随访至少6个月后,评价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0例HCC患者共行TACE治疗19次、RFA治疗10次。技术成功率为100%。主要并发症为肝包膜下出血(10%)、疼痛(20%)。住院时间(3.0±1.3)d。治疗后随访(18.0±8.4)个月,靶病灶局部控制率为91.7%(11/12),局部病灶无进展期为(17.0±9.3)个月。TACE治疗后部分病灶缩小,碘油沉积良好,尤其是病灶边缘碘油沉积者,使靶病灶位置、大小更易辨识,有利于后续R FA治疗彻底消融。RFA术后病灶先增大后缩小,术后6个月较术后1个月显著减小(P=0.01)。TACE联合RFA治疗≤3 cm与3~5 cm病灶的局部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是否靠近肝脏大血管对局部控制率无影响(P>0.05)。结论TACE联合RFA治疗HCC的安全性、可行性高,治疗3~5 cm的病灶同样可获得较高的肿瘤局部控制率。

  • 三维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对肝门胆管癌可切除性评估的研究

    作者:王彦冬;经翔;王毅军;丁建民;张翔;张倩华;杨悦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在肝门胆管癌术前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肝门胆管癌患者资料,术前均行三维超声及超声造影,观察三维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并与手术及病理对照分析。结果41例肝门胆管癌患者中,三维超声判断Bismuth-Corlette分型的准确率为85.4%(35/41),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的准确率为87.8%(36/41),比较两种方法的分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4,P>0.05)。超声造影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如下:肝门胆管癌淋巴结转移(72.7%、93.3%、87.8%)、肝转移(71.4%、97.1%、92.7%)、肝动脉受侵(85.7%、97.1%、95.1%)、门静脉受侵(87.5%、97.0%、95.1%)。三维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对肝门胆管癌术前可切除性评价与术中评价的一致率为78.0%(32/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P>0.05)。结论三维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在判断肝门胆管癌分型、检测淋巴结和肝内转移、评估血管侵犯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 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影像学表现及征象分析

    作者:刘权;彭卫军;王坚

    目的:探讨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E)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少见病的CT、MRI征象认识,帮助治疗前诊断。方法病理证实肝上皮样血管瘤5例,发病年龄27~55岁;女性3例、男性2例。3例行平扫加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1例同时行MRI平扫加动态扫描,1例仅行MRI动态扫描。2例间隙性右上腹痛;3例无症状,为体检发现。3例同时伴发肝外病变(多发肺结节2例、腹膜结节1例)。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肝周围及包膜下弥漫性病变5例(5/5),其中多发结节3例、多发结节伴大块融合灶2例;伴肝包膜回缩征5例(5/5),肝内静脉进入并止于病灶5例(5/5),病灶包绕血管2例(2/5)。CT平扫表现为多发低密度结节,内见更低密度区,边界清楚(5/5);动态增强典型病灶中层环形强化伴周围低密度晕环,中心不强化(多层靶征)(5/5),延迟期无廓清(5/5),延迟10 min病灶缩小(1/1)。MRI平扫T1WI低信号灶,内见更低信号灶;T2WI高信号灶,内见更高信号;造影后可见多层靶征(2/2)。结论本组肝EHE具有相似的影像学特征,易误诊为肝转移瘤或血管瘤。对首次就诊无肝外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CT或MRI发现肝周围或包膜下多发肿块或大块融合病灶伴肝包膜回缩者,鉴别诊断时要考虑到血管内皮瘤;造影后持续靶样强化伴延迟强化,合并肝内静脉进入并止于病灶者可提示该病。

  • 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腹部转移性肿瘤的初步报告

    作者:黄浩哲;许立超;李国栋;何新红;王英;李文涛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腹部转移性肿瘤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例确诊为腹部转移性肿瘤的患者,在CT引导下采用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转移性病灶。结果9例患者均成功手术,病灶平均冰球覆盖率为(95.0±4.8)%,平均冷冻时间(22.4±7.6)min,平均复温时间(11.2±4.6)min,患者术后1个月和3个月临床受益率分别为100.0%和91.7%;术后并发症轻微,未见冷休克、肝破裂出血及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腹部转移性肿瘤安全有效,创伤微小,近期效果满意。

  • 超声心动图对慢性贫血患者左心结构及功能变化的研究

    作者:王素萍;王继耘;周根新

    急性贫血常伴有心脏功能的代偿性增强,以保证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供血。慢性贫血往往无症状,易被忽视。关于慢性贫血的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近年来国外有为数不多的研究,但主要集中在镰状细胞性贫血及肾衰竭贫血患者,对其他慢性贫血研究甚少。本研究对58例慢性贫血患者左心结构及功能变化进行了超声心动图初步研究,探讨慢性贫血对左心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 胰腺癌肉瘤1例

    作者:姜婷婷;刘晓航;顾雅佳;彭卫军

    患者男性,74岁。上腹部不适伴餐后胃区胀痛半月余。患者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不适,伴餐后胃区胀痛,自行口服健胃消食片后症状无明显好转。在当地医院超声检查提示肝脏占位,CT检查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肿瘤标记结果如下, CA199:46.88 U/mL;CA242:23.54 U/mL;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87.42 ng/mL;余未见异常。

  • 编者的话

    作者:王文平

    原发性及转移性肝癌是肝内常见的恶性肿瘤。医学影像学技术在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时治疗、提高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期肝癌专刊邀请了该领域相关资深专家为通信作者,撰写相关论文十余篇,主要从肝癌的新影像学诊断现况、肝脏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及未来影像学技术发展的前景进行了研究和报道。

肿瘤影像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