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广东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

广东医学杂志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광동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4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448
  • 国内刊号: 44-1192/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6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广东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CAT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性白血病

    作者:彭琪;李劲高;陈景;夏平方;陆泽生;杜欣;林伟;佘妙容

    目的 探讨CAT联合方案治疗难治或复发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42例难治或复发AML患者予CAT方案治疗,CAT方案包括环磷酰胺300~500 mg/m2,每12小时1次,第1~3天;阿糖胞昔1 000~1 500 mg/m2,1次/d,第2~6天;拓扑替康1.25 mg/m2,1次/d,第2~6天.Hb<60 g/L或出现明显贫血症状时输注浓缩红细胞.Plt<20×109·L-1或出现出血时输注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0.5×109·L-1 时常规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结果 3例患者化疗后未复查骨髓无法评估疗效,可评估疗效39例.获得完全缓解18例(46.2%),部分缓解2例(5.1%),总有效率达51.3%,未缓解19例(48.7%).复发时间大于12个月组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复发时间小于12个月组(73.3% vs 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而难治和复发AML患者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中位总生存时间16(2~88)个月,复发后中位总生存时间5(1~49)个月,12例缓解患者中位缓解时间为9(2~49)个月.骨髓抑制很普遍,非血液学毒性常见的是感染,发生率为100%.观察期间死亡1例(2.32%).结论 CAT方案对难治复发AML患者有较好的疗效且患者耐受性良好,值得进一步探讨.

  • 复供精人工授精失败者的宫腹腔镜诊疗分析

    作者:张碧云;何小红;陈进;朱国平;钟兴明;李艳秋

    目的 对反复供精人工授精(AID)失败者进行宫腹腔镜诊疗,并评价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检测输卵管通畅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321例因反复AID失败而收住女性科行宫腹腔镜探查的诊疗结果.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105例(32.71%),输卵管性因素57例(17.76%),盆腔粘连33例(10.28%),多囊样卵巢15例(4.67%),子宫内膜息肉7例(2.18%),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盆腔粘连23例(7.17%),输卵管阻塞合并盆腔粘连10例(3.12%).以宫腹腔镜为金标准,HSG诊断输卵管通畅的灵敏度为92.00%,特异度为78.98%,约登指数为0.72.结论 宫腹腔镜探查技术是反复AID失败患者有效、必要的诊疗措施,HSG是判断输卵管通畅的有效诊断方法,但特异度有限.对于反复AID失败者,尽管HSG提示输卵管通畅,仍然需尽早行宫腹腔镜探查.

  • 年轻与中老年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比较

    作者:张江宇;魏凌云;陈文静;张宴;郜红艺;吴坤河;康小玲

    目的 分析年轻乳腺癌患者和中老年乳腺癌患者在临床病理中的差异.方法 回顾5年103例年轻乳腺癌患者和869例中老年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情况,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各病例的ER、PR、HER-2、p53、CK5/6和EGFR指标,分析两组患者在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免疫分型、淋巴结转移状态和p53的情况.结果 年轻乳腺癌病例占总数10.60%,21~25岁、26~30岁和31~35岁3个年龄段占年轻乳腺癌比例分别为0.97%、24.27%和74.76%.年轻组临床分期较中老年组早,病理分级较高,淋巴结转移率和p53表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轻乳腺癌与中老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不同,应重视年轻患者肿瘤筛查,对年轻乳腺癌患者做到早防早治,提高年轻乳腺癌治愈率.

  • Itk及Syk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宏伟;耿宛平;高延永

    目的 探讨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组织中Itk及Syk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并收集55例PTCL患者的肿瘤组织及普通淋巴结炎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及淋巴结炎组织的Itk及Syk的表达阳性率,并分析不同肿瘤组织病理参数的阳性率情况.结果 (1)肿瘤组织的Itk表达阳性率高于淋巴结炎组织(P<0.01),而Syk的表达阳性率均低于淋巴结炎组织(P<0.01);(2)Itk表达阳性肿瘤组织的"++++"阳性细胞数和"+++"染色强度均高,而Syk表达阳性肿瘤组织的"+"阳性细胞数和"+"染色强度均高;(3)Syk和Itk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P>0.05),而与恶性程度、临床分期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结论 PTCL组织中Itk及Syk的表达阳性率均与淋巴结炎组织有差异,其与肿瘤组织的恶化以及浸润情况有关,其水平可用于PTCL的病例诊断.

  • 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 V600E突变蛋白质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江晓燊;解乃昌

    目的 探讨BRAF V600E突变蛋白质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临床病理特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抗BRAF V600E单克隆抗体和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PTC(n=50)、结节性甲状腺肿(n=30)、甲状腺腺瘤(n=25)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中BRAF V600E突变蛋白质的表达,半定量分析BRAF V600E突变蛋白质表达与PTC临床病理生物学特性的关系.结果 PTC BRAF V600E突变蛋白质的阳性表达率为74%(37/50),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C BRAF V600E突变蛋白质的表达水平与颈部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Ⅰ~Ⅱ期 vs Ⅲ~Ⅳ期)和组织分型(经典型 vs 滤泡亚型)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甲状腺被膜外组织受侵犯与否对其表达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可检测PTC石蜡组织切片BRAF V600E突变蛋白质的表达,可为PTC鉴别诊断,手术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参考资料.

  • 手术治疗高龄食管癌及食管胃交界癌43例

    作者:郑育举;李绍金;彭学宏;林凯鸿

    目的 总结高龄食管癌、食管胃交界癌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43例高龄食管癌、食管胃交界癌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前予充分准备,围术期严密观察、积极治疗合并症及防治并发症,采用个体化手术方式,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结果 43例患者均顺利施行手术,无术中死亡.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呼吸道感染18例(41.9%)和心律失常15例(34.9%),并发吻合口瘘2例(4.7%),死亡1例(2.3%).结论 高龄食管癌、食管胃交界癌手术应根据不同个体特点采用个体化手术方式,术前应充分准备,积极、恰当处理围术期出现的合并症和并发症,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

  • 广西京族人群载脂蛋白A5-1131T》C基因多态性与血脂的关系

    作者:彭茜;廖蕴华;霍冬梅;卜昆鹏;李艳林;邹龙涛;薛超

    目的 研究广西地区京族人群载脂蛋白A5(ApoA5)-1131T>C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关联.方法 对394例广西京族成人进行血脂水平检测,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对 ApoA5-1131T>C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 (1)广西京族人群中ApoA5-1131T>C基因多态性TT、TC、CC基因频率分别为44.4%、45.7%和9.9%,其中C和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2.7%和67.3%;(2)广西京族人群ApoA5-1131T>C不同基因型携带者之间的三酰甘油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型高于TT和TC型;(3)京族女性C等位基因携带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T等位基因携带者;C等位基因携带者中女性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高于男性.结论 ApoA5-1131T>C基因变异在广西京族人群中较常见;ApoA5-1131C等位基因可能与血浆三酰甘油水平增高有关.

  • 热带螨过敏变应性鼻炎患者皮肤点刺试验与血清特异性IgE比较

    作者:魏欣;符征;林霞;黎菁;邓慧琳;李和燕;王小娟

    目的 比较热带螨过敏变应性鼻炎患者皮肤点刺试验与血清特异性IgE结果的相关性及阳性检出率有无差别.方法 对378例可疑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热带螨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以及临床症状评分,对检测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在热带螨过敏变应性鼻炎上存在显著相关性(r=0.626,P<0.01);分层分析发现在性别和各年龄组上均存在相关性.两种方法在热带螨的阳性检出率上存在差异(2=22.737,P<0.01);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程度与变应性鼻炎症状评分无相关性.结论 两种检测方法不能完全替代,变应原检测阳性程度不能反映变应性鼻炎症状严重程度.

  • 诱导化疗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42例的疗效

    作者:卢志文;黄树明;卢光;黄宪平;黄振;黎彩霞

    目的 观察奈达铂联合替加氟方案诱导化疗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84例患者均证实为局部中晚期鼻咽癌(Ⅲ、Ⅳa期),并随机分为诱导化疗联合放疗组(观察组)和单纯放疗组(对照组),每组各42例.在放疗前,观察组用奈达铂联合替加氟方案诱导化疗2个周期,放疗时两组均采用面颈联合野和下半颈切线野常规分割,DT 36 Gy后鼻咽部均采用CT定位适形放疗和全颈切线野放疗,总剂量鼻咽部70~76 Gy,颈部淋巴结阳性60~70 Gy,淋巴结阴性54 Gy.结果 放疗结束后6个月,鼻咽部原发灶有效率:对照组为59.52%,观察组为85.71 %;颈部淋巴结有效率:对照组为54.76%,观察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口腔黏膜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可耐受.结论 诱导化疗联合放疗能提高中晚期鼻咽癌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Rb2/p130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俊然;郑素琴;孙影;赵彬

    目的 探讨Rb2/p130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100例NSCLC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Rb2/p130蛋白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分析Rb2/p130在NSCLC中与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相关性.另收集NSCLC新鲜组织20例,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Rb2/p130在不同TNM分期NSCLC组织中的表达,选取正常肺组织5例作为对照.结果 (1)免疫组化检测Rb2/p130蛋白在NSCLC中表达:鳞癌阳性表达率为30.2%,腺癌为29.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5).在不同分化程度NSCLC组织中Rb2/p130蛋白阳性表达率:高分化33.3%,中分化29.7%,低分化2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0).在不同TNM分期NSCLC组织中Rb2/p130蛋白阳性表达率:Ⅰ期50.0%,Ⅱ期31.7%,Ⅲ期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织中,Rb2/p130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4.7%,无转移者为47.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2)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正常肺组织中有大量Rb2/p130蛋白的表达.不同TNM分期NSCLC中Rb2/p130的表达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b2/p130 蛋白的表达随分期的增高而降低,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b2/p130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无关,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且随病情严重程度增加,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提示Rb2/p130可能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 改良及单纯皮内缝扎法在动静脉内瘘术静脉属支及交通支结扎中的应用

    作者:王彦斌;孟伟;韩国林;张辉;郑海燕;常帅;相华

    目的 探索动静脉内瘘术中静脉属支及交通支结扎的佳手术方法.方法 本组141例,按所需结扎的静脉支数随机分为改良皮内缝扎组(观察组1,n=43)、皮内缝扎组(观察组2,n=52)和切开结扎组(对照组,n=46),对比各组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静脉结扎术区肿胀程度、术后静脉结扎术区疼痛程度、术后感染比例、术后3个月静脉结扎有效率、静脉结扎术区硬结形成情况.结果 观察组1及观察组2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均P=0.000),且所需结扎支数越多,用时差异越明显;观察组1与2手术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8);手术用时离散趋势方面,观察组1优于观察组2,对照组离散趋势大.术后静脉结扎术区疼痛程度观察组1与观察组2相近,均轻于对照组(2=6.865,P=0.032).术后3个月静脉结扎术区硬结形成比例观察组1优于观察组2(P=0.020)及对照组(P=0.000),观察组2也优于对照组(P=0.027)且皮下硬结大小也小于对照组.各组间手术并发症、术后静脉结扎术区肿胀程度、术后感染比例、术后3个月静脉结扎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动静脉内瘘术静脉结扎中,改良皮内缝扎法优于单纯皮内缝扎及常规切开结扎法,对于较短的静脉交通支可首选单纯皮内缝扎法.

  • 儿童难治性与普通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比较

    作者:卢志威;刘慧;郑跃杰;谭卫群;孟祥春

    目的 比较普通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及难治性MPP的临床特征,探讨儿童MPP发展为难治性MPP的相关因素及预后.方法 患儿入院第1天采外周静脉血2 mL,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MP-IgM,同时取患儿咽拭子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MP-DNA,以及咽拭子快速培养.归纳及总结普通性和难治性MPP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 与普通性MPP比较,难治性MPP高热、发生肺外合并症、C反应蛋白及血沉升高的发生率较高,发热时间、住院时间较长(P<0.01);两组病变发生在双侧、右上侧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内合并症、肺不张及胸腔积液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难治性MPP组仅1例后遗症发生.结论 高热、发热时间长、右上肺病变、胸腔积液以及肺外并发症可能会发展为难治性MPP,及时行气管镜检查及冲洗有可能减少难治性MPP后遗症的发生.

  • 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生存素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作者:郭守玉;姜海;龙明智

    目的 检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中生存素(survivin)水平,并与其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等进行相关性分析,初步探讨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survivin水平及其在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167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临床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分为Ⅰ、Ⅱ、Ⅲ、Ⅳ级4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检测其血清survivin水平.同时收集患者心胸比、B型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资料,对各组数据进行差异性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心功能Ⅰ级组比较,心功能Ⅲ级组survivin水平高,心功能Ⅳ级survivin水平下降,与心功能Ⅲ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清survivin水平与心胸比、BNP呈正相关(r=0.71,r=0.55,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78,P<0.05).结论 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survivin表达增加,且与心脏功能的衰竭程度密切相关,在心功能Ⅲ级患者survivin表达水平高,心功能Ⅳ级患者survivin水平下降,患者心力衰竭病情加重.

  •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的临床特点

    作者:张赛;陶玉倩;田青;杨颖;李明月;陈淑英

    目的 探讨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的临床、影像特征及分子遗传学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MELA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影像学表现、组织病理及基因检测结果.结果 6例MELAS综合征患者共16次卒中样发作,首次发病时被误诊或漏诊,首发症状多为头痛及癫痫.头颅MRI示顶叶、颞叶及枕叶皮层可逆的血管源性水肿,2例患者出现颅内血管不同程度硬化及狭窄.肌肉病理检查显示破碎样红纤维及萎缩肌纤维,电镜发现不同程度的肌纤维萎缩及线粒体结构改变,5例患者发现线粒体DNA(mtDNA) A3243G点突变,且儿童发病的患者mtDNA突变率较成年人发病者高,且突变比例与发病年龄呈负相关.结论 MELAS综合征首次发病极易误诊及漏诊,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及基因检测来明确诊断.

  • 青年脑梗死OCSP各亚型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杨继党;林清原

    目的 分析青年脑梗死OCSP分型中各亚型的危险因素,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确诊脑梗死360例青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OCSP分型标准分别进行各亚型的病因分析,并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主要的危险因素.结果 4种亚型是腔隙性梗死、完全前循环梗死、部分前循环梗死和后循环梗死,分别占 45.8% 、13.6% 、12.2% 和 28.4%;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脑卒中家族史、嗜烟及嗜酒是青年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CSP各亚型与危险因素中单因素分析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青年脑梗死不论分型在防治上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青年人对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的重视,倡导科学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及时治疗危险疾病等综合方法,以降低青年发生脑梗死的危险,达到防治目的.

  • 变应性咳嗽的临床特征与气道炎症特点

    作者:陈如冲;罗炜;LUO wei

    目的 探讨变应性咳嗽(AC)的诊断、治疗及其气道炎症特点.方法 采用<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的病因诊断程序,对158例慢性咳嗽患者进行病因诊断;结合诱导痰方法,分析痰液中细胞分类,分别采用荧光酶免疫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诱导痰上清液中总IgE、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白细胞介素-8(IL-8)的浓度.并以13例正常人和20例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患者作对照;口服氯雷他定10 mg/d,2周,部分患者同时口服泼尼松10~15 mg/d或甲基氢化泼尼松8~12 mg/d,1周.结果 22例符合AC诊断,占慢性咳嗽的13.9%,多表现为慢性干咳,肺功能正常,组胺激发试验阴性.AC患者中性粒细胞(57.62±29.35)%较正常人(30.70±16.04)%显著增高(P<0.01),巨噬细胞(37.62±29.49)%较正常人(67.98±15.83)%明显降低(P<0.01),嗜酸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患者诱导痰上清液中ECP浓度19.30(2.00~200.00)mg/L和IL-8浓度12.82(1.92~118.92)mg/L较正常人显著升高(P<0.01,P<0.05).AC患者糖皮质激素或抗过敏治疗1周后,大部分患者的咳嗽消失.结论 AC是引起慢性咳嗽的一个重要原因,气道具有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抗过敏或抗炎治疗效果良好.

  • 热休克蛋白10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段律芳;李瑞珍;胡艳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10(HSP10)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30例正常子宫内膜、30例增生过长子宫内膜、15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50例子宫内膜癌中HSP10的分布及表达.结果 HSP10在正常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67%(5/30)、43.33%(13/30)、66.67%(10/15)、100.00%(5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SP10的阳性表达程度与子宫内膜癌的肌层浸润深度、宫颈受累情况有关(P<0.05),与手术病理分期、病理分级、组织学类型、腹腔积液细胞学、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 HSP10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 C臂CT在非血管介入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文自祥;李晓群;张高尚;张健;黄大钡;张勇;李记华;刘辉来

    目的 探讨平板数字减影血管机的CT 功能的应用要领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使用GE INNOVA 3100-IQ 平板数字减影血管机进行非血管介入手术并且需要断层图像信息的187例患者行C臂CT检查,使用 AW4.4工作站进行CT重建,对获得的图像进行影像学分析,并指导手术.结果 187例患者中,行椎体成形术21例38节椎体,术后C臂CT重建发现骨水泥椎旁及椎间盘漏5节,椎管内漏2节;经皮肺部肿块穿刺活检术121例,120 例获病理结果,显示肿瘤 82 例,炎性肿块 12 例,结核 5 例,阴性21例;经皮肺部肿块射频消融术45例,术后立即复查C臂CT,均可见肿物及针道周围有实变,4例可见少量气胸,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GE INNOVA 3100-IQ平板数字减影血管机的C臂CT功能,对非血管介入手术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 miR-27b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吴志诚;谢春发;张自翔

    目的 探讨miR-27b在肺动脉高压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患者42例,其中21例合并肺动脉高压为观察组,另21例单纯室间隔缺损为对照组;静脉采血,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miR-27b的表达量;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Bax、Bcl-2的变化水平.结果 实时定量PCR结果提示:观察组中miR-27b的表达显著升高;Western blot法检测Bax/Bcl-2则出现相反的趋势,凋亡指数降低.结论 miR-27b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中有差异性表达,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促进了肺动脉高压形成的过程,为预防及治疗肺动脉高压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 光动力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合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疗效

    作者:蔡琼;陆义芹;李晓;王芳

    目的 探讨光动力学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收治的CINⅠ且HR-HPV DNA检测持续阳性的患者68例,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观察组患者采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微波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宫颈脱落细胞HR-HPV DNA转阴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3个月的痊愈率及总痊愈率均明显提高,总痊愈率为82.35%(2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后随访转阴率达82.35%(28/34),12个月后随访转阴率达91.18%(31/34).而对照组患者6个月后随访转阴率为32.35%(11/34),12个月后随访转阴率为41.18%(14/3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红光照射治疗过程中,均伴有可耐受的轻度下腹部坠胀,两组患者均无出血、感染、溃疡、瘢痕形成及子宫颈狭窄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光动力治疗对CIN合并HPV感染患者具有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但在治疗中会使患者产生轻度的腹部疼痛,因此,妊娠期并发CIN妇女临床需慎用.

  • 单发肿块型肺淋巴瘤的影像学误诊分析

    作者:曾苗雨;梁长虹;赵振军;张金娥;李景雷

    目的 分析单发肿块型肺淋巴瘤的CT表现和病理学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且CT表现为单发肿块的肺淋巴瘤的影像资料,并与组织病理学结果比较.结果 9例患者中霍奇金淋巴瘤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6例.影像学诊断7例误诊,其中5例误诊为肺癌,2例误诊为感染性病变.病灶CT表现为:周围型肿块4例,肿块大小3.4 cm×4.5 cm~7.7 cm×8.6 cm,病灶边界清晰,边缘光滑,无毛刺,内部密度均匀,增强扫描:轻至中度强化;中央型肿块5例,大小6.3 cm×7.5 cm~11.4 cm×13.3 cm,2例伴有空洞形成.显示支气管充气征3例,血管造影征3例,跨叶分布病灶3例,增强扫描呈轻至中度强化.结论 单发肿块型肺淋巴瘤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征象对其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青年脑卒中急性期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谭诚;彭文宏;胡明秋

    目的 探讨青年脑卒中急性期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NIHSS评分、Barthel Index评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RSS)等,评价108例青年脑卒中患者,分析青年脑卒中后抑郁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合并症、病变部位、病变性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医疗负担及社会支持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49例(45.4%)出现抑郁症状.青年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抑郁的发生与病变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医疗负担及社会支持密切相关(P<0.05).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r=-0.25,P<0.05)和主观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r=-0.24,P<0.05)呈负相关.结论 青年脑卒中急性期抑郁的发生率高,医疗负担重、卒中发生在左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日常生活能力差及社会支持评定总分低的青年卒中患者急性期更容易发生抑郁.

  • 斑秃皮损的炎症浸润和毛囊周期改变特征

    作者:张小婷;赵莹;张斌;蔡泽明;西兰;巩毓刚;杨建;章星琪

    目的 观察斑秃皮损炎症细胞的分布情况以及毛囊周期改变特点,初步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斑秃皮损形成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136例斑秃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皮损病理改变,对组织片进行吉姆萨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的分布特点,以及毛囊周期改变特点.结果 73.5%(100/136)斑秃患者的脱发皮损可见毛囊周围蜂窝状炎症浸润,多为病程短、处于疾病活动阶段患者.47.8%(65/136)斑秃患者存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其中弥漫型斑秃患者皮损发生的概率较高.真皮浅深层比较,肥大细胞的数目及活化比例在深层毛囊周围多于浅层毛囊,而在浅深层血管周围则无区别.在浅层血管周围的肥大细胞数目以及深层毛囊活化肥大细胞数与血清IgE呈正相关关系.血管周围的真皮浅层CD8+T淋巴细胞浸润和真皮深层血管周围CD3+、CD4+ T淋巴细胞浸润在活动期高于稳定期皮损.毛囊的终毛/毳毛比例方面,亚全秃/全秃/普秃患者较斑片型、弥漫型为低,病程大于2年较病程小于3个月者的比例低.脱发面积≤50%患者的终毛/毳毛比例均高于脱发面积76%~100%组.结论 斑秃皮损中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浸润与斑秃毛囊终毛/毳毛比例降低和疾病活动性相关,真皮浅层血管周围的炎症浸润明显,说明这些细胞和真皮浅层在斑秃发病起重要作用.

  • 妊娠合并静脉血栓栓塞63例分析

    作者:张红;郑莹;闻敏芳

    目的 观察妊娠合并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诊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妊娠合并VTE患者的临床资料.63例患者中,深静脉血栓形成(DVT)60例,DVT合并肺栓塞(PE)2例,PE 1例.62例DVT患者中累及左下肢者49例,累及右下肢者13例;58例患肢周径与健侧相比有所增粗,平均增粗(4.1±0.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3例妊娠合并VTE患者中,62例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2例给予植入下腔静脉滤器(IVCF)并于术后12 d确定血栓稳定并无新发PE后取出,未见并发症;1例PE患者和2例DVT合并PE患者于剖宫产术终止妊娠后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 所有DVT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及体征均缓解,2周后肿胀、疼痛基本消失,患肢周径较健侧增粗(1.9±0.3)cm,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2例DVT合并PE患者和1例PE患者治疗后3个月经心脏彩超检查表明肺动脉压力恢复正常.57例维持至妊娠晚期的患者中,56例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产前检查无明显异常,1例轻度变异减速,其中经阴道分娩26例,剖宫产分娩31例,所有新生儿无畸形、无窒息.对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6~24个月,5例周围型DVT患者的静脉血栓在治疗后4~9周消失,其余57例DVT患者静脉血栓经复查无明显蔓延,临床症状未见反复;治疗期间所有患者未见出血并发症.结论 低分子肝素在治疗妊娠合并VTE中安全有效;严格掌握IVCF的使用指征,于必要时进行可回收IVCF置入术,可防止致命性PE.

  • 计算机灰度法对可降解珊瑚羟基磷灰石与脱矿无机牛骨在上颌窦提升中改变的对比研究

    作者:杨烁;徐淑兰;肖希娟;姚钟雄;王朝

    目的 通过用计算机软件比较可降解珊瑚羟基磷灰石与脱矿无机牛骨替代材料在上颌窦提升及种植修复后影像学的灰度值改变.方法 选择上颌窦提升种植修复的牙列缺损患者24例并随机分为两组,A组以可降解珊瑚羟基磷灰石,B组以脱矿无机牛骨为植入材料,之后按时完成种植及修复治疗,并在患者上颌窦提升术前、上颌窦提升术后、种植体植入时、修复时期、修复定成12个月后5个临床时期进行曲面体层片检查,测量其影像灰度值的改变.结果 经12~24个月的临床追踪观察发现,A组与B组患者的种植体留存及其预后情况未见明显差异.A、B两组不同骨替代材料植入后随时间变化其灰度值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相对于B组灰度值降低趋势更加明显.结论 在上颌窦提升种植修复过程中,可降解珊瑚羟基磷灰石比脱矿无机牛骨在植入机体后灰度值改变更加明显,更趋近于自体骨.

  • 复发性流产血清学诊断中3种ELISA试剂检测封闭抗体的比较

    作者:张劲丰;苏荣;庄健海;安宏亮;吴英;简少珍

    目的 探讨常用的3种封闭抗体(BA)ELISA试剂在诊断中复发性流产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妇科正常生育者134例和复发性流产患者123例血清标本,同时用3种ELISA试剂进行BA检测.结果 试剂Ⅰ(国产品牌,产地天津)、试剂Ⅱ(国产品牌,产地北京)、试剂Ⅲ(进口品牌,产地美国)的真阳性率(灵敏度)分别为88.61%、70.73%和92.68%;假阳性率(误诊率)分别为82.83%、49.25%和8.95%,假阴性率(漏诊率)分别为11.39%、29.27%和7.32%,真阴性率(特异度)分别为17.17%、50.75%和91.05%,诊断准确度分别为51.36%、60.31%和91.82%,约登指数分别为0.058、0.215和0.837,Kappa值分别为0.042、0.214和1.418,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9.54%、56.86%和90.47%,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2.16%、65.38%和92.12%,阳性似然比分别为1.069、1.436和10.355,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663、0.577和0.080.结论 3种试剂检测结果有较大差异,试剂Ⅲ综合指标更佳.实验室开展BA检测时,应进行临床诊断性能的准确性及有效性指标评价后方可使用.

  • GELOX与EPOCH方案化疗序贯放疗一线治疗ⅠE/ⅡE期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比较

    作者:吴肖志军;王华;王科峰;陈晓勤;夏忠军;李苏

    目的 比较GELOX(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左旋门冬酰胺酶)与EPOCH方案(依托泊苷、泼尼松、长春新碱、环磷酰胺、阿霉素)化疗序贯放疗一线治疗ⅠE/ⅡE期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近期疗效、远期生存及安全性.方法 共计63例初诊患者经影像学检查、病理学诊断确诊为ⅠE/ⅡE期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其中27例接受GELOX化疗,36例接受EPOCH化疗,化疗完成后行侵犯野放射治疗.结果 化疗后GELOX组完全缓解(CR)率为70.4%,总体有效率(ORR)为85.2%,均显著高于EPOCH组的41.7%与61.1%(PCR=0.024,PORR=0.036);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LOX组的远期生存则表现出较明显的优势:GELOX组与EPOCH组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7.8%和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8.5%、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EPOCH组的血液学毒性更严重,GELOX组中15例(55.6%)患者出现纤维蛋白原下降,但均较轻微且无严重不良事件,其余毒性均较轻微.结论 与EPOCH方案相比,GELOX方案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提高了远期生存,且不良反应较轻,安全性更高.

  • ADD plus-带翼可调节置换系统在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中的应用

    作者:杨俊;余斌;杨双石;宋飞;张晟;张凯瑞;蔡伟斌;陈大军;叶汉深;库建斌;田凌彦;郭新辉

    目的 探讨德国百优ADD plus-带翼可调节置换系统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ADD plus-带翼可调节置换器对12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前路切开复位、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全部患者获得12~24个月的随访.内固定、减压、植骨融合术后4个月获得牢固的骨性融合,调节器体内位置良好,无松动断裂,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纠正,术后患者感觉、运动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后1例出现低钠血症,其余患者无术后并发症.结论 采用ADD plus-带翼可调节置换器行颈椎前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可使颈椎损伤节段获得早期稳定复位、减压及充分融合,改善明显感觉和运动功能.ADD plus-带翼可调节置换系统操作安全、简单、材料生物相容性好、内固定效果确定,为早期行颈椎前路手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 多种定位方式下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治疗小儿脑瘫肌痉挛的疗效

    作者:邹小英;石坚;方素珍;刘利辉

    目的 观察在肌电引导技术、电刺激技术及反向徒手牵拉定位3种定位方式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小儿脑瘫后肌痉挛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16例脑瘫致四肢肌痉挛患儿,在氯胺酮的全麻作用下,肌电引导、电刺激技术及反向徒手牵拉定位,用BTX-A局部多点多深度注射小儿脑瘫后四肢痉挛肌肉,注射后给予牵拉、选择性肌力训练、功能活动训练等康复训练,分析其疗效.结果 116例患儿共治疗158例次,注射后出现低热21例,局部肌肉疼痛7例,无发生全身肌无力.注射后24~72 h症状减轻154例次,康复训练30 d后功能相应改善158例次.3个月后随访,内收肌角、腘窝角、踝背屈角及坐位、直跪、半跪、爬高、站立、行走功能评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肌电引导、电刺激技术及反向徒手牵拉定位下注射BTX-A治疗脑瘫后肌痉挛定位准确,不良反应小,治疗后配合康复训练能有效地改善痉挛性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

  • 3D-MR在特殊类型腰椎间盘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苏国义;陈博来;张刚;李永津;杜炎鑫

    目的 探讨3D-MR对手术治疗特殊类型(包括游离型及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价值.方法 运用3D-MR手术治疗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5例,根据患者的术前影像、突出部位、临床症状,以及3D-MR下神经、突出椎间盘的关系进行术前设计,制定手术方式,采用开窗、半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或微创椎间孔镜突出椎间盘切除术,或结合内固定融合进行手术治疗,应用VAS及JOA评分评价患者术后症状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分析手术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操作技巧.结果 术后随访(12.39±6.4)个月,无失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脑脊液漏、感染、神经功能减退等不良事件,术口均一期愈合.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均比术前减少,JOA评分均比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VAS评分比术后2周减少,JOA评分比术后2周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MR能够很好地阐明椎间盘突出与神经根、椎间盘的关系,进而在三维定位的基础上完成术前设计;三维定位毗邻关系有助于充分暴露、精细分离,减少损伤的手术步骤与技巧可以帮助术者进一步规范手术思路,突出的椎间盘的形状特点能够更好地指导术中是否存在残余;减少髓核的遗漏,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中国广西人群P-选择素基因rs6127T/C多态性的研究

    作者:王春芳;韦叶生;王俊利;韦贵将;罗春英;黄照权

    目的 研究P-选择素基因rs6127 T/C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等位基因与其基因型在中国广西人群中的分布频率,并比较其与不同种族间分布的差异.方法 采用单碱基延伸PCR扩增技术和DNA测序技术检测199例中国广西人群的P-选择素基因rs6127 T/C多态性,并与人类基因组计划(Hapmap)公布的非洲人、欧洲人、日本人和中国北京人的SNP 分型比较,分析这5个人群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结果 P-选择素基因rs6127 基因型TT和TC频率分别为91.0%和9.0%,等位基因T、C频率分别为95.5%和4.5%,其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男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国广西人群中P-选择素基因rs6127 T/C存在基因多态性,与其他种族人群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对人类学某些疾病的研究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 家长配合管理预防热性惊厥复发的效果

    作者:杨辅直;刘洁伶;李伟生;张倩;陈晓玲;刘红铃

    目的 探讨家长与医护人员紧密配合在预防小儿热性惊厥(FC)复发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出院小结附专门防FC复发告知和电话回访等方式将防FC复发的具体5个方面办法以文字并口头详细反复告诉186例FC患儿家长,切实让家长配合医生护士来实施完成2~5年随访的时间,将家长配合良好施行者列为观察组,未良好施行(5个方面中有2个以上未做)者列为对照组,观察两组FC复发、转为癫痫情况变化.结果 观察组80例,有9例复发,复发率为10.1%,其中2次以上复发3例,无一例转为癫痫;对照组106例,复发23例,复发率为21.6%,其中2次以上复发7例,转为癫痫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长与医护人员紧密配合,以家长为主做好预防措施,可使FC复发率降低.

  • Notch1/Jagged1在高尿酸血症导致早期慢性肾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沈育丽;张文彬;傅君舟;梁鸣;陈敢;李慧娟;周姗姗

    目的 探讨Notch1/Jagged1在高尿酸血症导致大鼠早期慢性肾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21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7)、模型组(n=7)和DAPT干预组(n=7),采用氧嗪酸和尿酸联合制作高尿酸血症模型,Notch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γ-分泌酶抑制剂(DAPT)进行特异性干预,定期监测生化指标直至造模6周.比较各组间血尿酸(UA)、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脏损伤情况,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比较各组间Notch1、Jagged1表达情况.结果 造模6周后,模型组UA、BUN、Scr、Notch1、Jagged1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DAPT干预组BUN、Scr、Notch1、Jagged1明显降低(P<0.05).结论 在高尿血酸血症动物模型中发现Notch1、Jagged1表达升高,DAPT干预后可改善肾功能,延缓慢性肾损伤进展.Notch1/Jagged1在高尿酸血症所致早期慢性肾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

  • 西藏小型猪全身辐射后淋巴结早期损伤效应

    作者:谢强;郭坤元;吴少杰;刘兴京;黄作平;邹冰心;刘颖;刘晓;刘春丽

    目的 探讨西藏小型猪全身辐射后淋巴结和外周血淋巴细胞早期损伤效应.方法 将48头西藏小型猪随机分成6组,分别接受0、2、5、8、11和14 Gy的全身辐射,辐射后接受6、24和72 h 3个不同时间点的观察,同时接受组织学和凋亡分析.结果 组织学观察证实淋巴结淋巴细胞计数随剂量增加及观察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电镜观察发现11 Gy以下辐射见明显的凋亡细胞而14 Gy辐射见典型的组织坏死.凋亡分析显示2~11 Gy 凋亡率呈明显剂量-时间效应,于11 Gy照射后24 h达峰值(38.71±1.64)%.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随辐射剂量增加及观察时间的延长明显下降,于14 Gy辐射后72 h达低值(0.06±0.01)×109·L-1.结论 11 Gy辐射以下及辐射后24 h以内淋巴结淋巴细胞损伤呈剂量-时间效应,同时,11 Gy以下淋巴细胞以凋亡为主,而14 Gy辐射主要诱导淋巴细胞坏死.

  • CD2AP分子mRNA和蛋白的表达在肾组织及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李晓艳;于力;于生友;温捷

    目的 观察CD2AP分子mRNA和蛋白的表达在嘌呤霉素(PAN)肾病模型及肾小球足细胞系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将雄性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肾病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32只.肾病模型组大鼠尾静脉注射PAN 5 mg/kg,建立PAN肾病模型;对照组注射8 mg/kg生理盐水.分别于第2、4、6和8周每组各处死8只大鼠用于实验.体外培养小鼠肾小球足细胞系(MPC5),分为细胞刺激组和对照组,细胞刺激组给予PAN刺激足细胞,于刺激后12、24和48 h收集足细胞用于实验;对照组用RPMI 1640培养液培养足细胞.光镜下观察肾病模型组肾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刺激组足细胞的形态变化;应用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肾病模型组、细胞刺激组和对照组不同时间点CD2AP分子mRNA、蛋白表达及分布的变化.结果 (1)肾病模型组病理学变化为系膜和细胞外基质增生,部分或广泛肾小球呈局灶节段性硬化;肾病模型组注射PAN后第2周CD2AP分子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下降,一直持续至第8周.(2)细胞刺激组形态变化为刺激后12、24及48 h足细胞体积明显缩小,主要表现为足突回缩、消失及失去细胞间连接;细胞刺激组在给予PAN刺激后12 h CD2AP分子mRNA表达明显下降,mRNA表达下降持续至PAN刺激后48 h;CD2AP的蛋白表达在刺激足细胞12 h时无显著改变,在24和48 h时CD2AP的蛋白表达明显下降.(3)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正常情况下CD2AP均匀分布于足细胞的细胞核、细胞浆及细胞膜;细胞刺激组12和24 h CD2AP分布出现异常,在细胞核和细胞浆呈粗颗粒状分布,刺激48 h后在细胞膜和细胞浆出现分布缺失.结论 CD2AP在大鼠PAN肾病模型及体外培养肾小球足细胞系中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提示CD2AP分子是肾小球足细胞损伤的重要标志,CD2AP表达量及分布变化可能是临床上蛋白尿发生的分子机制.

  • 阿托伐他汀对脑外伤大鼠内皮祖细胞和空间认知及记忆功能的影响

    作者:金卫篷;王彬;赵子龙;尉辉杰;张永强;张建宁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脑外伤大鼠内皮祖细胞(EPCs)、空间认知和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36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只.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液压打击法制作颅脑损伤模型,假手术组颅骨钻孔后不进行液压打击.观察组打击后1 h经口灌注阿托伐他汀 1 mg/(kg·d),连续14 d,对照组经口灌注等量生理盐水.术后第7、14、21天测量各组大鼠循环EPCs数量,术后第1、4、7、14、21天对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进行mNss评分.术后第21~25天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记录大鼠目标象限百分率.结果 液压打击后大鼠的空间认知和记忆功能受损,大鼠mNss评分增高,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评分降低,第14、21天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14、21天,观察组EPCs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4、25天观察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调节脑外伤后大鼠循环血EPCs数量,改善脑外伤大鼠空间认知和记忆功能.

  • 腺苷A3受体激动剂对新生期母婴分离肠易激综合征大鼠内脏高敏感的作用

    作者:杨名诗;任天华

    目的 研究腺苷A3受体在新生期母婴分离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模型内脏高敏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新生期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和母婴分离方法建立内脏高敏感模型,分别用腺苷A3受体激动剂2-Cl-IB-MECA及DMSO溶剂作用后,用行为学观察和腹部回缩反射评分来检测内脏痛反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腰骶段脊髓背角神经元c-fos蛋白的表达数量和远端结肠中5-羟色胺阳性细胞数目,用ELISA方法检测远端结肠中5-羟色胺的含量.结肠行常规组织学检测.结果 与DMSO组比较,2-Cl-IB-MECA组大鼠在40、60和80 mmHg结直肠压力扩张下的AWR评分显著减低(P<0.05),脊髓背角c-fos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目显著减少(P<0.05),结肠黏膜5-羟色胺阳性细胞数目和5-羟色胺含量均显著减少(P<0.05).两组大鼠在结直肠压力扩张前后,结肠均未见组织损伤或炎症.结论 腺苷A3受体激活可能通过减少结肠5-羟色胺的作用未减轻IBS大鼠模型的内脏高敏感,腺苷A3受体可能是治疗IBS内脏高敏感的新靶点.

  • 汉防己甲素对矽肺大鼠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党晓敏;胡浩;杨岚;孙忠民;尚东

    目的 观察汉防己甲素对矽肺大鼠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矽肺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蒸馏水10 mL/kg)、矽肺模型组、汉防己甲素组(50 mg/kg),每组16只.对照组采用气管内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其他两组采用气管内注入SiO2造成大鼠矽肺模型,连续给药8周后,观察汉防己甲素对矽肺大鼠肺系数、全肺干重/体重比值、肺组织形态学改变,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结果 汉防己甲素可明显改善矽肺大鼠肺泡炎细胞浸润、充血水肿及肺间质纤维化程度,降低矽结节分级计分,显著降低矽肺大鼠肺系数及全肺干重/体重比值,提高肺组织匀浆总SOD活力,降低总MDA、NO含量(P<0.05,P<0.01).结论 汉防己甲素对大鼠矽肺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降低自由基水平有关.

  • 芍根方对放射性食管炎大鼠食管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和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

    作者:沈莉;康琼英;张莉;沈扬;郭秀娟

    目的 研究放射性食管炎大鼠经芍根方治疗后食管上皮下层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方法 将放射性食管炎模型大鼠随机分为预防组、治疗组、单纯照射组,以正常大鼠(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预防组大鼠连续用药15 d,治疗组连续用药8 d.预防组分为正常量及大剂量预防组(从放射当天开始给药,芍根方2 mL/次,3次/d).治疗组分为芍根方正常量及大剂量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从放射后第7天给药,芍根方及西药2 mL/次,3次/d).单纯照射组分为照射一、二组(造模后,不经任何处理,分别于第7、15天处死大鼠).所有用药组大鼠均采用灌注法将药物缓慢灌入大鼠食管.芍根方正常量生药浓度为0.475 g/mL,大剂量药物浓度是正常量浓度的3倍.西药浓度为人口服药的0.16倍.实验各组一半(n=12)大鼠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食管组织iNOS的表达,另一半(n=12)留取大鼠全长食管,检测食管组织匀浆液中的NO含量.结果 单纯放射一、二组大鼠食管上皮下层iNOS表达明显升高.芍根方预防组、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大鼠食管上皮下层iNOS的表达较单纯放射二组明显降低(P<0.01).5个治疗组之间iNOS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放射二组大鼠食管组织中NO含量明显上升(P<0.01).经芍根方治疗后,大鼠食管组织中的NO含量低于单纯放射二组(P<0.05),尤以大剂量治疗组下降显著(P<0.01).5个治疗组大鼠食管组织中的NO含量与单纯放射二组相比显著下降(P<0.01).芍根方预防组、芍根方治疗组食管组织中心NO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治疗组大鼠食管组织中的NO含量较正常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结论 芍根方可能是通过降低大鼠食管组织中iNOS的表达来抑制放射性食管炎大鼠食管组织中NO的过量合成进而发挥促进放射性食管炎伤口愈合的作用.

  • 沉默S100A4基因对食管癌EC-9706细胞中MMP-9基因表达及浸润转移的影响

    作者:汤少鹏;臧文巧;王涛;轩小燕

    目的 探讨S100A4基因在食管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 化学合成2对靶向S100A4的siRNA,脂质体介导转染入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同时以转染阴性对照siRNA细胞和未转染空白细胞作为对照.转染48 h后,半定量RT-PCR检测各组细胞S100A4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S100A4和MMP-9基因蛋白表达的变化;转染48 h后,侵袭小室检测各组细胞穿膜细胞数的变化,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转染阴性对照siRNA的细胞和未转染的空白细胞相比,转染2对靶向S100A4的siRNA的细胞S100A4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转染阴性对照siRNA的细胞和未转染的空白细胞相比,转染2对靶向S100A4的siRNA的细胞MMP-9 mRNA和蛋白的表达同样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oyden侵袭小室结果显示:与转染阴性对照siRNA的细胞和未转染的空白细胞相比,转染2对靶向S100A4的siRNA的细胞穿膜细胞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划痕实验结果显示:转染2对靶向S100A4的siRNA的细胞的迁移距离明显小于转染阴性siRNA的细胞和未转染的空白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100A4参与食管癌侵袭转移的发生,S100A4可能通过影响MMP-9的表达参与此作用.

  • 脓毒血症对大鼠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文毅;李燕玲;杨自力;许东琳;苏伟;傅永鸿;江意春;何少峰

    目的 探讨脓毒血症大鼠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数量和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致伤组,正常对照组只麻醉不致伤,并取外周血1次;致伤组以盲肠结扎穿孔制作脓毒症动物模型,分别于伤后4、12、24 h活杀动物取标本.分离两组外周血DC,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的DC数量,DC表面HLA-DR、CD80、CD86表达水平以及DC诱导的T细胞反应性增殖,并检测各组外周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水平.结果 致伤组DC数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DC表面HLA-DR、CD80、CD86表达水平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致伤组DC诱导的T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伤后血清IL-1β、IL-6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脓毒血症早期大鼠外周血DC数量下降,功能降低,与伤后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密切相关.

  • 误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肝豆状核变性1例

    作者:汤慧君;黄卫;汤绍辉

    患者,女,15岁,江西人.因反复右上腹痛,伴腹胀4个月余于2012年8月21日来我院就诊.4个月前,患者因反复右上腹痛伴腹胀到当地医院就诊,入院后行血常规、骨髓穿刺、腹部B超及CT等相关检查,诊断为:(1)胆囊结石;(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3)脾大.给予对症处理及泼尼松(剂量不详)治疗1个月,腹痛、腹胀明显好转,但血小板计数无明显上升.为进一步明确病情,遂来我院就医.门诊腹部彩超显示:肝包膜不光滑,呈锯齿状改变,门静脉主干宽13 mm,脾大,诊断为肝硬化,遂收入我科进一步诊治.患者否认"肝炎、结核病"等病史,否认服用可疑药物史.体格检查:体温37.2℃,脉搏8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1/81 mmHg;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未见蜘蛛痣与肝掌,皮下无出血点及瘀斑;心肺检查未发现异常;全腹无明显压痛、反跳痛,肝脏肋下未及肿大,脾脏在左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点下8 cm,并向右超过腹前正中线2 cm.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骨化及子宫内膜腺体复杂性增生1例

    作者:左越;周东华;徐臻

    患者女,32岁,广东南海人,孕0产0,2008年9月因结婚8年,性生活正常,未避孕未孕就诊.患者近8年闭经,每个月需服黄体酮才有月经来潮.2008年9月4日B超检查:子宫正常大小,未见占位;子宫内膜稍厚不均;双侧附件未见异常.测血性激素六项及血甲状腺激素水平无异常.2008年10月9日行宫腔镜-B超联合检查,宫腔深约7 cm,宫腔内充满疏松纤维结缔组织,其间散在分布沙粒样凝固石灰样钙化灶,双宫角及输卵管开口不可见.刮除上述组织后见宫腔形态正常,双侧宫角及输卵管开口清晰可见,行双侧输卵管插管通液COOK白泥鳅导丝疏通后提示双侧输卵管堵塞.术后病理报告:增生期子宫内膜及骨组织.

  • 带蒂大网膜移植联合胸大肌肌皮瓣治疗放射性胸骨骨髓炎2例

    作者:黄伯湘;李永锋;李佳;陈晓伟;陈记财;吴志钰;陈钢

    例1.女,63岁,因反复胸骨部疼痛伴皮肤红肿溃烂3年余于2011年11月12日入院.患者30年前因右侧乳腺癌行根治术,术后予局部放疗,28年后胸前放射治疗区出现皮肤溃疡,进而累及胸骨,形成慢性化脓性胸骨骨髓炎.患者有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史,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同时因患2型糖尿病需服用二甲双胍并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入院体格检查:胸骨中上段皮肤溃疡约10 cm×6 cm,胸骨外露有黄色脓性分泌物,右上肢肿胀;胸部CT三维重建:(1)胸骨、双侧锁骨近端、右侧第一肋骨骨质改变,符合骨髓炎,少量心包积液;(2)左侧少量胸腔积液;(3)冠状动脉硬化.创面分泌物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治疗:(1)加强胸前放疗区创面换药,全身环丙沙星、甲硝唑抗感染;(2)皮下注射胰岛素(48~50 U/d),空腹血糖控制在9~10 mmol/L;分次少量输注浓缩红细胞、白蛋白及球蛋白;(3)口服阿司匹林、美托洛尔等.3周后,行胸骨骨髓炎病灶彻底清除+大网膜移植、右侧肩部斑痕松解、胸壁缺损重建术.

  • 医用臭氧痛点阻滞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作者:王喜连

    目的 观察医用臭氧痛点阻滞及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肩周炎患者65例,分为A组(n=31)和B组(n=34).A组采用40 μg/mL医用臭氧痛点阻滞,B组采用40 μg/mL医用臭氧痛点阻滞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每周1次,连续3周为一个疗程.于治疗前及首次治疗后1、2、3周对患者疼痛进行VAS评分,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情况,随访3个月,通过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评定疗效,比较两组近期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首次治疗后1周 VA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3周后肩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疗程结束后3个月,B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较A组显著提高(P<0.05);A、B组有效率分别为83.9%和9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愈率(67.6%)明显高于A组(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医用臭氧痛点阻滞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肩周炎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疗效良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

    作者:彭土生;刘英姿;余桂芳

    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抗肝纤维化效果和机制.方法 将6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40),分别给予基础治疗和添加口服NAC治疗12个月,分别在治疗前、治疗6个月、治疗12个月后检测血常规、肝功能、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Ⅳ型前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分别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在12个月疗程结束后ALT、AST、HA、LN和C-Ⅳ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治疗12个月后HA、LN、C-Ⅳ和PC-Ⅲ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MDA水平均降低(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12个月后血清SOD水平明显升高(P<0.05),IL-6则明显降低(P<0.05).患者的氧化应激指数与Forns肝纤维化指数相关(r=0.861,P<0.01).结论 长期口服NAC可有效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其机制可能与NAC的抗氧化能力抑制机体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 洛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复发转移性卵巢癌的疗效

    作者:吴坚文;杜志强;李丹;曾波航

    目的 观察洛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复发转移性卵巢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腹腔积液行穿刺置引流管引流干净腹腔积液后,洛铂50 mg用50 g/L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后加液腹腔注入化疗,第1天;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滴注全身化疗,第1天.28 d后再重复第2疗程化疗,对入组的30例患者进行化疗,每例至少行2~3个疗程化疗后进行近期疗效和毒性的评价.结果 30例复发转移性卵巢癌患者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3例,稳定8例,进展8例,近期疗效总有效率46.6%,疾病控制率73.3%.所有患者经1~2个疗程化疗后腹腔积液全部消失.临床上消除腹胀、腹痛等症状.腹胀、腹痛消除后能改善患者睡眠、活动方便、增加进食量,患者生活质量提高.30例患者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9.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3.5个月,1年生存率65.4%.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血液性毒性,97%发生白细胞下降,其中Ⅰ~Ⅱ度77%,Ⅲ~Ⅳ度20%;23%发生血小板下降,其中Ⅰ~Ⅱ度20%,Ⅲ度3%;12.9%发生血红蛋白下降,主要为Ⅰ~Ⅱ度;无严重肝、肾毒性及心脏毒性,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洛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复发转移性卵巢癌近期疗效较高,毒性反应较轻,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玻璃酸钠关节腔内两点注射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作者:蔡莉莉;徐剑刚;李敬会;李德梅

    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关节腔内两点注射对髋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6例髋关节OA患者分为观察组58例(72髋)和对照组38例(57髋).观察组患者进行髋关节腔内两点注射玻璃酸钠,每周1次,共5次;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塞来昔布胶囊200 mg/d,连续口服4周.随访3个月,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方法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入组4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Harri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8、12周后,观察组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关节腔内两点注射玻璃酸钠是治疗髋关节OA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烧伤后残余创面外用rhGM-CSF与rhEGF治疗的疗效比较

    作者:邱学文;王甲汉;杨磊;任加良

    目的 比较局部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烧伤后残余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对62例烧伤后残余创面患者,采用同体对照的研究方法,每例患者选取2处烧伤后残余创面,随机分为GC组(n=62)和EGF组(n=62),两组受试创面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GC组采用rhGM-CSF凝胶治疗,EGF组采用rhEGF凝胶治疗.观察用药后7、14 d的创面愈合率及愈合时间.选择6例患者于用药前及用药后7、14 d切取创面边缘组织标本,病理学观察用药后7、14 d创面组织中毛细血管数和成纤维细胞数.结果 用药7、14 d后,GC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63±16)%、(95±9)%,均高于EGF组[(55±13)%、(9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C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3±3)d,较EGF组[(15±3)d]明显缩短(P<0.001).用药前两组创面组织中毛细血管数和成纤维细胞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7、14 d后,GC组创面组织中毛细血管数分别为10.52±0.62、13.25±0.83,均显著多于EGF组(9.28±0.66、11.02±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C组创面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数分别为142.3±6.9、139.3±7.0,均多于EGF组(125.3±8.1、129.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rhEGF相比,rhGM-CSF更能促进烧伤后残余创面愈合,可能与其更能促进毛细血管的生成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或迁移有关.

  • 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按去脂肪体重给药剂量反应曲线的测定

    作者:王瑞娟;刘中杰;张庆国;许睿;雷洪伊;徐世元

    目的 建立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按去脂肪体重给药的剂量-反应曲线,确定ED50、ED75、ED90、ED95值,为临床合理应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提供参考.方法 择期手术全身麻醉患者 80 例,年龄19~60岁,ASAⅠ~Ⅱ级.按40、50、60、70 μg/kg分为4个剂量组 (Ⅰ组、Ⅱ组、Ⅲ组、Ⅳ组),每组20例,按去脂肪体重计算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的单次给药剂量.应用TOF-Watch SX Monitor型多功能监护仪中力-移位换能器进行肌松监测,记录拇内收肌4个成串刺激中第1次肌颤搐反应(T1)大抑制的百分率并将其进行概率单位转换,对去脂肪体重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的剂量进行对数转换,用直线回归方法建立其剂量-反应曲线,且计算去脂肪体重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的ED95并记录其起效时间.结果 T1大抑制的百分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1);各剂量组间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去脂肪体重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的ED50为45.4 μg/kg、ED75为52.5 μg/kg、ED90为59.9 μg/kg、ED95为64.8 μg/kg.结论 采用单次剂量法测得按去脂肪体重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的ED50、ED75、ED90、ED95分别为45.4、52.5、59.9、64.8 μg/kg.

  •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神经广泛子宫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作者:张春华;张军花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保留盆腔神经广泛子宫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 对35例腹腔镜下保留盆腔神经广泛子宫切除术的护理配合进行总结归纳.结果 本组35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发生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后恢复良好,疗效果满意.结论 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腹腔镜手术的配合要点及技巧,前充分准备,中密切配合,悉手术步骤,格执行无菌操作,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 尿毒症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及护理对策

    作者:樊少磊;张谦;单岩;苗金红;韩晗

    目的 探讨尿毒症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生活质量量表,80例尿毒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尿毒症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为中等水平,分为(102.16±5.97)分;社会支持总分为(31.60±3.69)分;生活质量处于中低水平.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及生活质量均呈负相关.结论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社会支持程度及生活质量状况,定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尿毒症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高其生活质量.

  •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与病毒性心肌炎

    作者:陈静;范晓晨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 1α,MIP-1α)是一种趋化因子,与受体结合后,可以发挥趋化、吞噬以及调节炎症因子合成和分泌的生物学功能,与多种疾病息息相关.以下就MIP-1α与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的关系作一综述.

  • 胶质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曾冉;况建国

    神经胶质瘤(glioma)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肿瘤,人类脑肿瘤中的40%~60%,有广泛的侵袭性及低级别向高级别转化的趋势,术中全切比较困难,后复发率高,后差,存期短,死率高,疗困难,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瘤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周期调控以及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其中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对细胞周期及凋亡通路调节的失控是细胞癌变的重要原因.在人类肿瘤细胞中,主要的细胞周期调控通路有2条: p53 通路(p14ARF-MDM2-p53途径)和Rb 通路(p16/p15-CDK4/CDK6-Rb 途径),就胶质瘤的分子遗传学及细胞遗传学研究做如下综述.

  • 骨肉瘤中微小RNA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宜;李传郡;王泉;樊攀;邹亮;詹玲;周慧;赵振国

    骨肉瘤(OS)是一种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能产生骨样组织的梭形基质细胞为特征,骨骼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发于青少年,发于血运丰富的干骺端,血行转移发生率高且早,展迅速.20世纪70年代,着新辅助化疗的开展,S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至目前的60%~70%,些患者还可以长期无瘤生存.但化疗耐药性、肿瘤的转移及手术后的复发等问题仍需我们进一步研究.

  •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何磊;魏庆民;史永堂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是一种存在于心肌组织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在心肌细胞受到损害时,能够迅速释放入血.近期研究发现,H-FABP用于诊断早期心肌损伤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优于其他心肌损伤标记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广泛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以下作一综述.

  • 梅州市社会群体临终关怀态度的调查分析

    作者:刘丹丹;陈伟菊

    目的 调查梅州地区患者、家属及社会群体临终关怀态度,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梅州地区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临终关怀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的<患者、家属及社会临终关怀态度调查表>,通过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患者、家属及群众共1 000名作为调查对象;将所回收的有效问卷800份的数据纳入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总分为135分的梅州地区患者、家属及社会群体临终关怀态度的调查问卷中,患者、家属及社会群体临终关怀态度得分为94.59±8.63.患者、家属及社会群体之间临终关怀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患者及家属对临终关怀态度较积极.不同性别的调查对象临终关怀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 3),男性调查对象临终关怀态度较积极.非条件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相关因素是身份以及客家文化的影响.结论 被调查群体对临终关怀的态度是积极的,普遍能认识到临终关怀的意义,但对死亡存在明显的忌讳和恐惧心理,这与客家文化的影响有密切的关系.

  • 发育迟缓患儿家属在不同康复阶段的生活质量比较

    作者:吴毅;冯晶;刘桂敏;马廉

    目的 探讨不同康复阶段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对其家属生活质量方面的影响情况.方法 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量表作为生活质量的测定工具,以治疗时间≤6个月为新患儿,>6个月为老患儿,对32例患儿家属进行生活质量测定,探讨两组患儿家属在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结果 新患儿家属组在躯体健康、社会功能、躯体角色功能、躯体疼痛、情绪角色功能、精力、总体健康7个领域的生活质量与老患儿家属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心理健康方面,老患儿家属组的评价得分为64.25±13.23,新患儿家属组的评价得分为77.00±20.45,老患儿家属组的心理健康差于新患儿家属组(P<0.05).结论 患儿康复时间的长短对家属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提示我们在给患儿做康复治疗的同时也要让家属有乐观、积极、健康的心态.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当归四逆汤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刘立群;何善阳;游泽山;杨炜敏

    目的 观察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或半保守手术后患者服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联合中药当归四逆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1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为6组:分别为G1(5 mg米非司酮联合当归四逆汤组)、G2(10 mg米非司酮联合当归四逆汤组)、G3(5 mg米非司酮组)、G4(10 mg米非司酮组)和D1(孕三烯酮组)、D2(空白组)组,均于手术后5 d内开始用药,疗程6个月.比较应用不同方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各组患者疼痛症状都得到不同程度缓解,G1、G2、G3、G4与D1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9.7%、90.0%、83.3%、86.7%和75.9%,明显高于D2组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1、G2、G3、G4、D1组复发率分别为3.4%、3.3%、6.7%、3.3%和6.9%,显著低于D2组的26.7%(P<0.05).G1、G2、G3、G4与D1组之间的完全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2、G4、D1组用药后雌激素(E2)均有明显减少(P<0.05),G1、G3组用药后E2及其余性激素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各组均于术后6个月复查血清CA125,均已下降至35 IU/mL以下,与用药前比较显著下降(P<0.05).复发病例CA125为(46.7±11)IU/mL,与未复发病例CA125值(26.7±9)IU/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低剂量米非司酮联合中药四逆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显著,不良反应未见增多,价格低廉.血清CA125证实对检测临床治疗效果是有价值的,并可作为是否复发的监测指标.

  • 穴位埋线在GT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中的应用

    作者:王志光;向培;范先基;王志祥;王三虎;张定进;邢晓娟

    目的 评估穴位埋线在GT方案[紫杉醇(paclitaxel,PTX)联合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3周化疗方案在转移性乳腺癌(metatic breast cancer,MBc)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63例既往用过蒽环类药物治疗的MBc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2例,接受GT方案化疗:PTX 135~175 mg/m2,静脉滴注3 h,第1天;GEM 1 000~1 250 mg/m2,静脉滴注30 min,第1和8天,每3周重复.同时化疗第1和8天接受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31例只接受化疗.每例患者多接受6个周期化疗.所有患者均评估不良反应,对至少用过2个周期的患者评估疗效.结果 63例患者,共完成270个周期化疗,平均每例患者接受(4.3±0.62)个周期化疗.完全缓解3例(4.8%),部分缓解22例(34.9%),有效率39.7%(95%CI 32.7%~53.2%),稳定22例(34.9%),进展16例(25.4%).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2).平均随访(23.5±1.8)个月,平均疾病进展时间为(7.1±0.42)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7.00±0.94)和(6.00±0.34)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级Ⅲ级及以上的粒细胞降低及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发生率较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P=0.047).结论 穴位埋线配合PTX和GEM 3周联合化疗方案对既往接受过蒽环类药物治疗的MBc患者是有效的,且埋线的干预能明显降低化疗药物的血液学及消化道毒性,并能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 针刺补泻加耳穴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的疗效

    作者:陈宇清;邵瑛

    目的 观察针刺加耳穴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符合诊断及辩证标准的失眠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26).针刺取穴:百会、神门、内关、太溪、三阴交.耳穴取穴:交感、内分泌、神门、心、肾.针刺施以提插捻转手法,对照组平补平泻,观察组根据穴位特性施以补泻;两组均采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治疗,平补平泻.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都有效,观察组标准显效率较对照组稍高.PSQI统计各项指标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观察治疗后在入睡时间、睡眠效率方面得到更好的改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加耳穴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疗效良好,针刺根据穴位特性施以补泻疗效优于平补平泻.

广东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