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广东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

广东医学杂志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광동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4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448
  • 国内刊号: 44-1192/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6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广东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对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因子紊乱的影响

    作者:汪运节;陈益鸣;张智平

    目的 观察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其对机体网膜素-1(Omentin-1)、爱帕琳肽(Apelin)和内脏脂肪素(Visfatin)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的T2DM患者98例,根据胃大部分切除术消化道重建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为roux-end-Y吻合术,对照组为毕Ⅰ式吻合.观察两组治疗后对血糖控制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胰岛素(2hIns)、Omentin-1、Apelin和Visfatin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疗效为85.7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62,P<0.05).两组治疗前的FPG、2hPBG、HbA1C 、FIns、2hIns、HOMA-IR、HOMA-β、Omentin-1、Apelin和Visfati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FPG、2Hpbg、HbA1C、FIns、2hIns、HOMA-IR、Apelin和Visfatin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O1),HOMA-β和Omentin-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而观察组的降低或者升高水平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 胃大部分切除行roux-end-Y消化道重建控制T2DM的疗效优于毕Ⅰ式吻合,可提高机体胰岛素的敏感性,缓解机体胰岛素抵抗,可能与改善机体的脂肪因子紊乱有关.

  •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手术对围手术期患者应激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谢波;钱军;喻大军;李靖;张晨嵩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手术对围手术期患者应激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因直肠癌需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腹腔镜组(n=28)及开腹组(n=32).腹腔镜组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开腹组行开腹直肠癌手术.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h及术后1、4、7d外周静脉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CD4、CD8、CD4/CD8、热反应蛋白70(HSP70)、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 两组间外周静脉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无统计学变化(P>0.05).腹腔镜组术后1h及术后1、4、7d外周血淋巴细胞CD4水平明显高于开腹组(P <0.01).腹腔镜组术后1h及术后1、7d外周血淋巴细胞CD4/CD8明显高于开腹组(P<0.01).腹腔镜组术后1h、术后1d外周血HSP70水平明显高于开腹组(P<0.01).腹腔镜组术后1h及术后1、4d外周血CRP水平明显低于开腹组(P<0.01).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比开腹直肠癌手术更能保护免疫功能,减轻应激反应.

  • 慢性HBV感染者CD8+T细胞CD95、CD38、HLA-DR表达的变化和意义

    作者:杨洋;冷静;彭丽珊;刘显;王登嵘;李中华;肖健

    目的 检测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CD8+T细胞CD95、CD38、HLA-DR表达水平,探索HBV感染过程中CD8+T细胞活化与耗竭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BV感染者76例及健康对照者14例外周血,根据外周血HBV DNA水平分为高病毒载量组与低病毒载量组;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BV感染者CD8+T细胞CD95、CD38、HLA-DR的表达以及共表达水平,同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慢性HBV感染者CD8+T细胞CD95、HLA-DR的表达、CD38和HLA-DR的共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CD8+T细胞CD95与HLA-DR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慢性HBV感染过程中CD95的表达可能对外周血CD8+T细胞的耗竭过程发挥重要作用,而HLA-DR的表达升高和CD38+ HLA-DR+ CD8+T细胞频率的升高提示CD8+T细胞仍然维持着一定的效应潜能.

  • 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患者新鲜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廖烨晖;唐强;李广州;王高举;钟德君;王清

    目的 观察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单纯固定不植骨治疗老年患者新鲜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观察新鲜齿状突骨折并接受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单纯固定不植骨手术方式治疗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35例.出院后定期随访,内容包括影像学评估,VAS评分,JOA评分,NDI功能评分和颈部旋转活动度评估等.结果 23例患者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至7年,平均33个月.手术时间45~ 85 min,平均(55.0±11.4)min.术中出血35~80 mL,平均(50.1±10.7) mL.末次随访齿状突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未发现断钉、断棒及寰枢椎失稳等.VAS评分由术前(6.7±1.1)分降低至末次随访时(3.4±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59,P<0.001);JOA评分由术前(9.1±1.7)分提升至末次随访时(15.2±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64,P<0.001),末次随访时JOA改善率60.0% ~91.0%,平均78.2%.NDI评分由术前(36.3±6.7)分降低至末次随访时(13.8±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96,P<0.001).末次随访时颈部旋转活动度(42.3±14.5)°,6例患者因旋转功能受限影响生活要求取出内固定,取出内固定后颈部旋转活动度恢复至(55.7±13.5)°.结论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单纯固定不植骨手术方式治疗老年患者新鲜齿状突骨折可获得满意临床疗效,取出内固定后寰枢椎旋转功能可获得一定恢复.

  • 眼内窥镜引导下玻璃体手术治疗外伤性眼内炎的效果

    作者:毛子清;游志鹏;周五剑;李佳

    目的 探讨眼内窥镜引导下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外伤性眼内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确诊为外伤性化脓性眼内炎伴严重屈光间质混浊的19例患者(20只眼),1例为双眼爆炸伤患者,均在眼内窥镜引导下行23G玻璃体手术、视网膜激光光凝、玻璃体腔注药术、玻璃体腔硅油填充,术后随访3~25个月,观察术后及远期疗效并分析.结果 所有患眼均顺利地在眼内窥镜下行闭合式睫状体平坦部三通道23G玻璃体切割术并玻璃体腔硅油填充或玻璃体腔注气,其中根据不同药敏结果玻璃体腔内注射不同抗生素,19眼炎症得到控制占95%,角膜水肿减轻,1眼炎症复发为严重的眼球贯通伤伴眼内异物,未行晶状体切除,发展为慢性炎症,终行眼内容物剜出术,术中无医源性视网膜损伤,术后16眼(80%)视力均有不同提高(P=0.004),术后高眼压1例,用药后均得到有效控制,其中1眼因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再次行玻璃体腔硅油充填术,术后长期随访未见其他并发症产生.3眼因术前严重眼外伤终导致眼球萎缩.结论 眼内窥镜拓展了玻璃体切除术的适应证,并能及时有效地治疗外伤性眼内炎,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有效率.

  • 高压氧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IL-1β、IL-6、TNF-α、Hcy、hs-CRP及其远期预后的影响

    作者:朱娟;沙米村;乔继冰;徐连宝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其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接受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及脑活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新生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后Bathel指数、IL-1β、IL-6、TNF-α、Hcy、hs-CRP及其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IL-1β、IL-6、TNF-α、Hcy、hs-CRP、日常生活能力及其临床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痉挛、运动障碍、共济失调分别为0例、3例、1例,对照组分别为4例、9例、6例,观察组临床症状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Bathel指数差、中、良分别为1例、8例、31例,对照组分别为8例、14例、18例,观察组Bathel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功能性活动评分及协助者援助部分评分明显升高,观察组新生儿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治疗后IL-1β、IL-6、TNF-α、Hcy、hs-CRP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高压氧能有效缓解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的临床症状,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IL-1β、IL-6、TNF-α、Hcy、hs-CRP,值得推广.

  • 腮腺混合瘤与腺淋巴瘤的CT灌注成像表现与鉴别

    作者:陈韵;潘桂海;罗泽斌

    目的 评价CT灌注成像技术在腮腺混合瘤与腺淋巴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3例腮腺混合瘤患者和19例腺淋巴瘤患者行CT灌注扫描.应用ROC曲线对各灌注参数进行诊断效能评价.结果 腮腺混合瘤的TDC曲线呈“渐升平台型”,而腺淋巴瘤则呈“速升速降型”.与腺淋巴瘤相比,混合瘤的血容量、血流量以及增强峰值减少,达峰时间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技术对腮腺混合瘤与腺淋巴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麻醉伤害趋势指数与状态熵指数对小儿腹腔镜手术中有创刺激敏感性的比较

    作者:马星钢;孟利刚;周纳武

    目的 探讨麻醉伤害趋势指数(NTI)与状态熵指数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对有创刺激的敏感性.方法 120例腹腔镜择期手术患儿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分为NTI组(N组)、状态熵指数组(S组)及对照组(D组).入室后采用麻醉工作站监测患儿生命体征,按照分组分别行NTI及状态熵指数监测,对照组不行麻醉深度监测.静注麻醉诱导药物后,插入气管导管,连接麻醉机行间歇正压通气,吸入2.0%~3.0%七氟烷复合输注瑞芬太尼0.2 ~0.3 μg/(kg·min)进行维持.调整麻醉深度使NTI维持在D0~E2、状态熵指数维持在40~60之间.手术结束前3 min停药.患儿自主呼吸良好后送麻醉恢复室观察.记录诱导前(T1)、气管插管前(T2)、气管插管时(T3)、切皮时(T4)、气腹后即刻(T5)、气腹后5 min (T6)、气腹后10 min(T7)、气腹消除(T8)、拔除气管导管时(T9)及出室时(T10)的无创血压(NI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NTI、状态熵指数值;记录手术时长、停药至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计算术中七氟烷用量、术后询问患儿入睡后有无听到声音判断是否为术中知晓.结果 (1)血流动力学的比较:N组在T3、T4、T9时刻,SBP、DBP及HR较T2时刻升高(P<0.05,P<0.01);S组在T3、T4、T5、T6、T9时刻,SBP、DBP及HR比T2时刻升高(P <0.05,P<0.01);D组在T3、T4、T5、T6、T7、T8及T9时刻,SBP、DBP及HR比T2时刻升高(P<0.05,P<0.01).(2)麻醉深度的比较:N组在T3、T4及T9时刻,NTI值较T2时刻升高(P<0.05,P<0.01);S组在T5、T6及T9时刻,状态熵指数值较T2时刻升高(P<0.05,P<0.01).(3)其余观察指标的比较:停药至自主呼吸恢复时间N组与S组比D组缩短,N组缩短更明显(P<0.01);七氟烷用量N组及S组比D组用量均减少,N组减少更明显(P<0.01);术后随访无一例患儿发生术中知晓.结论 采用NTI与状态熵指数维持合适麻醉深度的前提下,NTI应用于学龄前儿童腹腔镜手术中对有创刺激敏感性略优于状态熵指数,术中使用NTI监测患儿麻醉深度能够及时指导麻醉深度调控,减少术中麻醉用药,缩短手术室停留时间.

  • 骨转移癌患者跟骨骨密度与骨形成标志物的关系

    作者:胡泊;朱冉;王卿;刘荣志;袁海胜;马长德

    目的 探讨骨转移癌患者跟骨骨密度(BMD)与血清骨钙素(BGP)、骨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定量超声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法)、酶联免疫法(ELISA法)测定101例骨转移癌患者跟骨BMD以及血清BGP、B-ALP、PINP水平,并以101例健康人群作对照组,然后按性别分组,分别进行性别内的患病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骨转移癌患者跟骨BMD T值、Z值下降(P<0.05),与年龄呈负相关、与体质量呈正相关(P<0.05),女性患者Z值还与身高、BMI正相关(P<0.05);血清BGP、B-ALP、PINP水平升高(P<0.05),与BMD T值、Z值负相关(P<0.05)(女性患病组Z值与BGP无相关关系).结论 骨转移癌患者跟骨BMD下降,骨形成标志物BGP、B-ALP、PINP升高,两者存在一定相关性;跟骨BMD与骨形成标志物联合检测,可较好地评估患者局部及整体骨量变化.

  • 阴道斜隔综合征20例诊治分析

    作者:熊翔鹏;彭冬先;郭鹏;张赛男;王观凤

    目的 了解不同类型阴道斜隔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收治的20例阴道钭隔综合征患者的类型、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20例不同类型的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中,Ⅰ型9例,Ⅱ型7例,Ⅲ型3例,Ⅳ型1例.Ⅰ型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痛经、阴道壁包块,其出现症状的年龄明显小于其他类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Ⅲ型患者多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或阴道异常分泌物;Ⅳ型患者因下腹痛就诊,且有进行性加重的原发痛经.20例患者均行阴道斜隔切除术,其中6例同时行宫腔镜检查术,其余14例患者同时行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术,手术效果良好,症状均有改善.结论 阴道斜隔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阴道斜隔闭锁的程度有关,早期诊断及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阴道斜隔切除术为治疗阴道斜隔综合征的唯一有效方法,同时行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术可进一步改善治疗效果.

  • 血浆miRNA-24的异常表达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作者:王玲;吕旻;黄若兰;乔秋杰;张忠;徐慕娟

    目的 探讨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患者的血浆miRNA-24表达水平的差异,研究miRNA-24对冠脉病变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入选在心内科就诊的,已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97例,其中对照组25例,冠心病组72例,根据症状、心电图、心肌酶、造影结果将冠心病组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21例)和急性心肌梗死组(23例)3个亚组.采集各组一般临床资料,抽血检测相关血液及生化指标,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miRNA-24水平并记录Gensini评分,分析miRNA-24在各组中的差异表达,及研究miRNA-24表达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患者各分组(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组)miRNA-24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急性心肌梗死组miRNA-24低于稳定型心绞痛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心肌梗死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Gensini评分与miRNA-24表达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冠心痛患者miRNA-24表达水平降低,且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其高表达对冠状动脉有一定保护作用.

  • 肾结石S.T.O.N.E.评分与Guy's分级预测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结石残留的比较

    作者:潘俊;代睿欣;王昭辉;白遵光

    目的 对比肾结石S.T.O.N.E.评分与Guy's分级预测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结石残留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56例因肾结石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患者术前CT进行S.T.O.N.E.评分与Guy's分级,分析S.T.O.N.E.评分与Guy's分级与结石残留、手术时间、估计失血量等临床数据的关系 并比较S.T.O.N.E.评分与Guy's分级预测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结石残留的准确性.结果 156例患者结石残留共70例(44.9%),结石残留患者与无残留患者S.T.O.N.E.评分分别为8.81±1.30和7.49±1.46(P=0.000),Guy's分级分别为3.23±0.78和2.31±0.84(P=0.000).线性回归模型检验S.T.O.N.E.评分与Guy's分级与估计失血量(P =0.009,0.000)、手术时间(均P=0.000)均明显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S.T.O.N.E.评分和Guy's分级均与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结石残留状态明显相关(OR=1.94,P=0.000;OR=3.63,P=0.000),ROC分析两者预测术后结石残留准确性无明显区别,AUC分别为0.750和0.773(P =0.608).结论 肾结石S.T.O.N.E.评分与Guy's分级法均可有效预测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结石残留状态,两者预测的准确性无明显区别.

  • 改良Stoppa入路在坐骨大孔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蔡兆鹏;陈铿;胡旭民;王鹏;黄霖

    目的 探讨改良Stoppa入路在坐骨大孔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改良Stoppa入路对6例累及坐骨大孔的骨盆肿瘤的患者进行手术,作耻骨联合上缘2 cm处横形切口,向两侧拉开腹直肌或切断患侧腹直肌以显露耻骨联合和耻骨上支.结扎切断腹壁下动脉和闭孔动脉之间的吻合支.切开髂耻筋膜,将下腹壁肌、髂外血管、股神经和髂腰肌拉向前外侧,沿腹膜外间隙将盆腔脏器拉向内侧.先沿髂外血管逆行向上分离并结扎髂内动脉.在骶髂关节前方辨认分离腰骶干并行骨膜下剥离保护,沿神经行程分离骶神经根.经改良Stoppa入路可以有效显露真骨盆,前至闭孔,内侧接近骶骨中线,外侧可达坐骨大孔,后侧达骶骨前方,上缘达L5/S1椎间隙水平.肿瘤完整切除并仔细止血,腹膜外放置引流管后逐层缝合切口.结果 本组6例坐骨大孔肿瘤均完整切除.改良Stoppa入路切口长度8~12(9.2±1.6)cm,手术时间90 ~ 150(112±23) min,出血250 ~ 650 (320±160) mL,术中对盆腔腹膜后肿瘤显露良好,无神经血管损伤、盆腔脏器损伤、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全部病例获得6~30个月随访,截至末次随访时均无局部复发.结论 改良Stoppa手术入路兼具切口较小、手术视野清晰、易于操作、并发症少的特点,是在累及坐骨大孔的盆腔腹膜后手术中的合适选择.

  • 基于DTI及ASL的急性饮酒对健康人脑组织弥散参数和脑血流灌注的影响

    作者:赵悦;丁聪

    目的 通过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与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ASL)研究急性饮酒对健康人脑组织弥散参数(FA值、ADC值)及脑血流灌注(CBF值)的影响,并探讨饮酒前后各值差异与认知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16例男性受试者,采用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评价其整体认知功能.在饮酒前和饮酒结束后20min分别进行认知功能检测,于饮酒前和饮酒结束30、90 min后分别进行3.OT磁共振DTI和ASL扫描.分别测量额叶、丘脑、小脑中脚及脑干的FA值和ADC值,测量额叶、顶叶、颞叶及小脑的CBF值,并分析各脑区ADC值、FA值和CBF值与认知功能相关的影像学独立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饮酒前对比,额叶、丘脑、小脑中脚及脑干FA值在饮酒结束后30 min升高,在饮酒结束后90 min下降,ADC值与之相反.在饮酒结束后90 min内额叶、颞叶、顶叶及小脑CBF值呈逐渐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饮酒后比较,语义流畅性测验、数字广度测验和数字符号测验的分数值比饮酒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额叶FA、ADC、CBF变化值与数字广度测验的变化分值显著相关;与数字符号测验的变化分值亦相关;顶叶CBF变化值与数字广度测验、数字符号测验的变化分值显著相关;颞叶CBF变化值及丘脑FA、ADC变化值与语义流畅性测验变化分值显著相关;其余各部FA、ADC及CBF变化值与认知测验的变化分值无相关性.结论 急性饮酒后脑组织的FA值升高、ADC值下降、CBF值升高,额叶、顶叶CBF值升高与数字广度和数字符号测验的分数值变化呈明显正相关,语义流畅性较饮酒前减低,与丘脑FA值、ADC值及颞叶CBF值的变化具有相关性.

  • 脱钙牙基质联合同种异体骨植入治疗长骨萎缩性骨不连的效果

    作者:郭旭;彭宁宁;孙立山;王贵江;申沧海;刘志伟;王丽国

    目的 探讨脱钙牙基质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长骨萎缩性骨不连的效果.方法 收集从2009年3月至2013年12月长骨萎缩性骨不连患者共21例,其中采用自体髂骨植入治疗长骨萎缩性骨不连10例,脱钙牙基质联合异体骨植入治疗长骨萎缩性骨不连11例.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骨折愈合率,并对患者植骨术后1年内的患肢X线评分及功能恢复情况(包括疼痛、肢体活动范围、肢体负重、日常生活和患者满意度5项,每项20分,每项分5小项,每小项4分)进行统计分析.随访时间1年.结果 单纯自体髂骨植入的10例中,骨折愈合9例,1例胫骨骨折未愈合.愈合率90%,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4.5±0.6)个月;脱钙牙基质联合异体骨植入的11例中,骨折愈合10例,1例股骨未发生愈合,愈合率90.9%,愈合时间3~12个月,平均(5.1±0.7)个月.两组患者植骨术后1 ~12个月的患肢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脱钙牙基质联合异体骨植入治疗长骨萎缩性骨不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能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骨折愈合的成功率,甚至达到自体骨移植的疗效.

  • 白细胞介素-7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病毒载量的影响

    作者:郑晓君;刘翠芸;孙水林;付文娟;梁青;罗杰;陈明发;席文娜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在白细胞介素-7(IL-7)的干预过程中HBV-DNA、HBsAg、HBeAg的动态变化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每例患者外周血等量分成两份,分别为IL-7组(外周血中加IL-7干预)、空白对照组(无任何干预).分别于24、48 h时检测外周血HBV-DNA、HBsAg、HBeAg含量.结果 24h时外周血HBV-DNA、HBsAg、HBeAg含量在IL-7组与空白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48 h时外周血HBV-DNA、HBsAg含量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35,P<0.001),而HBeAg含量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IL-7干预前后外周血HBV-DNA、HBsAg水平显著下降,且与干预时间长短相关.提示IL-7可降低慢乙肝患者外周血病毒载量.

  • 妊娠相关性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与脑静脉窦血栓的磁共振影像鉴别

    作者:宋亭;刘祎;董天发;曾婉莉;陈永露

    目的 探讨妊娠相关性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与脑静脉窦血栓(CVST)的磁共振(MRI)综合影像鉴别.方法 对18例PRES及13例CVST孕产妇的MRI检查结果图像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10例PRES患者病变累及双侧顶、枕叶皮质及皮层下白质区,5例累及双侧顶、枕、颞、额叶,3例累及双侧基底节区、枕叶,DWI检查病变弥散均不受限,经治疗,病变有不同程度的好转.13例CVST患者MRV检查均发现静脉窦内节段性不显影或显影差,10例闭塞血管周围见异常扩张的侧支血管.结论 PRES与CVST临床表现相似,同为孕产妇高发急症,通过MRI多种扫描序列的综合判断可准确鉴别.

  • 紧密连接蛋白ZO-1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徐静;王绪麟;李思涵;刘新梅

    目的 探讨紧密连接蛋白ZO-1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良性乳腺疾病患者34例和乳腺癌患者104例,乳腺癌患者按TNM分期Ⅰ期26例、Ⅱ期45例、Ⅲ期33例;按肿瘤大小<2 cm 34例、2~5 cm 57例、>5 cm7例;无腋窝淋巴结转移41例,有腋窝淋巴结转移63例;Her-2表达阴性67例、Her-2表达阳性37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良、恶性乳腺疾病组织中ZO-1的蛋白表达,并分析乳腺癌组织中ZO-1表达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 人乳腺癌组织中ZO-1蛋白的阳性表达明显低于良性乳腺疾病组织(P<0.05),且乳腺癌组织中ZO-1的异常表达与TNM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及Her-2表达相关(P<0.05),但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 人乳腺癌组织中ZO-1蛋白表达下调,并可能参与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可作为乳腺癌预后的候选标志物之一.

    关键词: ZO-1蛋白 乳腺癌 HER-2
  • PLCB4/PLCB1基因多态性与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伤的相关性

    作者:程衍杨;何惠;刘奥杰;张海菊;林兰;徐之良

    目的 探讨PLCB4/PLCB1基因的SNP位点(rs6140791)多态性与川崎病(KD)患儿冠状动脉损伤(CAL)及其他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 选取322例典型KD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CAL把患儿分为CAL组和非CAL组.利用PCR-RFLP方法测定SNP位点多态性分布,并收集患儿免疫学指标.结果 CAL组患儿血清IgM水平高于非CAL组(P=0.041),CD16/CD56细胞的绝对值低于非CAL组(P =0.036).CAL组患儿SNP位点(rs6140791)的基因型(CC、CG、GG)频率分布与非CAL组患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2),且等位基因频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7),C等位基因为风险因子.比较不同的基因型之间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及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之间的差异,发现各基因型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CB4/PLCB1基因的SNP位点(rs6140791)多态性与KD患儿冠状动脉损伤的易感性相关,C等位基因为风险因子;该位点的多态性与患儿的免疫学指标不相关.

  • 丝切蛋白1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飞;王为服;康新立;岑松

    目的 检测Cofilin-1蛋白在正常膀胱黏膜及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Cofilin-1蛋白与各期膀胱癌临床病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共对8例正常膀胱黏膜、48例膀胱癌组织行免疫组化检查,检测Cofilin-1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数据及病理结果,分析Cofilin-1与膀胱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Cofilin-1在正常膀胱黏膜中阳性表达率为0,在膀胱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0.4% (29/4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增加,Cofilin-1相对表达量增高,其阳性表达率与膀胱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呈正相关.结论 Cofilin-1与膀胱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密切相关,可能是评估膀胱癌侵袭、转移的重要标志物.

  • 多模式麻醉药物合用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洪彬源;陈桂纯;王云花;戴鹏;伍辉萍;蔡日生;刘洪珍;杨承祥

    目的 探讨多模式麻醉药物合用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择期结肠癌根治患者,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方法相同.全凭静脉麻醉组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镇静、镇痛;静吸复合全麻组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七氟醚吸入维持镇静、镇痛;静脉复合硬膜外麻醉组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硬膜外罗哌卡因麻醉维持镇静、镇痛.分别在麻醉前(T1)、手术开始后1h(T2)、术毕1h(T3)、24 h(T4)、120 h(T5)抽取外周静脉血测量各组患者的T细胞(CD3+、CD4+、CD8+)、IL-2、TNF-α和CRP的含量并作统计学差异比较.结果 与T1相比,3组T2~T4的CD3+、CD4+和IL-2含量均明显减少(P<0.05),TNF-α和CRP含量明显增多(P<0.05);与全凭静脉麻醉组相比,静吸复合全麻和静脉复合硬膜外麻醉组T2~T4的CD3+、CD4+和IL-2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TNF-α和CRP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静吸复合全庥组相比,静脉复合硬膜外麻醉组T2和T3的CD3+、CD4+和IL-2含量明显升高(P<0.05),TNF-α和CRP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 静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小,利于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

  • TRPV5和OPN在泌尿系结石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吴敬彰;赵津津;张占五;于千

    目的 探讨上皮细胞钙离子通道蛋白(TRPV5)和骨桥蛋白(OPN)在泌尿系结石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我院含钙肾结石患者(结石组)和正常无结石者(对照组)肾皮质标本各20例,运用HE染色观察两组肾皮质组织的形态;Real-time PCR测定两组肾皮质组织中TRPV5和OPN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两组肾皮质组织中TRPV5和OP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尿生化检查结果显示,结石组患者的24h尿钙排泄量显著高于对照组[(458.24±57.25) mg vs(184.72±31.47)mg,P<0.01].对照组未见草酸钙结晶,结石组肾小管上皮肿大,管腔内可见坏死物质及部分脱落的上皮细胞;远曲小管、集合管和肾盂内均可见较多透明不规则小块状草酸钙晶体.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结石组患者肾组织的TRPV5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对照组中检测到OPN的微弱表达,OPN在髓攀降支细段和远曲小管上皮细胞表面表达呈弱阳性;在结石组患者肾组织中OPN表达则明显增强,OPN在髓攀降支细段、近曲小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均表达.Real-time PCR结果显示16例结石患者肾组织中TRPV5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1±0.02) vs(0.22±0.01),t =1.826,P =0.002)],3例无变化;1例表达升高;OPN mRNA在19例结石组肾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1±0.03) vs(4.68±0.17),P<0.01],1例无显著差异.Western blot结果显示16例结石组肾组织中TRPV5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1.24±0.05)vs(0.07±0.01),t=1.772,P=0.00],3例无显著差异,1例表达水平降低;而OPN蛋白在19例结石组肾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0.34±0.02)vs(1.79±0.11),P<O.01],1例无显著差异.结论 TRPV5的表达与泌尿系结石的发生率呈负相关,而OPN的表达与泌尿系结石的发生率呈正相关,二者的表达水平可作为临床诊断泌尿系结石潜在的生化指标.

  • 轻中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结局的影响及与产科并发症的相关性

    作者:周立花;符免艾

    目的 研究轻中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结局的影响,并分析其与产科并发症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300例,根据是否存在轻中度OHSS将患者分为OHSS组(118例)和对照组(182例),比较两组受精-胚胎移植周期结局、产科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获卵率、优质胚胎率、卵裂率和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HSS组种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贫血、子痫、胎膜早破、糖尿病等产科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HSS对种植率有一定影响,但是对获卵率、优质胚胎率、卵裂率和临床妊娠率均无影响.

  • 泸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舒静;陈宇宁;刘小花;姜源;邓剑

    目的 了解泸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流行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收集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2 861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9种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分别为: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LP)、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QF-R)、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AV)、乙型流感病毒(IBV)、副流感病毒1~3型(PIVs).根据不同年龄、季节和性别的呼吸道病原体阳性率以及合并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 861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总阳性例数为1 697例,阳性率为59.31%,其中MP阳性率高为46.56%,其次依次为IBV(28.98%)、LP(10.98%)、PIVs(7.48%).两种及两种以上非典型病原体混合感染率为31.28%,占总感染例数的52.74%,其中两种病原体混合感染率为28.70%;3种及以上病原体混感染率为2.59%.1岁以下、1~3岁、4~6岁、7~9岁、10 ~ 14岁各年龄组总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8.01%、78.10%、92.78%、86.84%、83.78%,在各年龄组中病原体感染总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夏季病原体检出率高为72.55%,其次依次为春(61.93%)、秋(55.03%)、冬(53.06%),各季节病原体总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泸州地区急性呼吸道疾病患儿与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密切相关,主要以MP、IBV、LP、PIVs以及两种病原体的混合感染为主.各年龄组检出阳性率存在差异,以4~6岁感染率为高,且春夏季更易感.

  • miR-105对人肝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作者:石永杰;黄思聪;申刚;嘉红云

    目的 探讨miR-105对肝细胞癌(HCC)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Real-time PCR检测肝癌细胞(HepG2、Hep3B、QGY-7703、Huh7)、永生化正常肝上皮细胞LO2、1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全血、10例健康体检者全血中miR-105的表达;分别以LO2细胞及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析miR-105在肝癌细胞与LO2间,肝癌患者与健康者间的差异.选取HepG2及QGY-7703细胞作为实验对象,分别转染miR-105模拟物及抑制物,Real-time PCR检测转染后细胞miR-105的表达水平,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 肝癌细胞miR-105表达明显低于LO2细胞(P<0.05);原发性肝癌患者全血miR-105表达显著低于健康体检者(P<0.05).对HepG2及QGY-7703细胞的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miR-105过表达可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能力,抑制miR-105表达则促进肝癌细胞的迁移能力(P<0.05).结论 miR-105可抑制人肝癌细胞的迁移能力.

  • 加味八珍方对卵巢早衰的作用

    作者:杨玉彬;刘琛;李琼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加味八珍方对卵巢早衰的作用.方法 将成年SD大鼠(n=18)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6);其余12只大鼠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生理盐水溶液150 mg/(kg·d)复制卵巢早衰造模,连续8周.造模成功后,将卵巢早衰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6)和加味八珍汤组(n=6),加味八珍汤组予10mL/kg浓度加味八珍汤溶液灌胃,对照组及模型组予10 mL/kg浓度生理盐水灌胃.治疗8周后检测实验大鼠卵巢X连锁凋亡蛋白(MAP)、B-淋巴细胞趋化因子-1(BLC-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Ⅰ(LC3-Ⅰ)蛋白及miR-23a、miR-27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卵巢XIAP蛋白表达明显降低,BLC-1、LC3-Ⅰ蛋白及卵巢miR-23a、miR-27a的表达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八珍汤组卵巢XIAP蛋白表达升高,BLC-1、LC3-Ⅰ蛋白及miR-23a的表达降低(P<0.01).结论 加味八珍方对卵巢早衰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卵巢细胞过度自噬有关.

  • 槲皮素联合5-氟尿嘧啶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凋亡、周期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作者:王惠丽;陈柳青;刘艳;邓文喻;吴炳义

    目的 探讨槲皮素与5-氟尿嘧啶(5-Fu)联合用药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凋亡及其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将LoVo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加入适量溶剂DMSO的阴性对照组;5-Fu组:加入10 mg/L5-Fu;Q50组:槲皮素浓度为50μmol/L;联合用药组:10 mg/L的5-Fu和50 μmol/L的槲皮素联合处理LoVo细胞.LoVo细胞加药处理后,放入培养箱中48 h.流式细胞术检测LoVo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Transwell实验检测LoVo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 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对照组、5-Fu组、Q50组及联合用药组的凋亡率分别为(5.00±0.87)%、(5.97±0.67)%、(9.47±1.27)%、(18.03±0.86)%(P<0.05).细胞周期结果显示处于G0/G1期的细胞分别占(72.48±0.65)%、(70.36±0.24)%、(69.34±1.09)%、(60.14±0.27)%,处于S期的细胞分别占(24.74±0.44)%、(26.33±0.24)%、(28.94±0.89)%、(36.37±0.17)%(P<0.05).Transwell结果显示加入槲皮素后能抑制细胞的迁移数目.结论 槲皮素可进一步促进5-Fu对LoVo细胞凋亡的影响,且能协同5-Fu对细胞周期产生影响,使G0/G1期细胞减少,S期细胞增多.此外,槲皮素和5-Fu联合应用,可抑制细胞的迁移,增强5-Fu对肿瘤生长和远处转移的抑制作用.

  • 白细胞介素-9对肝癌细胞的生物学作用及机制

    作者:雷荣娥;石城;黄秋兰;张沛玲;杜孟;覃山羽;姜海行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IL)-9对肝癌细胞的生物学作用及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IL-9影响肝癌细胞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epG2细胞,使用不同浓度IL-9干预细胞24 h,CCK8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STAT3和p-STAT3表达水平.IL-9干预前加或不加用STAT3抑制剂AG490处理,再检测细胞增殖率,以及细胞中STAT3和p-STAT3水平.结果 随着IL-9浓度升高,HepG2细胞增殖率增高,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加(P<0.05),但细胞凋亡率无明显改变(P>0.05).与未进行干预相比,IL-9干预后HepG2细胞中的STAT3蛋白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但p-STAT3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使用AG490预处理后,IL-9对HepG2细胞的增殖作用被显著抑制(P<0.05),且p-STAT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IL-9以浓度依赖性促进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但对细胞凋亡无显著影响,这种作用是通过激活STAT3磷酸化实现的.

  • 黄芩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p38MAPK表达的影响

    作者:何日明;门凌;易无庸;易铁钢;李顺民;杨曙东

    目的 探讨黄芩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p38MAPK、核因子-κB(NF-κB) p65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芩素干预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黄芩素干预组大鼠予黄芩素300 mg/(kg·d)灌胃,模型组予等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用ELISA法测定24 h尿白蛋白量,免疫组化法检测p38MAPK、p-p38MAPK及NF-κB p65蛋白定位及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24h尿白蛋白量、p38MAPK、p-p38MAPK及NF-κB p65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黄芩素干预组的上述指标均降低(均P<0.05).结论 黄芩素可能通过影响p38MAPK/NF-κB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起保护作用.

  • 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修复过程中TRPV1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王恒;屠伟峰;周红艳;罗宇

    目的 探讨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后修复过程中胃黏膜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将4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浸水束缚应激(WIRS)模型组(WIRS组)、WIRS后1d组(W1d组)、WIRS后3d组(W3d组),各10只.除NC组外,余30只按WIRS法复制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于不同时间点观察各组胃黏膜损伤、修复情况,比较胃黏膜损伤指数(UI)、胃组织含水量、胃液pH值,免疫组化和Q-PCR法检测胃黏膜TRPV1平均光密度值及mRNA表达.结果 与NC组相比,WIRS组胃黏膜损伤严重,UI、胃组织含水量升高(P<0.05),胃液pH值下降(P<0.05).与WIRS组相比,W1d组、W3d组UI、胃组织含水量降低(P<0.05),胃液pH值升高(P<0.05);W3d组UI低于W1d组(P<0.05),与N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组织含水量、胃液pH值与W1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高于NC组(P<0.05);与NC组相比,WIRS组、W1d组TRPV1平均光密度值及mRNA降低(P<0.05),W1d组低于WIRS组(P<0.05),W3d组高于WIRS组、W1d组(P<0.05),与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胃黏膜损伤后修复过程中胃黏膜TRPV1出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动态变化,至第3天恢复正常,TRPV1的变化是胃内多种局部因素作用的结果.

  • ERβ真核表达质粒对前列腺癌LNCaP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p38信号通路的作用

    作者:王婵;董传江;毛峥;张路生;陈晓波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β(ERβ)真核表达质粒对前列腺癌LNCaP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及p38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未加入任何处理因素;阴性对照组,转染空质粒pCDNA-3.1;pCDNA-3.1-ERβ组(ERβ组),转染重组质粒pCDNA-3.1-ERβ;pCDNA-3.1-ERβ+ p38抑制剂SB203580组(ERβ+ SB203580组),转染重组质粒pCDNA-3.1-ERβ的LNCaP细胞中加入10 μ,moL/L的p38信号通路抑制剂SB203580,作用48 h.Western blot检测各组p38蛋白活化以及cyclin D1、Bcl-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应用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和细胞迁移能力;应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 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表明完成了ERβ的扩增和pCDNA-3.1-ERβ重组质粒的构建.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成功转染并筛选出稳定高表达ERβ的LNCaP细胞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4组p38总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磷酸化p38表达ERβ组高、ERβ+ SB203580组低.ERβ+ SB203580组cyclin D1、Bcl-2和MMP-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其他3组,ERβ组低.流式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Go/G1期细胞比例ERβ组高、ERβ+ SB203580组低.流式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率ERβ组高、ERβ+ SB203580组低.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结果显示集落数ERβ+ SB203580组多,ERβ组少.划痕实验结果显示细胞迁移率ERβ+SB203580组高,ERβ组低.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穿膜细胞数ERβ+ SB203580组多,ERβ组少.结论 ERβ可通过激活p38信号通路抑制前列腺癌LNCaP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 亚低温对心肺复苏后心肌线粒体氧化应激的影响

    作者:许卓帆;汪慧芬;廖晓星;高渝峰;徐明

    目的 研究亚低温对心肺复苏后心肌线粒体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24只健康的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雌雄不拘.将这24只白兔随机分为室温组和低温组,每组12只.室温组自主循环恢复后置于室温状态下观察12 h.低温组经腹腔诱导亚低温下观察12 h.记录结果,建立模型后分别检测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对两组动物心肺复苏各项指标进行比较,低温组经腹腔诱导亚低温后心肺复苏的效果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动物心肌细胞线粒体内的活性氧、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等氧化应激指标进行比较,发现低温组的氧化应激指标含量均低于室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温组心肌细胞的线粒体肿胀度、线粒体膜的流动性及电镜下心肌细胞线粒体超显微形态结构较室温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低温下心肌细胞及线粒体内氧化应激反应都能得到有效的抑制,能够维护再灌注后的心功能.

  • Millier-Fisher综合征伴膀胱直肠功能障碍1例

    作者:易昕;闫振文

    患者,男,65岁,因双下肢乏力、行走不稳3d,随后出现双上肢远端对称性麻木感,上腹部束带感、大小便困难,伴视物水平位重影,持续2d后自觉双眼睑疲乏感,左眼睑下垂,呈进行性加重,但视物重影缓解,于2015年3月9日入住当地医院,考虑诊断Millier-Fisher综合征(MFS),查肌电图以及脑脊液生化与常规未见异常(脑脊液压力不详),风湿免疫、肿瘤系列、前列腺B超未见异常,予甲泼尼龙1.0g冲击、丙种球蛋白22.5 g及营养神经等治疗3d,患者自觉症状无明显缓解,遂转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内科诊疗.患者起病10 d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关键词:
  • 腕关节结核误诊为痛风1例

    作者:岳跃兵;沈杰

    患者,男,71岁.右腕肿痛不适2个月半,于2015年8月3日至上海市光华医院就诊.患者2015年5月中旬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腕疼痛伴肿胀,肤温高,肤色红,活动受限,无发热.当地医院就诊查血尿酸升高(489 μmol/L),诊断为“痛风”,予塞来昔布+苯溴马隆口服治疗,未见明显改善,先后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复方倍他米松局封治疗,症状略好转,2周后肿痛再次发作.2015年7月30日当地医院双能量CT示:双腕关节未见明确尿酸盐结晶沉积影;右腕诸骨骨质异常破坏伴周围软组织肿胀较明显.

    关键词:
  • 他汀类药物致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1例

    作者:林名润;吴妙君;谢云亮;李万根

    患者,男,37岁,因发现血糖升高半年余,再发4个月,于2014年4月来我院内分泌门诊就诊.患者半年余前外院体检查空腹血糖(FBG) 7.9 mmol/L,餐后2h血糖(2hBG) 11.7 mmol/L,开始就诊于我院内分泌门诊,诊断:2型糖尿病,予饮食控制及运动,服用二甲双胍(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0.5 g,3次/d,并每个月自测FBG和2hBG及门诊复诊.维持降糖方案不变,FBG(6.6±0.2)mmol/L,2hBG(7.4 ± 0.3) mmol/L.

    关键词:
  • 骶前巨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

    作者:夏仕俊;范小华;陈诗伟

    患者,男,35岁,2014年6月12日因骶尾部坠胀疼痛伴排便困难4月余入住我院肛肠外科.患者4个月前开始出现骶尾部坠胀疼痛不适,排便时加重,伴有排便困难及排便不尽感,便条变细,无便血黏液,无腹胀腹痛.当时未予以重视,后自觉相关症状逐渐加重,并出现小便不畅,遂至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就诊,行指检发现直肠下段可触及质韧、固定不移包块,B超检查提示膀胱后占位性病变,盆腔MR检查提示骶骨前方占位病变,后转至我院行进一步专科治疗.患者既往体健,吸烟史10年,否认家族肿瘤遗传史,近期体重减轻约10 kg.

    关键词:
  • 结肠克罗恩病误诊为结肠癌1例

    作者:梁建业;张玉婷;史长征;罗良平

    患者,女,71岁,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痛1周,休息及排便后无缓解,于2016年3月17日到我院就诊.查血常规示:WBC 13.23×109·L-1,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6.44%,予抗感染、退热、止痛、补液等治疗,腹痛症状好转,1d前再发腹痛,行肠镜检查:(肠17 cm)镜下见细小溃疡,黏膜面粗糙紊乱、肠壁水肿增厚,并见宽基底息肉样凸起,以降结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肿物收住入院.查肿瘤标志物,CA199、AFP、CEA均在正常值范围内.

    关键词:
  •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并再发急性心肌梗死1例

    作者:吴雪锋;唐良秋;范文茂

    患者,男,64岁.因胸痛4h于2015年8月5日收入院治疗.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入院心电图: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见图1).急诊血常规示血小板282×109 ·L-1,急诊冠脉造影见:左主干远端欠光滑,前降支近中段狭窄80% ~ 90%,回旋支较小,开口及近段狭窄60%,中段闭塞,右冠优势型,近段狭窄30%~40%,中远段闭塞,于右冠植入Firebird2支架1枚,术中使用肝素抗凝.术后予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替罗非班抗栓治疗,多次复查血小板数均在正常范围.

    关键词:
  • 舌体皮样囊肿1例

    作者:王林娜;胡志伟;侯素平;孙晓玲;张清泉

    患者,女,46岁,主因舌背部正中反复流脓6个月余于2015年12月20日入院.患者于6个月余前,因上呼吸道感染后,自觉舌部肿胀,从舌背部正中小口处流出豆渣样、脓性分泌物,曾于当地诊所静脉抗生素治疗7d,效果不佳,后就诊于外院,行舌部CT、B超等辅助检查,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门诊以“舌部囊肿”收入院.专科检查:张口度及开口型正常,张口可见舌背正中有一面积约0.8 cm ×0.5cm斑块,质地中等,其中央有一孔,挤压舌体未见明显渗出物.

    关键词:
  • 门脉性肺动脉高压1例

    作者:齐双翡;郑吉敏;康喜荣;王玉珍

    患者,男,52岁,主因黑便12 h于2015年6月5日人院.既往有饮酒史30余年,平均每天饮白酒约1斤(约合酒精量168 g).2年前因双下肢水肿住院,诊断为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给予利尿、保肝等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此后2次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住院行胃底静脉曲张硬化术、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12 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黑便3次,每次量约200 mL,伴恶心,无呕吐,无头晕、心悸.体格检查:肝病面容,结膜稍苍白,巩膜可疑黄染,可见肝掌及蜘蛛痣.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1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坦,可见腹壁静脉显露,剑突下6 cm可触及肝脏下缘,质硬,脾肋下2 cm可触及,质软,无触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活跃.

    关键词:
  • 诱导药顺序对气管插管反应及麻醉深度的影响

    作者:孙文琴;周爱国;潘道波;莫洪;吴雪峰

    目的 探讨改良顺序诱导(镇痛-肌松-镇静药)对围气管插管期心血管反应及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全麻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诱导药顺序为芬太尼-顺苯磺酸阿曲库铵-丙泊酚,对照组为丙泊酚-芬太尼-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诱导药物剂量:丙泊酚2 mg/kg、芬太尼3μ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2 mg/kg.记录围气管插管期平均动脉压、心率、意识指数值变化以及注射痛、呛咳、体动等不良反应.结果 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在气管插管前即刻两组均明显下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1 min两者增高,但对照组增幅更大(P<0.05);插管后10 min两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意识指数在诱导后两组均明显降低,但在插管前即刻、插管后1 min对照组更高且丙泊酚追加率更高(P<0.05),在插管后10 mi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诱导后均意识丧失,且无一例出现气管插管期间知晓.结论 改良顺序诱导与常规顺序诱导相比较围气管插管期心血管系统更平稳,麻醉深度更适宜.

  • 美宝湿润烫伤膏联合金因肽与猪皮基质敷料法治疗儿童烫伤的效果比较

    作者:安博;张莉

    目的 探讨美宝湿润烫伤膏(MEBO)联合金因肽与猪皮基质敷料法用于烫伤患儿临床处理的效果.方法 收集110例烫伤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MEBO联合金因肽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猪皮基质敷料法进行治疗,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儿的烫伤面愈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及出院时间,疼痛评分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烫伤面愈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及出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瘢痕发生率和创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后瘢痕面积明显少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猪皮基质敷料法治疗烫伤患儿可以快速减少患儿的疼痛,缩短愈合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基于替诺福韦的一线HAART方案对抗病毒治疗失败的影响

    作者:覃川;蒋忠胜;温小凤

    目的 分析基于替诺福韦(TDF)的一线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对HAART病毒学、免疫学失败的影响,分析、总结其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艾滋病患者共215例.按其初始一线HAART方案是否包含TDF,分为TDF组(110例)、非TDF组(105例).采用生存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TDF组、非TDF组病毒学失败、免疫学失败的累积发生率,并用Log-Rank检验两组间的差异.随访时间26个月.结果 HAART 12个月,TDF组、非TDF组的病毒学失败累积发生率分别为0、0.01%,免疫学失败累积发生率均为0.HAART 26个月,TDF组、非TDF组的病毒学失败累积发生率分别为0.05%、0.21%,免疫学失败累积发生率分别为0.05%、1.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TDF的HAART方案可有效减少治疗失败.

  • 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Keap1-Nrf2/ARE氧化应激通路的影响

    作者:卢志刚;黄家彬;刘芸;吕晓强

    目的 研究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Keap1-Nrf2/ARE氧化应激通路中Keap1、Nrf2、ARE和NQO1蛋白表达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评分)的影响,探讨醒脑静注射波在脑缺血再灌注氧化损伤过程中Keap1-Nrf2/ARE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ACI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5例,两组均进行一般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醒脑静30 mL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比较两组治疗前以及治疗后7、14 d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Keap1、Nrf2、ARE和NQO1蛋白表达水平,观察治疗前后MBI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MBI评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Nrf2、ARE和NQO1蛋白表达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而Keap1降低(P<0.05,P<0.01);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Nrf2、ARE和NQO1蛋白表达与MBI评分呈正相关,与Keap1呈负相关(P <0.05,P<0.01).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ACI与Keap1-Nrf2/ARE通路可能通过上调保护性因子Nrf2、ARE和NQO1,下调有害性因子Keap1的表达而对抗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细胞氧化损伤的程度,起到促进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作用.

  • 呼吸指导小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谭春苗;周向东;陈海燕;莫晓婷;朱艳

    目的 探讨呼吸指导小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116例COPD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由责任护士进行常规的呼吸康复锻炼护理,观察组由呼吸指导小组的护士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个体化呼吸康复锻炼指导,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康复锻炼的依从性.结果 两组在坚持做呼吸康复锻炼的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指导小组可提高COPD患者进行呼吸康复锻炼的依从性,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

  • 分化型甲状腺癌住院131I治疗患者低钙血症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周妙丽;弓健;廖丽娇;骆春柳;陈伟菊;徐浩

    目的 分析总结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住院131I治疗期间发生低钙血症的临床观察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进行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治疗的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发生低钙血症的患者临床症状及相关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72例患者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其中5例(6.9%)女性患者发生低钙血症,入院时血钙水平(1.84±0.10) mmol/L(范围1.67~ 1.94 mmol/L),促甲状腺素水平(79.87±49.21)mmol/L(范围41.4~ 150 mmol/L),甲状旁腺激素水平(6.84±4.14) pg/mL(范围3.0~12.8 pg/mL).5例(3例处于月经期)患者中,住院放射性隔离期间有典型抽搐症状者1例,双手及面部麻木感者3例,肢体无力感者1例.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均得以控制,出院后长期口服钙剂,约1个月后复查血钙均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 手术所致甲状旁腺受损继发导致低钙血症,服用糖皮质激素、月经期以及甲状腺功能减低可进一步加重低血钙,对此类患者及时进行提前护理干预和对症处理不仅有利于疾病康复,而且也便于核素病房的放射防护管理.

  • 移植静脉桥再狭窄的机制和预防研究进展

    作者:曾进福;万力

    大隐静脉作为移植静脉桥在治疗缺血性心脏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术后易发生移植静脉桥再狭窄,其远期通畅率远低于乳内动脉等动脉移植物[1],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术后患者的远期疗效.文献报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1年闭塞率约为20%,术后10年的通畅率约为60%[2],早期的血栓形成和中后期新生内膜增生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是导致静脉桥失败的主要原因[3],抗凝、抗血小板聚集,“No-Touch”等方法能提高移植静脉桥的远期通畅率;而新的基因治疗为预防移植静脉桥再狭窄提供了新方法.本文对导致移植静脉桥再狭窄的机制、目前的防治措施进行综述.

    关键词:
  • 酒精依赖者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作者:赵长江;余成新

    酒精依赖主要表现为对酒精的躯体耐受,强烈渴求,强迫性觅酒行为及中断饮酒后出现戒断症状.酒精依赖不仅可对人体各系统,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不同程度损害,还可影响个人心理健康及社会行为能力,甚至影响到家庭和谐乃至社会治安,因此,酒精依赖是一个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但其具体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故积极寻找酒精依赖的发生发展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与社会意义.

    关键词:
  • IL-22及肠道干细胞在肠黏膜屏障中的作用

    作者:成海燕;张亚姝;迟宏罡

    肠道担负着消化、吸收、内分泌、防御等功能,而隐窝底部肠道干细胞(intestinal stem cells,ISCs)的增殖、分化是肠道肠黏膜更新的主要细胞学基础.当肠道受到外界损伤时,ISCs可以促进肠道结构与功能的修复,对维持肠道屏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IL)-22在组织再生、皮肤和黏膜屏障保护中有重要作用[1],即IL-22与ISCs在肠黏膜屏障中均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综述主要从IL-22及ISCs对肠黏膜屏障中肠上皮的再生、增殖、损伤修复的影响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多角度入手,探讨IL-22及ISCs在肠黏膜屏障中的作用.

    关键词:
  • 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在慢性心力衰竭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丽华;程晓曙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为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新指南推荐神经内分泌拮抗剂治疗,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ARBs)、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的联用可降低慢性心衰的病死率和致残率[1].但尽管如此,心衰的病死率仍较高.随着对心衰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其治疗模式也发生了改变,研究发现[2]心衰患者中炎性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和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表达水平升高,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这些炎性细胞因子可促进心室重构,加重心衰.因此炎症反应在心衰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作为心衰预后与治疗的参考.

    关键词:
  • 尿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健芳;蒋亚斌

    尿酸(uric acid,UA)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也是人类血液含量丰富的天然水溶性抗氧化剂.以往的研究一直把UA升高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1],近些年来研究发现UA具有促氧化与抗氧化双重作用,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UA可通过清除自由基、降低氧化应激水平等,起神经保护作用[2],并且在溶栓治疗中UA升高是患者短期转归良好的独立保护因素,UA联合溶栓治疗是安全且有效的[3].因此本文对UA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及UA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和溶栓治疗中的作用作如下综述.

    关键词:
  • 广州某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作者:陈明;耿庆山;陈瑞华;杨红玲;龙燕;陈凤燕;李泳枝;朱春燕

    目的 对广州地区某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为后期针对医学院校学生提出合理的心理健康辅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该校两个院系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参加调查的508名学生中,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男生在抑郁量表的得分比女生得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子女在各量表的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压力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压力可能是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性别、抑郁可能是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抑郁、独生子女可能是压力症状的危险因素.积极情绪量表高分可能是抑郁和焦虑症状的保护因素.结论 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 急诊护士心理韧性在工作压力与职业疲溃感之间的中介效应调查

    作者:孙玉珍;李惠萍;佘小丽;梅雅琪;郭卫红

    目的 分析急诊护士心理韧性现状以及与工作压力、职业疲溃感的关系,为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方式,运用一般人口学资料、心理韧性量表、工作压力源量表、职业疲溃感量表对352名急诊护士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数据进行两两之间的关系分析,运用温忠麟的依次检验法、线性回归对心理韧性在工作压力与职业疲溃感之间的中介效应进行分析.结果 急诊护士心理韧性得分为(71.67±16.51)分,工作压力得分为(82.64±26.77)分,职业疲溃感的情感耗竭维度得分为(19.l55±11.46)分;去人格化维度得分为(10.43±6.52)分;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为(16.45±9.82)分.心理韧性及各维废与工作压力及各维度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心理韧性会因职业疲溃感中的情感消耗以及去冬格化的加剧而弱化(P<0.01),也会因个人成就感的增强而增强(P<0.01);心理韧性在工作压力与职业疲溃感之间有着中介效应.结论 良好的心理韧性更有可能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体验较低水平的职业疲溃感.

  • 中文版生育生活质量量表在辅助生殖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徐萌泽;孟茜;杨娜;张金环;单伟颖

    目的 调查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女性不孕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分析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因素.方法 采用跨文化调试后形成的中文修订版生育生活质量量表,对在山东省某生殖中心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447例女性不孕症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结果 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女性不孕症患者整体生活质量现状不容乐观.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生活质量总分与患者年龄、治疗时间、不孕年限、妊娠史、文化程度有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治疗时间、不孕年限、妊娠史、文化程度对女性不孕症患者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其他因素影响不明显.结论 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女性不孕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较低,其中,年龄、治疗时间、不孕年限、妊娠史、文化程度等为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 老年人对养老机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作者:唐豪;廖正发;许晓佳;梁亚萍;杨海云;潘聪聪;许伟华;倪进东

    目的 了解老年人对入住养老机构服务满意度情况,探讨影响老年人满意度的关键因素.方法 调查广州市和东莞市养老机构各1家,对入住2家养老机构的347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奖惩分析来确定影响满意度的关键因素.结果 被调查的老年人群中,对养老机构评价为满意占总体的72.9%.确定了“养老机构收费、居住条件、卫生状况、生活照料、医疗保健设施、心理疏导服务、护理服务”等9个因素为影响老年人对养老机构服务满意度的绩效因素.结论 养老机构在心理、康复护理、保健等方面服务质量有待提升,应重点加强绩效因素相关服务的质量管理.

广东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