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广东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

广东医学杂志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광동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4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448
  • 国内刊号: 44-1192/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6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广东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痤疮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子分型及毒力特征

    作者:申丽;姜南;杨智勇;郝媛媛

    目的:了解痤疮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类型、毒力及耐药特征,为防治金葡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门诊分离自痤疮患者的31株金葡菌菌株,采用PCR方法鉴定MRSA菌,利用spa、SCCmec、MLST等分型方法对MRSA菌进行分子分型,检测pvl等17种毒力基因,同时测定所有细菌对苯唑西林等17种药物的敏感性,分析金葡菌分型特征、毒力特征及耐药情况。结果31例金葡菌中有17株为MRSA菌,所有MRSA菌株可分为3种SCCmec型,4种spa型,3种ST型。14株MSSA菌可分为5种ST型和spa型。所有金葡菌均携带有多种毒力基因,溶血素基因及seg基因携带率高。结论分离自痤疮金葡菌均携带有多种毒力基因,主要的感染克隆为MRSA-ST239-Ⅲ以及MSSA-ST121,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 纳米磁分离实时荧光RT-PCR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miR-21表达的价值?

    作者:郭文涛;畅灵丽;赵青;张清伟;朱利伟;李亚光;孙宁;张威

    目的:建立食管鳞状细胞癌( ESCC)患者血清中miR-21纳米磁分离( MS)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观察ESCC患者血清miR-21的表达。方法分别采用Trizol法和MS法提取60例ESCC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总RNA,采用实时荧光RT-PCR检测miR-21的表达。利用Bland-Altman法检验Trizol法与MS法提取的血清中miR-21表达量的一致性,利用ROC曲线评价MS法提取的miR-21表达量筛查ESCC的效能。结果 MS法能够提取血清中miR-21,其灵敏度与Trizol方法相当,Bland-Altman法检验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提取的miR-21表达量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ESCC患者miR-21表达量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 P<0.05)。 ROC曲线下面积为0.878,佳临界值为1.115,此时敏感度为85.00%,特异度为81.67%。 ESCC患者血清miR-21的表达与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 P<0.05)。结论 MS实时荧光RT-PCR在血清miRNA检测中有着很大的应用价值,血清miR-21的表达水平有可能作为食管癌诊断一个新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 SPECT/CT 心肌灌注显像在原发性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袁建伟;冯彦林;张培培;王颖;梁伟棠

    目的:探讨SPECT/CT 心肌灌注显像在原发性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原发性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观察组)的SPECT/CT MPI结果,并将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功能参数与42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36例心肌缺血患者均为可逆性心肌缺血,共计70段,其中多壁段缺血的患者占83.3%(30/36)。(2)70个缺血壁段中,心尖部缺血占25.7%(18/70),前壁缺血占31.4%(22/70),下壁缺血占27.1%(19/70),侧壁缺血占12.9%(9/70),间壁缺血占2.9%(2/70)。缺血评分为1分、2分、3分者分别占85.7%(60/70)、11.4%(8/70)和2.9%(2/70)。(3)两组的左心功能参数:负荷LVEF、静息LVEF、负荷EDV、静息EDV、SSS和SDS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原发性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SPECT/CT MPI特点是以多壁段受累为主的、可发生在任何壁段的可逆性心肌缺血,缺血程度较轻,且可能同时伴有左心功能的降低。

  • 腹腔镜辅助高位肛门闭锁一期成形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作者:王金虎;赵绪稳;戴春娟;胡博;包国强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治疗高位肛门直肠畸形的效果。方法应用腹腔镜辅助高位肛门闭锁一期成形术治疗先天性高位肛门直肠畸形患儿7例,其中4例合并直肠尿道瘘,2例合并直肠阴道瘘。术中在腹腔镜下游离直肠结肠,结扎离断直肠尿道瘘(阴道瘘)。镜下引导经耻骨直肠肌收缩中心穿刺,扩张穿刺通路,将直肠盲端自此拖出与会阴部皮肤缝合。结果5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瘘管复发。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4例大便控制满意,每天排便2~3次。1例排稀便时肛门控制不良,大便成形时控制尚可,但仍有污粪。2例肛门狭窄经扩肛后好转,排便满意。结论腹腔镜辅助高位肛门闭锁一期成形术便于处理直肠尿道瘘(阴道瘘),可准确辨认并引导直肠经耻骨直肠肌收缩中心拖出吻合,显著改善术后肛门排控便功能,疗效满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首发未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脑区葡萄糖代谢水平?

    作者:胡文生;肖頔;黎娟花;李淑云;史新冲;岳殿超

    目的:通过观察首发未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脑区葡萄糖代谢水平,探讨精神分裂症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方法纳入符合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10版的首发未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8例(观察组),同时选择和观察组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8人,分别进行正电子发射断层( PET/FDG, position emission tomography/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扫描,利用参数统计图(SPM)将两组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两组间脑局部葡萄糖代谢差异。结果观察组左颞下回、左颞叶梭状回葡萄糖代谢水平升高,右侧顶下小叶、右侧顶叶缘上回、左顶下小叶、右侧中央后回、右侧额叶辅助运动区葡萄糖代谢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志愿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脑区葡萄糖代谢水平不同,其中颞叶代谢增高,顶叶、额叶代谢降低。

  • LUFS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冻融胚胎移植时机选择

    作者:王琦;陈蔚清;陈朝军;张程;饶敏

    目的:探讨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 LUFS)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冻融胚胎移植时机选择。方法选择生殖中心拟行冻融胚胎移植的不孕患者,根据是否发生LUFS 将30例不孕患者分为LUFS 患者(观察组,17例)和正常排卵患者(对照组,13例)。在其尿LH 峰出现后第6~10天取种植窗期子宫内膜及外周血标本共30例,采用化学发光法判断血清E2、P 的指标;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组织学积分H-score 方法对ER、PR及整合素ανβ3在种植窗期子宫内膜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观察组组种植窗期(黄体中期)血清E2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血清P 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种植窗期子宫内膜ER、PR 呈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核。观察组ER、PR表达较对照组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种植窗期子宫内膜整合素ανβ3呈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浆。观察组整合素ανβ3免疫组化H-score 积分值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LUFS 患者种植窗期血清P 水平与子宫内膜整合素ανβ3的免疫组化H-Score 积分值具有相似变化趋势。经相关性检验,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r=0.77,P<0.01)。结论LUFS 患者整合素ανβ3表达低下,说明LUFS 患者种植窗期的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而这可能是由于LUFS 患者黄体中期外周血P水平低下,导致子宫内膜的ER、PR 降调失败所致,而子宫内膜容受性异常是导致冻融胚胎移植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 miR-10 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李学慧;张霞;齐丽宁;刘晓丽;都治香;高婷;张红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iR-10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40例子宫内膜癌、2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采用多聚腺苷酸加尾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poly( A)-RT-qPCR]检测miR-10a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并将检测结果和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iR-10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不典型增生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miR-10a在Ⅲ+Ⅳ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表达量高于Ⅰ+Ⅱ期;病理分级为3级的患者中的表达量高于1+2级;肌层浸润深度≥1/2的患者中的表达量高于肌层浸润深度<1/2者;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的表达量高于无转移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病理类型及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是否阳性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其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0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作为癌基因调控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及发展。

  • 多发性骨髓瘤1号和11号染色体异常检测及分析?

    作者:郭锐;李娟;庞缨;谷景立;冯莹;谢玮

    目的:探讨国内初治及复发难治的多发性骨髓瘤( MM)患者1号、11号染色体异常及其与临床血清学指标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对43例MM患者进行1q21、CCND1、ATM(11q22.22)特异序列探针FISH检测,同时采用常规细胞遗传学方法( CC, R 显带)分析染色体核型异常。结果43例 MM 患者 FISH 检测结果,41.86%(18/43)检测出染色体异常,其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1q21扩增14例(32.6%),ATM 异常10例(23.3%),CCND1扩增4例(9.3%)。常规染色体核型成功分析40例患者,8例核型异常(20%),核型异常患者(100%)均伴有≥1种FISH探针异常,涉及11号异常5例62.5%,1号异常5例62.5%。疗效观察中1q21扩增14例,其中CR/nCR患者4例,PR患者4例,MR患者1例,PD患者4例,未治出院1例。 CCND1扩增异常4例,其中CR患者1例,PD患者2例,死亡1例。 ATM缺失异常3例,CR患者2例,PD患者1例。结论对于初治及复发难治MM患者,FISH检测异常率高于传统核型分析技术,核型为超二倍体及11号染色体三体MM患者预后可能较好,化疗完全缓解率较高;伴有1q21扩增、CCND1扩增且核型异常MM患者预后可能较差。

  • PCS埋入式镇痛系统对重度癌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玲;王鹏;何炜;张成娟;司慧彬;焦佳伟

    目的:探讨PCS埋入式镇痛系统对重度癌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于确诊罹患恶性肿瘤的重度癌痛患者,按照肿瘤姑息(缓和)医疗中癌痛规范化治疗及临床路径将其分为传统镇痛组、芬太尼透皮贴镇痛组、PCS埋入式镇痛组三组。传统镇痛组以口服WHO三阶梯镇痛药物治疗;芬太尼透皮贴镇痛组采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PCS埋入式镇痛组给予埋入式管道镇痛系统植入治疗。应用4周后使用美国芝加哥大学FACT量表(第4版)和WHO推荐的NRS疼痛评估法进行评测。结果 PCS埋入式镇痛组与传统镇痛组、芬太尼透皮贴镇痛组相比疼痛评分显著降低,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CS埋入式镇痛系统可明显改善重度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恶性肿瘤终末期重度癌痛患者进行姑息治疗的重要治疗措施。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结节性硬化症中的表达?

    作者:黄国强;翟琼香;王春;卓木清;王林淦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症(TSC)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30例TSC患儿为观察组,30例性别及年龄与观察组相匹配的健康人为对照组,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的血清IGF-1水平。结果观察组的血清IGF-1水平为78.95(43.53,135.75)ng/mL,对照组为83.05(55.08,173.50) ng/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IGF-1水平与TSC严重度积分无关。结论 TSC患者的血清IGF-1水平无明显变化,血清IGF-1可能不宜作为TSC病情评估指标或治疗靶点。

  • 眼轴和屈光度对儿童青少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影响

    作者:樊冬生;郭慧敏;陈子林

    目的:探讨8~17岁儿童青少年近视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RNFL)厚度随屈光度、眼轴长度变化的特点,为儿童青少年青光眼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不同屈光度数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64例104眼,应用IOL master及Cirrus HD OCT分别对64例研究对象进行眼轴及以视盘为中心、直径为3.46 mm圆周的RNFL厚度测量,分别得出各组平均、各象限、各钟点RNFL厚度,研究儿童青少年RNFL厚度与眼轴和屈光度的关系。结果S、I、1:00、5:00、6:00、12:00 RNFL厚度与眼轴和屈光度呈负相关(P<0.05),2:00、7:00 RNFL厚度与眼轴呈负相关(P<0.05)。结论 S、I、1:00、5:00、6:00、12:00位RNFL厚度变薄,与眼轴和屈光度呈负相关。在对近视眼进行RNFL厚度测量时,发现有异常RNFL厚度变化时,应该考虑到屈光度和眼轴的影响,综合评价其临床意义,以免造成对青光眼的误诊。

  • 中度高海拔地区肺部手术后早期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

    作者:刘刚;魏秀玲;杨林江;刘国伟;邵岩

    目的:探讨肺部手术后早期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因肺部疾病行肺部手术的患者共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抗凝组和非抗凝组。抗凝组从术后8 h开始给予皮下注射预防剂量的低分子肝素2500 U,1次/d,非抗凝组不给予低分子肝素。所有患者均不使用止血药物,于麻醉诱导前、术后11 h(术后8 h患者病情趋于稳定后注射低分子肝素,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3 h后血药浓度达到峰值),分别股静脉采血行血栓弹力图( TEG)检测,并监测术后第48小时胸管引流量。结果抗凝组患者术后与术前TEG各项指标(R、K、Alpha、M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抗凝组患者术后与术前TEG比较,R及K值明显降低,Alpha、MA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凝组与非抗凝组术后TEG比较,R及K值明显升高,Alpha、MA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抗凝组与非抗凝组48 h胸腔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度高海拔地区肺部手术后患者血液系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高凝状态。术后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能改善肺部手术后出现的高凝状态。术后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不会增加术后出血风险。

  • 老年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自酸蚀粘接系统修复后对牙本质敏感性的影响?

    作者:李菊;黎媛媛

    目的:探讨自酸蚀粘接系统修复老年伴重度磨耗的牙列缺损后,对牙本质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在口腔门诊就诊的老年患者中,选取牙列缺损(共2颗)伴重度磨耗者50例,共100颗缺损牙。将50例按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中男13例,女12例,共50颗缺损牙;观察组中男12例,女13例,共50颗缺损牙。对照组采取全酸蚀粘接系统修复牙列缺损,观察组采取自酸蚀粘接系统修复,观测两组自修复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相关指标和牙本质敏感性。结果观察组的牙列外观评分、咀嚼功能评分、辅助发音功能评分、胃肠消化功能评分、精神心理状态评分在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牙本质敏感性在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伴重度磨耗的牙列缺损,全酸蚀粘接系统修复和自酸蚀粘接系统修复都能有效修复磨损的牙列,但是自酸蚀粘接系统修复后对重度磨损的牙本质敏感性的保护作用强于全酸蚀粘接系统修复,自酸蚀粘接系统修复对老年伴重度磨耗的牙列缺损患者的牙本质敏感性具有积极有效的修护和保护作用。

  • 特发性膜性肾病患儿外周血HMGB-1、NF-κΒ、TNF-α水平与肾功能的关系

    作者:张书锋;刘翠华;田明;厉洪江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儿外周血高流动性组蛋白-1(HMGB-1)、核转录因子-κΒ( NF-κΒ)、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IMN患儿41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测定HMGB-1、NF-κΒ、TNF-α水平,采用尿素酶速率法测定血尿素氮( BUN),采用酶动力学法测定血肌酐( Cr),比较两组间、IMN不同临床分期及治疗效果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前,观察组HMGB-1、NF-κΒ、TNF-α、BUN、C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Ⅳ期IMN患儿上述指标水平明显高于Ⅲ期,Ⅲ期明显高于Ⅱ期,Ⅱ期明显高于Ⅰ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1例IMN患儿中,24例完全缓解,17例部分缓解,其中部分缓解IMN患儿上述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完全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MGB-1、NF-κΒ、TNF-α与BUN、Cr呈正相关(P<0.05)。结论 IMN患儿外周血HMGB-1、NF-κΒ、TNF-α水平显著升高,共同参与肾功能的损害过程,且与临床分期与治疗效果显著相关。

  • 高脂血症合并高尿酸血症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

    作者:赖仁奎;盛小刚;潘光明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合并高尿酸血症在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中的价值以及冠心病患者的风险评估。方法选取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312例,根据高脂血症与高尿酸血症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高脂血症合并高尿酸血症组、高脂血症组、无高尿酸及高血脂组。所有纳入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运用Gensini评分标准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冠心病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以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并通过趋势性检验,分析高脂合并高尿酸血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患者高尿酸血症(65.1%)以及高脂血症(69.9%)患病率均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患者有意义的预测因子,两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高脂血症和高尿酸血症交互后OR值为:1.31。高脂血症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冠心病患者Gensini评分显著增高。高脂血症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存在趋势性关系。结论联合运用血清尿酸与血脂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以及患病风险评估可能存在一定的临床意义。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miR-155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戚倩如;穆红;彭林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血清中miR-155的表达及其在SLE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检验诊断的意义。方法收集SLE患者90例[ SLE疾病活动指数( SLEDAI)评分≤9为轻度活动组,>9为重度活动组],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60例,干燥综合征( SS)患者60例和健康体检者3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反应( qRT-PCR)检测血清中miR-155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及实验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SLE患者血清中miR-155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体检者(P<0.01);与SLE患者相比,RA患者和SS患者血清中miR-155表达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SLE患者血清中miR-155的表达水平重度活动组显著低于轻度活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SLE患者血清中miR-155表达量与SLEDAI呈负相关(r=-0.673,P<0.01),与C3呈正相关(r=0.594,P<0.01)。血清miR-155作为临床检验标志物敏感度为73.3%,特异度为86.7%。结论 miR-155在SLE患者血清中显著低表达,其敏感度和特异度都很高,有望成为新的临床检验诊断标志物。

  • 超前镇痛联合多模式镇痛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的效果及对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作者:杨昌宇;胡芳铭;李汉军;肖德茂

    目的:探讨超前镇痛联合多模式镇痛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的效果及对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5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分为超前组、多模式组、联合组,每组35例。超前组采用超前镇痛,多模式组采用多模式镇痛,联合组采用超前镇痛联合多模式镇痛。评估术后1、24、48、72 h时的VAS评分、睡眠评分,根据自控式镇痛泵用量计算术后1、8、12、24、48 h时的镇痛剂吗啡阶段性使用总量、术后48 h追加的镇痛次数、剂量,检测术前1 h和术后1、24、48 h时外周血中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结果联合组术后1、24、48、72 h时的VAS评分、睡眠评分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术后1、8、12、24、48 h时的吗啡使用量及术后追加镇痛次数、剂量均明显少于其他两组(P<0.05),术前1 h和术后1、24、48 h时的CRP、Cor、IL-6、IL-10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两组( P<0.05)。结论超前镇痛联合多模式镇痛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的效果优于单独超前镇痛或多模式镇痛,能够减少因创伤导致的炎性因子对机体的不利影响。

  • 单纯性肾囊肿患者并发高血压、肾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黎志彬;金钟大;陈欢欢

    目的:了解单纯性肾囊肿( simple renal cysts,SRCs)患者人群的临床特点,探讨SRCs与高血压、肾功能下降的相关性规律。方法分析所收集的SRCs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单纯性肾囊肿患者并发高血压、肾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结果 SRCs并发高血压患者囊肿明显较大,双侧囊肿患病率及多发囊肿患病率明显升高。多因素分析显示SRCs患者并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年龄≥50岁、超重、高尿酸血症、肾功能下降、2型糖尿病、患大型囊肿或双侧囊肿。 SRCs并发肾功能下降患者多发囊肿、双侧囊肿患病率明显升高。多因素分析显示SRCs患者肾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有男性、年龄≥50岁、高尿酸血症、高血压、泌尿系结石、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结论大型囊肿、双侧囊肿是单纯性肾囊肿患者并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大型肾囊肿或双侧肾囊肿患者应密切监测血压并尽早治疗。

  • 经鼻胃管早期规范化肠内营养对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

    作者:黄明火;张正洪

    目的:探讨经鼻胃管早期规范化肠内营养对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12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与肠外营养组各60例,在手术治疗基础上,肠外营养组在入院12 h内给予全肠外营养治疗,肠内营养组在入院12 h内给予全肠内营养治疗,观察患者近远期预后情况。结果两组营养支持第3天的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含量均明显低于营养支持第1天(P<0.05);同时肠内营养组营养支持第7天的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含量明显高于营养支持第3天,也都明显高于肠外营养组(P<0.05)。两组营养支持第3天的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营养支持第1天,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营养支持第1天(P<0.05);同时肠内营养组营养支持第7天的淋巴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与营养支持第3天和肠外营养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肠内营养组与肠外营养组营养支持7 d内腹泻、消化道出血、吸入性肺炎、反流等并发症总体发生率分别为10.0%和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进行电话随访6个月,经过调查,肠内营养组伤后3个月与6个月的病死率分别为1.7%和5.0%,而肠外营养组分别为10.0%和16.7%,肠内营养组的远期病死率明显低于肠外营养组(P<0.05)。结论经鼻胃管早期规范化肠内营养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能能改善机体内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减少其总体远期死亡。

  • 人脑胶质瘤中NRSF/REST和NMDAR1表达的差异及其与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关系?

    作者:黄良珍;刘朝晖;彭浩;赵建农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病理级别人脑胶质瘤中NRSF/REST和NMDAR1表达的差异,探讨其与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关系。方法40例标本来自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为胶质瘤。根据2000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和分级标准,其中Ⅰ级10例,Ⅱ级10例,Ⅲ级10例,Ⅳ级10例。标本经石蜡包埋后经S-P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镜下分别观察NRSF/REST和NMDAR1在不同级别人脑胶质瘤标本中的表达。结果在胶质瘤标本中可以观察到NRSF/REST和NMDAR1的表达。 NRSF/REST在Ⅰ级胶质瘤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5%,在Ⅱ级胶质瘤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4%,在Ⅲ级胶质瘤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4.8%,在Ⅳ级胶质瘤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9.5%。 NMDAR1在Ⅰ级胶质瘤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3%,在Ⅱ级胶质瘤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8%,在Ⅲ级胶质瘤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8.2%,在Ⅳ级胶质瘤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2.2%,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胶质瘤标本中可以观察到NRSF/REST和NMDAR1的表达,而且随着病理级别的升高,NRSF/REST和NMDAR1表达逐渐增强,不同病理级别的胶质瘤标本中REST/NRSF和NMDAR1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NRSF/REST和NMDAR1在胶质瘤的生长和侵袭过程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病原学分布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郭霞;喻昌利;安庆丽;李琳;王键玮;李球兵;韩晓庆;郭海霞;张芳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的病原学分布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的134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老年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共培养出18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58株(83.60%),革兰阳性菌27株(14.29%),真菌4株(2.12%);居前3位的病原菌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23.81%、22.75%、19.05%;脑卒中、餐后2 h内平卧、机械通气、APACHEⅡ评分等指标与患者预后存在相关性( OR=3.355、3.686、9.555、4.330)。死亡组患者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混合菌(≥2种病原菌)感染例数分别为24例、8例及27例,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重症患者病原菌分布较广,脑卒中、餐后2 h内平卧、机械通气、APACHEⅡ评分等指标是影响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混合菌感染的患者预后较差。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炎作用?

    作者:陈茂松;王军;欧雷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炎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促红素组。假手术组仅解剖分离肝十二指肠韧带;模型组采用无创血管夹夹闭肝左叶及中叶血流(约70%肝缺血),缺血时间为45 min;促红素组于缺血前30 min门静脉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3000 IU/kg)。采集各组再灌注1、6、12 h血液及肝组织标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ALT、AST;ELISA测定血浆TNF-α、IL-1蛋白含量;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检测肝组织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促红素组ALT、AST水平显著下调(P<0.05)。血浆TNF-α和IL-1含量自再灌注6 h明显升高,至12 h达高;与模型组相比,促红素组各时间点血浆TNF-α和IL-1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再灌注后早期肝内组织NF-κB表达量开始增加,于6 h表达高峰,其后开始下降;与模型组相比,促红素组各时间点肝组织NF-κB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能有效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的表达,减少TNF-α、IL-1的释放,从而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炎症反应。

  • T型钙通道α1亚基在早产小鼠子宫平滑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张丽娟;王林;郑东明;刘彩霞

    目的:探讨早产小鼠子宫平滑肌组织中T型钙通道α1亚基蛋白及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脂多糖建立小鼠感染性早产模型,通过Real-time PCR、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早产小鼠及同孕龄非早产小鼠子宫平滑肌组织中T型钙通道α1亚基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在小鼠子宫平滑肌组织中,Real-time PCR结果显示T型钙通道α1亚基表达的主要亚型为Cav3.1及Cav3.2,Cav3.3不表达。无论在mRNA水平还是蛋白水平,Cav3.1及Cav3.2在早产小鼠的表达明显高于非早产小鼠。结论 T型钙通道的表达变化可能参与了小鼠感染性早产的发生,拮抗T型钙通道有望用于防治早产。

  • 火器伤后膝关节软骨的病理学退变?

    作者:袁小龙;张羽;肖曼;樊天;毕声荣;温振涛;余方圆

    目的:观察火器伤后膝关节软骨退变的病理学表现。方法将3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7组,每组各5只。对照组仅行兔右后肢膝关节关节囊切开并获取软骨标本;对兔右后肢膝关节建立火器伤关节软骨损伤模型后,6h组、3d组、7d组、14d组、28d组、56d组分别于造模后6h、3d、7d、14d、28d、56d时处死兔子,获取软骨标本。对各组软骨组织进行大体观察、HE染色、番红O/固绿染色及TUNEL标记。结果对照组、6 h组、3 d组、7 d组的大体评分依次减少( P<0.05),7 d组、14 d组、28 d组的大体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6 h组、3 d组、7 d组、14 d组、28 d组的Mankin评分依次增加(P<0.05),而28 d组与56 d组的Manki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6 h组、3 d组、7 d组、14 d组、28 d组、56 d组软骨细胞凋亡率依次升高(P<0.05)。结果火器伤造成软骨细胞合成分泌蛋白多糖障碍及胶原纤维网网架的断裂,而残存的正常软骨细胞不能修复这一损伤,由此产生的软骨慢性损伤是导致造模后软骨发生退变的原因之一。

  • 一种新型脂肪变性 HepG2细胞模型及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评价?

    作者:张玉佩;孔怡琳;杨钦河;金玲;梁荫基;邓远军;李媛媛;程少冰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新型的脂肪变性HepG2细胞模型的方法,并对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程度进行评价。方法予25%的胎牛血清和0.1%的医用脂肪乳DMEM培养基初步诱导12 h后,进一步予油酸和棕榈酸组成的0.1 mmol/L游离脂肪酸( FFA) DMEM培养基再次诱导12 h,建立脂肪变性HepG2细胞模型,并以无血清DMEM培养基作为对照比较。诱导成功后,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沉积状况,并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细胞上清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和细胞内三酰甘油( TG)含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活性氧( ROS)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采用磷钼酸比色法测定细胞内三磷酸腺苷( ATP)含量,综合评测脂肪变性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的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内橘红色脂滴大量形成,且TG和ROS含量明显增高(P<0.01),而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内ATP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采用25%胎牛血清、0.1%中/长链脂肪乳和0.1 mmol/L FFA分阶段诱导HepG2细胞,可以成功在体外建立脂肪变性细胞模型,该模型会引起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紊乱,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发病机制存在相似性。

  • miR-205对人食管鳞癌干细胞转移和分化能力的影响?

    作者:吕俊宏;林少欢;彭盘俐;蔡长青;王文林;王明智;邓见明;李学军

    目的:探讨miR-205对人食管鳞癌干细胞转移、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检测20例食管鳞癌细胞、20例正常食管上皮细胞、20例食管非典型增生上皮细胞和20例食管鳞癌干细胞中miR-205、锌指E-盒结合同源异形盒1(ZEB1)、锌指E-盒结合同源异形盒2(ZEB2)以及 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mRNA表达情况。分别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将人工合成的miR-205、抗miR-205的抑制剂瞬时转染食管鳞癌干细胞,采用RT-PCR测定食管鳞癌干细胞中miR-205、ZEB1、ZEB2以及 E-cadherin的mRNA转录水平,并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食管鳞癌干细胞中miR-205、ZEB1、ZEB2以及 E-cadherin蛋白的表达。 Tran-swell小室法和划痕实验检测转染的食管鳞癌干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结果食管鳞癌细胞和食管鳞癌干细胞中miR-205、ZEB1和ZEB2的mRNA表达相对强度均高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和食管非典型增生上皮细胞;食管鳞癌细胞和食管鳞癌干细胞中E-cadherin的mRNA表达相对强度则低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和食管非典型增生上皮细胞(P<0.05)。人工合成的miR-205瞬时转染后,食管鳞癌干细胞中ZEB1和ZEB2的mRNA表达相对强度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较转染前下降,miR-205和E-cadherin的mRNA表达相对强度、蛋白表达水平则均较转染前升高,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降低( P<0.05)。抗miR-205的抑制剂瞬时转染后,食管鳞癌干细胞中ZEB1和ZEB2的mRNA表达相对强度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较转染前升高,miR-205和E-cadherin的mRNA表达相对强度和蛋白表达水平则均较转染前降低,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升高( P<0.05)。结论 miR-205在人食管鳞癌细胞中的表达上调,且可能通过下调ZEB1和ZEB2的mRNA表达相对强度和蛋白表达水平和上调E-cadherin的mRNA表达相对强度和蛋白表达水平起到抑癌基因的作用,上调miR-205表达可能是治疗食管鳞癌的有效方法。

  • 肉豆蔻提取物对慢性血管性痴呆大鼠记忆功能损伤的影响?

    作者:李美子;徐京男;崔春爱

    目的:研究肉豆蔻提取物对慢性血管性痴呆大鼠记忆障碍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作慢性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术后第20天起给予肉豆蔻提取物干预40 d,运用Morris水迷宫测试方法检测肉豆蔻对大鼠海马依赖性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变化的影响;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大鼠海马组织ERK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给予肉豆蔻干预的慢性血管性痴呆大鼠的记忆障碍得到明显的改善;慢性脑低灌注诱导的ERK蛋白磷酸化水平受抑制。结论肉豆蔻提取物通过调控ERK信号通路,对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具有积极作用,显示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潜力。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richostatin A对细胞周期素D1调控的影响?

    作者:何浪;郝小惠;刘小健;蔡文臣;孟晨雪;孙佳佳;沈阳丽;田洁;张婧;郭志义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richostatin A( TSA)对细胞周期素D1表达的影响,探讨TSA抑制细胞周期素D1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20、100、400 nmol/L)的TSA处理A549细胞24 h,以RT-PCR、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细胞周期素D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以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分析400 nmol/L的TSA处理A549细胞24 h后,细胞周期素 D1基因核心启动子组蛋白3第9位赖氨酸乙酰化( Ac -H3k9)水平。结果随着TSA处理浓度的增加细胞周期素D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在400 nmol/L TSA作用下,细胞周期素D1启动子区组蛋白乙酰化程度下降。结论 TSA 造成细胞周期素D1表达下调可能与细胞周期素D1启动子乙酰化程度下降有关。

  • 维生素D3对胰腺癌PANC-1细胞中PTCH、Gli-1基因表达及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作者:王伟福;宁晓燕;陈晓武;柳勤译;许鸣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维生素D3对胰腺癌PANC-1细胞中相关基因表达及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使用0、25、50、75、100μmol/L的维生素D3干预胰腺癌PANC-1细胞后,用MTT 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用RT-PCR法检测干预后PTCH及Gli-1基因的表达情况,并用GeneGenius软件对电泳图进行灰度分析;流式细胞术检测干预后细胞的早期凋亡率。结果 MTT 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维生素D3干预后,PANC-1细胞的增殖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RT-PCR 电泳图及灰度扫描结果显示,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 PTCH 及Gli-1基因的表达水平基本呈逐渐下降趋势。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维生素D3可以促进PANC-1细胞的早期凋亡。结论维生素D3可以有效抑制胰腺癌PANC-1细胞的增殖并促进细胞的凋亡,此作用可能与其阻滞Hedgehog 信号通路有关。维生素D3可作为一种新型的Hedgehog 信号通路阻滞剂发挥抗胰腺癌作用。

  • Rho激酶信号转导通路对醛固酮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的影响?

    作者:符克英;魏佳莉;蔡俊宏;黄海燕;韩叶光;王茹;张培

    目的:探讨Rho激酶对醛固酮( ALD)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的影响。方法人肾小管上皮细胞( HK-2)培养于含15%FBS的 RPMI-1640培养液中,依普利酮(10μmol/L )和 Rho激酶抑制剂Y27632(1μmol/L)预处理细胞30 min后,100 nmol/L ALD作用HK-2细胞24或48 h, 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Rho激酶蛋白的含量,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α-SMA、E-cadherin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测定细胞α-SMA、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 ALD显著上调HK-2细胞Rho激酶蛋白的表达及α-SMA mRNA和蛋白的表达,减低E-cadher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 Rho激酶抑制剂Y27632及依普利酮可拮抗上述效应。结论ALD可激活HK-2细胞Rho激酶的活化,并通过Rho激酶诱导HK-2细胞间质转分化而加速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 生酮饮食对抑郁模型幼鼠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

    作者:毛高峰;李朝武;聂海岭;黎逢光;成勇;魏海燕;林培珺

    目的:观察生酮饮食对抑郁模型幼鼠的抗抑郁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旷场试验筛选总得分>30分且<120分的幼鼠2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和生酮饮食组,每组10只,分别饲以普通饲料和生酮饲料7d;强迫游泳试验制造幼鼠抑郁模型,同时记录幼鼠不动、攀抓及游泳次数;观察饮食干预前后幼鼠体重变化及旷场试验中水平、垂直运动得分;并测定血β-羟丁酸水平及海马组织Na+-K+-ATP酶活性。结果与正常饮食组比较,生酮饮食组不动次数减少,游泳和攀抓次数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干预前后,幼鼠体重、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次数差异均无统计意义( P>0.05);生酮饮食组血β-羟丁酸水平较正常饮食组升高(P<0.01),海马组织Na+-K+-ATP酶活性两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不动次数与血β-羟丁酸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海马组织Na+-K+-ATP酶活性无关(P>0.05)。结论生酮饮食可能对抑郁模型幼鼠具有抗抑郁的作用,其抗抑郁作用可能与幼鼠血酮体水平相关,与海马组织内Na+-K+-ATP酶活性无关。

  • 儿童主支气管神经鞘瘤1例

    作者:吴松;周永红

    患儿,女,13岁,因反复咳嗽、气喘半年余,加重5 d于2015年5月24日入院。患儿半年余前始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喘,反复发作,每次发作时便至当地村卫生室予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等处理,症状可缓解。5d前咳嗽加重,咳出大量黄色黏痰,伴气喘、明显吸气三凹征及间断发热(热峰38.7℃),至当地医院就诊,摄胸片提示:右下肺肺炎、双下胸膜增厚,予抗生素、支气管扩张药及小剂量激素,症状未见好转,考虑患儿病情危重,遂转至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既往体健,否认药食过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及类似病史,无长期工业毒物、粉尘及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入科体格检查:体温37.4℃,脉搏145次/min,呼吸48次/min,血压91/53 mmHg,体重30 kg。发育正常,营养欠佳,体型为瘦长型。神清,反应差,颈软,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鼻翼煽动,吸气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稍低,可闻及少量哮鸣音,心音有力,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实验室检查:WBC 26.91×109· L-1, Hb 144 g/L, Plt 277×109·L-1, N%90.4%。 CRP 48.5 mg/L, PCT 0.22μg/L。鼻拭子病原全套(-),抗结核杆菌抗体、肺炎支原体抗体(-)。血气分析:pH=7.4,PCO297 mmHg,PO253 mmHg, Lac 1.2 mmol/L, BE 4.2 mmol/L, SaO291%。凝血、血生化正常。尿便常规正常。胸部X线片:两下肺感染。入院考虑:(1)重症肺炎;(2)Ⅱ型呼吸衰竭。予镇静、呼吸机( IPPV定容模式)辅助呼吸、抗炎、抗感染、雾化及改善肺循环等处理。患儿呼吸困难较前略有好转,经气管插管吸痰时未见明显痰液。入院第2天上午查房时患儿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口唇紫绀,心率及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双肺听诊未闻及呼吸音,心音遥远,颈部皮下有握雪感,考虑气胸、皮下气肿,立即予胸腔穿刺排气,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并予皮下切开排气,呼吸困难较前好转。当天下午经床旁电子纤维支气管镜可见:主支气管气管隆突上3 cm处可见一新生物,阻塞管腔约80%,二三级支气管未见异常,黏膜上可见少许黏液。为方便呼吸科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予改经口7.5 mm气管插管后,呼吸机峰压明显下降,后经纤维支气管镜吸出数块大小不一灰白色组织,并送病理。病理回报:气管肿物组织病理检查显示瘤细胞呈梭形、疏密不均匀排列,部分区域呈栅栏状排列,细胞大小较一致,核短梭型,深染,未见核分裂象。免疫组化示:S -100(+), CD68(-), HHF(-), CK (-)。诊断为(主支气管)神经鞘瘤。术后患儿喘憋较前明显好转,呼吸困难好转。术后头颅CT提示:考虑缺氧缺血-梗死表现。脑电图提示:(1)同年龄组异常脑电图;(2)背景活动异常。经我科治疗15 d后转入普通病房行康复治疗。

  •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1例?

    作者:张涛;高薇薇;陈佳;许芳;何天文;邝舒敏;陈运彬

    患儿,女,出生30 min,因呼吸困难30 min 入院。孕2产2,孕32+3周,于2014年10月3日8:30分在我院因“瘢痕子宫、臀位、胎儿宫内窘迫”行剖腹产娩出,出生时羊水清,脐带及胎盘未见异常,Apgar评分:8(呼吸、肤色-1)-9(肤色-1)-10分,出生体重1.82 kg。生后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伴有鼻翼煽动、呻吟、唇周紫绀,拟“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收入院。患儿生后未开奶,未排大小便、未行预防接种及新生儿筛查。母亲孕期有规律产检,未见异常,否认遗传及传染病病史。入院体格检查:心率161次/min,呼吸65次/min,血压51/32 mmHg,反应较差、唇周紫绀,早产儿貌、前囟平软,鼻翼煽动,可见三凹征,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啰音,节律规整,未闻及杂音,腹软,肠鸣音弱,四肢肌张力低、生理反射未引出。 CRT<3.0 s。

  •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家系1例

    作者:罗茂;许飏

    先证者,男,44岁,因下腹部牛奶咖啡斑40余年、全身多发性结节27余年于2015年7月26日至我院就诊。患者幼年发现下腹部3处棕色斑,27余年前右前臂及左大腿屈侧各发现一黄豆大小的柔软结节,无痛,不痒。后逐年发现全身多处皮肤类似结节缓慢增多增大,渐呈囊性感。曾院外诊断为脂肪瘤,并手术切除额头部一核桃大小瘤体,但术后同一部位又新发类似结节。近2年发现结节逐渐弥漫全身,严重影响外观,但无视力、听力、智力等异常。一级亲属中其女儿有类似病史,父母非近亲结婚。体格检查:全身200余个大小不等的类圆形结节,无蒂,橡皮样感,边界清,不活动,下腹部3个钱币大小的咖啡斑(图1)。头颅CT示:枕骨右侧变薄,头皮广泛肿胀、增厚,其内多发小结节影,脑实质无异常。皮损活检示:真皮层界限清楚但无包膜的肿瘤,由大量梭形瘤细胞组成。诊断:Ⅰ型神经纤维瘤病( NFⅠ)。

  • 耳廓疣状癌1例

    作者:严睿成;范绍翀;叶浩昕

    患者,男,61岁,因发现右耳部肿物1年于2013年12月18日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耳部肿物,初起时约黄豆大小,触碰时有轻微疼痛感,局部无红肿、溃烂,无发热,无耳内流脓,无耳鸣、听力下降,无面部麻木感,一直未就诊及治疗。近1年来肿物体积逐渐增大,我院门诊取局部组织病理活检结果:表皮轻度不典型增生伴过度角化,住院行手术治疗。患者否认传染病及外伤、手术史,冶游史无特殊。入院体格检查:右侧耳廓上方椭圆形肿物,大小约1.5 cm ×1 cm,质稍硬,边界清,活动度差,表面活检处皮肤破溃结痂,周围皮肤稍充血,局部有触痛,无明显红肿及渗血渗液,余查体无特殊。

  • 肾移植术后长期应用环孢素2332例的临床远期随访?

    作者:黄森林;于立新;邓文锋;苗芸;付绍杰;徐健;杜传福;王亦斌;叶桂荣

    目的:总结肾移植术后长期应用环孢素( CsA)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接受首次肾移植、术后长期服用CsA 并维持随访的受者2332例。根据患者的年龄分为儿童组(<18岁)27例,成人组(18~60岁)2086例,高龄组(>60岁)219例,计算所有患者及分组的排斥反应发生率和1、3、5、10年人、肾存活率,并以成人组为对照,分别与儿童组、高龄组进行上述指标的比较。统计长期服用CsA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儿童组、成人组以及高龄组急性排斥反应( AR)发生率分别为17.0%、40.7%、17.1%、13.2%,慢性排斥反应( CR)发生率相应为13.2%、29.6%、13.4%、9.1%;1、3、5、10年人、肾存活率分别为:所有患者97.0%/96.7%、93.2%/86.2%、88.4%/82.7%、83.4%/65.4%,儿童组96.3%/96.3%、92.6%/85.2%、88.9%/81.5%、81.5%/63.0%,成人组97.5%/96.9%、93.4%/86.1%、88.9%/82.8%、84.0%/65.3%以及高龄组94.5%/94.1%、91.8%/87.2%、83.6%/82.2%、78.1%/66.2%。儿童组AR、CR发生率高于成人组(P=0.003, P=0.022),但人/肾存活率与成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 P=0.08)。高龄受者CR发生率低于成人组(P=0.035),生存率低于成人组(P=0.009),AR和移植肾存活率与成人组类似(P=0.074, P=0.28)。 CsA的不良反应有:肝功能损害(16.5%)、肾中毒(17.7%)、高脂血症(17.4%)、高血压(32.8%)、糖代谢异常(13.2%)、牙龈增生(35.7%)以及多毛(24.1%)等。通过减少 CsA剂量、免疫抑制剂联合用药、对症治疗等措施,多数患者症状消失或缓解。结论 Cs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免疫抑制剂,除可用于成人肾移植之外还可用于儿童及高龄受者。移植术前良好的HLA配型,CsA精准浓度调控以及联合用药有利于降低CsA剂量,从而减少CsA不良反应的发生。

  • 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老年脓毒症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保护作用的评价?

    作者:叶小玲;陶珮;尹海燕;陈月娥;陈兴华;李燕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老年脓毒症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保护作用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入选的老年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治疗组(n=39)和大剂量治疗组(n=39)。小剂量治疗组给予10万U静脉注射每8 h 1次,大剂量治疗组给予20万U静脉注射每8 h 1次。分别于入住ICU当时(D0)与入住ICU后第2、3、7天(D2、D3、D7)测定血清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c)水平变化,并记录患者 APACHE Ⅱ评分、ICU 住院时间及28 d 生存情况。结果(1)入科时两组患者APACHE Ⅱ评分、血浆IFABP、DAO、D-La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IFABP、DAO、D-Lac水平均有所下降,但大剂量治疗组下降趋势表现得更加明显。从D3观察点开始,大剂量治疗组血浆IFABP、DAO、D-Lac水平均明显低于小剂量治疗组( P<0.05)。(3)经治疗后,大剂量治疗组APACHEⅡ评分及ICU住院时间均低于小剂量治疗组( P <0.05)。(4)两组患者28 d 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大剂量乌司他丁对老年脓毒症患者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更加明显,能明显改善老年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减少ICU住院时间,但对降低28 d死亡率无明显作用。

  •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及对患者TGF-β1、CRP水平和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钟远芹;蓝伟峰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C反应蛋白( CRP)水平以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3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化痰止咳抗炎等常规治疗,联合组50例采用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合治疗,布地奈德组20例单用布地奈德治疗,沙丁胺醇组20例单用沙丁胺醇治疗,3组均治疗14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治疗前及治疗7、14 d后患者血清TGF-β1及CRP水平,并测定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1 s用力呼气容积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 PEF)等肺功能指标。结果3组TGF-β1及CRP水平在治疗7、14 d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联合组较布地奈德组和沙丁胺醇组明显降低(P<0.05,P<0.01);3组FEV1、FEV1/FVC比值于治疗7、14 d后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联合组较布地奈德组和沙丁胺醇组升高更明显(P<0.05,P<0.01);3组PEF昼夜变异率在治疗7、14 d后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联合组较布地奈德组和沙丁胺醇组降低更明显(P<0.05,P<0.01);联合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布地奈德组和沙丁胺醇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较单用布地奈德、单用沙丁胺醇治疗哮喘对患者血液中TGF-β1及CRP水平的影响更明显,而且能够改善肺通气功能,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 不同剂量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血液透析相关心律失常的效果比较?

    作者:高琴;胡汉臣;王培宁

    目的:对比不同剂量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血液透析相关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血液透析相关心律失常患者7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两组都给予常规基础治疗,然后对照组给予大剂量重组人脑利钠肽(3.0μg/kg静脉冲击后以0.0150μg/(kg·min)连续静脉滴注72 h)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剂量重组人脑利钠肽(1.5μg/kg静脉冲击后以0.0075μg/(kg·min)连续静脉滴注72 h)治疗,连续治疗3 d。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的室性期前收缩、成对期前收缩和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发作次数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肌酸磷酸激酶(CK)与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值都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的CK与CK-MB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的超声心动图每搏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左室短轴缩短率(FS)值都明显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的超声心动图SV、LVEF与F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进行观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相对于大剂量,小剂量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血液透析相关心律失常能更加有效地缓解心律失常状况,降低心肌酶含量,从而改善心功能,安全性也比较好。

  • 皮罗综合征患儿行下颌骨牵张成骨术术后的护理

    作者:黄小妹;翟志慧;李敏;陈丽珊;龚媛媛

    目的:总结皮罗综合征患儿行下颌骨牵张成骨术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7例行下颌骨牵张成骨术的皮罗综合征患儿做好术后病情观察、伤口及下颌骨加力牵引的护理,减轻牵引加力时的痛楚,给予循序渐进的饮食等。结果下颌骨牵引取得满意的效果,在牵引加力时曾出现回退现象1例。术后患儿呼吸道梗阻症状减轻,通气和进食功能得到改善。结论合理的护理是下颌骨牵张成骨术成功治疗皮罗综合征患儿的重要保障。

  • 急性下肢动脉缺血19例的外科治疗

    作者:谢斌;刘强;赵艳平;杨兴龙;何崇武;万晓斌

    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是血管外科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威胁肢体存活及生命,及时诊断与正确治疗极为重要。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收治19例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患者,根据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现对其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 登革热伴重度血小板减少7例的护理

    作者:钱彩文;周丽明;王佳庆;耿金花

    登革热( 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病毒通过媒蚊传播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血小板减少及血小板功能障碍是登革热重要的临床特征之一[1-2]。根据血小板计数不同分为轻度血小板减少(>50×109·L-1)、中度血小板减少(30×109·L-1~50×109·L-1)和重度血小板减少(<30×109·L-1)。重度血小板减少可并发皮肤黏膜出血、消化道出血、呼吸道出血、颅内出血等多脏器的出血导致死亡。2014年9—11月广州市爆发近10年以来疫情为严重的一次登革热,我科是番禺区重症登革热患者收治病区,期间收治登革热患者72例,其中7例患者伴有重度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9.72%。经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不同文化层次四肢骨折患者手法复位术后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作者:李丹凤;刘舜杰;黎庆卫;杜雪莲

    目的:探讨不同文化层次门诊四肢骨折患者手法复位术后的健康教育需求,为患者实施个性化、全程、优质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用自行设计的健康知识需求调查表对392例在门诊实施手法复位术后的四肢骨折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结果不同文化层次患者健康教育需求各不相同,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对居家护理需求大于高中及以下患者,大专、高中及以下学历者对伤肢功能锻炼知识需求大于本科及以上患者;在教育方式方面,对发放健康教育资料的需求,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大于大专和高中及以下者。结论护士在为不同文化层次四肢骨折手法复位术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前应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状况,探索个性化、优质的健康教育模式,满足不同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

  • 广东省大学生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安全性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

    作者:袁乐欣;李桃;江苇妍;黄珍珠;陈紫妍

    目的:了解广东省大学生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安全性认知的情况及影响因素,探讨提高大学生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安全性认知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广东省七所高校62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校大学生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安全性认知情况较差,总体认知率为41.5%。其中基本认知率为48.1%、安全认知率为32.0%。影响因素分析显示:年级、专业、自评安全性、技术和用药信赖度、对捐献流程的了解程度与捐献安全性认知现状有关联( P<0.05);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安全性认知越高,态度越积极。结论高校大学生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安全性的认知现状不容乐观,对其安全性存在较重的怀疑,应多途径加强认知教育,为以后提高大学生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捐献率的研究提供依据。

  • 肺衰老与呼吸系统疾病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彦霖;王思一;刘持

    呼吸系统有很多年龄相关性的病理变化,机体衰老导致的免疫、氧化应激、炎症以及端粒等方面的改变,可直接诱导并促进肺衰老的发生发展;与此同时,肺衰老的发生也进一步加重了呼吸系统疾病的免疫应激以及炎症反应,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展是互为因果、相互促进。老年人发生呼吸系统损伤的可能性更高,并且病情通常比年轻患者更严重[1]。本文对肺衰老在呼吸系统疾病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整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年龄相关的呼吸系统疾病,也可为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临床治疗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NO升高对肝脏凋亡损伤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慧;李倩;王颖;王颖怡;陈梦婷;洪慧敏;洪芬芳;杨树龙

    细胞凋亡( apoptosis)是一种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性死亡方式,这一现象首先在1965年被澳大利亚科学家报道。肝脏损伤中普遍存在肝细胞凋亡的现象,我国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携带者近1亿,肝脏外科手术也与日俱增。上世纪70年代佛奇哥特、伊格纳罗以及慕拉德3位科学家相继证实NO是第1个被发现的参与体内信号转导的气体信号分子,现已有众多科学家对NO在肝脏损伤中的作用做了研究,有研究证实 NO升高可缓解肝脏损伤,但有学者报道NO加重肝脏损伤。关于NO对肝脏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尚未完全清楚。本文基于NO升高对肝脏细胞凋亡的影响作如下综述。

  • 免疫抑制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及治疗进展

    作者:董家琪;邓明明

    急性胰腺炎( A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其中80%表现为轻症急性胰腺炎( MAP),20%的AP可发展成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1]。 SAP起病急、进展快,早期即可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尽管随着早期的抗炎及器官支持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仍有约40%~70%的SAP患者在病程中会继发感染,病死率高达30%~50%[2-3]。降低SAP患者感染的发生率已然成为治疗的关键。近年来国内外对 SAP 的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如“胰酶自身消化”、“肠细菌移位”、“自由基损伤”、“微循环障碍”、“细胞凋亡”、“Ca2+超载”等观点,但均不能全面解释SAP的发病机制及其复杂的进程。目前研究证实,SAP患者出现并持续存在的免疫功能抑制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就SAP免疫功能抑制的新认识,以及免疫调节治疗的可能性作一综述。

  • 神经血管耦合中钙信号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海燕;张世忠

    大脑正常的生理功能依赖于神经活动与血流动力学之间的紧密配合,这种机制称为神经血管耦合。基于该机制,与功能相关的大脑神经活动增强会引起局部脑血流量的升高。神经血管耦合由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血管构成,神经活动释放的神经递质与星形胶质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激活钙信号并传递至终足附近的血管上,激活相应信号通路并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引起血管舒张。本文将对神经血管耦合中星形胶质细胞钙信号的调节机制进行综述。

  • 金属烤瓷修复体临床成功率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菁文;吴鹏

    金属烤瓷修复体应用于临床修复已有近60年的历史,其兼具金属强度及瓷层的美观,配戴舒适,色泽稳定,已成为牙科修复领域的主流方式之一[1-2]。随着临床应用时间的增长,各种并发症也逐渐出现,因此已推出多种新的金属材料以不断完善。为了使其能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治疗,金属烤瓷修复体临床成功率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 14-3-3蛋白与肝细胞癌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谢波;陈涛

    14-3-3蛋白是一个高度保守的细胞蛋白质,有7种亚型(β、γ、ε、η、ζ、σ和τ/θ),每种亚型都由不同的基因编码。目前研究发现14-3-3蛋白已有200多种靶蛋白,细胞中14-3-3蛋白可与磷酸化依赖的蛋白质相互作用,调控各种细胞功能,包括:促有丝分裂、调控细胞存活信号、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细胞死亡。14-3-3蛋白表达增加有助于各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14-3-3蛋白亚型的高表达与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发生、发展以及不良预后有关。14-3-3蛋白通过调控多个靶点和信号通路来影响HCC细胞增殖、抗凋亡、HCC细胞迁移等。14-3-3蛋白连同特定下游因子,有可能成为影响HCC的治疗和预后因素。本文将从14-3-3蛋白对HCC细胞增殖、抗凋亡、侵袭的作用来综述其与HCC发生、发展的关系。

  • 非雌化雌激素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谢丽;赵树进;严华成;石磊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以进行性记忆减退和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它的病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Aβ)的沉积和神经纤维缠结[1]。阿尔茨海默病国际联合会公布的新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已有3600万痴呆患者,按照目前的患病增长速度,未来40年全球会有1.15亿人患有痴呆症,已成为人类继肿瘤、心血管疾病、脑卒中后的第四大死因[2]。大量临床实验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可增加AD的患病风险,而雌激素替代治疗可预防和改善AD的症状。但长期使用雌激素,会活化雌激素受体而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增加患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乳腺癌、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风险[3]。非雌化雌激素( non-feminizing estrogens)是在保留雌激素结构中苯酚A环的前提下,对甾体母核进行修饰而得到的一类与雌激素的神经保护作用相当或更强的雌激素类似物,它可减轻或避免与雌激素受体结合而产生的不良反应[4]。本文就非雌化雌激素对AD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 miR-17-92基因簇与肿瘤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齐小娟;杨万勇;李涛

    血管生成( angiogenesis)是指从已有的血管发展而形成新的血管的动态过程。在肿瘤的生长、侵袭、转移等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针对肿瘤血管生成机制的研究可以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线索。肿瘤血管生成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参与调节的过程,目前对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了解的还不够全面,对于肿瘤血管生成机制的揭示是现阶段肿瘤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已有的数据表明一些微小 RNA ( microRNA, miR-NA)在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miR-17-92基因簇就是其中之一。但国内同行在该领域的综述较少。本文拟就miR-17-92基因簇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国内同行提供参考探讨。

  •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评价及作用机制

    作者:王彬;罗毅;梁桂林;赵光强

    目的:评价痰热清注射液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COPD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A (35例)及对照组B(30例)。3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静脉滴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照组A予静脉滴注痰热清注射液;对照组B予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次/d ,连续治疗7 d。对比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肺功能、血气分析及临床症状。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14.29%,显效率为68.57%,愈显率为82.86%,总有效率为100%,分别与对照组A及对照组B的0%及0%、42.86%及36.67%、42.86%及36.67%,91.43%及90%比较,治愈率、显效率及愈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但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3组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气分析及临床症状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组治疗前后共发生不良事件16例,发生率约16%。其中观察组4例、对照组A 7例及对照组B 5例,但均为轻度表现,且继续治疗后消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COPD收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血气分析及临床症状。

  • 四磨汤联合维生素B1注射足三里穴对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肠功能恢复的作用?

    作者:覃宏贵;游雪梅;莫含月;陆战;马良;向邦德;黎乐群;钟鉴宏

    目的:评价四磨汤联合维生素B1注射足三里穴对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肝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10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4):观察组患者从术后第1天开始口服四磨汤(20 mL/次,3次/d)联合维生素B1注射双侧足三里穴(100 mg/次,2次/d)至术后第6天或至肛门排气;对照组患者不予任何针对肠功能恢复的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出现的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14.0±4.9)d显著短于对照组[(16.5±6.8)d,P=0.014]。观察组患者术后Ⅰ、Ⅱ级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四磨汤联合维生素B1注射双侧足三里穴对加快肝切除术后的肝细胞癌患者肠功能恢复和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有很好的效果。

广东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