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药学 >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中国临床药理学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The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중국림상약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药学会
  • 影响因子: 1.9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6821
  • 国内刊号: 11-222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2-14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韩启德
  • 类 别: 药学
期刊荣誉:
  • 艾司唑仑与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溃疡性结肠炎合并抑郁的临床研究

    作者:冯操;蒋益

    目的 观察艾司唑仑与盐酸帕罗西汀对老年溃疡性结肠炎合并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溃疡性结肠炎合并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服用艾司唑仑,每次1 nmg,每天3次;试验组用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初始剂量为10 mg·d-1,每天1次,治疗3d后将剂量增加至20 nmg·d.1,每天1次.2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内镜指数(EI)评分、活动指数(CAI)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的变化.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EI评分为(3.98±0.63)分,CAI评分为(1.62±0.36)分,对照组的EI评分(4.02±0.54)分,CAI评分(1.56±0.35)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HAMD评分为(14.25±2.38)分,HAMA评分为(11.33±2.56)分,对照组的HAMD评分为(17.24±2.45)分,HAMA评分为(15.19±2.72)分(P<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0.32%(28/31例),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3.87%(26/3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现嗜睡2例,头晕、恶心各3例,对照组出现上肢震颤1例,头晕3例,恶心2例.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81%(8/31例),对照组为19.35%(6/3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唑仑与盐酸帕罗西汀对溃疡性结肠炎合并抑郁的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相当,但盐酸帕罗西汀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效果更优.

  •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核受体共激活因子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与孕激素受体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兰;袁超燕;李素萍;陈慧君

    目的 观察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核受体共激活因子(AIB1)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与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23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作为良性组,21例恶性卵巢肿瘤患者作为恶性组,另外选取25例体检志愿者作为健康组.观察3组受试者AIB1蛋白及PR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组AIB1阳性表达率为8.00%比较,良性组和恶性组AIB1阳性表达率分别30.43%,6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良性组和恶性组3组PR阳性表达率44.00%,47.83%,47.62%,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Ⅲ~Ⅳ期、淋巴结转移、浆液型卵巢癌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AIB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0%,84.62%,91.67%,85.71%;同时这4种情况的P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0%,53.85%,66.67%,57.14%,与高中分化、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及非浆液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IB1蛋白表达与PR表达之间无相关性(r =0.002,P>0.05).结论 AIB1蛋白表达水平与上皮性卵巢癌组织的关系密切,但和PR表达之间无相关性.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坎地沙坦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蛋白尿患者的临床研究

    作者:苟连平;刘世平;胡龙江

    目的 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坎地沙坦酯对原发性高血压伴蛋白尿患者的肾保护作用.方法 根据24h尿蛋白总量(Pro)和使用药物的不同,将208例原发性高血压伴蛋白尿患者分为4组:A组(1 g/24h≤Pro <3.5 g/24 h)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 mg·d-1,B组(1 g/24 h≤Pro <3.5 g/24 h)服用坎地沙坦酯4 mg·d-1,C组(Pro<1 g/24 h)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d-1,D组(Pw<1 g/24 h)服用坎地沙坦酯4 mg·d-1.各组均观察48周,比较治疗后肾小球滤过率(GFR)、尿蛋白及血压的情况.结果 治疗28周后,A组的肾小球滤过率为(59.42±38.11) mL/1.73 m2·min,B组为(60.13±9.72) mL/1.73 m2·min,C组为(58.32±10.21) mL/1.73 m2·min,D组为(58.73±9.41) mL/1.73 m2·min,治疗48周后,A组肾小球滤过率为(66.30±81.92)mL/1.73 m2·min,B组肾小球滤过率为(67.36±11.74) mL/1.73 m2·min,C组肾小球滤过率为(66.13±9.11)mL/1.73 m2·min,D组肾小球滤过率为(68.26±10.52)mL/1.73 m2·min,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是各组间肾小球滤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28周的Pro为(0.38±0.05) g/24 h,治疗48周的Pro为(0.35±0.04)g/24 h,与D组的(0.20±0.06) g/24 h,(0.18±0.03) g/24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5,28和48周后,A组与B组、C组与D组间血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药物过敏和肝肾功能损伤等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坎地沙坦酯在保护原发性高血压伴蛋白尿患者肾功能方面作用相似,但坎地沙坦酯在减少蛋白尿方面更有优势.

  • 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研究

    作者:殷燕;李捷壮;聂尚燕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对乙型病毒性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甲状腺功能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183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92例与对照组91例.对照组口服阿德福韦酯,每日1次,每次10 mg;试验组口服恩替卡韦,每日1次,每次0.5 mg.2组治疗均持续4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及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12,24,48周后,试验组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HBV)DNA阴转率分别为4.35%(4/92例),8.69%(8/92例),26.09%(24/92例),对照组分别为7.69%(7/91例),9.89%(9/91例),28.57%(26/91例),(P<0.05).治疗后,试验组谷丙转氨酶(ALT)复常和HBV e抗原(HBeAg)转阴率分别为91.30%(84/92例),26.09% (24/92例),对照组分别为97.80%(89/91例),28.57%(26/9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ALT为(46.37±3.86)U·L-1,谷草转氨酶(AST)为(52.13±3.86)U·L-1,对照组的ALT为(70.36±12.69)U· L-1,AST为(70.31±11.26)U·L-1 (P <0.05).试验组总胆红素(TBIL)为(31.91±5.40)μmol·L-1,Child-pugh评分为(6.04±0.39),对照组的TBIL为(60.37±5.20) μmol·L-1,Child-pugh评分为(6.47±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为(1.52±0.40) nmol·L-1,甲状腺素(T4)为(96.37±37.05)nmol·L-1,对照组的T3为(1.02±0.41)nmol·L-1,T4为(78.26±28.34) nmol·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为(4.23±1.25) pmol·L-1,游离甲状腺素(FT4)为(11.97±2.40) pmol·L-,对照组FT3为(3.16±1.84) pmol·L-,FT4为(9.61±2.23) pmol·L-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促甲状腺素(TSH)水平为(2.27±1.14) μU·mL-1,对照组的为(3.60±1.21)μU·mL-1 (P <0.05).2组死亡原因主要为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细菌感染,试验组死亡率为8.69%(8/92例),对照组死亡率为7.69% (7/91例,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见耐药、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及肾功能变化.结论 与阿德福韦酯相比,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甲状腺功能及肝功能有更佳的改善作用.

  •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实施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宁;韩彬

    目的 观察0.2%罗哌卡因复合0.2 μg·mL-1舒芬太尼进行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70例择期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与试验组35例.对照组予以0.2%罗哌卡因10 mL·h-1经髂筋膜间隙导管持续输注48 h;试验组予以0.2%罗哌卡因复合0.2μg·mL-1舒芬太尼以10 mL·h-1经髂筋膜间隙导管持续输注48 h.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PS)比较2组患者阻滞后4,8,12,24,36,48 h的疼痛程度,同时记录术后哌替啶使用率、阿片类药物相关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48 h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 阻滞后8,12,24,36 h,试验组的疼痛评分分别为(1.63±0.64),(1.67±0.60),(2.15±0.63),(1.64±0.62)分;对照组的疼痛评分分别为(3.77±0.91),(3.44±0.85),(3.64±0.67),(2.24±0.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镇痛满意度评分分别为(8.61±0.62),(7.44±0.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哌替啶使用率分别为8.57%和31.43%,阿片类药物相关药物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心动过缓)发生率分别为2.86%和2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2%罗哌卡因复合0.2μg·mL-1舒芬太尼持续输注比0.2%罗哌卡因持续输注镇痛效果更佳,术后补救镇痛用药明显减少,安全性较高.

  • 艾迪注射液联合紫杉醇与奥沙利铂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陆守荣;温浩;宋惠珠;蔡小军

    目的 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紫杉醇与奥沙利铂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第1,8天静脉滴注紫杉醇135 mg·m-2,第1天静脉滴注奥沙利铂130 mg·m-2;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第1~7天静脉滴注艾迪注射液50 mL·d-1.2组均21 d为1个周期,每个患者至少治疗2个周期.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化疗后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60.00%(15/25例),对照组为52.00%(13/2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提高率为88.00% (22/25例),对照组为64.00%(16/2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Ⅱ度以上骨髓抑制和胃肠道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6.00%(9/25例)、32.00%(8/25例),对照组Ⅱ度以上骨髓抑制和胃肠道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4.00%(15/25例)、48.00%(12/2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迪注射液联合紫杉醇与奥沙利铂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降低化疗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 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邓超;李景辉;吴平安

    目的 观察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1(ZO-1)、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 17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静脉推注奥曲肽,初始剂量100 μg,而后使用静脉微量泵以25 μg·h-1持续泵入.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20万单位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2h内滴注完毕,每日1次,2组均7d为1疗程,持续1~2个疗程.病情稳定即可停药.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ZO-1、Occludin和IL-18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51%(83/86例),对照组为81.39%(70/86例,P<0.05).试验组腹痛消失时间为(1.94±0.52)d,对照组为(3.72±0.61)d,试验组腹胀消失时间为(2.72±0.57)d,对照组为(4.01±0.43)d,试验组恶心呕吐消失时间为(2.13 ±0.29)d,对照组为(3.54±0.94)d,试验组腹膜刺激征消失时间为(1.74±0.24)d,对照组为(4.33±0.82)d,试验组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为(4.23±1.00)d,对照组为(6.61±1.40)d,试验组治愈时间为(10.92±2.82)d,对照组为(15.32±2.42)d,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ZO-1蛋白表达由(+)升至(+++),对照组由(+)升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Occludin为(130.27±18.17)ng·L-1,IL-18为(35.96±10.22) ng·L-1 (P< 0.05);对照组Occludin为(116.30±11.52)ng·L-1,IL-18为(42.83±9.92) ng·L-1 (P <0.05).2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疗效显著,可能与其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清ZO-1、Occludin、IL-18水平有关.

  • 贝前列素联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丽仙;梁晓美;吴明东;田江宣

    目的 观察贝前列素联合高压氧综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2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对照组62例与试验组64例.2组患者均按照常规方法给予饮食及运动,按照血糖水平来选择胰岛素或者降糖药物.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贝前列素20μg,每天3次;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高压氧舱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19%(46/62例),试验组为92.19% (59/64例,P<O.05).对照组治疗后空腹血糖为(6.54±1.22)mmol·L-1,糖化血红蛋白为(7.33±1.08)%;试验组治疗后空腹血糖为(6.49±1.20) mmol·L-1,糖化血红蛋白为(7.38±0.93)%,2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为(47.93 ±7.01)m·s-1,腓肠神经运动神经元传导速度为(39.78 ±4.34)m·s-1;试验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为(52.28±9.37)m·s-1,腓肠神经运动神经元传导速度为(44.39±5.25)m·s-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仅试验组出现3例轻度疼痛,对症治疗后,临床症状得以缓解.结论 贝前列素联合高压氧综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 XELOX方案治疗高、中分化结直肠腺癌与低分化结直肠腺癌的临床疗效差异分析

    作者:张娟;张建波;李洁;牛文博;周超熙;王光林

    目的 观察低分化结直肠腺癌与高中分化结直肠腺癌用XELOX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80例结直肠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低分化结直肠腺癌)和试验组40例(高、中分化结直肠腺癌).2组患者均使用XELOX方案进行治疗,第1天,静脉滴注奥沙利铂130 mg·m-2,滴注3h,第1~14天,口服卡培他滨1000 mg·m-2,早晚各1次,持续用药2周,3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人转录激活因子5(ATF5)mRNA及B细胞淋巴瘤-2(Bcl-2)mRNA相对含量的变化,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2组患者的远期生存率.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ATF5mRNA相对含量为0.43±0.07,Bcl-2 mRNA相对含量为0.33±0.04,对照组的ATF5 mRNA相对含量为1.52±0.09,Bcl-2 mRNA相对含量为0.78±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7.50%(35/40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0%(24/40例,P<0.05).试验组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7.50%(35/40例),72.50%(29/40例),42.50%(17/40例),对照组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0.00%(20/40例),32.50%(13/40例),7.50%(3/40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手足反应综合征和恶心呕吐,试验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6/40例),对照组为72.50%(29/40例,P<0.05).结论 由于高、中分化结直肠癌和低分化结直肠癌的病理特点有所不同,临床上对不同分化期的治疗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以达到有效的治疗方式.

  • 玉屏风颗粒和匹多莫德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研究

    作者:田军;张晨美;李素芳;叶盛

    目的 观察玉屏风颗粒和匹多莫德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体液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 10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口服匹多莫德0.4g,每天2次,2周后每次口服匹多莫德0.4g,每天1次;试验组每天冲服玉屏风颗粒,1~3岁患儿5 g,4~6岁患儿7.5g,7~9岁患儿10 g,10~14岁患儿15 g,分3次服用,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免疫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00%(48/50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00%(42/5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免疫球蛋白A(IgA)为(1.51 ±0.17)g·L-1,免疫球蛋白G(IgG)为(11.94±2.32)g·L-1,免疫球蛋白M(IgM)为(1.68±0.32)g·L-1;对照组IgA为(1.01±0.21)g·L-1,IgG为(8.08±2.07)g·L-1,IgM为(1.29±0.38)g·L-1,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试验组治疗后TNF-α为(0.32±0.19)ng·mL-1,IL-2为(16.46±9.34) ng·mL-1;对照组的TNF-α为(0.83 ±0.29)ng·mL-1,IL-2为(53.14±20.63)ng·mL-1 (P <0.05).治疗中未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等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反复呼吸道感染用玉屏风颗粒治疗能够改善患者体液免疫水平.

  • FOLFOX4方案联合益气健脾汤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姚嵋方;李风云;刘志;符中柱;刘华蓉

    目的 观察FOLFOX4方案结合益气健脾汤治疗结直肠癌(AC)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和试验组35例.对照组按常规的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化疗第1天静脉滴注奥沙利铂100 mg·m-2,静脉滴注2h,化疗第1,2天静脉滴注5-氟尿嘧啶(5-Fu)400 mg·m-2,静脉滴注2h,口服卡培他滨片1000 mg,静脉注射鸦胆子油乳30mL,康艾注射液60 mL,亚叶酸钙300 mg,每天1次.试验组在常规的FOLFOX4化疗方案基础上加服益气健脾汤治疗,在化疗前1周持续至化疗后1周,每日1剂以水煎服,每次150 mL,每日2次,14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的中医证候疗效、药物不良反应、SF-36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生存率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66.67% (22/33例),试验组为80.00%(28/35例,P<O.05).试验组治疗后6个月的SF-36评分为(67.21±7.21)分,对照组为(45.46±5.22)分,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年的生存率为88.57%(31/35例),3年的生存率为51.43%(18/35例);对照组术后1年的生存率为75.76%(25/33例),3年的生存率为39.39%(13/3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骨髓抑制反应、胃肠道反应、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及肝功能异常等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LFOX4方案结合益气健脾汤治疗腹腔镜术后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 姜黄素减轻大气细颗粒物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

    作者:万强;杨玉萍;刘中勇

    目的 研究大气细颗粒物(PM2.5)对EA.hy926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姜黄素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集广州市区大气PM2.5并染毒的EA.hy926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A组(PM2.5,20 μg·mL-1)、模型B组(PM2.5,200 μg·mL-1)、模型C组(PM2.5,400 μg·mL-1).模型制备后测得PM2.5剂量200 μg·mL-1可显著影响EA.hy926细胞存活率、凋亡及炎症和氧化应激指标,为此药物干预中,PM2.5剂量均选为200 μg·mL-1.以下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200μg·mL-1 PM2.5)、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PM2.5+低剂量姜黄素组、PM2.5+中剂量姜黄素组、PM2.5+高剂量姜黄素组),分别以5,10,20 μmol·L-1姜黄素预处理细胞1h后,加200μg·mL-1的PM2.5染毒24h;对照组,以10 μmol·L-1的Anthrapyrazolone(SP600125)预处理细胞30 min后,加200 μg·mL-1的PM2.5染毒24h.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细胞存活率,以流式细胞术测细胞凋亡;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JNK、Bax、Bcl-2蛋白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并测定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 与空白组的各项指标比较,模型B、C组均有明显改变,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的(83.27±1.41)%比较,中、高2个剂量实验组及对照组EA.hy926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8.37±1.46)%,(91.49±1.34)%,(88.35±1.06)%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的p-JNK蛋白表达(0.82±0.03)%比较,中、高2个剂量实验组及对照组的p-JNK蛋白表达分别为(0.41±0.03)%,(0.39±o.04)%,(0.10±0.01)%明显下调(P<0.05);与模型组的Bax/Bcl-2蛋白比率4.29比较,中、高2个剂量实验组及对照组的分别为1.44,1.10,1.95;与模型组的凋亡率(22.35 ±1.21)%比较,中、高2个剂量实验组及对照组的凋亡率分别为(16.34±1.29)%,(9.44 ±0.98)%,(14.45±1.12)%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的IL-6为(523.67±14.36) ng·L-1比较,中、高2个剂量实验组及对照组的IL-6分别为(465.31±14.29),(375.52±14.55),(480.44±16.12) ng·L-1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的TNF-α含量为(387.34±8.42)ng·L-1比较,中、高2个剂量实验组及对照组的TNF-α含量分别为(329.45±7.57),(240.46±7.34),(352.53±8.25) ng·L-1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的SOD活性为(11.46±0.35)μmol·L-1比较,中、高2个剂量实验组及对照组的SOD活性分别为(13.87 ±0.31),(16.43±0.32),(14.45±o.36)μmol·L-1显著增加;与模型组的MDA含量为(4.15±0.12) μmol·L-1比较,中、高2个剂量实验组及对照组的MDA含量分别为(3.21±0.22),(2.38 ±0.23),(3.49±0.26)μmol·L-1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的LDH活性为(1.14±0.06) kU·L-1比较,中、高2个剂量实验组及对照组的MDA含量分别为LDH活性分别为(0.94±0.05),(0.73±0.05),(0.84 ±0.06) kU·L-1明显降低(P<0.05).结论 姜黄素可通过抑制JNK通路,减轻PM2.5对EA.hy926细胞的损伤.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反式转录激活因子蛋白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研究现状

    作者:孙桂元;蒋雅楠;张良栓;许颖;冯强;白云龙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反式转录激活因子(Tat)蛋白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型(HIV-1)基因所编码的一种反式转录激活因子,在HIV复制和HIV感染相关的扩张型心肌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长QT间期综合征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调控作用.HIV-Tat蛋白的蛋白转导域具有穿膜特性,可将外源性生物学分子携带进入多种哺乳动物细胞,且不具有细胞毒性.为此HIV-Tat蛋白的这一功能可应用到药物转运及疾病治疗等领域,这为生物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本文对HIV-Tat蛋白在HIV相关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和机制以及在医学相关领域中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 黄芪甲苷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现状

    作者:邢晓雪;李玲燕;高慧;樊官伟

    黄芪甲苷为黄芪主要有效成分,其对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肌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本文主要从黄芪甲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清除氧自由基、减少钙离子超载、调节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及抗炎等方面综合阐述黄芪甲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机制进行阐述.

  • 我国药物Ⅰ期临床试验受试者招募现状及策略研究

    作者:韩帅玮琦;孔妍;盛晓燕;赵侠;周颖;崔一民

    统计并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自主建立的Ⅰ期临床试验受试者数据库与2014年6月起参与受试者联网数据库后至2016年2月的筛选期数据,参考我院受试者招募工作模式,认为影响我国Ⅰ期临床试验受试者招募的因素主要包括试验方案、区域性竞争、受试者自身因素、试验机构因素等.分析受试者招募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受试者来源复杂、招募途经多样、招募广告不规范、伦理规范欠缺、第三方招募尚未规范、招募人数计算不准等.本文介绍我院两种数据库在筛选期的数据及可行性调查、制定计划、计算有效招募人数等核心工作模式,探讨合理招募受试者策略,以期提高Ⅰ期临床试验受试者招募效率与质量,保障试验进度与准确性.

  • 基于临床需求的针对性临床药学工作模式探索

    作者:袭辰辰;张弨

    建立一种高效的、有针对性的临床药学工作模式,提高临床药师的工作效率和更好的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方法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作为临床药师工作科室,首先调查肾内科医护人员对临床药学工作的具体需求,然后基于这些具体需求,有针对性的确定工作内容,建立一种高效的临床药学工作模式.结果100%的调查对象认为需要临床药师提供药物相关信息,但医师和护士对于临床药师的工作需求有所不同.针对不同层次的需求,开展了提供特定的药学信息、基于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的个体化给药方案优化、治疗药物监测结果解释、复杂用药病例会诊、以及针对特定患者或者特定药物的患者教育等内容的临床药学工作.该工作模式获得临床医生和护士的认可.结论在临床药师相对短缺的情况下,建立针对临床需求的临床药学专业工作模式有助于提高临床药师的工作效率,促进患者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效果.

  • 反相C18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人血浆中沙丁胺醇的浓度

    作者:严青叶;薛凯路;赵云斌;张亚露;郑恒

    目的 建立快速、灵敏的反相C18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沙丁胺醇气雾剂给药后在人体血浆中的浓度.方法 血浆样品中加入沙丁胺醇-d9同位素内标,并经乙腈进行蛋白沉淀后,用Welch Ultimate XB-C1s色谱柱(2.1 mm×50 nn,5μn)经梯度洗脱被分离,流动相为乙腈(B)-5 mmol·L-1乙酸铵的水溶液(含0.05%甲酸,A),流速为0.6 mL·min-1,进样量20μL,分析时间3 min.用电喷雾电离(ESI)源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MRM),用于定量分析离子对分别是m/z240.1→m/z 148.1(沙丁胺醇)和m/z 249.1一m/z 149.1(沙丁胺醇-d9).结果 沙丁胺醇的线性范围为5 ~ 1500 pg·mL-1,定量下限为5 pg·mL-1,日内及日间精密度为2.70%~8.60%,回收率为99.02%~ 100.74%.结论 本方法快速、灵敏且高效,适用于准确地测定人体血浆中沙丁胺醇的浓度.

  • 埃克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江学维;白楠;曹江;井方方;王凯;梁蓓蓓;倪文涛;王瑾;王睿

    目的 比较埃克替尼和其他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类药物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纳入埃克替尼与其他EGFR-TKI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6年3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对纳入的文献进行筛选、提取资料,然后用RevMan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RCTs共5项,共涉及633例病例,其中试验组(埃克替尼组)318例,对照组(其他EGFR-TKIs治疗组)315例.Meta分析显示,组间异质性检验结果良好,可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以皮疹和腹泻为主,且有肝功能损伤等其他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面,埃克替尼与其他EGFR-TKI(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相当.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甲氨蝶呤的浓度

    作者:刘洋;戈梦佳;翟所迪

    目的 建立灵敏、特异、快速、稳定可靠的甲氨蝶呤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对患者血浆中甲氨蝶呤的血药浓度进行监测.方法 色谱柱:SB-C18柱(4.6 mm× 1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05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液=26∶74(pH 2.4);流速:1.0 mL·1min-1;检测波长:306nm;柱温:室温;进样量:40μL;甲硝唑为内标.结果 血浆中甲氨蝶呤在0.04~4.0 μg·mL-1线性相关程度良好(R2均大于0.99);低、中、高质量浓度质控样品(0.1,0.5,3.0 μg·mL-1)的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12%~3.93%,日间RSD为3.48%~6.16%,绝对回收率在60.63%~75.72%.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适用于临床患者甲氨蝶呤的血药浓度测定.

  •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阿司匹林浓度的不确定度评定

    作者:赵坤;梅升辉;李新刚;赵志刚

    目的 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评价人血浆中阿司匹林(ASP)浓度的不确定度.方法 分析UPLC法测定人血浆中阿司匹林浓度的整个过程、不确定度来源,后计算、合成和扩展.结果 阿司匹林在低定量下限浓度(0.44μg·mL-1)和高质控浓度(79.71 μg·mL-1)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03μg·mL-1和8.28 μg·mL-(P=95%,k=2).结论 UPLC法测定人血浆中阿司匹林的浓度的不确定度,在低定量下限和高质控浓度时主要由回收率、生物样品配制和重复性引入.

  •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人血浆中氯吡格雷的浓度

    作者:周文佳;张全英;宗顺麟

    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MS)测定人血浆中氯吡格雷的血药浓度.方法 以硫酸氢氯吡格雷-d4作为内标,色谱柱为Xterra(R)RP18(4.6 mm× 100 mm,3.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相(0.1%甲酸水溶液)=66:34,流速为1.0 mL·min-1.三重四极杆质谱仪进行多反应监测模式,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检测.生物样品预处理用乙腈直接沉淀蛋白.考察该方法的专属性、标准曲线和定量下限、精密度与回收率、稳定性、溶血实验及试验样品再分析实验.结果 线性范围为5.00 ~5000.00 ng·L-1,低定量下限为5.00ng·L-1;批内、批间精密度均在1.28%~9.86%,相对偏差(RE)在-6.19%~ 14.27%;低、中、高3种浓度氯吡格雷质控样本内标归一化的基质效应分别为(113.69±10.62)%,(104.96±5.23)%,(105.12±4.01)%;提取回收率分别为(103.07±5.75)%,(102.87±14.34)%,(97.76±2.04)%.采血时溶血不影响测定准确度;试验样品再分析实验准确度符合要求.结论 本方法是一种特异、快速、灵敏、稳定的HPLC-MS/MS,适用于人血浆中氯吡格雷的检测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 吸入用糖皮质激素剂量安全性评价

    作者:石雅丽;朱立勤

    目的 探讨吸入用糖皮质激素(ICS)剂量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分析吸入用糖皮质激素安全性及其等效剂量,并以l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使用吸入用糖皮质激素过量的病例加以验证分析.结果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500 μg等效于布地奈德干粉吸入160μg,等效于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100μg.结论 应关注临床吸入用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剂量,避免药物过量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 胆道引流液分离的病原菌及药敏分析

    作者:陈思思;陈韩;张雪青;余方友

    目的 了解胆道引流液分离的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特点,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2年1月到2015年12月的327例胆道感染患者胆道引流液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进行分析.结果 327份胆道引流液标本中,培养出细菌的标本有241例,占73.70%;共分离出病原菌365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G-)235株(64.38%),革兰氏阳性菌(G+) 103株(28.22%),真菌27株(7.40%).有102份(31.19%)标本培养出2种病原菌,11份(3.36%)标本培养出3种病原菌.肠杆菌科细菌中较多见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属、产酸克雷伯菌;非发酵菌中较多见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革兰氏阳性菌以屎肠球菌多见,粪肠球菌次之.结论 胆道感染的病原菌种类有增加的趋势,但仍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两种口服制剂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作者:魏敏吉;张慧琳;孙培红;周颖;刘玉旺;孙炳辉;赵东方

    目的 研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干混悬剂和片剂与其相应参比药品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用单中心、随机、双周期、双交叉试验设计,分2个试验进行,均按体重指数分层随机均分为2组,其中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干混悬剂生物等效性试验(试验1)受试者分别服用受试药品和参比药品914 m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片剂生物等效性试验(试验2)受试者分别服用受试药品和参比药品1000 mg.用经过确证的HPLC法测定血清中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的浓度,按照佳拟合法计算两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在试验1参比药品和受试药品中,阿莫西林的tmax分别为(1.30 ±0.44),(1.32±0.52)h;Cmax分别为(11.56±4.24),(13.41±3.94)μg·mL-1;t1/2分别为(1.16±0.36),(1.08±0.24)h;AUCo-8 h分别为(31.29 ±7.65),(35.52±8.17)mg·h· L-1;AUCo-∞分别为(31.87±7.80),(36.02±8.39)mg·h·L-1.克拉维酸的tmax分别为(1.16±0.65),(1.03±0.39) h;Cmax分别为(1.50±0.53)和(1.57±0.55)μg·mL-1;t1/2分别为(1.08±0.48),(1.10±0.47)h;AUC0-8 h分别为(2.79±0.96),(3.06±0.85)mg·h·L-1;AUC0-∞分别为(3.06±1.10),(3.52±0.94)mg·h·L-1.受试药品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15.01±19.66)%,(117.78 ±49.44)%.在试验2参比药品和受试药品中,阿莫西林的tmax分别为(1.66±0.44),(1.74±0.56)h;Cmax分别为(11.02±3.55),(10.66±2.46)μg·mL-1;t1/2分别为(1.29±0.26),(1.33 ±0.31) h;AUC0-8h分别为(31.52±6.89),(31.70±5.97)mg·h·L-1;AUCo-∞分别为(33.85±8.00),(34.15±7.08)mg·h·L-1.克拉维酸的tmax分别为(1.26±0.35),(1.14±0.35)h;Cmax分别为(2.02±0.58),(2.08±0.61) μg·mL-1;t1/2分别为(0.93±0.20),(0.98 ±0.33)h;AUCo-8 h分别为(3.96±1.20),(4.10±1.10)mg·h·L-1;AUCo-∞分别为(4.20±1.23),(4.40±1.18)mg·h·L-1.受试药品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02.43 ±15.71)%,(106.12±14.68)%.两个试验中,受试者耐受性均良好.结论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干混悬剂和片剂与其相应参比药品具有生物等效性.

中国临床药理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05 06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