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药学 >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中国临床药理学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The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중국림상약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药学会
  • 影响因子: 1.9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6821
  • 国内刊号: 11-222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2-14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韩启德
  • 类 别: 药学
期刊荣誉:
  • 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代偿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宇亮;王爱玲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的代偿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5例HBeAg阴性代偿期CHB患者按血清HBV DNA水平分为对照组42例(低病毒载量,HBV DNA <7.00 log10 U·mL-1)和试验组53例(高病毒载量,HBV DNA≥7.00log10 U·mL-1).2组患者均给予恩替卡韦0.5 mg,qd,空腹口服,连续48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48周后临床有效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HBV DNA、Ⅲ型前胶原肽(PCⅢ);用生化分析仪测定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结果 治疗48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02%,8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HBV DNA、PCⅢ和ALT水平分别为(4.92±0.78)log10 U·mL-1,(162.34±13.28)μg·L-1,(95.31±12.19)U·L-1;(3.89±0.75) log10 U·mL-,(140.56±10.42) μg·L-1,(79.62±11.91)U·L-1,差异均有统计学有意义(均P <0.05).治疗24,48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以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试验组和对照组ADR发生率分别为7.55%,7.1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分散片能降低患者HBV DNA水平,减缓肝纤维化进程和改善肝功能,其对不同病毒载量患者在24周以后的远期效果无明显差异,且较为安全.

  • 中国汉族健康人群细胞色素P450 2S1的基因多态性研究

    作者:贺宝霞;林晓贞;张文周

    目的 探索中国汉族健康人群细胞色素P4502S1(CYP2S1)基因多态性及其单倍型的分布.方法 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MS)对204例无直接血缘关系的中国汉族健康受试者进行CYP2S1基因多态性检测,并用Phase 2.1软件分析单倍型的分布频率.结果 rs184623、rs338583、rs338598、rs338600在中国汉族健康人群的分布频率分别为21.3%,21.2%,55.5%,23.0%;TTGA、TTTA、CCTA、TTTG单倍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7.3%,26.1%,10.2%,8.8%.结论 rs184623、rs338583、rs338598、rs338600在中国汉族健康人群中的分布频率较高,TTGA单倍型分布频率高.

  •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斐;曲震理

    目的 观察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94例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7例.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0.5g,每天2次;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晨起口服西格列汀0.1g,每天1次.2组均持续用药4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血糖及肝功能,并观察2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98%(39例/47例)和61.70%(29例/4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HOMA-IR分别为1.06±0.08和1.13 ±0.11,HOMA-β分别为85.70±10.07和65.83±7.20,空腹血糖(FPG)分别为(6.07 ±0.76)和(6.66 ±0.80)mmol·L-1,餐后2h血糖(2 h PG)分别为(8.63±1.07)和(9.36±1.40)mmol·L-1,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分别为(5.84 ±0.69)%和(6.39 ±0.77)%,谷丙转氨酶(ALT)分别为(30.76±3.77)和(38.37 ±3.72)mmol·L-1,谷草转氨酶(AST)分别为(34.06±4.04)和(40.20±4.69)mmol·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对照组出现便秘2例,腹痛4例,上呼吸道感染4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28%(10例/47例);试验组出现便秘3例,腹痛2例,上呼吸道感染3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02%(8例/4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用二甲双胍,能够降低HOMA-IR,提高HOMA-β水平.

  • 神经节苷脂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早产儿脑损伤后血清神经损伤标志物的影响

    作者:周蕾;蔡勇;梁少珍;林苑清

    目的 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早产儿脑损伤后血清神经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胎龄均< 37周的脑损伤患儿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125 g,每天1次,静脉滴注;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20 mg+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18 μg,每天1次,静脉滴注.2组患儿均治疗14 d.出生24h内和出生14 d内收集血液标本,测定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S-100β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NF-o)、白细胞介素-6(IL-6)和Toll样受体-4(TLR-4)水平,同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改善率分别为94.87%(37例/39例)和76.92%(30例/3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MBP分别为(2.01±0.58)和(2.46±0.67) μg·L-1,S-100β分别为(0.69±0.28)和(0.91±0.35) μg·L-1,血清TNF-α分别为(2.04±1.03)和(3.15±1.26) μg·L-1,IL-6分别为(161.78±44.18)和(257.63±51.36) ng·L-1,TLR-4分别为(8.45 ±4.37)和(11.68±4.94)pg·mL-1,意识恢复时间分别为(2.30±0.57)和(3.21±0.64)d,吸吮能力恢复时间分别为(4.17±0.42)和(5.01±0.45)d,原始反射恢复时间分别为(4.23±0.48)和(6.85±0.59)d,肌张力恢复时间分别为(4.68±0.49)和(7.04±0.5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及发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4例/39例);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躁动及发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5例/39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脑损伤早产儿的临床疗效确切,有利于缩短恢复时间,改善神经功能,且药物安全性高.

  • 阿魏酸哌嗪分散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许世琴;金卫东;贾安奎

    目的 观察阿魏酸哌嗪分散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至2016年收治的8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4例.对照组予以氯吡格雷治疗,于术前接受氯吡格雷75mg,qd,持续治疗6个月;在对照组基础上,试验组予以阿魏酸哌嗪分散片治疗,口服阿魏酸哌嗪分散片100 mg,tid,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髓过氧化物酶(MPO)、缺血修饰清蛋白(IMA)水平,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0%(40例/44例)和72.72%(32例/44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HCY分别为(12.48±1.91),(16.36±2.02) μmol·L-;这2组的HsCRP分别为(1.34±0.17),(3.82±0.56)mg·L-1;这2组的MPO分别为(17.36±2.88),(23.26±4.26) mmol·L-1;这2组的IMA分别为(20.10±2.44),(24.91±3.53) μg·L-1,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ADR发生率分别为25.00%(11例/44例),20.45%(9例/44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魏酸哌嗪分散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优于单用氯吡格雷,能够降低血清HCY、HsCRP、MPO、IMA水平,减缓病情.

  •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作者:肖林婷;周辉;陈聪

    目的 观察丁苯酞注射液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 将78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试验组39例.对照组第1天口服氯吡格雷300 mg,+阿司匹林100 mg,每天1次,第2~14天口服氯吡格雷75 mg,+阿司匹林100 mg,每天1次;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每天2次,间隔时间≥6 h,静脉滴注.2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值,记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BI)评分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的改善率为74.36%(29例/39例),试验组为92.31%(36例/3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Fib分别为(2.75±1.04)和(3.58±1.20)g·L-1,D-D分别为(0.71±0.34)和(0.98±0.39)mg·L-1,血小板计数分别为(157.42±10.28)×109/L和(165.35±11.47)×109/L,MPV分别为(10.41 ±1.21)和(11.98±1.35)fL,ET-1分别为(61.24±9.84)和(70.26±10.07) ng·mL-1,VEGF分别为(143.69±25.87)和(210.03±28.68)ng· mL-1,NO分别为(65.34±13.27)和(53.26±12.45)U·mL-1,NIHSS分别为(4.19±2.05)和(6.41 ±2.26)分,BI评分分别为(46.15±5.97)和(40.82±5.3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皮疹及头部不适,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8%;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及发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注射液对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确切,能改善神经缺损和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且安全性高.

  • 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堪董;赵圣吉;史丽

    目的 研究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老年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口服盐酸曲美他嗪片20 mg,tid+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6.25 mg,bid.2组均治疗12周.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心肌重塑指标,用免疫层析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液指标,随访治疗效果和观察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的改善率为77.97%,低于试验组的改善率91.52%;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分别是(55.17±6.85)%,(48.93±6.37)%;这2组的N端脑钠肽前体含量分别是(2078.96±307.28),(2415.62 ±321.47)pg·mL-1;这2组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含量分别是(4.11±2.27),(6.53±2.48)mg·L-1.试验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对照组和试验组的ADR发生率分别为10.17%(6例/59例),8.47%(5例/59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能延缓心肌重塑和心肌损伤,降低炎症反应.

  • 叶黄素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心肌纤维化的抑制作用

    作者:赵丽晶;安英;陈雪;徐博;沈楠

    目的 研究叶黄素对大鼠心肌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根据体重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正常组,模型组与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叶黄素:20,40,80mg·kg-1 ·d-1).除正常组,其余各组均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5 mg·kg-1·d-1)7d,构建大鼠心肌纤维化(MF)模型.造模后第2天,实验组开始灌胃不同剂量的叶黄素,正常组和模型组每日给予等剂量蒸馏水,每日1次,共28 d.用分析天平测量大鼠心重指数(HMI)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中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PICP)和Ⅲ型原胶原N端前肽(PⅢNP)含量,用酶标仪检测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磷酸激酶(CK)含量及一氧化氮(N0)的水平;以紫外分光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的HMI (mg.g-1)和LVMI(mg·g-1)分别为3.73±0.58,2.57±0.43;PICP(ng·mL-1)和PⅢNP (ng·mL-1)的含量分别是7.27±0.33,24.86±1.88;LDH(U·L-1)和CK(U·L-1)的含量分别为465.42±47.05,489.21±27.70;NO(μmol·L-1)含量为2.06±0.34,MDA(nmol·mg-1)含量为2.93±0.51,CaN(U·mg-1)活性为0.14±0.02,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以下所有单位与模型组相同)的HMI和LVMI分别是3.13±0.40,3.02±0.28,2.82±0.22;2.19±0.27,2.09±0.27,1.99±0.12;这3组的PICP和PⅢNP含量分别是6.44±0.69,6.23±0.29,6.14±0.75;22.17±2.10,21.88±1.93,21.76±1.09;这3组的LDH和CK的含量分别为442.13±33.72,390.19±41.31,344.89±50.25;442.89±37.40,369.30±28.46,346.57±28.56;这3组的NO水平分别是3.07±0.45,4.59±0.64,5.16±0.52;这3组的CaN活性和MDA含量分别为0.07±0.01,0.06±0.00,0.04±0.01;2.48±0.27,2.44±0.17,2.25±0.11,3个剂量实验组(除了小剂量实验组的LDH与MDA以外)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结论 叶黄素可通过提高NO水平、降低MDA含量和CaN活性等抗氧化、阻止钙离子通道的作用,从而抑制胶原的合成,抑制大鼠MF,对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不饱和脂肪酸对人宫颈癌细胞毒性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俞发荣;陈望军;连秀珍;谢明仁;李登楼;郭蕴萱;杨博

    目的 研究不饱和脂肪酸对人宫颈癌(ME-180)细胞毒性作用机制.方法 取2×108cell·L-1人ME-180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每孔90 μL.低、中、高3个浓度给药组:每孔0.3,0.6,0.9 mg·L-1不饱和脂肪酸(以二甲基亚砜配制)10 μL;5-FU组:每孔加10 mg·L-15-FU(以磷酸缓冲液配制)10μL;对照组:每孔加30 μl· L-1二甲基亚砜10 μL,各设4个重复孔,于37℃、5% CO2的饱和湿度条件中培养48 h.用台盼蓝拒染法、噻唑蓝(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不饱和脂肪酸对人ME-180细胞的毒性作用、抑制率和凋亡率.结果 台盼蓝拒染法观察发现,人ME-180活细胞数随给药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减少,给药组的活细胞数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低、中、高3个浓度给药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43.35%,51.75%,66.45%,这3组的凋亡率分别为18.21%,23.11%,28.06%.给药组与对照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结论 不饱和脂肪酸对人ME-180细胞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 母婴分离应激法制备产后抑郁症动物模型的研究

    作者:臧凯宏;段海婧;马骏;任远;朱丽娟

    目的 研究母婴分离应激是否可诱发母鼠抑郁样行为.方法 按照体重将母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小鼠在其分娩后给予母婴分离应激,母鼠与仔鼠每日分离3h,连续14 d;正常组母鼠与仔鼠不进行母婴分离应激.以蔗糖消耗量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考察母婴分离应激对母鼠行为学的影响;用液质联用技术测定脑组织中五羟色胺(5-HT)含量,以免疫印迹法测定脑组织中色氨酸羟化酶的表达.结果 母婴分离应激后7,14 d,模型组母鼠蔗糖消耗百分比分别为(55.8±15.7)%和(52.6±10.5)%,显著低于正常组母鼠的蔗糖消耗量(73.7±8.2)%和(73.3±11.7)%;母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小鼠大脑的皮质、海马及额叶中5-HT含量分别为(4.68±0.95),(8.12±0.98),(6.46±0.72) ng·mg-1,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小鼠大脑的皮质、海马及额叶中色氨酸羟化酶表达的灰度值分别为0.86±0.02,0.69±0.02和0.87±0.03,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小鼠.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1).结论 母婴分离应激可诱导母鼠出现抑郁症典型症状,并伴有脑组织中5-HT合成减少和含量减低.

  • 荭草苷对脑缺血再灌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王晓茹;杜云广;颜娟;王书华;安芳

    目的 研究荭草苷对脑缺血再灌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按照体重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5只:假手术组、模型组、对照组和实验Ⅰ、Ⅱ组.除了假手术组以外,其余各组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中动脉阻断(MCAO)模型.术后0,12 h,对照组和2个实验组均腹腔注射荭草苷溶液2.9 mg·mL-1,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剂量0.9% NaCl.此外,术前0.5,24h,实验Ⅰ组给予西罗莫司2.24 mg·mL-1,实验Ⅱ组给予3-甲基腺嘌呤(3-MA)3.0 mg· mL-1,其余各组给予相同剂量0.9% NaCl.脑缺血再灌24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以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观察大鼠脑梗死体积,以蛋白免疫印迹观察缺血侧脑内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与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的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的脑梗死体积为(36.63 ±2.06)%,高于假手术组(0.67±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和实验Ⅰ、Ⅱ组的脑梗死体积分别为(14.71±1.63)%,(25.22±1.58)%,(6.45±1.07)%,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自噬相关蛋白Beclinl的相对表达:模型组、假手术组、对照组和实验Ⅰ、Ⅱ组分别为3.16 ±0.17,1.00±0.06,1.67±0.15,2.24±0.13,1.21±0.09;自噬相关蛋白LC3的相对表达,这5组分别为2.98±0.12,1.00±0.05,1.54 ±0.13,2.24±0.12,1.49 ±0.17.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和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给药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实验Ⅰ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荭草苷对脑缺血再灌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自噬作用来实现的.

  • 麝香对颅骨骨缺损模型大鼠修复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周文杰;李宁;谢兴文;宋敏;李鼎鹏;徐世红

    目的 观察麝香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表皮生长因子(EGF)、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基质细胞衍生因子l(SDF-1)在颅骨骨缺损模型大鼠中的表达和其促进骨缺损愈合的机制.方法 用颅骨钻建立颅骨骨缺损模型.按照体重将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150只:实验组给予42 mg·kg-1麝香灌胃,模型组灌服等体积的0.9% NaCl,均每日1次.分别于给药后第7,14,28天,用蛋白印迹法检测FGF-2、EGF和MCP-1的表达,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SDF-1的表达.结果 在给药后第7,14天,模型组与实验组FGF-2相对表达量分别是0.17±0.00,0.41±0.03;0.10 ±0.01,0.68±0.05,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这2组第7,14天的EGF相对表达量分别是0.12±0.01,0.16±0.02;0.08 ±0.01,0.45±0.03,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这2组第7,14天的SDF-1相对表达量分别是(63.33 ±8.09),(76.95±6.82);(70.56±11.91),(71.80±8.50)ng·mL-1,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麝香能促进大鼠颅骨骨缺损的愈合,其机制与FGF-2、EGF、MCP-1及SDF-1的表达变化有关.

  • 补阳还五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张红珍;郭春兰;焦瑞;王青;李丽;张英;钱艳;张鑫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BYHWr)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主动脉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用高脂饲料加维生素D3的方法建立AS大鼠模型.将40只AS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0.9%NaCl 10 mL·kg-1)、对照组(辛伐他汀0.6mg.kg-1)和低、高剂量实验组(BYHWT 10,20 g·kg-1),每组10只;另取20只正常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0.9% NaCl 10 mL·kg-1)和预防组(BYHWT 10g· kg-1,造模的同时给药),每组10只.造模成功后,干预28 d.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高剂量实验组、对照组、预防组的病变均明显轻于模型组,内皮细胞大多形态正常,较完整,内弹力膜较均匀、平直,平滑肌细胞排列整齐.模型组内皮及内皮下层可见到大量泡沫样细胞,有纤维粥样斑块形成,内弹力膜厚薄不一,甚至缺失,平滑肌细胞胶原纤维增生,管壁结构紊乱,胞浆含较多脂质.结论 补阳还五汤可改善或纠正AS大鼠模型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异常的超微结构.

  • 当归不同药用部位对溶血性血虚大鼠的补血作用

    作者:杨秀娟;邓毅;吴国霞;杨延泽;杨志军;曼琼

    目的 研究甘肃产当归不同药用部位对溶血性血虚大鼠作用的异同.方法 用乙酰苯肼复制溶血性血虚大鼠模型.按照体重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驴胶补血颗粒:3.60g·kg-1)、全归组、归身组、归尾组(均10.8 g·kg-1).空白组与模型组给予0.9% NaC1 20 mL·kg-1,各给药组给予相应的水煎液,均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12 d.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大鼠全血中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浓度(HGB)、血小板(PLT)、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计算肝指数(LI)、胸腺指数(II)和脾指数(SI)、网织红细胞计数(RC)、骨髓有核细胞计数;收集股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细胞周期.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全归组和归身组的RBC、HGB、HCT、PLT、MCHC的含量分别为(6.05±0.22),(6.12 ±0.12) 1012/L;(155.80±4.89)%,(154.40±5.19)%;(53.79±1.88),(53.27±1.57)g· L-1;(68.21±5.63),(67.53±5.11) 1010/L;(289.70±3.94),(289.91±8.41)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全归组、归身组大鼠的MCH、MCV的含量分别为(25.75±0.44),(25.23±1.09)pg;(88.88±1.67),(87.01±2.72) f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与模型组比较,归尾组的RBC、HCT、HGB的含量分别为(5.69±0.40)1012/L,(123.10±3.70)%,(51.41±2.03)g· 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全归和归身对溶血性血虚大鼠具有补血作用,两者补血作用相当;且全归和归身补血强于归尾.

  •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剂18F-FEA-Erlotinib与11C-Erlotinib在HCC827荷瘤小鼠中的显像效果对比研究

    作者:黄顺;韩彦江;胡孔珍;陈莉;孙朋辉;吴湖炳;王全师;赵肃清;郑希

    目的 通过对比[18F]氟乙基-埃罗替尼与[11C]埃罗替尼在HCC827荷瘤鼠中的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PET)显像,评价新PET显像剂18F-FEA-Erlotinib的应用潜力.方法 经一步亲核取代反应制得18F-FEA-Erlotinib,而11C-Erlotinib经[11C]碘代甲烷(11CH3I)甲基化反应合成;先由18F-FEA-Erlotinib在HCC827荷瘤鼠中进行1 h Micro-PET动态显像,探索其体内生物分布并确定佳显像时间;然后分别进行18F-FEA-Erlotinib与11C-Erlotinib的1 h静态显像,并勾画感兴趣区域(ROI),测定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 ID/g),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经动态显像结果确定1h为佳显像时间.1h静态显像中,18F-FEA-Erlotinib图像中,肿瘤边界清晰,分辨率、对比度高.lh静态显像半定量研究发现,18F-FEA-Erlotinib显像中,肿瘤/脑、肿瘤/肺、肿瘤/骨骼、肿瘤/肌肉的比值分别为5.87±1.21,2.97±0.58,3.33±0.60,3.80±0.72;11C-Erlotinib显像中,肿瘤/脑、肿瘤/肺、肿瘤/骨骼、肿瘤/肌肉的比值分别为5.48±1.45,1.10±0.34,2.63±0.54,2.10±0.63.结论 18F-FEA-Erlotinib显像肿瘤摄取高,靶/非靶比值较11C-Erlotinib显像更高,显像清晰,具有较好应用潜力.

  • 光动力疗法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与基因多态性关联研究现状

    作者:宋子扬;赵秀丽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黄斑的异质性疾病,在西方国家已成为老年人致盲及视力下降的首要因素.光动力疗法(PDT)选择性较高,对周围组织损伤小,是AMD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应用PDT治疗的疗效有显著的个体间差异,这种差异与遗传因素有关.本文将对PDT疗效相关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通过基因检测指导PDT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 丹参酮ⅡA抗结肠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王秀月;赵川;李文静;陈彻;王勇;楚慧媛;梁永娟;李晶莹

    丹参酮ⅡA(TanⅡA)是从中药丹参及其同科同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肿瘤、减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肌耗氧量、抑制血栓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广泛的药理活性.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丹参酮ⅡA在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促进细胞侵袭转移等方面具有突出的抗癌活性,使其成为医药界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本文就丹参酮ⅡA的抗结肠癌作用研究进行综述.

  • 在药物早期临床研究中加速器质谱的应用研究现状

    作者:王少媛;郑昕;胡蓓;江骥

    加速器质谱(AMS)是一种超灵敏同位素分析技术,近年来被广泛用于药物临床研发中14C标记药物的测定,且无需传统人体放射性研究相关的安全性试验.在药物早期临床试验阶段,加速器质谱有利于开展微剂量及微量示踪研究,从而尽早获得药物药代动力学及代谢特征,包括基本药代动力学参数(清除率、表观分布容积)、绝对生物利用度、物料平衡和消除途径等.本文就AMS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药物早期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 内生菌在天然药物研究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志军;邓毅;曼琼;杨秀娟;杨延泽

    内生菌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潜力巨大的微生物新资源.内生菌的研究对于保护野生与濒危药用植物、拓展药用资源、新药研发等均有一定意义.本文对近年来报道的内生菌的活性代谢产物、内生菌与药用植物的相互影响、内生菌对中药材道地性的影响等进行综述,为内生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儿科用药中临时配制液体制剂的应用现状

    作者:王莹琪;刘琦;何晓静;李晓冰;菅凌燕

    儿童和成人的生理特点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儿科用药剂量不能简单地通过成人剂量来计算,且普通的分剂量操作存在很多问题,因此需要通过临时配制液体制剂来改善这一问题.国外已有临时配制溶媒商品上市使用,但目前国内还没有此类商品.本文主要概述国内儿科用药分剂量的现状,以及国外部分国家临时配制的商品和所制定的法规及标准,旨在为临时配制液体制剂提供新思路,改善儿科用药的部分问题.

  • 灯盏乙素对大鼠瑞舒伐他汀血浆浓度及组织分布的影响

    作者:刘建明;杨宇秀;叶颖俊;于海胜;刘志军;温金华

    目的 考察大鼠体内灯盏乙素对瑞舒伐他汀血浆浓度和组织分布的影响.方法 按照体重将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8只:对照组、实验Ⅰ组、实验Ⅱ组和实验Ⅲ组.实验Ⅰ组、实验Ⅱ组和实验Ⅲ组分别灌胃10,50,200 mg·kg-1灯盏乙素,同时均灌胃瑞舒伐他汀5 mg·kg-1;对照组灌胃等体积0.2%CMC-Na水溶液.分别于给药后1,2,6h摘眼球取血,取血后立即处死大鼠,取出心、肝、肺、肾、脑组织处理,HPLC-MS测定血浆及组织的瑞舒伐他汀含量.结果 所建立的瑞舒伐他汀血浆及组织样本HPLC-MS法符合要求.对照组、实验Ⅰ组、实验Ⅱ组和实验Ⅲ组大鼠的血浆瑞舒伐他汀浓度在1h分别为(170.38±40.77),(218.09±59.52),(278.64±76.26),(297.48±95.37)ng·mL-1;在2 h分别为(237.26±70.31),(293.76±89.04),(410.27±102.13),(461.49±121.73) ng·mL-1;在6 h分别为(131.58±40.52),(166.21±48.52),(236.78±73.40)和(251.33±82.94)ng·mL-1,各实验组大鼠瑞舒伐他汀血浆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各组大鼠的瑞舒伐他汀均主要聚集于肝,对照组、实验Ⅰ组、实验Ⅱ组和实验Ⅲ组在大鼠肝的瑞舒伐他汀浓度在1 h分别为(2098.57±735.10),(1905.91 ± 703.16),(1406.39 ± 435.86),(1217.08±318.65)ng·mL-1;这4组在2h分别为(3204.19±893.53),(2863.87±836.12),(2114.28±598.31),(1973.15±512.64) ng· mL-1;这4组在6h分别为(1681.71±513.29),(1603.14±517.86),(1120.08±298.75),(1057.91±267.66) ng·mL-1,实验Ⅱ组和实验Ⅲ组在肝的瑞舒伐他汀浓度低于对照组;实验组Ⅲ组的瑞舒伐他汀在大鼠的心、肺、肾及脑组织的浓度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剂量达到50 mg·kg-1的灯盏乙素对瑞舒伐他汀血浆浓度及肝组织分布均有显著影响,其分布机制可能与竞争蛋白转运体有关.

  • 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替考拉宁在重症感染患者血浆中的浓度

    作者:叶合;项迎春;韩奇;李力

    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测定人血浆中替考拉宁的浓度.方法 人血浆样品用甲醇沉淀蛋白后,选用Agilent EclipsePlus C18(2.1 mm× 100 mm,3.5μm)色谱柱,以甲醇-10 mmol·L-1醋酸铵溶液(均含0.1%甲酸)85∶15为流动相,流速为0.25 mL·min-1,柱温为25℃,用电喷雾离子化源,正离子方式,多反应监测(MRM)扫描方式进行监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1880.1→m/z1563.0(替考拉宁)和m/z748.8→m/z158.1(内标克拉霉素).考察其专属性、标准曲线与定量下限、精密度与回收率、基质效应和稳定性.结果血浆中替考拉宁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1.63×10-2x-2.95×10-3(r =0.996 3),在0.10 ~20.00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为0.10μg· mL-1;质控样品的准确度在93.56%~105.12%;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5%;提取回收率80.32%~88.28%.基质效应为91.78%~108.56%.结论 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适用于人血浆中替考拉宁浓度的测定,可应用于替考拉宁的血药浓度检测和药物动力学研究.

  • 奥美拉唑对奥拉西坦在中国健康人体中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刘秀菊;张志清;董维冲;孙倩;赵晓娟;何文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法测定人血浆中奥拉西坦的浓度,研究奥美拉唑对奥拉西坦在中国健康男性志愿者体内血药浓度及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用单中心、开放、二周期自身交叉的试验设计,筛选8例健康受试者,应用HPLC法测定与奥美拉唑合用前后健康志愿者体内奥拉西坦的血药浓度,以DAS2.1.1药物动力学程序拟合药代动力学参数,以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结果显示合用奥美拉唑前后,奥拉西坦的药代动力学参数AUC0-t、AUC0-∞、MRT0-t、MRT0-∞、tmax、Cmax、t1/2、CL/F和V/F均没有显著性变化.结论 HPLC法测定人血浆奥拉西坦浓度,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且合用奥美拉唑对奥拉西坦人体内药代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 用GastroPlus构建茶碱的早产儿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研究

    作者:高向波;倪韶青;江周虹;申屠建中;余露山

    目的 构建茶碱的早产儿生理药代动力学(PBPK)模型,并进行药代动力学(PK)行为预测.方法 通过文献收集茶碱的理化性质参数和临床试验数据,用GastroPlus软件搭建PBPK模型,验证在不同人群的准确性及适用性,并用于预测早产儿人群,通过参数优化预测茶碱在早产儿个体的PK行为.结果 经验证模型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适用性,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预测/AUC观测比值在0.85~1.15,且决定系数(R2)>0.85,观测值与预测曲线的重合度良好,误差较小.结论 用GastroPlus构建的茶碱早产儿PBPK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药物在体内的PK过程,为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同时,补充中国早产儿和婴幼儿PBPK建模的重要生理和解剖学数据,可以提高模拟的准确性.

  • 达托霉素在临床使用中的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作者:李娜;洪婧如;王博龙;陈春林

    目的 分析达托霉素临床应用的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EmBase、Web of Science、PubMed数据库,收集达托霉素所致ADR的文献,并对患者国籍、一般情况、基础疾病、ADR及临床症状、临床用药及相关性、治疗措施等进行归纳与分析.结果 共收集达托霉素ADR病例59例,ADR涉及的系统有呼吸系统、骨骼肌肉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免疫系统和离子紊乱等.结论 建议减少伴有基础疾病患者用药的疗程,控制肥胖病人的用药剂量,并加强用药监护.

中国临床药理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05 06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