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중경의과대학학보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7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3626
  • 国内刊号: 50-104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78-13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雷寒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人工流产术后口服优思明临床观察

    作者:牟晓玲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口服避孕药优思明的作用.方法:将因早孕行人工流产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在人工流产术后当天开始口服优思明,每天1片,21 d为1周期,共3个周期.观察2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重复流产率、月经紊乱情况.结果:试验组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出血时间(7.0±2.3)d与对照组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出血时间(13.0±3.9)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重复流产率(2.5%)、月经紊乱率(2.5%)与对照组重复流产率(20%)、月经紊乱率(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口服避孕药优思明是防止人工流产术并发症,控制人工流产率和重复流产率的有效措施.

  • PF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相关并发症及对策

    作者:韩俊柱;尹宗生;耿春辉;刘涛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相关并发症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9月至2010后5月行PFN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42例,男18例,女24例,年龄51~90岁,平均78岁.Tronzo-Evans分型:I型3例,Ⅱ型15例,Ⅲ型10例,Ⅳ型9例,V型5例.结果:42例均获随访,时间5~60个月,平均30个月.1例患者术中出现股骨近端骨折,2例患者术后出现螺钉切割、断裂,1例患者术后患侧臀部及大转子区疼痛,无感染、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髋内翻、股骨头坏死病例.结论:精确的复位、严格的无菌操作、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内固定物的理想置入、骨质疏松的积极治疗、个体化的康复及DVT的综合预防是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关键.

  • 原发性脊柱硬膜外淋巴瘤MRI诊断

    作者:徐胜生;罗天友;欧阳羽;李咏梅;黄铀新

    目的:探讨原发性脊柱硬膜外淋巴瘤(Primary spinal epidural lymphoma,PSEL)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MRI)表现,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组织学确诊的PSEL资料,分析病变的部位、数目、形态、信号、强化及邻近结构受累改变情况.结果:5例PSEL中病变位于胸段2例、颈胸段、胸腰段及腰段各1例.病灶形态5例呈长条形、梭形,3例呈包鞘状,3例呈哑铃型.4例呈均匀中等T1、T2信号,轻中度强化.2例脊椎骨及1例椎旁肌肉受侵犯.结论:根据MRI表现可考虑PSEL的诊断.

  • AGHD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水平变化及影响因素

    作者:李金超;任伟;刘静婧;王玲莉;郑晓雅;刘德珍;李素芳

    目的:比较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Adult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AGHD)患者与健康成人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regnancy-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 A,PAPP-A)水平及其与糖脂代谢、血压、游离脂肪酸、C反应蛋白等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0例AGHD患者和20例健康成人的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水平,同时检测空腹血糖、血脂谱、空腹胰岛素、游离脂肪酸、C反应蛋白等,计算体重指数,并以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index for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和胰岛素分泌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β3-cell function,HOMA-3).结果:AGHD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高于对照组[7.57(6.59~8.96)与6.20(5.78~6.96)比较,P<0.05].AGHD患者血清PAPP-A与年龄、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收缩压、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IR正相关(r值依次为0.451、0.878、0.813、0.605、0.489、0.549、0.503、0.487;均P<O.05);在调整腰围、腰臀比、餐后2h血糖、甘油三酯后,AGHD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与体重指数、空腹胰岛素正相关(r值依次为0.728、0.433;均P<0.05).多元回归分析提示,体重指数、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IR是AGHD患者血清PAPP-A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AGHD患者血清PAPP-A升高,并与体重指数、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IR相关.提示在AGHD患者中,血清PAPP-A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及糖代谢有联系.

  • 脑胶质瘤术后放疗联合同步超选动脉化疗的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毛德强;潘玲;戴勤弼;娄四龙;卞伟;陈杰;阮健

    目的:评价脑胶质瘤术后放疗联合同步超选动脉化疗治疗脑胶质瘤的疗效.方法:对29例脑胶质细胞瘤患者行肿瘤全切或大部切除术后予以三维适形放疗,总剂量DT 60 Gy/4~6周,并同步于术后10~15 d(平均12d)开始行超选介入动脉灌注尼莫司汀(Nimustine hydrochoride,ACNU)化疗,每4周1次,每次2.5 mg/kg,共进行4~6次化疗结束.与25例术后放疗+静脉化疗患者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放疗联合同步超选动脉化疗组总有效率(肿瘤消失+肿瘤明显缩小)为75.8%,与术后放疗联合同步静脉化疗组相比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脑胶质瘤术后行放疗联合同步超选动脉化疗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脑胶质瘤的手段和方法.

  • 快速康复外科在结肠癌手术中应用价值

    作者:戈应刚;王子卫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在结肠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0例结肠癌患者,分别给予传统治疗方案(n=40)作为对照组和快速康复方案(n=30)作为实验组(FTS组),观察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术前1d及术后第1天白细胞计数(Whiteblood cell,WBC)、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等指标.结果:与传统治疗措施相比,快速康复外科处理措施可以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显著提前(p<0.05);术后WBC低(P<0.05),炎性反应小;血清蛋白质丢失少(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在结肠癌手术中应用与传统治疗措施相比是安全而有价值的.

  • 子宫输卵管造影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陈莹;张益;丘彦;桂文武;刘西茹;王炼炼;李恬;李维宏

    目的:分析子宫输卵管造影( Hystemsalpingography,HSG)中使用双腔球囊导管置管和注药过程中影响诊断的相关因素,并分析预防措施.方法:搜集2007年1月至2010年11月在本院行HSG的患者2 308例,均使用双腔球囊导管.比较不同球囊大小、导管顶端插入深度和不同通液速度对HSG的影响.结果:不同球囊大小造影剂外溢、导管脱出、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和宫腔显影不全的比例有明显差异,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顶端位于输卵管开口处者82.69%(640/774)同侧输卵管、宫角不显影,经调整后71.45%(553/774)同侧宫角显影,55.17%(427/774)同侧输卵管显影;导管顶端位于宫腔内、宫颈管内者有37例和7例宫腔部分显影或不显影,经调整后宫腔均正常显影;不同通液速度疼痛和输卵管再通的比例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淋巴静脉返流的比例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根据宫腔大小和位置选用适当的球囊大小、导管位置和通液速度,获得好的显影效果同时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 无创动态监测在开颅术后脑水肿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张苓;张泉;陈礼刚;刘亮;明扬;刘洛同;江涌

    目的:探讨BORN-BE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在开颅术后脑水肿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30例幕上占位病变患者为观察组,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连续观察颅脑肿瘤开颅手术后双侧大脑半球脑电阻抗(Cerebralelectrical impedance,CEI)扰动系数的变化.结果:30例患者术后第2~9天手术侧的CEI扰动系数均不同程度地高于健侧及正常对照组,以5~6 d为明显,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d、术后第1天、术后第10天两侧相差不明显,且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可反映脑水肿动态变化,尤其对幕上开颅术后脑水肿的发生、变化提供参考.

  • 叶酸对H型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作者:徐中林;赵义发;吴兰兰

    目的:探讨叶酸干预治疗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Hcy)水平和主要心血管事件(非致死性心肌梗塞、脑梗塞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方法:将264例高血压合并高Hcy的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24例和对照组14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强调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正规药物降压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口服叶酸5 mg qd.随访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浆Hcy水平的变化和整个随访期间两组无主要心血管事件生存率情况.结果: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叶酸治疗3个月后血浆Hcy水平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整个随访期间对照组无主要心血管事件生存率为85%,试验组为93.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干预治疗可以明显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并增加无主要心血管事件生存率.

  • 不同亚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胃动力检测的研究

    作者:吴巧艳;周旭春;刘茂强;李章勇;刘纯伦

    目的:采用生物阻抗胃动力检测系统和评价方法研究不同亚型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disease,GERD)患者胃动力情况.方法:选取103例GERD患者,行GERD的反流症状(Gastroeso 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Q)评分,并通过胃动力检测系统提取胃电和胃阻抗信号,与对照组相比较,并进行不同亚型GERD之间胃电和胃阻抗信号的组间比较.结果: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组GerdQ评分为(12.52±8.49),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组GerdQ评分为( 15.14+8.01),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组GerdQ评分为(7.20±7.10).与对照组比较,不同亚型GERD的胃电和胃阻抗异常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组胃电和胃阻抗异常较NERD组、BE组更明显,NERD组胃阻抗中频百分比低于BE组,而低频百分比高于BE组(P<0.05).NERD反流症状评分与胃阻抗异常相关(rs=-0.032).结论:GERD各亚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胃动力异常,以RE组明显.在NERD中反流症状与胃动力异常有关.

  • 2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时机与技巧的探讨

    作者:周钟强;张学东;李琦

    目的:探讨2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手术时机和技巧,提高其复明率.方法:PDR患者共93人143眼,PDR早期33人52眼(玻璃体积血)、中期47人71眼(纤维血管增殖膜+玻璃体积血)、晚期13人20眼(纤维血管增殖膜合并视网膜脱离),术前、术中玻璃体腔注入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rA)4 mg/O.1 ml,行标准玻璃体切割术,合并白内障者联合超声乳化摘除(部分植入人工晶体),行部分或全视网膜激光,根据情况决定眼内填充物(平衡盐液、惰性气体、硅油).观察术后视力、术中及术后(术后1月)出血、前房炎症反应、视网膜情况及眼压变化,随访3个月并行眼底、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及光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结果:(1)早期手术较晚期手术视力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早期PDR术中及术后无明显出血发生,3眼中期PDR发生术中出血,晚期PDR患者2眼术中出血、3眼术后出血.(3)早、中、晚期PDR患者术后均有一过性眼压升高,早期10眼、中期12眼、晚期3眼,联合手术发生率高.结论:PDR患者尽早手术有利于其视力预后.PDR患者术前、术中使用TA有助于提高视力,稳定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无创通气在治疗胸心外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运用

    作者:黄春;叶琳;向小勇

    目的:比较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和有创正压通气(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ventilation,IPPV)在胸心外科救治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ARF)的临床效果,评估NPPV在ARF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胸心外科术后各种原因所致轻、中型ARF患者32例,随机分为NPPV组(16例)和IPPV组(16例),在给予病因治疗同时分别实施NPPV和IPPV.观察分析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动脉血气变化、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治疗结果.结果:NPPV组有5例(31.25%)治疗失败转为气管插管IPPV,其中3例(18.75%)死亡.IPPV组死亡4例(25%).2组治疗有效患者在分别接受NPPV和IPPV治疗后6h动脉血气有相似的改善.NPPV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IPPV组(P<0.05).NPPV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IPPV组(P<0.05).结论:在胸心外科术后ARF患者中,应用NPPV治疗的临床效果与IPPV相似.实施NPPV可缩短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且因为无创性,NPPV可作为病情严重程度在一定范围内的ARF患者首选的通气支持治疗手段.

  • 复方马钱子凝胶镇痛及对IL-6影响作用的研究

    作者:何凯;刘岳凤;周洁

    目的:通过对大鼠炎症疼痛模型痛阈值的观察,以及在血清中检测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Ⅱ,-6)的表达,探讨复方马钱子凝胶的镇痛及抑制炎症反应作用及机理.方法:构建甲醛注射大鼠足跖引起的炎症疼痛模型,测量不同时间大鼠足跖疼痛阈值,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LISA)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6的表达水平.结果:复方马钱子凝胶可明显提高甲醛致痛大鼠的痛阈值(P<0.01),抑制血清中IL-6表达水平(P<0.01).结论:复方马钱子凝胶治疗软组织炎症疼痛损伤,对IL-6的抑制和减轻疼痛的作用,明显优于基质对照组,与扶他林阳性对照组作用相当,提示复方马钱子凝胶外敷,治疗实验性炎症和疼痛方面具有良好的抑制炎症反应和镇痛作用.

  • 雌激素对卵巢切除大鼠血脂和血清瘦素、抵抗素表达的影响

    作者:龚华芳;张亚兴;王晓东;曾耀英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卵巢切除大鼠血脂和血清瘦素、抵抗素表达的影响.方法:12周SD大鼠分成3组,假手术(Sham)组、卵巢切除(OVX)组和雌激素(OVX+E2)组,每组7只,术后10 d,Sham组和OVX组大鼠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 ml/只,OVX+E2组每天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2 mg/只,连续注射30 d后处死取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ELISA检测血清瘦素、抵抗素含量.结果:卵巢切除术后10 d,手术组体重增加明显,术后40 d,卵巢切除组大鼠总胆固醇和LDL均增加,OVX+E2组体重较OVX组下降,血清甘油三酯升高,LDL降低,总胆固醇含量降低.OVX组和OVX+E2组血清瘦素、抵抗素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卵巢切除可引起体重增加,脂质代谢紊乱,补充雌激素可降低体重,部分纠正血脂紊乱,卵巢切除和雌激素补充对血清瘦素和抵抗素水平影响不大.

  • 红景天甙对大鼠肝组织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作用

    作者:张华;戴立里;曾维政;蒋明德;吴晓玲;荣黎

    目的:结扎肝动脉(Hepatic artery ligation,HAL)建立急性大鼠肝损伤模型,探讨药物红景天甙对大鼠肝损伤时TGF-β1、Smad2/3、P-Smad2/3、及c-ski表达的影响.方法:6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肝动脉结扎组和红景天甙干预组,结扎分为1、2、4、6、8h5个时间段,红景天甙干预组分别于结扎前2d、1d、结扎前2h腹腔注射红景天甙灭菌水溶液,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及碱性磷酸酶(Al-kali phosphatase,ALP)活性,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TGF-β1、Smad2/3、P-Smad2/3、及c-ski蛋白,RT-PCR检测TGF-β1、Smad2、Smad3及c-ski mRNA表达.结果:红景天甙可使HAL大鼠血清ALT、AST及ALP指标得到改善(P<0.05),肝组织损伤明显减轻.结扎组肝组织的TGF-1、Smad2/3蛋白及mRNA表达、P-Smad2/3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强(P<0.01),而红景天甙组明显减弱(P<0.05).结扎组肝组织c-ski蛋白及mRNA表达较对照组减弱(P<0.01),但红景天甙组c-ski表达较结扎组增强(P<0.05).结论:红景天甙对大鼠急性肝损伤时TGF-β31/Smads通路有明显影响,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抑制TGF-β1、Smad2/3表达,阻止Smad2/3磷酸化,并且进一步通过上调其辅阻遏因子c-ski的表达,从而抑制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激活,对大鼠急性肝损伤起保护作用.

  • 槲皮素活化mTOR信号通路对L929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董海良;张颖;黄谢梅;黄宏;郭韡;邢伟;郝进;徐祥

    目的:探讨槲皮素(Quercetin,QU)对L929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QU对L929细胞增殖的影响,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检测QU对蛋白质翻译调控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QU 对 mTOR介导的蛋白质翻译调控通路关键基因mTOR、P-4E-BP1(翻泽起始因子4E的结合蛋白)的磷酸化,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 D1的表达及mTOR通路阻断实验.结果:MTF法检测结果显示在36 h干预点,浓度为1×10-4、1.5×10-4、2×1O-4、2.5×10-4 mol/L时,QU可明显促进L929细胞增殖(P<0.01);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结果显示:在36 h干预点,2.5x10-4 mol/L QU与对照组相比,RLU(相对光单位)值明显增加(P<O.001);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mTOR、cyclin、D1和P-4E-BP1的表达明显增加.100 ng/ml的雷帕霉素作用36 h后,与对照组相比,QU组P-4E-BP1、nTOR、cyclin D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雷帕霉素组明显减少,雷帕霉素+QU组蛋白表达明显增加,但较QU组有所减少.结论:QU可通过诱导mTOR信号通路活化,进而促进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 D1的表达,诱导L929细胞的增殖.

  • siRNA治疗大鼠卡氏肺孢子菌肺炎的实验研究

    作者:骆晓练;姚云清;谭燕;梅林;龚锐

    目的:观察靶向卡氏肺孢子菌(Pneumocystis carinii,PC)主要表面糖蛋白(Major surface glycoprotein,MSG)DNA上游保守序列(Upstream conserved sequence,UCS)基因的siRNA对实验大鼠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的治疗效果.方法:地塞米松皮下注射大鼠8周建立PCP动物模型,分为4组:A组,pPC-UCS组;B组,磺胺组;C组,感染对照组;D组,pTZU6+1对照组.大鼠存活率、体重、肺组织病理学变化、肺印片PC包囊数、扫描电镜下PC表面结构变化、ELISA检测大鼠血清IL-8、TNF-α水平作为疗效指标.结果:①各组大鼠均存活,存活率比较无意义.②A组与B组大鼠体重分别增长(13.16±3.97)g与(14.21±3.90)g,明显高于C组(4.32±2.06)g与D组(5.38±1.19)g,P<0.05.③与C组和D组比较,A组和B组大鼠肺组织炎症明显减轻.④A组与B组每视野包囊均数分别为(3.61±0.40)个与(3.17±0.28)个,明显低于C组(8.34±0.55)个与D组(8.74±0.57)个,P<0.05.⑤扫描电镜下,C组与D组PC表面结构完整,有密集的微绒毛结构;A组与B组PC表面微绒毛脱落,表膜出现深大缺损.⑥大鼠血清IL-8水平:A组与B组分别为(232.50±36.27) pg/ml与(201.15±34.52) pg/rnl,明显低于C组(596.85±61.72) pg/ml与D组(555.10±54.31) pg/ml,P<0.05;大鼠血清TNF-o水平:A组与B组分别为(145.20±80.72) pg/ml与(172.65±76.27) pg/ml,明显高于C组(31.58±8.47) pg/ml与D组(39.49±12.03) pg/ml,P<0.05.结论:靶向PC MSG-UCS基因的siRNA对大鼠PCP有治疗作用.

  • 核蛋白NSA2在脉络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眼组织的表达研究

    作者:陈新科;彭惠;雷博;王隽;付鹏

    目的:NSA2是1种新发现的与细胞增殖相关的核蛋白,本实验旨在初步探讨NSA2是否参与了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病变过程.方法:采用532 nm波长的眼底激光对16只小鼠光凝处理,诱导CNV动物模型;小鼠眼底激光光凝处理5d后,去除眼前段,定量PCR检测NSA2 mRNA;眼球冰冻切片,用NSA2抗体对NSA2蛋白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结果:相对于未经过任何处理的正常对照组,CNV组NSA2 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较正常脉络膜组织,CNV组织细胞NSA2阳性率明显增高(P<0.05);CNV区域附近的节细胞NSA2蛋白检测呈阳性,与之相对的正常对照组和CNV组中的远离CNV区域,均未发现NSA2阳性表达的节细胞.结论:NSA2在CNV动物模型眼组织中表达上调,我们推测NSA2可能与CNV病变过程相关联.

  • 外源性D-核糖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马林峰;杨双强;杨庆军

    目的:探讨外源性D-核糖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schemidreperfusion,I/R)组、D-核糖组.假手术组:只予以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穿线不结扎;I/R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30 min,再灌注120 min;D-核糖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穿线前30 min,给予尾静脉缓慢推注D-核糖,余操作同I/R组.各组术毕取结扎处远端左心室游离壁心肌组织备用.RT-PCR检测心肌中细胞因子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趋化物-1(Cytokine-induced neutrophil chemoattractant properties 1,CINC-1)mRNA,ELISA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κB (Nuclear factor-κB,NF-κB),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D-核糖组、I/R组CINC-1mRNA的表达量,NF-κB和MPO的量均明显增高(P<0.05),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明显加重,中性粒细胞浸润明显增多.与I/R组相比,D-核糖组CINC-1mRNA的表达量,NF-κB和MPO的量又明显减少(P<0.05),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明显减轻,中性粒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结论:外源性D-核糖对SD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心肌组织中NF-κB的含量,降低心肌组织CINC-1mRNA的表达,减少心肌中MPO含量,减少心肌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有关.

  • 大鼠慢性前列腺炎模型长时程形态学研究

    作者:赵秀娟;王红;徐晨

    目的:探讨大鼠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mstatitis,CP)模型长期造模后对前列腺形态学改变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于0、30 d腹腔分别注射百白破疫苗,同时皮下多点注射20 g/L的大鼠前列腺蛋白提纯液及完全福氏佐剂(Freundg corn-plete adjuvant,FCA),第45、60、90、120天取材观察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造模后不同时段前列腺组织学变化具有差异性.造模45 d后前列腺间质毛细血管周围出现淋巴细胞浸润,上皮细胞间隙增宽;60d和90 d后,间质水肿明显,出现肥大细胞浸润;造模后120 d出现间质纤维化,腺腔扩张等病理变化.结论:长期造模的不同时段可反映CP不同的病理学变化过程,提示大鼠CP模型不同时间段可分别用于不同病理生理阶段的发病机理和临床治疗研究.

  • 不同体积分数氧对胎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体外生长状态的影响

    作者:李祝;方芳;冉迎春;敖晓晓;姚兰;许峰

    目的:探讨不同氧体积分数状态下,胎鼠原代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lveolar typeⅡepithelial cell,AECⅡ)体外生长状态的变化.方法:原代培养胎鼠AECⅡ并用电镜鉴定;建立氧体积分数0.95组(95%O2)、氧体积分数0.4组(40%O2)和空气组(21%O2)3种氧化损伤性细胞模型,各自暴露12、24h和48 h;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变化;四甲基偶氮唑盐反应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浓度.结果:与空气组相比,氧体积分数0.4组在12、24 h存活率和凋亡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但48 h后出现统计学差异,ROS在24 h即出现统计学差异;氧体积分数0.95组每组均和空气组有统计学差异.此外,氧体积分数0.4组细胞的形态变化较氧体积分数0.95组损伤轻,但仍重于空气组.结论:体外40%O2的氧刺激在超过48 h以后,AECⅡ也会出现相应的氧化损伤.

  • BMP13转染C3H10T1/2细胞对改善心梗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沈彪;韦皓;陈沅

    目的:探讨在大鼠心肌梗死微环境中骨形态生成蛋白13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13)能否促进C3H10T1/2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并且改善心梗大鼠的心功能.方法:56只SD(Sprague 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SHAM,n=8只),单纯心梗组(Myocardial infarction,MI,n=16只),MI+pAdEasy-GFP重组腺病毒感染干细胞组(MI+GFP,n=16只),MI+pAdEasyBMP13重组腺病毒感染干细胞组(MI+BMP13,n=16只).各组体重检测,1次/周;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大鼠基线水平及术后4周心功能,比较各组指标变化及差异;M asson's染色比较各组心脏梗死面积差异;免疫荧光检测被植入各组细胞心肌特异性结构蛋白α-MHC及cTnT的表达.结果:重组腺病毒感染C3H10T1/2细胞24 h,每组约80%细胞有绿色荧光表达.术后4周超声心动图显示植入细胞组心功能改善,MI+BMP13组更为明显(P<0.05).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显示MI+GFP组和MI+BMP13组植入细胞处可见α-MHC及cTnT表达.结论:心梗微环境中BMP13可诱导C3H10T1/2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并改善心梗大鼠心功能.

  • 溴新斯的明1日2次缓释片的工艺优化及体外释放特性

    作者:廖娟;谭群友;熊华蓉;陶绍林;张景勍

    目的:优化溴新斯的明1d2次缓释片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采用亲水凝胶骨架与薄膜包衣控释技术制备溴新斯的明缓释片,并对处方进行体外累积释放度的考察.结果:所研制的缓释片能够持续释药12h,释放规律符合一级释放方程.结论:溴新斯的明缓释片制备工艺合理,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 270例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预后分析

    作者:李倩;秦新月

    目的:分析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死亡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70例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例的相关临床、头颅CT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并随访出血后90 d的神经功能(MRS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所选相关变量和出血后30 d死亡及90 d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结果:在本组270例患者中,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后30 d死亡者为53例(19.6%),90 d神经功能恢复者为79例(29.3%).入院时意识障碍(OR =0.233,P=0.024)、血肿体积(OR=1.021,P=0.043).破入脑室(OR=0.478,P=0.048)及高血糖(OR=0.194,P=0.000 4)是出血后30 d死亡的影响因素.年龄(OR=4.947,P=0.000 2).入院时意识(OR=6.126,P=0.003 1)、血肿部位(脑叶,OR=2.337,P=0.008 5)、血肿体积(OR=4.054,P=0.019 5)、破入脑室(OR=0.568,P=0.016 9)、白细胞计数(WBC,OR=1.892,P=0.006 3)及谷丙氨酸转移酶(ALT,OR=2.479,P=0.016 8)是出血后90d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结论:入院时意识、血肿体积、破入脑室及血糖是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后30 d死亡的影响因素;年龄、入院时意识、血肿部位、血肿体积、破入脑室、白细胞计数、ALT是出血后90d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以上因素对判断患者的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 下颌骨矢状劈开术与下颌角整形术同期进行的血供动力学的动物实验研究

    作者:毛晓斌;王涛;杨东昆;张桂梅

    目的:通过观察兔同期行下颌骨切骨术与咀嚼肌剥离术术后血供情况,模拟下颌骨矢状劈开截骨术与下颌角整形术同期手术,与单独行下颌骨切骨术术后血供对比,从而推测其可行性.方法:选取1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入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一侧行下颌骨切骨术与咀嚼肌剥离术同期手术,对侧不手术;对照组一侧行下颌骨切骨术,对侧不手术.对比观察术后72 h,1、4、6、8周2组动物手术侧骨断端血流量情况.结果;2组动物术后手术侧骨断端血流量变化情况相似,无显著差异,实验组骨断端血流量可恢复.结论:下颌骨切骨术与咀嚼肌剥离术同期进行,其术后骨断端血供可恢复正常.

  • 瞬时弹性波扫描仪检查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张丽涓;王志毅;张大志;石小枫;胡鹏;周智;刘杞;任红

    目的:评价瞬时弹性波扫描仪( Fibroscan)检查同血清学、影像学检查在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程度中的应用.方法:用Fibroscan对1 006例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进行多次系列肝脏硬度测量.由同一操作者对每位检测者进行检查,连续取10个检测值,取其中位数为终检测值;并在24 h内同时行血清纤维化指标检查、上腹部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以及电子胃镜检查.后通过SAS8.0软件包分析Fibroscan检查所得肝硬度值与其他各项检查指标之间的量化关系.结果:肝硬化患者Fibroscan检查肝硬度值(Liver stiffness values,LSM)明显高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LSM 值同透明质酸、Ⅲ型胶原、Ⅳ型胶原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相关系数r依次为0.61、0.42、0.24,且P直均<0.05,有统计学意义,其LSM值与血清学肝纤谱之间诊断符合率为77.8%.在208例行上腹部MRI检杏的患者中,检查结果提示二者诊断肝硬化的符合率为79.2%,且肝硬化组患者LSM值明显高于未提示肝硬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24例行电子胃镜检查的患者中,诊断符合率为86.7%,肝硬化患者中存在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者肝硬度值明显高于不存在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者,二者之间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发现重度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者LSM值明显高于轻度、中度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67).结论:Fibroscan检查肝硬度值与影像学肝纤维化程度及血清学肝纤维化指标明显相关.

  • 重庆主城区4~6年级小学生危害健康行为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王慧;蒙华庆;陈品红;杜莲;屈远;雍那;邹志礼;胡华

    目的:明确重庆市主城区4~6年级小学生危害健康行为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采取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市主城区9所小学4~6年级共1 523名学生,采用自制一般情况问卷和危害健康行为问卷进行现场调查,收回有效问卷l 501份.结果:偶尔发生的各类危害健康行为发生率较高的分别是:打架(48.37%)、乱穿马路(48.10%)、捉弄小动物(44.90%),且打架、乱穿马路男生高于女生(P<0.01);认真考虑过自杀(15.66%)、计划过自杀(8.13%)、尝试过自杀(4.00%),发生率均未发现性别差异;饮酒(18.25%)、吸烟(4.26%)、上学日子每天玩电脑游戏时间≥3 h(2.61%),且均男生高于女生(P<0.01);过去7d从不运动(43.84%)、运动前不做准备(40.84%)、不健康体重控制(2.20%),其中不运动、运动前不做准备发生率均女生高于男生(P<0.05).经常发生的各类危害健康行为发生率较高的分别是:捉弄小动物(8.06%);认真考虑过自杀(4(20%)、计划过自杀(1.40%);饮酒(0.80%)、用电脑做功课以外的事情≥5 h/d(0.67%).结论:重庆市4~6年级小学生存在较多危害健康行为,除自杀相关行为外多有男女性别的统计学差异,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 shRNA干扰PARG对大肠癌CT26细胞粘附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颜佳欣;王娅兰;吴伟强;潘娟

    目的:探讨小鼠大肠癌CT26株中聚(腺苷二磷酸核糖)水解酶[Poly(ADP-ribose) glycohydrolase,PARG]对细胞间粘附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慢病毒为载体对CT26细胞株中PARG基因进行RNA沉默干扰,并筛选出稳定表达株.Realtime-PCR法检测沉默效果.Western blot法检测CT26细胞PARG、PARP、NF-κB和Pi-AKT(473)、ICAM-1、P-selectin 的蛋白表达.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包括阴性对照组、空载体对照组)相比,PARG、PARP、Pi-AKT(473)、NF-κB、ICAM-1、pselectin表达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肠癌细胞株中,抑制PARG可以通过调节与NF-κB有关通路,进一步调节ICAM-1、P-selectin等细胞粘附因子.提示PARG在肿瘤癌栓形成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 探讨Snail调控上皮间质转化在结直肠癌侵袭、转移方面的作用及意义

    作者:代剑波;王继见;郝亚琴

    目的:转录因子Snail能够抑制E-cadherin (E-cad)的表达促进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从而促进肿瘤侵袭与转移.本研究通过检测Snail及E-cad在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结肠癌SW480细胞中的表达,探讨Snail调控EMT 在结直肠癌侵袭、转移方面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检测4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nail、E-cad的表达情况;siRNA干扰Snail基因后将结肠癌SW480细胞分为对照组、空质粒组及siRNA-Snail转染组,RT-PCR分别检测各组结肠癌SW480细胞Snail、E-cad mRNA表达;Transwell小室基质侵袭实验和异质粘附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结肠癌细胞侵袭与异质粘附能力.结果:结直肠癌组织细胞中Snail、E-cad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5%、27.5%,癌旁组织细胞10%、80%;2种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细胞和癌旁组织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与结直肠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而与性别、年龄无相关性(P>0.05),且二者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nail、E-cad mRNA表达在空质粒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转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质侵袭实验和异质粘附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转染组结肠癌细胞侵袭力和异质粘附力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质粒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nail调控EMT与结直肠癌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Snail、E-cad可以作为判断结直肠癌侵袭和转移的指标.

  •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胃腺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海燕;沈雷;张鹏;李静平;纪亮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α)表达与胃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3例胃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HIF-1α的表达.结果:HIF-1α蛋白在胃黏液腺癌组织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区组织、正常组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胃黏液腺癌组织中,随着组织学病理分级的增加、临床分期的进展和淋巴结的转移,HIF-1α蛋白表达阳性率逐渐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1α表达与胃癌浸润、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大小有关,参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HIF-1α可作为判断胃癌患者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指标之一,也为临床提供靶向治疗的方向.

  • DKK-1和β-caten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作者:郭孟刚;秦治明;李珞畅

    目的:探讨DKK-1 (Dickkopf-1)和β-catenin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NSCLC组织中DKK-1和β-catenin表达情况,并结合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在60例NSCLC病理组织中,DKK-1阳性表达率和β-catenin异常表达率分别为25.0%(15/60)和71.7%(43/60).DKK-1的表达在肿瘤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β-catenin的表达在肿瘤的分化程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SCLC中DKK-1和β-catenin的表达存在关联性(P<0.05).结论:DKK-1的表达缺失可能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它对β-catenin的影响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之一.

  • 固体脂质纳米姜黄素联合顺铂对卵巢癌SKOV3的增殖及Bax/Bcl-2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

    作者:邓舒婷;甘霖;周琦;徐建业;李少林

    目的:研究固体脂质纳米姜黄素(Curcumin-loaded 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LN-Cur)与顺铂(Cisplatin,DDP)联用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株生长的影响及促凋亡作用.方法:姜黄素(Curcumin,Cur)制备成SLN-Cur新型给药系统,分别检测DDP、Cur、SLN-Cur、DDP+Cur、DDP+SLN-Cur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株凋亡形态学变化及超微结构变化,细胞凋亡率及凋亡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SLN-Cur可抑制SKOV3细胞生长,抑制率与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成依赖关系,24 h IC50=40.14 μmol/L,DDP与SLN-Cur联合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增强,具有显著协同作用;Bcl-2表达减弱,Bax表达增强.结论:SLN-Cur合用DDP对SKOV3细胞株具有较好的抑制增殖及促凋亡作用,通过下凋Bcl-2表达及上调Bax表达而诱导细胞凋亡.

  • 皮肤鳞癌及癌前病变中Foxp3蛋白的表达

    作者:刘干;黄琨;李惠

    目的:探讨正常皮肤和不同表皮肿瘤组织中叉头状转录因子p3 (Forkhead boxp3,Foxp3)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5例日光性角化症(Actinic keratosis,AK),28例鲍温病(Bowen's disease,BD),26例皮肤鳞癌(Squamous cellcarcinoma,SCC)和8例正常表皮组织(Normalepidermal tissue,NET)中Foxp3的表达.结果:Foxp3+调节性T细胞和Foxp3在皮肤癌前病变和恶性肿瘤中均有表达,在正常表皮组织中未见表达.其中,在肿瘤实质细胞中,Foxp3蛋白在AK、BD和SCC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6.7%、100%和100%.Foxp3蛋白在BD和SCC上的表达率均高于AK(P值均小于0.05),而在BD和SCC的表达率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Foxp3蛋白的表达在正常表皮、癌前病变、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与表皮肿瘤的发展相关.

  • 隐丹参酮对谷氨酸诱导的皮层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芳艳;梅峥嵘;陈少锐;刘培庆

    目的:观察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CTN)对谷氨酸(Glutamate,Glu)损伤体外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建立Glu损伤模型,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DCFH-DA染色法检测细胞氧自由基水平,Hoechst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CTN能明显减轻Glu对皮层细胞的损伤,提高细胞的存活率,降低细胞内的活性氧水平,显著上调Be 1-2蛋白表达,减少Bax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凋亡.结论:CTN对Glu损伤神经细胞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或清除Glu诱导的细胞内活性氧的生成,调节凋亡相关基因Bcl-2蛋白家族的表达有关.

  • ROCK1,TRAF3mRNA在耐药性癫痫患者海马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杨柳;王学峰

    目的:观察耐药性癫痫患者脑组织中与锌离子相关的RhoA蛋白1(Rho-associated,coiled-coil containing protein kinase 1,ROCK1)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3(TNF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3,TRAF3)mRNA的表达,探讨其在耐药性癫痫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耐药性癫痫患者术后的海马脑组织,首先用基因芯片进行差异基因表达的筛选,然后用RT-PCR从基因水平上进行验证,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基因芯片检测中发现与锌离子连接相关的基因ROCK1和TRAF3在耐药性癫痫患者中表达上调.目的基因ROCK1和TRAF3 mRNA在耐药性患者脑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变化趋势与芯片扫描结果一致.结论:与锌离子相关的基因ROCK1和TRAF3可能参与了耐药性癫痫的形成,并在耐药性癫痫的发病机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 下调PTEN基因对全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CREB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力学;熊新;桂蓓;周冀英

    目的:探讨下调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转录因子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的表达调控作用.方法:采用海马局部注射pshRNApten基因质粒,建立SD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利用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和穿梭箱分别检查大鼠功能和行为学变化,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海马神经元CREB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穿梭箱实验发现pshRNApten各治疗组主动回避反应(Active avoiding reaction,AAR)习得率较pshGFP组明显提高;SEP检查显示,pshRNApten组较pshGFP组波幅明显上升,峰潜伏时缩短;pshRNApten组海马神经元CREB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上升;以上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结论:下调PTEN基因能增强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TEN引起CREB表达量增加有关.

  • 葛根素对缺氧缺血脑损伤后学习记忆能力及NMDA受体的影响

    作者:盛志强;肖农;许蓓;张晓萍

    目的:观察葛根素(Puerarin,Pue)对新生鼠缺氧缺血后学习记忆的远期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7d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对照组(Con组);葛根素组(Pue组).各组分别于8周龄时Morris水迷宫检测其学习记忆能力,于3、4周和8周龄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NR2A和NR2B在海马CA1区的表达.结果:①8周时Con组比Sham组平均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减少(P<0.01);与Con组相比,Pue组的平均潜伏期和穿越平台次数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②Con组3、4周和8周时海马CA1区NR2A和NR2B的表达均明显低于Sham组(P<0.01);Pue组NR2A蛋白在3周和8周时的表达比同一时间点Con组明显增多(P<0.05),NR2B蛋白在3周和4周时的表达明显比Con组增多(P<0.05).结论:Pue能提高缺氧缺血新生大鼠年长后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保护作用可能和Pue增加海马CA1区NR2A和NR2B的表达有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