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

川北医学院学报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

Journal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천북의학원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四川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川北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9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5-3697
  • 国内刊号: 51-125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 曾用名: 南充医专学报
  • 创刊时间: 197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川北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康健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右肾旋转不良并外右肾外肾盂1例

    作者:张露华;王莹莹;吴煌谊

    患者,女,50岁,因外院 B 超检查时发现右肾异位肾,为进一步确诊来我院复查。查体示:无发热、无腰酸、腰痛。我院超声所见:右肾窝未探及正常肾脏组织回声,于右中上腹部可见肾组织回声,大小约9.2 cm ×3.6 cm,形态失常,轮廓欠规整,皮、髓质分界欠清,肾门位于肾脏的内前方,肾门处可探及低回声区。超声诊断为右肾旋转不良并右肾外肾盂。另行尿常规、血常规正常。次日行 CTU 三维重建,提示:右肾前移,旋转不良,右肾体积增大,肾门朝向内外方,其肾盂、肾盏位于肾实质外缘;右侧肾盏、肾盂轻度扩张,其内未见明显充盈缺损。CTU三维重建确诊为右肾旋转不良并右肾外肾盂。

  • 罕见腹腔多发副脾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吴雪松;柯阳;张成;施智甜;孙德云;孙峰;王琳;魏东

    目的:探讨腹腔多发副脾(accessory spleen,AS)的临床影像特点,提高对 AS 的认识,降低其误诊率。方法: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腹腔多发 AS 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因反复右上腹疼痛6年入院,MRI 示胆囊颈占位病变性质待查(考虑腺瘤可能);左肝外叶、左肾前占位病变。经腹腔镜探查切除胆囊及占位病变,术后诊断为腹腔多发 AS,患者治愈出院。结论:医生应从临床及影像方面提高对 AS 的认识,发现体腔难以确诊的占位病变时应与 AS 相鉴别,以免进行不必要的手术;有症状的、病理性的 AS 应手术治疗;体腔内原因不明的包块,在排除不了 AS 的可能性时,应使用腹腔镜探查作为诊疗手段。

  • Kimura 病1例

    作者:李婷;杜国波

    患者,男,40岁。2013年9月20日,患者出现左下肢水肿,随即发现左下腹及左侧腹股沟区肿块。2013年11月9日在广东省东莞东华医院行左大腿根部肿物穿刺活检示:淋巴细胞组织、小血管增生,并伴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嗜酸性小脓肿形成,考虑为 Kimura 病。2013年11月14日因“左下肢水肿2+个月,发现左侧下腹及腹股沟处肿块”,到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住院治疗。查体:左下腹及左侧腹股沟区分别扪及大小约5.5 cm ×6.0 cm及2.0 cm ×2.0 cm 的两处包块,质硬,固定,无压痛。辅助检查:白细胞绝对值9.53×109/L、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增多(3.84×109/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40.30%),血清水平增高(IgE >3000 IU /mL)。胸片、心电图、肝肾功均正常。腹部 CT 未见异常,盆腔 MRI 显示左侧腹股沟、髂血管走形区域旁及左侧闭孔内肌外侧缘可见多发大小不等异常信号影,其中大者位于膀胱外侧髂动脉的内侧缘截面积约5.1 cm ×6.1 cm,边缘清晰。对左侧腹股沟及髂血管旁淋巴结进行穿刺活检,病理诊断:(1)送检”髂血管旁“穿刺组织显示炎性改变,其中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未见异型细胞及不成熟细胞;(2)送检”腹股沟“淋巴结穿刺组织,其内有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未见其他异常。综上,患者诊断考虑 Kimura 病。

    关键词: Kimura病 诊断 治疗
  • 西部区域基层医生职业认同及职业规划现状

    作者:谢建平;杜勇;罗菲;官计;胡可芹;卢茸

    目的:调研西部区域基层医生职业认同及职业规划现状,为基层科学配置医疗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便利选择西部5省市112家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对其符合条件的252位从业人员进行自制问卷调查,了解其对自身职业的认同度及规划愿景。结果:西部地区基层医疗机构临床医生临床综合素质及个人收入偏低,机构等级越低,该特征越为明显;此外,级别越高的医疗机构,医生职业热爱度越低,选择继续教育和深造的医生越多。结论:西部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不足,且目前难以全面进行改善,医学院校应专门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可独当一面的全科医生,以经济的方式应对和解决现有问题。

  • 下鼻甲骨折外移结合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严达忠;甘卫刚;周芨;张建辉

    目的:探讨下鼻甲骨折外移结合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效果。方法:8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下鼻甲等离子消融,治疗组45例在等离子消融的基础上给予下鼻甲骨折外移。结果:对照组术后显效9例,占25.7%;改善24例,占68.6%;无效者为2例,占5.7%。治疗组术后显效36例,占80%;改善8例,占17.8%;无效1例,占2.2%。术后无效病例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显效及改善病例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治疗组采用了下鼻甲骨折外移结合等离子消融,术后达到显效的病例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后获得的鼻塞改善和生活质量提高优于对照组。

  • 龙血竭胶囊加逍遥丸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观察

    作者:陈波;刘晓蛟;周红

    目的:观察龙竭胶囊加逍遥丸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70例门诊女性乳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A 组、B 组、C 组,每组各90例。A 组:方法为口服逍遥丸,每次8粒,每日2次;同时口服龙血竭胶囊1.8 g,每日2次;B 组:口服三苯氧胺片,每次10 mg,每日2次;C 组:口服逍遥丸,每次8粒,每日2次;一个疗程为15 d,服用需要3个疗程,开始于月经来潮后第5天,结束于下次月经来潮。结果:治疗有效率比较,A 组有效率为86%(77/90),B 组有效率为92%(83/90),C组有效率42%(38/90),A 组、B 组明显高于 C 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 A 组与 B 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结果显示 A 组占3%(5例),B 组占38%(35例),C 组占2%(2例),A 与 B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与 C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性激素结果显示,各组均可降低 E 2及 PRL 的水平,同时升高 P、T 的含量, A 组和 B 组作用与 C 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逍遥丸加龙血竭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较单独使用逍遥丸方法有效,与三苯氧胺相比,具有副作用小的优势,因此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 B 超监测在宫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邵建兰;屈利;曾玉华

    目的:探讨 B 超监测在宫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在 B 超监测下经宫腔镜手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 B 超监测在宫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子宫肌瘤电切术267例,其中黏膜下肌瘤243例,壁间肌瘤内突大于50%有24例,术后月经量均明显改善,内突型壁间肌瘤患者残余肌瘤无增大;宫腔黏连分解术179例,1次完成133例,2次手术分粘46例,月经恢复率100%,有生育要求的67例中,术后妊娠46例,妊娠率68.7%(46/67);子宫纵隔切除术29例,手术均1次完成;475例手术无子宫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B 超监测引导下实施宫腔镜手术是一种简便、经济、安全、有效的监护方法,是手术成功的安全保障,可作为宫腔镜手术的首选监护方法推广应用。

  • 注射用骨瓜提取物联合电磁场对骨折愈合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泽庆

    目的:探讨骨瓜提取物联合电磁场对骨折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手术复位后在常规的消肿、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加用LGT-2000电脑骨伤治疗仪,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使用骨瓜提取物联合地磁场,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胀程度、VAS 评分以及肱骨、尺桡骨、掌骨、股骨、胫腓骨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1周肿胀程度和 VAS 评分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观察组降低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肱骨、尺桡骨、掌骨、股骨、胫腓骨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瓜提取物联合电磁场可有效缩短肱骨、尺桡骨、掌骨、股骨、胫腓骨骨折愈合时间,能迅速消除肿胀,缓解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合理选用。

  • 慢性鼻窦炎患者鼻腔(脓性)分泌物的细菌谱及其药敏分析

    作者:苟立华;胡韫科;白成祥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菌种分布情况及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89例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的鼻腔脓性分泌物,进行培养基培养,采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KB 法)进行药物敏感性监测,分析这些菌株对头孢唑啉、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等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万古霉素用 MIC 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89例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的鼻道黏脓性分泌物标本经送检分析发现,80例患者检出细菌,阳性检出率为89.89%(80/89);80例患者中共检出82株细菌,共计15种细菌,其中1例患者的鼻道黏脓性分泌物标本检出2株细菌。排除院内感染,在检出的15种细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产气肠杆菌等5种细菌占据前5位,分别占18.29%、14.63%、14.63%、13.41%、10.98%。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敏检查结果显示所有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敏感率为100.00%;而对头孢唑啉、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等抗菌的敏感率均为0.00%。所有的表皮葡萄球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万古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均敏感,敏感率为100.00%;其次是头孢唑啉,敏感率为83.33%,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的敏感率较差,均在30.00%以下。大肠埃希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产气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均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敏感率为100.00%。结论: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多伴有细菌感染,主要致病菌包括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产气肠杆菌等,细菌培养阳性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唑啉等抗菌药物敏感,在进行抗菌治疗前应密切监测抗菌谱的改变,以便及时调整用药。

  • 58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综合治疗加高压氧治疗疗效分析

    作者:仲小玲

    目的:评价综合治疗加高压氧治疗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58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将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另49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开颅去骨瓣减压、钻孔引流、脑室引流等手术及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死亡率及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97%,高于对照组的83.88%(P <0.05);研究组死亡率为2.07%,低于对照组的4.69%(P <0.05);研究组治疗前肢体运动功能得分(21.26±11.82)分,与对照组的(21.93±12.69)分无明显差异(P >0.05);研究组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得分(65.63±12.15)分,高于对照组的(53.82±12.28)分(P <0.05);研究组治疗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为(29.83±13.38)分,与对照组的(29.15±13.6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为(70.42±13.92)分,高于对照组的(57.21±14.37)分(P <0.05)。结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并改善预后。

  • 手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的策略研究

    作者:吴一平;孙利华;姚建社;邵云;陈翔;羊正祥

    目的:探讨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总结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的32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预后及随访情况。其中颞下经小脑幕入路13例,枕下乙状窦入路19例。结果:肿瘤全切除(gross total resection,GTR)18例;近全切除(near total resection,NTR)8例;次全切除(subtotal resection,STR)(包括海绵窦区残留4例)6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脑干梗塞12例(GTR 组10例,NTR 组2例);迟发脑内血肿18例(GTR 组8例,NTR 组6例,STR 组4例);脑脊液漏9例(GTR 组5例,NTR 组2例,STR 组2例)。各组并发症率为 GTR 组15例(83.3%);NTR 组6例(75.0%);STR 组4例(66.7%)。术后神经功能障碍恶化23例(71.9%),其中原有症状加重9例,新增症状者14例;神经功能障碍稳定及好转9例(28.1%)。其中 GTR 组15例(88.9%);NTR 组5例(62.5%);STR 组2例(33.3%),GTR 组和非全切除组(NTR 组和 STR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P <0.05)。结论:追求全切除的手术策略可能增加并发症,恶化神经功能障碍,从而降低生存质量。因此手术治疗策略的选择需兼顾肿瘤全切率、术后生存质量、复发率三者之间的平衡。

  •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腔内冠脉介入治疗后心电图 ST 段回落不良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研究

    作者:任雪丽;谭仕芸;沈桂冬;陈海波;金鑫;刘杰;邓丽丽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经皮腔内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心电图 ST 段回落(ST segment resolution,STR,STR)不良与患者临床近、远期预后关系。方法:选取发病12 h内于我院导管室行急诊 PCI 治疗的110例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1 h 常规12导联心电图 STR 程度分为对照组(STR≥50%,n =59)和 STR 不良组(STR <50%,n =51),比较两组患者 PCI 术后住院期间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以及术后1、6及12个月时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径、左心脏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E 峰/A 峰等心脏超声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STR 不良组住院期间 MACE 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STR 不良组术后1、6、12个月心脏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心室重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ST 段抬高型 AMI 患者经 PCI 术后,STR 程度与临床近、远期预后密切相关,ST 充分回落可作为预测病人近期、远期临床预后良好指标。

  • 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癌性腹胀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于晓丽;韩灵敏;韩春山

    目的:探讨癌性腹胀患者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67例晚期肿瘤伴随癌性腹胀患者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进行治疗并观察2周,期间根据腹胀缓解情况调整用药剂量。采用0~10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价腹胀程度,不良反应参照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制定的不良反应事件分级标准(CTCAE4.0)进行评估。结果:应用芬太尼贴剂后患者腹胀明显缓解,平均 NRS 评分由治疗前7.28分降至治疗后3.59分,其中3例完全缓解,治疗前后临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芬太尼贴剂相关不良反应以恶心、头晕、嗜睡、便秘为常见,经对症处理或单纯观察后大部分可缓解,总体耐受性较好。结论:晚期肿瘤合并癌性腹胀患者应用芬太尼贴剂后腹胀症状缓解明显,生活质量改善,痛苦减轻且副作用较轻,是解决晚期癌症患者顽固性癌性腹胀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 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的疗效分析

    作者:任洁

    目的:观察分析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42例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4例)和联合组(6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化疗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唑来膦酸联合化疗进行治疗。统计两组患者化疗后生存质量情况、疼痛改善情况、骨病灶控制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有效率为86.7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8.11%(P <0.05);联合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有效率为85.2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5.41%(P <0.05);联合组患者骨病灶控制率为51.4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1.62%(P <0.05);联合组患者发热、肌肉酸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采用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良好,可有效改善病情,控制骨病灶,临床需预防和控制化疗后不良反应。

  • 沐舒坦对胸部创伤所致肺损伤的治疗作用

    作者:孙蔚;齐冰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沐舒坦对胸部创伤所致肺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100例胸部创伤所致肺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剂量沐舒坦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大剂量沐舒坦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损伤程度进行评价和比较;对两组患者开胸手术的比例及肺不张、肺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病率进行观察和比较;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的行机械通气治疗比例及两组中未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等血气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的肺创伤程度均出现了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的肺创伤程度较轻(U =3.926,P <0.05),其肺不张、肺感染等肺部并发症的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χ2=7.484、7.143,P <0.05);在治疗第5天至第7天,观察组中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χ2=7.294、4.891,P <0.05);在治疗第3天至第7天,未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各项血气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q =3.024~6.168,P <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血气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 =3.755~4.827,P <0.05)。结论:应用大剂量沐舒坦治疗胸部创伤所致肺损伤,可显著缓解患者的肺损伤,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机械通气治疗的应用比例,纠正患者的低氧血症状态,有利于提高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对全麻下行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作者:陈平;衡垒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对全麻下行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择期行乳腺癌手术患者208例(ASAⅠ~Ⅱ级),入院后随机分为对照组(n =98)和观察组(n =110)。观察组给予枸橼酸舒芬太尼2.0μg /(kg·h)+盐酸右美托咪定0.6μg /(kg·h);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舒芬太尼2.0μg /(kg·h)+0.9%NS 0.6μg /(kg·h)。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 h、8 h、12 h、24 h)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前及术后4 h、8 h、12 h、24 h 的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等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呈上升趋势,至手术后16 h 达到峰值;在术后24 h 内,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寒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呼吸抑制、低血压及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两组皮肤瘙痒、嗜睡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能够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疼痛症状,且两者联合使用对术后寒战等不良反应及生命体征影响较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经纵裂额下联合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嗅沟脑膜瘤的临床研究

    作者:吴建波;杨刚

    目的:了解经纵裂额下联合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嗅沟脑膜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6年3月至2014年3月两家医院收治的嗅沟脑膜瘤患者手术治疗病例进行抽样,选取4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n =25)予以经纵裂额下联合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对照组(n =21)予以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1)肿瘤切除有效率对比:实验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96.00% vs 71.43%),P <0.05];(2)GCS 评分:实验组术后 GCS 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14.57±0.67)vs (11.37±0.48),P <0.05];(3)并发症: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2.00% vs 33.33%),P <0.05]。结论:经纵裂额下联合入路显微手术在嗅沟脑膜瘤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疗效确切,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 腰痛与腰椎比值及腰椎间隙比值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雷志华;张和平;罗伟;杨开鸿

    目的:探讨腰痛症状与腰椎比值及腰椎间隙比值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因腰痛于我院放射科行腰椎普通 X 线检查的60例患者为病例组,无腰痛主诉的3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在腰椎正侧位 DR 上分别对 L1~L5共5个腰椎体高度后中径比及相应的5个椎间隙长宽径比进行测量计算,采用两独立样本 t 检验比较两组的计量资料。结果:病例组在 L1、L2、L3、L4、L5椎体高度后中径比及椎间隙长宽径比(L1/L2、L3/L4、L4/L5、L5/S1)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比值呈上升趋势,依次为(1.10±0.09 vs 1.06±0.09)、(1.16±0.08 vs 1.10±0.06)、(1.17±0.10 vs 1.11±0.06)、(1.20±0.12 vs 1.12±0.07)、(1.22±0.11 vs 1.14±0.10),(0.70±0.05 vs 0.62±0.05)、(0.76±0.05 vs 0.71±0.04)、(0.77±0.05 vs 0.73±0.05)、(0.82±0.08 vs 0.79±0.06)。病例组和对照组的 L2/L3椎间隙长宽径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0.72±0.06 vs 0.71±0.05)。结论:腰痛与腰椎体高度比及椎间隙长宽径比存在一定相关性,可以为腰痛症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影像学检查。

  • 1 H-MRS 在颞叶癫痫中的定位诊断研究

    作者:高才良;杨染;曾文兵;汪明全

    目的:结合临床病史、长程视频脑电图及 MRI 所见,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 H-MRS)在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经临床确诊的49例 TLE 患者和21例健康志愿者的头颅常规 MRI 平扫和海马1 H -MRS 图像资料。通过 NAA、Cr 和 Cho 的峰下面积来计算 TLE 患侧组、对侧组及对照组的 NAA /(Cr +Cho)比值,作组间差异性比较。以对照组的 NAA /(Cr +Cho)均值作为标准,判断1 H -MRS 在 TLE 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头颅常规 MRI 检出的11例 TLE 患者病变侧与临床诊断相一致,阳性率为22.4%。TLE 患侧组、对侧组及对照组的 NAA /(Cr +Cho)分别为0.42±0.08、0.55±0.08、0.74±0.11,多组间比较及组间两两比较的差异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病例组中仅2例单侧的 NAA /(Cr +Cho)小于对照组的均值,其余47例双侧的 NAA /(Cr +Cho)均小于对照组的均值。其中1 H-MRS 提示病例组中左侧异常者25例,右侧异常者19例,不能定位者5例,阳性率为89.8%。其中,7例患者与临床的诊断不相符,把不能定位者和不相符者均当作不相符,符合率为75.5%。另外常规 MRI 提示异常的11例患者在1 H-MRS 上也发现了异常,且两者的定位结果相一致。结论:1 H-MRS 在 TLE 的定位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及阳性率,应用价值值得肯定。

  • 川北地区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分析

    作者:王南飞;陈路

    目的:分析川北地区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本院从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26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骨折部位以前臂远端骨折多,占35.7%,跌倒和交通意外是主要致病原因。影响因素中,体质指数、既往骨折史、烟酒嗜好、饮食与锻炼等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有关。结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女性、体质指数偏低、吸烟、缺乏锻炼、有既往骨折史的老年患者较容易发生骨质疏松骨折。

  • ER、PR 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励琦;杭剑萍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及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无锡第四人民医院病理科存档的甲状腺肿瘤标本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 SP 法检测98例甲状腺肿瘤中 ER 及 PR 的表达,并分析两者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及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组织中的相关性。结果:ER 和 PR 在 PTC 及 FTC 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ER、PR 在 PTC 及 FTC 组织中的表达均与性别、年龄密切相关(P <0.01)。ER、PR 在 PTC 及 FTC 组织中的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性(r =0.025,P =0.018;r =0.278,P =0.035)。结论:甲状腺肿瘤组织中 ER 及 PR 的表达可作为鉴别良恶性肿瘤的参考指标。

  • 腹腔镜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处理对策

    作者:李旭;郭鑫;郭志民

    目的:分析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坏疽性结胆囊炎的手术方法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行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患者158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顺行胆囊完整切除31例,逆行胆囊完整切除102例,胆囊大部分切除34例,主动中转开腹13例。平均手术时间(120.4±61.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00.5±40.9)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3±3.4)d。全组158例患者无胆总管损伤、胃十二指肠损伤、结肠损伤,术后腹腔出血、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及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掌握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尽早手术干预,并应用顺切、逆切、大部切除及主动开腹胆囊切除等方法,能减少胆道损伤手术等并发症。

  • 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作者:王圣龙;唐金荣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132例设为观察组,36例无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体检者设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 Hcy水平,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所有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并根据结果将观察组患者分为IMT 正常组、IMT 轻度狭窄组和 IMT 中重度狭窄组。比较观察组与健康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组间 Hcy 水平的差异,及 Hcy 水平与 IMT 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 Hcy 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1)。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IMT 轻+中重狭窄组) Hcy 增高发生率(78.79%,104/132)显著高于 IMT 正常组(P <0.01)。Hcy 水平为 IMT 中重度狭窄组>IMT 轻度狭窄组>IMT 正常组(P <0.01,P <0.05)。Pearson 相关性分析表明,Hcy 水平与 IMT 值呈正相关(r =0.863,P =0.000)。结论:脑梗死患者 Hcy 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正相关,提示高 Hcy 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助于脑梗死早期预防、干预治疗和判断预后。

  • 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浆 CD4+、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一江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浆 CD4+、CD4+CD25+调节性 T 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62例为观察组,入院后进行相关降糖及抗感染治疗,观察患者入院时、入院治疗8周后血浆 CD4+、CD4+CD25+T 细胞水平,并探讨其与血糖控制水平的关系。另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后,观察组血浆 CD4+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CD4+CD25+及 CD4+CD25+/CD4+比值高于对照组(P <0.05或 P <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后观察组 CD4+细胞水平升高(P <0.05),CD4+CD25+及 CD4+CD25+/CD4+比值显著降低(P <0.01)。观察组依据治疗效果分为治愈组、有效组及无效组,CD4+水平随疗效的增加而增加,CD4+CD25+水平及 CD4+CD25+/CD4+比值随疗效的增加而降低,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CD4+T 细胞水平与餐后2 h 血糖(2 h PBG)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 =-0.522,P <0.05)。结论:检测 CD4+T 细胞、CD4+CD25+调节性 T 细胞变化,可客观评价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免疫功能。

  • 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合并肝硬化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谢传美;袁国华

    目的:讨论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common variable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CVID)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报道1例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合并肝硬化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是临床少见病,易误诊,病因不清,临床表现复杂,部分患者病程中可出现肝功能异常,甚至并发肝硬化。结论:临床反复感染的患者应考虑 CVID 的可能,须进一步作血浆免疫球蛋白的检测确诊。对已经确诊患者定期补充静脉丙种球蛋白,同时还应定期检查肝功能。

  • 2HRZE/4HR 与3HESO/9HEO 化疗方案治疗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对比

    作者:高志文;商义

    目的:探讨在肺结核合并慢性乙肝患者治疗中分别应用2HRZE /4HR 与3HESO /9HEO 化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及肝功能影响。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肺结核合并慢性乙肝患者中选取84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A 组42例,B 组42例。A 组患者给予3HESO /9HEO 化疗方案治疗,疗程12个月;B 组患者给予2HRZE /4HR 化疗方案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肝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 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 B 组的80.95%(P <0.05);A 组肺结核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 B 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肝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 >0.05),A 组治疗后各指标情况明显优于 B 组(P <0.05);A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低于 B 组的19.05%(P <0.05)。结论:对于肺结核合并慢性乙肝患者,应用3HESO /9HEO 化疗方案治疗,效果更为确切,且对肝功能损伤较小,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 血清25-羟维生素 D3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耿;邓炳取;占达良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 D3(25-hydroxyvitamin D3,25(OH)D3)水平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大血管病变(ma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MVC)相关性。方法:选取 T2DM 患者176例,按照有无 MVC 分为单纯T2DM组(108例)和 T2DM合并 MVC 组(68例)。统计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检测常规生化指标、血清25(OH)D3水平;分析T2DM患者发生 MVC 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T2DM合并 MVC 组患者年龄、病程、吸烟率、LDL-C 及 hsCRP 高于单纯 T2DM组,25(OH)D3水平低于单纯 T2D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多因素 Logistic 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年龄、吸烟史、LDL-C 为 MVC 的危险因素,25(OH)D3为保护性因素;T2DM 患者血25(OH)D3水平与年龄、糖尿病病程呈负相关。结论:血清25(OH)D3水平与 MVC 发生呈负相关,25(OH)D3水平降低可能会增加 T2DM患者 MVC 的风险。

  •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其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沈建锋;金秋明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的疗效及其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105例 E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给予孕三烯酮胶囊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即经前期及经期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煎汤口服,卵泡期及排卵前期睡前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处方为三棱、莪术、蒲公英、皂角刺、白花蛇舌草、红花。两组均连续用药3个月经周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1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02%(P <0.05)。两组治疗后主观症状评分、盆腔症状评分和阳性体征评分均显著下降,雌激素(E2)、催乳素(prolactin,PRL)和孕酮(P)水平均下降,观察组促黄体生成素(leuteinizing hormone,LH)升高(P <0.01),组间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随访1年期间,观察组治愈患者中复发率10.00%低于对照组的5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 EM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可更有效改善患者激素水平,降低复发率。

  • 宫腔镜辅助诊刮术对子宫内膜癌细胞播散及生存预后的影响

    作者:何红芬

    目的:探讨宫腔镜辅助下诊断性刮宫术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癌细胞播散以及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117例术后确诊子宫内膜癌患者根据术前是否行宫腔镜辅助诊刮术分为观察组(n =54)与对照组(n =63),观察组术前给予宫腔镜辅助诊刮术,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诊刮术。两组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对比术后腹腔冲洗液癌细胞阳性率、术后3年复发率、术后3年及5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术后腹腔冲洗液癌细胞阳性率为7.4%,术后3年复发率为9.3%,3年存活率为100.0%,5年存活率为96.3%;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7.9%、12.7%、100.0%、93.7%,两组术后腹腔冲洗液癌细胞阳性率、3年复发率、3年存活率、5年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宫腔镜辅助诊刮术用于子宫内膜癌术前诊断对癌细胞腹腔播散以及患者术后的生存预后无明显不良影响。

  • 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切口妊娠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浩;缪南东;杨林;任勇军;刘康;熊义富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子宫切口妊娠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3年4月间在我院就诊的子宫切口妊娠39例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子宫动脉栓塞术成功率100%,清宫术出血量约15~20 mL,无其他相关并发症出现。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用于切口妊娠安全、有效。

  • 心脏直视手术同期心脏外疾病的外科治疗--附15例报道

    作者:邓志刚;魏蜀亮;王武军

    目的:总结心脏直视手术同期心脏外疾病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总结2001年6月至2014年6月我科及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胸心血管外科心脏直视手术同期心脏外疾病的外科治疗的15例患者临床资料。心脏病中风湿性心脏病7例;冠心病2例;左心房粘液瘤2例;室间隔缺损2例;房间隔缺损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例。心脏外疾病慢性胆囊炎4例,左上肺癌、右上肺癌、贲门癌、左肾癌、直肠癌、子宫内膜癌、膈疝、右肱骨骨折、右下肢血栓、右腹股沟斜疝、妊娠各1例。结果:全组患者无死亡,无术后并发症,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合理选择手术顺序,心脏直视手术可与心脏外疾病同期外科治疗,对预后无影响。患者同期手术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较二期手术减少,对病人的心理影响小。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囊肿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王朝晖;杜志勇;全昌银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囊肿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98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腹腔镜下切除囊肿)和开腹组(开腹手术切除囊肿),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差异,并记录并发症。结果:两组均未发生围术期死亡病例。腹腔镜组有1例因粘连较重,中转开腹手术;开腹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但术中出血少于开腹组,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P <0.01)。两组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胆漏、胰瘘等,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开腹手术比较,经腹腔镜治疗胆总管囊肿耗时较长,但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术式,提高临床受益。

  • 延续性护理在带T管出院患者中应用的研究

    作者:张英;陈姝妮;陈思芳;李洪艳

    目的:评价延续性护理对促进带 T 管出院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160例带 T 型管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出院后由延续护理小组采取饮食指导,电话回访,建立 QQ 群、微信群,定期院外访视等措施,至再次入院拔管期间给予不间断地延续性护理服务;而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出院健康宣教。结果:采取延续性护理后干预组在自我护理、生活质量、病情转归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以提高带T 管出院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呼吸衰竭患者重症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杨娜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呼吸衰竭患者重症监测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运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82例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n =42)和对照组(n =40)。实验组患者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价值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患者的 ICU 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呼吸机使用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发生自发性气胸、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肾功能不全及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总发生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总体掌握状况以及总体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呼吸衰竭患者重症监测中的使用,能够显著降低 ICU 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呼吸机使用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且提供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总体掌握状况以及总体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品管圈在院前出诊持续质量改进中的效果研究

    作者:杨邦翠;李杰;冯碧霞;李婷婷;陈柯;郑桂芳;柏丹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急诊急救管理中持续改进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以"降低院前出诊延时率"为主题的活动。对活动前院前出诊362车次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找出延时出诊75车次在院前出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制订相应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院前出诊延时率由活动前的20.72%降低至活动后的8.41%,出诊院内反应时间由改善前的471 s 缩短至267 s。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地降低院前出诊延时率,缩短院前出诊反应时间,为救治生命争取第一黄金时间;提高了院前急救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和伤残率。

  • 标准化健康教育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田甜;叶云霞;高霞;杨艳

    目的:探讨标准化健康教育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标准化健康教育。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变化及出院半年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出院时及出院后半年自护行为各评分均较入院时提高(P <0.01),对照组自护信心评分较出院时下降(P <0.01);组间比较,出院时及出院后半年,实验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1)。两组患者出院前 WHOQOL-BRIEF 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出院半年后,两组 WHOQOL-BRIEF 各项评分均较出院前提高(P <0.01),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标准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 CDH1基因与卵巢癌

    作者:谭勇川;贾钰铭;雷开键

    目的:卵巢癌死亡率居于女性生殖器官肿瘤之首,是严重影响妇女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而卵巢癌的转移则更是直接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近年来,针对肿瘤的发生和转移有较多的研究,其中 E 型钙粘蛋白(E-cadherin,CDH1)与卵巢癌的关系越来越受关注,CDH1的结构变化及异常表达可以影响卵巢癌的发生与发展,并与其转移也存在着紧密的关系。本综述在检索近年新文献的基础上,对 CDH1基因的改变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机理关系上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转移性卵巢癌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 CDH1 卵巢癌
  • 川北医学院学报2015年第30卷总目次

    作者:

    关键词: 川北 医学院
  • 扩散张量磁共振在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脑部结构连接性异常中的应用现状

    作者:张桦;胡昊;吴彦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与断裂综合征导致大脑连接的纤维破坏相关,患者的白质容量较健康人群明显减少。近年来得到发展的扩散张量磁共振成像(diffusion tensor MRI,DTMRI)作为一种无创成像技术,对微组织结构特征和白质纤维解剖等非常敏感。本文对文献中采用 DTMRI 为检测手段评估 SZ 高危者、初发 SZ 未治者及经治 SZ 患者脑部结构连接性异常的文献做一综述,旨在探讨 SZ 不同疾病阶段白质变化的主要模式,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 开放性骨折的清创时间或许不是骨折感染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骆明炎;范伟杰;蓝乙峰;唐芳

    目的:开放性骨折损伤后到清创治疗的时间或许不是骨折感染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但随着清创时间的延迟会增加其感染的风险。开放性骨折感染与骨折分型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有着密切相关性,评估骨折分型和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探讨损伤后到清创治疗的时间更有意义。从预防和控制感染的角度考虑,开放性骨折行清创治疗是有必要的,且越早行清创治疗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就越低。开放性骨折损伤后时间<6 h,认为是黄金清创时间,感染率低;而临床实践证实开放性骨折损伤后在6~24 h 内行清创治疗,其疗效显著,感染率并不增高;开放性骨折损伤后时间>24 h,则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营养状况、骨折损伤程度和骨折后紧急处理措施等来决定是否立即行清创治疗,对于不能立即行清创术的患者应行损伤控制性手术;对于一次性难以彻底清创的开放性骨折,应根据需求在48~72 h 内重复清创,冲洗创面,直到创口清洁为止。

  • 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患者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江从兵;曹灵红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患者的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4年1月本科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109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2008年国际严重脓毒血症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治疗,其中在治疗组中加用乌司他丁。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分别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小板(platelet,PL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rnbin time,PT),同时分别于1、3、5及7 d 检测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Cr)、血清胱抑素 C (cystatin,Cys-C)及尿 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urine N-acetyl-glucosaminid,NAG),对两组患者发生肾损害和需要连续肾替代治疗情况连续观察7 d,并记录机械通气时间、ICU 住院时间、30 d 生存率。结果:治疗组患者 FIB 及 PLT 均明显升高,APTT和 PT 均显著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血 Cr、第3天血 BUN、Cys-C 及 NAG 下降(P <0.05),而第5、7天时血 BUN 无显著下降(P <0.05),总体发生肾功能损害降低(P <0.05),同时治疗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ICU 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且近期生存率较好(P <0.05)。结论:乌司他丁可减轻脓毒症患者的肾功能损害,改善脓毒症患者的凝血功能,减少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 重型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高迁移率族蛋白-1和 RAGE 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戴新贵;付春来;张圣岸;黎艳晖;郭伟;蔡业平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外伤(sev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RAGE)的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水平,探讨其对诊断颅内感染的价值。方法:54例 sTBI 术后拟诊发生颅内感染的患者根据后诊断分为颅内感染组(n =12)和非颅内感染组(n =42)。酶联免疫法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拟诊颅内感染时 CSF 中的 HMGB-1和 RAGE 蛋白水平。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其对颅内感染的诊断意义。结果:脑脊液的 HMGB-1和 RAGE 水平在颅内染组和非颅内感染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6.711, P =0.000;t =2.683,P =0.008)。脑脊液 HMGB-1和 RAGE 水平诊断颅内感染的 ROC 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9(95% CI:0.822~0.975)、0.682(95% CI:0.555~0.809)。HMGB-1的 cut-off 值分别为209.50 ng /mL(敏感度:0.75,特异性:0.93);RAGE 的 cut-off 值为108.50 ng /mL(敏感度:1.00,特异性:0.43)。结论:联合检测脑脊液 HMGB-1和 RAGE 水平对 sTBI 术后是否发生颅内感染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不同呼吸机撤机策略的临床疗效评估

    作者:陈刚;李佳;郭小芙

    目的:比较计划性撤机、经验性撤机和智能软件为主导的撤机模式的优劣。方法:6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3组:经验性撤机(T 组)20例、计划性撤机(SBT 组)20例和以智能软件为主导的撤机方式(K 组)20例,进行撤机试验。结果:SBT 组、K 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气管切开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低于 T 组,撤机成功率高于 T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SBT 组与 K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计划性撤机和智能软件为主导的撤机模式均能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撤机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应用于重度急性左心衰合并 II 型呼吸衰竭抢救的疗效观察

    作者:朱从健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应用于重度急性左心衰合并 II 型呼吸衰竭抢救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重度急性左心衰合并 II 型呼吸衰竭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持续正压通气)和观察组(无创正压通气),每组各42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压(SBP、DBP)、心率(HR)、呼吸频率,K +、Na +、血气分析(PaO2、PaCO2)及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肌作功指数(TEI))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 SBP、DBP、HR、呼吸频率均明显降低,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 K +、Na +水平均显著降低,PaO2明显增高,PaCO2显著降低,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 LVEF、SV 均明显增高,TEI 显著降低,P <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够明显改善重度急性左心衰合并 II 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缺氧症状及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心肌酶和 cTnI 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士轩;牛红霞;褚晓雯;肖青

    目的:评估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I)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ACOP)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急性ACOP 患者66例设为 ACOP 组,健康体检者3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 CK、CK-MB 及 cTnI 水平。同时比较 ACOP 轻度中毒、中度中毒和重度中毒3组患者血清上述3指标值。结果:ACOP 组 CK、CK-MB、cTnI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轻度中毒组 cTnI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中、重度中毒组 CK、CK-MB、cTn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及轻度中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重度中毒组 CK-MB、cTnI 水平高于中度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cTnI 对 ACOP 后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 CK、CK-MB,为判断 ACOP 患者心肌损伤程度、评估病情的重要指标。

  • 开启急诊医学精准治疗新时代

    作者:谭光林;李东

    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独特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科。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5年国情咨文演讲中谈到了“人类基因组计划”所取得的成果,并宣布了新的项目--精准医疗计划(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精准医学大数据,个人基因测序,个性化治疗等,一时间成了全球的热门话题。急诊医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急诊医学也必然进入精准治疗时代。

川北医学院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