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

川北医学院学报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

Journal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천북의학원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四川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川北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9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5-3697
  • 国内刊号: 51-125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 曾用名: 南充医专学报
  • 创刊时间: 197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川北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康健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25的代谢稳定性和表型研究

    作者:温琥玲;田瑞敏;文丹;胥正敏

    目的:探讨抗癌药物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25在不同种属中代谢稳定性差异并确定S25药物的代谢表型.方法:将S25置于人、小鼠、大鼠、犬和猴的肝微粒体中孵育,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MS)方法检测经过孵育代谢后S25剩余浓度,分析其代谢稳定性并推导出其在体内的半衰期及清除率;通过肝微粒体中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同工酶特异性抑制剂的化学抑制剂方法鉴定S25在小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表型.结果:S25在人、小鼠、大鼠、犬和猴5个种属肝微粒体中半衰期(t1/2)分别为45.00、187.30、43.31、130.75、198.00 min;肝微粒体中固有清除率CLint分别为30.8、7.4、32、10.6、7/mL·min-1·mg-1;在人肝微粒体中S25主要通过CYP2E1、CYP2C9、CYP2C19催化代谢.结论:在肝微粒体研究体系中,S25通过多种酶催化而迅速代谢降解;该药在人和小鼠的代谢动力学无差异,小鼠肝微粒体代谢系统可用于S25在人体内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评估.

  •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巫小燕

    目的:探究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疗效及妊娠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EMT合并不孕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腹腔镜手术,观察手术疗效和并发症,同时对患者年龄、不孕时间、不孕类型、r-AFS分期、病理分型、术后是否规律用药及是否接受辅助生殖等临床因素与妊娠预后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随访3个月22例痊愈,38例有效,治疗有效率为100.0%.术后2年累积妊娠45例,妊娠率为75.0%,术后1年内的妊娠率(56.7%)明显高于术后1~2年的妊娠率(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4,P=0.007);妊娠组与非妊娠组患者在年龄、是否合并子宫腺肌病、术后是否规范用药、术后是否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孕时间、不孕类型、r-AFS分期和病理类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合并子宫腺肌病、术后未规律用药、术后未采取辅助生殖技术是EMT腹腔镜妊娠预后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EMT安全有效,可提高妊娠率;年龄(≥35岁)、合并子宫腺肌病、术后未规律用药、术后未采取辅助生殖技术是EMT腹腔镜妊娠预后独立性危险因素;EMT患者腹腔镜术后规律用药,联合辅助生殖技术可能为提高妊娠几率理想的方法.

  • 右咪托咪定对食管癌和良性肺部肿瘤患者麻醉后的苏醒期指标、满意度及安全性影响关系

    作者:莫进海

    目的:分析右咪托咪定对食管癌和良性肺部肿瘤患者麻醉后的苏醒期指标、满意度及安全性影响关系.方法:选择78例需手术治疗的食管癌及良性肺部肿瘤患者,按双盲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300 mL复方乳酸钠林格静脉注射.观察组患者静脉注射0.5 μg/kg的右咪托咪定溶液;对照组患者相同体积的0.9%的生理盐水.记录患者在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复苏期间的指标、躁动评分、苏醒时间及苏醒2 h后Ramsay评分;统计患者的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R含量在T1~T3时,MBP在T0~T3时刻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躁动评分、苏醒时间、Ramsay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恢复自主呼吸时的时间及拔出器官导管的时间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按指令睁眼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咪托咪定可应用于食管癌和肺部肿瘤手术患者的麻醉,能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提升患者Ramsay评分,降低心率且稳定血流动力学,使患者的苏醒期较为平稳,便于提高患者康复.

  •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观察及其意义

    作者:徐林;刘文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及其意义.方法:选取180例拟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观察组内具有高危感染因素患者行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白细胞计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体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观察组白细胞计数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术前及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对照组8.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无直接效果,故在围手术期无需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大程度上降低抗生素盲目使用率.

  • 探讨在排除稀释干扰后溶血对ELISA检测HBsAg的影响

    作者:蒋瑶;王东生

    目的:分析除稀释干扰后溶血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HBsAg的影响.方法:收集由微粒子化学发光法(CMIA)测定的阴性标本(0 IU/mL)、弱阳性标本(0.2~1.0 IU/mL)及强阳性标本( >250 IU/mL)各20例,分析3组标本在加入完全溶血液前后及与所设置相应稀释对照组的OD值变化.结果:与对应稀释组相比,3个溶血组标本的OD值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在阴性标本组中,溶血后出现假阳性率为40%,弱阳性标本中检出假阴性率为45%;3组标本溶血后的灵敏度(Sen)、特异度(Spe)、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及诊断效率相比溶血前的对应值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对ELISA检测HBsAg阴性、弱阳性及强阳性标本均有影响;溶血能使阴性标本出现假阳性结果及弱阳性标本出现假阴性结果;溶血使ELISA检测HBsAg的能力减弱.

  • HIV/AIDS患者与HBV、HCV共感染对外周血病毒载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影响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刘娇;王川林;古雪;梅怡晗;李铃;梅小平

    目的:分析HIV/AIDS患者与HBV、HCV共感染对外周血病毒载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影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及PCR法对115例HIV单独感染者、HIV/HBV、HIV/HCV及HIV/HBV/HCV合并感染者外周血的CD4 +T细胞、CD8 +T细胞表达水平、CD4 +T/CD8 +T细胞比值、HIV RNA、HBV DNA及HCV RNA病毒载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HIV与HBV、HCV共感染者的肝功能异常、肝衰竭及死亡发生率均随着CD4 +T细胞表达水平下降而增加,其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IV组、HIV/HBV组、HIV/HCV组、HIV/HBV/HCV 4组间CD4 +T细胞计数与CD8 +T细胞计数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单独感染者的CD8 +T细胞数与不同类型的HIV/HBV、HIV/HCV、HIV/HBV/HCV共感染组间比较,除HIV/HBV共感染组与HIV/HCV共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每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 组、HIV/HBV 组、HIV/HCV 组、HIV/HBV/HCV 共感染组的 CD4 +T 淋巴细胞、CD8 +T淋巴细胞与各自组的HIV RNA载量比较呈负相关系(P<0.05).结论:HIV合并HBV、HCV感染会影响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及生物学功能,降低对病毒的清除作用,促进HIV-RNA复制,加速HIV/AIDS的免疫损伤,从而加速疾病进程.

  • 腹腔镜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陈校力;罗庆伟;周志军;江旭林;汤俊;李志红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94例结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行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加术后化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术前新辅助化疗.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分期及保肛率等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体力状态评分、功能状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生存改善率为74.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位生存期、无疾病进展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可有效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体力状况与功能状态,且3年生存率较高,可作为结直肠癌的理想治疗手段.

  • 不同微创技术在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赵正平

    目的:研究不同微创技术在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结合括约肌切开取石术+鼻胆管引流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与腹腔穿刺灌洗引流技术联合治疗.于术后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并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恢复效果.结果:术后,实验组疗效(97.50%)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胰腺脓肿、胰腺假性囊肿、胰腺周围组织坏死、胰腺肠瘘等总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腹痛减轻、体温恢复、肛门排气、住院等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中应用腹腔穿刺灌洗引流技术与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联合治疗疗效显著,治愈率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值得临床应用.

  • 支架或导管缓解恶性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杨银山;李林;李玉雯;李定坤;赵玲

    目的:研究支架或导管缓解恶性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72例恶性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入选者分成S组(自膨式金属支架置入内镜架桥治疗,SEMS)和T组(经肛肠梗阻导置入内镜架桥治疗管,TDT),每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T组与S组大肠梗阻缓解率分别为97.2%、94.4%.T组恢复口服营养补充(or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s,ONS)时间明显低于S组,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明显高于S组(P<0.01).结论:SEMS与TDT在恶性大肠梗阻患者中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中TDT患者恢复ONS更快,功能状况恢复情况更优秀.

  • 托吡酯与左乙拉西坦用于小儿癫痫添加治疗的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肖琴;何海兰;陈星涛

    目的:探索添加托吡酯和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患儿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46例癫痫患儿在原用药方案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添加左乙拉西坦(LEV组,n=23)和托吡酯(TPM组,n=23)治疗16周,观察治疗后1个月和6个月的临床疗效及相关不良反应,评估添加治疗后患儿认知功能情况.结果:LEV组与TPM组患儿治疗后1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73.9%和82.6%,治疗后6个月时总体有效率分别为52.2%和3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1个月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及总智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LEV组操作智商优于TPM组(P<0.05).结论:托吡酯和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癫痫患儿总有效率类似,但左乙拉西坦治疗后患儿认知功能优于托吡酯.

  • 血液灌流联合透析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中的研究

    作者:梁辑

    目的:研究血液灌流联合透析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将10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血液透析治疗)及观察组(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各50例,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炎症指标、血液指标、钙磷代谢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相比较,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血液灌流联合透析取得的疗效更佳,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推广使用.

  • 多点式导管接触性溶栓联合系统性溶栓治疗股青肿疗效分析

    作者:雍熙;杨勤;王贤芝;宁俊洁;陈钰玲;汪海飞;尹洪顺;陈镜全;郑江华;陈开

    目的:观察导管接触性溶栓联合系统性溶栓治疗股青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7例股青肿患者随机分为置管溶栓组和手术切开取栓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溶栓后1、7、14 d健、患侧肢体膝下10 cm周径差,测定术前及溶栓后1、7、14 d健、患侧足皮温,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前及术后1、7、14 d,两组患者健、患侧肢体周径差、患足皮温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接触性溶栓联合系统性溶栓治疗股青肿,具有创伤小、风险小、术中出血少,能有效避免取栓术中对瓣膜的破坏,降低术后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并发症的发生率.

  • 丹参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研究

    作者:李佳佳;康玲伶;马征;赵亮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研究.方法:360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100 mg/次,1次/d;研究组在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基础上再给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每两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两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内皮素(ET)、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变化含量、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升高(P<0.05).治疗两周时,与入院时相比,研究组血浆Hcy、ET和NSE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血浆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浆Hcy、ET、NSE及SOD水平降低更明显,血浆SOD活性增加更显著.治疗两周,与入院时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全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比积、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两周与入院时相比,两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清中IL-6、TNF-α水平均明显较低(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丹参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下调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适宜临床应用推广.

  •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Eotaxin、IL-13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作者:魏淑丽;黄雪玲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和白细胞介素13(IL-13)在支气管哮喘患儿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选择2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哮喘组)和30名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各组儿童血清中Eotaxin、IL-13水平,哮喘患儿组同时行肺功能测定.结果:哮喘患儿组急性发作期、哮喘缓解期血清中Eotaxin、IL-13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哮喘患儿组,急性发作期、哮喘缓解期血清中Eotaxin、IL-13彼此均成正相关.在哮喘急性发作期、哮喘缓解期血清中 Eotaxin、IL-13与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高峰流量(PEF)均呈负相关.结论:Eotaxin、IL-13在支气管哮喘发病过程中彼此相互影响,共同参与哮喘患儿病理生理变化过程;Eotaxin、IL-13可作为哮喘患儿除临床症状、体征外评定病情严重程度、评定疗效的客观指标.

  • 低分子肝素联合强的松对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及对患儿肾功能、APTT、PT水平的影响分析

    作者:何洋;赵小玉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联合强的松对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同时研究该用药方案对患儿肾功能以及凝血情况的影响.方法:纳入研究对象为本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确诊的肾病综合征患儿共70例,应用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对照组(n=35例)、观察组(n=35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强的松治疗,观察组患儿予以低分子肝素联合强的松治疗.对比两组间肾功能指标、凝血指标以及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对比各项肾功能指标,观察组尿素氮、血肌酐检出值分别为(7.0 ± 0.3)mmol/L、(76.5 ± 3.8)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检出值(P<0.05),血肌酐清除率为(63.8 ± 1.6)mL/min,显著高于对照组检出值(P<0.05).对比各项凝血指标,观察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检出值分别为(31.5 ± 1.6)s、(14.0 ± 0.6)s,均与对照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 (33/35),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强的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效果确切,可改善肾功能,对凝血情况无明显不良影响,治疗疗效更较单用强的松更为显著,有推广价值.

  • 回收式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对凝血功能、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屈晶磊;杨远征

    目的:研究回收式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对凝血功能、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自体组和异体组,每组各37例.自体组患者接受回收式自体输血;异体组接受异体输血.术后1 d和术后5 d时,测定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及炎症反应指标.结果:术后1 d和术后5 d时,自体组患者APTT、TT、PT水平及D-D、FDP含量与异体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外周血中CD3 +CD4 +T细胞、CD3 +CD8 +T细胞、CD16 +CD56 +NK细胞的含量均低于手术前,TLR2 +细胞、TLR4 +细胞的含量以及血清中sCD40L、CINC-1、TNF-α、IL-6的含量均高于手术前且自体组患者外周血中CD3 +CD4 +T细胞、CD3 +CD8 +T细胞、CD16 +CD56 +NK细胞的含量显著高于异体组,外周血中TLR2 +细胞、TLR4 +细胞的含量以及血清中sCD40L、CINC-1、TNF-α、IL-6的含量显著低于异体组.结论:回收式自体输血在不影响凝血功能的基础上改善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

  • 不同季节过敏性紫癜儿童血清25(OH)D水平分析

    作者:杨洁;王建军;陈芳;周小敏;陈伽豪;吕晓江;秦莉;梁婷

    目的:比较过敏性紫癜儿童血清25(OH)D水平在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特点,分析季节变化对过敏性紫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1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132例患儿,并选取同期来本院儿童保健门诊的146例健康儿童,测定其血清25(OH)D,按季节分组,比较四季血清25(OH)D水平.结果:(1)过敏性紫癜儿童血清25 (OH)D水平为(16.42 ± 7.95)ng/m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儿童(31.55 ± 12.09)ng/mL(P<0.05);(2)维生素D受季节影响而波动,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冬春季的维生素D水平低于夏秋季.同季节的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清25(OH)D比较,病例组均显著低于同季节的健康对照组.结论:过敏性紫癜儿童维生素D水平较低,维生素D水平受季节因素的影响可能参与了过敏性紫癜的发病.

  • LF与ACDF在混合型颈椎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对比分析

    作者:王高蔚;王羽丰;张鑫

    目的:对比分析后路椎板成形联合椎间孔切开术式(laminoplasty with for aminotomy,LF)与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在混合型颈椎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148例混合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入选者分成观察组(LF治疗,43例)和对照组(ACDF治疗,105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随访结束时颈椎神经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颈椎曲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量及下肢感觉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结束时观察组患者提物及开车项目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11.6%)明显低于对照组(28.6%)(χ2=4.850, P=0.03).结论:混合型颈椎病患者采用LF术式治疗的临床疗效突出,可有效解除脊髓受压症状,且安全性良好.

  • 尿路上皮细胞在老年SD大鼠前列腺导管内的表达情况

    作者:雷琳;安凌悦;罗光恒;孙兆林;郝佳

    目的:探索老年雄性SD大鼠前列腺导管内是否存在尿路上皮细胞及其形态特点.方法:取5只老年雄性SD大鼠,水合氯醛麻醉后取尿道、前列腺及膀胱组织,完成病理切片和HE染色,观察前列腺导管内尿路上皮细胞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检测SD大鼠3种组织内CK7、CK20和尿斑蛋白Ⅲ(UroplakinⅢ,UPⅢ)的表达情况.另取10只老年雄性SD大鼠,同法将膀胱、前列腺腹侧叶和前列腺侧叶组织取出碎冰保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5只大鼠,以UPⅢ阳性设门检测不同部位前列腺组织中是否存在UPⅢ阳性的细胞及其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可观察到SD大鼠前列腺导管开口处存在形态与膀胱和尿道尿路上皮细胞相似的尿路上皮细胞,但该细胞未呈现典型的伞状细胞结构;其免疫组化CK7和UPⅢ阳性、CK20阴性.随着前列腺导管延伸至管腔底部,CK7和UPⅢ的表达逐渐减低,直至消失.流式细胞学检测结果表明前列腺腹侧叶及侧叶组织内有UPⅢ阳性的细胞,该细胞分别占各组织内细胞总数的(55.96 ± 3.85)%和(50.76 ± 3.99)%.结论:老年雄性SD大鼠前列腺导管内存在与膀胱尿路上皮相似的尿路上皮细胞,但该细胞未呈现典型的伞状细胞形态结构;该细胞免疫组化CK7和UPⅢ表达阳性.

  • 双源CT冠脉成像安全辐射剂量与图像质量研究

    作者:郭小皖;孙吉林;兰艳芹;陈英敏;沈杉杉;李宝山

    目的:利用回顾性研究分析西门子第二代双源CT的冠状动脉图像,比较三种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扫描方法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方法:分析407例利用西门子第二代双源 CT 回顾性螺旋扫描(RES-SPIRAL)、前瞻性序列扫描(SEQ)、前瞻性大螺距螺旋扫描方法(Flash)行CCTA检查患者的影像资料.患者的有效辐射剂量由剂量长度乘积×0.014转化系数获得.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采用美国心脏协会冠脉15段分法,分别进行5等级评分;客观方法采用将主动脉根部的CT值的标准差设为图像噪声,然后分别评价左主干近端及右冠状动脉近端的对比噪声比、信噪比.分别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或单样本方差分析比较3种扫描方法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差异,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扫描方法、管电压、管电流对辐射剂量的影响.结果:3种扫描方法客观图像质量的评价中,RES-SPIRAL扫描方法的图像质量好,且三者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种扫描方法主观图像质量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辐射剂量的比较中发现,SEQ [DLP=(64.87 ± 16.66) mGy,ED=(0.91 ± 0.23) smv]、Flash[DLP=(64.87 ± 16.66) mGy,ED=(0.91 ± 0.23) smv]扫描方法的辐射剂量均较RES-SPIRAL扫描方法明显降低[DLP=(951.78 ± 197.92) mGy,ED=(13.33 ± 2.77) sm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Flash扫描方法剂量低.Logistic回归分析辐射剂量控制在DLP<364 mGy·cm的较强预测因子为管电压(OR=1.336)及扫描方法(OR=0.006).结论:CCTA检查的辐射安全问题意义重大,第二代双源CT的Flash扫描方法扫描速度快,并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同时提供较好的图像质量,为CCTA检查安全推荐剂量修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 C反应蛋白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徐铮;孙天胜;刘路辉;冯玉玺;王婷婷

    目的:探析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分析84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后死亡组与生存组,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的CRP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RP水平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结果:死亡组患者的CRP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且CRP<8 mg/L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8 mg/L≤CRP<40 mg/L患者与CRP≥40 mg/L患者(P<0.05).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的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CRP<8 mg/L患者、8 mg/L≤CRP<40 mg/L患者与CRP≥40 mg/L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CRP水平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1),但与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检测术前CRP水平可有效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率情况, CRP水平越高,死亡率则越高.

  • 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随机尿蛋白肌酐比水平分析

    作者:彭茜;李玲;章娜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随机尿蛋白肌酐比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79例糖尿病及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疾病类型分为3组,2型糖尿病组(A组,n=60);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组(B组,n=58)及脑卒中组(C组, n=61)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组患者入院时随机尿蛋白肌酐比的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随机尿蛋白肌酐比水平较单纯2型糖尿病和单纯脑卒中患者高,出院时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较好者随机尿蛋白水平较功能恢复较差者低.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的随机尿蛋白肌酐比水平较单纯的2型糖尿病及脑卒中患者更高,而随机尿蛋白肌酐比水平与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相关.对尿蛋白的检测可能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线索.

  • 数字口腔手术显微镜联合ProTaper在磨牙根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贺于奇;许志强;邱著文;郑德春

    目的:评价数字口腔手术显微镜联合ProTaper在磨牙根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根管治疗的120例患者的120颗磨牙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在肉眼下进行ProTaper治疗,实验组在数字口腔手术显微镜下进行ProTaper治疗.记录两组器械安全使用次数、单个根管预备时间和充填时间、根管充填情况、术后疼痛情况,并随访至术后2年,对比治疗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器械安全使用次数高于对照组,根管预备时间及填充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填充效果好于对照组,疼痛总发生率6.67%(4/60)低于对照组的20.00%(1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2年后,实验组治疗成功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磨牙根管治疗中应用数字口腔手术显微镜与ProTaper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延长器械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及治疗成功率.

  • 盐酸帕罗西汀联合胃苏颗粒和莫沙必利对老年非糜烂胃食管反流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研究

    作者:张莉

    目的:探讨盐酸帕罗西汀联合胃苏颗粒和莫沙必利治疗老年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56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伴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8例,予以胃苏颗粒5 g/次,3次/d;枸橼酸莫沙必利片5 mg/次,3次/d;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盐酸帕罗西汀20 mg/次,1次/d.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1天及治疗4周后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RDQ量表)评分、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RDQ量表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第1天,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如反酸、烧心、胸痛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85.71%)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7.86%)( 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盐酸帕罗西汀联合胃苏颗粒和莫沙必利为治疗老年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安全、有效的药物.

  • 探究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化疗相关性粒细胞减少骨髓抑制的预防效果

    作者:周弦

    目的:通过与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比,探究新瑞白(PEG-rhG-CSF)对化疗相关性粒细胞减少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交叉对照研究方法,100例恶性肿瘤患者均接受两个周期化疗,方案相同.实验周期给予PEG-rhG-CSF 100 μg/kg皮下注射,每周期1次,对照周期给予rhG-CSF 5 μg/kg皮下注射,每日1次.于2次化疗周期的第3、5、7、9、11、13、17、21 d检测外周血象,记录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 <1.5×109/L和ANC<0.5×109/L发生率,ANC<0.5× 109/L持续时间,抗生素使用率和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各化疗周期和总化疗中期中,PEG-rhG-CSF组与rhG-CSF组患者ANC<1.5×109/L发生率、ANC<0.5×109/L发生率、ANC<0.5×109/L持续时间、抗生素使用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G-rhG-CSF组与rhG-CSF组治疗过程中ANC低值均出现在化疗第7 d,分别为(6.8+2.4) ×109/L和(7.3+3.5)×109/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42,P=0.109);PEG-rhG-CSF组与rhG-CSF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总发病率分别为26.0%和3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5,P=0.289).结论:预防性用药时,新瑞白1剂给药与rhG-CSF连续给药效果相当,不良反应少,与rhG-CSF相比半衰期长,血药浓度稳定,是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新选择,值得临床推广.

  • 老年患者腰椎椎间融合术围手术期应用不同自体血回输方式的有效性研究

    作者:沈华伟;张平;钟志宏;周葳

    目的:回顾性研究老年患者腰椎椎间融合术围手术期应用不同自体血回输方式的有效性.方法:收集行脊柱椎间融合手术的老年患者167例,根据围手术期输血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4组:单纯自体血回输组(n=48)、自体血+术中回输组(n=26)、自体血+术后回输组(n=64)、自体血+术中回输+术后回输组(n=29),对比各组手术前后抽血检查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各组术前抽血检查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各组HGB、HCT、PT、APTT指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WBC水平存在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血+术中回输组、自体血+术后回输组、自体血+术中回输+术后回输组术后1周WBC与单纯自体血回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输血过程中,均未出现溶血、肾衰竭、严重感染败血症等严重输血相关不良反应,自体血+术中回输组、自体血+术后回输组、自体血+术中回输+术后回输组皮疹及低体温反应发生率低于单纯自体血回输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体血+术中回输+术后回输是一种良好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案,值得在老年脊柱融合手术中广泛开展.

  • 血清炎性因子在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临床检测价值研究

    作者:谢屹;王翔;王忠

    目的:探析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PU)患者中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分析接受诊治的76例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Hp检测结果,将入选者分成观察组(Hp阳性,40例)和对照组(Hp阴性, 36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IL-6、IL-8、hs-CRP及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IL-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6、IL-8、hs-CRP及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IL-2、IL-6、IL-8、hs-CRP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L-2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IL-6、IL-8、hs-CRP及TNF-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血清IL-2、IL-6、IL-8、hs-CRP及TNF-α水平在Hp感染的PU患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检测价值,不但可以抑制细胞免疫、活跃体液免疫,而且有助于对机体免疫功能及病情进展情况的判断.

  • 胃固有肌层肿瘤内镜切除术中穿孔内镜闭合术与腹腔镜修补术的疗效比较

    作者:屠惠明;乔峤;许科斌;费伯健;杨帆;李捷;高其中

    目的:通过胃固有肌层肿瘤内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肿物挖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excavation,ESE)和内镜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R)术中治疗性穿孔,比较内镜闭合术和腹腔镜辅助闭合术疗效,探讨急性穿孔的内镜闭合术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经超声内镜(EUS)发现的起源于胃固有肌层的黏膜下肿瘤(SMTs),在内镜下切除ESE/EFR术中发生治疗性穿孔的病例40例,分为腹腔镜修补术组与内镜闭合术组,各20例.结果:ESE及EFR术后病理38例诊断为间质瘤,2例平滑肌瘤.两组在<0.5 cm穿孔手术耗时、医疗费用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0.5 cm穿孔手术耗时、术后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全组未出现术后出血,随访5~32个月,恢复良好,未出现复发或转移.结论:内镜下肌层剥离术(endoscopic muscularis dissection,EMD)治疗上消化道固有肌层肿瘤术中穿孔内镜闭术与腹腔镜修补术比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的优点,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 尿道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赵泽韬;田野;罗光恒;孙兆林

    女性尿道原发性黑色素瘤(primary malignant melanoma of the female urethra,PMMFU)极为少见.本院于2017年7月诊治1例该病患者,结合文献资料进行讨论,现报告如下.

  • 乳腺癌甲状腺转移误诊为甲状腺癌1例

    作者:周卫东;王贵民;金美善;孙萃;苏畅;柳麓崙;刘增光;苗忠莹;董丙飞;陈光

    近年来甲状腺癌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甲状腺转移癌却很少见, 其临床发生率仅为0. 05% ~3. 10% [1] .现将误诊为甲状腺癌的乳腺癌甲状腺转移病例报告如下.

  •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鹏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类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肿瘤,临床相对较罕见,可发于全身任何部位.胃肠和胰腺是神经内分泌肿瘤常见生长部位,其大小、位置和病理分型等各有不同,在免疫表型、组织形态学和生物学行为等方面亦各有特点,同时诊疗方法及其预后更存在明显差异.本文针对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基本病理、检查诊断方法及不同病理分型可由于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优质护理服务对改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作者:刘颖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改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术后疼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术后疼痛程度及依从性变化情况.结果:实施干预后,两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比护理干预前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在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相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 院外延续管理在癌痛患者镇痛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王婷婷;吴贤翠

    目的:评估院外延续管理在癌痛患者镇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癌痛患者97例,随机分为干预组(n=49)和对照组(n=48).干预组实施院外延续护理管理,对照组予以常规出院指导,评估两组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相关知识掌握情况、遵医行为及疼痛控制效果,并对患者出院后6个月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出院后6个月,干预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遵医行为良好率较出院时明显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出院后6个月疼痛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干预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FACT)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癌痛出院患者实施院外延续管理可有效提高遵医行为,改善镇痛效果,缓解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 中医情志护理联合中医膳食干预对淋巴瘤化疗患者营养指标和心理状况的影响

    作者:王锦

    目的:研究中医情志护理联合中医膳食干预对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营养指标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化疗的淋巴瘤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医护理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一般饮食护理,中医护理组采用中医情志护理联合中医膳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及心理状态.结果:化疗后第1周、化疗后第2周中医护理组营养状况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中医护理组能量、蛋白质摄入量高于对照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护理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联合中医膳食干预对改善淋巴瘤化疗患者的营养指标和心理状况有显著效果.

  • 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研究

    作者:廖珍慧;刘霞;魏亮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6例老年急性加重期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64/68)高于对照组的82.35%(56/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aO2和p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急性加重期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增强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肺功能及呼吸衰竭,利于疾病的临床控制,避免病情加重发展.

  • 临床护理路径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治疗效果、家属知识掌握度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作者:杨华芬;高艳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治疗效果、家属知识掌握度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成两组(每组56例).2015年1月至12月入院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2016年1月至12月入院患者设为观察组,此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家属知识掌握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64% vs. 80.36%](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体征缓解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以及家属健康知识掌握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提高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家属健康知识掌握度以及护理满意度,促进患儿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基于GRADE系统的两种钙通道阻滞剂联合治疗高血压的循证实践

    作者:杨忆;匡扶;王娜;付钰莹;余娴

    目的:采用GRADE系统评价方法评估临床实践中两种钙通道阻滞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CCB)联合治疗高血压的循证证据,以期建立一种可行的寻找药物治疗方案循证证据的工作方法,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将两种CCB联合治疗高血压这一临床问题根据PICO原则转换后,检索相关数据库,按设定标准对结果进行筛选和证据质量评级,再对每一个结局指标做综合性评价,终判断药物治疗方案的合理性.结果:两种CCB联合治疗高血压有循证证据,但证据质量低.具体联合方案为二氢吡啶类(dihydropyridine,DHP)联合非二氢吡啶类(nondihydropyridine,NDHP).与单用DHP相比,DHP与NDHP联合治疗可使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与单用NDHP相比,联合治疗可使血压下降、心率加快;与单用DHP或NDHP相比,联合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结论:GRADE是一种可行的评估药物治疗方案循证证据的有效方法,结果表明,DHP与NDHP联合治疗高血压疗效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但证据质量低,需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高质量RCT进一步验证联合用药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 广西汉族人群高血压与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基因多态性/单倍型相关性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蓝子深;何东明;陆永光;唐真武

    目的:分析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family vanilloid subtype 1,TRPV1)基因多态性/单倍型与广西地区汉族人群高血压关系,为高血压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以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及门诊的汉族高血压患者为病例组,选取本院体检科性别相同、年龄 ± 5岁的汉族成年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人群 TRPV1基因8个位点(rs17706630、rs222747、rs222749、rs224534、rs4790521、rs4790522、rs8065080、rs9894618)进行基因分型,并通过 SHEsisPL在线平台确定其单倍型.结果:rs8065080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病例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基因型频率分布相当.两组人群TRPV1基因的rs17706630、rs222747、rs222749、rs224534、rs4790522等5个位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5个位点主要构成7种单倍型,但在两组间分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尚不能认为广西汉族人群TRPV1基因8个位点(rs17706630、rs222747、rs222749、rs224534、rs4790521、rs4790522、rs8065080、rs9894618)基因型与高血压易感性相关,但部分单倍型可能与高血压易感性有关,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

  • 血清胆红素水平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预后价值分析

    作者:董博;秋爽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120例AMI患者设为观察组,3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同龄人群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在发病12 h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并住院观察,1个月后根据是否出现不良事件将观察组分为事件组和非事件组.PCI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患者预后状况将其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检测各组血清胆红素指标[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以及血压、血脂等相关指标,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AMI患者PCI术后死亡风险因素.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SBP、SDP、FBG、DBI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血清 TBIL、IBIL 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CI 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83%,随访6个月死亡率为10.83%;不良事件组血清TBIL、IBIL显著低于非事件组,死亡组TBIL、IBIL显著低于生存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BIL、IBIL水平是AMI患者PCI术后死亡的危险影响因素(OR=1.158、1.473,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和AMI患者PCI术后病情转归密切相关,术后积极监测血清TBIL、IBIL水平,可为临床评估不良事件风险和预后生存等提供重要依据.

  • 二尖瓣狭窄患者瓣膜置换术后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超声评价

    作者:文鹤龄;魏薪;梁中书

    目的:观察单纯二尖瓣狭窄患者瓣膜置换术前后心脏结构、功能以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为临床决策以及新型瓣膜开发提供参考信息.方法:将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华西医院、湘雅三医院行单纯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患者且在1年后进行超声心动图随访的58例患者纳入研究.采用左心房径(LA)、左心室径(LV)、右心房径(RA)、右心室径(RV)、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左心室缩短分数( LVFS)、二尖瓣有效瓣口面积( EOAmv)、二尖瓣E峰血流速度(Emv)、左心房面积(LAA)、左心房容积(LAV)、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MPGmv)、二尖瓣速度时间积分(VTImv)、二尖瓣压力降半时间(PHT-mv)等指标评估心脏结构、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LA、LAA及LAV显著低于术前测值 (P<0.05),LV、RA及RV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反映左心功能的指标,手术前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OAmv在术后明显改善,MPGmv、VTImv、PHTmv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结论:与术前相比,单纯二尖瓣狭窄患者术后大多数血流动力学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

  • 阿司匹林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疗效及对血清脑利钠肽指标的影响

    作者:赵有丽;刘彩霞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小儿川崎病的疗效及对患儿血清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川崎病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在相同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基础上,观察组采取大剂量丙种球蛋白(1 g/kg)静脉注射,对照组采取常规剂量(400 mg/kg).对比两组患儿BNP及炎症指标水平、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临床疗效及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BNP、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及血小板计数(PL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发热、黏膜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及手足硬肿等症状体征恢复正常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92,P=0.014);观察组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8.0%)低于并发症发生率(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3,P=0.011).结论:阿司匹林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用于小儿川崎病能够有效降低血清炎症指标及BNP水平,缩短症状恢复时间,提高临床有效率,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

  • 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射血分数保留心衰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宋婷婷;贾红丹;国强华;崔蕊;刘丽

    目的:探讨伴随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射血分数保留心衰(ejection fraction preserve heart failure,EFpHF)的危险因素,以期为该类患者的治疗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分析96例HFpEF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列为观察组;对照组101例为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正常非心衰患者.对可能影响HFpEP患者疾病发生及发展进程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具有差异的指标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具有影响该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体质指数(BMI)、吸烟比较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房颤、糖尿病、冠心病、肾功能不全、贫血、呼吸睡眠暂停病史水平发生率比较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HFpEF 合并高血压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 LEVF、LVDd、LVST、E/A、LAV及血清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FpEF患者随着心功能升高LVDd、LVST、LAV及血清NT-proBNP水平升高,LEVF、E/A水平呈下降趋势;高龄、超重、吸烟、糖尿病、冠心病是HFpEF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超重、吸烟、糖尿病、冠心病是HFpEF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心功能分级越严重,心肌重构、心房功能改变就越明显.

  • 静脉置管模式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影响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陈星;戢敏;刘娇;王川林;梅怡晗;敬雪明

    目的:分析静脉置管模式对恶性血液病(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HM)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的影响及导致CRBSI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335例在4家三级甲等医院血液科住院的HM患者行静脉置管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数据,对可能与发生CRBSI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1335例HM患者发生CRBSI 115例,感染发生率8.61%,股静脉发生CRBSI 48例(16.9%)与颈内静脉CRBSI 29例(5.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静脉发生导管血流量不足及堵塞29例(10.21%)与颈内静脉11例(2.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内静脉发生局部血肿或出血31例(5.76%)与股静脉2例(0.7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335例 HM 患者剔除同1患者的重复菌株共分离病原菌15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0株(57.69%),革兰阳性菌62株(39.75%),分离出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患者年龄、静脉穿刺次数、静脉置管模式等因素与HM患者的CRBSI发生率存在相关性,其相对应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得出的与CRBSI发生率存在相关性的单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均为诱发CRBSI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内静脉置管模式发生CRBSI感染率低(5.38%),股静脉置管感染率高(16.91%),临床上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采用CRBSI发生率较低的静脉置管模式置管可能是有效降低CRBSI发生率的措施之一;患者年龄、穿刺次数、置管模式等均为引发CRBSI的危险因素,医院应针对性地对危险因素加强预防,以降低CRBSI的发生率,提高HM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川北医学院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