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精神病学 >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国际脑血管病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국제뇌혈관병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85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4165
  • 国内刊号: 11-554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211
  • 曾用名: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田增民
  • 类 别: 精神病学
期刊荣誉:
  • 侧支循环评估在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李光硕;毕国荣

    血管内治疗是继静脉溶栓后又一血管再通疗法,但与静脉溶栓一样受到时间窗的严格限制.对于超过时间窗的患者,目前倾向于利用影像学手段评估其获益与风险来指导决策,其中对侧支循环的评估尤为重要.文章对侧支循环评估及其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在脑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石喆;陈晓辉;徐恩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 2, Nrf2)是一种关键的抗氧化转录因子,参与维持细胞的氧化还原稳态.生理状态下,Nrf2以失活状态定位于胞质;在应对氧化应激时,活化的Nrf2转位至胞核,识别并结合抗氧化反应元件,进而刺激抗氧化酶的转录,对保护脑组织免受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氧化损伤至关重要.

  • 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脑血管储备评价

    作者:陈炎;朱幼玲;董斌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狭窄是引起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脑血管储备能力评价有利于卒中高危患者的筛查.文章综述了脑血管储备的评价方法及其在颈动脉狭窄患者中的应用.

  • 卒中酷似病与静脉溶栓治疗

    作者:张全全;赵红如;方琪

    急性卒中样起病的患者中有不少是卒中酷似病(stroke mimics, SMs),常见的包括癫痫、偏头痛、脑部肿瘤、代谢性疾病等.准确鉴别出SMs对静脉溶栓治疗非常重要,可减少不必要的治疗及其带来的风险,并避免延误恰当的治疗.文章就静脉溶栓中常见的SMs 以及如何从临床表现、影像学和量表评估等方面识别进行了综述.

  • 延髓梗死

    作者:洪莎;李常新;吴晓巍;李作鹏;李羚;张晓芳;郭婉蓉

    延髓结构精密,血供复杂,其梗死后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或漏诊.本文对延髓不同部位梗死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预后进行了综述.

  • 颅内动脉瘤的破裂风险:部位和形态学特征的影响

    作者:吴璇;张新江

    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不断提高,但对颅内动脉瘤的管理决策仍然存在着争议.文章主要对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与其部位和形态学特征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 在心房颤动患者中非维生素K拮抗型口服抗凝药的剂量误差很常见

    作者:李宏建

    伴有肾功能损伤的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患者服用非维生素K拮抗型口服抗凝药(non-vitamin K antagonist oral anticoagulant,NOAC)时通常需要减量,否则可能会增高出血风险.相比之下,在没有明确指征的情况下降低NOAC剂量可能会削弱对卒中预防效果.因此,美国梅奥医院的Yao等对在常规临床实践中接受NOAC治疗的AF患者进行了一项研究,目的是调查NOAC的剂量模式和相关转归事件风险,即缺血(缺血性卒中和全身性栓塞)和严重出血.

    关键词:
  • 涂层血小板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30 d卒中风险

    作者:李宏建

    涂层血小板是在胶原蛋白和凝血酶双重激动下观察到的一种高度促凝血性血小板亚型.美国奥克拉荷马大学内科学系的Kirkpatrick等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研究,旨在探讨涂层血小板在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后30 d卒中风险方面的价值.

    关键词:
  •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恶性小脑水肿的早期影像学预测因素

    作者:李宏建

    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恶性小脑水肿(malignant cerebellar edema,MCE)是一种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的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德国慕尼黑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医院临床放射学研究所的Fabritius等进行了一项包括全脑CT灌注成像(whole-brain CT perfusion, WB-CTP)在内的多模式CT 扫描研究,旨在确定MCE的影像学预测因素.

    关键词:
  • 根据近端钙化和水母征预测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缺血性卒中

    作者:李宏建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 CAS)可预防颈动脉狭窄引起的缺血性卒中,其常见的并发症为新发脑梗死.作者之前曾报道,水母征(颈动脉超声检测显示颈动脉斑块表面移动成分的上升和下降)提示不稳定斑块成分(如富含脂质的坏死核或斑块内出血)表面的纤维帽变薄并破裂.日本广岛大学生物医学与健康科学研究生院Ichinose等的这项研究旨在通过使用包括钙化(大小和部位)以及水母征在内的许多危险因素来评估CAS术后新发缺血性损害的风险.

    关键词:
  • 联合应用不同取栓技术可提高大血管闭塞患者的再灌注率

    作者:李宏建

    根据第26届欧洲卒中会议上提交的一项研究,同时使用抽吸导管和支架取栓器可显著改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的再灌注率.根据德国哥廷根大学医学院神经放射学系Psychogios的介绍,虽然血栓切除术代表着因大血管闭塞引起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标准,但仍缺乏对不同血栓切除技术的任何直接比较.因此,研究人员对5家大型医疗中心连续450例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数据收集工作从首次使用大口径抽吸导管和新一代支架取栓器开始.患者平均年龄74岁,52%为男性;其中108例仅使用抽吸导管,92例仅使用支架取栓器,184例同时使用了这2种方法.此外,研究人员还对抽吸失败后需要支架取栓器补救(反之亦然)的66例患者的数据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 单纯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梗死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和远期转归:动脉粥样硬化与非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的比较

    作者:朱双根;陈红兵;唐舒锦;尚文锦;张爱武;朱武生

    目的 探讨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ACA)粥样硬化病变所致单纯ACA供血区梗死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和远期转归,并与其他病因所致单纯ACA供血区梗死进行比较.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由弥散加权成像证实的单纯ACA供血区急性梗死患者,根据卒中病因分为ACA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组和非ACA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组.梗死模式分为包括穿支动脉梗死(perforating artery infarction,PAI)、小分支动脉梗死(small branch infarction,SBI)和皮质分支动脉梗死(cortical branch infarction, CBI)的单发性梗死,以及合并上述2种或3种单发性梗死的多发性梗死.对ACA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组和非ACA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组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和远期转归进行比较.结果 共纳入86例患者,男性47例,年龄39~88岁,平均(67.5 ± 12.5)岁.ACA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组56例;非ACA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组30例,包括颈内动脉粥样硬化12例,心源性栓塞6例,颈内动脉夹层分离2例,病因不明10例.ACA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组女性(53.6%对30.0%;P=0.043)、渐进型起病(58.9%对20.0%;P=0.001)、单发性SBI(21.4%对3.3%;P=0.029)和梗死灶累及ACA小分支动脉供血区(80.4%对46.7%;P=0.001)的患者比例高于非ACA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组,而CBI的患者比例较低(17.9%对55.3%;P=0.001).ACA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组和非ACA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组随访时间分别为(29.8 ± 16.5)个月和(30.4 ± 18.5)个月(P=0.534), 5年累积不良事件(卒中、心血管事件和死亡)发生率分别为36.3%和69.9%(时序检验:P=0.021).结论 ACA粥样硬化是ACA供血区梗死的重要病因.相较于其他病因所致ACA供血区梗死患者, ACA粥样硬化所致ACA供血区梗死具有独特的梗死模式,远期不良事件要少于其他病因所致ACA供血区梗死患者.

  • 有症状颅内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卒中复发风险和预测因素:长期随访结果

    作者:朱双根;陈红兵;唐舒锦;尚文锦;张爱武;朱武生

    目的 探讨有症状颅内颈内动脉(intracranial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ICA)狭窄患者的卒中复发风险及其预测因素.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因IICA粥样硬化性狭窄所致首次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患者,规律随访入组患者以评估卒中复发情况.结果 共纳入70例患者,男性49例,年龄41~87岁,平均(68.2 ± 12.3)岁,平均随访时间为(34 ± 17)个月(中位数:33个月).27例(38.6%)在随访期间出现复发事件,其中TIA 5例,缺血性卒中22例;92.6%的复发事件出现在原有症状IICA狭窄供血区.卒中复发患者的内分水岭梗死较无卒中复发患者更常见(74.1%对44.2%;P=0.02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有症状IICA狭窄患者1年、3年和5年的卒中复发风险分别为26.8%、42.5%和46.9%.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性别、年龄和传统血管危险因素后,有症状IICA狭窄患者卒中复发的预测因素包括糖尿病[风险比(hazard risk, HR)3.68,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43~9.46;P=0.007]、合并无症状颅内动脉闭塞性病变(HR 2.95,95% CI 1.16~7.50;P=0.023)和内分水岭梗死(HR 4.50,95% CI 1.43~14.17;P=0.010).结论 有症状IICA狭窄患者在当前药物治疗情况下的长期卒中复发风险仍然较高,糖尿病、合并无症状颅内动脉闭塞性病变和内分水岭梗死与卒中复发关系密切.

  • 破裂颅内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部位与转归的相关性

    作者:郑峥;汪银洲;程琼;李永坤;刘君鹏;付萌萌;江小琳;詹自雄

    目的 探讨破裂颅内椎动脉夹层动脉瘤(vertebral artery dissecting aneurysm, VADA)的部位与血管内治疗后转归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36例接受血管内治疗的破裂VADA患者,根据VADA与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PICA)开口的位置关系分为PICA近端组(13例)、PICA远端组(13例)和累及PICA组(10例).比较3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信息、血管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血管内治疗方式、术后并发症和治疗6个月后转归良好(定义为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 2分)率.结果 PICA 近端组7例行重建性血管内治疗(reconstructive endovascular treatment, RET),6例行血管内孤立术(endovascular internal trapping, EIT),转归良好率100%(13/13);PICA远端组7例行RET,6例行EIT治疗,转归良好率84.6%(11/13);累及PICA组4例行RET,6例EIT治疗,其中2例行经健侧椎动脉逆行PICA支架置入术联合VADA节段并近端椎动脉弹簧圈栓塞术,转归良好率60.0%(6/10).3组总体转归良好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累及PICA组转归良好率显著低于PICA近端组,而且显著低于PICA近端组和PICA远端组合并后的转归良好率(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Fisher分级3~4级是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28.0,95%可信区间1.71~458.82;P=0.020).结论 破裂颅内VADA的血管内治疗术式选择须评估夹层动脉瘤与PICA开口的位置关系,累及PICA开口者血管内治疗可能存在较大风险,并影响转归.

  • 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针刺诱导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和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作者:赵义;王苇;周龙江;张新江;李华东;李郑;杜芳;王礼同

    目的 应用针刺诱导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BOLD-fMRI) 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探讨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方法 纳入20例缺血性卒中后左侧偏瘫患者,应用3.0 T MRI 分别在发病后3~6周和6个月时进行 DTI 以及针刺诱导 BOLD-fMRI.DTI原始数据通过工作站后处理重建锥体束三维图像,观察锥体束的损伤和恢复.应用SPM8等软件对针刺诱导的BOLD-fMRI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比较脑功能激活区分布的差异.结果 发病后6个月时肌力分级和Fugl-Meyer量表评分较发病后3~6周均显著提高.DTI显示发病后3~6周时右侧锥体束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中断、受压和移位,发病后6个月时出现不同程度的修复、重塑.针刺诱导BOLD-fMRI显示,与发病后3~6周时相比,发病后6个月时正激活脑区主要位于双侧额叶皮质运动相关脑区以及左侧小脑,负激活脑区主要位于双侧前扣带回和海马旁回等边缘系统.结论 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可能主要涉及对运动相关脑区的调节、代偿以及通过锥体外系对肌紧张的调节.受损运动通路的修复和重组亦可能是缺血性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

  •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和小血管闭塞性小卒中患者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倾向评分匹配分析

    作者:胡挺;刘晓昀;段振晖;单婉莹;王颖;肖露露;王怀明;孙文;朱武生

    目的 探讨大动脉粥样硬化性(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 LAA)和小血管闭塞性(small vessel occlusion, SVO)所致小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END)的风险差异.方法 连续纳入南京卒中登记系统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收录的首发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筛选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3分的小卒中患者,运用倾向评分匹配分析和McNemar检验比较LAA和SVO小卒中患者END的风险差异.结果 共纳入小卒中患者778例,包括LAA 249例,SVO 183例,倾向评分匹配145对.LAA组发生END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SVO组(6.2%对1.4%;P<0.001).结论 LAA所致小卒中较SVO所致小卒中患者更易发生END.

  •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到院至治疗时间延误的相关因素

    作者:张学梅;顾艳荭;姜丽娟;崔秋霞;虞亚蔚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到院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延误的因素.方法前瞻性纳入接受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血管危险因素和其他临床资料.以患者到院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door-to-needle time, DTN)60 min为标准分为非延误组和延误组,分析影响DTN延误的因素.结果 共纳入78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男性46例(59.0%),平均年龄(64.24 ± 10.06)岁,平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12.13 ± 3.17)分;DTN平均为(79.77 ± 20.51)min,55例(70.51%)患者DTN>60 min.延误组患者年龄[(66.3 ± 9.7)岁对(59.3 ± 9.4)岁;t=2.939,P=0.004]、CT检查时间[(32.7 ± 11.3)min对(24.6 ± 7.1)min;t= 3.183,P= 0.002]、CT 结果时间[(50.8 ± 16.8)min对(35.5 ± 8.8)min;t=4.383,P<0.001]和生化结果时间[(62.6 ± 11.0)min对(44.8 ± 5.6)min;t=7.377,P<0.001]均显著大于或长于非延误组,高血压(58.2%对26.1%;χ2=6.687,P=0.010)和发病前使用抗高血压药(41.8%对13.0%;χ2=6.043,P=0.014)的患者比例也显著高于非延误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生化结果时间(优势比1.725,95%可信区间1.058~2.814;P=0.029)是DTN延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生化结果时间延迟是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到院至治疗时间延误的独立因素.

  • 他汀类药物用于缺血性卒中治疗和预防:临床实践中需要澄清的问题

    作者:苏克江;祖思源

    随着他汀类药物的广泛应用,显著降低了缺血性卒中的风险,甚至有望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功能转归.但是,在临床实践中,他汀类药物用于缺血性卒中治疗和预防还存在很多需要澄清的问题.文章就此进行了讨论.

  • Wernekink连合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郭章宝;唐丽佳;欧阳方;唐坤;潘晓峰;刘文华

    Wernekink连合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中脑梗死综合征,因中脑的小脑上脚交叉选择性受损而出现的以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及构音障碍(或腭肌痉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临床上非常罕见,文献报道也较少[2-3].现将我院收治的一例Wernekink连合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减少漏诊和误诊.

    关键词:
  • 卒中后疲劳:新出现的证据与管理方法美国心脏协会对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发布的科学声明

    作者:李力;王惠娟;苗江永;祝春华;陈荣;徐珊;张祥建

    至少半数卒中存活者会经历疲劳;因此,卒中后疲劳是引起患者、看护者和临床医生顾虑的一个常见原因.本科学声明根据围绕卒中后疲劳的发病率、患病率、生活质量和复杂发病机制新出现的证据提供了国际性观点.文章对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干预的证据,以及卒中后疲劳对卒中存活者和看护者的影响进行了回顾.

国际脑血管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