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Parasitic Diseases 국제의학기생충병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影响因子: 0.4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4122
  • 国内刊号: 31-196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190
  • 曾用名: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 创刊时间: 197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 类 别: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期刊荣誉:
  • 抗菌肽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及应用前景

    作者:聂守民;赵瑞君;杜斌;王文建;原发家

    抗菌肽(antibacterial peptide)是具有抗菌活性的一类多肽,广泛存在于生物界.它是宿主免疫防御系统的重要成分,具有广谱杀菌、相对分子量较小、热稳定性及水溶性好等优点,更重要的是它可以选择性作用于肿瘤细胞,对正常细胞损伤小,毒性小,不易产生耐药性,有望开发成为新一代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抗癌药物.该文综合近年来抗菌肽的研究,概述了抗菌肽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前景.

  •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分析方法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何健;杨坤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gene-environment interaction)分析方法适合探讨流行病学中遗传和环境多种因素对于疾病发生或传播的作用,并逐渐成为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研究手段.该文从基因-环境交互作用方法的研究设计和统计学方法两方面,综述此方法的新国内外研究进展,期望拓展在寄生虫病等研究领域的应用.

  • 血吸虫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作者:王涛;洪炀;傅志强;林矫矫

    细胞凋亡对血吸虫及各种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一些学者在血吸虫的细胞凋亡现象观察、凋亡在血吸虫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方面开展了探索,以寻找、开拓防治血吸虫病的新途径,为控制血吸虫病的传播提供新思路.该文对有关血吸虫细胞凋亡、血吸虫与宿主细胞凋亡现象、血吸虫重要凋亡基因的相关研究及血吸虫细胞凋亡研究的应用前景作一简述.

  • 片形吸虫病诊断抗原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月祺;周岩;程娜;许学年

    片形吸虫病(fascioliasis)是由片形吸虫(Fasciola spp.),包括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牛羊等经济动物的感染可引起产奶、产肉量降低,劳作能力下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人体片形吸虫病可导致感染者严重的肝、胆病理损伤.片形吸虫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诊断与其它肝胆疾病类似,极易被误诊.目前粪便虫卵病原学检测是常用的片形吸虫病诊断方法,但存在漏诊、需要专业的镜检人员操作等问题.免疫学诊断技术因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且操作简单易行,近年来已成为片形吸虫病常用的辅助诊断手段.该文主要综述了片形吸虫病免疫诊断抗原的研究进展.

  • 多位点基因分型用于蓝氏贾第鞭毛虫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斌;沈玉娟;刘华;刘晖

    蓝氏贾第鞭毛虫(简称贾第虫)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肠道原虫,宿主广泛.目前,种内有8个有效聚集体型.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多位点基因分型(multi-locus genotyping,MLG)技术被广泛用于贾第虫的研究.该文就MLG技术在阐述贾第虫遗传多样性、评估人兽共患传播的可能性及分类学上的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 深圳市门诊患者和健康人群食源性寄生虫病血清学分析

    作者:黄达娜;张仁利;张泽娜;马艳秀;阳帆;吴春利;李玥

    目的 分析深圳市门诊患者和健康人群常见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感染现状,为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3年1-12月,收集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门诊就诊者的血清,同时按照整群随机抽样原则收集健康人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华支睾吸虫、并殖吸虫、广州管圆线虫、猪囊尾蚴、棘球蚴和裂头蚴等6种常见食源性寄生虫的血清特异性抗体,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来分析人群血清学特征. 结果 收集门诊患者312人的血清,6种食源性寄生虫的总阳性率为24.35% (76/312),华支睾吸虫、并殖吸虫、广州管圆线虫、猪囊尾蚴、棘球蚴、裂头蚴血清抗体阳性率依次为12.01% (31/258)、6.98%(16/229)、6.19% (13/210)、8.75% (21/240)、5.37% (11/205)、9.20% (23/250).男性血清抗阳性率为27.33% (44/161)高于的女性的21.19% (32/151),性别间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x2=1.593,P>0.05);门诊患者中不同年龄组表现了不同的血清阳性率,高血清阳性率的年龄组分布在21~50岁,高于20岁以下和50岁以上年龄组,但不同年龄组血清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x2=4.376,P>0.05);同时收集健康人群血清500人份,总阳性率为8.80% (44/500),华支睾吸虫、并殖吸虫、广州管圆线虫、猪囊尾蚴、棘球蚴、裂头蚴血清抗体阳性率依次为2.80% (14/500)、1.60% (8/500)、2.00% (10/500)、2.40% (12/500)、1.80% (9/500)、2.20% (11/500),男性血清阳性率9.67% (25/258)高于女性的7.85% (19/242),性别间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x2=0.526,P>0.05);健康人群中不同年龄组表现了不同的血清阳性率,高血清阳性率的年龄组分布在21~50岁,高于20岁以下和50岁以上年龄组,不同年龄组居民血清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差异(x2=8.625,P<0.05).深圳市门诊患者食源性寄生虫的阳性率高于健康人群的平均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6.928,P<0.05). 结论 深圳市门诊患者食源性寄生虫血清阳性率高于健康人群感染的平均水平.食源性寄生虫病防治是深圳市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应广泛宣传食源性寄生虫病防治知识,继续倡导健康饮食行为.

  • 云南省27县(市)大绒鼠体表恙螨寄生状况研究

    作者:侯鹏;郭宪国;宋文宇;邹云集;范蓉;何雪松

    目的 了解云南省大绒鼠体表恙螨的寄生状况,包括恙螨的种类构成、优势螨种及其在不同宿主个体间的空间分布情况、主要螨种的种间关系以及雌雄宿主(大绒鼠)体表恙螨感染差异.方法 汇总2001-2012年在云南省27县(市)的现场调查资料,常规统计计算大绒鼠体表恙螨的种类数和各种恙螨的构成比、感染率、平均多度和感染度等指标,并以此来反映大绒鼠体表恙螨的感染状况;用扩散系数、Ⅰ指数、Cassie指数、聚块指数测定主要恙螨在大绒鼠不同个体间的空间分布情况;用协调系数分析主要恙螨之间的种间协调关系,分析比较雌雄大绒鼠体表恙螨的感染差异. 结果 从云南省27县市共捕获大绒鼠1 961只.从1 961只大绒鼠体表共采集到44 235只恙螨,总感染率和感染度均较高,分别为58.8%和38.3只螨/鼠.所采集到的44 235只恙螨被分类鉴定为3科12属130种.在130种恙螨中,小板纤恙螨的构成比高,为22.6%(9 986/44235),是云南省大绒鼠体表主要的优势种;其次是中华纤恙螨,构成比为13.1%(5 776/44 235).空间分布分析显示,小板纤恙螨与中华纤恙螨等主要恙螨在大绒鼠不同个体间呈聚集分布格局.种间协调分析显示,小板纤恙螨与中华纤恙螨存在正协调关系(V=0.557 4,P<0.01).雌性大绒鼠与雄性大绒鼠恙螨的寄生状况有一定的差异,雄性大绒鼠的总平均多度和总感染度分别为25.1和41.0,均高于雌性大绒鼠的19.6 (t=2.479,P<0.05)和34.1 (t=1.985,P<0.05). 结论 云南省大绒鼠体表恙螨感染普遍,恙螨种类十分丰富,小板纤恙螨是云南省大绒鼠体表重要的优势螨种,其次是中华纤恙螨,二者之间存在正协调关系.恙螨在雌雄大绒鼠间的感染情况存在差异,雄性大绒鼠的感染度和平均多度均高于雌性.

  • 2005-2013年徐州市疟疾疫情分析

    作者:石敏;陈月娥;任建庆

    目的 了解徐州市疟疾流行特点、规律和变化趋势,为制订有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徐州市2005-2013年疟疾个案调查表和专报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对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05-2013年共报告疟疾968例,均为散在病例,无暴发流行.本地感染病例728例,占75.21% (728/968);境外输入性病例73例,占7.54% (73/968);国内输入性病例167例,占17.25% (167/968).2012-2013年无本地感染病例.对2005-2010年和2011-2013年病例分型进行分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4.37,P<0.05). 结论 徐州市自2012年以来无本地感染疟疾报告,疟疾病例感染来源从本地感染为主转变为本地人口外出感染为主.应认真做好出国务工人员及流动人口管理和监测,降低疟疾继发性传播的风险.

    关键词: 疟疾 疫情 分析
  • 吡喹酮对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宿主miRNA表达变化

    作者:陈超;白瑞璞;何兴;潘卫庆

    目的 研究吡喹酮对日本血吸虫虫卵引起的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选用BALB/c小鼠建立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模型,实验组以250 mg/(kg·d)吡喹酮连续用药3d进行杀虫,再以600 mg/(kg·d)连续给药30 d进行抗纤维化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吡喹酮杀虫.以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等指标评定小鼠肝纤维化的程度,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PCR)检测各组肝组织中某些微小RNA (microRNA,miRNA)的表达水平.各组检测结果以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过吡喹酮治疗后,小鼠肝脏羟脯氨酸含量等肝纤维化指标明显降低,小鼠肝脏羟脯氨酸含量:感染后第75天,感染组、杀虫组、治疗组依次为(0.86±0.07)、(0.66±0.06)、(0.25±0.05) mg/g肝湿重,治疗组低于感染组和杀虫组(t=12.86,P<0.01).同时小鼠肝脏的部分miRNA表达水平发生了明显改变,治疗组与杀虫组相比较,Col I、miR-223、miR-146b、miR-142-5p、miR-199a-5p、miR-34c*、miR-195依次下调了62%、38%、75%、77%、40%、54%和56%. 结论 吡喹酮对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可能与调节某些宿主miRNA的表达水平有关.

  • 华支睾吸虫感染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超声影像学特点及其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罗小兵;黄海仪;乔铁;冯禹阳;王兴强;王小峰

    目的 分析胆囊结石合并华支睾吸虫感染患者的超声影像学特点,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间2 886例胆囊结石患者中同时有华支睾吸虫感染者(以胆汁中发现虫卵为诊断依据)的肝、胆超声声像学特点及二者的关系. 结果 所有胆囊结石患者中,华支睾吸虫感染率43.3% (384/886).与之相比,超声出现除胆囊结石外的额外声像比例为33.6%(298/88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455,P<0.05),其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43.0% (165/384)和73.5% (369/502).额外声像的种类及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肝实质增粗和/或肝内外胆管壁增厚为6.0%和99.6%;胆囊壁增厚(≥3 mm)和/或胆囊增大为10.4%和93.2%;胆囊炎症表现为12.5%和91.8%;胆泥、胆囊沉积物和/或泥沙样结石为26.3%和85.1%. 结论 胆囊结石患者合并华支睾吸虫感染时,肝胆超声会出现除胆囊结石外的额外声像,但用于临床诊断敏感性不足.

  • 吉林省延边地区自然生境内蜱种类的调查

    作者:于龙政;海旭南;许应天;崔明勋;梁晚枫;金春梅;张守发

    目的 调查吉林省延边地区自然生境内蜱的种类和分布. 方法 2014年5-7月在延边地区龙井市、珲春市、延吉市3个市的6个调查位点用布旗法采集游离蜱类样本,显微镜下依据经典蜱类形态学种属鉴定蜱的种类. 结果 共采集的蜱280只,隶属2属2种,其中长角血蜱占94.64%(265/280)、全沟硬蜱占5.36% (15/280).龙井市采集的86只蜱中,长角血蜱和全沟硬蜱的比例分别为83.72% (72/86)和16.28% (14/86);珲春市采集的187只蜱中,长角血蜱和全沟硬蜱的比例分别为99.47% (186/187)和0.53% (1/187);延吉市采集的7只蜱全部是长角血蜱. 结论 延边地区自然生境内主要以长角血蜱和全沟硬蜱为主,长角血蜱是优势蜱.

  • 2011-2013全国输入性三日疟与卵形疟疫情分析

    作者:燕贺;夏志贵;丰俊;肖回回;尹建海;李美

    目的 分析我国输入性三日疟与卵形疟发病趋势和病例分布特征,为消除疟疾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系统),收集2011-2013年全国三日疟及卵形疟疫情数据资料,应用SAS 9.2和ArgGIS 10.0软件就病例增长趋势和分布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 我国2011-2013年共报告三日疟病例97例,卵形疟病例174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其中,三日疟病例各年分别报告17例、22例和58例,分布于我国的7个、8个和14个省份;卵形疟病例各报告15例、34例和125例,分布于2个、10个和18个省份.自非洲输入的三日疟和卵形疟为240例(88.56%),其中自西非与中非输入共219例(80.81%);自东南亚输入16例(5.90%). 结论 我国输入性三日疟与卵形疟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地应加强鉴别诊断和防治.

  • 鞭虫致肠梗阻1例

    作者:于苗;张敏;初松涛;房学东

    鞭虫是寄生于人体的土源性线虫之一,鞭虫感染在我国多见于热带、温带,人是唯一宿主,常寄生于回盲部.鞭虫靠头部的口矛侵入宿主的肠黏膜,吸取血液及组织液以维持生活,致使宿主出现感染症状,表现为食欲下降,腹部隐痛,消瘦,腹泻,便秘,血便,低热,全身瘙痒,右下腹压痛,肠鸣音亢进.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鞭虫感染的病例现已极少见.大部分文献报道为鞭虫感染合并慢性腹泻、便血、慢性结肠炎、慢性阑尾炎[1],也有少部分病例合并结肠癌等[2].但鞭虫合并肠梗阻,尤其是数量极少的鞭虫导致梗阻的病例实为罕见,我国关于此方面的报道并不多,有文献报道寄生虫引起的肠梗阻多见于儿童[3].现将我院收治的一例鞭虫合并肠梗阻病例分析如下.

    关键词:
  • 100例脑囊尾蚴所致癫痫患者临床症状及脑电图分析

    作者:杨军

    目的 探讨脑囊尾蚴所致癫痫患者临床及脑电图特征. 方法 对大理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100例脑囊尾蚴所致癫痫患者的脑电图资料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癫痫发作形式、发作频率与其囊尾蚴在脑内的寄生部位、临床类型之间关系. 结果 100例患者中,6例(6%)正常,94例(94%)脑电图异常,其中48例轻度异常,29例中度异常,17例重度异常.脑囊尾蚴病患者的脑电图改变主要以基本波在各导联中的中幅慢波背景中出现阵发性高幅δ活动、α波基本缺如.脑电图改变的过程与症状的严重性并不完全一致,但与其病程的发展过程基本一致. 结论 脑电图检查对脑囊尾蚴所致癫痫的诊断和评价疗效具有重要的价值.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