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实用口腔医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Stomatology 실용구강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9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3733
  • 国内刊号: 61-106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52-9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赵铱民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骨性Ⅱ类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切牙牙槽骨形态特征的 CBCT 研究

    作者:廖妮;周诺;莫水学;戴剑;宋少华

    目的:运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BCT)研究骨性Ⅱ类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切牙牙槽骨形态及厚度。方法:选择未治疗骨性Ⅱ类患者60例,根据 FMA 角分为低角、均角及高角患者各20例。用 CBCT 获得三维影像数据,分析切牙唇、舌侧牙槽骨厚度。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实验数据。结果:高角患者上下颌切牙根尖区牙槽骨总厚度、上颌切牙腭侧根尖区及下颌切牙唇侧根尖区牙槽骨厚度均小于均角与低角患者(P <0.05);下颌切牙唇侧牙槽嵴顶厚度3组间无差异(P >0.05)。结论:骨性Ⅱ类高角患者上下切牙区牙槽骨较为狭窄,需警惕牙槽骨吸收和牙根暴露。

  • 颌骨和长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比较研究

    作者:袁林;王涵;孙晋;杨征毅;郝璐;潘广嗣;曹依娜;钱钧

    目的:比较人颌骨与长骨来源的2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骨向分化能力。方法:体外组织块培养法和有限稀释法培养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OMMSCs);骨髓穿刺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培养长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分别进行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面抗原标记;克隆形成、CCK8法以及细胞周期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骨向诱导后检测 ALP 活性,茜素红染色检测细胞成骨能力。结果:OMMSCs 和 BMMSCs 均阳性表达 STRO-1、CD105,阴性表达 CD31、CD34、CD45。OMMSCs 和BMMSCs 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24.23±1.13)%和(17.87±1.22)%(P <0.05);处于增殖(S +G2)期的细胞分别为35.89%和30.41%,OMMSCs 增殖速度快于 BMMSCs(P <0.05)。成骨诱导3、5、7、10 d 后,OMMSCs ALP 活性强于 BMMSCs,诱导21 d后茜素红染色显示 OMMSCs 矿化能力强于 BMMSCs。结论:OMMSCs 增殖及成骨能力均强于 BMMSCs。

  • 口腔颌面部骨折手术治疗的美容切口设计及临床应用

    作者:胡振刚;王银龙

    目的:总结常见颌面部骨折手术治疗切口设计的临床经验。方法:对53例各类型颌面骨折患者,手术采用口内、口外或口内口外联合切口,配合相应的固定方式,术后随访6~18个月。结果:全部病例术后 X 线片示骨折愈合佳,患者张口度及咬合关系基本正常。手术切口较隐蔽,术后无明显瘢痕。结论:对于颌面部骨折手术路径首选采用美容切口及相应的固定方法,能获得可靠的固定效果和良好的美观效果。

  • 纤维桩不同修复方法对薄弱根管抗折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左恩俊;牛卫东;马国武;胡书海

    目的:探讨纤维桩不同修复方法对薄弱根管抗折性能的影响。方法:将32颗离体上颌中切牙随机分为 A、B、C、D 4组(n =8)。将 A、B、C 组牙预备成漏斗状薄弱根管,采用纤维桩3种不同的修复方法修复;D 组为对照组,采用正常根管预备,用单根纤维桩复合树脂核修复。桩核修复后,4组均行铸造金属全冠修复。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持续加载至试样牙发生折裂。记录折裂时的加载载荷和折裂模式。结果:A、B、C、D 组的断裂载荷(N)分别为295.94±69.11、450.51±54.68、479.37±77.81、618.51±87.42(F =118.127,P =0.000),B 组与 C 组比较,P >0.05,其余组间比较,P <0.05。各组间可修复性折裂模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合树脂重塑根管后应用纤维桩树脂核和纤维桩主桩加辅桩复合树脂核能显著提高薄弱根管的抗折性能,折裂模式有利于二次修复。

  • 正畸正颌联合矫治骨性 III 类错牙合软硬组织稳定性的 Meta 分析

    作者:白洋;邓梦旋;袁小平

    目的:采用 Meta 分析方法评价正畸正颌联合矫治骨性 III 类错?软硬组织的稳定性。方法:计算机检索 Cochrane Library、PubMed、Medline、CNKI、万方等中外文数据库中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半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病例对照试验的文献,检索日期截止2013-12-31。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由2名经过系统评价专业培训的研究者对纳入文献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提取中、高等质量文献的数据资料。然后采用 RevMan 5.2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终纳入4篇文献,共178例患者,均为临床病例对照试验(CCT)。Meta 分析结果示:硬组织稳定性:SNA(WMD =-0.58,95%CI[-1.18,0.02])、SNB (WMD =0.25,95%CI[-0.42,0.91])、ANB(WMD =-0.70,95%CI[-1.44,0.04])、MP-SN(WMD =0.39,95%CI [-0.25,1.04]),术后与术后3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 点保持相对稳定位置,B 点较术后有复发;软组织稳定性:术后与术后3年患者的软组织总体上保持稳定,仅下唇突度术后3年有所增大,显示其有一定的复发。结论:骨性 III 类错?患者经正畸联合双颌手术治疗后,软硬组织基本保持了长期的稳定性,仅下颌有一定的向前复发,下唇突度有所增大。

  • 南京地区3~16岁儿童恒牙发育趋势初探

    作者:李玲;李虎;孙超;袁佳璐;朱玲

    目的:运用 Nolla 法探索南京地区儿童恒牙钙化发育的规律和趋势。方法:共纳入符合要求的南京市儿童全口牙位曲面体层 X 线片549例,采用 Nolla 法对左下颌7颗恒牙的钙化发育进行计分、统计、分析。结果:得出恒牙发育平均值表,男孩恒牙各牙位发育值及总值均晚于女孩。恒牙发育值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建立二者数学模型,并得出拟合曲线方程。结论:所得恒牙发育平均值表、恒牙发育时间表及恒牙发育值-年龄拟合曲线图基本反映了本地儿童恒牙生长发育的状况,可为南京地区儿童个体恒牙发育状况的评估提供参考。

  • 安氏 II 类下颌后缩儿童应用 Twin-block 矫治器功能矫治前后上气道变化的锥形束 CT 研究

    作者:史建陆;董丽玲;李芸;贺红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下颌后缩儿童患者功能矫治前后上气道的三维变化。方法:用 Twin-block 矫治器治疗下颌后缩儿童患者,拍摄其矫治前后的锥形束 CT,应用 Dolphin 11.5软件进行三维测量分析,采用配对 t 检验对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功能矫治前后上气道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患者上气道的总体积、腭咽、舌咽、喉咽、口咽体积,软腭尖平面(SP)、会厌顶平面(TE)上气道的截面积,口咽段小截面积,SP 矢状径、横径,TE 横径均显著增大(P <0.05);气道形态在 SP 趋于圆形,而在 TE 趋于扁平(P <0.05)。结论:Twin-block 功能矫治能使下颌后缩儿童上气道增大,改善呼吸功能。

  • 石辛含片在下颌第三阻生磨牙拔除术后伤口恢复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朱露颖;李勇;李显;谢润春

    目的:研究石辛含片在下颌第三阻生磨牙拔除术后伤口恢复中的疗效。方法:对拔除下颌第三磨牙患者随机分为3组(n =50)。石辛组患者术后含化石辛含片,0.6 g/次,4次/d;头孢组患者术后口服头孢类抗生素,0.5 g/次,2次/d;对照组患者术后不服用任何药物。观察周期5 d,术后第3天和第5天复查。对术区症状分级计分。用 SAS 9.0统计分析。结果:3组患者人口学特征以及手术难易程度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 >0.05)。石辛组第5天时症状总积分、主症积分、次症积分、伤口疼痛程度、红肿程度以及口气计分低于对照组(P <0.05)。石辛组与头孢组比较,第3天和第5天症状总积分,主症积分及次症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石辛含片在拔牙术后应用,能够有效防治常见并发症,减少术后抗生素的使用。

  • 微型夹板配合环颌结扎治疗儿童下颌体部骨折的研究

    作者:姜刚勇

    目的:探讨微型夹板配合环颌结扎固定在儿童下颌骨体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9~2012年儿童下颌体部骨折23例,采用微型夹板配合环颌结扎固定,观察其疗效。结果:微型夹板配合环颌结扎固定方法对儿童下颌骨骨折进行治疗具有不损伤恒牙胚,骨折复位良好、固定稳固、不影响进食,便于口腔清洁的特点。结论:微型夹板配合环颌结扎固定是治疗儿童下颌骨体部骨折的有效方法。

  • 上颌前牙及前磨牙区唇(颊)侧骨厚度及嵴顶高度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朋;贾筱诗;张秋霞;卫晓霞;许孟杰;王蒙

    目的:测量正常?青年人上颌前牙及前磨牙区唇(颊)侧牙槽骨厚度及嵴顶高度,并研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67名汉族青年志愿者上颌前牙及前磨牙区进行 CBCT 扫描,测量该区域牙槽嵴顶区唇(颊)侧牙槽骨厚度及唇侧牙槽嵴顶与釉牙骨质界(CEJ)间距离,采用 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第一前磨牙颊侧嵴顶与 CEJ 之间距离大(P <0.05);在CEJ 根方2 mm 处唇(颊)侧嵴顶高度与唇(颊)侧骨厚度呈负相关(P <0.05),0.6<|r|<0.8。结论:上颌第一前磨牙颊侧嵴顶较其他牙位高,牙槽嵴顶区唇(颊)侧骨厚度越薄,唇(颊)侧嵴顶距 CEJ 越远,种植美学风险越大。

  • 3种不同方式的双板法坚固内固定髁突矢状骨折生物力学分析

    作者:景捷;黑玉娜;铁铃;李佳;田进花

    目的:对3种双板法坚固内固定髁突矢状骨折(SFMC)行生物力学分析。方法:构建 SFMC 双直板(SS)、一直一 L 板(SL)、双 L 板(LL)坚固内固定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比其生物力学因素。结果:SS 固定的髁突残端大等效应力(MES)、大总位移(MTD)和大总转角(MTC)分别为525.475 MPa、0.9022 mm、0.2601°;游离端为4.425 MPa、0.8827 mm、0.0199°。SL 固定的髁突残端为1135 MPa、0.9367 mm、0.1261°;游离端为2.656 MPa、0.8871 mm、0.0169°。LL 固定的髁突残端为2208 MPa、0.9238 mm、0.1722°;游离端为14.668 MPa、0.8766 mm、0.0181°。结论:双 L 板生物力学分布方式合理。

  • 微沟槽形貌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黏附形态及增殖的影响

    作者:赖颖真;陈江;林珊

    目的:观察微沟槽形貌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黏附形态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在钛表面设计不同沟槽尺寸,利用光刻技术制作微沟槽形貌,沟槽宽度与间隔分别为15、30、60μm,沟槽的深度为5μm 和10μm,分组为 T15/5,T15/10,T30/5,T30/10,T60/5,T60/10,光滑钛(T0)表面为对照组,环境扫描电镜(ESEM)观察各组材料表面微沟槽形貌,接种 HGFs 后,通过扫描电镜和 CCK-8实验观察分析不同沟槽尺寸上方细胞黏附和增殖差异。结果:T0组表面细胞排列不规则,其余组沟槽表面细胞均顺着沟槽排列,T60/10组沟槽表面细胞的增殖幅度大,增殖时间长。结论:本实验所设计的沟槽尺寸均能成功诱导细胞顺着沟槽排列,随着沟槽的宽度增加深度增大越有利于促进细胞增殖。

  • 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牙周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吴芷芸;高秀秋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血清中瘦素(LEP)水平及其与牙周临床指数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组(A 组)、慢性牙周炎患者组(B 组)和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组(C 组),每组30例,记录所有受检者的牙周袋探诊深度(PD)、牙周附着水平(AL)、菌斑指数(PLI)及探诊出血(BOP)。用高效液相层析法检测各组受检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指标,用 ELISA 检测血清中 LEP 水平。结果:C 组血清中 HbA1c、FPG、LEP 浓度均明显高于 B 组和 A 组(P <0.05);B 组与 A 组相比,HbA1c,FPG 水平无明显差别(P >0.05),血清中 LEP 浓度 B 组高于 A 组(P <0.05);在所有受检者中,血清 LEP 含量值与 PD、AL、PLI、BOP 指标的 r 值分别为0.506、0.551、0.519和0.582(P <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伴牙周炎时,血清中 LEP 水平显著升高,与 PD、AL、PLI、BOP 指标呈正相关。

  • 3种排龈线不同时间浸提液的细胞毒性研究

    作者:倪莹;邱振伟;孙霞;杨敏;杨美静

    目的:观察3种排龈线在不同浸提时间下的细胞毒性。方法:用 DMEM细胞培养液制备肾上腺素排龈线、硫酸铝排龈线、不含药排龈线分别浸提5、10、15、30 min 的浸提液,用于培养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采用 MTT 比色法观察 HGFs 增殖活性;Annexin/PI 双染法检测 HGFs 凋亡。结果:3种排龈线的不同浸提时间浸提液都可抑制 HGFs 增殖,诱导 HGFs 凋亡,随着浸提时间延长(15、30 min),HGFs 的早期凋亡率逐渐增加,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 <0.05)。结论:3种排龈线具有一定程度时间依赖性细胞毒性。

  • 趋化因子受体 CXCR2参与头颈部鳞癌侵袭转移机制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宗耀;纪东;刘建伟;钱永

    目的:观察及探讨趋化因子受体 CXCR2在头颈部鳞癌(HNSCC)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免疫组化检测105例 HNSCC 中 CXCR2的表达水平,分析 CXCR2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用 RNAi 技术,建立 CXCR2基因沉默稳定表达的 HNSCC 细胞株,体外细胞迁移及侵袭试验观察 CXCR2基因沉默对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CXCR2在HNSCC 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1.43%;其中,颈部淋巴结转移组为67.24%,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组为31.91%(P <0.05)。划痕试验及体外侵袭试验结果显示:CXCR2基因沉默的 HNSCC 细胞株体外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 <0.05)。结论:CXCR2可能在 HNSCC 的侵袭转移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 应用 T-Scan Ⅲ型系统分析牙周基础治疗前后咬合变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贾洪诚;王璇

    目的:应用 T-Scan Ⅲ型咬合分析系统研究牙周基础治疗前后患者的咬合变化。方法:选取门诊慢性牙周炎患者26人,常规进行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以及口腔卫生指导。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应用 T-Scan Ⅲ型咬合分析系统分析诊断患者的咬合变化情况,包括咬合时间(OT)、咬合分离时间(DT)、咬合力中心点位移(COFT)、大面积帧时咬合力占影片大咬合力百分比(MABF /MMF)以及左右侧咬合力平衡度(BFDB)。治疗前后咬合指标的差异进行配对 t 检验。结果:牙周基础治疗后,OT、DT 延长,COFT 增大,差值分别为(0.20±0.14)s、(0.11±0.08)s、(0.81±1.19)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ABF /MMF 和 BFDB 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差值分别为(-7.20±4.41)%、(-8.90±7.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咬合状态。

  • 2种不同方法制作的钴铬合金的表面性能体外研究

    作者:孙莹莹;黄玮

    目的:评价选择性激光烧结钴铬合金与传统铸造钴铬合金的表面自由能及表面变形链球菌的黏附情况。方法:铸造方法制备 SG 钴铬合金试件(SG 组)和 Wirobond 280钴铬合金(W280组),激光烧结方法制备钴铬合金试件(SLS 组)(n =8),试件打磨后测表面形态、表面接触角以及表面变形链球菌黏附情况。结果:相同粗糙度下 SLS 组、W280组、SG 组表面接触角Theta 值分别为66.200±3.112、74.212±3.206和67.238±2.047(P >0.05);表面链球菌黏附菌落数分别为8.88±2.90、9.25±2.05、8.50±1.85(P >0.05)。结论:激光烧结法与铸造法制得的钴铬合金的表面性能相似。

  • 3种粘接剂在离体后牙纵折粘接修复中的微拉伸强度的比较

    作者:何琴;陈怀丽;赵静;王文梅

    目的:比较3种粘接剂3MAdper Easy One(3AEO)、Clearfil S3 Bond(CSB)及 Super-Bond C&B(SBCB)在后牙纵折模式中的粘接强度。方法:选用30颗新鲜拔除的人磨牙,随机分成3组(n =10)。用低速切割沿着牙长轴将离体牙切开,制备成统一的纵折模型。分别用3 种粘接剂将3组牙齿的折裂面粘接起来。冷热循环500次后37℃蒸馏水中放置24 h。用低速切割机垂直于粘接面制备成1.0 mm ×1.0 mm 横截面积的柱状试件,测试其微拉伸强度,并观察断裂模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BCB、3AEO 及 CSB 的粘接强度(MPa)分别为22.75±5.18、18.57±4.98和16.93±4.70(P <0.05)。试件断裂模式以界面断裂为主,组间比较无差别(P >0.05)。结论:SBCB 在纵折牙牙面的粘接上粘接强度高于3AEO 和 CSB。

  • Cadherin-11基因转染对大鼠牙髓细胞迁移和分化的影响

    作者:甘春兰;陈婉;蔡捷;赵文青;吴煜

    目的:探讨腺病毒载体介导的 Cadherin-11(Cad-11)基因转染对大鼠牙髓细胞迁移能力和成牙本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牙髓细胞,并用 pDC316-mCMV-EGFP-Cadherin11重组腺病毒进行转染。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 Cad-11蛋白表达,用 ALP 染色和茜素红钙结节染色及定量检测其成牙本质分化情况。黏附实验和迁移实验分别检测 Cad-11对牙髓细胞黏附和迁移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示 Cad-11转染成功并高表达 Cad-11蛋白。Cad-11在矿化诱导14 d 时可增强大鼠牙髓细胞 ALP 表达,诱导21 d,形成钙化结节量增加(P <0.05),同时增加细胞的黏附性和迁移能力(P <0.05)。结论:Cad-11能促进大鼠牙髓细胞成牙本质分化能力,同时提高其迁移活性。

  • 新型试样固定装置在微拉伸测试中的应用

    作者:芦帅;赵三军;孙勇;李鹏;陈吉华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的条状试样固定方式,应用于微拉伸测试粘接强度。方法:以临床常用牙科粘接剂 AdperTM Single Bond 2(SB2)制作树脂-牙本质粘接试件,切割成条状试样,随机分为2组进行微拉伸强度测试:Ciucchi's 夹具(对照组)和本试验装置(实验组),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试样断裂界面,卡方检验分析断裂模式;建立固定装置及夹具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机模拟分析拉伸试验中试样应力分布方式。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粘接强度(MPa)分别为32.76±7.43和43.58±4.72(P <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粘接界面混合断裂模式分别为28/36和20/36(P <0.05);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测试过程中拉伸力沿试样长轴传导,垂直粘接界面,断裂界面应力分布均匀。结论:该实验介绍的条状试样固定方法实用于微拉伸强度应力的测定。

  • 高明度 ND1代型材料表面4种全瓷冠光学特性比较

    作者:陈奕帆;张琳;刘长虹;王剑

    目的:评估高明度 ND1代型材料表面4种全瓷底冠光学参数 CIE L*a*b*值、透射比,烧结 A2体瓷后与 A2色片色差ΔE。方法:制作 ND1色基牙,分别戴入 Procera 氧化铝、Procera 氧化锆、Lava 氧化锆、IPS E.max 低透铸瓷底冠,分光光度比色仪拍摄并在颈1/3、体1/3、切1/3随机选点测色。4组底冠烧结 A2体瓷粉后再戴入 ND1色基牙(总瓷层厚度控制1.5 mm),分光光度比色仪测色,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Bonferroni 多重均数比较。结果:4组底冠均提高基牙的 L*值,彩度a*值下降、b*值变化不一致,多数组间 L*a*b*值有统计学差异。烧结体瓷后各组冠 L*值明显下降,彩度 a*、b*值上升。各部分与 A2总体色差减小(ΔE =1.27~4.17)。4组底冠透光率均值依次为 E.max-LT A2>Pro-Alu >Lava-Zir >Pro-Zir。结论:ND1基牙戴入 4组全瓷底冠后明度、彩度差异大。底冠烧结体瓷后明度差异减少,彩度差异较大。Lava-Zir 和IPS E.max 体瓷组色差超过临床可接受度。铸造陶瓷和氧化铝底冠通透性高于2种氧化锆底冠。

  • 主桩辅桩联合应用对扁形残根抗折性能的影响

    作者:韩梦;杜琼;谢静;刘婧源;张晓

    选择20颗扁根下颌第一前磨牙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颗。实验组主桩和辅桩联合应用,对照组仅使用主桩。镍铬合金全冠修复后,用万能材料测试机测试2组样本的抗折载荷。实验组和对照组抗折载荷(N)分别为846.50±40.33和437.90±41.15(P <0.01)。纤维桩主桩辅桩联合应用进行桩核冠修复可提高扁形残根的抗折载荷。

  • CAD/CAM二氧化锆全瓷固定桥的修复效果评价

    作者:宓勇

    选择78名口内多缺失2颗牙且存在对颌牙用 CAD/CAM氧化锆固定桥修复的患者,制作92件固定桥:3单位桥59件,4单位桥20件,5单位桥13件。在修复体粘接后,随访3年,分析不同长度的全瓷桥并发症的发生和失败原因的差异。6件固定桥需要拆除,修复成功率93.5%;1例因支架断裂拆除,1例由于崩瓷面积较大而拆除,2例因继发龋脱落而不能重新粘接,另外 2例前磨牙根管治疗后牙根纵裂和核折断导致修复失败。二氧化锆全瓷冠桥具有较高的成功率,临床效果满意,主要并发症是崩瓷和脱粘接。

  • EEC 综合征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刘淑琴;胡仁梅;罗玉玲;刘新庆

    EEC 综合征是一类以先天性缺指(趾)、并指(趾)或手足裂,外胚叶发育不全和伴或不伴腭裂的唇裂三联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型唇腭裂。目前,国内关于该疾病的报道极少。该文报道 EEC 综合征1例,并通过文献复习,对 EEC 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相关讨论,为临床医师的诊断及进一步的相关研究提供帮助。

  • 1例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Ⅱ型患者咬合重建治疗的临床体会

    作者:魏煦;杨芸;韩薇;骆小平;钱冬冬;朱敏

    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牙往往磨耗严重,质脆易碎。该文介绍了1例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Ⅱ型患者咬合重建的治疗过程及修复要点。

  • 婴儿色素性神经外胚层瘤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毛静静;徐兴侨;王彦亮;周稚辉;郎淼杰

    笔者报告1例婴儿色素性神经外胚层瘤(MNTI):3月大男婴,发现右上颌骨处肿物半月,行肿物切除术,并刮除累及牙胚和骨质。镜下示肿瘤含上皮样细胞和神经母细胞,免疫组化示上皮样细胞 HMB-45、CK、EMA、Vim 阳性,神经母细胞 S100、NSE、GFAP、Vim 阳性。术后18个月密切随访,未发现复发转移。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复习讨论。

  • 拔牙与非拔牙矫治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临界病例软组织侧貌的影响

    作者:常乾;张丹;任利玲

    拔牙与非拔牙矫治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临界病例软组织侧貌的影响一直是正畸医生关心的问题。本文从拔牙矫治与非拔牙矫治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临界病例软组织侧貌的影响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拔牙模式、生长发育)作一综述。以期为正畸临床安氏Ⅱ类1分类错?临界病例的诊疗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 建立更好的生物模型以深入了解咬合

    作者:PULLINGER(综述);张晗(译);徐珂(译)

    咬合与颞下颌关节髁突位于关节窝中的位置是否有关系,以及是否对功能有影响,一直存有争议。临床上二者相关的观点很受重视,但是从目前发表的研究结果(多为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结果)来看,其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主要问题是分布方面有重叠,灵敏度及特异性都比较低,不具有预测性。由于形态与功能的关系是生物学研究的基本内容,许多问题亟待研究。大多数生物学问题都没有像咬合与颞下颌关节髁-窝的位置关系这样,在研究工作中遇到这么多困难。该文从把颞下颌关节解剖结构当成一个多因素的、封闭的滑膜系统进行分析的角度,作以阐述,这种多因素分析方法就数据进行分析,减少偏倚。分类树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法,可以提供有价值的预测,并帮助建立合理的临床模型。该文分析结果显示,用变量 R2作预测,结果 TMD 患者中的关节结构正常的比例预测为32.6%。该预测的灵敏度为67.9%,特异性为85.7%。有37%为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28%为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关节弹响和绞锁患者的关节骨性结构的形态差异很大,但不能证明关节铰锁是继发于弹响后的疾病进程,而仅表明弹响关节如果有关节绞锁特征,其症状更具有进展趋势。部分实验证实了 TMJ 骨性结构与功能之间具有相关性,但这种相关程度为中等程度,不应被夸大。文献中关于正常和异常的生物模型不止一个,该文讨论了一些与临床诊疗方案关系密切的内容。

  • 临床辩论模式联合病例教学法在口腔修复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马楚凡;吴江;李冬梅;田敏;黄静;张少锋;陈吉华

    为探讨临床辩论模式联合病例教学法在口腔修复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教研室以35名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带教教师选择好典型牙列缺损的临床患者后,学生分组跟随带教老师参与典型患者的临床问诊、检查和诊断过程,然后各组在提供的备选修复方案中选择一种来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整理并列出发现的问题;要求学生针对问题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进行准备,后以辩论的形式检查教学效果。结果发现,通过临床辩论模式联合病例教学法,可以使学生们在熟悉口腔修复临床检查、诊断操作等基本步骤的同时,积极查阅资料,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做到活学活用。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弥补了传统灌输教育的不足之处,更加积极的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有助于临床思维的形成和临床知识的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 数字化切片在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刘源;王新文;周峻

    介绍了数字切片技术的特点和对于传统实验教学的优势,数字化切片在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师生互动更加灵活。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教学的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实用口腔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