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实用口腔医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Stomatology 실용구강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9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3733
  • 国内刊号: 61-106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52-9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赵铱民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人脐带Wharton's Jelly来源间充质干细胞与人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对比研究

    作者:黄银莉;周洪;苏晓霞;钟天宇

    目的:比较人脐带Wharton's Jelly来源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Wharton's Jelly-derived mesechymal stem ceils,hUCWJMSCs)与人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hPDLSCs)成骨分化能力.方法:体外培养hUC-WJMSCs和hPDLSCs.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成骨诱导后测定细胞的ALP活性,茜素红染色检测细胞矿化能力,Real-timePCR分析OPN和Runx2基因的表达.结果:hUCWJMSCs增殖能力高于hPDLSCs;经矿化诱导后hPDLSCs ALP表达、矿化结节形成高于hUCWJMSCs(P<0.05);Runx2在hPDLSCs中表达高于hUCWJMSCs(P <0.05);而hUCWJMSCs中OPN表达高于hPDLSCs(P<0.05).结论:hUCWJMSCs、hPDLSCs均具有成骨分化能力,hPDLSCs成骨分化能力较强.

  • 司米护齿涂剂用于固定正畸矫治过程中牙釉质脱矿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利娜;巨佳;尚敏;贺娇;张亚;王鑫;贺文娟;王晓娟;金作林

    目的:验证司米护齿涂剂治疗正畸过程中牙釉质脱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多乐氟氟化钠护齿剂阳性对照试验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6例.记录受试者使用前以及使用后连续3个月的釉白斑情况.检查口腔黏膜的反应、哮喘发作情况或胃部恶心情况,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完成试验病例有150例,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剔除比例为1.32%.3次复诊结果均表明,试验组非劣效于对照组.无不良事件记录.结论:司米护齿涂剂治疗正畸过程中牙釉质脱矿的效果非劣效于对照组多乐氟氟化钠护齿剂.

  • 2种上颌快速扩弓器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

    作者:王梦含;葛振林;田黎;李佩蓉;车远倩

    目的:比较牙支持式及混合支持式扩弓器进行上颌快速扩弓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BM、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收集所有比较牙支持式及混合支持式扩弓器进行上颌快速扩弓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5-10-31.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由2位研究者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8篇,患者20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牙支持式及混合支持式扩弓器相比,两者在扩弓矫治前后右侧第一磨牙倾斜角度变化[MD=-1.62,95%CI(-3.18,-0.07)]、第一前磨牙间距变化[SMD=-0.86,95%CI(-1.47,0.25)]、牙槽突倾斜角变化[SMD=-0.86,95%CI(-1.10,-0.20)]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扩弓矫治前后第一磨牙间距变化[SMD=-0.08,95%CI(-0.61,0.45)]、左侧第一磨牙倾斜角度变化[MD=-1.12,95%CI(-2.57,0.33)]、上颌骨横向宽度变化[SMD=-0.30,95% CI(-1.08,0.47)]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牙支持式及混合支持式扩弓器对上颌牙弓的扩张效果相当,牙支持式扩弓器会造成更多的第一磨牙及牙槽突倾斜.

  • 蛋白激酶C激活对口腔鳞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作者:陈钟;郑晓丹;徐勇

    目的:利用舌癌细胞系HN12探索激活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对口腔鳞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方法:采用质粒pCMV6-AC-GFP-P120ctn转染HN12细胞,使HN12过表达P120-连环蛋白(P120-catenin,P120ctn),再加入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激活剂佛波酯(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e,PM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PMA处理前后PKC、P120ctn、E-cad的mRNA和蛋白表达,通过Transwell细胞侵袭及细胞迁移试验等方法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当PKC被PMA活化时,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细胞中P120ctn的表达显著降低,E-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也随之降低,间质标记蛋白N-钙黏蛋白(N-cadherin,N-cad)和波形蛋白(Vimentin,Vim)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提高(P<0.05).结论:PKC可能通过磷酸化调节P120ctn的表达,参与细胞黏附的调控,促进EMT,在口腔鳞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过程中发挥作用.

  • 北京市居民原发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病情况及相关资料分析——单中心5年连续研究

    作者:白雪校;赵丹;张杰

    目的:分析北京市居民原发口腔癌发病、治疗及资源消耗情况.方法:连续抽取2009 ~ 2013年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住院的北京市居民原发口腔癌患者的病历资料,采集年龄、性别、部位、分期、烟酒史、术式、住院日、费用等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有415例患者入组,男女性别比为1.2∶1.舌癌多见(41.0%),男女口腔癌的部位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1).40岁以上患者占96.6%,中位诊断年龄64岁,男女口腔癌的年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1).晚期口腔癌占54.9%.中位治疗费、手术费、住院日随肿瘤T分期进展而递增.结论:从单中心角度看,北京市晚期口腔癌占半数,晚期口腔癌医疗资源消耗明显升高,应当进一步加强预防措施.

  • 鼻唇角、颏唇角改变对骨性Ⅱ类和Ⅲ类患者面容影响的三维美学评价

    作者:马玥;任嫒姝;付钢

    目的:研究骨性Ⅱ类和Ⅲ类患者鼻唇角、颏唇角改变对外貌的三维审美影响,并研究正畸医生与患者的审美差异.方法:分别选取1名骨性Ⅱ类和Ⅲ类患者,拍摄其正、侧45°像,利用3 DMAX软件按照其面下三分之一形态制成三维头部模型后,改变其鼻唇角和颏唇角后分别生成16个三维头模,导入iPad后选取30名正畸医生和60名正畸患者对随机排序的人头模型进行三维审美评分.结果:对于骨性Ⅱ类患者,2组评分中鼻唇角、颏唇角变化为(+15°,-15°)和原始面貌均得分低;专业组评分中(+10°,0)、(+15°,0)得分高,而非专业组评分中(+5°,-5°)、(+5°,-10°)得分高(组间评分,P<0.05).对于骨性Ⅲ类患者,2组评分中鼻唇角、颏唇角变化为(0,+ 15°)、(0,+10°)和原始面貌均得分低;专业组评分中(-5°,+15°)、(-10°,+15°)得分高,而非专业组评分中(-10°,+5°)、(-15°,0)得分高(组间评分,P<0.05).结论:骨性Ⅱ类和Ⅲ类患者适当代偿后的面容更受评分者喜欢,但专业组和非专业组对于代偿的具体量的审美有差异.

  • 口腔鳞癌患者与健康人唾液差异蛋白组学的初步研究

    作者:孙昆俊;马洪;康颖倩;邹贤玉

    目的:研究口腔鳞癌患者与健康人唾液蛋白差异表达情况.方法:收集口腔鳞癌患者唾液17例,健康人唾液17例,通过以双向凝胶电泳技术以及质谱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在口腔鳞癌患者唾液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选取口腔鳞癌患者和正常人唾液中具有明显差异表达的10个蛋白质点,进行质谱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共鉴定出3种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其分别为S100A8、S100A8/S100A9及表皮角蛋白2(EK2)在口腔鳞癌患者唾液中均呈高表达.结论:S100A8、S100A8/S100A9及EK2可能与口腔鳞癌患者发生有关.

  • 计算机导航技术在颌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孙国文;王毓佳;韩方凯;刘澍;卢明星

    目的:探讨计算机导航技术在颌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14例颌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先将患者的术前CT数据导入计算机导航系统中,根据颌骨镜像原理进行术前设计及三维手术模拟,确定骨切除位置及范围.术中,根据病变部位及手术范围可将参考架置于患者前额或是下颌骨颏部.完成注册与配准,使手术视野和导航显示屏上的虚拟图像完全匹配.结果:面部的解剖结构与三维重建模型完全吻合,术中顺利完成实时导航.手术器械可实现空间定位,能够明确其与手术区域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手术具有高度的精确性与安全性.术后疗效的评估是通过术前计划和术后CT重建影像相融合得到的,1~3年的随访中没有发现并发症.结论:计算机导航系统在提高颌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安全性与准确性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锥形束CT在涎石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孙睿;陈恒雯;安韡;陈文革;高之江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的影像检查方法为涎石症患者寻找佳的影像诊断方法.方法:分析32例涎石症患者在超声、X线、锥形束CT 3种不同影像检查方法的阳性率和阴性率,比较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锥形束CT的敏感性和阴性期望值(95.8%、80%)明显高于超声检查(83.3%、50%)和X线片检查(58.3%、2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种影像检查方法在特异性、阳性预测值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锥形束CT在诊断涎石症方面,能确定结石的数目、大小并定位,准确性高.

  • 隐形矫治器、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对成人正畸患者牙周指数及龈沟液炎性因子的影响

    作者:陈婉红;苏江凌;蔡世雄

    目的:研究隐形矫治器、自锁托槽及传统托槽对成人正畸患者牙周指数及龈沟液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90例成人正畸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自锁组及隐形组(n=30),分别佩戴传统MBT托槽、Damon Q自锁托槽及Invisalign隐形矫治器,观察矫治前、矫治后1、3、6个月及矫治结束时患者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及龈沟液内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情况.结果:矫治后1~6个月,传统组及自锁组患者牙周指数及龈沟液内炎性因子水平持续升高(P<0.05),6个月达高峰,矫治后1个月自锁组与传统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矫治后3个月至矫治结束自锁组牙周指数及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隐形组患者PLI、IL-1β及TNF-α在矫治后6个月较矫治前升高(P<0.05),但矫治后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传统组及自锁组(P<0.05).结论:自锁托槽在正畸矫治中后期对牙周组织的影响小于传统托槽,隐形矫治器及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相比,在正畸矫治后各个时期均更利于牙周组织的健康.

  • 螺旋CT评价青少年与成年人牙槽骨皮质骨密度及厚度的差异

    作者:郄会;王文娟;樊世锋;周冠军;李晨曦;芦琳;单丽华

    目的:通过螺旋CT测量,评价不同年龄(青少年12~18岁,成年人19 ~48岁)、性别及位置在牙槽骨皮质骨的厚度及密度的差别.方法:对60例12 ~48周岁患者(男27例,女33例,青少年组35例,成人组25例)进行颌骨螺旋CT扫描,在12个牙根间部位测量牙槽嵴顶至14 mm高度的颊侧皮质骨厚度及灰度值.结果:上下颌骨的皮质骨厚度及密度总体趋势表现为随着距牙槽嵴顶垂直距离增大而增大.上下颌前部皮质骨厚度平均为1.0~1.5 mm.上颌后部厚度为1.1 ~1.8 mm,下颌后部为1.5 ~2.8 mm.下颌后部皮质骨厚度及密度明显高于上颌后部(P<0.05).皮质骨厚度无明显年龄及性别差异,而青少年皮质骨密度明显低于成年人(P<0.05).成年人下颌后部骨密度高,而青少年时期上颌后部骨密度低.结论:青少年皮质骨密度明显低于成年人,上颌后部低,而成年患者的下颌后部皮质骨较厚且硬度较大.

  • 低角与均角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肌激动器治疗前后软硬组织变化

    作者:张延晓;陈瑛;徐庆

    目的:探讨肌激动器对不同骨面型的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矫治前后软硬组织变化的影响.方法:纳入22例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男12例,女10例,平均年龄(11.5 ±0.67)岁],根据其骨面型分为低角组(n=15)和均角组(n=7).肌激动器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头影测量分析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用SPSS 13.0软件,t检验分析治疗结果差异.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前后Co-Pg、ANB、Wits、NA-Pg、LI-APg和L6-MP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组织项目中低角组和均角组治疗前后Wits值变化分别为1.34°±1.82°和3.50°±1.77°,NA-Pg值变化分别为(3.06±2.00) mm和(5.80 ±3.17) mm,牙齿项目中L1-APg变化值分别为(-1.16±1.74)mm和(-2.83±1.48)mm,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低角与均角组软组织测量项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激动器矫治低角和均角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均能取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均角患者对矫治器的反映效果好于低角患者.

  • 不同矢状骨面型后牙微种植体植入安全区研究

    作者:王巧静;黄振贤;潘颖丹;肖立伟

    目的:CBCT探究不同矢状骨面型后牙区植入微种植体的安全区域特征.方法:纳入骨性Ⅰ、Ⅱ、Ⅲ类患者各20名的CBCT数据,运用InVivo 5.0软件重建,选择上下颌第一前磨牙远中至第二磨牙近中区域,分别测量距牙槽嵴顶2、4、6、8、10mm处的近远中向宽度,采用SPSS 19.0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颌距牙槽嵴高度4~8mm,下颌距牙槽嵴高度超过4 mm根尖间隔区域是安全适宜的微种植体植入部位.上颌第一前磨牙和第二前磨牙根间骨量在骨性Ⅰ、Ⅱ类组>骨性Ⅲ类组(P<0.05),其它测量部位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下颌后牙区各根间骨量多数表现为骨性Ⅲ类组>骨性Ⅰ、Ⅱ类组(P<0.05).结论:上颌距牙槽嵴高度4~8 mm的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间,下颌距牙槽嵴高度超过4 mm的第一和第二磨牙间的根尖间隔区域是相对安全的植入部位,不同骨面型存在一定差异.

  • CT血管造影辅助设计的个性化股前外侧皮瓣在修复舌癌术后缺损中的应用

    作者:饶鹏程;罗世洪;王雷;孙黎波;周航宇;吴双江;肖金刚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定位股前外侧皮瓣穿支血管辅助设计的个性化股前外侧皮瓣(ALTF)在舌癌术后缺损修复中的效果.方法:纳入舌鳞状细胞癌患者21例,术前采用CTA定位患者股前外侧皮瓣穿支血管并根据检查结果模拟设计个性化的ALTF,术中应用ALTF行软组织缺损重建修复.结果:2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所见血管走行与术前CTA显示均一致;切取皮瓣面积6.0 cm ×5.0 cm~11.0 cm×8.5 cm;其中20例皮瓣存活,2例皮瓣发生血管危象,经手术探查后,1例皮瓣恢复正常,1例皮瓣未能抢救成功,皮瓣坏死.术后随访6 ~ 36月,1例患者术后18个月死于肿瘤远处转移,其余患者均无瘤存活,移植皮瓣存活情况良好,舌外形、咀嚼功能、吞咽功能、语言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术前CTA可精确定位股前外侧皮瓣穿支血管,利用CTA辅助设计的个性化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整体内收上颌前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作者:郑钰婷;陈琳;吴嘉桦;林炯;谭家莉

    目的: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整体内收上颌前牙过程中上颌前牙所受的应力情况及初始移动规律.方法:采用CBCT扫描已拔除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患者,建立上牙列、牙周膜及牙槽骨的初始复合体模型.激光扫描患者牙冠外形并与初始模型三维重叠建立终模型.应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分析安装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时上颌前牙的应力分布及初始位移趋势.结果:建立了具有高仿真度的上颌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上颌双侧中切牙及侧切牙初始位移趋势一致,表现为远中舌向倾斜移动,且均有伸长趋势,其牙周膜应力分布与其位移趋势相一致;上颌双侧尖牙表现为远中倾斜移动趋势.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整体内收上颌前牙时,上颌前牙均表现为倾斜移动,且有伸长趋势.

  • 慢性间歇性低氧条件下大鼠龈沟液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变化

    作者:郑恬恬;王小琴

    目的:探讨间歇性低氧条件下大鼠龈沟液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变化.方法:将32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n=8):常氧对照组(A组)、常氧牙周炎组(B组)、间歇性低氧组(C组)、间歇性低氧合并牙周炎组(D组).用正畸结扎丝结扎双侧上颌第二磨牙颈部和高糖饮食方法建立牙周炎模型,常氧和低氧组分别在常氧和模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条件下饲养8周,采集大鼠实验牙龈沟液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变化.结果:所有的大鼠均检出牙龈卟啉单胞菌.D组牙龈卟啉单胞菌的量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B组牙龈卟啉单胞菌的量高于A组(P<0.05).结论:慢性间歇性低氧可加重牙周炎病程,与龈沟液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增加有关.

  • 不同管径钛纳米管对成纤维细胞增殖、伸展和胶原分泌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红彩;马壮

    目的:研究不同管径Ti-TiO2纳米管对成纤维细胞增殖、伸展和胶原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以1、5、10、20 V电压阳极氧化制备不同管径Ti-TiO2纳米管试件,试件表面培养成纤维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扫描电镜观察形态,天狼星红苦味酸染色检测细胞胶原分泌功能.结果:1、5、10、20 V制备的纳米管径依次为15、30、50和100 nm.细胞在抛光表面的增殖均高于纳米管表面;第5天时,100 nm纳米管表面细胞的增殖显著高于其他(P<0.01).第3天时,抛光表面细胞呈典型长梭型,纳米管表面细胞伪足明显.100 nm纳米管表面细胞的试件胶原分泌功能大(P<0.05).结论:100 nm纳米管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较小并能促进细胞的胶原纤维分泌功能.

  • 透明质酸、TGF-β1对下颌骨髁突软骨增殖分化的影响

    作者:蔺栋鹏;吕瑾茹;赵天一;王永功;彭利伟;马秦

    目的:研究透明质酸(HA)、TGF-β1因子对下颌骨髁突软骨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取新生小鼠的下颌骨髁突软骨体外进行组织培养,按培养液内添加因子不同分为对照组、HA(0.5 mg/ml)、TGF-31(5 ng/ml)组,于培养1、2、4、6、8周后进行形态学观察、软骨面积测量、茜素红染色以及碱性磷酸酶染色研究.结果:对照组中髁突软骨在培养4周后软骨内开始出现高密度光阻射区,茜素红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提示软骨基质出现了钙化、软骨内成骨的过程;HA组中髁突软骨内未出现高密度光阻射区,而髁突软骨面积却显著增大(P <0.05);TGF-β1组中髁突软骨在培养2周后提前出现了高密度光阻射区,然软骨面积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在体外培养下,HA可以促进髁突软骨的增殖,对软骨细胞的肥大分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TGF-31在早期可显著促进髁突软骨细胞的肥大分化.

  • 马尾松树皮和葡萄籽提取物对牙本质耐酸脱矿作用影响的比较研究

    作者:朱勇;唐成芳;阮建平;罗国平;王峰

    目的:评价马尾松树皮提取物(PMBE)和葡萄籽提取物(GSE)对根面牙本质耐酸蚀脱矿作用的影响.方法:表面一半被覆盖的根面牙本质块40个,被随机分为4组(n=10),分别用去离子蒸馏水(DDW)溶液、0.1%NaF溶液、12% PMBE溶液和12% GSE溶液作为实验溶液,进行为期8d的pH循环(实验溶液,酸性缓冲液和中性缓冲液).显微CT测定各组未脱矿侧和脱矿侧牙本质的矿物密度(dentin mineral density,DMD),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各组pH循环后牙本质表面显微形貌.结果:牙本质的矿物密度显示DDW组脱矿侧和未脱矿侧牙本质矿物密度差(△DMD) 198.64±59.97,NaF组为45.94±24.21,PMBE组为90.23±28.77,GSE组为105.07±29.53.PMBE组和GSE组△DMD均高于NaF组(P<0.05),低于DDW组(P<0.05),两者相互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扫描电镜见DDW组牙本质表面牙本质小管完全开放,NaF组牙本质小管基本封闭,PMBE组和GSE组牙本质小管口成梭形或狭长微裂隙开口.结论:PMBE和GSE均能提高牙本质的耐酸蚀脱矿作用.

  • hBMP2修饰的β-TCP/胶原支架对MC3T3-E1细胞成骨能力的影响

    作者:赵刚;曾娟;李德超;丁元圣;朱旭佳;宋天喜

    目的:构建含hBMP2(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2)质粒DNA的β-TCP/胶原(β-tricalcium phosphate/collagen)支架材料,并研究其对MC3T3-E1细胞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制备纳米级多孔β-TCP/胶原支架并负载含hBMP2目的DNA基因及对照质粒形成基因修饰的支架材料.建立MC3T3-E1细胞株与复合支架的体外培养体系.将其分为支架组hBMP2组(Z)对照质粒组(Z0),平皿hBMP2组(M)和对照质粒组(M0).复合培养后取样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支架表面形态,成骨诱导1、3、7、14 d检测不同浓度BMP2支架组和非支架组细胞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并在成骨诱导的不同时间点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Runx2、OCN、ALP、OPN等成骨相关标志基因表达.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含hBMP2为目的基因的质粒DNA修饰纳米β-TCP/Ⅰ型胶原溶液复合材料表面呈多孔样结构;支架组和平皿组中加入hBMP2质粒DNA都能提高ALP的活性以及成骨相关标志基因的表达;支架组对MC3T3-E1细胞成骨促进能力优于平皿组.结论:负载hBMP2基因修饰的β-TC P/胶原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骨诱导性.

  • 胰岛素和小檗碱对Ⅱ型糖尿病大鼠钛种植体骨整合的影响

    作者:朱文忠;张春宝;越野;宋鑫磊

    目的:研究胰岛素和小檗碱对Ⅱ型糖尿病大鼠种植体骨整合的影响.方法:53只SD大鼠,随机抽取10只,分入H组(健康组).剩余大鼠利用高糖饮食+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获得Ⅱ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共40只,随机等分为B组(小檗碱组)、I组(胰岛素组)、IB组(胰岛素+小檗碱组)和N组(未治疗组).将100枚纯钛种植体植入大鼠双侧股骨干骺端.第7、32、38、66和101天测量大鼠的体重(BW)和空腹血糖值(GLU).术后10周,取大鼠股骨行Micro-CT扫描、VG染色及种植体拔出实验.观察硬组织切片;测量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目(Tb.N)、骨小梁间隙(Tb.Sp)、骨小梁容积率(TBV)、骨接触率(BIC)及大拔出力(MPF).结果:BW和GLU:IB组和H组间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IB组显著优于I组和B组;I组和B组优于N组(P<0.05).骨质(BV/TV、Tb.Th、Tb.N、Tb.Sp)和骨整合(TBV、BIC、MPF):IB组和H组间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IB组优于I组和B组;I组和B组优于N组(P<0.05).结论:胰岛素和小檗碱联用可有效降低Ⅱ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并促进种植体的骨整合.

  • OPG、RANKL在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大鼠牙槽骨中的表达

    作者:钟雯怡;杨琨;高丽;杨孟雪;向文安;刘琪

    目的:探讨骨保护素(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L)在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大鼠模型中的表达水平.方法:46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健康组10只;单纯牙周炎组12只;2型糖尿病组12只;2型糖尿病牙周炎组12只;分别建模,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牙槽骨OPG、RANKL蛋白表达.结果:与健康组相比,OPG在2型糖尿病组、单纯牙周炎组、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组表达水平依次降低,RANKL的表达水平依次增强;OPG及RANKL的表达除2型糖尿病牙周炎组与单纯牙周炎组间比较无差异外,其余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症可能导致破骨细胞及免疫细胞中RANKL的上调和成骨细胞中OPG的下调.

  • 七叶一枝花-壳聚糖混合物作为义齿稳固剂的生物安全性及生物相容性研究

    作者:张雅琳;孟贺;李金源;吴文慧;梁锐英

    目的:评价七叶一枝花-壳聚糖混合物的生物安全性及生物相容性.方法:参照国家标准GB/T 16886.12-2005、YY/T 0279-1995及GBT16886.5-2003规定的方法,将七叶一枝花-壳聚糖混合物按0.1 g/ml的标准放入浸提介质中,37℃条件下、浸提24 h制备浸提液,采用口腔黏膜刺激试验、细胞毒性试验以及流式细胞术初步评价七叶一枝花-壳聚糖混合物的生物安全性及生物相容性.结果:金黄地鼠口腔黏膜与试样接触部位未见出血、肿胀,组织学观察未出现病理性改变,七叶一枝花-壳聚糖混合物无口腔黏膜刺激性;对L929细胞无细胞毒性;对L929细胞的周期及凋亡无显著影响.结论:初步认为七叶一枝花-壳聚糖混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

  • 供体MSCs来源的外泌体转运miR-26a恢复宿主MSCs功能并缓解骨质疏松

    作者:叶庆元;邱新毓;田荣;刘世宇

    目的:探讨移植的供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通过分泌外泌体缓解雌激素缺乏导致的骨质疏松的机制.方法:建立12只小鼠雌激素缺乏骨质疏松模型,通过siRNA调控MSCs外泌体释放及直接注射外泌体,明确外泌体的分泌在MSCs治疗骨质疏松中的作用;通过体外成骨分化诱导、茜素红染色、qPCR明确供体MSCs来源的外泌体对宿主MSCs功能的影响;通过miR-26a模拟物、抑制物转染、qPCR明确外泌体发挥治疗作用的机制.结果:供体MSCs通过分泌外泌体缓解雌激素缺乏骨质疏松,并证明外泌体通过恢复骨质疏松宿主MSCs成骨分化功能缓解骨质疏松,外泌体可通过转运miR-26a恢复骨质疏松宿主MSCs的成骨分化功能.结论:供体MSCs来源的外泌体可通过转运miR-26a恢复宿主MSCs功能并缓解骨质疏松.

  • 抗菌治疗对兔颊VX-2鳞癌感染性微环境中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作者:陈志红;易杰;黄桂林;张霓霓;姚礼;张立刚

    目的:探索抗菌治疗对兔颊VX-2鳞癌感染性微环境中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成熟及功能的影响.方法:瘤粒植入形成兔颊VX-2鳞癌后,附加机械创伤及高糖饮食获得该鳞癌的炎症模型,再分为3组(n=6),A组:颊癌炎症模型使用抗生素治疗3d;B组:颊癌炎症模型以生理盐水代替抗生素对照;C组:单纯颊癌不做处理.3d后收集各组肿瘤标本,制成匀浆,取上清液与正常兔外周血单核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DCs表面分子HLA-DR、CD83、CD86的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DCs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HLA-DR、CD83、CD86阳性率及刺激指数(stimulate index,SI)由高到低均分别为:C组>A组>B组(P<0.05).结论:抗菌治疗有助于感染兔颊VX-2鳞癌微环境中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及功能恢复.

  • 基于冠龈形态特征的牙周表型的分类研究

    作者:苏莎;林璐;宗娟娟

    纳入87名牙周健康的青年志愿者,测量并记录上前牙区以下数据:牙龈厚度(GT)、角化龈宽度(GW)、龈乳头高度(PH)和牙冠宽长比(CW/CL),用聚类分析法对牙周表型归类.结果提示在一定的中国汉族青年人群中,分别存在着薄扇型(Ⅰ,n=31)、厚平型(Ⅲ,n=8)和中间型(Ⅱ,n=48)3种牙周表型.

    关键词: 牙周表型 聚类分析
  • 青少年恒磨牙根管治疗后高嵌体修复的疗效观察

    作者:林青;杜毅

    选择46颗经根管治疗后的青少年恒磨牙行CAD/CAM玻璃瓷高嵌体修复,运用USPHS标准进行临床评价.经2年复查,在嵌体固位、边缘密合性、邻接关系等方面性能良好,CAD/CAM玻璃瓷高嵌体可作为根管治疗后青少年恒磨牙的有效修复方法.

  • 不同冲洗方式对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黄昕;乔峰;王珊;陈刚

    选取颌面外科拔除下颌阻生智齿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41例)术前冠周予3% H2O2、生理盐水冲洗,牙齿拔除后予碘伏冲洗1次,B组(43例)均予拔牙前后生理盐水冲洗,C组(47例)不冲洗.术后完成评价对结果统计.3种冲洗方式的差异对术后第3天疼痛无意义,对第7天疼痛及第3、7天开口度有意义,3组PoSSe量表总分存在差异,A、B组优于C组,A、B组间无差异.结果表明术前冠周冲洗与术后拔牙创冲洗可缓解术后并发症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 RGS16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表达意义的初探

    作者:宁毅;翟利琴;孙睿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RGS16蛋白在84例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78例RGS16蛋白表达阳性,其表达强度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以及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

  • 种植钉辅助远移上颌全牙列的临床应用

    作者:冯雪;刘海波;李永刚

    传统的上颌全牙列远移方法有很多种,但都存在一些缺陷.而使用种植钉辅助的方法具有结构简单、植入方便、不依赖患者配合等优点而在临床上获得广泛关注.该文介绍远移上颌全牙列的适应证、种植钉的植入部位、植入方法以及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 颌面、颈部战伤时效救治研究

    作者:吴坡

    通过查阅我军及外军历次常规战争卫勤资料,结合现代创伤学及口腔颌面外科学对颌面颈部战伤的机制、病理时程特点、救治原则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颌面颈部战伤救治时效标准的研究提供依据,进一步规范颌面颈部战伤救治的措施,为颌面颈部战伤救治技术改进、器材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实用口腔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