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医学分子生物学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Journal of Medical Molecular Biology 의학분자생물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3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8009
  • 国内刊号: 42-172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8-35
  • 曾用名: 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医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
  • 创刊时间: 200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邓耀祖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NK细胞受体NCR在肿瘤和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作者:杨佳;陈玮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 NK cell)作为固有免疫应答的主要效应细胞,在机体抗肿瘤和抗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自然细胞毒性受体( natural cytotoxicity receptors, NCR)是NK细胞表面的活化性受体,主要包括NKp30、 NKp44和NKp46。这些受体和同源性细胞表面或病毒来源的配体相互结合,可促使NK细胞活化,进而发挥杀伤功能以及分泌细胞因子。相反,肿瘤细胞和病毒也可以通过NCR实现免疫逃逸,促进疾病的发生发展。

  • microRNA与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的相关性

    作者:白云册;张宏

    在胚胎发育时期,哺乳动物体内先形成的器官即为心脏,由高保守性转录因子构成的调控体系控制着其信号通路的正确表达,并对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发育及功能的维持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心脏发育过程中,该调控体系受到任何微小的干扰,都可能会造成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各类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microRNAs作为一类小分子非编码RNA,其参与心血管系统的发育及疾病的发生过程,已经引起了各界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在大部分生物组织中, microRNAs主要通过抑制靶基因的翻译,从而在转录后抑制靶基因的表达。新研究表明,在心脏等靶器官中,维持和恢复相应microRNA的稳定表达可能成为心血管等疾病治疗的一个新靶点。文章就microRNA在各类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进行了深入概括,这将有利于促进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 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与肿瘤逃逸

    作者:刘方方;谢军平

    肿瘤微环境是肿瘤细胞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内环境,肿瘤免疫逃逸机制与肿瘤微环境密切相关。文章综述了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如调节性T细胞、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选择性活化的巨噬细胞及功能受损的树突状细胞对肿瘤免疫逃逸的作用,以及如何逆转这种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治疗策略。

  • 表观遗传修饰改变与线粒体疾病

    作者:危新俊;颜景斌

    线粒体功能失调是导致线粒体疾病的主要原因,因此了解线粒体功能的调节机制非常重要。近期的研究表明,表观遗传修饰的对象不仅包括细胞核DNA还包括线粒体DNA,表观遗传修饰的变化对线粒体功能的调节机制有重要影响。文章主要概括了线粒体DNA甲基化、细胞核基因组的DNA甲基化和微RNA ( microRNA, miRNA)调控等表观遗传修饰与线粒体疾病发生的关联研究进展。

  • 生物标记物在肝细胞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沈建宇;甘绍举;胡黎黎;赵明;谢浩;丁先锋

    肝细胞肝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世界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在中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了一些新的生物标记物具有潜在的诊断和预后价值,这些生物标记物不仅可以用于HCC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也有助于确定治疗干预中的潜在靶标,为HCC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和依据。

  • Th17细胞在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贺利利;李正发;杨同华;赵仁彬;辜学忠;关心

    Th17细胞是以产IL-17 A、 IL-17 F为主的CD4+T细胞,并因此而得名。研究表明Th17细胞分化、转录及相关细胞因子等在机体免疫防御、免疫稳定维护中发挥重要作用。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 immuno-related pancytopenia, IRP)涉及多个临床学科,造血早期自身抗体及免疫调节功能可能是其症结所在。研究Th17细胞与IRP发生之间的相关性,对临床诊断、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 Th17细胞与一些免疫性疾病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骨髓异常综合征等有关。因此,文章就Th17细胞在免疫性疾病IRP中的调节作用进行重点综述。

  • 记忆性C D8+ T细胞免疫应答机制

    作者:于慧杰;吕进;宋秀军;贾洪琳;江其生

    免疫记忆是高等脊椎动物获得性免疫应答的显著特征。体液免疫应答与细胞免疫应答构成免疫记忆的两大重要分支。免疫记忆是指机体在对某一抗原产生特异性识别及应答的同时,记住该抗原,当再次遭遇同一抗原时,能发生快速和强烈的免疫应答。记忆性T细胞与感染免疫、肿瘤免疫、疫苗设计、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移植排反应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深入研究记忆性T细胞的生成、维持、功能和调控机制不仅能指导新型疫苗的设计,有望更好的治疗疾病。

  •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稿约简则

    作者:

    1本刊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及相关科技工作者结合我国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动态、方向,撰写有实际指导意义的述评、研究论文、研究快报及简报、新技术、新方法、新器械、书评、专题讨论、国内外有关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新进展的小专论等。
      2其文稿要求论点明确,设计合理,资料可靠,文字洗练,层次清楚,数据准确,图表清晰,科学性强。题名应简明、直叙,应能反映论文的中心内容。中文题名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不超过10个实词。题名中应包括主要关键词。

  • 基于质谱技术的新兴蛋白质组学及其应用研究

    作者:眭维国;杨桂淇;薛雯;车文体;陈洁晶;戴勇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以及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对蛋白质的研究已从简单的蛋白质化学发展到蛋白质组学阶段,质谱技术已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和核心技术。而基于质谱技术的蛋白质组学已开始成熟,这为生命活动规律的研究提供了手段,为临床应用的研究提供给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基于质谱的新兴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及其近的突出应用,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 基因芯片技术在肿瘤相关基因筛选及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卜范峰;王燕

    基因芯片技术是建立在基因探针和杂交测序技术上的一种高效快速的核酸序列分析手段,该技术相比其他分子生物学工具,具有分析速度快、所需样品量少、污染少等优点。由于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预后均与基因密切相关,因此,作为一种新型的基因检测工具,基因芯片技术必将成为肿瘤相关基因研究及治疗的有效工具。

  • 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小鼠肾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表达的影响

    作者:常晓艳;张颖;杨倩;裴广畅;徐钢

    研究肾脏缺血再灌注( ischemia-reperfusion, IR)对小鼠肾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 VEGFR3)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即分为5组:假手术组( Sham组)﹑缺血再灌注0﹑6、12﹑24 h组( IR 0 h组﹑IR 6 h组﹑IR 12 h组﹑IR 24 h组),每组6只。缺血再灌注组用无创性动脉夹夹闭左侧肾带,置于32℃温箱后1 h松开血管夹,随后切除右肾。 Sham组操作同上,但不夹闭左侧肾蒂。再灌注0﹑6﹑12﹑24 h后处死小鼠,收集肾脏及小鼠外周血标本。测定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水平。 PAS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 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脏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较,再灌注0 h时小鼠血肌酐和尿素氮无明显升高,但缺血再灌注6﹑12﹑24 h后血肌酐和尿素氮呈显著性上升。 IR各组肾组织病理损伤也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明显肿胀坏死,蛋白管型形成,刷状缘脱落。随着缺血再灌注时间的进展, VEGFR-3蛋白表达量增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VEGFR3主要分布在肾脏皮质髓质交界处的肾小管。结论 VEGFR3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表达量上升,且表达部位主要分布于肾脏皮髓质交界处的肾小管,因此VEGFR3可能参与调控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 生长抑制和DNA损伤基因45 a在人不同组织类型涎腺肿瘤中的表达

    作者:郭淑荣;董刚;李涛;郑建金;齐方梅;徐燕;卢恕东

    目的:探讨生长抑制和DNA损伤基因45a (Gadd45a) mRNA在涎腺正常组织及其良、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PCR)方法检测30例正常涎腺组织和涎腺良、恶性肿瘤中Gadd45a mRNA的表达量。结果与瘤旁正常腮腺组织相比, Gadd45a mRNA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量降低; Gadd45a mRNA在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量,在基底细胞腺瘤中的表达量亦降低, Gadd45a mRNA在腺淋巴瘤中的表达量未见明显变化。 Gadd45a mRNA在恶性肿瘤中表达较良性肿瘤(多形性腺瘤和基底细胞腺瘤)降低( P <0.05)。结论提示Gadd45a基因可能在涎腺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Gadd45a mRNA在恶性涎腺肿瘤中低表达可能诱导了肿瘤细胞的恶性增殖。

    关键词: GADD45A 涎腺肿瘤 RT-PCR
  • 戊型肝炎病毒感染HepG2细胞蛋白质组学研究

    作者:毕艳红;崔成成;杨臣臣;井申荣;曾韦锟;黄芬

    比较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感染和未感染HEV后细胞内蛋白质表达谱的变化,为初步探索HEV在宿主细胞内感染机制及致病机理奠定基础。方法 RT-nPCR和免疫荧光确认HEV感染HepG2细胞后,利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 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 iTRAQ)技术比较HEV感染组与未感染组HepG2细胞蛋白质表达差异。结果 HEV感染导致328种蛋白发生变化,与未感染组相比,262种蛋白表达上调,66种蛋白表达下调。结论 HEV感染HepG2细胞导致大量蛋白差异表达,功能预测表明这些蛋白涉及到宿主的物质代谢、细胞信号转导、免疫蛋白、细胞骨架成分等方面,为今后研究HEV感染机制和致病机理奠定基础。

  • hTERC基因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帆;王治洁;帅翰林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石蜡标本中人染色体端粒酶基因( human telomerase gene, hTERC)表达情况及其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上海第八人民医院148例宫颈石蜡组织标本,其中对照组20例(正常宫颈),研究组128例( CINⅠ级30例, CINⅡ级53例, CINⅢ级45例)。应用荧光原位杂交( FISH)技术检测其hTERC基因的表达并采用凯普HPV-DNA分型测定上述受试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结果①随着宫颈病变级别增高, hTERC基因阳性表达率增加。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hTERC基因扩增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63.707, P<0.05); CINⅡ级及以上病变的hTERC基因扩增率明显高于CINⅠ级,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36.973, P<0.05)。②受试者中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为74.3%(110/148),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组hTERC基因扩增率和阴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6.9, P<0.05)。结论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hTERC基因扩增与HPV感染具有一定相关性。

医学分子生物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