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儿科学 >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中国循证儿科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vidence Based Pediatrics 중국순증아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
  • 影响因子: 0.9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5501
  • 国内刊号: 31-196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394
  • 曾用名: 中国医学文摘-基础医学
  • 创刊时间: 200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桂永浩
  • 类 别: 儿科学
期刊荣誉:
  • 儿童多发性硬化33例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作者:李树华;张林妹;周水珍

    目的 探讨儿童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 收集1998年5月至2011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科病史记录中确诊和可疑MS患儿的病史资料,重新以2005年McDonald标准进行评估,纳入符合该标准确诊MS的连续病例.提取临床表现、实验室、影像学检查和随访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3例确诊MS患儿进入分析,其中男17例,女16例.发病年龄2岁4个月至14岁10个月,其中<10岁26例(78.8%).①以急性脑病起病9/33例;结合首次发作及复发时的临床表现,视觉障碍26例(78.8%),惊厥16例(48.5%),脊髓受累12例(36.4%),均为非完全型横贯性脊髓炎表现.②合并癫9例(27.3%),其中4例为部分性,5例为全身性;5例出现于MS首次发病;4例于MS复发时发作.③28/33例入院时行CSF检查,WBC和(或)蛋白升高13/28例(46.4%),寡克隆带阳性13/28例(46.4%).④31/33例入院时行MRI检查,病变部位以额、顶、颞叶皮质下白质多发(22/31例,71.0%),其次为脑干(14/31例,45.2%)和侧脑室周围(9/31例,29.0%).30/33例行EEG检查,其中24例(80.0%)异常.⑤确诊MS患儿均予糖皮质激素治疗,11例同时予IVIG,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⑦随访4个月至10年,平均4.5年.26/33例(78.8%)有复发,首次复发时间 ≤3个月15例(57.7%),复发患儿中有3例死亡.22/26例复发患儿复查MRI,20例(90.9%)出现新的病灶或原有病灶较前增大,2例(9.1%)病灶较前缩小.结论 儿童MS发病年龄<10岁比例较高;首次发病可以急性脑病起病;视力障碍、惊厥和脊髓受累常见.MRI显示皮质下白质病灶多见.以复发-缓解型为主,多于半年内复发.

  • 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中文版)评估上海市3~66月龄儿童神经精神发育春夏秋季的差异

    作者:魏梅;SQUIRES Jane;宋魏;喻茜;姚国英;卞晓燕;张莉;郑小斐;CHEN Ching-I;徐素香

    目的 应用"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父母完成的儿童发育监测系统"的标准化翻译中文版(ASQ-C),研究上海市3~66月龄儿童在春、夏和秋季神经精神发育的差异.方法 于春、夏和秋季,在上海市3~66月龄儿童中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共有8 472名儿童的父母和(或)养育人完成了儿童月龄相应的ASQ-C测试.儿童ASQ-C的量表总分及沟通(CM)、大运动(GM)、精细运动(FM)、解决问题(CG)和个人-社会(PS)能区得分以±s表示;多组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法.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排除混杂因素.结果 ①不同季节测试儿童的ASQ-C量表总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高至低的排序是秋、夏和春季,秋季显著高于夏和春季(P<0.05),夏季与春季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不同季节测试儿童的ASQ-C 5个能区得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均以秋季高;其中CM能区得分从高至低的排序为秋、春和夏季,其他4个能区得分从高至低的排序均为秋、夏和春季.两两比较结果显示,CM能区得分秋季显著高于夏季(P<0.05),秋季与春季、春季与夏季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4个能区得分均表现为秋季显著高于夏和春季(P<0.05).结论 季节对3~66月龄儿童的神经精神发育有影响;进一步研究季节或气候与儿童发育的关系很有必要;在儿童发育评估量表的研究中,建议考虑季节因素的影响.

  • 儿童Kearns-Sayre综合征8例临床分析

    作者:方方;丁昌红;肖静;王晓慧;吕俊兰;马祎楠;吴倩;郎志奇

    目的 分析儿童Kearns-Sayre综合征(KSS)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 对8例临床诊断为KSS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头颅影像学特点、实验室检查、常见线粒体基因(mtDNA)点突变筛查、肌肉病理和随访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6例,女2例;发病年龄5岁3个月至13岁1个月,平均9岁5个月;病程1个月至3年,平均1年6个月.8例就诊时均出现眼睑下垂,5例以眼睑下垂为首发症状,双眼同时发病4例;2例以共济失调为首发,1例以智力倒退为首发,这3例在发病后1个月至2年半均出现双眼睑下垂.2例合并糖尿病,1例既往患Person综合征.8例均有眼球活动受限和身材矮小体征,身高和体重均在正常同龄儿的P10以下;6例眼底检查发现视网膜色素变性,1例入院时无视网膜色素变性,5年随访时出现视网膜色素变性.8例均未见视神经萎缩.小脑共济失调6例.心脏传导阻滞5例,其中3例入院时即发现完全或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分别于1年7个月至4年后发展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随访均死亡;2例入院时ECG未见传导阻滞,随访4~5年时出现Ⅰ度房室传导阻滞.6例CSF蛋白均>1 000 mg·L-1.7例行尿有机酸分析,其中4例正常,3例提示酮尿症.常见mtDNA的A3243G、A8344G、T8993G、T8993C、A1555G、G11778A点突变筛查,均未发现突变.8例均行头颅MRI检查,均表现为双侧对称性白质长T1长T2信号,Flair像高信号,以额、顶叶皮质下白质及小脑白质为主,2例累及胼胝体压部,1例内囊后肢受累;6例脑干受累,以中脑和桥脑背盖部为主,丘脑和基底节区受累分别为4例和3例.肌肉病理6例组织化学检查可见破碎红肌纤维,8例电镜下均观察到肌膜下线粒体堆积和形态异常的线粒体.1例应用Southern印迹方法发现肌肉组织中存在大片段mtDNA缺失约6 kb.6例随访2~5年,其中3例死亡,3例病情进行性加重.结论 儿童KSS罕见,双眼睑下垂、眼肌麻痹、视网膜色素变性、小脑共济失调和心脏传导阻滞为主要表现.根据临床及肌肉活检可进行临床诊断,肌肉样本中发现mtDNA大片段缺失可确诊.

  • 儿童缺血性脑卒中远期预后追踪研究

    作者:李久伟;丁昌红;赵若岩;邹丽萍

    目的 探讨儿童缺血性脑卒中(IS)远期预后并初步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 收集1992年1月至1997年5月首次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我院)的IS连续病例.对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发病时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愿意接受随访的患儿到我院随访,项目包括问卷调查、物理检查、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定、智力测量、患肢运动功能评定(FMA评估)、头颅MRI和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检查,分析IS的远期预后.结果 44例IS连续病例符合纳入标准,其中1例病初死亡,3例无法取得联系,15例拒绝随访.25例进入分析,其中男14例,女11例.起病至本次随访的间隔时间平均为12.2年,随访时平均年龄16.3岁(11.3~24.2岁).①起病时23例表现为偏瘫症状,2例四肢瘫.10例患儿病因不明,呼吸道感染5例,轻微头外伤5例,Moyamoya病2例,同时呼吸道感染和头外伤1例,心脏病和脑动脉炎各1例.②5/25例起病入院时出现惊厥的患儿出院后未再出现惊厥;起病时未发生惊厥的2例患儿出现癫发作;2例Moyamoya病患儿出院后出现IS复发.③25例患儿肌力均较起病时提高;25例患儿ADL得分在118~126分,均符合ADL功能独立;FMA评分结果显示11例(44%)患儿患肢运动功能达到正常.④7例(28%)患儿全量表智商<70分;15例(60%)患儿存在心理问题,包括记忆力差11例,注意力不集中10例,自信心不强9例,动作过多7例,社交恐怖7例.⑤MRA检查显示3例起病时血管狭窄的患儿其狭窄程度明显减轻,余22例患儿无明显改变.⑥基底节、内囊和丘脑部位梗死者以及特发性脑卒中患儿FMA评分较高.结论 儿童IS远期预后较好,均可达到生活自理.约50%患儿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和心理问题,整体认知能力偏低.基底节、内囊和丘脑部位梗死和特发性IS者运动功能预后良好.

  • 胃镜检查诊断消化道疾病儿童临床特征与营养状况分析

    作者:陈光华;黎海芪

    目的 分析胃镜检查诊断为消化道疾病的6~18岁儿童的临床表现、胃镜结果与营养状况关系.方法 以2010年8月至2011年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的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测量体格生长指标(身高和体重),分析临床表现和胃镜检查结果,参照WHO 2007年制定的"儿童生长标准"评价胃镜检查诊断为消化道疾病儿童的营养状况.结果 研究期间431例儿童行胃镜检查,排除资料不完整者25例,406例(94.2%)进入分析,其中6~12岁313例,~18岁93例.①244例以慢性反复性腹痛为主诉,病程多在1年以上;急性腹痛就诊59例,以进食后早饱、食欲不振就诊40例;以进食后恶心、呕吐就诊15例.②389/406例(95.8%)胃镜检查结果异常,其中73.3%(285例)为慢性胃炎,十二指肠、食管和急性胃黏膜病变检出率分别为78例(20.1%)、11例(2.8%)和8例(2.1%).③389例胃镜检查结果异常儿童BMI呈偏态分布;胃部病变、十二指肠病变、食管病变儿童BMI<P5分别占23.7%(71/300例)、16.7%(13/78例)和9.1%(1/11例);在BMI<P5的67例慢性胃炎患儿中,HP相关性慢性胃炎占38.8%(26/67例).④胃镜检查结果异常的243/389例慢性腹痛儿童中,40例(16.5%)BMI<P5;58/389例急性腹痛儿童中,1例(1.7%)BMI<P5;39/389例以"消瘦"为主诉就诊的儿童中,38例(97.4%)BMI<P5.结论 上消化道疾病儿童体型消瘦的比例较高.慢性腹痛、无明原因的体重减轻或消瘦等症状的学龄儿童和青少年需除外慢性上消化道疾病.

  • 氨甲环酸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出血和抑制炎症反应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王丽红;周守静;王炫

    目的 观察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中应用氨甲环酸(TA)减少术后出血、输血和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 纳入体重<10 kg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3组(连续TA组、分次TA组和对照组).连续TA组:于麻醉诱导后给予TA 30 mg·kg-1 继以16 mg·kg-1·h-1维持至术毕,预充液中予TA 2 mg·kg-1;分次TA组:于麻醉诱导后、体外循环开始时、体外循环结束后3个时段每次予TA 30 mg·kg-1;对照组予生理盐水替代,给药方法和容量同连续TA组.观察并记录术后出血量、异体血制品使用情况、心脏重症监护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和住院病死率,观察术前、体外循环中、术后6和24 h D-二聚体水平;术前、手术即刻、术后6、12和24 h的血IL-8、CRP和WBC计数水平.结果 120例患儿入组,连续TA组、分次TA组和对照组各40例.3组患儿术前基线资料具可比性.①术后出血量:连续TA和分次TA组术后6 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24 h出血量和异体血制品输注量3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D-二聚体水平:3组从体外循环开始至术后24 h均呈持续升高趋势,连续TA和分次TA组体外循环中、术后6和24 h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连续TA和分次T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IL-8水平:3组在术后即刻、12 h均呈持续升高趋势,连续TA和分次TA组术后24 h均出现下降趋势,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RP水平:3组在术后12 h均显著升高,术后24 h对照组较连续TA和分次TA组显著升高(P<0.01);WBC计数:3组术后12、24 h均较术前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体重<10 kg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连续TA和分次TA给药均可有效抑制纤溶反应,显著减少术后6 h出血量,并有明显的抑制炎性因子作用.

  • 儿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Emery-Dreifuss肌营养不良症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伍妘;张礼萍;吕俊兰;郑华;吴沪生

    目的 提高对常染色体显性遗传Emery-Dreifuss 肌营养不良症(EDMD)的临床和分子生物学特点的认识.方法 总结1例EDMD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断、肌肉活检病理学和基因检测结果,并综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女性,12岁,表现为进行性四肢无力,近端为著,脊柱僵硬,伴明显的双侧跟腱、肘挛缩.血浆肌酶轻度升高.肌电图提示肌源性改变,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常.股四头肌活检病理学检查显示肌肉细胞大小不均,萎缩和肥大的纤维交替存在,部分肌纤维代偿性肥大,脂肪及结缔组织增生明显,符合肌营养不良的病理表现.基因检测发现LMNA基因外显子4的序列变异c.746G>A(p.Arg249Gln).结论 基因分析是确诊EDMD的可靠方法.对进行性的、双侧对称的肌肉无力,并伴有肘关节、跟腱挛缩和脊柱僵硬的患儿应进行LMNA基因分析,有助于早期诊断EDMD.

  • C反应蛋白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准确性的Meta分析

    作者:刘维勤;肖甜甜;余加林

    目的 探讨CRP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PubMed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1989年1月至2011年7月),获得CRP诊断新生儿确诊败血症的文献.采用QUADAS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MetaDisc 1.4和RevMan 5.0软件检验各文献间的异质性,并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进行加权定量合并,计算敏感度和特异度及其95%CI.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并行敏感度分析.结果 20篇文献进入Meta分析.分析结果显示:CRP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9(95%CI:0.65~0.72)和0.87(95%CI:0.86~0.89),SROC AUC为0.88,Q*指数为0.81.CRP>8 mg·L-1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8(95%CI:0.82~0.92)和0.86 (95%CI:0.81~0.90),SROC AUC为0.94,Q*指数为0.88;CRP≥8 mg·L-1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54(95%CI:0.47~0.61)和0.81(95%CI:0.76~0.85),SROC AUC为0.80,Q*指数为0.74;两者合并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0(95%CI:0.65~0.74)和0.83(95%CI:0.80~0.86),SROC AUC为0.88,Q*指数为0.82.在纳入文献中标本来源和检测方法的差异等非阈值效应因素是产生异质性的原因.结论 CRP对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有助于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

  • 年龄和组织类型对X连锁Alport综合征女性患者X染色体失活方式的影响

    作者:张宏文;王芳;丁洁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和组织类型对X连锁Alport综合征(XLAS)女性患者X染色体失活方式的影响.方法 纳入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我院)儿科肾脏病遗传门诊就诊符合XLAS诊断标准的家系.根据年龄,将XLAS家系中女性患者分为两组,年龄≤30岁为A组,年龄>30岁为B组.采集患者及其家属静脉血3 mL,盐析法提取淋巴细胞基因组DNA.对家系中的女性患者在前臂下1/3处进行皮肤活检,并进行成纤维细胞培养.通过PCR扩增雄性激素受体(AR)基因第一外显子CAG重复序列的多肽性分析X染色体失活.每一标本X染色体失活分析均检测2次,取其平均值用于两组X染色体失活的差异分析,以X染色体失活率≥80%作为X染色体失活倾斜的标准.结果 研究期间我院儿科肾脏病遗传门诊共诊断XLAS家系186个,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XLAS家系共32个,包括36例女性患者,32例男性患者.A组和B组分别为13和23例,平均年龄分别为(17.9±11.7)和(38.6±6.2)岁.①36例女性患者中,外周血中AR基因位点杂合者32例,异质性为88.9%;AR基因位点纯合者4例.外周血中X染色体失活倾斜比例为12.5%(4/32例),其中A组0例,B组4/20例(2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43,P=0.098).②12例女性患者同时分析外周血和皮肤成纤维细胞X染色体失活,结果显示两种组织中X染色体失活方式明显不同,3例患者仅皮肤成纤维细胞显示为X染色体失活倾斜而外周血无失活倾斜;1例外周血显示X染色体失活倾斜而皮肤成纤维细胞无失活倾斜.7/12例(58.3%)患者两种组织中以同一条X染色体失活为主;5/12例(41.7%)患者则相反,两种组织间X染色体失活明显不同.结论 不同组织类型而不是年龄可影响XLAS女性患者的X染色体失活方式,这可能是有关XLAS女性患者和X染色体失活研究结果不一致的一个主要原因.

  • 儿童线粒体病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吕秋;方方

    线粒体病(MD)是指原发于线粒体能量合成系统(MEGS)功能异常所引起的一组特定的疾病.目前已知有5种原因可致MEGS功能障碍,包括线粒体呼吸链(MRC)功能障碍、丙酮酸代谢障碍、三羧酸循环障碍、脂肪酸氧化障碍和肌酸代谢障碍,其中由线粒体DNA(mtDNA)和核DNA(nDNA)突变所致呼吸链传递障碍是MD常见的原因[1].mtDNA的致病突变率至少为1/8 000[2],而Lamont等[3]发现大部分MD患儿为nDNA突变所致,Skladal等[4]报道遗传性MD(包括mtDNA和nDNA突变)的发病率高达1/5 000活产儿,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MD的发病率逐渐上升[5,6].MD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仅20%的患者具有临床综合征的表现[7],目前缺乏公认的诊断标准和有效的治疗方法,病死率高达46%,其中80%在3岁以下死亡[8].本文对儿童MD的诊断与治疗进展加以综述.

  • 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现状

    作者:李江;田金徽;杨克虎

    1 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简介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英文名称有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 individual patient, single case experiment, N-of-1 trial, N-of-1 RCT和N-of-1 study等, 其中N-of-1 trial为常用.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以患者自身作为对照,根据疾病特点设置3轮或以上试验,每轮治疗期和对照期时长由疗程决定,其顺序由第三方研究人员随机分配,保证受试者、研究者及结果测量者对分配情况均不知情,在治疗期和对照期研究者严格按照随机分配顺序给予干预措施或另一种干预措施(或安慰剂),每期结束后设置洗脱期来消除此干预措施的残余影响,对结果统计分析,评价干预措施疗效,以指导多个个体患者的医疗或护理[1].

  • 间接比较和多种干预措施比较的方法学及应用

    作者:胡晶;杨智荣;詹思延

    基于严格设计随机对照试验(RCTs)的直接比较(direct comparison)或称为头对头比较(head to head comparison)的系统评价,已被公认为是评价干预措施疗效的高级别证据,称之为传统系统评价.但是,如果想进行一个系统评价,目的是比较两种干预措施A vs B的效果,但目前的RCTs没有两者的直接比较研究,却都有同干预措施C的比较(即A vs C和B vs C),此时,可以将C作为公共比较组,借助间接比较方法得出A vs B的效果,或者虽然有直接比较研究证据,但这些研究数量较少或质量较低,此时也可以用间接比较证据进行补充.

  • 儿童EBV感染的非肿瘤性相关疾病

    作者:高立伟;谢正德;申昆玲

    EBV是一种亲人类B细胞的疱疹病毒.EBV可引起全身各系统和器官的疾病,包括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相关疾病[1].在儿童非肿瘤性EBV感染相关性疾病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 、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AEBV)和EBV相关噬血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EBV-HLH) 具临床意义.IM是良性自限性疾病,而CAEBV和EBV-HLH具有潜在恶性倾向,预后不良.本文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我院)诊断的IM、CAEBV和EBV-HLH各1例典型病例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

  • 第12例咽痛发热血肌酐升高

    作者:龚劭敏;潘文志;吴盛迪;朱琳;徐少伟;金美玲;沈波;姜林娣

    1 病史摘要14岁,男性, 因"咽痛、发热1周,SCr升高3 d"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我院).入院前1周,出现发热,伴咽痛、腰部酸痛、恶心和呕吐,至私人诊所予利巴韦林及头孢唑啉治疗3 d后症状无好转,转至当地市医院就诊,查BP 160/70 mmHg,SCr 878 μmol·L-1;尿常规:蛋白(+);血常规:Hb 128.4 g·L-1,WBC 6.04×109·L-1,N 0.50.予抗感染、降压等治疗后咽痛有好转,SCr未下降、仍有低热,至我院进一步诊治.病程中,患儿无咳嗽、咳痰、气促,无皮疹、关节疼痛和双下肢水肿等症状.

中国循证儿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