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儿科学 >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中国循证儿科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vidence Based Pediatrics 중국순증아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
  • 影响因子: 0.9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5501
  • 国内刊号: 31-196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394
  • 曾用名: 中国医学文摘-基础医学
  • 创刊时间: 200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桂永浩
  • 类 别: 儿科学
期刊荣誉:
  • 重庆市-社区0~4岁儿童便秘患病率和排便情况横断面调查

    作者:王海珍;黎海芪

    目的 基于社区调查0~4岁儿童便秘患病率和排便情况.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以在重庆市渝中区大溪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查现场)出生后建立儿童健康体检卡的全部0~4岁儿童家长为问卷调查对象,2013年10 ~ 12月对来调查现场的儿童家长指导填写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调查问卷;对未来调查现场的儿童家长通过电话指导完成问卷调查,家长按Bristol图确定儿童大便形状.以罗马Ⅲ便秘诊断标准作为本文诊断便秘标准,获得社区儿童便秘患病率;以Bristol大便形状1~3型分别与本文便秘诊断标准主要倚重项目组合,计算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结果 所在社区建立儿童健康体检卡的0~4岁儿童共1 206名,进入分析972份有效问卷中男535名,女437名;符合本文便秘诊断标准55例,所在社区0~4岁儿童便秘患病率为5.6%.符合本文便秘诊断标准的55例均为Bristol大便形状的1~3型;0~4和~6月龄组以6型便为主,8月龄以上组以4型便为主.Bristol大便形状1~3型分别与本文便秘诊断标准倚重项目“每周排便2次及以下”和“排便疼痛或排便困难史”组合后诊断便秘的敏感度均为100%,特异度96.8%以上,前者阳性似然比高于后者(142.9 vs 31.3).结论 0~4岁儿童便秘患病率为5.6%,Bristol大便形状1~3型是儿童发生便秘的警示指标.

    关键词: 儿童 大便分型 便秘
  • 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合并右室依赖冠状动脉循环胎儿超声心动图特征

    作者:吴江;耿斌;崇梅;李文秀;张桂珍

    目的 探讨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PA/IVS)合并右室依赖冠状动脉循环(RVDCC)胎儿超声心动图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3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儿童心血管病中心就诊,经超声心动图确诊的4例PA/IVS合并RVDCC的胎儿超声心动图特征,并与PA/IVS未合并RVDCC的胎儿和正常胎心胎儿超声心动图表现进行比较.结果 4例PA/IVS合并RVDCC胎儿中,3例引产后经尸解证实,1例出生后经超声心动图证实.与PA/IVS未合并RVDCC胎儿及正常胎心胎儿超声心动图表现比较,PA/IVS合并RVDCC胎儿超声心动图除了具有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瓣膜性闭锁的一般超声影像学特征(室间隔完整、肺动脉膜性闭锁和动脉导管逆灌等)外,还具有:①右心室显著发育不良、右室壁多显著肥厚、三尖瓣口(环)径明显缩小和Z值<-3;②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右室心肌内冠状窦隙开放,形成右心室与冠状动脉的异常血流交通;③异常血流方向为从右心室至冠状动脉灌注为主的双期双向血流信号.结论 胎儿超声心动图可准确诊断PA/IVS合并RVDCC,一经确诊,应尽早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 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道菌群多样性及其动态研究

    作者:李阳;余加林;艾青;冯晋兴;郑树芳;唐小丽;杨静丽;贺雨;王政力

    目的 采用16S rDNA PCR产物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探讨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肠道菌群多样性及其动态变化.方法 以2009年8月至2012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和深圳市儿童医院诊断为NEC的早产儿为NEC组,并分为Ⅰ、Ⅱ和Ⅲ期亚组,每个亚组各7例;以2家医院同期住院的非NEC早产儿为对照组,选择与NEC 3个亚组胎龄、日龄、出生体重相匹配者作为对照Ⅰ、Ⅱ和Ⅲ亚组,每个亚组亦各7例.在NEC组和对照组入院后1、3、5、7和9d时点采集粪便标本,进行DNA扩增和DGGE,对条带进行回收、克隆和测序.分析丰富度S和Shannon指数,通过T-A克隆测序,分析NEC组和对照组肠道细菌种类分布及常见优势菌.结果①入院后1d时点NEC组Ⅰ、Ⅱ和Ⅲ期亚组Shannon指数分别为(2.01 ±0.73)、(1.93±0.27)和(1.54±0.36),均显著低于相应的对照亚组[分别为(2.65±0.26)、(2.74±0.16)和(2.56±0.22),P<0.05],且NEC组Ⅲ期亚组Shannon指数显著低于NEC组Ⅰ期和Ⅱ期亚组(P<0.05).②NEC组和对照组各10例获得全部5个时点的粪便标本,对照组Shannon指数保持较为稳定的水平,NEC组Shannon指数随入院时间的延迟呈升高趋势,于入院9d时点接近对照组水平.③DGGE胶回收测序结果显示,NEC组与对照组所包含的细菌类别总体差别不大,但NEC组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和大肠杆菌属的比例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而克雷伯菌属和拟杆菌属所占比例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结论 肠道菌落种类和数量的减少,尤其是益生菌的减少,致使克雷伯菌属的相对优势,可能是NEC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因素.

  • 川崎病患儿恢复期血管内皮功能与急性期C-反应蛋白关系

    作者:顾青;张羿;程毅;穆铠;刘芳;严卫丽

    目的 探索性研究川崎病(KD)患儿恢复期外周血管内皮功能与急性期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冠状动脉损害(CAL)的关系,探讨外周血管内皮功能测定作为KD患儿血管内膜功能康复指标的可能性.方法 纳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心内科住院、具备完整的急性期临床资料、病程>2个月,并于我院心内科随访的KD患儿.采用EndoPat2000仪器测定外周血管内皮功能,记录反应性充血-外周动脉张力指数(RHI).将血清CRP值转化为有序多分类资料进行分析,划分切点为第20、40、60、80和100百分位,分为5组.观察KD患儿RHI分布的特征.调整患儿年龄和性别后,分析RHI与急性期血清CRP的关系;比较发生和未发生CAL的KD患儿血清CRP和RHI水平的差异.结果 26例KD患儿进入本研究,男21例.平均年龄(83±24)个月,平均病程(27±17)个月.急性期CRP平均水平为91.9 mg·L-1.平均RHI为1.3 mL·mm-1Hg×100.调整了年龄和BMI Z评分后,RHI与CRP呈负相关(R2=0.4119,Pmodel=0.025 3,b=-0.483,PcRP =0.019).发生CAL的KD患儿的RHI水平低于未发生CAL患儿,(1.04 ±1.10)vs(1.34±0.08) mL.mm-1Hg×100,P=0.054,急性期的CRP水平在发生和未发生CAL的KD患儿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期CRP水平与KD恢复期外周血管内皮功能存在负相关,即CRP水平越高,内皮功能受损越严重;发生CAL患儿内皮功能损伤更严重.

  • 不同肥胖程度儿童罹患心血管代谢异常风险的横断面调查

    作者:侯冬青;赵小元;段佳丽;孙颖;闫银坤;苏忠剑;黄贵民;程红;刘琴

    目的 通过对肥胖学生健康评估体检,了解不同肥胖程度儿童青少年罹患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等心血管代谢异常风险现况.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对北京市西城区、海淀区和密云县17所中小学2012至2013年度参加学校常规年度体检并以BMI为评价指标筛查为肥胖的学生,进行以健康风险评估为目的的临床体检,体检内容包括体量(身高、体重及体质成分),血压,空腹血糖,血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采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制定的BMI超重、肥胖筛查标准判定肥胖状态;采用中国儿童青少年血压参照标准评定儿童高血压;采用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共识推荐的中国2岁以上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诊断标准判断血脂异常;以空腹血糖作为评价指标,采用美国糖尿病联盟推荐糖尿病诊断和分类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1809/3 227名(56.1%)肥胖学龄儿童青少年完成了现况调查且具有完整体检数据,平均年龄12.2岁.肥胖学生心血管代谢异常指标检出率分别为:高血压30.8%,血脂异常43.3%,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66.6%,肝功能异常11.6%,脂肪肝16.0%,黑棘皮症21.9%.肥胖男生高血压、空腹血糖受损、肝功能异常、脂肪肝和2项及以上心血管代谢异常检出率均高于肥胖女生.重度肥胖占总肥胖人数的29.9%,协方差分析调整年龄和性别后,重度肥胖学生高血压、肝功能异常、脂肪肝、黑棘皮症和2项及以上心血管代谢异常检出率均高于轻中度肥胖学生.结论 肥胖儿童青少年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代谢紊乱等心血管代谢异常高发,心血管代谢异常随肥胖程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儿童肥胖相关心血管代谢异常高发需要得到更广泛关注.

  • 基于多元统计和社会网络分析PubMed数据库儿童心血管学科知识发展可视化研究

    作者:儿科学学科知识发展可视化研究协作组

    目的 通过多元统计和社会网络分析法中主题词共现的方式,研究儿童心血管学科知识发展、分布,研究学科知识聚类,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方法 于2012年12月以PubMed数据库心血管疾病Mesh主题树下全部主要主题词/副主题词,选取全部心血管专科杂志,影响因子>1的内科综合杂志和儿科学杂志检索文献,同时将研究分为1966至1980年、1981至1990年、1991至2000年和2001至2010年4个时间段,在每个时间段中分别使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及EndnoteX6提取主要主题词/副主题词,建立共词矩阵.之后使用SPSS 22.0软件对共现矩阵进行转换、降维和聚类分析,并根据聚类分析结果绘制战略坐标图.后使用Ucinet 6.0软件绘制可视化网络.结果 共提取文献50 200篇.成功建立儿童心血管学科知识发展可视化图谱,直观展示全球范围内儿童心血管学科知识发展.1966至1980年儿童心血管学科以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及病因学研究为主,发展方向相对局限,所关注疾病种类较少.1981至1990年先天性心脏病逐步成为研究核心,聚类归纳较好,新兴研究领域发展稍显不足;同时通过超声心动图的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整个学科发展.1991至2010年先天性心脏病整体治疗及保护性策略研究成为核心,并伴随多种治疗手段如导管治疗、心脏移植等的逐步应用,各个聚类间发展更为平衡,知识更新快速,学科研究所关注疾病种类进一步增多.结论 目前儿童心血管学科发展良好,研究热点与时代发展相联系.新型诊断技术及治疗手段对于学科发展推动力显著,儿童心血管学科知识网络逐渐完善,先天性心脏病已成为儿童心血管学科的核心问题.

  • 血栓弹力图评估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出凝血状态

    作者:李卓;肖娟;宋红梅;陈倩;李冀;张乐嘉;何艳燕;魏珉

    目的 应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儿的总体出凝血紊乱状态,探讨SLE患儿不同疾病状态与出凝血的关系,监测SLE患儿临床出血或血栓事件.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于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的连续SLE患儿为SLE组,无血液系统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健康成人为正常对照组.根据SLEDAI评分对SLE患儿进行病情状态分组.分析SLE组与正常对照组,以及不同疾病活动状态下SLE患儿TEG结果的差异.结果 SLE组纳入39例,年龄(11.3±2.6)岁,平均病程12.1个月;行58例次TEG检查,其中重度活动15例次,中度活动15例次,轻度活动11例次,基本无活动17例次.正常对照组10名,年龄(27.7±3.7)岁.①SLE组1例发生出血,3例发生血栓事件,其TEG图形显著不同.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LE组TEG中反应时间(R)、血凝块形成时间(K)缩短,30 min内血凝块消融的百分比(LY30)减小,凝血指数(CI)增大(P均<0.05),凝血功能整体呈高凝状态.③重度活动与基本无活动和轻度活动病情状态相比,R明显缩短,α角和CI增大(P均<0.01);与中度活动病情状态相比,R缩短,CI增大(P均<0.05).④SLEDAI评分与R、K及LY30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429、-0.402和-0.316,P分别为0.001、0.002和0.016),与α角、CI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458和0.445,P均为0.000),与大振幅无相关性(r=0.152,P=0.256).结论 SLE患儿出凝血功能可呈紊乱状态,既可表现为高凝和血栓,亦可表现为出血,通过TEG可清晰地检测.SLE患儿凝血功能总体呈高凝状态.SLE患儿活动度高者高凝状态更明显.TEG评估SLE出凝血紊乱状态方便易行.

  • 女童青春期生长突增及其与性发育的关系研究

    作者:张慧;张亚钦;李辉;宗心南;武华红

    目的 分析女童青春期生长突增特点,探讨女童青春期生长与性发育之间关系,为青春期生长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数据资料来源于北京市2所学校2000至2013年的学生体检监测数据,以其中女童纵向生长测量值为基础,分析指标包括身高、体重、BMI、月经初潮年龄(MA)及乳房发育状况.以青春期生长速度高峰值(PHV)为基点,分析PHV平均水平及峰值年龄(PHA).采用方差分析方法比较不同MA女童在月经初潮前后身高增长值的差异,不同乳房发育程度女童BMI的差别.结果 4632例符合身高、体重数据采集标准的体检监测数据中女童2 211例,其中体检连续监测4次及以上且可观察到PHV女童161名,体检连续监测2次及以上且2013年已月经初潮并登记MA女童415名,2013年检测乳房发育分期女童527名.①女童平均PHA为(11.3±1.0)岁,PHV平均为每年(8.3±1.0)cm.②不同MA女童其月经初潮前后2年的身高生长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越小其前、后各2年身高增长值越大.③在11~13岁组,相同年龄不同乳房发育分期女童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房分期越大BMI均值越大.结论 女童MA与其前、后各2年的身高增值呈负相关;女童青春早期乳房发育与BMI呈正相关.

  • 白介素28B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免疫阻断效果的初步研究

    作者:杨天娇;俞蕙;钟华清;缪瑾;朱启镕

    目的 探讨IL28B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免疫阻断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以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就诊的、母亲慢性HBV感染史的、出生后按计划免疫接种乙肝疫苗的患儿为病例组;根据HBV血清学检测结果,分为母婴传播免疫阻断成功亚组和免疫阻断失败亚组.以母亲无慢性HBV感染史、出生后按计划免疫接种乙肝疫苗的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病例组2个亚组和正常对照组儿童IL28B基因rs12979860、rs12980275及rs8099917位点的基因型.结果 病例组109例(免疫阻断成功亚组65例,免疫阻断失败亚组44例),正常对照组221例.IL28B基因rs12979860位点及rs12980275位点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在免疫阻断成功亚组、免疫阻断失败亚组和正常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0.266和0.051);rs8099917位点的基因型分布频率在上述3组中均以TT基因型占优势,且差异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P=0.009),免疫阻断成功亚组TT基因型频率高于免疫阻断失败亚组(P =0.008).在校正年龄、性别因素后,发现免疫阻断成功率TT基因型是非TT(TG/GG)基因型的6.48倍(OR =6.48,95%CI:1.27~32.0,P=0.025).结论 IL28B基因rs8099917位点的Tr基因型频率HBV母婴传播免疫阻断成功患儿高于免疫阻断失败患儿.

  •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0~6岁藏族儿童体格发育正常值的建立

    作者:德吉美朵;张鹏;洛桑多吉;次仁白玛;苏兰英;央宗;赵腊梅;德庆白珍;巴桑普赤

    目的 建立拉萨市0~6岁藏族儿童体格发育的正常参考值.方法 以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选取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妇产科生后24~48 h的健康新生儿、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儿保科1~6岁和拉萨市5所幼儿园3~6岁的健康藏族儿童为调查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为藏族常驻居民且无先天畸形.依据年龄分为新生儿、1、2、3、4、5和6岁组.估计每个年龄组男女至少各需300名.统一配置测量工具,参考《儿童保健学》提供的方法直接测量体重、身高(长)、头围(顶臀长)、坐高、胸围、上臂围和皮脂厚度7项体格发育指标,并间接计算BMI.对纳入分析的体格发育指标数据剔除极值数据.应用LMS软件构建不同性别年龄组的8个体格发育指标的百分位数及百分位数曲线图.按照2005年中国九城市城区儿童推荐的标准和2006年WHO推荐标准,采用标准统计量检定法(Z值法),分别计算各个体格发育指标的Z值.结果 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符合本文纳入标准的4 330名0~6岁藏族儿童30 310个体格发育指标数据进入分析,其中男童2 114名,女童2 216名.删除对模型干扰的极值数据84(0.28%)个.LMS法构建的百分位数曲线光滑,表明每组样本量基本满足拟合曲线要求.建立了拉萨市0~6岁藏族男、女童的8个体格发育指标的x±s及百分位数(P3 ~P97).各年龄组男童有18个体格发育指标显著大于女童,女童有6个体格发育指标显著大于男童,总体上藏族男童的体格发育指标高于藏族女童.拉萨市藏族儿童的8个体格发育指标总体上落后于2006年WHO推荐标准,更落后于中国九城市城区儿童的体格发育水平.随年龄增长,藏族2~5岁儿童的BMI值逐渐走低.结论 建立的0~6岁藏族儿童体格发育指标的x±s及百分位数将为藏族儿童临床科研实际应用和不同民族儿童体格发育指标之间的比较提供科学依据.

  • 基因组重排和人类基因组病

    作者:王慧君;Liu Pengfei;Bi Weimin;周文浩;Cheung Sau W

    基因组病(Genomic disorders)的概念早由Lupski在1998年提出,是指由于人类基因组DNA的异常重组而引起临床表型的一类疾病[1].其分子基础是DNA的异常重组导致基因的缺失/扩增,或基因结构的彻底破坏,基因组重排处的突变发生率(10-1~10-5)可高达点突变(10-8)的1 000倍以上[2~4].随着检测技术的逐渐改进和检测成本的降低,采用高分辨率的染色体微阵列分析芯片(CMA)可在临床病例中发现更多的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5,6].利用迅速发展的新一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可进行断裂点(breakpoint)的序列分析,解释DNA重组的机制.近,陆续发现的人类基因组病为从机制上解释各种基因重组提供了研究素材.本文就近几年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通过剖析临床病例,解释CNVs发生的机制,为临床医生展现基因组病研究领域的新成果和有价值的病例研究信息.

  •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致弥散性肺泡出血2例

    作者:陆爱珍;王立波

    1 病例资料例1 女,8岁,因“反复发热40余天”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患儿3岁时于当地医院骨髓细胞学检查提示缺铁性贫血,予常规补充铁剂、必要时需输血治疗.5岁时出现反复咳嗽,有时咯铁锈色痰,甚至咯血,当地医院胸部CT检查提示:肺部弥散性毛玻璃样改变,诊断为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予泼尼松长期口服治疗,急性发作期静脉使用甲泼尼龙.入我院前40天,患儿出现发热(约38.0℃),咳嗽和咯血不明显,当地医院查Hb 80g.L-1,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提示骨髓增生现象,红系增生旺盛;骨髓铁染色提示缺铁性贫血;胸部CT提示肺部有肺泡渗出的模糊影和网格状改变,考虑可能合并真菌感染,遂予伏立康唑、甲泼尼龙和阿奇霉素治疗,治疗后患儿仍有发热,转至我院.

  • 儿科内分泌医生对性发育异常患儿的评估和管理

    作者:巩纯秀;秦淼;武翔靓

    性腺发育异常(disorders of sex development,DSD)或性分化异常(disorders of sex deferentiation,DSD)的诊断治疗一直都是儿科乃至成人内分泌领域争论多,且共识较少的一个分支,原因涉及到观念、宗教、文化、医疗技术和家长认知误区等外在问题,而根本的原因是DSD表观的变异,导致对症状评估把握不良,实验室评估手段匮乏导致诊断的不确定.若没有足够的临床实践和理论基础,不能掌握正常的变异和疾病的差别,也就不能准确处理DSD.

中国循证儿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