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中国运动医学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중국운동의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体育总局
  • 主办单位: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 影响因子: 0.8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6710
  • 国内刊号: 11-129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2-7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李国平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胫骨平台倾斜角与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相关性研究

    作者:贺忱;李方祥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倾斜角与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连续收治的42例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纳入损伤组.42例无明显膝关节损伤者为对照组.每例患者常规进行膝关节磁共振检查.在磁共振图像上测量内外侧胫骨平台骨性倾斜角和软组织倾斜角,两组进行比较.结果: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外侧胫骨平台骨性倾斜角和内、外侧胫骨平台软组织倾斜角有显著性增大(P<0.05).胫骨平台倾斜角与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相关性具有性别差异,男性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外侧胫骨平台软组织倾斜角有显著性增大(P<0.05),女性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外侧胫骨平台骨性倾斜角和内、外侧胫骨平台软组织倾斜角有显著性增大(P<0.05).结论:胫骨平台倾斜角与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关系密切.外侧胫骨平台骨性倾斜角和内、外侧胫骨平台软组织倾斜角的增大是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重要风险因素.这种相关性具有一定的性别差异,外侧胫骨平台软组织倾斜角的增大会导致男性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风险增加;而在女性中,外侧胫骨平台骨性倾斜角和内、外侧胫骨平台软组织倾斜角的增大都是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风险因素.

  • 功能动作测试(FMS)在优秀运动员损伤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徐建武;刘道满;赵凡;马馨;闫琪

    目的:建立北京市优秀运动员的功能动作测试(FMS)数据库,观察功能动作测试结果与运动损伤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17名不同项目的优秀运动员进行FMS测试,并记录运动损伤情况.在SPSS18.0中运用FMS总分的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估运动损伤风险,并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FMS的7项测试结果与运动损伤风险的关系.结果:FMS测试总分小于等于17分能够较好地预测运动损伤风险,它的敏感性为0.81,特异性为0.66,比值比为7.96,阳性似然比为2.34,验后概率为0.52;深蹲、前后分腿蹲、肩部灵活性和躯干稳定性俯卧撑4个动作模式得分越低,则损伤的可能性越大.结论:FMS总分与各项测试评分可结合起来评估运动损伤风险,FMS总分低的运动员较总分高的运动员在运动中有更大的受伤可能性,同时需重点关注深蹲、前后分腿蹲、肩部灵活性和躯干稳定性俯卧撑动作模式的测试得分.

  • 不同着地方式下鞋缓冲特性对下肢肌肉活化及共激活的影响

    作者:傅维杰;刘宇;黄灵燕;夏锐

    目的:探讨主、被动两种不同着地策略过程中,运动鞋缓冲特性对下肢伸、屈肌群活化特征的影响,以及动作控制方式、运动鞋与肌肉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12位男性受试者分别穿着两种运动鞋(高缓冲和低缓冲),从30 cm、45 cm和60 cm高度完成主动着地反跳和被动着地,采集触地前后各50 ms内股直肌、股外侧肌、股二头肌、胫骨前肌和腓肠肌的肌电信号,分析肌肉预激活(pre-activation)、后激活(post-activation)和共激活(co-activation)特征.结果:下肢各主要伸、屈肌的预激活和后激活程度在被动着地时均低于主动着地反跳,且各肌群至少在一个高度内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主动着地反跳时,运动鞋因素的介入没有对下肢各肌肉的活化及共激活表现产生影响;但在被动着地时,相比高缓冲鞋,穿着低缓冲鞋能显著增加不同高度下落时各肌群的后激活及30 cm下落时踝关节的共激活程度(P<0.05).结论:不同着地方式能够明显改变下肢各主要肌群的激活特征;被动着地时,通过运动鞋的干预同样能够达到适当改变肌肉活化、降低损伤风险的目的.

  • 早期运动干预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

    作者:王宗兵;乔德才;刘晓莉

    目的:观察早期运动干预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探索运动保护DA能神经元的电生理机制.方法:清洁级SD大鼠40只分为4组:假手术组(Control)和假手术运动组(Control+Ex)各8只、PD组(PD)和PD运动组(PD+Ex)各12只.6-OHDA单侧前脑内侧束注射建立PD模型大鼠,运动组术后24h开始进行跑台训练,以11 m/min,30 min/day,5day/week训练,共4周.采用玻璃微电极在体细胞外记录法,观察运动对大鼠黑质DA能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结果:PD组大鼠黑质DA能神经元爆发式放电频率和百分比显著高于Control组(P<0.05),放电间隔(ISI)相应缩短(P< 0.05);PD+Ex组爆发式放电频率和百分比显著低于PD组(P<0.05),ISI有一定延长(P<0.05).阿扑吗啡(APO)诱导模型大鼠的旋转行为能力检测发现,4周后PD组大鼠净旋转圈数为261.0±27.1转/30 min,PD+Ex组为230.1±11.4转/30 min,PD+Ex组大鼠异常旋转次数较PD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早期运动干预可部分抑制PD模型大鼠黑质DA能神经元兴奋性,改善PD模型大鼠行为功能.推测早期运动干预引起黑质DA能神经元兴奋性改变的机制可能与运动保护DA能神经元,降低6-OHDA对神经的易损性有关.

  • 间隔1周2次大强度运动后大鼠骨骼肌自体修复中蛋白质组变异研究

    作者:董贵俊;王玉站;李可峰;潘卫东;葛新发

    目的:研究间隔1周2次大强度运动后骨骼肌自体修复过程中蛋白质组表达情况.方法:将66只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组)、一次运动组(A组)及2次运动组(B组).以坡度-16度、速度18 m/min进行跑台运动60 min,A组运动1次,B组运动2次(中间间隔1周),并在运动后0~168 h内取股四头肌-80℃冻存后进行蛋白质组分析.结果:NADH脱氢酶、异柠檬酸脱氢酶、辅酶Q9、二氢硫辛酸转乙酰基酶等氧化呼吸链及三羧酸循环关键酶在A和B两组恢复过程中表达显著上调,磷酸丙糖异构酶、腺苷酸激酶等糖酵解及氧化磷酸化关键酶则受到显著抑制.结论:大强度运动后自体修复阶段,无氧代谢关键酶受到显著抑制而有氧代谢酶系统得到激活,从而有利于机体进行微损伤修复;间隔重复大强度运动减缓无氧代谢关键酶表达下降程度,促进有氧代谢关键酶表达上升.

  • 末端病大鼠跟腱超微结构、胶原、MMP-1及TIMP-1的研究

    作者:史晓伟;龙丽娟;沈勇伟;张林;周学兰

    目的:观察末端病大鼠跟腱超微结构、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的变化,探讨跟腱末端病的发病特点.方法:将20只1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造模组,每组10只.经过5周的电刺激跳跃之后,对实验大鼠跟腱进行HE染色和电镜观察,测试跟腱胶原Ⅰ、胶原Ⅲ、MMP-1及TIMP-1.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造模组大鼠跟腱胶原排列混乱扭曲,Collagen-Ⅰ mRNA的表达和Collagen-Ⅰ蛋白的合成量均显著下降(P<0.05);Collagen-ⅢmRNA表达迅速上调,Collagen-Ⅲ的合成量也显著增加(P<0.05);MMP-1 mRNA、TIMP-1 mRNA的表达和MMP-1、TIMP-1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1).结论:跟腱末端病发生时,胶原Ⅰ的降解能力增强,胶原Ⅲ的合成能力增强,MMP-1与TIMP-1参与跟腱的重塑.胶原的合成与降解处于动态之中,胶原结构混乱和代谢失衡贯穿于跟腱末端病的整个发病过程.

  • 有氧运动对大鼠脑动脉平滑肌细胞BKCa通道生物物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李娜;刘雨佳;张严焱;陈渝;石丽君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对大鼠脑动脉平滑肌细胞(SMC)的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Ca)生物物理特性的影响,为运动有效预防脑血管疾病的细胞学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安静对照组(SED)和运动组(EX).运动组进行12周跑台运动(20 m/min,60 min/d,5d/w).12周后,取脑动脉,经酶消化法获得单个脑动脉SMC.采用膜片钳单通道内面向外记录模式,观察各组BKCa通道的生物物理特性.结果:1)本实验中BKCa的单通道电导为221.8±6.1pS(n=8),记录电流反转电位接近0 mV,无整流现象,均符合BKCa单通道特征;2)12周有氧运动使BKCa通道活性提高:钳制电位+40 mV,[Ca2+]i为1μM时,SED和EX组BKa通道平均开放概率分别为0.28±0.02和0.78±0.07 pS 3)有氧运动使BKCa通道电压依赖性增强:[Ca2+]i为lμM时,SED和EX组开放概率-电压曲线左移,V1/2分别为48.09±3.27 mV和26.57±3.17 mV;4)有氧运动使BKCa通道钙敏感性增强:膜电位+40 mV下,SED和EX组Po-[Ca2+]i曲线左移,Kd值分别为2.80±0.09 μM和0.35±0.09μM;5)运动组大鼠BKCa通道平均开放时间(To)增大,平均关闭时间(Tc)缩短,开放时间常数(τ0)增大,关闭时间常数(τC)减小,提示有氧运动使通道更易开放且更难关闭.结论:长期规律性有氧运动能改变大鼠SMC的BKCa通道门控特性,使其活性增强,这可能是运动改善脑血管舒缩功能,增强脑动脉供血的重要机制之一.

  • 规律运动引起机体产生表观遗传学适应性改变研究进展

    作者:牛燕媚;袁海瑞;傅力

    众所周知,长期规律的运动能够降低人类心脑血管和代谢性疾病的患病率.鉴于运动带给人类的诸多好处,近几十年来研究人员一直试图揭示规律运动增强机体功能、降低疾病发病率的分子机制.新研究显示,规律运动能够改变机体多组织细胞基因表达模式,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变组织细胞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修饰而产生的.本文将重点讨论人体组织细胞对规律运动所产生的表观遗传适应性改变及其与人体机能改变的关系.

  • 小腿慢性劳累性骨筋膜室综合征研究进展

    作者:徐磊;金星

    慢性劳累性骨筋膜室综合征(chronic exertional compartment syndrome,CECS)是一种在运动过程中因肌肉膨胀、水肿继而导致骨筋膜室压力增高,引发肢体疼痛的非典型可缓解的骨筋膜室综合征.其在小腿的发生率高,按照小腿骨筋膜室分布,表现为相应神经支配区域的肌肉疼痛、无力.确诊需行骨筋膜室内压力监测,目前有核磁共振显像、红外光谱检查等多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对其进行诊断.保守治疗对慢性劳累性骨筋膜室综合征往往无效,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根治性方法.

  • 针刺人中、合谷穴在急性散打性昏厥中的应用

    作者:沈坚;周伟成;许鑫;许易;朱炎锋

    急性散打性昏厥是指散打运动员在日常训练或比赛时因激烈对抗踢中对手头颈部导致对手发生昏厥,是一类较为特殊的急性损伤,其危险性大、破坏性强,如果处置不及时,会留有后遗症,甚至威胁运动员生命.笔者多年在浙江省重竞技项目比赛中负责医务监督,先后遇到8例急性散打性昏厥患者,采用针刺人中、合谷穴进行急救,效果颇为理想,兹报告如下.

  • 4周海拔1900~2600米交替训练对世居高原女子长跑运动员红细胞系和白细胞系相关指标的影响

    作者:孟志军

    目的:研究4周海拔1900~2600米交替训练对世居高原女子长跑运动员红细胞系和白细胞系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长期生活在云南昆明(海拔1900米)的9名女子长跑运动员,进行4周海拔1900~2600米交替训练,分别于交替训练前、训练1周后、训练结束时和训练后2周测试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白细胞等指标.结果:红细胞数目在交替训练期间下降,血红蛋白在交替训练1周后升高,均无统计学意义.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在交替训练1周后和结束时显著性升高(P< 0.01).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和数量在交替训练期间升高,无统计学意义.交替训练1周后,白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数量下降,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数量和百分比都下降,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世居昆明高原运动员海拔1900~2600米交替训练能够显著提高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对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影响不明显,对运动员免疫系统造成的影响不显著.

  • 四种运动负荷试验评价运动心肺功能比较研究

    作者:陈嵘;王健;杨红春

    通过实验法研究库珀12分钟跑、20米往返跑、PWC170机能试验和二次负荷试验与VO2max的相关性和应用以上四种方法预测VO2max的差异性,探讨运动心肺功能预测方法的评价效度.研究结果表明,20米往返跑和库珀12分钟跑成绩与VO2max相对值和绝对值的相关性优于PWC170机能试验和二次负荷试验;以20米往返跑和库珀12分钟跑成绩推测VO2max的误差明显小于PWC170机能试验和二次负荷试验.

  • 情绪调节问卷在中国运动员和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检验

    作者:张春青;钟伯光;姒刚彦;杜萌萌;刘靖东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中国的运动员和学生群体中检验情绪调节问卷(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ERQ)的信度以及效度.520名青少年运动员、434名成年运动员、673名青少年学生以及921名成年学生完成了包含ERQ、中文版布鲁奈尔情绪问卷以及中国人情感问卷.其中,33名青少年运动员、14名成年运动员、126名青少年学生以及90名成年学生在1个月后再次填写了ERQ,用于评估ERQ的重测信度.验证性因素分析支持了相关联的两因素模型,并得到了可接受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支持了ERQ与心境和情感问卷的校标关联问卷.后,本研究支持了运动员和学生群体的跨年龄组的构形以及度量恒等性,但是未能支持强恒等性.总之,中文版的ERQ可以被看作为用于评估中国运动员和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一个有效和可靠的测量工具.

  • 双膝关节内外侧盘状半月板1例报道

    作者:张旸;胡勇;程松苗;杨磊;郑伟

    总结1例双膝关节内外侧盘状半月板的影像学、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案.发现损伤盘状半月板与损伤的普通半月板具有类似的临床表现,但双膝内外侧盘状半月板DR片与MRI表现有别于单侧盘状半月板.关节镜下证实内侧盘状半月板前角止点与前交叉韧带的关系对比正常半月板存在差异.关节镜下采用盘状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术,中期临床随访疗效令人满意.

  • 动力链弱链接视域下的运动创伤“治未病”

    作者:周文琪;罗小兵;何栩;虞亚明

    本文从整体观的角度出发,将动力链理论与运动创伤“治未病”相结合,提出“功能性弱链接”和“结构性弱链接”的概念,指出功能性弱链接是机体通过代偿反应所调节的一种弱平衡状态,结构性弱链接是上述弱平衡状态被打破后的结构异常状态.同时指出,功能性弱链接往往通过急性损伤和慢性劳损两种途径发展为结构性弱链接,而这两种途径的核心在于骨骼肌功能紊乱和本体感觉下降.因此,动力链弱链接视域下运动创伤“治未病”的重、难点在于对弱链接进行定性判断的基础上,采用定量检测手段对弱链接进行进一步评估,并根据结果进行以功能锻炼为主的干预措施,消除功能性弱链接,以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

中国运动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