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中国运动医学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중국운동의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体育总局
  • 主办单位: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 影响因子: 0.8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6710
  • 国内刊号: 11-129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2-7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李国平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不同负重方式对老年人行走影响的比较分析

    作者:张腾宇;张静莎;季润;吕泽平;李增勇

    目的: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种不同负重方式对老年人行走稳定性影响的差异.方法:选取15名健康老年人(8男7女)进行无负重以及双手提、单手提、肩背、怀抱几种不同负重方式下行走的步态测试,负重量为10%体重,之后对步频、步速、步长、步态周期、支撑期、单足支撑期、双足支撑期等步态时空参数以及平均步态周期变异系数(STV)、压力中心偏移量(COPml、COPap)等与稳定性有关的步态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不同负重方式下,单手提、肩背和怀抱负重的步态周期均显著小于无负重情况(P<0.05或P<0.01),步频均显著大于无负重情况(P<0.05或P<0.01),且怀抱和单手提的步态周期显著小于双手提和肩背的情况(P<0.05或P<0.01),怀抱的步频显著大于双手提和肩背的情况(P<0.05或P<0.01),单手提的步频显著大于双手提的情况(P<0.05或P<0.01);标准化步长在怀抱负重方式下显著小于无负重和双手提的情况(P<0.05或P<0.01);步速、支撑期、单支撑期、双支撑期以及与步态稳定性有关的STV、COPml和COPap参数在不同负重方式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同性别之间,男性支撑期占比显著高于女性(P<0.01),而单支撑期占比显著低于女性(P<0.01).结论:10%体重的负重对老年人步态稳定性没有显著影响,双手提的负重方式对行走步态影响较小.对于不同个体应对不同负重方式的步态调整策略可能各不相同.负重条件下男性保持稳定性的能力优于男性,因此女性老年人负重行走时应更加小心.

  • 后交叉韧带合并后外侧复合体损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采用二次 关节镜下外侧沟通过试验辅助评估

    作者:李岳;张辉;郑峒;张志军;冯华

    目的:关节镜下外侧沟通过试验(lateral gutter drive-through sign,LGDT)对于诊断急慢性腘肌腱损伤具有高特异度和敏感度.但是,目前尚无文献报道该试验应用于评估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和后外侧复合体(Posterolateral Complex,PLC)损伤术后效果.本研究目的为报道PCL重建和PLC损伤术后随访结果,并用关节镜下LGDT试验辅助评估.方法: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共74例接受PCL重建术和PLC手术治疗的连续病例.其中,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48例.共46例患者获得33.1±10.3月的随访,年龄25.6±6.8岁.全部患者中,共26例A型损伤、10例B型损伤以及10例C型损伤.共20例急性、26例慢性病例.全部患者均在术前、术后4周、8周、1年、术后2年以及此后的每年进行主观评分[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以及国际膝关节文件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以及体格检查(拨号试验外旋角侧侧差值、后方应力和外侧应力像测量),在内固定物取出术时行二次关节镜下外侧沟通过试验.结果:末次随访时,全部主观评分的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应力像下胫骨后移侧侧差值从19.0±8.5 mm降低到5.4±4.9 mm(P<0.001),拨号试验外旋角侧侧差值从18.2±14.0°降低为1.2±7.1°(P<0.001).另外,LGDT阴性患者与LGDT阳性患者相比,主观评分显著增加,应力像下胫骨后移侧侧差值以及拨号试验外旋角侧侧差值显著降低.结论:在PCL重建和PLC手术治疗的患者中,(1)末次随访时,患者术后的主客观结果均获得显著改善;(2)外侧沟通过试验阴性的患者较外侧沟通过试验阳性的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提高.

  • 股骨前倾角对复发性髌骨脱位术后髌骨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张志军;张辉;宋关阳;郑峒;冯华

    目的:探讨对于行内侧髌股韧带重建联合胫骨结节内移截骨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股骨前倾角对于术后髌骨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从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连续诊断为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患者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44名,根据股骨前倾角大小将患者分为前倾角增大组和前倾角正常组,在术前及术后二次关节镜检查时采用髌骨切线位应力像评估术后髌骨稳定性,并比较其在上述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共44例患者入选该研究,在所有纳入患者中,股骨前倾角平均值为23.3±11.2(4.4~53)度,其中27人股骨前倾角大于20度,为前倾角增大组(n=27),17人股骨前倾角小于20度,为前倾角正常组(n=17).对髌骨切线位应力像进行测量,术前前倾角增大组的髌骨外移距离为23.0±8.8 mm,前倾角正常组的髌骨外移距离为21.2±9.5 m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术后二次关节镜检查时,前倾角增大组患者的应力像下髌骨外移距离明显大于前倾角正常组(9.0 mm vs 3.8 mm),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行MPFL重建联合胫骨结节内移截骨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增大的股骨前倾角对术后髌骨稳定性有负面影响,可能会增加术后髌骨的外向松弛度.

  • 治疗成年人重度习惯性髌骨脱位的新方法:以胫骨结节近端移位术 为核心的"四合一"联合手术

    作者:宋关阳;张辉;冯华

    目的:探究以胫骨结节近端移位术为核心的"四合一"联合术式治疗成年人重度习惯性髌骨脱位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43例(47例膝关节)习惯性髌骨脱位患者在我院接受治疗.其中11例患者(11例膝关节)被诊断为重度习惯性髌骨脱位并接受"四合一"联合手术,该联合手术包括胫骨结节近端移位术、外侧结构广泛松解术、胫骨结节内移术以及内侧髌骨股骨韧带重建术.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临床评估主要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测量以及主观评分.结果:全部11例患者均获得2年以上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34.9个月(25至46个月).术前所有患者均在屈膝角度小于30° 时发生髌骨脱位,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未再脱位.影像学测量方面,适合角由术前73.4° ±17.0°改善至术后-7.1° ±5.8°(P<0.01).外侧髌股角由术前-65.6° ±9.4°改善至术后6.1° ±2.7°(P<0.01),术后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主观评分方面,Kujala评分由术前平均42.9分提高至术后平均95.2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以胫骨结节近端移位术为核心的"四合一"联合术式治疗成年人重度习惯性髌骨脱位可以使患者获得满意的短期临床疗效.

  • 关节镜下关节囊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合并HAGL损伤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海龙;朱以明;鲁谊;李奉龙;姜春岩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关节囊修补术对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合并盂肱关节下韧带自肱骨附着点的撕脱(humeral avulsion of glenohumeral ligament,HAGL)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关节镜下关节囊修补术治疗合并HAGL损伤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9例,平均随访时间24.2个月.分别于术前、术后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并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merican Shoulder&Elbow Surgeons''score,ASES)、Constant-Murley评分和Rowe评分以及是否存在术后再脱位或残存恐惧试验阳性来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我院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中HAGL损伤的发病率为0.8%.合并HAGL损伤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术前患肢主动前屈146.1±43.3°,体侧外旋53.9±8.6°,内旋达到T12(T7~LS);肩关节ASES评分76.8±21.9,Constant-Murley评分81.2±15.8,Rowe评分39.4±6.3.末次随访时,无患者出现肩关节复发脱位,恐惧试验皆为阴性;肩关节主动前屈163.2±13.2°,体侧外旋58.9±3.3°,内旋达T12(T7~L3),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68,P=0.157,P=0.180);ASES评分91.4±7.4,Constant-Murley评分91.6±7.5,Rowe评分94.4±8.1,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HAGL损伤是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中较为罕见的损伤类型.关节镜下关节囊修补术治疗合并HAGL损伤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加味桃红四物汤敷脐结合艾灸治疗运动员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

    作者:叶利萍;蔡建浩;蒋阿丹

    目的:观察加味桃红四物汤敷脐结合艾灸治疗运动员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开展此疗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60例原发性痛经运动员,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中药+艾灸组(加味桃红四物汤敷脐+艾灸疗法)、中药组(加味桃红四物汤敷脐)和艾灸组(艾灸疗法),以上3种治疗方法均于经前5天至月经来潮第2天,每天1次,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3组患者痛经症状评分、疼痛程度评分及子宫弓动脉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的变化,并判定各组临床疗效计算有效率和治愈率.结果:1.三组治疗后的痛经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3个月各组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后(P<0.05),但仍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中药+艾灸组在治疗后和治疗后3个月的评分显著低于艾灸组(P<0.05),但与中药组间并无显著性差异.2.三组治疗后的疼痛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3个月各组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后(P<0.05),但仍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中药+艾灸组在治疗后和治疗后3个月的评分均显著低于艾灸组和中药组(P<0.05).3.与治疗前比较,中药+艾灸组和艾灸组在治疗后RI值和PI值均有显著下降(P<0.05),中药组经治疗后仅有PI值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3个月,三组的RI值和PI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后(P<0.05),但仍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无论是治疗后还是治疗后3个月,中药+艾灸组的RI值和PI值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4.治疗后,中药+艾灸组有效率为100%,中药组83.33%,艾灸组76.47%;中药+艾灸组治愈率为31.25%,中药组5.56%,艾灸组5.88%,中药+艾灸组的治愈率优于其他两组(P<0.05),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别.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敷脐结合艾灸疗法能显著改善痛经症状,有效缓解疼痛程度,显著降低子宫弓动脉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改善子宫微循环,提高有效率和治愈率.近期疗效肯定.此疗法疗效确切,操作简便,适合在运动队中推广.

  • mTOR复合物在有氧运动改善小鼠骨骼肌糖代谢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张鑫愉;周晓勐;牛燕媚;傅力

    目的:探讨运动及饮食对小鼠骨骼肌mTOR复合物及胰岛素信号通路蛋白活性的影响,分析高脂状态下运动在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胰岛素抵抗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便为运动改善机体代谢稳态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随机将50只C57BL/6小鼠分为正常饮食组(C组,n=10)及高脂饮食组(n=40),分别给予正常及高脂饲料喂养6周,随后再根据口服糖耐量(OGTT)和空腹胰岛素检测结果取高脂饮食组中25只成模小鼠随机分为高脂安静组(H组,n=10)和高脂运动组(HE组,n=15).H组和HE组继续喂以高脂饲料,同时HE组小鼠施以8周、强度为75%VO2max有氧跑台运动干预(12 m/min、60 min/天、5次/周).8周后麻醉处死、取材,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比目鱼肌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免疫共沉淀法分别检测比目鱼肌和腓肠肌Raptor-mTOR及Rictor-mTOR结合情况.结果:(1)在以氧化型肌纤维为主的比目鱼肌纤维,与C组相比,H组pAkt-T308(P<0.05),pIRS1-S307(P<0.001)位点的表达显著降低,而pS6K1-T389(P<0.05)显著增高,Raptor-mTOR结合量明显增加(P<0.05),而Rictor-mTOR结合量明显降低(P<0.05);与H组小鼠对比发现,HE组pAkt-S473(P<0.05)、pAkt-T308(P<0.05)、pAMPKα-T172(P<0.05)、pIRS1-S307(P<0.001)均显著增加,而pS6K1-T389表达、Raptor-mTOR结合量均显著降低(P<0.05),Rictor-mTOR结合量则显著增加(P<0.05).(2)在小鼠腓肠肌纤维,与C组相比,H组Raptor-mTOR结合量显著增加(P<0.05),而Rictor-mTOR结合量虽有增加趋势,但无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与H组对比,HE组Raptor-mTOR显著降低(P<0.05),Rictor-mTOR虽有降低趋势,但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8周有氧跑台运动干预可有效逆转C57BL/6小鼠由高脂饮食诱导的代谢稳态失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比目鱼肌纤维Akt/mTORC1信号,激活Akt/mTORC2信号通路实现的.

  • 不同模式的低氧训练对骨骼肌肌球蛋白合成及其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杨加玲;王海军

    目的:探讨模拟高原训练和高住低练对大鼠骨骼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和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常氧对照组(NC,n=10)、低氧暴露组(HC,n=10)、常氧训练组(NE,n=10)、模拟高原训练组(HE,n=10)、高住低练组(HiLo,n=10).通过人工低氧和游泳训练模拟高原训练和高住低练,6周后测定大鼠腓肠肌中总蛋白(Pro)和肌球蛋白(Myo)含量,同时测定腓肠肌中PI3K、Akt蛋白含量以及mTOR、真核细胞延伸因子2(eEF2)和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的mRNA表达.结果:(1)低氧暴露和大强度的运动训练均使Pro和Myo含量显著下降(P<0.05),低氧暴露与运动训练虽然对降低Pro含量无显著性交互作用,但对降低Myo含量有显著性的交互作用(P<0.05);HiLo组Pro和Myo含量显著低于NC组,而显著高于HE组(P<0.05).(2)低氧暴露显著降低PI3K(P<0.05)、Akt含量和mTOR mRNA表达(P<0.01)的同时,显著升高4E-BP1 mRNA表达量(P<0.05);运动训练能显著降低PI3K含量(P<0.05)、mTOR mRNA(P<0.01)和eEF2 mRNA表达(P<0.05),显著升高4E-BP1 mRNA表达(P<0.05);低氧暴露与运动训练对进一步降低mTOR和eEF2 mRNA表达具有显著性的交互作用(P<0.01,P<0.05);与NC组相比,HiLo组PI3K、Akt含量和mTOR mRNA表达无显著性变化,而4E-BP1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与HE组相比,HiLo组PI3K含量、mTOR和eEF2的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1)低氧和大强度的运动训练能抑制骨骼肌PI3K/Akt/mTOR及其下游信号通路,导致骨骼肌蛋白质含量的降低.低氧联合大强度运动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对骨骼肌PI3K/Akt/mTOR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比单纯的低氧暴露或大强度运动训练更大.(2)高住低练能减轻骨骼肌中PI3K/Akt/mTOR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抑制程度,减轻抑制骨骼肌蛋白质合成的程度,对防止低氧引起的骨骼肌蛋白质的丢失具有重要作用.

  • 相同摄氧量下向心运动和离心运动对脂代谢肌肉因子激活作用的 对比研究

    作者:刘阳;何玉秀;梅家顺

    目的:在相同摄氧量下,对比一次向心和离心运动对骨骼肌分泌脂代谢肌肉因子的激活作用.方法:首先确定SD大鼠在-5°下坡跑离心运动时,摄氧量与相同速度平坡跑无显著差异.然后将66只SD大鼠分为向心运动组(E组)、离心运动组(L组)与对照组(C组).E组进行一次中等强度0°平坡跑运动,L组进行一次-5°下坡跑运动,并分别在运动后0、6、12、24、48小时处死取材.电镜观察各组肌细胞微结构变化,测试腓肠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和纤维连结蛋白Ⅲ型域包含蛋白5(FNDC5)表达以及血清鸢尾素(Irisin)和肌联素(CTRP15)浓度.结果:对PGC-1α和FNDC5蛋白表达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时间与运动方案两因素间无显著交互效应(P>0.05),离心与向心训练间存在显著的主效应(P<0.01),且L组PGC-1α、FNDC5蛋白表达量更高;对于血清Irisin和CTRP15浓度,时间和运动方案间存在非常显著交互效应(P<0.01),简单效应分析显示,E组和L组的Irisin和CTRP15在多个时间点相对于C组出现了显著升高(P<0.01),且L组在12、48小时显著高于E组(P<0.01).结论:相同摄氧量下,离心运动对Irisin上游信号PGC-1α、FNDC5的激活作用比向心运动更显著,且可在训练后更长的时间内促进Irisin与CTRP15高分泌.

  • 足球运动员腘绳肌损伤研究进展

    作者:周林;章岚

    腘绳肌损伤是足球运动中常见的肌肉损伤,且复发率高,康复难度大,对足球运动员的健康和成绩影响较大.本文系统梳理了有关足球运动员腘绳肌损伤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评估、康复和预防策略的新进展,为综合全面地预防和治疗足球运动员腘绳肌损伤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足球运动员腘绳肌的急性拉伤大都发生在运动员高速冲刺阶段肌肉被过度牵伸情况下,而腘绳肌近端肌腱病变的运动员通常渐进性发病,无特殊的诱发体位或动作;腘绳肌损伤后常用的康复措施包括物理因子治疗、神经肌肉控制训练、离心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神经松动术以及按摩疗法等;磁共振成像(MRI)技术与超声波检查可对腘绳肌损伤的位置、程度和范围进行有效检测,但不能判断预后和预测复发,也并没有表现出与恢复的相关性;目前尚缺乏科学充足的证据证明腘绳肌的离心力量训练、腰骶部神经肌肉控制训练、柔韧性训练、平衡及本体感觉训练能降低足球运动员腘绳肌损伤和重复损伤的风险.

  • 肌电图驱动估算方法在腰背肌力量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杨红春;杨静;林辉杰;王健;吴剑锋

    腰背肌力肌电图(electromyogram,EMG)驱动估算方法是研究腰痛机理的有力工具,把握该方法应用进展有助于应用准确性提升和应用空间拓展.经查阅、分析相关文献认为,该方法是一个复杂体系,主要涉及到腰背肌群解剖结构模型构建、腰背肌力计算、优化算法辅助等技术环节,这些环节中需着重关注腰背肌拉力线的合理简化及其解剖学参数的准确获取、个体化大肌肉应力的获取、EMG测量与数据处理、以逆向动力学计算外在腰椎力矩等细节.此外,基于此方法所构建的腰椎稳定性与腰椎载荷量化定义,被广泛应用至腰痛机理研究中,揭示了站/坐姿中、搬运动作中、受外部冲击时等腰痛风险因素,今后可探索腰背肌协调活动控制与这两者间关系,可更广泛的应用至运动医学领域中.

  • 应力刺激调控Sirt1在肌腱腱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张晓蕊;胡毓诗;沈海;孙君志

    肌腱腱病是运动损伤和日常生活中的高发疾病,目前研究发现肌腱细胞凋亡和肌腱干细胞异常分化是肌腱腱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机制.力学因素是影响整个病理机制发生的重要原因,可导致肌腱细胞受损和腱细胞凋亡,引起肌腱的机械性能下降.Sirt1作为具有多种重要功能的信息沉默调节因子,可通过调控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等多种相关因子影响肌腱细胞凋亡和肌腱干细胞的异常分化,同时其表达也受到力学因素的调控,在肌腱腱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运动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