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中国运动医学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중국운동의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体育总局
  • 主办单位: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 影响因子: 0.8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6710
  • 国内刊号: 11-129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2-7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李国平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下肢蹲起蹬伸肌力衰退导致老年女性跌倒风险的研究

    作者:李宗涛;赖勤;孙晋海;葛新发

    目的:探索下肢蹲起蹬伸肌力衰退与老年女性跌倒风险的关系,明确其中潜在的风险因素.方法:40名65岁以上社区居住老年女性,根据跌倒史调查和跌倒风险指数(fall risk index,FRI)分为跌倒组(24名)和无跌倒组(16名),通过测力台测试下肢蹲起蹬伸峰值肌力,并进行静态平衡、动态平衡和3米站立行走(3m-TUG)测试.结果:与无跌倒组相比,跌倒组快速蹲起时左腿蹬伸峰值肌力/体重较低,左、右腿蹬伸峰值肌力差值和左、右腿蹬伸峰值肌力/体重差值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老年女性动态平衡指数与左腿蹲起蹬伸峰值肌力/体重呈密切负相关,与左、右腿蹲起蹬伸峰值肌力差异呈显著正相关;3m-TUG时间与所有体重标准化的下肢蹲起蹬伸峰值肌力指标呈显著负相关,其中与左腿蹲起蹬伸峰值肌力/体重关系非常密切;静态平衡身体压力中心(center of presuure,COP)晃动速度矩与所有下肢蹲起蹬伸峰值肌力指标无关;下肢蹲起蹬伸峰值肌力/体重随年龄增长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左腿尤其明显,且两腿肌力差异逐渐变大.结论:蹲起蹬伸肌力测试是预测老年人跌倒风险的下肢肌力评价有效手段;左腿承负自身体重的蹲起蹬伸肌力衰退是老年女性动态平衡能力下降,跌倒风险升高的重要潜在因素;左、右腿蹲起蹬伸肌力不均衡,可能是下肢肌力衰退导致老年女性跌倒的又一潜在因素.

  • 基于年龄预测我国大学生大心率的有效性研究

    作者:王军利;张冰

    目的:探讨应用年龄预测我国大学生大心率(HRmax)的有关公式及其有效性.方法:研究招募了101名(20.9±1.52岁)大学生作为测试对象,在运动跑台上完成逐级递增负荷测试(GXT),并获得实测的大心率值,另以“220-年龄”、“206.9-0.67×年龄”、“205.8-0.685×年龄”、“210-0.66×年龄”等4个常用公式的计算结果为预测值.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配对t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210-0.66×年龄”与实测值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Bland-Altman点图显示,“210-0.66×年龄”与实测结果的一致性水平较好.结论:“210-0.66×年龄”具有可接受的预测误差水平,在4个公式当中预测大学生人群的HRmax准确性较好.

  • 运动干预对40~49岁男性运动中心电风险指标的影响

    作者:黄剑雅;曹建民;苏浩;林家仕;谢敏豪

    目的:通过对40~49岁男性进行为期12周不同运动量的运动干预,探寻改善运动中心电风险指标的佳运动干预方式.方法:24名40~49岁的城市健康男性,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9);小运动量组(n=7),运动量为1200 kcal/wk;大运动量组(n=8),运动量为2000 kcal/wk.运动组的运动强度均为65% ~ 80%VO2max,在标准的400米跑道上进行持续12周的运动干预.运动过程中佩戴加速度计和心率表进行监控,运动量通过运动距离和时间控制,强度通过靶心率控制.干预前后对受试者进行递增负荷实验,实验中同时采用12导联心电测试仪记录受试者运动时心电图的ST段下压幅度、校正后的QT间期离散度(QTcd)指标.结果:(1)比较干预前后运动测试完成时心电图指标发现,干预前后各组ST段下压幅度没有产生显著变化,而小运动量组和大运动量组心电图指标QTcd干预后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2)通过对运动中心电图指标差值分析比较发现,小运动量组QTcd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大运动量组QTcd下降幅度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组ST段下压幅度差值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2周强度为65%~80%VO2max、运动量为1200 kcal/wk和2000 kcal/wk的运动干预对运动中心电ST段下压幅度没有显著影响,两种运动量均可以使运动中心电图QTcd显著降低,进而降低运动诱导产生的心肌缺血的风险.

  • 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在高脂膳食诱导大鼠肥胖及运动预防肥胖中的作用

    作者:刘绍生;赵永军;张琳静;贾志友;连军超;何玉秀

    目的:探讨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在高脂膳食诱导大鼠肥胖及运动预防肥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分为普通膳食安静组(C组,n=8)、普通膳食运动组(E组,n=8)、高脂膳食安静组(H组,n=14)和高脂膳食运动组(HE组,n=10).C组和H组不运动,E组和HE组大鼠进行跑台运动,运动强度约为75%VO2max水平.12周干预后,记录各组大鼠体重,取附睾、肾周和腹后壁的脂肪垫分别称重,并计算总脂肪量;体视学方法检测脂肪细胞数目及平均直径;Western Blot检测脂肪组织过氧化物酶增殖物受体γ(PPARγ)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H组大鼠体重及腹腔内总脂重均显著高于C组(P<0.01),E组和HE组大鼠肾周、腹后壁脂肪垫重及腹腔内总脂肪量均分别显著低于C组和和H组的相应部位(P<0.01).(2)H组大鼠腹腔内脂肪总数目显著高于C组(P<0.01).E组大鼠肾周及腹后壁脂肪细胞平均直径均分别显著低于C组的相应部位(P<0.05,P<0.01),HE组大鼠附睾、肾周及腹壁脂肪细胞平均直径均分别显著低于H组的相应部位(P<0.01).(3)与C组相比,E组及H组大鼠附睾、肾周及腹壁脂肪组织PPARγ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H组大鼠附睾及肾周脂肪组织C/EBPα蛋白表达显著高于C组的相应部位(P<0.01),E组大鼠肾周及腹后壁脂肪组织C/EBPα蛋白表达显著高于C组的相应部位(P<0.01),但HE组大鼠肾周脂肪组织C/EBPα蛋白表达显著低于H组(P<0.01).结论: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能力在高脂膳食诱导肥胖及运动预防肥胖过程中均增强,但其作用及机制皆不同.高脂膳食诱导肥胖过程中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能力的增强可使脂肪细胞数目增多,是机体为适应体脂增多的代偿机制;运动预防肥胖过程中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能力的增强可促进脂肪细胞更新,并使脂肪细胞平均体积缩小,是脂肪细胞贮脂能力改善的适应机制.

  • 有氧运动训练对ApoE-/-小鼠肝脏铁调素蛋白和血清IL-6、MCP-1含量的影响

    作者:吴卫东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训练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ApoE-/-)小鼠肝脏铁调素(Hepcidin)蛋白表达及血清IL-6、MCP-1水平的影响,探讨有氧运动防治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方法:20只8周龄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10只)和运动组(E组,10只),对照组小鼠不运动,运动组小鼠进行14周递增负荷跑台训练,每周5次,即小鼠由第1~5周10 m/min,30 min,逐渐递增至13 n/min,60 min,跑台坡度为0°.14周运动干预结束后取材,对小鼠主动脉进行包埋并进行冰冻切片,然后经苏木精-伊红(HE)和油红O(ORO)染色,观察主动脉的病理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脏Hep-cidin蛋白表达水平,同时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ABC-ELISA)方法检测血清Hepcidin、白细胞介素-6(IL-6)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含量.结果:对照组小鼠主动脉血管壁纤维板断裂,可见大量泡沫细胞浸润和纤维斑块,运动组小鼠较对照组主动脉病变减轻;运动组小鼠Hepcidin蛋白表达及血清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运动组小鼠血清IL-6、MCP-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长期有氧运动训练降低了ApoE-/-小鼠肝脏Hepcidin蛋白表达和血清水平,同时降低了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IL-6、MCP-1的水平,从而发挥了防治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 4周间歇性禁食对大鼠骨骼肌质量及自噬的影响

    作者:王祯;于亮;史霄雨

    目的:探讨4周间歇性禁食后大鼠体重、体脂及骨骼肌质量的变化与大鼠骨骼肌自噬的关系,为间歇性禁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和间歇性禁食组(IF组),每组各10只.采取每周三、周五间歇性禁食方案,每周按时记录大鼠体重,4周干预后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EXA)分析体脂含量,之后分离双侧比目鱼肌称量湿重,免疫荧光法检测比目鱼肌laminin蛋白体现肌肉横截面积,透射电镜观察比目鱼肌自噬泡形态,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p62及调控蛋白AMPKα、p-AMPKα、ULK1的表达情况.结果:4周间歇性禁食后,间歇性禁食组大鼠体重与体脂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各组比目鱼肌湿重及肌纤维横截面积并无明显差异(P>0.05).间歇性禁食组比目鱼肌AMPKα、p-AMPKα、ULK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间歇性禁食组比目鱼肌内自噬标记LC3-Ⅱ/LC3-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62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4周间歇性禁食明显降低体脂水平,具有控制体重的作用,可激活AMPK-ULK1通路适度促进骨骼肌自噬,以维持骨骼肌质量,可作为一种潜在的“减肥”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 运动介导HSP70延缓增龄性骨骼肌萎缩的机理研究

    作者:褚晓蕾;王巍;谢凌坚;刘素娟;刘善云;傅力

    目的:通过对自然衰老C57BL/6小鼠进行长期有氧运动干预,探讨增龄性骨骼肌萎缩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变化及运动诱导HSP70对其影响,揭示运动预防增龄性骨骼肌萎缩的作用机理.方法:27周龄雄性C57BL/6小鼠50只,经1周适应性喂养后,随机分为年轻对照组(YS组)、老年对照组(OS组)和老年运动组(OE组).YS组(28周)小鼠经抓力测试后立即处死取材.OE组小鼠采用30周、每周3~4次、每次50分钟、75% V02max有氧跑台运动训练(速度12米/分钟,坡度0°).OS组与OE组小鼠喂养至60周龄后,检测抓力等指标后处死.随即分离各组小鼠腓肠肌,称重后检测小鼠骨骼肌萎缩指数(Sarcopenia index,SI),随后提取腓肠肌总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腓肠肌组织HSP70,Cleaved 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采用Co-IP法检测小鼠腓肠肌HSP70与Apaf-1蛋白结合量;采用TUNEL法检测小鼠腓肠肌细胞凋亡指数.结果:(1)SI变化:OS组小鼠腓肠肌SI较YS组显著减少23.09%,而OE组SI与OS组相比显著增加30.48%;(2)小鼠抓力:OS组小鼠抓力/体重比值比YS组显著减少42.74%,OE组比OS组显著增加21.51%;(3)凋亡指数检测:伴随年龄增加,OS组较YS组显著增加475.28%,而有氧运动之后,OE组小鼠凋亡指数较OS组显著减少46.41%;(4) Western Blot结果:OS组Cleaved Caspase-9表达水平较YS组显著增加45.40%,OE组较OS组显著减少33.40%;(5)腓肠肌HSP70与Apaf-1蛋白的结合量:OS组较YS组HSP70与Apaf-1结合量显著下降67.11%,运动后OE组较OS组显著增加306.31%.结论:(1)60周龄小鼠腓肠肌发生增龄性骨骼肌萎缩,30周有氧运动可显著延缓增龄性骨骼肌萎缩;(2)增龄性骨骼肌萎缩可能与骨骼肌凋亡细胞增多有关,30周有氧运动可显著抑制骨骼肌细胞凋亡;(3)30周有氧运动可增强HSP70与Apaf-1结合量,这可能是运动抑制骨骼肌细胞凋亡,延缓增龄性骨骼肌萎缩的机制之一.

  • 大摄氧量评定与应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董亚南;覃飞;瞿超艺;韩知凝;徐旻霄;王中玮;赵杰修

    大摄氧量(VO2max)作为运动生理学评判心肺功能和有氧能力的金指标,一直是竞技体育及大众健身领域的研究热点.2016年有氧能力被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评为“临床生命体征”,得到广泛关注.为加强对VO2max这一指标的认识,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对VO2max在竞技体育、大众健身及健康促进等领域的应用,人体及实验大鼠VO2max的实践应用、评定方法进行综述.结果显示:应加强不同运动项目专项化测试方案的探究,考虑加入其它派生指标,提高训练方法的应用价值.人体及实验大鼠的VO2max测试方法均需考虑“群体特征”满足不同群体的测试需求.

  • 正念在竞技运动领域的应用——几种主流正念训练方法综述

    作者:黄志剑;苏宁

    为提高运动表现,过去近40年间,以认知行为主义为基础的传统心理技能训练一直是运动心理实践中常用的干预方法,但其效果一直未能获得足够的实证支持.近年来,一种强调以正念和接受为基础的训练方法开始在竞技运动领域兴起,并得到了一定的实证支持.本文通过对当前运动领域较为常用的正念训练方法进行系统介绍、比较和总结,在这几种主流的正念训练方法间建立较清晰的脉络,为正念训练方法体系在竞技运动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 激光针灸对跳水运动员拇外翻的疗效

    作者:吴清英

    目的:研究激光针灸对跳水运动员拇外翻的疗效.方法:选取广东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随队治疗的拇外翻跳水运动员患者60例,按照奇偶数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予双氯芬酸钠、矫形足弓鞋垫治疗及使用弹力带进行肌力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激光针灸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拇外翻角改变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恢复训练所需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拇外翻角明显小于对照组(16.33±5.09° vs 23.42±4.8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1、第2跖骨间角也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69±0.77分vs 3.12±1.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恢复正常强度训练所需时间为5.33±1.12周,对照组则为7.12±1.5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针灸能够显著改善跳水运动员拇外翻症状,减小拇外翻角与第1、第2跖骨间角,改善局部疼痛症状,有助于运动员尽快恢复训练.

  • 泡沫轴练习对运动性肌肉疲劳恢复过程中肌肉功能的影响

    作者:廖远朋;于万良

    目的:观察泡沫轴练习对运动性肌肉疲劳恢复过程中肌肉功能变化的影响,为该方法在实际中的运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44名男性大学生,随机分为泡沫轴组(n=22)和空白组(n=22),运用深蹲负荷造成下肢伸膝肌群运动性肌肉疲劳模型.泡沫轴组在造模运动后30分钟内接受泡沫轴滚压.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0.5 h、24 h和48 h四个时相通过等长和等速向心两个测试模式分别测定峰力矩和等速模式下的总做功.结果:(1)峰力矩在造模后0.5 h,两组均比造模前显著性降低(P<0.05),24 h泡沫轴组具有高于空白组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48 h时泡沫轴组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且基本恢复至造模前水平;(2)在造模后0.5 h,两组的等速向心做功均比造模前显著性降低(P<0.05),24 h时泡沫轴组具有高于空白组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48h时泡沫轴组做功能力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且基本恢复至造模前水平(P>0.05).结论:(1)运动性肌肉疲劳可以导致肌肉大力量和做功能力的显著下降,这种功能下降在48小时之内都不能完全恢复;(2)泡沫轴练习能够改善运动性肌肉疲劳后肌肉的大力量和做功能力,加快疲劳后肌肉功能的恢复;(3)泡沫轴练习对运动性肌肉疲劳的影响表现出时间的延迟性和效果的累积性,其干预效果在24 h后显现,在48 h后效果显著.

  • 优秀橄榄球运动员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个案研究

    作者:傅涛;张付;刘志云;秦旸;刘超

    橄榄球运动作为一项大强度、对抗激烈的同场竞技项目,运动损伤不可避免,进攻运动员在高速变向运动中,髋、膝、踝关节始终处于极度扭转状态,使下肢关节容易受伤,尤其是易发生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1].ACL的损伤将直接影响训练和比赛,ACL重建术后的康复训练是否合理、有效,是否可以恢复膝关节的正常功能以及帮助运动员尽快重返赛场甚为重要.

  • 开放性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注意网络功能的选择性促进

    作者:王诗瑶;周成林;王碧野

    目的:探索开放性与闭锁性体育锻炼方式对大学生注意网络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组间设计,选取符合研究条件的75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将被试按照其体育锻炼方式划分为3组:开放性锻炼组、闭锁性锻炼组与无规律锻炼对照组.本研究使用注意网络测试对被试的3个注意网络功能进行评测.结果:在执行控制网络上,对照组和闭锁性锻炼组差异显著(P<0.05),闭锁性锻炼组和开放性锻炼组差异显著(P<0.01),开放性锻炼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在警觉网络和定向网络上,3组被试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开放性锻炼与闭锁性锻炼均可显著提高注意的执行控制网络功能,开放性锻炼相比于闭锁性锻炼对注意的执行控制网络功能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两种体育锻炼方式对注意的警觉与定向网络不存在促进效益.

  • 运动表象训练对运动员视觉表象和运动觉表象的短时和长期效应

    作者:刘华;李洋;郭修兰;郭玉峰;杜艳艳;程钰琦;荣湘江

    目的:探讨运动表象训练对运动员视觉表象和运动觉表象的短时和长期效应.方法:选取首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的运动员20人为实验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大学生20人为对照组,分别实施运动表象训练.两组分别在训练前、训练后10 min、训练后48 h采用运动觉和视觉想象问卷,评估各自的运动觉表象和视觉表象分数.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视觉表象分数和运动觉表象分数均存在时间主效应[FvI分数(2,37)=7.57,P<0.01;F1分数 (2,37)=11.75,P<0.01],表现为训练后10 min分数高,训练后48 h次之,训练前分数低.视觉表象分数训练后提高明显,48 h视觉表象分数与训练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175);训练后运动觉表象分数较训练前提高并且下降缓慢,48 h运动觉表象与训练前相比仍有统计学差异(P=0.009).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变化趋势相同,实验组在每一时间点的运动觉分数和视觉分数均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视觉表象分数和运动觉表象分数无分组因素主效应,且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无交互效应.结论:运动表象训练能提高从未参与运动表象训练人群的视觉表象能力和运动觉表象能力,短时更明显;其对运动觉表象的长时影响更为显著.

中国运动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