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中国综合临床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Clinical Medicine of China 중국종합림상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天津市环湖医院、华北理工大学
  • 影响因子: 1.1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6315
  • 国内刊号: 12-136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55
  • 曾用名: 综合临床医学;临床医学杂志;煤矿医学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袁聚祥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对支气管镜检查后咳嗽伴咯血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作者:陈庆;邹俊

    目的 探讨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用于支气管镜检查后咳嗽伴咯血患者止咳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支气管镜室检查后咳嗽伴咯血患者103例,均给予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10 ml/次,2次/d口服,观察治疗前后咳嗽改善情况及有无窒息等不良反应.结果 服用右美沙芬后咳嗽症状临床控制81例(78.6%),显效9例(8.7%),好转2例(1.9%),无效11例(10.7%),总有效率为87.4% (90/103).90例治疗1~3d痊愈,另14例口服药物疗效欠佳,经静脉滴注止血敏、止血芳酸、维生素K1或立止血,24~ 36 h后出血停止,无一例因咯血加重急诊入院.应用右美沙芬后出现口干24例(4.5%),头晕15例(6.3%),无因镇咳导致窒息、呼吸衰竭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治疗支气管镜检查后咳嗽效果好,安全性高,无窒息等严重不良反应.

  •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46例临床分析

    作者:黄前堂;林武华;李俊青

    目的 探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我们在遵循肿瘤外科切除的基本原则下选择内侧入路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46例,观察其手术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46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35 ±4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95±45)ml,平均辅助切口长度为(6±1) cm,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6±8)个,术后平均肠道排气时间为(45±11)h,平均住院时间为(10±3)d,术后平均下床时间为(62±12)h,平均切除标本长度为(17.5±8.5)cm;中转开腹1例(2.2%),术后镇痛20例(43.5%),术后并发切口感染2例(4.3%).结论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可在遵循肿瘤外科切除的基本原则下安全进行,中转开腹率低,手术并发症少.

  •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与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观察

    作者:黄真;赵盟杰;刘绍明;息金波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比较单极电切进行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与前列腺电切术的优劣.方法 统计2010、2011年施行前列腺剜除术77例,2009年施行前列腺电切术27例.将其分为剜除术组和电切术组,每组数据依据前列腺质量分为≥60 g组和<60g组.比较每组手术所用时间、出血量、切除前列腺组织量.结果 ≥60 g组:剜除术患者53例,前列腺质量(88.5 ±9.2)g,手术时间为(91.5±8.8) min,出血量为(110.0±16.4) ml,切除前列腺组织质量为(48.0±4.6)g;电切术患者12例,前列腺质量为(107.0±15.3)g,手术时间为(118.3±20.2)min,出血量为(193.3±22.3)ml,切除前列腺组织质量为(58.4±5.4)g.两组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而前列腺质量、手术时间、切除前列腺组织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255、0.083、0.320).<60 g组:剜除术患者24例,前列腺质量为(43.1±3.2)g,手术时间为(62.7±6.8)min,出血量为(56±5) ml,切除前列腺组织质量(26.3±2.4)g;电切术患者15例,前列腺质量为(36.8±3.4)g,手术时间为(69.3±6.2)min,出血量为(110±20)rnl,切除前列腺组织质量为(23.6±2.1)g.<60 g组,剜除术与电切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前列腺体积:P =0.072;手术时间:P =0.431;出血量:P =0.082;切除前列腺组织:P=0.291).结论 应用单极电切术,对于较大前列腺(≥60 g)患者,应用剜除术比电切术有更少的出血量,随着术者经验的丰富、手术技术的熟练,剜除术可取代电切术治疗较大前列腺;<60g前列腺患者,剜除术与电切术无明显差异,术者可根据经验及熟练程度选择术式.

  • 亚甲蓝排泄试验在重型颅脑损伤早期合理营养支持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廖圣芳;陈汉民;吴国鑫;张义王;黄国河;余锦刚;管定国

    目的 探讨亚甲蓝排泄试验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实施合理营养支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入院的13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治疗组,将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入院的同类患者127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于受伤第3、8、15天进行亚甲蓝排泄试验,根据患者尿液变蓝色的时间确定营养支持方式;对照组常规先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15 d后仍不能耐受肠内营养者改为肠外营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体质量、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等营养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伤后3个月随访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情况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周后治疗组平均体质量为(56.3±5.5) kg,对照组为(52.6±5.3) k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3,P<0.01);伤后第14、21天治疗组的血清白蛋白分别为(32.7±3.4)、(34.3±3.8)g/L,血红蛋白为(113.4±12.5)、(118.5±13.3) g/L,对照组分别为(28.8±3.1)、(30.7±3.3) g/L,(102.2±11.6)、(106.7±12.4) g/L,治疗组营养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3个月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3.23%(124/133),对照组为84.25%(107/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9,P<0.05).结论 根据亚甲蓝排泄试验来确定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合理营养支持方式,可为患者合理提供全面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早期肠内营养对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应用评价

    作者:刘超群;李欣;浦江;付山峰;王晓辉;崔立红;孙涛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晚期食管癌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入选65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肠内营养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于入院后24 ~ 72 h内分别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和普通鼻饲饮食.两组患者于治疗后1个月进行相关营养指标如体质量指数、上臂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测量;采血测定空腹血糖、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 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观察肠道和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治疗1个月后,肠内营养组与对照组比较体质量指数[(22.1±4.5)、(19.2±4.3) kg/m2]、皮褶厚度[(6.2±0.4)、(5.1±0.4)mm]、上臂围[(22.8±3.0)、(20.4±3.2) cm]、血清总蛋白[(49.2 ±10.1)、(45.1±9.9)g/L]、白蛋白[(35.5±5.8)、(30.6±6.1)g/L]、胆固醇[(5.0±0.6)、(4.3±0.7)mmol/L]、肝功能指标[ALT(36.0 ±4.7)、(61.5±9.9)U/L;AST(29.6±6.7)、(88.9±10.6) U/L;TBiL(17.7±3.8)、(31.6±9.4)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24、2.036、2.220、2.256、4.155、2.207、2.349、2.476、2.280,P均<0.05);腹泻和感染的发生率[12% (4/33)、34% (11/32),15%(5/33)、41% (13/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501、2.193,P均<0.05);而患者其他营养指标如血糖、甘油三酯以及并发腹胀、便秘、反流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改善晚期食管癌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肝功能的损伤,以及腹泻和感染的发生.

  • 肺动脉内介入螺旋电吸式祛栓术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栓塞

    作者:申玉良;刘玲玲;郭玉峰;武艳强;袁芳;侯爱军

    目的 探讨Straub螺旋电吸式祛栓术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16例患者经CT及肺动脉造影确诊为大面积肺血管栓塞,均采用Straub Rotarex进行经皮机械祛栓,观察患者介入治疗成功率、临床症状缓解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 16例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56.7±13.4)、(92.2±8.6) mm Hg]、动脉血氧饱和度[(84.1±10.4)%、(96.6±l2.7)%]、休克指数[(1.27±0.39)、(0.57±0.42)]、Miller评分[(22.7±11.4)、(12.1±7.8)分]及平均动脉压[(36.3±9.4)、(21.9±7.3) mm 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94、2.601、-2.592、-2.638、-2.617,P均<0.01).结论 螺旋电吸式祛栓术在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效果与安全性.

  • 糖尿病伴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改变及其意义

    作者:郝兰香;胡海涛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及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10月我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0例作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选择同期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作为糖尿病组,同期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3组研究对象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Hcy、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糖尿病伴视网膜病变组与2型糖尿病组患者Hcy[(7.3±1.8)、(17.6±4.7)、(13.3±2.9) μmol/L]、HbAlc[(4.0±1.1)%、(11.3±2.7)%、(9.2±1.4)%]、FBG[(4.2±1.7)、(11.5±3.4)、(10.1 ±2.1)mmol/L]及TC[(4.4±0.8)、(6.7±1.1)、(5.1±1.0) mmol/L]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091、5.107、6.017、5.813,P值分别为0.043、0.036、0.032、0.040);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Hcy、TC、FBG、HbAlc水平随眼底动脉硬化分级增加而升高,各级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418、5.524、4.971、5.713,P值分别为0.038、0.041、0.042、0.040).结论 Hcy与血糖是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子,降低Hcy和血糖可作为预防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新途径.

  • 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处理并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作者:杨填;曾永明;王怀明;郑周红;李威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处理方法,验证“结肠前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这一新方法在结直肠肿瘤并急性肠梗阻术后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2007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78例结、直肠癌并急性结肠梗阻病例,观察术后各项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腹腔脓肿、吻合口漏和肺炎等)发病率.结果 62例患者行根治性手术并一期吻合,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术后出现并发症2例,全部患者无吻合口漏、引流口漏等并发症.结论 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术中灌洗并一期切除吻合是安全有效的,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能更好的解决围手术期营养不良,减少术后并发症,防止吻合口漏,提高手术成功率.

  • 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联合E/E'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价值

    作者:刘丹;刘晓阳

    目的 探讨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与舒张功能不全的关系.方法 选择临床情况稳定、左心室射血分数≥50%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4例,舒张功能正常组14例,舒张功能不全组30例,其中延迟松弛组18例,假性正常化充盈组12例,测定其血浆NT-proBNP浓度,同时应用脉冲多普勒成像测定跨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测定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E’),依据E/E’比值将受试者分为3组,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舒张功能不全组血浆NT-proBNP为(115.2±78.9) ng/L,正常充盈组为(34.7±17.5) ng/L,假性正常化充盈组为(206.6±75.8) ng/L,随着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加重,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F=85.263,P=0.000),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依据E/E’比值将受试者分为3组:E/E’<10组16例,10~15组18例,E/E’>15组10例,3组受试者的血浆NT-proBNP分别为(39.5±20.1)、(71.2±26.4)、(203.7±75.2) ng/L,血浆NT-proBNP随着E/E'比值的增加逐渐增加(r =0.80,P<0.01).以NT-proBNP 119 ng/L为界值,诊断左心室充盈压升高(E/E’>15)的敏感性为87%,特异性100%.结论 血浆NT-proBNP联合多普勒超声E/E'对识别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的心脏改变,特别是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近端胃舒张和排空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艳

    目的 探讨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近端胃舒张和排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12月住院的FD患者60例为FD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5 mg/次、3次/d口服;另选择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60名为对照组,应用超声GE-200型诊断仪检测对照组入选时和FD组患者服药前后胃底气体评分、延迟排空相、近端胃容积、近端胃液体半排空时间(T1/2).结果 FD组延迟排空相服药前为(5.98±3.52) min,服药后为(4.83±2.52)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91,P<0.01);FD组服药前胃液体T1/2为(18.98±8.52) min,服药后为(24.83±7.52) min,对照组为(26.11±4.51) min,胃液体T1/2FD组服药1前低于对照组,服药后高于服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07、5.63,P均<0.05).结论 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可改善FD患者的近端胃舒张功能,加快胃排空速度.

  • 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患者血清相关因子的变化

    作者:郭丽萍;魏会强;吕静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在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CPF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CPFE患者20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患者40例,肺气肿患者40例,ABC-ELISA法测定其血清TGF-β1、VEGF、IGF-Ⅰ.结果 CPFE组和IPF组血清TGF-β1、IGF-Ⅰ水平均明显高于肺气肿组[TGF-β1:(160.73 ±40.62)、(167.35±42.82)、(128.75±35.77) ng/L,IGF-Ⅰ:(179.65±60.73)、(192.32 ±58.75)、(148.73±49.67) ng/L,P<0.05或<0.01],IPF组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肺气肿组[(506.12±82.37)、(437.31±62.58) ng/L,P<0.01].CPFE与肺气肿组血清中TGF-β1与IGF-Ⅰ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85和0.918,P均<0.01).CPFE吸烟组血清VEGF明显低于非吸烟组[(406.19 ±66.94)、(482.88 ±79.91) ng/L,t=-2.287,P=0.035].结论 IPF组血清VEGF水平明显升高,推测其参与了肺间质纤维化的形成.TGF-β1与IGF-Ⅰ存在正线性回归关系,两者在致纤维化的过程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 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33例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李翊

    目的 观察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3例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16例采用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对照组17例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切口长度[(6.4±0.4)cm]、疼痛发生率(12.50%)、住院时间[(9.3±1.0)d]较对照组[(8.7±0.8)cm、41.18%、(14.8±1.5)d]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2,x2=4.22,t=12.25,P<0.01或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依据Karlsson标准进行疗效评定,观察组优良率93.75%较对照组52.94%效果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3,P <0.05).结论 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RockwoodⅢ型-Ⅴ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优于锁骨钩钢板,其很少干扰肩锁关节,且固定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 南方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韩睿;朱钊;茶雪平;刘华;苏炳驰;赵豫梅;刘伟军

    目的 比较南方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 (OH) D3]的浓度,探讨25(OH)D3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47例为2型糖尿病组,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135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25 (OH) D3浓度,记录一般临床资料并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型糖尿病组患者血清25(OH) D3浓度较低,但2型糖尿病组和对照组之间以及两组人群男、女性别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DM组为(23.10±1.59) μg/L,对照组(23.11 ±1.65) μg/L(t =0.064,P=0.949).T2DM组男、女性患者血清25 (OH) D3浓度分别为(23.22±1.54)、(22.95±1.65) μg/L(t=0.209,P>0.05).对照组男、女研究对象血清25(OH)D3浓度分别为(23.03±1.73)、(23.18±1.59) μg/L(t =0.436,P>0.05);(2)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的比例在T2DM组比较高,但两组人群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98.0%与94.8%,2.0%与5.2%;x2=2.034,P=0.154); (3)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 D3与甘油三酯呈显著负相关(r=-0.218,P<0.01).结论 (1)南方地区健康人群和T2DM患者维生素D水平均低下,且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的比例达90%以上;(2)甘油三酯是T2DM患者的独立危险因子.

  • 奥沙利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局部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利娟;张红巧;巴楠;闫琳;郑晓珂;邢鑫;吴敏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多西他赛对局部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以及毒副反应情况.方法 48例局部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多西他赛化疗,21 d为l周期,化疗2~6个周期,按照WHO实体瘤近期客观疗效评价标准和WHO抗肿瘤药物的急性和亚急性毒副反应分度标准评价近期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情况.结果 48例局部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此方案化疗,未观察到完全缓解(CR)病例,部分缓解(PR) 17例,无变化(SD) 17例,进展(PD)14例,有效率为35.42%(17/48),疾病控制率为70.83% (34/48),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6.5个月,中位生存期(MST)为10个月,长生存时间为28个月,截至随访期末,该患者仍存活.1年生存率达41.67% (20/48).观察到的主要毒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脱发、血红蛋白下降、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损伤等,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未出现不能耐受的病例.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局部晚期胃癌近期临床疗效较好,副作用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 应用自制经脐单孔通道行腹腔镜阑尾切除38例分析

    作者:谷守琦;张凤新;崔晓峰;王刚;刘伟;黄秋学

    目的 探讨应用自制经脐单孔通道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1年3月2012年6月我们应用自制经脐单孔通道完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8例,对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8~56 min,平均46 min,术后无出血、阑尾残端瘘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复查切口愈合良好,瘢痕隐蔽,患者对美容效果满意.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可实现腹壁无瘢痕,安全、可行.

  • 球囊或支架辅助下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效果观察

    作者:马文群;张金霞;赵曙虹;宋国智;李利敏

    目的 探讨应用球囊或支架辅助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效果.方法 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24例,介入治疗术前经影像学检查或术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明确诊断.采用全身麻醉,经股动脉穿刺入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根据动脉瘤的形状、大小,采用相应辅助技术,选用合适的弹簧圈,逐步将瘤腔满意填塞.结果 24例患者共计24个瘤体,使用球囊辅助弹簧圈技术栓塞8个,使用支架辅助栓塞技术16个,其中100%栓塞21例,95%栓塞2例,死亡1例.23例患者电话随访1个月后恢复良好,无再出血发生.结论 联合使用支架和微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

  • 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重症化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玉兰;张国顺;徐晓平;尚华;王娜;李姗姗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重症化的影响因素,指导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防止并发慢加急性肝衰竭.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严格按照病例和对照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随机抽取2006年8月至2012年7月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和唐山市传染病院收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194例组成病例组;选择同期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94例为对照组.采用面对面问卷方式填写调查表.结果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慢性乙型肝炎反复发作有统计学意义的18个变量如下:17个危险因素:体力劳动(OR=3.105,95% CI:1.532~4.021);慢性乙型肝炎病史(OR=3.238,95% CI:1.745~3.984);重叠嗜肝病毒感染(OR=7.432,95%CI:3.159~ 16.382);肝毒性药物应用(OR=11.285,95%CI:6.758 ~28.372);应用免疫抑制剂(OR=17.324,95%CI:5.682~35.729);外科手术(OR=8.879,95% CI:3.182 ~21.458);饮酒史(OR =21.420,95% CI:9.358 ~45.861);细菌感染(OR=3.024,95% CI:1.729 ~4.236);非嗜肝病毒感染(OR=2.759,95% CI:1.824~5.281);e抗原阴性(OR=6.354,95% CI:2.314 ~ 12.306);PCR-HBVDNA定量(OR=1.795,95%CI:1.364~1.792);父亲患有乙型肝炎史(OR=3.216,95% CI:2.135~5.283);母亲患有乙型肝炎史(OR=5.283,95%CI:3.127~10.035);白细胞低(OR=2.280,95% CI:3.167~4.704);白蛋白低下(OR=3.531,95%CI:1.804~4.225);凝血酶原活动度低(OR=6.418,95%CI:3.015~9.581);上消化道出血(OR=5.985,95%CI:3.013~10.724);1个保护因素:使用抗病毒药物(OR=0.147,95%CI:0.086 ~0.438).结论 体力劳动、慢性乙型肝炎病史、父、母患有乙型肝炎病毒、手术史、饮酒史、细菌感染、重叠嗜肝病毒感染、非嗜肝病毒感染、白细胞低、白蛋白低下、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上消化道出血、高PCR-HBVDNA定量、肝毒性药物应用和应用免疫抑制剂是影响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重症化因素.使用抗病毒药物是保护性因素.

  • 小剂量两性霉素B治疗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效果观察

    作者:牛晓敏;许晓军;何慧清;宋奎;李卫华;黎伟超

    目的 探讨小剂量两性霉素B治疗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接受治疗的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98例,应用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7例,两性霉素B维持剂量为50 ~ 60 mg/d;实验组51例,两性霉素B维持剂量为25~ 30 mg/d.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性霉素B中位累计剂量对照组为725(175,1595) mg,实验组为735(225,1485) 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834);治疗中位时间对照组为19(8,34)d,实验组为29(11,5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14 d对照组与实验组可评估疗效者分别为37例和48例,两组总有效率、无进展率、热退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因不良反应终止治疗者对照组14例(29.8%),实验组6例(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对照组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高于实验组[27.7% (13/47)与11.8%(6/51),P=0.047].结论 两性霉素B维持剂量25 ~ 30 mg/d临床疗效不低于维持剂量50~60 mg/d,不良反应少,临床可操作性强,具有可实践性.

  • 地佐辛超前镇痛对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躁动的效果观察

    作者:张志军;张永平;景建闯

    目的 探讨地佐辛超前镇痛对胸腔镜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躁动的疗效.方法 选择60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对照组常规诱导,观察两组患者术毕躁动情况,记录拔管即刻及15、30、45 min后的VAS评分及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拔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躁动发生率[10% (3/30)]明显低于对照组[60% (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拔管即刻及15、30、45 min的VAS评分[(1.3±1.2)、(2.4±1.7)、(2.7±1.3)、(2.8±1.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4±1.5)、(4.7±1.8)、(5.0±1.6)、(4.8±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内=18.6、P<0.05,F组间=20.4、P<0.05,F交互=20.0、P<0.05;两组不同时间段比较,P均<0.01).结论 地佐辛超前镇痛可以明显降低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躁动的发生率,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112例临床分析

    作者:贺海斌;胡燕;蒋本贵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2012年1-12月收治的112例接受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2例患者入院前均经阴道超声检查,101例明确诊断,11例怀疑为CSP;94例患者治疗前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以明确子宫瘢痕肌层厚度、孕囊大小.所有患者均成功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术中双侧子宫动脉灌注甲氨蝶呤50~100 mg,术后95例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清宫术,17例患者在宫腔镜下行妊娠物清除术,手术顺利,术后痊愈,随访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可保留患者生育功能,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抗病毒治疗一例

    作者:刘素芬;李明信

    病历摘要:患者男,39岁,10年前体检时发现乙型肝炎五项中HBsAg、抗HBe、抗HBc阳性,肝功能正常,HBV DNA3.6×104 U/ml,未接受抗病毒等治疗.以后每年复查肝功能均正常.2009年4月体检时发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55 U/L),HBV DNA为8.4×104 U/ml.既往体健,无烟酒嗜好,无特殊用药史,无手术、输血史等,其母亲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体格检查:体温36.5C,脉搏7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0/70 mm Hg(1 mm Hg =0.133 kPa),神志清,慢性肝病面容,皮肤、巩膜无黄染,可见肝掌,未见蜘蛛痣,心、肺未闻及异常,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轻叩痛,双下肢无水肿.

  • 以心律失常为首发症状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作者:牛绍莉

    病历摘要:患者男,79岁,2012年10月4日因"心悸1h"急诊收入院.急诊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心室率122次/min,给予西地兰静脉注射后(具体不详)心悸好转,以"心房颤动"收入我科.近2个月来饮食差,大小便正常,体质量下降3 kg.既往高血压病史30余年,2010年曾因急性前壁、下壁心肌梗死在我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入院查体:神志清,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心率83次/rmin,律不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膨隆,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剑突下及左上腹可触及一包块,质韧,无触痛,边界不清,肝肋下未触及,莫菲征阴性,叩诊呈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3次/min.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 重度急性甲醇中毒抢救成功一例

    作者:王艳英;刘凤芹

    病历摘要:患者男,34岁,口服450 ml工业酒精(甲醇含量>70%)3h后被送至我院急诊科就诊.既往体健.查体:体温36℃,脉搏74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20/60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79次/min,心律不齐,意识不清,四肢肌张力正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2.5×109/L、红细胞4.30×1012/L、血红蛋白110g/L、血小板计数210×109/L;肝、肾功能及血清电解质正常;肌酸激酶368U/L;血气分析:代谢性酸中毒;心电图:窦性心律,心律不齐.

    关键词: 甲醇中毒 血液透析
  • 毛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玉柱;杨惠泉

    毛细胞白血病(hairy cell leakemia,HCL)也称为多毛细胞白血病,临床上极为少见,约占白血病的2%,是一种以慢性淋巴样细胞增殖紊乱为特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1,2];由于临床少见,对其认识不足,易造成误诊误治[1].现就国内文献对HCL的报道综述如下,以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1.概述:HCL在亚裔人群中罕见[1,3-5],通常认为HCL以老年人居多[1-3,5],事实上根据国内报道,中青年发病并不少见[1].

  • 缺血性卒中患者前、后循环颅内动脉狭窄危险因素的分析

    作者:陈颜强;张雪萍;白洪忠;郑立恒;张庆

    目的 探讨血管危险因素与前、后循环颅内动脉狭窄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3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按颅内动脉狭窄的部位分两组(前、后循环颅内动脉狭窄组),对可能影响前、后循环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前、后循环颅内动脉狭窄在收缩压、吸烟史、饮酒史、卒中史、出院时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短期预后、血肌酐、血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前循环颅内动脉狭窄与高血糖(OR=1.135,95% CI:1.003~1.284)、卒中史(OR=1.133,95% CI:1.007 ~1.276)、短期预后(OR =5.987,95% CI:1.441~24.873)有关,后循环颅内动脉狭窄与吸烟史(OR=0.003,95% CI:0.000 ~0.376)、血肌酐(OR=0.509,95% CI:0.328 ~0.790)、高甘油三酯(OR=0.054,95% CI:0.004 ~0.645)、高LDL-C(OR=0.096,95% CI:0.015~0.608)有关.结论 血管性危险因素对前、后循环颅内动脉狭窄所施加的效应是不同的.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效果观察

    作者:齐飞

    目的 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GM1)对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CAPN)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在严格戒酒的基础上,治疗组用GM1 100 mg溶于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 d,后改为40 mg肌内注射,维持14 d.对照组用维生素B1100 mg肌肉注射,1次/d,连用28 d.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两组神经传导速度(NCV)变化.结果 患者四肢肢端疼痛、麻木、蚁走感、走路不稳等症状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经GM1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3% (19/22),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50.0% (10/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82,P=0.011);治疗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略有改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GM1对治疗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具有令人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脑梗死患者血清心肌酶变化60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冰;姜艳艳;王静云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心肌酶谱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入院1、3、7、14 d测定心肌酶,总结脑梗死后心肌酶谱的动态变化规律;伴随心肌酶谱升高者分别再按照是否再梗死、有无意识障碍进行分组.统计病死率判断预后.结果 60例脑梗死患者在入院1、3、7、14 d,心肌酶谱水平升高异常率分别为65.0%(39/60)、51.8%(29/56)、25.9%(14/54)、7.4% (4/54);与未再梗死患者相比,再梗死患者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425 ±130) U/L与(308±125) U/L,t=-1.337,P<0.05]、乳酸脱氢酶(LDH)[(377±98) U/L与(244 ±85) U/L,t=-2.544,P<0.05]、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426±138) U/L与(280±135) U/L,t=-2.871,P<0.05]较高;脑梗死后心肌酶谱生化指标入院1d内开始升高,3d达到高峰,以后逐渐恢复正常;与无意识障碍患者相比,有意识障碍患者CK[(430±109) U/L与(297 ±95) U/L,t=2.212,P<0.05]、CK-MB[(41±16) U/L与(23 ±12) U/L,t=2.667,P<0.05]、LDH[(312±88) U/L与(230±87) U/L,t=1.782,P<0.05]、α-HBD[(414±132) U/L与(255±110) U/L,t=2.430,P<0.05]显著升高;脑梗死后心肌酶谱水平升高患者病死率为25.6%(10/39),高于未伴随心肌酶谱水平升高患者的4.7%(1/21)(x2=3.9744,P<0.05).结论 脑梗死后心肌酶谱水平有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入院3d达峰值,以后逐渐恢复正常;心肌酶谱升高水平与患者脑梗死后是否再梗死、有无意识障碍及预后有关.

  • 双功能彩超和经颅多普勒超声对分水岭脑梗死发病机制的分析

    作者:李常红;朱惠萍;于逢春

    目的 分析脑梗死患者的双功能彩超(CDI)和经颅多普勒(TCD)表现,探讨其对分水岭脑梗死(CWI)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MRI诊断的142例CWI患者(研究组)和150例其他类型脑梗死(对照组)患者的CDI和TCD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血管狭窄情况、斑块检出率、斑块性质、斑块积分、发病前低血容量诱因情况、交通支的开放情况,分析CWI的发病机制.结果 研究组142例,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72例,中度狭窄21例,轻度狭窄31例,无狭窄18例;对照组150例,其中重度狭窄或闭塞19例,中度狭窄41例,轻度狭窄23例,无狭窄6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583,P=0.000).研究组检出斑块115例(80.99%),对照组74例(49.33%),两组斑块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010,P=0.000).研究组斑块积分为(11.47 ±3.78)分,对照组为(6.57 ±3.53)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9,P=0.001).研究组78例(54.93%)发病前有明确低血容量病因,与对照组[11.33% (17/1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3.164,P=0.000).研究组有交通支开放共50例(35.31%),与对照组[25.33% (38/1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3.381,P=0.066).结论 血管狭窄、不稳定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微栓子、低血容量造成的脑局部低灌注均是CWI的发病机制.CDI和TCD联合应用可为临床血管评价及治疗提供很大帮助.

  • 纤溶酶联合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作者:王利军;王洪新

    目的 探讨纤溶酶联合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进展性脑梗死患者80例被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纤溶酶300 U+羟乙基淀粉5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14 d;对照组给予舒血宁2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14 d.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调脂以及康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时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10.24±4.54)、(18.99±5.42)分,t=2.280,P=0.005].结论 纤溶酶联合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效果显著,能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预后.

  • 卒中单元模式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作者:姚东陂;张锦丽;陈计辉;齐博魁;张润宏;李胜朝

    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卒中单元治疗.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并且治疗后评定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8.1±2.7)分]与对照组[(13.2±2.4)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876,P<0.01).治疗组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68.8±13.6)分]与对照组[(44.7±14.9)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567,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92.3%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448,P<0.01).结论 卒中单元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明显.

中国综合临床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