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중국중의기초의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3250
  • 国内刊号: 11-355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孟庆云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基于《医学求是》研究探讨吴达五运六气学术思想

    作者:陶国水;顾植山;陆曙;吴波;孔令晶;陈冰俊

    龙砂医家吴达熟谙运气学说撰《医学求是》,认为“证之变化,随岁时而转旋”,主张“因病以测岁气,非执岁气以求病”,灵活运用运气理论预测疫病发生、分析其病因病机、证候并指导临床辨证用药,其运气学说的学术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其经验对临床具有借鉴意义.

  • 张锡纯中西汇通学派主要传承脉络研究

    作者:刘建;陈宝贵

    脉络即以张锡纯的故里盐山县学人研究为起点,阐述中西汇通学派在河北本邑的传承以嫡系家传为主,族外学者亦多以对其著作进行校点、编纂、学术研究为主的现状.着重以其行医、教学之地天津传人为研究重点,论述了现代张锡纯中西汇通学派形成张锡纯-柳学洙-陈宝贵-陈宝贵弟子及学生四代传承、脉络清晰的流派研究概况.

  • 清代岭南医家谢完卿《会经阐义》学术思想述评

    作者:陈俊榕;刘小斌

    《会经阐义》是一部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内容齐备的岭南综合性医书,成书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为清代岭南医家谢完卿著.该书仿《景岳全书》体例,首言阴阳经脏,次述诊要本草,再论伤寒杂病,末附古方八阵,共21卷40余万字.本书论医首重阴阳,认为阴阳本同一气,论经脉脏腑尤重脾肾,对命门进行了系统论述,按八阵方略归类诠释临证组方用药原则.该书为岭南医家私淑景岳学说的代表著作之一,继承了张景岳学术思想并有所发挥,对推动景岳学说在岭南的传播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但也随之出现滥用温补辛热药物的偏向,引起众多岭南医家学术上的一时争鸣.

  • 岳景林从痰论治肿瘤病思路探析

    作者:杨世红;赵伟红;曲强

    吉林省已故名老中医岳景林擅治疑难病症,主张从痰论治恶性肿瘤病.他认为肿瘤病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正气不足痰浊凝聚是发生肿瘤病的病机关键,根据痰具有易行善变、变化多端,易化寒、化热,挟风、夹湿、夹瘀的特点,从辨证施治的角度出发,标本兼顾,总结出清热化痰、散寒化痰、行气化痰、健脾化痰、活血化痰、养阴化痰、宣肺化痰、峻下逐痰、化痰软坚散结9种化痰法,视患者的具体病情灵活运用,从而达到控制肿瘤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提高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目的.

  • 瘿病(地方性甲状腺肿)情志病因原理探析

    作者:孔林;于峥;苏静;陈小野

    瘿病是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主要病征的一类疾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在瘿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治疗瘿病重视情志病因,地甲病与情志病因关系密切,在现代也得到证实.故探讨瘿病(地甲病)情志病因的西医和中医原理,一是作为地甲病病因,情志的原理应是应激;二是应激导致地甲病发病和加重,其病理生理基础是地甲病有甲状腺功能减退,即应激导致对甲状腺激素需求的增加,地甲病有非应激或应激情况下甲状腺功能不足,所以只能通过甲状腺肿大来弥补.①地甲病患者针对缺碘,一直在进行代偿;②一般认为这种代偿已经足够了,地甲病患者没有甲低.但重病区出现克汀病,显然说明重病区地甲病患者在应激情况下失代偿;③而IDD的发现,实际上说明轻、中度病区地甲病患者在应激的情况下也是失代偿的.那么显然重病区的患者在非应激情况下应该就有甲低(失代偿).三是甲减是寒证、阳虚.结论:瘿病(地甲病)情志病因的原理是甲减(从中医角度看是寒证、阳虚)基础上的应激.

  • 《蠢子医》论治妇科病特色

    作者:梁程程;雷磊

    《蠢子医》系清代医家龙之章晚年所撰,记载了内外妇儿眼科诸疾的丰富诊疗经验,尤其对于妇科的治疗见解独到,阐述医理简要摄烦,诊疗经验独具一格.其论治妇科疾病首重脉理,安胎则强调治疗母病不必刻意顾护胎元,意在母病去则胎自安,治疗妇科产前产后疾病及催生善用风药,尚有巧周肉附、善用丸散剂之用药特色,并就此作一初步探析.

  • 技术哲学视域下的中国古代骨折小夹板固定术

    作者:郭瑨;赵勇;陈彦飞

    在中医学体系中,骨伤科是展示医疗技术水平为明显的学科,在骨伤科所涉及的诸多疾病中,骨折的治疗又是其中的典范.骨折是骨伤科常见的疾病,回顾梳理历代中医学文献可以发现,骨折的治疗主要围绕固定术开展.中国中医骨伤科小夹板固定方法以及材料的变换,体现了明显的技术变迁特征.故从技术哲学的角度,以小夹板固定术为例,分析骨伤治疗小夹板固定技术变迁的原因,客观地还原中医骨折治疗技术形成的现场及其产生原因,昭示中医在骨折治疗方法论上的意义与科学价值.

  • 慢性肾衰病机演变及证治探讨

    作者:杨帆;贾泽会

    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为慢性肾衰)是多种慢性肾脏病失治误治迁延不愈出现肾功能减退直至衰竭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病机演变错综复杂,病情缓慢进展,症状千变万化.由于三焦壅塞不通,诸脏腑无元气滋养温煦,五脏六腑、奇经八脉、九窍均功能失常,诸证蜂起.对慢性肾衰的中医治疗以健脾益气固肾培元为本,利湿泄浊清热解毒为标,活血化瘀通络贯穿始终,软坚散结消瘢于其中.

    关键词: 慢性肾衰 病机 证治
  • 《黄帝内经》有关脾理论的研究

    作者:方肇勤;杨雯;颜彦

    为探索《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藏象理论主要学术内容,故以脾为切入点,检索并摘录《内经》中所有涉及脾、足太阴等有关论述,将其按脾的解剖、脾的生理功能及特点、脾与自然界的关系、脾与五脏的关系及其相关五行归属、脾的诊法、脾的病证以及脾病证治则及注意事项等给予分类、刻画并探究其学术内容,并就《内经》脾脏理论的内容、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展开了初步探讨.同时还联系后世对《内经》相关学术内容的引用,探讨其著作突出的学术贡献,如藏象理论创立、同病异证和同病异治描述、病机阐述等,并对所涉及的运气学说予以简要评价.

  • 肺消源流考略

    作者:赵令竹;鞠宝兆

    肺消古病名,首见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素问·气厥论》中明确指出其病机为“心移寒于肺”,但仍有诸多医家认为其病机为热,故将其归于上消膈消.为探讨其中原因,经系统梳理清代及以前的文献,关于肺消的认识可归纳为5个阶段:第一阶段《内经》中提出肺消因寒而致,第二阶段隋唐时期肺消寒郁而热的理论产生,第三阶段宋金元时期提出肺消补肺金平心火的治疗原则与方剂及肺消从火论断的观点,第四阶段明清时期虚寒所致肺消的理论形成.分析上述4个阶段的认识特点,我们有理由认为肺消之病因病机主要为虚寒,与上消、膈消有本质的不同;就肺消“饮一溲二”及“死不治”的特点来看,其与现代所谓“下消”的末期(阴损及阳)相近.

  • 李东垣“胃气升发”论析疑

    作者:许勇镇;阮诗玮;丘余良

    今观夫后世学者多简单援用“胃气通降”“脾升胃降”等理论对李东垣脾胃学说进行演绎推导,恐有先入为主之见和主观臆测之嫌,而对于诸多理论亦难以诠释精当,故我们遍考其李东垣著述提出“胃气升发”说.基于李东垣的观点我们溯源经典,指出“胃气升发”一说肇始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生理方面,胃气平而上行以游溢精气、化生气血、充实经隧,为五脏六腑之本;病理上胃虚而不能转运升发则诸窍不利、五脏气皆乱矣.故从经络走行、阴阳升降、脏腑关系、处方用药、脾胃调护等5个方面对胃气升发论进行阐发,试对李东垣的“胃气升发”说机理及其临证运用予以总结,以期丰富其脾胃学说.

  • “望小儿指纹诊法”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侯雅静;陈家旭;刘玥芸

    望小儿指纹也称望虎口三关脉纹,是中医儿科临床诊断中重要的诊法之一.笔者参考多部古籍资料就望小儿指纹诊法起源、理论依据及其所包含望三关、颜色等内容进行梳理.该诊法融合经络学说、五色主病理论、寸口脉学说等思想,自唐朝起源,历经多代医家验证传承至今,是值得用现代科学探索发展并推广应用于临床的中医儿科诊断方法.该诊法补充完善了临床四诊信息,利于辨证论治,不仅可作为诊断用法,还可作为病情观测指标并判断疾病预后、转归,部分现代医学研究结果亦证实该诊法具有科学性及临床诊断意义.

  • 论“血不利则为水”在《金匮要略》妇人三篇中的应用

    作者:王馨怡;王萌;赵粉琴

    探讨“血不利则为水”的学术渊源与这一学术思想在《金匮要略》妇人三篇中的应用.“血不利则为水”是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的著名论断,阐明在水肿病发生过程中水与血之间的内在联系.本为瘀血导致水肿病的病机,然张仲景治疗妇科病时,大量方裁活血药与利水药并用,或在活血化瘀中兼顾利水,或血水并利,或温阳化饮以利血气,此活血利水法的用药规律说明妇科疾病的发生与血水不利密切相关.可以说“血不利则为水”的病机理论,可为临床治疗某些妇科疾病提供利水以活血、活血以利水的新思路.

  • “宣可去壅”诠解

    作者:安宏;于智敏

    从“宣”与“壅”的字义考察入手,结合历代医家对“宣可去壅”的发挥,考察辨析各家对“宣可去壅”的认识.在此基础之上,引入“壅可节宣”,强调“宣可去壅”与“壅可节宣”之间一体两面、互为依存的关系,揭示“宣可去壅”不唯指药物和方剂的分类,更具有审机识病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对认识气血宣壅、发病、病机和预后均有指导作用.后从调形和摄神的角度,以肺胀和癫狂二病为例,说明“宣可去壅”的临床指导意义.

    关键词: 宣壅 宣可去壅 诠解
  • 王祖龙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用药经验分析

    作者:赵文;王诗琦;张琦;马慧杰;王祖龙

    目的:分析整理王祖龙教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用药经验.方法:收集王祖龙教授治疗的26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资料,采用频率、频数以及指标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常用28味药使用频率>10%,聚类分析法将药物聚为补肾、健脾益气、理气、活血化瘀、清热、利湿、通络7大类.结论:在中医审证基础上,王祖龙巧妙地运用补肾、健脾益气、理气、活血化瘀、清热、利湿、通络类药物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以脾虚、肾虚为主者当用补脾益肾之法以固其本,以膀胱湿热、肝气郁结、浊瘀阻滞为主者当用清利湿热、理气活血通络之法以治其标,标本兼治,效如桴鼓.

  • 108例成人斯蒂尔病患者中医证型研究

    作者:王宏莉;邓田莲;唐先平

    目的:探讨成人斯蒂尔病(AOSD)的中医证型分布与患者一般情况、服用糖皮质激素时间及C-反应蛋白(CRP)、血清铁蛋白(SF)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住院确诊的AOSD患者108例,频数表描述证型分布,SPSS19.0统计分析各影响因素与证型相关性.结果:108例AOSD患者67.59%在春夏发病,出现频率大于50%的症状有发热、皮疹、咽痛、关节痛、肌痛、瘰疬肿痛、乏力,证型分布为气阴两虚兼湿热痹阻证(25.93%)、湿热痹阻证(21.30%)、阴虚内热证(17.59%)、气营两燔证(15.74%)、气阴两虚证(10.19%)、卫气同病证(9.26%);病程及服用激素时间长短、CRP、SF均影响证型分布.结论:AOSD多见中青年女性,典型症状为发热、皮疹、咽痛、关节痛,中医证型以虚实夹杂的复合证型气阴两虚兼湿热痹阻证常见,卫气同病证少见,病程、服用激素时间、CRP、SF与证型有明显相关性,即病程及服用激素时间越长表现为虚证越明显,CRP、SF越高病程越短则实证越明显.

  • 恶性肿瘤患者两种脉象信息特征的临床观察研究

    作者:徐刚;魏红;李凤珠;依秋霞

    目的:揭示恶性肿瘤患者的脉象信息特征.方法: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应用三探头中医脉诊采集及分析系统,采用三部九候的方法,对各组受试者进行双手寸口六部脉象的同步采集、分析.结果:恶性肿瘤组出现明显的特征性改变,脉波上升支出现锯齿样波,主波顶端有凹陷并形成M形走势,此两种特征波检出率为55.0%.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脉象信息中存在特异性波形,为中医脉诊的客观化研究和重大疾病的早期中医客观化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 从黄祥武应用当归四逆汤临床经验探讨其应用适应证

    作者:王永贞;黄蔚;张维

    目的:从黄祥武主任应用当归四逆汤治疗疑难杂症的临床经验中探索其应用适应证.方法:选择黄祥武主任以当归四逆汤为基础方的有效医案238例,对四诊信息规范处理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涉及病种广泛,如内分泌科、妇科、皮肤科、神经内科、骨科、外科、心血管科等,病位主要在营、卫及肝、脾、肾,厥阴等,病性多为阳虚、寒凝、血瘀等,主要四诊信息包括舌淡+舌暗占80.3%,有瘀点瘀斑占29.0%,阳虚+寒凝十血瘀+营卫不和占79.4%.总计涉及中药128味,每例患者每次用25.7味药,与温阳、散寒、活血、通络四类药物配伍占85.1%.结论:当归四逆汤的应用指征可概括为手足冰冷或偏凉,面色少华,舌质淡暗,苔白,脉沉细缓,在临床上要把握“阳虚寒凝血瘀”病机主要信息特征,随证灵活加减.

  • 基于胃食管反流病探讨中医梅核气本质

    作者:吕林;唐旭东;王凤云;吉海杰;黄穗平;王静;马祥雪;陈婷;尹晓岚

    对中医梅核气的实质从胃食管反流病角度进行探讨.故先从中医梅核气病名来源介绍、分析了“炙脔”的涵义,然后列举了梅核气的中医病机、胃食管反流病的西医诊断及发病因素,进一步筛理出两者在症状、病因、治疗方面的一致性,后提出现代医学胃食管反流病就是中医梅核气的本质.本文为临床医师对梅核气从西医角度采用质子泵抑制荆治疗及从中医角度采用平肝抑酸治疗梅核气提供了理论支撑,丰富了中医脾胃学说.

  • 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丛敬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冠心病心绞痛病例103例(脱落3例),其中对照组5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片、单硝酸异山梨脂缓释片、美托洛尔片、阿司匹林片等西药治疗;治疗组50例,给予同对照组西药治疗并口服脑心通胶囊,均治疗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电图变化.结果: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0%,其中显效15例,有效20例;试验组总有效率高达84%,显效22例,有效20例;2组在心电图疗效比较中,对照组总有效率74%,显效16例,有效21例;试验组总有效率88%,显效28例,有效16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治疗后血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更加明显.结论: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

  • 白头翁汤加减灌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肠黏膜NF-κB mRNA的影响

    作者:戴高中;陈晨;范先靖;田秋实;周春刚;朱世楷

    目的:使用白头翁汤加减灌肠方治疗急性期左半结肠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观察其疗效及对肠黏膜NF-κB 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34例左半结肠型患者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白头翁汤加减灌肠方,对照组给予SASP保留灌肠,疗程均为45 d,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结肠镜下表现,RT-PCR法测定肠黏膜NF-κB mRNA的表达.结果:2组治疗后各症状均较前好转,其中治疗组对腹泻、脓血便、腹痛的缓解更具优势,治疗组总有效率(94.11%)高于对照组(76.47%),2组镜下表现积分均较前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肠黏膜NF-κB mRNA的表达均较前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白头翁汤加减灌肠方较SASP能更好地缓解症状并改善肠黏膜的镜下表现,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下调NF-κB mRNA从而抑制促炎因子的产生及释放.

  • 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癌术后之临床体会

    作者:邵灿灿;吕久省;余丹丹;韩青青;胡晓;王萍;刘元炜;潘研;燕树勋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现率明显升高,甲状腺癌术后人群也随之显著增多.患者存在诸多西医药无法解决的临床不适症状,临床治疗表明中医药辨证论治在改善甲状腺癌术后各种临床不适症状方面优势显著.经过我们多年的临床观察,总结出甲状腺癌术后的病因有肝气郁结、饮食失调、手术损伤、碘及激素治疗等,病机为本虚标实,标实以气郁、痰阻、血瘀、热毒为主,本虚包括气血阴阳俱虚.临床证候主要有风热犯表证、肝火旺盛证、气郁痰阻证、气滞血瘀证、气阴两虚证、气血两虚证、阴阳两虚证、瘀毒阻滞证等,现将我们的临床经验作一总结.

  • 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对正常男性志愿者泻下作用比较

    作者:吴中平;韩燕;朱文清;储成志

    目的:比较大承气汤与调胃承气汤在通便能力上的差异.方法:严格依《伤寒论》制备两方原液,12位受试者先后服用两方,观察基本生命体征变化并收集粪便,记录腹泻时间、次数和体质量变化,测定粪便上清Na+、C1-、K+、Ca2、SO42、葡萄糖、蛋白和密度、隐血.结果:在调胃承气汤服用剂量减半的情况下,受试者不适程度明显较服大承气汤为重,但基本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在首次腹泻时间、6h、24 h内腹泻次数和体质量变化方面,调胃承气汤较大承气汤强30% ~40%左右;Na+、K+、Ca2、SOi-浓度较原液明显降低,隐血试验为阴性.结论:调胃承气汤的泻下力较大承气汤峻烈,二方均影响小肠的吸收功能而无肠黏膜损害,其安全性均较高.

  • 毛冬青总皂苷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影响

    作者:曹利华;刘蕊莉;苗明三

    目的:探讨毛冬青总皂苷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作用机制及特点.方法:将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金纳多组、毛冬青总皂苷大、中、小剂量组7组.采用阻断小鼠双侧颈总动脉缺血10 min、恢复灌流10 min、再缺血10 min、恢复供血、再灌注24 h,研究毛冬青总皂苷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的NO水平和NOS活力,Na+-K+-ATP酶、Mg2+-ATP酶、Ca2+-ATP酶的含量以及脑组织神经细胞的影响.结果: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复制成功,毛冬青总皂苷可显著降低脑匀浆中NO水平、NOS活力、升高脑匀浆中ATP酶活力,并显著减轻脑组织海马区和皮质区神经细胞的损伤,均以大剂量、中剂量为优.结论:毛冬青总皂苷可显著改善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脑缺血状况,具有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

  • 益气健脾法对脾虚痰浊AS猪肾组织AQP的影响

    作者:石月萍;贾连群;宋囡;刘晶晶;杨关林

    目的:探讨脾虚痰浊动脉硬化(AS)巴马小型猪肾组织水通道蛋白的改变及益气健脾法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5只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脾虚痰浊AS模型)、益气健脾组各5只,以高脂饮食喂饲加跑步劳倦结合冠脉球囊拉伤建立脾虚痰浊AS模型.正常组巴马小型猪喂饲正常饲料,模型组球囊冠脉拉伤后高脂饲料结合跑步过劳制备脾虚痰浊AS模型,益气健脾组在模型组处理基础上于高脂饲料中添加益气健脾中药,观察48周后各组巴马小猪的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肾组织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水通道蛋白(AQP)1、2、3及磷酸化蛋白激酶A(p-PKA)、磷酸化cAMP反应原件结合蛋白(p-CREB)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可见肾小球及肾小管损伤,肾组织AQP1、2、3下调,cAMP/PKA/CREB通路下调,与模型组比较益气健脾组可上调肾组织AQP1、2、3及cAMP/PKA通路.结论:脾虚痰浊AS模型可见肾组织病理损伤,肾组织AQP1、2、3下调,益气健脾法可改善肾组织病理损伤,上调脾虚痰浊AS模型肾脏水通道蛋白的异常,其机制可能与调节cAMP/PKA通路相关.

  • 丹参通络解毒汤对骨髓干细胞移植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NF-κB介导的炎症反应影响

    作者:李鑫辉;李雅婧;黄淼鑫;许福丽;肖青;郭晨鹤

    目的:探讨丹参通络解毒汤对骨髓干细胞(BMSCs)移植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大鼠核因子-κB (NF-κB)介导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8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H组(假手术组)、AMI组(模型组)、BMSCs组(BMSCs移植组)、DSTLJD组(丹参通络解毒汤组)、DSTLJD+ BMSCs组(丹参通络解毒汤+BMSCs移植)各10只,BMSCs细胞悬液直接注入梗死区边缘心肌组织,给予中药或生理盐水灌胃,4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免疫组化法观察心肌核因子-κB (NF-κB)蛋白表达,并用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病理变化.结果:与AMI组比较,BMSCs组、DSTLJD组、DSTLJD+ BMSCs组大鼠心肌NF-κB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且血清炎症因子TNF-α和IL-6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肌损伤程度明显改善;DSTLJD+ BMSCs组优于单纯BMSCs组、单纯DSTLJ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MSCs移植联合丹参通络解毒汤能够改善AMI模型大鼠的心肌损伤,减轻炎症反应,修复缺血心肌,其机制可能与调节NF-κB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

  • 三子养亲汤对哮喘小鼠EOT-1、 EOT-3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博达;徐升;李俊玲;董滟

    目的:观察三子养亲汤对哮喘模型小鼠嗜酸性粒细胞活化趋化因子-1(Eotaxin-1,EOT-1)、嗜酸性粒细胞活化趋化因子-3(Eotaxin-3,EOT-3)的影响,探索三子养亲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三子养亲汤高、中、低剂量组及孟鲁司特组,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建立哮喘小鼠模型,测定其肺组织中EOT-1、EOT-3蛋白与基因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孟鲁司特组、三子养亲汤高剂量组肺组织中EOT-1、EOT-3浓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子养亲汤中剂量组肺组织中EOT-1、EOT-3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子养亲汤能改善哮喘小鼠症状,其机制可能与下调EOT-1和EOT-3的表达有关.

  • 基于JAK2/STAT3信号通路探讨风湿宁胶囊对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作者:王永辉;张晓园;李艳彦;周然

    目的:探讨风湿宁胶囊对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按随机数字袁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tofacitinib组(15mg· kg-1)和风湿宁高、中、低剂量组(1.32,0.66,0.33 g· kg-1)每组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人工气候箱模拟寒湿环境结合Ⅱ型胶原诱导的方法制备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大鼠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干预,每日1次,连续28 d;观察药物对大鼠关节肿胀度、关节滑膜组织JAK2、STAT3及JAK2/STAT3通路负反馈抑制因子SOCS3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风湿宁胶囊可显著降低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的关节肿胀度,抑制JAK2、STAT3 mRNA及蛋白的过表达,促进SOCS3 mRNA及蛋白表达.结论:风湿宁胶囊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作用是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机制之一.

  • 金番止泻胶囊对脾虚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及体外抗菌作用

    作者:刘佩沂;赖岳晓;田素英

    目的:探讨金番止泻胶囊对脾虚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及体外抗菌作用.方法:利用番泻叶灌胃加饥饱失常复制小鼠脾虚模型,经金番止泻胶囊治疗后,以菌落计数法检测其盲肠内容物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及肠杆菌的数量;采用纸片扩散法、试管2倍稀释法考察金番止泻胶囊对枯草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的抑菌作用.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及肠杆菌数量均升高,金番止泻胶囊高(1.2 g-kg-1)、低剂量组(0.6 g· kg-1)指标均有一定的恢复并接近正常水平.对枯草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的MIC(mg·mL-1)分别为12.8、8.51、6.4、7.6、8.27.结论:金番止泻胶囊对脾虚小鼠肠道菌群有调节作用,在体外有抑菌作用.

  • 川芎嗪联合来氟米特对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血小板活化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作者:白菁安;边艳琴;牛旭艳;樊丹平;吕诚;姜淼;赵宁

    目的:探讨川芎嗪联合来氟米特对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血小板活化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取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制备大鼠关节炎模型,将成模大鼠分为模型组(CIA组)、川芎嗪组(TMP组)、来氟米特组(LEF组)、川芎嗪联合来氟米特组(T+L组),各药物干预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计算关节炎指数并观察关节病理变化,检测血清CRP及PDGF-BB水平,血浆GMP-140及VCAM-1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CIA组大鼠关节滑膜出现明显细胞增生、炎细胞浸润、血管翳形成浸入软骨,CRP及PDGF-BB水平、GMP-140及VCAM-1水平均显著上升;与CIA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大鼠关节病理变化中滑膜增生、炎性细胞浸润、血管翳和骨破坏形成均有改善,大鼠关节炎指数均减小,双后肢关节红肿程度评分均降低,CRP、PDGF-BB蛋白水平、GMP-140水平及VCAM-1水平均降低,其中联合用药组效果优于TMP组和LEF组.结论:川芎嗪联合来氟米特能够显著抑制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的血小板活化和炎症反应,对于RA患者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不同剂量川芎-当归、三棱-莪术对AS小鼠Cyr61、Sgk1、Ch25 h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作者:周岚;张冀东;李杨;汪典;刘丹;卢青;王敏;陈旭;罗尧岳;谢海波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川芎-当归、三棱-莪术对载脂蛋白E(Apo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主动脉组织Cyr61、Sgk1、Ch25h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4只5周龄Apoe基因缺陷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对照组、阿托伐他汀钙组、低活血药组、高活血药组、低破血药组、高破血药组6组,造模成功后分别灌胃给药连续8周,处理动物并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小鼠主动脉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并通过RT-PCR法进行验证.结果:川芎-当归、三棱-莪术均能下调Cyr61、Sgk1、Ch25h基因表达水平且存在量效关系.结论:活血药(当归、川芎)、破血药(三棱、莪术)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主动脉Cyr61、Sgk1、Ch25h基因表达水平有关.

  • 廖世煌治疗风湿病合并咳嗽经验

    作者:雷旭杰

    风湿病合并咳嗽时因本身免疫异常加之药物影响,故其证情多较常人复杂.廖世煌认为风湿病患者本有脏腑失调或内有实邪,合并咳嗽时常起病即为里证或为表里合邪,其病邪、外邪则多为风邪兼杂寒热燥湿,里邪则多为痰邪夹杂寒热.其脏腑失调、风湿久病者以脾胃亏虚突出,关节型风湿患者常见肝肾不足,久服激素者常有内热或阴虚之象,表证常见风邪袭表、风热袭肺、燥邪伤肺、表寒里热证,里实证常见表寒里饮、里饮化热、寒痰阻肺、痰热阻肺、痰湿阻胃证,里虚证常见肺脾气虚、肺阴虚内热、肺肾亏虚、肝火犯肺证.

    关键词: 风湿病 咳嗽 廖世煌
  • 岑鹤龄温病思想对现代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之完善

    作者:王进忠;钟世杰;杨荣源

    卫气营血辨证揭示了温病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治疗原则.但长期以来诸多医师将卫、气、营、血理解为病位的固定更易,且忽视温病发展过程中的正邪相争,对疾病后期的正气虚衰缺乏足够重视.岭南名医岑鹤龄结合现代温病临床实践,参考温病发展过程中的正邪相争及疾病后期正气虚衰的普遍现象,提出“犯卫”在气”“入血”“伤阴”“亡阳”的现代温病辨证纲领,其中入血伤阴是热病证候的分水岭.针对其在卫者创立青柴灵口服液,为扭转和预防伤阴、亡阳危候,创立岑氏凉血救阴方.故结合现代研究进展,认为岑鹤龄温病思想较为符合当前温病的发展规律,其理法兼备,是对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完善,有益于指导现代温病诊治,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气虚口干证治

    作者:雷枭

    口干是临床出现频率很高的症状,中医治疗有明显优势.但目前口干的治疗多参照消渴和燥证,认为肺胃津伤、热邪鹗张是其病机,多使用清热泻火、养阴润燥的清胃散、白虎汤、沙参麦冬汤、清燥救肺汤等治疗,大部分患者奏效,少部分患者罔效,只有拓宽思路、重新探究口干的病机并确定新的治法和方药,才能提高疗效.笔者在临床观察到很多口干以渴不思饮、渴而饮少为主要特征,故认为脾气亏虚、不能升清、津不上承是其重要病机,治疗时需健脾益气升清,使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可收到好的疗效.

  • 从络病学谈偏头痛的针刺防治

    作者:张树森;鲁凌云;赵妍;李瑛

    偏头痛病在脑络,其脑络病变既包括脑气络病变也包含脑血络病变,且在偏头痛的病程发展过程中,脑络可由功能性障碍逐渐发展到结构性损伤.针刺是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方法,可通过疏通脑络而达到防治偏头痛的目的.在偏头痛的发展过程中,其脑络病变具有动态演变的特点,因此针刺防治偏头痛的方案也应作出动态调整.在偏头痛发作期需积极止痛,缓解期需预防症状反复,偏头痛的发病之初需调整脑络功能障碍,病久不愈则需预防脑络的结构性损伤.

  • 雷火灸结合五禽戏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作者:那坤;赵冬琰;胡菱;李莹;何建根;武亮;孙洁;陈婷婷

    目的:观察雷火灸结合五禽戏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艾灸对照组和雷火灸对照组、五禽戏对照组、雷火灸+五禽戏治疗组各30例,艾灸治疗组和雷火灸治疗组以及雷火灸+五禽戏治疗组均选取气海穴、关元穴、双侧足三里穴、双侧三阴交穴、心腧穴、脾腧穴,点燃灸条开始施灸.艾灸组和雷火灸组均采用温和灸方法,五禽戏治疗组患者和雷火灸+五禽戏治疗组患者五禽戏练习方法:从起势调息,依虎戏、鹿戏、熊戏、猿戏、鸟戏至引气归元收功,按照程序进行练习1遍然后行雷火灸治疗,每周1至周6连续治疗6d,周日休息1d,4周为1个疗程.结果:雷火灸+五禽戏治疗组在改善疲劳症状方面优于3个对照组,4组对改善患者体液免疫(血清IgG、IgA、IgM)水平无显著作用;(外周血CD3+、CD4+、CD8+)雷火灸+五禽戏治疗组治疗后与3个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雷火灸+五禽戏治疗组治疗后总体疗效优于3个对照组.结论:雷火灸结合五禽戏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显著.

  • 针刺治疗颈椎病取穴规律的文献分析

    作者:郭浪涛;张豪斌;刘朝;杨金生;徐东升;王莹莹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颈椎病选穴规律,为颈椎病的针灸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16~ 2010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筛出符合纳入标准的针灸治疗颈椎病文献66篇,采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采用SPSS19统计软件进行统计.结果:共纳入66篇文献,涉及到穴位83个,经脉11条,穴位使用总频次425次.使用频率较高的穴位依次是夹脊、风池、肩井、大椎、天柱、肩外俞、阿是、天宗等,穴位归经主要以足少阳胆经、督脉、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为主.结论:针刺治疗颈椎病主要以经过颈肩部的阳经为主,且以阳经的局部穴位为主,局部穴位以痛点为主,颈夹脊、风池、肩井为常用穴.

  • 艾炷灸抗哮喘小鼠气道炎症机制研究

    作者:谢玲玲;李品纯;潘凤霞;朱北胜;李梅

    目的:通过观察艾炷灸对哮喘模型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抗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3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哮喘模型组、艾炷灸治疗组、硫酸特布他林(Terbutaline Sulfate,TS)阳性组,空白组用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和雾化吸入,其余各组采用卵清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和雾化激发哮喘,哮喘模型制作成功后,分别利用生理盐水雾化、TS雾化液、艾炷灸进行治疗,2周后测小鼠血清的MDA、SOD、NO值,观察对比各组肺组织形态.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哮喘模型组小鼠血清MDA、NO水平显著增高;与哮喘模型组比较,TS阳性组、艾炷灸治疗组的MDA水平显著降低;与空白组比较,哮喘模型组小鼠血清SOD水平显著降低;与哮喘模型组比较,TS阳性组、艾炷灸治疗组的SOD水平显著增加.结论:艾炷灸能明显抑制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机体NO、MDA水平,增强SOD的活力有关.

  • 试论山药和杏仁的配伍意义分析及临床应用

    作者:周滢;舒承倩;唐欣;曾志华;周萍

    山药和杏仁均为临床常用中药,基于药对配伍的原则、药对配伍组合特点及现代研究认识等,故通过研究历代及近现代文献,对山药和杏仁配伍组成的现代科学内涵及其临床运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结果发现山药和杏仁配伍在滋阴润肺止咳、润肠通便两个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并对治疗肺气不足之咳嗽气喘、多痰、津枯肠燥便秘、大便艰难、老人或产后血虚便秘等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作用,希望这一结论对山药和杏仁的临床配伍运用提供参考.

  • 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药量分析

    作者:冯文林;伍海涛

    痛泻要方载于多部医学古籍中用于治疗痛泻,现今在众多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方药中应用频率高.故历数古籍中该方用量的记载,在换算成现代用药剂量的同时指出不同记载的差异,结合近5年间名老中医运用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文献,对比分析古今运用痛泻要方治疗腹泻的用药剂量因其所治疾病的病机略有差异以及方中药物不同的炮制而有所变动.对痛泻要方用药剂量的研究,有助于为临床医师用药提供借鉴.

  • 基于数据挖掘的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组方规律研究

    作者:郑绍勇;丁成华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组方规律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D收集中医药复方治疗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的临床实验研究、临床经验报道两类文献,提取中药建立数据库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关联分析显示,符合关联规则的药对26对,三药组合125组,四药组合145组,五药组合79组,六药组合31组,七药组合8组,八药组合仅1组.结论:六味地黄丸+钩藤+牛膝符合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的病机,临证加减疗效确切,可以作为治疗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基本方,但这8味中药是基于数据挖掘所得,专门针对这8药组合的文献较少,今后尚需通过临床及实验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 张仲景赤石脂配伍规律研究

    作者:朱美香;吴小明

    赤石脂是中医临床常见中药,但只有通过经典的配伍,合理的组方,才能充分发挥其疗效.本文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含赤石脂方剂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历代名家方论和文献资料,揭示张仲景辨证组方中赤石脂的配伍特点,主要有配合其他石类,收石类重镇之功;配合温热药,以增温涩之力;配合补益药,以增补养之用.

    关键词: 张仲景 赤石脂 配伍
  • 藏药复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配伍规律研究

    作者:仁青东主;华青措;斗周才让;尕藏多吉;多杰措;周加太

    目的:探索藏药复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配伍规律.方法:以“藏医”“藏药”“萎缩性胃炎”“复方”等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数据库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等,纳入1992 ~2014间发表的相关文献对藏药复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方剂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6篇文献18首方剂247味藏药材,其中使用次数高的藏药有白豆蔻、石榴子、荜茇、藏木香、寒水石、草红花等,使用次数高的药味有“苦”“甘”等,配伍剂量高的藏药有寒水石、石榴、白豆蔻、余甘子、甘青青兰、沙棘等,使用次数高的功效为“寒”“热”等.结论:藏药复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六味、八功效、剂量”等用药规律揭示,慢性萎缩性胃炎藏医可分型为隆型、赤巴型、培根型,而且表明赤巴型的出现率较高,其次为“隆型”或“培根型.”单药材中排序前4位的都具有“热性”功效,这为藏药治疗胃病以培根为主的配伍理论提供了依据.

  • 9种体质人群体脂肪量分布规律研究

    作者:李洪娟;杨露;胡斌强;李雪婷;南龙

    目的:研究9种体质人群的体脂肪量分布情况,探讨不同体质体脂肪量之间的差异.方法:以133名单位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利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体检者体脂肪量数据,根据体质量表评测及医用远红外热成像仪辅助诊断,确定受检者体质结果.运用SPSS22.022.0统计软件对不同体质人群的体脂肪量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不同体质之间体脂肪量均值不同,组间比较平和质和痰湿质、阴虚质分别与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阳虚质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痰湿体质人群体脂肪量高,阴虚体质人群体脂肪量低.结论:本研究表明不同体质人群的体脂肪量不同,其结果符合9种体质生理本质,测量体脂肪量是对9种体质客观化检测的新方法.

  • 冠心病从痰论治的现代理论研究

    作者:吴玉婷;周迎春

    中医虽无“冠心病”之名,但其相关内容散见于“心痛”“厥心痛”“真心痛…卒心痛”等各篇.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在“以酒为浆、以妄为常”的生活方式主导下,中医对冠心病的治疗更加重视“治痰为先”的思想.故将从中医学痰邪致病的病机特点及痰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即炎症与感染、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血液流变学、心肌纤维化等相关性出发,从现代医学角度揭示中医药防治冠心病的理论基础,提高其治疗的针对性,彰显中医治疗优势.

  •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医药临床治疗进展

    作者:陆福;赵亚男;刘浩伟;宋佳;袁金玲;刘慧;刘熠赫;刘红星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以椎动脉受压或刺激而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而出现的证候.故通过检索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研究文献,从手法治疗、中药治疗、针灸治疗、针刀治疗及中医综合疗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越鞠保和丸之浅探

    作者:冯岩;李爽姿;李志更

    通过全面查阅越鞠保和丸的古今相关文献,系统探究越鞠保和丸的历史源流、现代临床运用以及实验研究进展等,并结合研究现况提出了一些研究的设想,从而对该方形成了比较全面、深入的见解和认识.越鞠保和丸是以中医名方越鞠丸与保和丸合而命名,兼具越鞠丸与保和丸的特点,有开都消食等功效,适用于神经精神、消化等多方面临床疾病.故意在明晰其创立滥觞,解析其运用范围,理清其研究脉络,这对于进一步促进与其相关科研、临床等工作均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 经间期出血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张紫薇;梁尚华

    经间期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影响女性身体健康甚至造成不孕.其发病机制未明,西医治疗以补充雌激素为主但副作用大且易复发,中医学认为经间期出血主要责之于肾,以肾阴虚为主兼夹肝郁、湿热、瘀血等,其诊断明确,疗效显著.故对近10年来中医药临床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探讨和展望,以期了解其研究进展,提高临床疗效.

  • 基于ISNTCM的壮医诊断术语英译策略

    作者:蒙洁琼;宋宁;谢海涛

    壮医作为广西特色的民族医药,其简便廉验具有极其重要的对外推广价值,在国家《壮瑶医药振兴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颁布的背景下,壮医已经走出国门,得到越来越多国家人民群众的欢迎和依赖.然而由于其语言的特殊性,至今少有学者对其英译策略进行研究,限制了壮医的推广应用.故首次选取壮医诊断术语作为研究内容,通过对比壮医诊断方法与中医诊断方法的异同,探讨壮医诊断术语的英译思路,提出在其英译过程中采用或借鉴中医诊断术语英译原则及方法等策略.

  • 现代中药药名的英译策略探析

    作者:赵霞

    “现代中药”是中药现代化的结果,体现了现代生物医学技术与传统中医药的融合.现代中药药名包含现代医学术语与中医药传统术语,如何在翻译时体现其中医药特质是中医药英译研究的重要命题.故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和《实用英文中医词典》出发,探讨“现代中药”药名翻译策略,认为“现代中药”药名翻译首先要确定中医药特质,通过“中西结合”的形式,实现中医药国际化过程.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