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江苏中医药杂志

江苏中医药

江苏中医药杂志

Jiangs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강소중의약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针灸学会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397X
  • 国内刊号: 32-16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8
  • 曾用名: 江苏中医杂志;苏中医杂志
  • 创刊时间: 195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江苏中医药》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黄亚博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归脾汤加减治疗功能性继发闭经63例

    作者:施燕

    1999年2月~2002年12月,笔者以归脾汤加减治疗功能性继发闭经6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三七总甙、丹参、黄连素联合治疗早期DR42例

    作者:蔡江怀;王理理

    目的:观察三七总甙、丹参、黄连素联合用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依据眼底改变情况及空腹血糖水平制定用药方案,追踪观察超过1年并进行疗效判断.结果:三七总甙、丹参、黄连素联合用药1周后空腹血糖下降,有效率100%,3个月后症情趋于稳定.42例中视力改善38例,占90.48%.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照相显示有效30例,占95.24%.结论:三七总甙、丹参、黄连素联合用药对稳定血糖、改善眼底起到双重治疗作用.

  • 健脾益气养阴法治疗糖尿病53例

    作者:马哲明

    笔者于1997~2003年间采用健脾益气养阴法治疗2型糖尿病53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 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肺胃热盛型咳嗽60例

    作者:刘艳虹

    2001~2003年,笔者将麻杏石甘汤用于治疗肺胃热盛型咳嗽60例,疗效颇佳,现总结报告如下.

  • 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胆囊炎胆石症40例

    作者:刘菊华

    近年来,笔者采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胆囊炎、胆石症4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自拟利胆止痒汤治疗妊娠皮肤瘙痒症36例

    作者:方欣荣

    近3年来,笔者以自拟利胆止痒汤治疗妊娠皮肤瘙痒症36例,并与口服维生素B6片的36例作对照,结果获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中药外敷治疗输液引起的液体外渗40例临床观察

    作者:华亚芬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穿刺在输液操作中由于受穿刺部位、血管弹性、固定方法、护士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常引起液体外渗,导致局部肿胀、疼痛甚至引发静脉炎,是一种常见的护理问题.传统方法常以33%硫酸镁湿敷或温水湿热敷,疗效一般.2002年1月~12月,我们对40例液体外渗患者分别采用中药制剂三黄膏、如意金黄散外敷,并与用33%硫酸镁湿敷的20例进行对照.结果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34例临床观察

    作者:高曌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7例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均以严格控制血糖为基础治疗,试验组治以四妙勇安汤联合弥可保,对照组单用弥可保,比较症状积分、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和运动传导速度(MCV) 、腓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和运动传导速度(MCV)的变化.结果:试验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8%、69.70%,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右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运动传导速度、右腓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四妙勇安汤加减与弥可保疗效优于单纯采用西医治疗的病例.

  • 中药熏蒸加人工拉压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王晓萍;邱仙灵

    2002年8月至2003年12月,笔者运用中药熏蒸加人工拉压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7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骨科洗方与欧莱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疗效比较

    作者:程宗琦;赖世福

    对180例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患者分别应用骨科洗方和欧莱(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并观察比较.结果表明:骨科洗方和欧莱对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总有效率分别为99.09%和95.00%(P>0.05),但在进入第二个疗程后骨科洗方疗效优于欧莱(P<0.05);骨科洗方对急性挤压伤的疗效优于急性扭伤和挫伤(P<0.05).

  • 加减参苏饮治疗小儿气虚咳嗽126例

    作者:郝永敏

    近年来,笔者运用加减参苏饮治疗小儿气虚咳嗽126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咳嗽 气虚 参苏饮 儿童
  • "双桑饮"治疗寻常痤疮103例临床观察

    作者:王永彬

    目的:观察"双桑饮"治疗青少年寻常型痤疮的疗效.方法:将156例寻常痤疮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3例口服双桑饮(处方:双花、黄芩、连翘、桑叶、白花蛇舌草、赤芍、丹参、金荞麦).对照组50例口服当归苦参丸(处方:当归、苦参).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治愈显效率为75.73%,总有效率为94.17%.对照组治愈显效率为47.17%,总有效率为71.70%.两组比较,治愈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双桑饮疗效确切,服用方便,无副作用,药源充足,为治疗青少年寻常痤疮的有效方药.

  • 微创引流结合口服中药治疗自发性脑室内出血102例

    作者:姚东坡;蔡佩浩;王静予

    目的:观察侧脑室引流结合中药治疗脑室内出血的疗效.方法:对102例脑室内出血患者予侧脑室引流并注入尿激酶,口服化瘀止血通窍汤;对照组89例予一般内科保守治疗.结果:治疗组存活67例,对照组存活33例,两组比较P<0.05.结论:侧脑室引流并注入尿激酶、口服化瘀止血通窍汤是治疗脑室内出血的有效手段.

  • 妇炎净合剂治疗慢性盆腔炎120例临床研究

    作者:赵翠英;侯莉莉;沈嵘;陆勤;邱明娟;吴德霞

    目的:观察妇炎净合剂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治疗组(服用妇炎净合剂)治疗慢性盆腔炎120例,与对照组(服用妇科千金片)治疗60例作对照.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甲皱微循环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2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05).治疗组腹痛、腹坠胀、腰酸痛、带下等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05);对血液流变学及甲皱微循环等的检测结果显示,治疗组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明显改善微血管的袢顶瘀血状态,且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妇炎净合剂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机制主要为改善盆腔瘀血,化解郁滞,促进慢性炎症消退以及增生性病灶组织的软化、松解和吸收.

  • 152例胃癌患者术前病证聚类与主成份分析

    作者:刘莺;朱文锋;卢芳国;刘平

    目的:寻找中医证型的客观分型标准,研究胃癌术前各证型的病理变化.方法:运用多因素数理统计方法对胃癌术前的中医证型进行了客观的分类.结果:胃癌患者术前的证型可分为3大类,6个亚型,其证名由主成份而定.结论:气虚贯穿胃癌整个过程,血瘀随着气虚的加重而出现并加重,在邪热内蕴时瘀血现象偶尔出现;热象则是在疾病早期气虚不明显时出现.

  • 通心络对急性脑梗死ET、CGRP及NO的影响

    作者:王宁;奚肇庆;邓颖;张南军;顾锡镇;谈友芬;蔡新;王丽珠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随机分为2组,均以西医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通心络胶囊,对照组则加用脑血栓片,疗程均为3周.结果:两组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ET、CGRP和NO水平均有改变,但治疗组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疗效确切,并有调节血管内皮功能及神经递质的作用.

  • 粗针齐刺加拔罐治疗慢性腰部伤筋263例

    作者:李正祥

    近年来,笔者采用粗针齐刺加拔罐治疗慢性腰部伤筋26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81例

    作者:叶振宇;王建华;杨伟文

    笔者自1997年以来,以自拟通脉汤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8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针刺经筋筋节点治疗中风后关节拘挛症24例临床观察

    作者:范群

    近3年来,笔者运用针刺经筋筋节点治疗中风后关节拘挛症24例,并设常规针刺组对照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周仲瑛医案·清化调养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作者:陈四清;陶夏平

    1 病案摘要案1.邹某,女,35岁.1999年10月29日初诊.罹患慢性乙型肝炎五载,肝功能轻度异常.近2月来肝区间有胀痛不适,噫气较多,食后明显,善叹息,大便不实,尿黄,右侧乳房时有胀痛(B超检查为小叶增生),舌苔薄黄,脉细弦.证属肝郁脾虚,湿热瘀结.治拟清化湿热,疏肝健脾.处方:

  • 《伤寒杂病论》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的指导作用

    作者:何怀阳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对糖尿病肾病已有较多认识,对肾病证治进行了较为完整的论述,其中阴中求阳法及培中补肾法对后世治疗肾病影响较大.其治疗原则及所用方药仍对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 《神灸经纶》灸法学术思想探讨

    作者:赵忠顺

    <神灸经纶>从灸疗功用、灸疗方法、灸疗治病等方面对灸法加以阐述,认为灸疗功用全在宣通气血、灸疗方法贵在简单易行、灸疗临证要在明症审穴.<神灸经纶>虽对灸法加以系统整理,然其发挥者少.

  • 脂糖舒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舒思洁;吴基良;舒慧

    目的:观察脂糖舒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霉素 (60mg/Kg)腹腔注射制备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实验大鼠分4组:对照组、模型组、脂糖舒1组、脂糖舒2组.测定各组存活大鼠血清、尿液和肾组织的相关生化指标,并计算体重指数(BMI)、24小时尿量和肾指数.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丙二醛(MDA)、尿素和肌酐含量及体重指数显著升高,血白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BMI显著降低;尿量、尿糖和尿白蛋白显著增多;肾组织MDA和糖基化终产物(AGEs)明显升高,SOD明显降低.经二剂量脂糖舒处理后的大鼠上述指标逆转而趋向对照组水平.且二剂量组间降低血糖、尿糖、尿液白蛋白、血肌酐、血液和肾组织的MDA含量,以及升高血白蛋白和肾组织SOD活性呈量效依赖关系.结论:脂糖舒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 何首乌与白首乌的鉴别

    作者:岳清萍

    何首乌用黑豆汁炮制后有乌须发的功效,可用于预防和治疗须发早白与脱发等症,加之为补血良药,为养血生发之佳品,临床用量较大.有的地区用白首乌来代替何首乌之用,而实际上白首乌并无乌须发之效,所以认真鉴别何首乌与白首乌,可以避免用药误差,以免耽误病情.<开宝本草>上记载:"根大如拳,有赤白两种.赤者雄,白者雌".现择其要点鉴别如下.

  • 祛风镇痛液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作者:于栋伟;顾琴华;金庆江

    祛风镇痛液为已故名中医金千里医师经验方,由笔者开发为口服酒剂.1998年开发应用以来,用于本院风湿病专科门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本品的研制及临床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 黄芪建中汤临床运用举隅

    作者:孙光祥

    黄芪建中汤始见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条,药用黄芪、桂枝、芍药、饴糖、甘草、生姜、大枣.全方建中补虚,调和阴阳,缓急止痛,是治疗由脾胃虚弱所致阴阳两虚、寒热错杂证之良方.笔者常用此方加减治疗内伤杂病,取得较为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 中药复方防治肾小球硬化的研究概况

    作者:张丽芬

    收集近年来关于中药复方防治肾小球硬化实验研究的相关文献,发现中药复方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肾小球内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增加,改善肾脏病理,防止肾小球硬化,延缓其发展,进而延缓肾功能衰竭;同时也指出中医药治疗本病今后的研究方向.

  • 中医药治疗癌性疼痛的进展

    作者:陈诚刚

    要癌痛作为癌症患者一个常见的主要的并发症,是医生在治疗癌症过程中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总结近年来中医学对癌性疼痛的机制、辨证分型及治疗的新进展,发现中药内、外治法均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并就其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 美容祛斑汤治疗面部色素沉着608例

    作者:杨嘉鑫

    2001至2003年间,笔者采用美容祛斑汤治疗面部各种原因引起的后天性色素沉着60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儿母乳性黄疸30例

    作者:赵凌雪

    我院从2001年至今,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婴儿母乳性黄疸3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 王振涛从"虚""瘀""热"论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经验

    作者:吴鸿

    王振涛博士在临床上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诊治有独到见解,认为本病的发病机制无外乎"虚"、"瘀"、"热"三字,即气阴亏虚,热毒瘀血,心神失养,治以益气养阴,佐以活血清热.同时强调心神不宁为本病之共性,治疗时酌情加入养心安神或镇心安神之品,且贯穿治疗的始终,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洪宜成辨治眼病经验撷萃

    作者:王彤云

    洪宜成是南京市名老中医,业医40载,在中医药治疗眼病方面独具匠心。笔者有幸随诊左右,得益匪浅。现将洪老辨治眼病之经验整理归纳如下,以飨同道。

  • 中西医结合辨治寻常痤疮的几点思考

    作者:王林扬

    寻常痤疮的中医归属范畴存在局限性,其疾病与证候的中医命名尚需进一步规范."血热"、"湿热"、"热毒"是痤疮发生、发展及演变病理链的主要环节.以痤疮严重程度分级、伴发症状及诱因作为线索进行中西医辨治,可以执简驭繁,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辨证方法.在治疗方面,补益法治疗痤疮亦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 针灸疗效评价方法初探

    作者:张顺利

    针灸疗效评价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和多目标构成的复杂系统,若评价方法受到主观因素影响,则难以保证评价过程的一致性和科学性.近10年来,笔者通过对100余种病证的临床观察和总结,发现不同病种的疗效差别很大,即使同一病种的疗效也有一定的差别.如何真实反映和科学评价针灸疗效,是针灸界广大同仁共同面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不揣陋昧,拟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 试谈易学原理与中医学术特色

    作者:李炳文;李秀玉

    易学作为中国古代研究宇宙万物本源、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哲学典籍,以太极"气一元论"的宇宙观,对大千世界进行了大而无外、小而无内的动态、立体、综合地探索和认识,是中华民族传统科学文化的渊薮.易学哲理同样奠定了中医学的立论基础,中医学则是易学原理实际运用之典范.中医学以易理为指导,自觉地运用了易学取类比象、推理演绎的思维逻辑,强调生命过程中整体系统的气化综合效应,创立了包括天象、地象、社会象及人象在内,体现阴阳、刚柔、形气、体用、脏腑、经络、气血和精神等浑然一体的天人系统观,并在医易同步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四时五脏阴阳"为核心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学术风范,以及"整体系统观"、"时空流行观"、"协调中和观"、"辨证医易观"为中医的四大学术特色,成为中医学术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标志.

  • 中医院眼科发展的困境与机遇

    作者:王育良

    中医院眼科的临床实践,是我国独特中西医结合眼科的诊疗及理论体系的形成基础,中西医结合眼科的发展与否,取决于各中医院眼科的盛衰.由于大部分中医院眼科的扬长避短发展思路,没有跟上近期眼科高速发展的浪潮,形成新技术引进滞后、综合能力偏差的局面;目前错误的评价办法使中医眼科外用药大部分被淘汰,更使中医院眼科的发展陷入困境.但中医院眼科发展机遇尚存,如果能扬长补短,将新技术的引进变成推动中西医结合眼科发展的新动力,在提高综合能力的基础上,发展中西医结合眼科基础理论,建立符合临床实际的中医眼科外用药评价标准体系,发展系列中医眼科外用药,就可望建成集中、西医眼科优势的崭新的中医院眼科,并将再次推动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的现代化进程.

江苏中医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