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江苏中医药杂志

江苏中医药

江苏中医药杂志

Jiangs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강소중의약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针灸学会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397X
  • 国内刊号: 32-16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8
  • 曾用名: 江苏中医杂志;苏中医杂志
  • 创刊时间: 195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江苏中医药》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黄亚博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中药防治放射性食管炎22例临床研究

    作者:刘涛;杨宇飞;杨杰

    目的:观察中药预防和治疗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4例接受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双盲分为2组,自放疗开始治疗组予活血化瘀、养阴清热的免煎颗粒口服,对照组服用安慰剂,直至放疗结束。观察2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为86.36%,对照组为90.91%,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放射性食管炎的治疗有效率治疗组为73.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00%(P<0.05)。结论:活血化瘀、养阴清热中药组方对放射性食管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晚期乳腺癌中医证型与年龄、病理分型及复发转移部位相关性研究

    作者:盛雅娟;曹文明;邵喜英;史华;张爱琴;蔡菊芬;陈占红;黄健;王晓稼

    目的:探讨晚期乳腺癌中医证型与患者年龄、临床病理分型及复发转移部位相关性。方法:对106例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使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各中医证型患者在年龄、分子分型、复发转移部位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不同中医证型患者平均年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31),而乳腺癌分子分型、复发转移部位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时年龄可能是一个参考因素。

  • 四妙散合二至丸加减治疗湿热伤阴型干眼症25例临床观察

    作者:庞艳琴;姚菊英;叶晓群

    目的:探讨四妙散合二至丸加减方治疗湿热伤阴型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湿热伤阴型干眼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用人工泪液滴眼,治疗组给予四妙散合二至丸加减方口服。2组均治疗1个月后比较疗效,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结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P<0.01)。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基础泪液分泌量明显增多(P<0.01,P<0.01),BUT明显延长(P<0.01,P<0.01),FL评分明显降低(P<0.01,P<0.01),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妙散合二至丸加减方是治疗湿热伤阴型干眼症的有效方剂,值得研究推广。

  • 自制黄芩油膏纱布促进气管切开患者创面愈合20例临床观察

    作者:郭晓伟

    目的:观察自制黄芩油膏纱布促进气管切开患者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4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术后采用自制无菌黄芩油膏纱布换药,对照组术后采用无菌纱布换药,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气管切开处皮肤渗血、红肿、皮疹(糜烂)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观察组患者皮肤渗血、红肿、皮疹(糜烂)各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观察组皮肤渗血、红肿并发症发生率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而皮疹(糜烂)并发症发生率随时间延长观察组无变化,对照组则呈上升趋势。结论:自制黄芩油膏纱布可以促进气管切开患者创面愈合。

  • 固本咳喘方治疗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0例临床研究

    作者:孙子凯;曹世宏;周贤梅;朱际平;魏瑜;谈欧;王谦

    目的:观察固本咳喘方对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防治作用。方法:6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固本咳喘方,对照组给予西医规范治疗,均治疗6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6min行走距离(6MWD)、急性加重次数、呼吸困难分级、肺功能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咳嗽、咯痰、喘息、胸闷、气短、乏力、易汗、食少、畏寒、便溏等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在咳痰、喘息、胸闷、气短、易汗方面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6min行走距离、急性加重次数皆有明显改善(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呼吸困难程度较治疗前明显减轻(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而对照组肺功能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FEV1%下降明显(P<0.01)。治疗组小气道功能指标大呼气流速(PEF%)、PEF25%、PEF50%、PEF75%、MMEF75/25%存在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P<0.01),而对照组小气道功能指标则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PEF25%、PEF50%下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固本咳喘方可以有效改善轻中度COPD稳定期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急性加重次数,改善6min行走距离、呼吸困难程度,改善肺通气功能及小气道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 1315例早期先兆流产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作者:许小凤;朱蕴璞;葛华;仰漾;顾颖;顾灵;陈宣伊;柴美萍;杨荣仙;涂春艳

    目的:探讨早期先兆流产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制定合理、优化的早期先兆流产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中医妇科学》辨证标准,拟定肾气亏虚证、气血虚弱证、血热证、阴虚血热证、湿热内蕴证、血瘀阻滞证6个证型,分析1315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结果:1315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中肾气亏虚证为主,占52.8%,其他证型依次为气血虚弱证19.2%,阴虚血热证13.6%,湿热内蕴证9.7%,血热证3.6%,血瘀阻滞证1.1%。除肾气亏虚证外,孕≤6周及孕6~8周时气血虚弱证比例居二,孕≥10周湿热内蕴证比例居二;染色体因素、解剖因素及内分泌因素中医辨证主要为肾气亏虚证或气血虚弱证,而免疫因素中医辨证多属阴虚血热证,感染因素多属湿热内蕴证;其他如脑力劳动、食欲不振、吸烟吸毒、失眠、精神紧张、经济拮据等均与证型分布有关。结论:肾气亏虚证、气血虚弱证、阴虚血热证、湿热内蕴证为早期先兆流产四大主证,其中肾气亏虚证为主要证型;早期先兆流产中医证型分布与患者年龄、职业、月经、流产次数、孕周、流产病因及生活状况等密切相关。

  • 穴位按摩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濮红萍;史婷奇;李敏;桂琦琳

    目的:评估穴位按摩在改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基础训练、摄食训练及心理护理,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给予穴位按摩,2组疗程均为21d。治疗期间观察患者吞咽困难程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吞咽困难程度改善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穴位按摩是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有效措施,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训练的效果。

  • 李志道悬钟穴研究撷粹

    作者:田苑;李婷;时旭平;李岩;李兰媛

    通过对李志道教授论文的研读,总结出其就悬钟穴的3点研究考证:悬钟穴的定位在腓骨前缘,而非腓骨后缘;悬钟穴为“诸阳会”,是阳维脉的起点,而非李时珍所言金门穴;悬钟穴并非绝骨,也非髓会,髓会绝骨之绝骨当为阳辅穴。

  • 针刺结合微波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炎23例临床观察

    作者:陈铭;侯盛君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微波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3例采用针刺结合微波治疗,对照组24例单纯采用微波治疗。观察患者活动相关疼痛、休息状态疼痛及局部压痛的VAS分值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8.3%,高于对照组的58.3%(P<0.05)。结论:针刺结合微波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炎疗效确切。

  • 曹利平运用柴芩温胆汤合方验案4则

    作者:李耀辉;张军城;苗文红;王向阳

    温胆汤出自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1],具有理气化痰、清胆和胃功效,该方加柴胡、黄芩即组成柴芩温胆汤,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全国名中医曹利平主任医师运用该方合其他方剂相伍治疗多种内科杂症,疗效显著,兹介绍验案4则如下。

  • 曹继刚从痰瘀论治男科疑难杂病验案2则

    作者:岳肖华;李晏乐

    曹继刚教授是湖北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湖北中医药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曹教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10余载,临证经验丰富,擅治男科疑难杂病。男科疾病往往具有病程长、数证兼夹、形神同病等特点[1]。由于患者在发病初期失治、误治以及不能长期坚持医嘱,或初愈之后,失于调摄,导致疾病反复,迁延难治。久病入络,如叶天士所说:“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故其治宜从“瘀”而论。其次,该类疾病通常伴有性功能障碍等症状,故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终导致患者情绪抑郁,心身同病。气郁则痰结,因而此类疾病亦要从“痰”而治。曹教授在临床中针对性的运用“化痰祛瘀”法治疗各种男科疑难杂病,临床收效满意。笔者有幸跟师临床学习,受益匪浅,现摘录曹师验案2则,以飨同道。

  • 桂枝加桂汤治疗肺系病验案3则

    作者:江卫龙

    桂枝加桂汤出于《伤寒论》,为张仲景治疗奔豚证的方剂。原方为桂枝五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本方为桂枝汤加重桂枝用量而成,重用桂枝,更佐甘草、生姜、大枣,使辛甘合化,助心阳而降冲逆,用芍药之酸甘化阴,共为调和阴阳,平冲降逆之方。《金匮要略》云:“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笔者用桂枝加桂汤治疗有胸中大气“上冲咽喉”感觉的肺系疾病,亦取得良效,介绍如下。

  • 杨洪涛运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瘙痒验案2则

    作者:黄鑫;王学军

    桂枝麻黄各半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仲景云:“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方由桂枝、芍药、生姜、炙甘草、麻黄、大枣、杏仁组成,为桂枝汤与麻黄汤的合方。张志聪对《伤寒论》的注解中说到:“夫诸阳之会在面,面色反有热色者,此表阳之气不解,而肌气荣气,怫郁于肌表之间,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邪在于皮肤之内,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夫麻黄汤专主解气分,桂枝汤解气分血分之兼剂。此章气分之邪二,血分之邪一,故用各半汤。……夫表不解而兼及于肌络,则有如疟状,而用各半汤。”邪气在表在肌在络,各有浅深分别也。桂枝汤宜解肌,麻黄汤宜解表,表解而在肌与络者,宜麻黄桂枝各半汤。古代医家常用此方治疗太阳病日久不愈,发热重恶寒轻,如疟状,身痒,脉缓的表郁轻证。

  • 根据运气理论运用柴胡白虎汤治疗季节性流感高热验案2则

    作者:史锁芳

    “五运六气”理论源于《黄帝内经·素问》七篇大论,是古人运用阴阳五行及干支理论研究自然界气候变化及人体疾病防治规律的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在指导临床防治疾病方面有着重要价值。《素问·藏气法时论》云“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意思是临床治病用药,要结合病人不同体质、四时阴阳寒暑变更、气候寒热温凉变化及五行生克制化的规律而定,“法四时”还应遵循主气、客气、司天、在泉变化的规律。

  • 从体质理论防治支气管哮喘探微

    作者:张至强;谢雅革;张宏宇;周松;宋同贺;黄晖;陈亮

    从体质学说相关理论出发,对体质因素在哮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性进行研究,认为中医体质与哮喘发病病因有密切关系,体质是哮喘证候形成的基础及哮喘存在有哮喘特异基因等。提出辨体论治哮喘时治病求本与中医“治未病”思想理论相结合,并以中医体质为手段增强哮喘防治的效果,在临床上应用日趋广泛。

  • 浅谈辨证、辨病、辨症论治三结合诊疗体系

    作者:何光明;李晓鹤

    辨证论治大的局限性就在于没有针对不同疾病的特殊本质;辨病论治针对患者个体差异性不够,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可互相弥补各自的不足。辨症论治不仅不是违反辨证论治原则的方法,而且是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的有益补充。中医的诊断和治疗体系,应是辨证论治、辨病论治和辨症论治三种方法的结合,以辨病为先导,以辨证为主题,以辨症为补充。

  • 浅议从肝脾肾论治月经失调

    作者:郑玮琳;梁雪芳;陈延

    月经失调为妇科常见疾病,可因肝脾肾失衡,脏腑气血失和,阴阳气血失衡所致。调治月经,调肾需调补肾精,重视肾中阴阳调补;调脾重在调和脾胃气血,助其健运,采用补益脾气或运脾化湿之法,恢复正常气机升降;调肝需恢复肝之调达之性,疏肝、柔肝、暖肝结合。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需同调肝脾肾三脏,虽月经失调可有一脏功能失调为主,亦可巧妙运用脏腑关系,恢复脏腑间的平衡,使气血调和,月事恢复正常。

  • 试析“胃不和则卧不安”

    作者:汤皓

    早在《素问·逆调论》就提出“胃不和则卧不安”。中医学认为,气机升降失司、气血生化乏源、宿食痰火阻滞、劳倦思虑过度,均可以导致不寐。现代研究发现,脑肠肽如5-羟色胺、血管活性肠肽、胆囊收缩素、松果体素等分泌异常,也可导致不寐。研究“胃不和则卧不安”,可以为临床辨治不寐提供新的思路。

  • 中医治未病理念在肿瘤防治中的运用体会

    作者:张晓春;赵静静;戴小军

    中医治未病理念对肿瘤的防治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肝病实脾”是治未病的具体体现,提示我们在疾病的治疗中,应在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从人体内部脏腑相关的整体性出发来认识疾病发生发展的动态演变。具体治疗时需结合临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举一反三,将现有的中医、西医治疗手段进行“有序治疗”与“整体治疗”相结合,为肿瘤患者提供佳的、个体化的中医全程治疗方案。

  • 温病四大家学术特色思想在妇科临床运用探讨

    作者:彭卫东;谢秀超;刘晓玲

    温病四大家学术思想对中医妇科学的发展有深厚的影响,其论治妇科疾病特色思想主要概括为:叶氏重视肝肾,从奇经辨证论治妇科诸病;薛氏重视湿热为患,从脾胃论治妇科诸证;吴氏通补结合,巧用剂型论治妇科杂证;王氏强调药用清灵,药食两用调理妇科诸证。选择温病四大家特色学术思想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因为传统中医大家不会局限于某一科、某一病的治疗,更符合中医整体观、辨证论治的思维;另一方面其特色学术思想广泛适用于妇科临床,为妇科的诊疗提供了新思路,值得后世医家好好继承。

  • 大鼠灌胃清热养心颗粒后血浆中咖啡酸、绿原酸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吴磊;陆超;居文政

    目的:建立大鼠灌胃清热养心颗粒后血浆中咖啡酸、绿原酸的UPLC-MS/MS测定方法,并用于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SD大鼠6只,灌胃清热养心颗粒2g/kg,以阿魏酸为内标,用UPLC-MS/MS法测定给药后血浆中的药物浓度,并用DAS1.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咖啡酸、绿原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5~800ng/mL(r=0.9965)、11.25~1440ng/mL(r=0.9949)。方法学考察均符合要求。日内、日间变异系数(RSD)均小于9.8%,精密度和准确度等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的要求。大鼠体内咖啡酸药代动力学参数:T1/2β为(180.42±25.54)min,AUC0-t为(155397.53±3059.14)ng·min·mL-1, Cmax为(729.43±24.56)ng/mL;绿原酸药代动力学参数:T1/2β为(115.94±16.12)min,AUC0-t为(191710.99±7263.26)ng·min·mL-1, Cmax为(1110.32±115.33)ng/mL。结论:建立的UPLC-MS/MS分析方法准确灵敏,适于咖啡酸、绿原酸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越鞠丸对代谢综合征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肝脏AMPK-α表达的影响

    作者:杨红莲;张丽;段玉红

    目的:研究越鞠丸对代谢综合征大鼠肝脏-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α(AMPK-α)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越鞠丸大剂量组、越鞠丸小剂量组、二甲双胍组,除正常对照组以外,其余各组用高脂饲料诱导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8周后各药物组分别灌胃相应药物,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灌胃4周。观察并比较各组大鼠体重、血压与空腹血糖、血脂水平和肝脏AMPK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血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肝脏磷酸化AMPK-α(P-AMPK-α)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越鞠丸组大鼠血压、空腹血糖、TG、TC、LDL-C明显降低(P<0.05,P<0.01),P-AMPK-α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越鞠丸能改善代谢综合征大鼠代谢紊乱症候群,其上调P-AMPK-α蛋白的表达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 参苓白术散对慢性腹泻幼年大鼠肠黏膜屏障影响的研究

    作者:诸葛远莉;金海林;刘万里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对慢性腹泻幼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4周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自然恢复组(不予药物治疗)、谷氨酰胺组和参苓白术散低(5.0g/kg)、中(10.0g/kg)、高(20.0g/kg)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与自然恢复组以外,其余各组幼鼠予生大黄水煎剂灌胃,造成慢性腹泻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幼鼠每日灌胃给予相应药物1次,空白对照组与自然恢复组灌胃等体积无菌蒸馏水,共给药2周。治疗后收集尿液检测尿液中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股动脉采血检测血浆内毒素,电镜观察结肠组织超微结构。结果:给药2周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自然恢复组幼鼠尿液中L/M比值、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自然恢复组比较,参苓白术散中、高剂量组与谷氨酰胺组幼鼠尿液中L/M比值、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自然恢复组幼鼠结肠微绒毛和线粒体出现明显损害,而参苓白术散中、高剂量组与谷氨酰胺组幼鼠结肠组织病变程度明显轻于自然恢复组。结论:参苓白术散对慢性腹泻幼年大鼠肠黏膜屏障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 张宗礼治疗成人多囊肾的经验

    作者:李跃彤

    张宗礼教授认为成人多囊肾乃因先天禀赋不足为根本,邪气阻滞是其发生、发展的外在因素,是一种本虚标实的慢性疾患。治疗本病以辨证为本,以软坚散结为要,临床随变证加减,并倡导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 平肝降逆调脾肾,轻灵通窍畅气机--徐敏华治疗中风恢复期经验探析

    作者:严理;范代丽

    中风病的发病病机为正虚邪实,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徐敏华教授认为在中风恢复期治疗上要标本虚实兼顾,升清降浊是关键,临证用药可多法并进,平肝通腑兼顾调补脾肾,活血搜风与化痰开窍通络并用,辨证论治,随证加减,临床多获良效。

  • 薛明新运用推拿联合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的经验

    作者:张雅玲

    薛明新主任中医师推拿联合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采用分型辨治与四部六法-特殊配穴相结合的方法。推拿治疗部位涉及头面部、腹部、四肢及背部,手法主要运用一指禅推法、大鱼际分推法、掌摩法、掌振法、拇指按揉法、四指推法,手法刺激量以局部穴位酸胀或透热为度,手法频率每分钟约120次,操作细腻柔和、舒缓平稳;针刺治疗取穴常以上下配穴、左右配穴、俞募配穴为特点。推拿手法联合针刺,两种疗法均具调节脏腑、镇静安神作用,相互协同,临床疗效显著。

  • 黄文东治疗胃痛经验浅析

    作者:刘玉婷;郝微微;温红珠;历娜娜;曹丽静;史佳宁

    黄文东教授对胃痛的治疗有独到的临床经验,他认为胃痛多涉及脾、肝、胃三脏,初起多属实证,久则往往虚实夹杂,寒热交错,进一步由气滞而致血瘀。临诊需仔细辨证,然后决定治法,治法主要包括温中健脾、和胃止痛、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 衡先培从湿浊困脾论治糖尿病口干症的经验

    作者:刘亚楠

    口干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之一,令许多糖尿病患者感到不适,是困扰众多糖尿病患者的一个症状。通常认为口干多为热盛津伤、阴液不足,但导师衡先培教授认为在临床中因津液不敷布导致口干也不少见。这类病人脾失运化是津液不能敷布的基本病机,湿浊困脾是脾失化津的常见原因,化湿醒脾是助脾化津的基本治法,临床常用化湿醒脾法治疗这类津液失于敷布的口干患者,具有独到的见解。

  • 蔡春江论治脾胃病经验撷菁

    作者:梁燕;王颖;王月琳;李钰慧

    蔡春江主任中医师诊治脾胃病经验丰富,崇尚从肺肝论治,调气机升降。主张虚者补之,清补平补为主。认为临床当衷中参西,以提高治疗效果。擅用风药,胜湿通络止痛。附病案1则以佐证。

  • 刘永年“逆势而治”论眩晕

    作者:施明

    历代医家对眩晕病因病机的认识多以虚实为纲,实证责之于风、火、痰、瘀,虚证责之于“上气不足”或“髓海不足”。刘永年教授认为,眩晕发生与气机升降失衡有关,其病势可概括为“升太过”和“升不足”两端,因此采取逆势而治的方法,针对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痰饮上逆等升太过者,予降逆泄浊法治之;对于精血不足、气血亏虚等升不足者,予补益升清法治之;对于痰浊瘀血内阻者,在理气消滞同时酌情配伍升降之品。如此辨治既涵盖其虚实病机,又可执简驭繁,便于临床掌握运用。

  • 中药有效成分治疗糖尿病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王云卿;吴君平;梁秋芳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近年来,中药及其有效成分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降糖、降脂等多环节、多靶点发挥治疗DM及其并发症的作用,研究前景广阔。但目前对DM的实验研究还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今后应从如下几方面加强研究:(1)应用生物芯片、生物色谱等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深入探讨中药有效成分作用机制、作用环节、作用靶点。(2)以中医辨证论治、整体观念为指导,探索不同中药有效成分的配伍疗效、规律及作用机制等。(3)注重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开发病证相结合的实验模型,进行有效性优化和多药比较与筛选研究。

  • 名医长廊

    作者:

    关键词:
  • 民国前历代针灸治疗消渴病用穴规律的研究

    作者:许林玲;徐天舒;张建斌

    目的:探讨民国前历代针灸治疗消渴病的用穴规律。方法:通过检索古籍建立针灸治疗消渴病相关症状的数据库,基于数据库进行频次分析。结果:检索出相关古籍27部,建立含有195个词条的数据库,基于数据库分析可得使用频次多的腧穴是承浆,常用对穴是行间、涌泉,频次高的组穴是水沟、金津、玉液、海泉、承浆、廉泉、气海、肾俞。结论:民国前历代医家均认可针灸治疗消渴病相关症状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探索。

  • 角药配伍在妇科临床的运用心得

    作者:江松平;刘姣

    角药是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理论指导下,根据中药本身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及配伍法则制定的一种中药配伍技巧,运用得当,可起到普通药对和简单药物拼凑难以达到的临床效果。如薏苡附子败酱草临证用之盆炎消;地榆贯众白头翁敛涩止血崩;半夏白术天麻用治妊娠眩晕疗效佳;甘草小麦合大枣妇人脏躁服之康;山甲留行合通草疏肝解郁而通乳。

  • 从肾论治痤疮浅析

    作者:赵君谊

    痤疮为常见皮肤病之一,脏腑功能失调可致本病,肾为五脏根本,阴阳之根,肾阴肾阳亏虚必然导致其他各脏腑阴阳失衡,也是痤疮发生的根本原因。痤疮从肾论治,以滋肾或温肾为大法,每能取得良效。

    关键词: 痤疮 肾虚 滋肾 温肾
  • 夏桂成国医大师调治卵巢早衰经验探赜

    作者:胡荣魁;谈勇

    夏桂成教授认为卵巢早衰病机与天癸早竭、肾肝脾亏耗、心肾失交相关,治疗强调在培补先天后天之本的基础上,重在调心,令心气心火下降,心宁肾实,而使肾水充足,天癸得以滋长。此外,还应当注重加强脾胃运化功能,以后天养先天,顺应自然节律,维持体内阴阳平衡。

江苏中医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