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江苏中医药杂志

江苏中医药

江苏中医药杂志

Jiangs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강소중의약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针灸学会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397X
  • 国内刊号: 32-16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8
  • 曾用名: 江苏中医杂志;苏中医杂志
  • 创刊时间: 195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江苏中医药》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黄亚博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三维平衡正脊手法配合治疗脊源性心律失常62例

    作者:吴清波;师彬;孙国栋

    2005年10月至2007年11月期间,我们采用三维平衡正脊手法配合治疗脊源性心律失常6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紧张性头痛54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光栓;张桂芳

    2005年5月至2007年12月,笔者采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紧张性头痛5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40例临床观察

    作者:刘大奎

    2003~2007年,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肾病(DN)40例,并设立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 "清目汤"治疗肝经风热型细菌性角膜炎60例临床观察

    作者:秦杏蕊;白玉玲;马建辉;兰婷;李彦超;白世淼;戎曙欣

    近年来,我们采用自拟清目汤治疗肝经风热型细菌性角膜炎,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共120例,均为2005年9月至2007年9月于河北省中医院眼科就诊的患者.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12~65岁,平均年龄40岁;病程3d~6个月.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2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 牵引配合骨科熥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

    作者:王家林;许裔敏;柴春红

    2005年2月至10月期间,我们采用颈椎牵引配合骨科熥药汉疗神经根型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定抽颗粒"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30例临床观察

    作者:朱先康;韩新民;王敏华;杨江

    我们于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运用定抽颗粒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60例均来自江苏省中医院儿科门诊,符合多发性抽动症的诊断标准[1].按就诊顺序,根据随机数据表(应用SAS8.2建立)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男25例,女5例;4~9岁17例,10~14岁12例,15~18岁1例:病情轻重程度评分标准参照文献[2]拟订,治疗前总体评分(12.5±1.85)分.

  • 切开对口引流挂线术治疗蹄铁型肛瘘64例

    作者:任宏兵

    近年来,我们采用切开对口引流挂线术治疗蹄铁型肛瘘6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64例中,男39例,女25例;年龄14~63岁,平均年龄38岁;病程2个月~20年:单侧后蹄铁型肛瘘43例,双侧后蹄铁型肛瘘21例:低位蹄铁型肛瘘42例,高位蹄铁型肛瘘22例.

  • 心气虚患者内关穴红外成像客观显示的研究

    作者:李伟;徐海燕;王芳

    目的:观察心气虚患者内关穴热敏化态及其艾灸反应的红外辐射特征,探讨腧穴热敏化红外成像客观显示的可能性.方法:采用TSI-21型热扫描成像系统检测与比较心气虚患者内关穴热敏化态及其艾灸后红外辐射差异.结果:心气虚患者内关穴热敏化态时,其局部的红外辐射有其特征性改变,显示以高温区为主,而非热敏化态时内关穴红外辐射显示以常温区为主;心气虚患者内关穴区的热敏化态可被红外成像客观显示.结论:艾灸热敏化态腧穴产生的特征性艾灸反应(如扩热、传热)有其红外辐射的特征性改变,能被红外成像客观显示,并非仅仅是受试者的主观感觉.

  • 慢性胃炎细胞凋亡基因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玉峰;党中勤;李鲜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细胞凋亡基因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91例,其中肝胃不和型41例、脾胃湿热型50例,另设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10例,采用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方法研究胃黏膜组织幽门螺旋杆菌、细胞凋亡基因Fas和Bcl-2表达情况以及凋亡指数.结果:脾胃湿热组和肝胃不和组Hp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脾胃湿热组Hp感染率显著高于肝胃不和组,肝胃不和组的凋亡指数显著高于脾胃湿热组.结论:脾胃湿热与Hp感染相关,机体气机阻滞可诱导和加强细胞凋亡的发生.

  • 宁夏地区胃黏膜上皮细胞异型增生虚实关联证证候分布规律初步探讨

    作者:李卫强;牛阳;沈舒文

    目的:初步探讨宁夏地区胃黏膜上皮细胞异型增生(dvsplasia,Dys)临床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采用临床病例追踪观察,制定临床证候信息采集表,将信息输入Dys虚实关联证候辨识数据库系统进行证候辨别,得出证候类型.结果:收集的宁夏地区37例Dys患者中医证候具有本虚标实、虚实关联的证候特征,分布规律按比率高低排序前6位是:肝胃气滞兼气阴两虚(9,24.32%)>湿热蕴郁兼胃阴不足(8,21.62%)>络瘀气滞兼气阴两虚(7,18.92%)>肝胃气滞兼脾胃气虚(6,16.22%)>寒热错杂兼气阴两虚(5,13.51%)>脾胃虚寒兼湿浊中阻(4,10.81%).结论:宁夏地区Dys患者的中医证候类型分布以虚实关联证居多,且不少为3证、4证相兼.

  • 肾阳虚证发生与免疫功能类基因的关联性研究

    作者:谭从娥;李炜弘;汤朝晖;王米渠;冯文哲

    目的:利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探讨肾阳虚证的发生与免疫功能类基因的关联性.方法:筛选肾阳虚证患者2名和正常对照2名,采用关国Affymetrix公司的HG-u133Plus 2.0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肾阳虚患者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芯片数据两两比较分析后获得20条共同基因,基因功能注释后3个GO(基因本体)术语具有显著性,富显著性的为GO:0002504(经由MHC-Ⅱ类分子的肽或多糖抗原的加工及提呈).2条基因HLA-DQA1和HLA-DRB4被注释到其中的2个GO类.结论:免疫系统反应特别是MHC-Ⅱ类分子介导的抗原加工及提呈过程的异常可能是肾阳虚证发生的主要免疫机制.

  • 针刺内关穴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32例

    作者:岳进

    近年来,为探讨针刺内关穴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干预作用,笔者用此法治疗因食道心房调搏术而诱发出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电针配合心理行为疗法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60例临床研究

    作者:穆敬平;程建明;敖金波;周立志;王军;方伟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心理行为疗法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时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电针配合心理行为疗法,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行为疗法.采用<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价2组治疗后的运动评分、发声评分、综合损伤因子和总分.结果:治疗6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在YGTSS运动评分、发声评分、综合损伤因子和总分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配合心理行为疗法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安全有效.

  • 电针合巨刺法穴位注射治疗脑血管病引起顽固性呃逆80例临床观察

    作者:陈英

    目的:观察电针合巨刺法穴位注射治疗脑血管病引起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加巨刺法穴位注射内关、足三里,对照组单用电针治疗,2组均治疗4次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52例(65.00%),好转26例(32.50%),总有效率97.50%;对照组治愈36例(45.00%),好转32例(40.00%),总有效率85.00%.2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且治愈病例中治疗组施治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电针合巨刺法穴位注射治疗脑血管病引起顽固性呃逆有效.

  • 灵龟八法配合辨证取穴治疗视神经萎缩25例临床观察

    作者:阙冬梅;彭崇信

    目的:观察灵龟八法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50例视神经萎缩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5例(32眼)采取辨证取穴针刺治疗,治疗组25例(36眼)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灵龟八法按来诊时辰选择双侧穴位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7.8%,对照组总有效率62.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灵龟八法辨证取穴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优于单纯辨证取穴.

  • 针刺对躯体化障碍的疗效及其对血清DA、NE、5-HIAA的影响

    作者:刘月姮;董宇翔;王晓晨;高丹丹

    目的:观察针刺对躯体化障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取肝俞、脾俞、心俞等穴,采用平补平泻的针刺手法,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百优解20mg,每日1次.2组治疗前及治疗的第1、2、4、6周末进行抗抑郁量表(HAMD)评定.检测2组患者血清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和血清5-羟吲哚乙酸(5-HIAA)在治疗前和1个疗程后的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5.0%、90.0%,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治疗组DA含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后2组NE与5-HIAA的含量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分别有显著性、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针刺可改善机体全身功能,提高体内单胺类物质含量,从而起到抗抑郁、抗焦虑和治疗躯体化障碍的作用.

  • 阴虚痰喘案治验1则

    作者:丘梅清

    1 病历摘要周某某,男,70岁.2006年1月17日初诊.慢性咳嗽史10余年,加剧10d来诊.每于冬春季节多发,常因天气变化而诱发,一直在本市西医院诊治,诊为"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

  • 二陈汤加味治疗肥胖验案2则

    作者:段阳泉

    二陈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方用"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两,白茯苓三两,甘草(炙)一两半,右为咀.每服四钱,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渣热服".因方中"陈皮、半夏贵其陈久,则无燥散之患,故得名二陈汤".本方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作用,主治痰湿之证.笔者将此方加味用于治疗痰湿壅盛的肥胖症,疗效满意,现介绍验案2则如下.

    关键词: 肥胖 二陈汤 验案
  • 蒋健运用外治法验案举隅

    作者:朱蕾蕾;金采映

    外治法是中医学的治法之一,与内治法相比,具有直达病所、起效迅速、简便易行等独特优势.导师蒋健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教授,临床擅用外治法治疗诸症,疗效颇佳,现辑录验案6则如下,以飨读者.

  • 张从正"血气流通"理论渊源及学术价值

    作者:何忠锅

    张从正是临床微观医学理论的一代宗师,其"血气流通"理论具有深刻的理论渊源和很高的学术价值,通过探索"血气流通"医学理论的形成,指出其源自<内经>"气血以流"观的微观思维理念,是创立张氏"攻邪论"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影响明清医家学术建树的承袭理论.进一步阐明其学术思想的源流问题,对开发和探索<内经>的部分医学观点,梳理中医历代各家学说的学术发展脉络,开拓中医学科学发展观的新思路、新方法,加快中医临床微观医学理论的确立和诊治微观化的进程,具有承上启下的现实意义和启迪作用.

  • 孙思邈治痹思想探析

    作者:郭会军;冯福海;张二中

    孙思邈是唐代著名的中医药学家,其治痹的学术思想主要反映在其代表作<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中.从这两部书的有关章节中可以总结出:孙氏治痹重视虚损,创立了风毒学说;治痹注重扶助阳气,重用辛热之品;治痹"杂合以治",汤膏丸散并用;创立治痹名方,妙用药物配伍.

  • 《温病条辨》和《伤寒杂病论》化瘀法比较研究

    作者:黄燃浩;常淑枫;肖照岑

    以<伤寒杂病论>和<温病条辨>的条文为依据,通过两书中化瘀法的应用比较,探讨<温病条辨>对<伤寒杂病论>化瘀法的发展与创新,对化瘀法在临床的广泛运用具指导意义.

  • 中医学"火"的辨析

    作者:李海玉;潘桂娟

    中医学的"火",是在对物质之火的直观观察和认识基础上,通过取象形成的意象性的概念,"火"字是这一概念的符号.由于意象概念不是对事物本质的抽象,而是取象的结果,因此对"火"的概念不可进行单一的、精确的定义,应从不同层次上分析和理解.从广义而言,"火"有自然现象的火、哲学概念的火、医学概念的火、属火的一般概念等四个方面的涵义.仅就"火"的中医涵义来讲,表述的内容也非常广泛,但概括起来,其主要涵义有以下四种:生理之火、病理之火、六气之火、药物气味之火.

  • 中医命门网络系统的理论研究及实践价值

    作者:胡素敏;张恒青

    从文献学研究的角度探讨命门与五脏六腑、命门与奇恒之腑、命门与十二经脉、命门与奇经八脉以及命门与形体组织之间的关系,并对其相关生理病理及辨证论治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总结出中医命门网络系统的实践价值.

  • 抗纤灵二号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阴大鼠肾间质细胞外基质的调节

    作者:陈刚;周健淞;吴美;何立群

    目的:通过观察抗纤灵二号方对单侧榆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N)以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细胞外基质(ECM)沉积与降解的调节.方法:建立大鼠UUO模型,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代文组和抗纤灵二号方低、中、高剂量组,于治疗4周后收集24h尿液检测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2-微球蛋白(β2-MG),取术侧肾组织,HE、Masson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病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TGF-β1、FN及PAI-1在肾间质的表达,并应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抗纤灵二号方能够显著减少UUO大鼠尿NAG、β2-MG的排泄,减轻肾间质胶原纤维的积聚,降低TGF-β1、FN及PAI-1在肾间质的表达.结论:抗纤灵二号方可能通过减轻肾小管损伤,减少胶原纤维积聚,下调TGD-β1、FN及PAI-1表达,抑制ECM沉积,促进ECM降解,从而达到改善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 健骨片对去卵巢大鼠促骨形成作用机理初探

    作者:王兰;沈明勤;谢林;丁亚军

    目的:研究健骨片对去卵巢大鼠促进骨形成作用的机理.方法:将SD雌性大鼠摘除双侧卵巢制成骨质疏松症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苯甲酸雌二醇组和健骨片高、中、低剂量组,并设伪手术组作空白对照,连续给药3个月后,测定大鼠的骨密度(BMD)和血清中雌二醇(E2)、碱性磷酸酶(AKP)、骨钙素(BGP)、Ca2+的含量并作骨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健骨片各剂量能增加模型小鼠腰椎骨和股骨的骨密度,使其血清中E2水平明显增加,并能改善骨小梁形态,显著增加骨小梁平均宽度(MTT)与骨小梁面积百分比(TS%),中低剂量还可明显降低血清BGP、AKP和Ca2+水平.结论:健骨片对去卵巢所致大鼠过高的骨转换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提高骨再建能力,具有明显的促进骨形挝成作用.

  • 远志蜜炙前后对胃黏膜微循环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贤武;王建;肖武

    目的:探讨远志蜜炙前后对胃黏膜微循环的影响,阐明蜜炙降低生远志胃黏膜损伤的机理之一.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生远志组、蜜远志组,采用微循环检测仪观测给药后各组小鼠胃黏膜血液循环.结果:生远志能显著降低小鼠胃黏膜血液流速,使毛细血管收缩,减少单位面积的血管教,减少单位面积的每秒血流量;蜜远志则能显著增加小鼠胃黏膜的血液流速、单位面积的每秒血流量.结论:蜜炙远志降低黏膜损伤机理之一可能与其增加胃黏膜血液流速,扩张毛细血管平滑肌,提高每秒血流量,从而改善胃黏膜微循环,提高胃黏膜抗损伤和修复能力的作用有关.

  • 地黄管食通口服液对食管癌大鼠放疗后血清TGF-β1水平的影响

    作者:窦晶晶;杜萍

    目的:探讨地黄管食通口服液对食管癌放疗后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甲基戊基亚硝胺(MANA)皮下注射(5mg/kg)诱发大鼠食管癌,大鼠食管局部<'60>Co照射后,分别给予相应的受试药物5周,实验结束后采血清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TGF-β1的含量.结果:地黄管食通口服液可以调节TCF-β1的分泌,抑制其过度表达.结论:地黄管食通口服液可能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并增强机体对TGF-β1反应性,使其逐渐恢复正常的生理作用,同时该药还可能通过直接调节细胞因子的分泌及功能而起到抑制肿瘤细胞再生的作用.

  • 不同治法对内毒素性休克小鼠多器官功能障碍和肺NF-KB表达的影响

    作者:杨爱东;屠燕捷;郭永洁;吴中华;庞慧芳;符胜光;李玉梅

    目的:探讨养阴生津方、开达膜原方对内毒素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及肺组织NF-KB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腹腔注射脂多糖建立小鼠内毒素休克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养阴生津组和开达膜原组,观察各组小鼠生存时间,肺组织核转录因子(NF-KB p65)水平以及肺、肝、肾组织病理学形态.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养阴生津组、开达膜原组内毒素休克小鼠的生存率明显提高,NF-KB p65阳性细胞率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小鼠NF-KB p65阳性细胞率明显增高.病理学观察,模型对照组小鼠肺、肝、肾组织出现细胞坏死及出血,养阴生津组、开达膜原组小鼠肺、肝、肾组织病理改变明显轻于模型组.结论:养阴生津方和开迭膜原方均能防治内毒素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提高内毒素休克小鼠生存率,两方对内毒素休克肺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调控肺组织NF-KB p65表达有关.

  • 扶正祛邪斡旋升降——邓中甲论治肺癌经验

    作者:刘舟;张卫华

    邓中甲是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邓师临床擅治各类疑难病症,尤其对恶性肿瘤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曾经侍诊师侧,深感获益匪浅,现将其论治肺癌的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 刘志明从肝肾论治眩晕八法

    作者:刘如秀;周小明;展慧慧

    眩晕乃临床常见的内科疑难病证,古今医者论述颇多.<内经>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及"上气不足"、"髓海不足"等记载;河间崇风火,丹溪力倡痰,景岳独主虚;近代医家皆归因于风、火、痰、虚、瘀五端.笔者拜师于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刘志明门下,侍诊数十年,深谙刘老治疗眩晕之独具匠心.现将刘老从肝肾论治眩晕之八法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 《伤寒论》方在慢性胰腺炎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李益群;唐元瑜;苏式兵

    慢性胰腺炎是难治性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临床缺乏理想的治疗药物.桂枝汤、柴胡桂枝汤等<伤寒论>方可改善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柴胡桂枝汤和桂枝汤具有抗炎、抗纤维化和抗腺泡细胞凋亡的作用,从而延缓大鼠自发性慢性胰腺炎的发生和发展.在实验动物尚未形成慢性胰腺炎病理变化前进行预防治疗,桂枝汤或柴胡桂枝汤较小柴胡汤有效,说明慢性胰腺炎初期发病的病理机制可能符合伤寒太阳病至少阳病的传变,<伤寒论>六经辨证的按病理阶段逐渐递进用药的合理性同样适合于慢性胰腺炎的防治.

  • 葎草的黄酮含量测定及抗氧化性研究

    作者:丁勇;王新风;杨芳

    目的:对8月和10月采集的葎草全草、嫩头、叶和茎的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及抗氧化性能力研究.方法:采用显色法测定葎草各部位中的总黄酮含量,利用改动的水杨酸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对葎草各部位提取液进行抗氧化性测定.结果:10月份叶中总黄酮舍量高,达到(3.72±0.07)mg/g,提取的总黄酮抑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高达到70.3%,清除羟自由基能力高达74.4%.结论:葎草各部位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 芳香解表类中药香薷、薄荷、荆芥穗、防风中挥发性成分的气质联用分析

    作者:马国娟;李晖;陈勇;张芹;王静静

    目的:用顶空-气质联用方法分析香薷、薄荷、荆芥穗、防风药材中挥发性成分.方法:药材粗粉直接顶空进样.对主要峰采用NIST05a谱库检索并给出归属.结果:利用MS的高灵敏性对这4种药材进行检测,主要检出峰数目分别为23、18、25、25个,均占总峰面积的80%以上,分属于萜类、醇类、烯类以及酚类等结构.结论:利用顶空进样、气质联用的分析方法检测香薷、薄荷、防风、荆芥穗药材中挥发性成分,方法简便、快速、实用.

  • 经方应用思路与方法探讨

    作者:万佼;周春祥

    经方为经典著作之药方,主要是仲景方,是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又在实践中证明有效的方剂,具有组方严谨、药味少、辨证切要而准确、疗效可靠的特点.我们在学习<伤寒论>的基础上对经方的运用进行了思考和总结,以期将这些思路和方法应用于临床.

  • 中医外治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民;余咏宜

    中医外治法在治疗乳腺增生病方面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主要包括:药物外治、针刺疗法、艾灸疗法、推拿疗法、拔罐疗法、耳穴贴压疗法等.但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今后应制定统一的、客观的、规范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开展前瞻性研究,筛选出确实有效的方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

  • 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研究进展

    作者:唐丽明;魏爱勤;曹丽霞;袁红霞

    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已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在基础研究、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然而在RE的中医药治疗及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今后应致力于构建一个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并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医药治疗RE的机理,从而更好的发挥中医的特色与优势.造福患者及全社会.

  • 《伤寒论》方证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李永民;李刚;罗飞;马淑兰

    <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纲,以方证为目,首创方证辨证,有很好的客观性和通用性.在<伤寒论>教学实践中围绕"方-方证-辩方证"展开方证教学,以方证为中心,认真讲解经方的组方理论、药物配伍规律,使学生全面掌握各个方证内在的应用指征,深入理解仲景方证的"辨证心法"、"辨证思路"实质,深刻掌握仲景的"六经方证体系"精髓,融会"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辨证方法,突出方证"辨"的特色,培养学生树立方证的概念和以方证为核心的临床辨治思维.

    关键词: 伤寒论 方证 教学
  • 周玉祥

    作者:

    全国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47年生,江苏省常州市人,医学硕士,主任中医师,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常州市中医医院(邮码213003)擅长治疗的疾病肛肠病,如痔疮、肛裂、肛漏;大肠炎性疾病;肛门部位皮肤病.主要学术成就及获奖情况发表医学论文20余篇,出版<痔与肛瘘中医台疗>专著-部.

  • 章永红

    作者:

    江苏省名中医1951年生,江苏省如东市人,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常务委员.单位江苏省中医院(邮码:210029)擅长治疗的疾病:中医肿瘤疾病,对肺癌、乳腺癌、肝癌等恶性肿瘤诊疗尤有心得.主要学术成就及获奖情况主编出版了<内科常见病中医诊治>、<蛇虫疗法>、<抗癌中药大全>和<中医肿瘤病学>等书,发表医学论文100余篇.主持完成了省厅级课题6项,获江苏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药物发明专利5项.

  • 《医心方》解诂一得

    作者:张燕萍

    丹波康赖所著<医心方>,以其荟萃中国医药典籍200余种之精华.多存古貌,而向为学界重视.此书原以抄本流传,传行既久,错讹遂生,复多俗体,古怪难认.

    关键词: 医心方 训诂 校勘
  • 《内经》析疑2则

    作者:边海云;陈利国

    1<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脑与神明的关系,自西学东渐后,业界就一直存在争议.现代解剖学早已证明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大脑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且有关脑的生理功能,<内经>也早有论述.李时珍更明确提出:"脑为元神之府".尤自王清任<医林改错>提出"灵机记性在脑不在心"后,后人便宗其说,对"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有颇多非议.

  • 《内经》肥胖三型的科学价值及应用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仝小林;段娟;李敏;连凤梅

    考证了<内经>肥胖三型(膏人、脂人、肉人)的历史沿革,阐述了膏人、脂人、肉人的外在特征表现,深入挖掘了<内经>肥胖三型的现代医学科学价值,并据此指出<内经>肥胖三型应用研究的重点:(1)拟定<内经>肥胖三型的定性描述(体形特征)及虚实辨证要点;(2)根据<内经>肥胖三型的人体测量指标来探索判别肥胖类型的简易公式;(3)根据<内经>肥胖三型的预后调查结果,弥补目前临床对不同类型肥胖认识的不足.

  • 如何应对"无症可辨"

    作者:段娟

    "无症可辨"的临床现象说明了疾病发生和变化的隐匿性."无症可辨"既可以是"有症可辨"的前奏,机体处于发病或其传变的前期状态,即"未病",表现为在病邪侵人人体,疾病已经发生后,患者不出现任何症状:亦可以是"有症可辨"的后续,即当症状已经全部消失后,疾病却可以依然存在,甚至在不断地发展.笔者认为应从内部个体差异联系外部环境变化,宏观联系微观,辨证联系辨病来应对"无症可辨".

  • 略谈学习仲景脾胃学说之体会

    作者:龚慧涵;郑身宏;赵英英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观<伤寒杂病论>,其注重调护脾胃的思想贯穿于外感及杂病辨治的始终,其调理脾胃的圆机妙法对脾胃学说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笔者通过学习仲景脾胃学说受益匪浅,感悟有三:(1)辛开苦降法是治疗脾胃疾病的基本方法;(2)生姜、大枣用于治疗脾胃疾病时并非是可有可无的药物;(3)外邪内侵、脾胃受阻乃脾病致痿的又一病因.

  • 论经间排卵期的生理病理治疗特点(二)——经间排卵期的生理特点·絪缊状活动排出精卵

    作者:夏桂成

    经间排卵期的生理特点,前人缺乏具体记载,但在<证治准绳·女科>[1]中引述袁了凡所云:"天地生物,必有絪缊之时……凡妇人一月经行一度,必有一日絪缊之候……此的候也.……乃生化之真机,顺而施之则成胎."说明一个月经周期中,必有一日成絪缊状变化.

江苏中医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