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江苏中医药杂志

江苏中医药

江苏中医药杂志

Jiangs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강소중의약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针灸学会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397X
  • 国内刊号: 32-16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8
  • 曾用名: 江苏中医杂志;苏中医杂志
  • 创刊时间: 195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江苏中医药》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黄亚博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骨炎洗剂"治疗老年性膝骨性关节炎26例临床观察

    作者:谢发清

    近年来,笔者运用自拟中药骨炎洗剂治疗老年性膝骨性关节炎2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相关标准,西医诊断参照199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推荐的膝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

  • "姜兰脂肝方"治疗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100例临床观察

    作者:刘海容

    2003~2008年,笔者采用自拟姜兰脂肝方治疗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10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所选190例均为门诊脂肪肝患者,均无过量饮酒史.

  • "白面散面膜"治疗黄褐斑86例临床观察

    作者:肖敏;段渠;谢雯;陈娟

    近年来笔者自制白面散面膜治疗黄褐斑86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 中医药多途径给药治疗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临床观察

    作者:黄鹂

    自2000年3月至2009年8月,笔者采用中医药多途径给药治疗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获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入选病例均为本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

  • 固本通络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5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仕年;刘德华

    笔者于2007年8月~2009年3月门诊期间,运用固本通络法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5例,并设祛邪通络组31例作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 "益气提宫方"治疗脾肾两虚型子宫脱垂45例临床观察

    作者:于红娟;陈霞

    1999年至2008年期间,笔者采用自拟益气提官方治疗脾肾两虚型子宫脱垂45例,并与补中益气汤治疗的41例作比较,结果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所选86例均为妇科门诊患者,年龄38~57岁;病程短1年,长20年;

  • 双黄连气雾剂预防小儿呼吸系统医院感染251例临床观察

    作者:殷勤;王丽君;朱杰

    近年来,我们使用双黄连气雾剂喷喉预防小儿呼吸系统医院感染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547例均为住院患儿,年龄在2个月~14岁,住院时间不少于4d,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51例,平均年龄(3.5±2.8)岁;对照组296例,平均年龄(3.2±3.1)岁.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80例临床观察

    作者:向雅倩;曹恒;姚平

    我们于2006年10月~2008年12月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鼻窦炎80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治疗组80例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31±1.3)岁;病程(5±1.1)年.对照组78例中,男45例,女33例;年龄(30±1.8)岁;病程(5±0.8)年.

  • 脱敏清络法干预急性肾炎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60例临床观察

    作者:庄克生;杨洪娟;卞书森

    2007年8月~2009年6月,笔者采用中医脱敏清络法治疗急性肾炎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填精通窍汤"治疗血管性痴呆32例临床观察

    作者:武煦峰

    自2007年以来,我们自拟填精通窍汤治疗血管性痴呆(VD)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收集本院门诊患者61例,其中男40例,女21例;年龄62~82岁:病程6~18年;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 二仙汤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111例

    作者:陈铁龙

    2004年11月~2008年12月,笔者运用二仙汤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以烘热汗出为主症者11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所选111例均为本院妇科门诊患者,年龄45~55岁:病程短6个月,长10年;

  • 血清糖基化终产物CML与2型糖尿病血瘀证患者微血管病变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敬顺;姜燕;安晓飞;赵越;余江毅

    目的:探讨糖基化代谢终产物(AGEs)与2型糖尿病血瘀证的关系,并通过对血瘀证组和非血瘀证组患者血清羧甲基赖氨酸(CML)水平的比较,进一步加深对中医血瘀证的认识.方法:50~75周岁无明确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人14|D例分为血瘀证组34例、非血瘀证组106例.比较2组证型尿微量白蛋白(mAlb)、体重指数(BMI)、糖脂代谢指标(FBG、PBG、HbA1c、TC、TG、HDL-C、LDL-C)、血压(SBP、DBP)及性别、年龄、病程等相关因素的差异.应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A)测定2组人群羧甲基赖氨酸(CML)和可溶性糖基化终产物受体(sRAGE)水平.结果:糖尿病血瘀证组患者尿m-Alb和血清CML均显著高于非血瘀证组,而2组其余指标未见明显差异;CML与尿m-Alb和sRAGE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糖尿病血瘀证组患者血清CML水平和尿m-Alb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血清CML可作为血瘀证相关的客观指标,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发生可能具有预测价值.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瘀 CML sRAGE
  •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术联合中药敷贴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研究

    作者:邱华;毛德文;胡振斌;王秀峰;杨爱水;王琳

    目的:观察采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术联合中药敷贴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限水、限钠及休息基础上,给予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术.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遂逐水膏穴位敷贴.疗程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8.57%、62.8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在改善症状、生存质量,提高24h尿量、尿钠排泄.减低腹水复发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术联合中药穴位敷贴能促进腹水消退,改善症状及生化指标,降低腹水的复发率,显著提高并维持患者获得较高的生存质量.

  • 华蟾素联合TACE术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32例临床研究

    作者:薛骞;卢丽琴;袁国荣;赵同伟

    目的:研究中晚期肝癌患者接受华蟾素针(片)配合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后机体生存质量及生存率的变化.方法:将62例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华蟾素+TACE治疗)32例与对照组(单纯TACE治疗)30例.观察2组治疗后近期疗效、2年生存率、临床证候改善率、治疗前后生活质量(KP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近期总有效率分别为71.87%、66.67%,1年生存率分别为56.25%、43.3%、2年生存率分别为43.7%、23.3%,临床证候改善率分别为87.5%、66.67%,外周血象、生活质量KPS评分值均比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提高,且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华蟾素针(片)联合介入治疗可以明显延长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其生存质量,改善症状,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介入治疗者.

  • "固本益肾汤"联合骨化三醇治疗肾性骨营养不良临床研究

    作者:白丽娜;李月红

    肾性骨营养不良(ROD)是指由慢性肾脏疾病及终末期肾脏疾病引起的体内矿物质和骨代谢系统紊乱,包括钙、磷、甲状旁腺激素(PTH)及维生素D代谢异常:骨转换、骨矿化、骨容积、骨线性生长或骨强度异常,软组织钙化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一组综合征[1].随着透析患者透析龄的增加,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不断增高,尿毒症患者100%存在ROD.据统计约40%的透析患者在第1年内即可发生肾性骨营养不良,单纯两医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 虹膜诊断与慢性肾病分期及中医辨证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董飞侠;程锦国;黄蔚霞

    目的:探讨虹膜诊断在慢性肾病(CKD)分期及中医辨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慢性肾病患者15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正常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Mikkv公司DC-106型电子虹膜镜观察虹膜病变点出现率、病变程度量、颜色深浅量.结果:虹膜病变点出现率、病变程度量、颜色深浅量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虹膜改变定级与CKD分期相关性呈正相关,与中医证型演变呈正相关.结论:虹膜镜对诊断早期慢性肾病有重要的意义.

  • 温针灸治疗中耳炎所致耳鸣34例

    作者:王卉

    2006年5月以来,笔者采用温针灸治疗中耳炎所致耳鸣3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34例均来自我院门诊,以单耳为患,其中男20例,女14例;平均年龄38岁:病程短1月,长4年;急性中耳炎所致耳鸣15例,慢性中耳炎所致耳鸣19例.

  • 电针结合背部循经刺络对脑梗死后遗症的康复作用

    作者:陈勇

    目的:观察背部循经刺络对电针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增效作用.方法:将100例脑梗死偏瘫早期住院患者随机分成电针结合背部循经刺络组(治疗组)和常规电针组(对照组)各50例,2组在采用相对统一的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良肢位摆放的同时均给予电针治疗,治疗组另采用皮肤针在背部进行循经叩刺,10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同时测评2组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良的SSS)评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差异,但2组愈显率及治疗后改良的S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电针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基础上加用背部循经叩刺法可提高临床疗效.

  •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65例临床观察

    作者:郭俐宏;黄燕;黄芳;周立志

    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面神经炎65例,并与单纯采用针刺治疗的65例作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选择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针灸科门诊和住院确诊的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13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5例.

  • "调神通络明目"针法治疗视神经萎缩30例

    作者:刘维红

    近年来,笔者采用"调神通络明目"针法治疗视神经萎缩3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视神经萎缩30例36只眼,病例均来自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和针灸科门诊,临床诊断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 重症脑出血并发难治性肺部感染验案2则

    作者:王旭东;朱向阳

    难治性肺部感染是脑出血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的危险因素,有效防治肺部感染是成功救治该类患者的关键.近年来,笔者结合中医干预治疗,疗效满意,现举验案如下:

  • 池晓玲运用经方治疗黄疸验案举隅

    作者:萧焕明;蔡高术;谢玉宝

    黄疸发病多与湿邪有关,<金匮要略>指出:"黄家所得,从湿得之",指出了湿邪是黄疸的重要致病因素,古代及现代众多医家均认为黄疸当从湿论治,而利湿则是黄疸的重要治则之一.

    关键词: 经方 黄疸 验案
  • 林培政经方治验举隅

    作者:赖鹏华;王晓萍

    林培政教授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和教学工作30余年,治学严谨,中医基础扎实,临证经验丰富.他主张临证治疗采取辨病、辨证相结合,以证为先,不拘病种,"有是证,用是药",临床擅活用经方治疗各科疾病,每获奇效.

    关键词: 经方 治疗应用 验案
  • 高脂血症治痰六法验案举隅

    作者:谢建华

    高脂血症是以血浆脂质浓度增高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临床可无任何症状,或有头重如裹、胸闷、眩晕、乏力等.笔者临证观察本病以痰证为主,有风痰、郁痰、瘀痰、浊痰、热痰、虚痰之别,治疗时在瓜蒌薤白半夏汤化痰利气基础上.

  • 袁红霞桂枝汤新用验案举隅

    作者:杜昕;史业骞;李静雅

    导师袁红霞为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国家中管局确定的首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中医临床及教学研究工作二十余年,勤阅古籍,治学严谨.

  • 《内经》肥胖三型的影响因素

    作者:段娟;仝小林

    <内经>提出之肥胖三型"膏人"、"脂人"和"肉人",与年龄、性别、先天禀赋、饮食、劳作等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相关性.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各有其不同的外在体形表现,而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由于饮食、劳动等状况的变化,人体脂肪分布比例和程度亦有所不同,从而呈现不同的肥胖类型.

    关键词: 内经肥胖 中医病机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从瘀论治的探讨

    作者:林穗爱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可归属中医学的"咳喘"、"肺胀"、"痰饮"等范畴.兹就慢阻肺从瘀论治的依据和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如下.

  • 动脉粥样硬化中医病机的探讨

    作者:孙学刚;曾平;范钦;王启瑞;赵益业;贾钰华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AS)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共同的发病基础,中医病机以气(阳)虚为本,痰浊、血瘀为标.AS初期当属气虚,中期则痰瘀并见,中晚期则痰瘀互结导致血脉凝塞.在AS病理变化中,炎症因子表达谱的异常改变是痰瘀病机的主要效应因素.因此,防治AS应以益气为本,痰瘀同治,抑制致炎性细胞因子,顾护心脉.

  • "治未病"思想在颈椎病防治中的应用

    作者:江建春;邱德华;吴军豪;李浩钢

    "治未病"思想在中医防治颈椎病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正确辨识和抓住颈椎病发生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是中医防治颈椎病的关键环节.然而,中医"治未病"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预防为主的思想还需要在学术界和广大群众中反复宣传以引起大家的重视,颈椎痛的相关研究也有待进一步深入.

  • 六神丸抗炎镇痛活性的主药分析研究

    作者:马宏跃;寇俊萍;余伯阳

    目的:分析六神丸抗炎镇痛活性的主药.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以醋酸诱导小鼠腹腔通透性和扭体反应为炎症和疼痛指标,考察六神丸组成生药对全方抗炎和镇痛活性的影响,并组合主要药物与原方比较其活性.结果: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显示,抑制血管通透性的活性贡献为蟾酥CS>牛黄NH>珍珠粉ZZ>麝香SX>冰片BP>雄黄XH.其中蟾酥和牛黄活性贡献显著;抑制扭体反应的活性贡献为蟾酥CS>冰片BP>雄黄XH>珍珠粉ZZ>麝香SX>牛黄NH.其中蟾酥和冰片活性贡献显著,而其他药味在目前剂量和指标下贡献并不显著.主要药味组合物(蟾酥+牛黄)在上述模型中也具显著抗炎、镇痛活性,且冰片的添加与否不影响蟾酥与牛黄组合物的镇痛活性.结论:六神丸各组成药物对全方活性贡献大小不同.方中蟾酥、牛黄是抗炎镇痛活性的主药.

  • 凉血通瘀方对细菌内毒素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王昀;许立;杨延华;王明艳;方泰惠

    目的:研究凉血通瘀方对细菌内毒素致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以细菌内毒素(LPS)造成人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损伤模型,通过MTT法和细胞上清液中NO含量的检测,研究凉血通瘀方时细菌内毒素致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给予LPS刺激24h、36h、48h后,HUVECs对MTT的还原能力下降,培养液中的MTT还原产物含量减少,OD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凉血通瘀方大、中、小剂量组HUVECs对MTT的还原能力均明显优于模型组.同时,凉血通瘀方在不影响细胞存活率的情况下,可以明显降低LPS刺激血管内皮细胞24h后NO的释放量.结论:凉血通瘀方能明显拮抗血管内皮细胞由于LPS刺激引起的直接损伤作用.

  • 补肾复方对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心肌Ⅰ型和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董晓蕾;张群燕;赵智明;郭郡浩;商玮;蔡辉

    目的:观察补肾复方对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心肌Ⅰ型和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肾复方逆转心肌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心肌组织α2(Ⅰ)型胶原、α2(Ⅲ)型胶原的基因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左室心肌组织α2(Ⅰ)型胶原、α2(Ⅲ)型胶原mRNA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上升,卡托普利组和补肾复方大、小剂量组大鼠左室心肌组织α2(Ⅰ)型胶原、a2(α2Ⅲ)型胶原mRNA表达较模型组显著下降.结论:补肾复方与卡托普利具有基本一致的逆转心肌纤维化的作用,该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α2(Ⅰ)型胶原和α2(Ⅲ)型胶原基因表达来实现的.

  • 山茱萸不同溶剂萃取部位对D-半乳糖致衰人胚肺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武晓群;马健;王明艳;邹其梅;杨柳

    目的:研究山茱萸不同溶剂萃取部位对D-半乳糖致衰人胚肺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对比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D-半乳糖对人胚肺细胞的致衰作用.选取合适的D-半乳糖浓度进行造模,用MTT法观察山茱萸不同活性部位对D-半乳糖致衰人胚肺细胞的影响.选取对D-半乳糖致衰人胚肺细胞有保护作用的山茱萸活性部位,进行细胞衰老β-半乳糖苷酶染色实验.结果:4g/L的D-半乳糖在作用72h时,8g/L的D-半乳糖在作用48h、72h时造模具有统计学意义.维生素E和山茱萸制品总提液、生品总提液乙酸乙酯萃取部住、总提液(生品、制品)正丁醇萃取部位、生品总提液水部位、水煎液去多糖(生、制)、水煎液去多糖(生、制)二氯甲烷萃取部位、水煎去多糖(生、制)正丁醇萃取部位、水煎液去多糖(生、制)水部位对D-半乳糖损伤的人胚肺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细胞衰老β-半乳糖苷酶染色实验结果表明,所选山茱萸活性部位可减少D-半乳糖致衰细胞的数量.结论:山茱萸几种溶剂萃取部位可保护D-半乳糖造模损伤的人胚肺细胞.

  • 黄莺诊治颜面再发性皮炎的经验

    作者:彭敏;陈战;陈昕;陈红岭;李天浩;高存志

    颜面再发性皮炎为在颜面反复发生红斑鳞屑性皮炎,多发生于女性[1],属于中医学"桃花癣"范畴.随着生活环境、护肤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本病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

  • 张智龙应用动静论辨证施针思想发微

    作者:张鑫

    导师张智龙教授行医近三十载,中医理论功底深厚,善于吸收历代古医家之经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兹将张师应用张景岳之动静论辨证施针的学术思想介绍如下.

  • 桂枝调肝作用的分析

    作者:江海涛

    桂枝的作用一般概括为发汗解肌、温经通络、通阳化气、壮心阳、降逆气等.另外桂枝还可以对肝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主要包括两方面,即疏肝与平肝.

    关键词: 桂枝 疏肝 平肝
  • 浅论叶天士对乌梅丸的创新应用

    作者:周庆兵;陈远丽

    乌梅丸是<伤寒论>厥阴病主方,治厥阴肝风内动,寒热错杂之证.因其集酸甘苦辛,大寒大热之品于一体,后世医家广泛用此方来治疗各种杂病,并且在运用中促进了本方新的发展与变化.其中,清代大医家叶天士对于乌梅丸的发展贡献甚多,总结其临床应用乌梅丸的经验,对于理解本方的制方理论,熟悉其加减变化规律,进而扩大乌梅丸的运用范围,提高诸多杂病的临床疗效是大有裨益的.

  • 贝母类药材的分类及其功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之比较

    作者:游燕

    现行<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栽贝母类药材共5种,分别为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但是临床应用以川贝、浙贝为主,其他三种应用很少,造成了川贝母资源匮乏而供不应求,伪品繁多,而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则有药无市.通过对贝母类药材的历史分类、现代分类以及现代分类下功效、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分析,建议将贝母类药材重新归类,以适应临床应用需要.

  • 中药剂量与其疗效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曾白林

    中药的剂量与其疗效有着密切关系,单味中药剂量、组方中主药剂量的变化,会引起其疗效的差异.影响中药剂量与其疗效的因素有中药的质量、中药煎煮方法、中药调剂称量器具、中药的调配及其他因素等.应根据病情的需要、患者的体质、药物的性质、药物的质地、季节的变化、不同的地域等因素选定中药用量,方能取得满意疗效.

  • 中药药用部位规范研究的思考

    作者:赖新梅;林端宜;杨雪梅;周常恩

    中药是中医治病防病的物质基础,中药的药用部位与用药安全、临床疗效关系密切,然而药用部位的选择及用语尚未形成体系,目前中医药界也无统一规范的标准.由于绝大多数中药都是植物药,故重点探讨植物类中药药用部位的规范.目前所建立的药用部位用语的术语体系还很不完善,还需对药用部位的修饰语进行规范.

  • 半枝莲化学成分的提取和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作者:杨连梅;刘量;胡荣;卜平

    半枝莲的主要生理活性物质为黄酮类化合物,其中含量多的是野黄芩苷.对其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为传统的是溶剂提取法,随着中药现代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如微波技术、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大孔吸附树脂技术,也相继用于半枝莲化学成分的提取.时半枝莲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也很多,传统方法包括紫外分光光度法、比色法,许多新的技术也普遍用于含量测定,如HPLC法、毛细管电泳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在实践中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今后应充分利用现代分析方法与分离技术,同时与现代细胞学与分子生物学结合起来,重视多种技术的联合应用,加强对半枝莲不同生物活性提取物及其作用机制和靶点的研究,为充分利用半枝莲资源,进行创新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奠定基础.

  • 中药材微生物侵染途径及控制方法研究概况

    作者:乐巍;丁安伟;邱蓉丽

    中药材从生产到消费都要经历短则数月,长则数年的贮藏,在此过程中药材易受到微生物的侵染,霉变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是侵染中药材的常见微生物,其中又以致病真菌的侵染为严重.导致中药材微生物侵染的因素很多,目前,在防治微生物侵染方面的技术措施主要有控制温度及湿度、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今后应综合选用多种抑菌方法与技术,大力推广无公害的气调养护、生物防治等措施,以达到较理想的抑菌效果.

  • 浙贝粉外敷治疗痤疮106例

    作者:赵成坤

    笔者几年来采用浙贝粉外敷法治疗痤疮10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06例痤疮患者中,男62例,女44例:年龄14~20岁82例.21~28岁24例;病程7日~3年;额面部痤疮90例,背部痤疮10例,胸部痤疮6例.

    关键词: 痤疮 浙贝 局部投药
  • 从五脏气机升降论治便秘

    作者:范艳艳

    <内经>云:"魄门为五脏使",笔者侍诊季光老师,常见他在传统治法上结合五脏气机的升降来论治便秘,多收事半功倍效果,兹阐述并举验案如下……

  • 将医家学术思想融入《方剂学》教学的体会

    作者:刘莎;张义兵

    方剂是制方者学术思想的体现,是其临床经验的结晶.在方剂学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制方者、学派及后世医家的学术思想,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方剂的组方特点、运用变化及方剂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等都大有裨益,可以大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 高想·利心方

    作者:

    方名:利心方组成:黄芪30g,黄精15g,补骨脂12g,益母草30g,葶苈子12g.功能: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主治:慢性心力衰竭

  • 张琪·养心Ⅱ号方

    作者:

    方名:养心Ⅱ号方组成:太子参30g,党参15g,黄精15g,五味子10g,麦冬15g,川芎15g,丹参20g,地鳖虫5-10g,猪苓30g,楮实子15g,益母草(煎汤代水兑药)60-120g.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法现状的分析与研讨

    作者:朱方石

    就中医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现状从CAG中医治法分类、辨证量化依据、主方主药及疗效评价方法等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讨,中医药治疗CAG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潜力,越来越多地得到国内外认可和关注,但临床治法分类繁多、立法相对凌乱、方剂多端以及临床设计和疗效评价方法不一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CAG临床研究走向规范化、标准化进程.要确定中医药治疗CAG主导方向,总结和制定CAC统一治疗大法及辨证加减模式,筛选主方、次方,规范疗效评价体系,将有助于中医药对CAG的治法研究走向标准化、客观化和国际化.

  • 论"脏躁"之"躁"

    作者:石璞砚;于铁成

    "脏躁"首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脏躁>[1],篇中云:"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历代医家关于脏躁持不同观点,王叔和在<脉经>中称本病为"脏燥",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也称"脏燥",而在<辨证录>与<医宗金鉴>中云:"脏躁……".

江苏中医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