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Aesthetics and Cosmetology 중화의학미학미용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医学美容杂志;中国医学美容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0.6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4657/R
  • 国内刊号: 杜太超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cjmac@cmaph.org
  • 曾用名: 中华医学美容杂志;中国医学美容杂志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医学美容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脉冲CO2激光经睑结膜整复睑袋的并发症及防治

    作者:金岚;张文红;陈英;陶世先

    目的探讨用超脉冲CO2激光经睑结膜行睑袋整复术的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提高睑袋整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用高能超脉冲CO2激光经睑结膜入路对495例睑袋患者行睑袋整复术。回顾分析此种方法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 495例中的并发症有:瘀血30例、切口延迟愈合15例、脂肪去除过多或过少39例、一过性复视 60例。结论对超脉冲CO 2激光睑袋整复术的并发症的认识和重视是提高眼袋整复效果的关键。

  • 牙槽骨扩展增加骨量后的植牙术

    作者:王银龙;孙少宣;周健;何家才;王元银;唐燕

    目的观察运用致密羟基磷灰石(HA)微粒,在颌骨萎缩患者牙槽嵴上行牙槽骨扩展术后行人工种植牙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HA颗粒采用牙槽骨扩展术和粘骨膜下隧道法,对26例颌骨萎缩患者增加牙槽骨骨量后行人工种植牙。结果牙槽骨扩展术后置入HA颗粒不移位不弥散,与基骨牢固相接,人工种植牙时间为术后3.2个月,26例全部成功;粘骨膜下隧道术6 例置入HA颗粒都有不同程度移位、弥散,与基骨大多为纤维性包裹及部分新骨长入,人工种植牙时间为术后4.8个月,1例失败。结论运用牙槽骨扩展术大大地扩大了人工种植牙的适应证、缩短疗程和提高成功率。

  •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程立新;汤少明;罗少军;郝新光

    目的探讨PCNA在血管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Mulliken分类法将30例血管瘤标本分为3组:增殖期(≤1岁)11例,退化期(≤5岁)9例,退化完成期(≤12岁)10例,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检测3组不同时期血管瘤标本中PCNA表达。结果 PCNA在增殖期阳性细胞表达指数高为(62.50±9.49) %,退化期次之为(37.56±10.57) %,退化完成期低( 12.20 ±6.09) %;三者相互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根据以上结果,我们认为PC NA在不同时期血管瘤中表达不同,可作为划分不同时期血管瘤的一种标志物。

  • 鼻唇沟区的组织学特点

    作者:付素静;兰行简;刘纯义;高景恒

    目的对颌面整形美容外科应用鼻唇沟区修复提供组织学依据。方法对4例成人新鲜尸头沿鼻唇沟全层连续切片500张,分别进行特殊染色,在光镜下进行组织学观测。结果⑴鼻唇沟内侧弹力纤维、网状纤维成分多于鼻唇沟外侧;⑵鼻唇沟内侧、底部、外侧3.0 mm以内有多种走向肌束相互交叉附着于真皮,肌束来自上唇鼻翼提肌、上唇提肌、颧小肌、无名肌;⑶面部表浅肌肉之间不但存在腱膜,还有筋膜、肌肉、腱膜、筋膜共同构成一个立体网状结构;结论进一步证实了有关表浅肌肉腱膜系统(SMAS)中央腱的理论假说。

  • 毛发游离移植治疗唇裂修复术后上唇瘢痕

    作者:亓发芝;顾建英;施越冬;张学军

    目的应用毛发游离移植胡须再造,治疗唇裂修复术后遗留的上唇瘢痕。方法切取枕部头皮,分割成含单一毛囊的皮条,供区缝合,应用崔式植毛器移植到上唇瘢痕。结果临床应用4例,单侧唇裂3例,双侧唇裂1例,移植毛发生长良好,效果满意。结论毛发游移植治疗唇裂修复术后上唇瘢痕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 毛发 唇裂 瘢痕
  • 眼轮匝肌蒂颞区皮瓣修复中颌面部缺损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小静;汪春兰;郑和平;曹东升

    目的探讨以眼轮匝肌为血供的皮瓣修复中颌面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对30例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头颅标本,解剖观察研究眼轮匝肌形态及血供,以此为基础,设计眼轮匝肌为蒂的颞区皮瓣的修复中颌面部缺损12例。结果 12例中鼻颊沟,鼻旁及鼻尖基底细胞癌4例,面颊部黑痣恶变2例,鼻旁血管瘤1例,上睑外伤性瘢痕外翻2例,下睑外伤性瘢痕外翻3例,软组织缺损面积小1.0 cm×1.5 cm,大面积为3.5 cm×2.5 cm,12例中1侧皮瓣远端发生静脉回流障碍致部分坏死,约0.8 cm× 1.5 cm大小,经换药治疗痊愈,余11 例均成活,随访2个月~4年,效果满意。结论以眼轮匝肌为蒂的颞区皮瓣是修复中颌面部小面积缺损的可供选用的手术方法。

  • 截骨术结合Medpor置入在颅面外科的应用

    作者:王侠;陈育哲;秦荣生;李比;马勇光

    目的先天性颅面畸形经常表现为上颌骨、颧骨、下颌骨、颞骨和软组织的部分发育不良或完全不发育。本研究探索用人工材料(Medpor)代替自体组织移植及寻求简单实用有效的手术操作。方法截骨并以Medpor作为填充材料,进行多部位,大范围组合填充于骨膜下骨与肌肉之间,矫治半侧颅面矮小3 例,单纯性下颌骨发育不良6例。结果外形满意,面部骨轮廓自然,手术创伤小,时间短,一期完成,康复快,术后半年随访充填材料稳定,无不适感。结论⑴ Medpor材料可以大范围、多部位一次组合应用。⑵填充在较深层次(骨与肌肉之间),外形更接近自然骨轮廓形态,如充填于皮下则材料与皮肤粘连形态不佳。⑶结合截骨矫正,可更精确地达到手术所需效果。

    关键词: 截骨 Medpor 颅面畸形
  • 玻璃陶瓷修复体的临床体会

    作者:王尊一;胡晓阳;宋昕

    玻璃陶瓷材料于80年代中期应用于临床,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玻璃陶瓷强度高,硬度接近牙釉质,收缩率小,有近似釉质的半透明性,美学效果好于传统金属烤瓷修复体。作者自1996年8月~2000年12月制作玻璃陶瓷修复体16例,获得了满意疗效。一、临床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自门诊选择16例患者,男性9人,女性7人,年龄在20~40岁,口腔卫生好,无牙龈炎、覆牙合,覆盖正常,共制作中切牙13颗,侧切牙7颗。

  • 远睑缘下切口去睑袋术220例报告

    作者:屈晶;高飞

    去除下睑袋的常规切口是在下睑缘下1~2 mm,愈合后切口痕迹不明显。但切除的是睑部皮肤,而将有鸡爪纹的眶部皮肤上提,其皮下弹力纤维已断,无论是皮瓣法还是肌皮瓣法,对较深的鸡爪纹整复效果都不很满意。肿胀期一过,皱纹又重新出现。而远睑缘下切口,可以切除眶部有皱纹的失去弹性的皮肤,提紧轮匝肌,远期效果好。一、临床资料1997年4月~2000年12月间共施手术220例,均为女性,年龄在26~65岁之间。术后随访2个月~3年,所有受术者对术后效果均很满意。

  • 睑袋临床分型、处理原则及术式选择的探讨

    作者:林茂昌;郜杰

    睑袋整复是眼部美容外科中常见手术之一,其技术性强、要求高。做得好,则增强容貌的美感。做得不好,则适得其反,甚至丑容,给受术者带来痛苦。临床工作中若想成功完成睑袋整复手术,除需要熟练的手术技巧和妥善的术后处理外,术前做好睑袋的临床分型,掌握好睑袋的术式选择、处理原则,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一、睑袋的临床分型探讨睑袋是指下睑组织臃肿膨隆或下垂,形如袋状的异常形态。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女均可发生,常伴有外眦部鱼尾纹等面部老化改变。部分年轻人也可发生,多与家族遗传有关。

  • 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雀斑168例

    作者:万兴祥;童晓荣;刘凌;谭志建

    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是近年来诞生的一种新型激光器,其特征是能选择性的破坏皮肤中的黑素细胞,而不损害周围的正常组织。由于该机所具有的这一特点,适用于太田痣、色素痣、文身的治疗。近2~3年该机已引进国内,在临床上对上述疾病的治疗取得很大进展。我们从1997年至今应用美国赛诺秀公司生产的Photo Genic 调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机治疗了168例雀斑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所有雀斑患者均来自门诊,共168例,其中男79例,女89例。年龄15~46岁。皮损均分布于面部。少者为数10颗,多者达数千颗。

  • 介绍一种重睑术特制用针

    作者:魏林平

    重睑术是常见美容手术。作者在临床中改制出一种重睑术特制用针,这种针取材方便,改制容易,用此针行重睑术,手术时间短、安全、痛苦小、不必多次引针、操作简单。介绍如下。一、特制针的制作取13或14号普通缝纫机针1根,用酒精灯将前端烧红后弯成一小弧形,针眼好在水平方向上,之后用钳子掐去后端增粗部分,磨光滑即可。二、使用方法1.适应证:除上睑皮肤松弛严重者及上睑臃肿者外,均可采用。

  • 间断埋线重睑术的改进

    作者:乔先明;程金龙

    作者自1996年2月~2000年8月对168例间断埋线重睑术加以改进,采用"睑板上穹窿结膜进针贯穿褥式间断埋线法"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168例,男17例,33只眼,女151例,291只眼,年龄18~30岁,平均26岁。均选择上睑较薄,无松弛的单睑者施术。二、手术方法1.术前设计重睑线,定重睑线在由内向外c、d、a、b、e、f 6点,分别相距3 mm。

  • 68例前牙离体回植的临床疗效

    作者:高鲁胶;刘芙蓉

    牙齿回植术,是将因外力致完整脱位的自体牙经过处理后复位回植的手术。由于外伤引起的牙齿大多生在前牙,牙齿缺失后直接影响面部的美观和咀嚼、语音功能。我们对我院1990~ 1999年68例外伤性脱位牙回植术后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总结,报告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 本组68例,男55例,女13例,其中8~18岁18例,19~45岁者50例。脱位原因:交通事故伤3 2例(47 %),斗殴伤20例(29.4 %),跌落伤16例(23.5 %)。牙齿为单个或2个中切牙和侧切牙缺失,牙槽骨无缺损性骨折。

  • 128例汗管瘤电凝治疗体会

    作者:张辛艳;武斌;张辛兰

    汗管瘤又称疹性汗腺瘤,是在小汗腺末端汗管分化的一种肿瘤,好发于女性的双下眼睑,一般呈皮肤色或淡黄色,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常因影响容貌而求治心切。由于汗管瘤位置较深,常用的激光、冷冻效果均不理想,多遗留瘢痕或治疗再复发,为此,很多患者被拒之门外。近年来,我们尝试用多功能MX-1228型美容机有选择性的治疗汗管瘤,收到良好的效果,病变可完全治愈,且不留瘢痕,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共128例,其中女性126例,年龄19~56岁;男性2例,年龄分别为23,35岁;其中发生于双下眼睑的102例,上下眼睑均有的8例,发生于双上睑的4例,双上睑内侧的3例;两侧外眼角的3例,内眼角鼻两侧的4例,胸部2例所有病例电凝治疗前未作过其它治疗。

  • 54例眼睑美容手术伤口恢复情况分析

    作者:田浩

    美容术后伤口恢复欠佳将对受术者造成很大精神压力,对手术的远期效果也存在一定不良影响。针对1998年4月~1999年10月期间在我院行眼睑美容手术治疗54例的伤口情况进行初步分析,现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调查对象为接受切开法重睑成形术、睑袋整形术和重睑术加睑袋整形术3类手术者54例。年龄从18~64岁,其中女性50人,男性4人。按年龄分为4组:<25岁组8例、25~35岁组16 例、35~45岁组20例、>45岁组10例。无1例有伤口感染发生。以5 d拆线时伤口是否明显充血作为基本观察标准,如有明显充血则为伤口恢复欠佳。对充血明显者均进行2~3个月随访,所有对象均进行回顾性调查。

  •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并发症分析

    作者:薛文君;栾保华;王永前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整形外科常采用的手术手段之一,可使整形效果大为提高,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是一大不足。我院自1988年10月~1999年10月行皮肤扩张术治疗烧伤后瘢痕增生病人120例,应用扩张器264个,同时埋置1~3个不等,其中出现并发症21例次,占总病例数17.5 %,出现并发症的扩张器32个,占扩张器总数12.1 %。现总结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男性78例,女性42例,年龄5~45岁,平均22.5岁。

  •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PTK活性测定

    作者:柳大烈;张选奋;鲁开化;李荟元;张阳

    目的测定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PTK 活性变化,探讨PTK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活化的PTK催化底物多肽磷酸化,再计数底物中掺入32P的放射活性的原理,测定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成熟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中PTK活性。结果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PTK 的活性显著高于正常成熟瘢痕和正常皮肤(P<0.001,分别高出正常皮肤150.80 %和313 .80 %),瘢痕疙瘩高于增生性瘢痕(P<0.001,高出65.01 %)而成熟瘢痕和正常皮肤间没有差异(P>0.05)。结论瘢痕组织中PTK活性升高且与增生程度相关,PTK介导生长刺激的信号转导使细胞增殖和合成物质的功能增强而发生瘢痕增生。

  • 肌成纤维细胞与创伤的关系

    作者:漆雪梅;刘流

    肌成纤维细胞是一种假定的成纤维细胞的亚型,它被认为具有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某些特征。Gabbiani等[1]报道肌成纤维细胞表现出一些平滑肌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包括核褶叠的出现,丰富的带有密体的胞质微丝束、复杂的细胞连接;同时它还具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成纤维细胞的特征;肌成纤维细胞出现在皮肤伤口愈合过程中的肉芽组织中,对伤口收缩以及细胞外基质成份的堆积起作用[2]。肌成纤维细胞与成纤维细胞不同,它的特征是含有α-肌动蛋白同分异构体的张力丝的出现[3],而α-肌动蛋白通常在平滑肌细胞中出现[4]。当成纤维细胞出现平滑肌α-肌动蛋白时则变为肌成纤维细胞表现型。所以平滑肌α-肌动蛋白已被认为是肌成纤维细胞有用的标志之一,并且,长期以来它也一直被视为是肉芽组织收缩的能量供应者,对伤口有效而迅速的关闭起着重要的作用[ 5]。大量的证据表明肌成纤维细胞是一种有收缩性的细胞,是伤口收缩和愈合的基础。为此,我们对肌成纤维细胞及其与创伤的关系作简要综述。

  • 下颌角肥大的外科治疗进展

    作者:徐永成;原林

    下颌角肥大(Prominent mandibular angle)表现为颜面的方形或向下突出的外观,甚至使面部轮廓显示上小下大的形态[1]。从"黄金分割律"原则及美学观点出发[1 9],东方民族以" 瓜子脸"或"鹅蛋脸"形为美,故使下颌角肥大的矫正术成为整形美容外科的一个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手术。本文就近些年来的新进展作一综述。一、病因及流行病学资料下颌角肥大在东方民族中非常多见,以骨性肥大为主,伴或不伴有不同程度的咬肌肥大[1]。在欧洲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对方形脸不同程度的认可,至今仍有不少学者将下颌角肥大称为良性咬肌肥大(Masseter musele hypertrophy)[6]。Baek[2]在4 2例行下颌角截骨术的病人中有18例(43 %),手术中对咬肌进行部分切除,归来[7]在38例中有5例(17 %)。王侠[3]报道13例截骨术中全部行部分咬肌切除,对6 例颊部丰满者同时行颊脂肪垫去除术。

  • 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

    作者:周卫兵;徐立平;许彪

    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是一种少见的,以单侧皮肤、皮下组织及骨结构萎缩为特征命名的疾病。首先由Parry于1825年报道,其后Romberg在1846年又详细描述了此病的典型特征,故又称Parry-Romberg 综合征或Romberg病。1871年Enlenburg首次提出了进行性颜面萎缩症(Progressive facial hemiatrophy,PFHA)这一名称。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该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新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不断应用于临床,现作者综述如下。一、病因迄今为止,PFHA发病机理不明,病因假说较多,包括交感神经学说、神经营养学说、感染学说、损伤学说、三叉神经学说、免疫学说、遗传学说等,目前尚无定论。

  • 文刺术治疗烧伤后皮肤色素脱失6例

    作者:肖敏勤;范宏

    烧伤后皮肤色素脱失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产生的机理目前尚不清楚,临床上尚无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自1994年以来,我科尝试以文刺的方法治疗,疗效满意。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本组共6例,男4例,女2例,年龄17~35岁。色素脱失部位多分布于双手背及颜面部,大面积4 cm×5 cm。接受文刺术的病人须符合以下3条标准[1]:⑴已经接受过适当的保守治疗而无效者;⑵色素脱失范围稳定,无扩大,6个月以上者;⑶色素脱失均继发于烧伤者。此外,患者的凝血功能正常,无病毒性肝炎或其他血液传播性疾病。

  • 发根洗脱液治疗"补丁"样白斑13例

    作者:程喜平

    自负压发泡法表皮移植术(以下简称表皮移植术)用于白癜风治疗后,白癜风的治疗已有很大的进展[1],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但表皮移植术后遗留的"补丁 "样白斑对美观影响很大,是表皮移植术的一大缺陷。我们采用发根洗脱液局部注射法,治疗表皮移植术后的"补丁"样白斑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资料本组共13例,男性5例,女性8例。年龄17~35岁。行发根洗脱液注射治疗之前距表皮移植术治疗的时间为6~18个月。病人半月复诊1次,停用外用药。

  • 肥胖型巨大腹壁切口疝整复术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一例

    作者:宋建星;仲剑平;郭恩覃;朱科明;陈江萍

    腹部肥胖整形、腹壁切口疝回纳这两项手术中的任何一项均可影响正常呼吸。以往曾有过巨大腹壁切口疝术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报道[1],但并未引起临床上的足够警惕。1 999年11月,我院收治了1例腹壁过度肥胖伴有两处腹壁巨大切口疝的患者,同时实施了腹部整形巨大切口疝回纳两项手术,其治疗的经验教训与风险颇多。特介绍如下,以益今后参考。

  • 氟斑牙烤瓷修复28例报告

    作者:吴晓霞;彭勤建;林升

    目前临床常见氟斑牙患者需行个别牙的烤瓷修复,如果采用常规方法制作,其修复体难以逼真地再现出氟斑牙的特殊颜色,以致其与邻牙牙色不协调。自1995年以来,我科采用内外染色的方法,参照相邻氟斑牙的颜色特点制作的修复体,效果令人满意。一、临床资料氟斑牙患者28例,女性17例,男性11例,年龄19~47岁,共57个单位。其中单冠40个,桥15 个,联冠2个。Dean分类轻度18个,中度36个,重度3个。

  • 我国医学美学学科发展述评(Ⅰ)

    作者:彭庆星;王光护

    人类对自身之美的不断追求,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人的审美意识不断地向着更高的层次演进,从而牵动着人类的生命意识与内在情感,激励起其内在生命力的高涨。因此,当代人对美就有了更高和更广泛的追求。正如马克思曾经指出的那样:"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4页)。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在神州大地上逐渐兴起了一派美容热潮,自然引起了敏锐的学者们的高度注视。这时,我国一批临床医学专家和理论医学专家,以及一些美学家,为了促使"医学"与"美学"的系统性结合,更有效地指导医学审美实践,特别是美容和美容医学的审美实践,而率先提出了"医学美学"(medical aesthetics)的概念,并于1988年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邱琳枝、彭庆星主编的中外第一部《医学美学》专著。昱年初,在著名医学教育学家、时任中华医学会常务副会长许文博教授的支持下,由著名美学家郭因及医学专家彭庆星、孙少宣、赵永耀等发起,并有62名医学界和美学界专家汇聚合肥,建立了中外第一个"医学美学学会筹委会"及第一家省级"医学美学学会"(安徽);同年又出版了丁蕙孙主编的另一部《医学美学》专著。此后,其他版本的同类著作陆续出版,从而揭开了医学美学这一新兴医学交叉学科的序幕。

  • 试论急诊手术中的美与审美问题

    作者:王玉银;庞素芳;赵柏程;张其亮

    谈及急诊手术,既往多认为解除痛苦、恢复功能和保障生命就功德圆满。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美的恢复和创造欲望越来越强烈,认识、理解和控制急诊手术引发的美容问题对医患双方都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急诊外科工作者应具有良好的审美观念和技能,将治疗疾病与恢复功能,恢复体表器官形态上大限度的美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并达到"健"与"美"的高度和谐统一。兹结合近年来从事外科工作的实践,就急诊手术与美容的关系作初步探讨。

  • 医学美容中的医患关系

    作者:康安;熊明根;顾浩

    医患关系是特殊的人际关系,是医疗关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如何处理日益复杂的医患关系是每一个医务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医学美容由于有其自身的行为学特点,其医患关系更复杂,更值得重视与研究。一、医患关系的理想模式1.基本模式: Szasz和Hollender于1956年首次全面提出医患关系的基本模式[1], 得到国内外广泛认可。该模式根据医生和病人的地位和主动性大小将医患关系分为3种。⑴主动被动型(the model of active-passivity)。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医患关系 ,医生不给病人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唯有命令式的,无可非议地让病人接受, 病人对医生惟命是从。这种完全主动的医生与完全被动的患者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不真实的相互关系。⑵指导合作型(the model of guidance-cooperation)。这是现代医疗实践中常见的模式。医生告诉病人做什么并可能做简单的解释,医生期望病人对其意见服从合作,不喜欢病人表示异议或过多地提出问题。在这种医患关系中,虽然病人有了一定地位和主动性, 但在总体上医患的权力仍不平等。⑶共同参与型(the model of mutual participation)。这是目前被大力提倡并代表医患关系发展方向的模式[2]。医生充分尊重病人的权利尤其是自主权并以病人为中心,医生与病人之间经过充分的交流后,由病人作出理性的判断和负责的决定,医生应尊重并执行病人的决定。这种模式中存在较多的社会心理过程,对医生的素质有更高的要求。

  • 切开法重睑术效果评定标准商榷

    作者:汪立川;丁芷林

    切开重睑术效果四级(优、良、中、差)评定标准一、优:1.睁眼时重睑线弧度流畅,内眦赘皮无牵拉,术后两个月重睑形态即达到自然状态。2.重睑两侧形态对称,宽度与睑裂长度比例适当,能恰如其分地表达眼部的佳状态。3.睫毛缘均匀显露,睫毛方向水平微翘,眼神表达自然、柔和。4.闭眼时重睑切口线弧度流畅,无明显手术切口痕迹。5.求美者自我感觉非常满意,且重睑形态的美学参数在自然的范围内。二、良:1.睁眼时重睑线弧度基本流畅,内眦赘皮轻微牵拉,术后两个月重睑形态已较自然。2.两侧形态基本对称(在不注意时感觉不出宽窄、长短的差异)。3.重睑宽度与睑裂长度的比例小于美学参数(重睑宽度稍窄)。4.重睑线以下皮肤有轻微松坠或外侧重睑线有小分叉现象。5.睫毛缘显露有轻微的不规则,有灰线显露的现象,眼神表达有过度表现。6.闭眼时切口线不规整或有轻微的瘢痕。

  • 化妆品皮肤病因果关系评价方法的研究

    作者:王学民;江以宏;王海俊;夏宝凤;乐嘉豫;储蕙;王侠生;方丽华

    化妆品皮肤病(Cosmetic dermatoses,CD)由于类型多,机理复杂,表现各异,给诊断带来困难。另外,患者的化妆品接触史、病史、既往史等重要信息采集的量和质之差异,以及有关CD的辅助检查完善程度等因素都影响诊断的正确性。不少学者建立了包括病史、接触史、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项目的诊断标准[1~3],使诊断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操作较困难。作者从实际情况和CD等特点出发,借鉴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的评价方法[4~6],利用已有的上海市化妆品皮肤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数据库(Clinical epidemiological datab ase of cosmetic dermatoses, CEDCD),建立了一种CD因果关系的评价方法(Evaluating method for probability of cosmetic dermatoses,EMPCD),并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 睑内翻合并上睑皮肤松弛症手术诱发青光眼发作一例

    作者:栾宏

    一、病例某女,65岁,因上睑皮肤松弛遮挡视线4年余,伴异物感、畏光、流泪2个月,要求手术治疗。术前检查,双上眼睑皮肤松弛致呈"三角眼"外观,松弛皮肤宽部距外眦部15 mm,上睑缘轻度内翻,睑板肥厚,外眦部皮肤潮红、糜烂,结膜轻度充血,角膜上皮少许染色,前房深度尚正常,虹膜根部无明显膨隆,纹理清楚,瞳孔大小正常,对光反应灵敏。二、手术方法手术设计,上睑板切断及上睑成形一次完成。眼科常规消毒,铺无菌孔巾,2 % 的卡因点双眼,2 %利多卡因5 ml、0.1 %肾上腺素少许,分别行眼睑及穹隆部结膜浸润麻醉。在距离上睑缘4 mm处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至睑缘,剪除少许眼轮匝肌,将术前测量宽出的松弛皮肤切除,在灰线处切断睑板,压迫止血后,从近端皮肤进针至穹隆部,再从穹隆部穿出至远端游离皮肤,缝合5针,观察睑内翻矫正良好,重睑形成,双眼涂5 %红霉素眼膏,敷料遮盖双眼。术后给予口服抗生素、止血药。第2 d换药时,患者自述双眼睑稍疼痛,伴轻微头痛,无恶心及眼胀不适,夜间睡眠差。检查双眼睑皮肤切口平坦,对合良好,轻度肿胀,无渗血及脓性分泌物,结膜轻度充血,角膜透明,瞳孔大小正常,对光反应存在。给予安宁片0.4 g,晚睡前口服。第3 d患者自觉双眼球胀痛,视物模糊伴头痛、恶心,呕吐两次。检查双眼混合充血,角膜水肿,前房浅,瞳孔中度散大,对光反应迟钝。双眼压均为7.5 /3=35.76 mmHg,诊断为急性充血性青光眼,给予0.5 %噻吗心安眼液,点双眼,2次/d;2 %匹罗卡品眼液,点双眼,1次/1 h;并口服醋氮酰胺片250 mg及氯化钾片0.5 g,各3 次/d。用药后眼压降至正常,病人自觉症状缓解。第7 天行双眼睑切口拆线。检查:双眼远视力均为1.0,双眼周边视野均向心性缩小近"管状",双眼底视盘颞侧色淡,盘缘萎缩,血管鼻侧位呈屈膝状改变。追问病史,患者平时有高血压病史,经常偏头痛,有时伴恶心,劳累时有一过性的视物不清,误认为高血压所致,口服降血压药物及可缓解,从未注意眼部情况。病人术后1个月行双眼小梁切除术,眼压得到控制。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3 04
1997 01 02 03 04
1996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